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香港電影陸運濤

香港電影陸運濤

發布時間:2025-02-16 02:18:10

香港電影「三巨頭」是哪三位

香港電影三巨頭:邵逸夫、鄒文懷,陸運濤。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於浙江寧波鎮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邵逸夫在仿老租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2011年正式退休,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含此,享壽107歲。

鄒文懷(1927年10月8日-2018年11月2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嘉禾電影創辦人,嘉禾電影(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1957年,鄒文懷加盟邵氏集團,1970年自行創立嘉禾電影,公司在20世紀70、80年代與邵氏兄弟對峙,其本人與邵逸夫同被視為香港電影的泰山北斗。

2007年,鄒文懷將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給橙備兆天娛樂,隱退影壇。 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去世,享年91歲。

⑵ 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概述

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創立於1956年,位於香港,是新加坡國泰機構的子公司。公司歷史可追溯至國際影片發行公司,於1965年9月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該公司在鍾敬文和陸運濤兩位領導人的主持下,經歷了從1955年國際影片發行公司開始,至1971年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結束的階段,共拍攝了227部影片。其中,粵語片有31部,其餘為國語(普通話)片。《四千金》獲得第5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星星、月亮、太陽》則贏得了台灣第一屆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香港》短紀錄片獲得了第8屆亞洲影展最佳紀錄片獎。此外,國語(普通話)影片《金蓮花》、《玉女私情》、《無語問蒼天》、《人之初》、《路客與刀客》、《聊齋志異》、《深宮怨》、《寶蓮燈》、《南北和》等也廣受贊譽。公司還出版了《國際電影》雜志,最初在新加坡出版,1955年遷至香港,共出版了321期,是香港出版時間第二長的電影雜志。

⑶ 大軍閥的幕後花絮

《大軍閥》是李翰祥回歸邵氏後拍攝的第一部作品。當年在電懋與邵氏之間的惡性競爭如火如荼之際,陸運濤曾重金挖角支持邵氏旗下「四大天王」之一的李翰祥另 立門戶,赴台灣自組「國聯」,並帶走了邵氏一干精英。後來因李翰祥經營不善,「國聯」宣告結束,李氏雖不情願也只得重回邵氏懷抱。
張徹就曾以此為例,贊嘆邵逸夫不計前嫌的寬廣胸懷。至於邵爵士是否真的是不計前嫌,還是看李翰祥昔日把黃梅調拍的有聲有色,尚且有用武之地,我無意揣度。但李氏一改風格,以一部 近代背景的滑稽喜劇重出江湖,似也可看作李氏不貪戀過去成就、銳意進取的一種昭示。本片以嬉笑怒罵的方式,諷刺了那些北洋政府時代魚肉百姓的軍閥頭目們。他們手握百姓的生殺大權,本質上卻只是個好色貪財、賣國求榮、自作聰明、大字不識的 土匪。
在人物性格的描寫上,導演只是略施小計,便讓人物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開場不久的軍閥審案一場,為了表現他自作聰明的特點,攝影機先是自下而上一個 仰拍,但見他認真的凝視狀紙、口中還念念有詞。但隨後一個反打,原來狀紙擺反了他也渾然不覺。如此可笑之人,怎能不讓觀眾為之捧腹。片中還不惜筆墨的展現 了軍閥的眾多姨太太們如何背地裡偷情、讓大帥府的後花園成了一個「失樂園」,有大帥本人強搶民女在先做比較。
雖然誇張,但也正應了未央生那句話:「淫人妻 女樂呵呵,妻女淫人意如何?」還有一場更叫人貽笑大方。二軍閥混戰爭奪北京,屋外槍炮齊鳴殺聲四起,屋內卻是兩軍統帥坐在一起賭錢。這無疑是一個辛辣的諷 刺,那些打著正義旗號的戰爭無非是各路土匪為爭奪財產用人命進行的一場賭博。
最後,士兵們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卻因他們的統帥賭場失意而拱手相讓。片中的 對白說的好:「反正北京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贏了是賺到,輸了保本。」什麼江山美人,說到底不過是一群賭徒相爭。
1972年8月初,位於紅磡的香港海底隧道通車日,在邵氏公司和李翰祥導演安排下,許冠文以大軍閥的戲劇造型參與,化身濟南軍閥,並坐上老爺車,成為首批使用隧道過海的香港人之一。大軍閥中有不少大膽裸露鏡頭,公演後票房和口碑理想,成為1972年香港票房第三位的電影。本片亦開展了許冠文和邵氏公司的合作(至1974年)。

⑷ 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電懋小史

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的電懋小史,始於1951年。那時,陸運濤在新加坡成立國際電影發行公司,專注於電影發行。接著,1953年國泰機構踏入香港,成立國際影片發行公司,簡稱「國際」,由英籍猶太人歐德爾領導,負責在香港購買影片,迅速在星馬上映。

1955年,陸運濤的國際影片發行公司接手永華片廠,次年重組為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簡稱「電懋」。1964年6月20日,第11屆亞洲影展在台灣舉辦,陸運濤及新婚妻子等57人在回程飛機上遭遇不幸,全部遇難。公司由其胞妹夫朱國良繼承。

1965年,朱國良宣布將電懋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1971年,「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正式結束製片部門,將永華製片廠轉交嘉禾。

電懋小史,不僅是電影產業的變遷,更見證了時代與人物的命運。從新加坡的電影發行起始,到香港的影片購買與上映,再到電懋的成立與重組,最後到製片部門的結束與製片廠的轉交,電懋的故事,見證了電影產業在香港的發展歷程,也映照出時代與人物的深刻印記。

電影,作為藝術與商業的交匯點,其發展與變遷,往往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電懋的故事,不僅是一部電影公司的歷史,更是一段香港電影產業的縮影,它見證了香港電影從繁榮到轉型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有行業的興衰更迭,也有個人命運的起伏沉浮。電懋小史,是對這段歷史的回顧與反思,也是對電影產業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

閱讀全文

與香港電影陸運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幽靈卡車經典電影 瀏覽:922
前蘇聯電影辦公室里的故事劇情 瀏覽:226
流感電影怎麼評價 瀏覽:26
攔靈車的人電影高清 瀏覽:2
哪裡有小電影網站2015 瀏覽:308
美女和野獸電影免費看 瀏覽:630
一個小女孩叫李響的電影 瀏覽:866
科幻動作類電影 瀏覽:199
一個小孩被老虎追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897
角色叫蠍子的科幻電影 瀏覽:915
食人怪物恐怖電影愛奇藝 瀏覽:793
為什麼電影有多樣性 瀏覽:304
電影演員杜志國的老婆鄭衛莉近照 瀏覽:495
婁燁好看的電影 瀏覽:692
哪裡可以看土耳其電影 瀏覽:292
奇葩搭檔都有哪些電影 瀏覽:174
兔費電影出軌的女人 瀏覽:492
香港生死古裝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29
孩子變成鬼和媽媽電影 瀏覽:625
粒子特效電影怎麼做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