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家怎麼看待國內影視劇的發展現狀
現在的大部分影視作品都是商品,它首先得迎合市場,迎合當下的受眾需求,所以自然會體現當下的部分社會文化。隨著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和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影視人才將會更容易脫穎而出,未來影視作品也定會百花齊放,尺度會越來越大,才華的施展空間和舞台都會加大,也會殺出更多「黑馬」。
❷ 中國電影現狀和未來
藉助於開放改革的歷史潮流,中國電影從90年代中期以來生產力有所提高,市場穩步擴展,國產影片的產品競爭力逐漸增強,電影業似乎正面臨一個步出困境、再度振興的契機。同時,國產電影的數量和質量與電影市場要求仍然不相適應,電影市場現狀與電影市場潛力之間還存在明顯差距,進口影片與國產影片、市場「大片」與普通國產影片的市場份額、票房份額的嚴重失衡,大城市市場與中小城市和農村電影市場的巨大消費對比,特別是發行業、放映業與製片業利益沖突的激化,則說明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而關鍵的發展和調整時期,甚至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一歷史機遇 1979年,中國電影曾經創造293.1億的觀眾人次紀錄,這一數字意味著當時10億中國人人均年觀影次數近30次。但80年代後,中國電影的觀眾人次卻連年減少,盡管這期間仍然有一些國產影片的觀眾人次過億,但從總體上來說,除了產量還基本維持以外,電影的觀眾人次、放映場次、票房收入和發行收入以及銀幕數量都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這一下降趨勢直到1995年才開始出現明顯緩解。1993年至1994年的電影體制改革初見成效後,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的國際性話題重新將觀眾從對電視的關注中引向了電影,引進國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軟的電影市場,以及都市消費社會創造了越來越高的文化消費慾望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這一年成為了中國電影業期待已久的一個歷史性轉機,但電影事業從總體上來看,還是處在生長和發展時期。 1.發展中的電影生產 90年代以來,中國的電影平均年產量基本處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產量的前5名之列。從90年到97年,中國電影總產量為1,079部,平均年產量約為135部。其中92年產量最多,從96年開始明顯減少,97年產量最低,比平均年產量低約35%,是9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的一個低產年。 電影減產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電影產量從總體上來說都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中國電影產量如此明顯地減少恰恰出現在電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時期,同時中國的電影市場對影片量的需求還遠遠沒有得到滿足,因此97年的電影大幅度減產仍然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美國近年電影平均年產量約在350—400部左右、印度為450部左右、香港為150部左右、法國為100部左右、巴西為60部左右、英國為40部左右、台灣為20—30部左右、墨西哥為10部左右。從絕對數量來看,中國大陸電影90年代平均年產量135部,可以說是電影生產的大國之一,電影年產量約為世界投入商業發行的電影產量的1/30。 從投資規模來看,近年來中國電影的投資規模也有逐年擴大的趨勢,每年都有幾部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大製作影片,如《鴉片戰爭》已經創造了單片投資近億元的紀錄。 在世界范圍內,為了與電視競爭,為了提高電影的藝術和技術質量,也為了增加電影的市場佔有率,電影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1996年美國電影的平均成本為每部3,980萬美元,1997年為5,340萬美元,增長34%。1997年影片平均發行宣傳費用為2,220萬美元,每部電影實際成本高達7,560萬美元。(注1)近年中國電影生產的平均投資規模盡管不到美國電影的1%,但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1980年平均投資40萬,1992年為150萬,1997年則在300萬以上,年增長幅度為10%以上。預計1998年電影的投資規模還會有所擴大,平均成本約在350萬元人民幣左右(注2)。這一投資規模已經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萬—500萬的投資規模。電影投資的增加,為提高電影的創作、製作水平和藝術、技術質量提供了經濟前提。 2.復甦中的電影市場 盡管80年代世界電影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市場危機,但從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的票房收入卻有增有減,香港從95年的13.39億港幣的票房收入,到96年減少到12.22億,97年則減少為11.90億,遞減8.7%、2.5%,而美國電影國內外票房收入卻在逐年上升,國內收入從96年的50億美元到97年超過了60億,創造了歷史新紀錄。 從1995年開始,中國電影觀眾人次也開始緩慢回升,電影的票房收入則增長迅猛。1995年,全國票房增長幅度平均達到15%,上海則達到40%,北京更是達到80%,而且還保持了三年的持續增長(1995年9267萬;1996年1.1億;1997年1.2億)。 隨著電影市場的升溫,電影消費者的數量和消費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從1979年以後首次出現了觀眾人次上升的趨勢。據1997年6月《中國電影雜志社》、北京市電影公司等機構所進行的「北京電影市場消費調查」所統計,在觀看電影的觀眾中有46.42%的觀眾平均每月都看一次電影以上,這說明電影的消費市場正在擴展。(注3) 此外,中國電影也開始面向國際市場。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中國電影公司共向國外電影市場輸出國產影片126部次,銷售總額達3,816.5萬元,比1996年增長了300%(注4)。這表明,中國電影在尋求海外市場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3.變革中的電影體制 90年代中國電影體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曲折地展開的。電影體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製片業的改革。首先,增擴了電影製作機構。電影製作機構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後來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龍江等都成立了電影製片廠。再後來,萬科、大洋等民營企業也開始電影製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國產影片是由民營企業投資生產的。這一改革,使電影的生產規模擴大,也為電影生產引進了競爭機制。其次,電影的出品權逐漸擴大。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擁有電影出品權,1995年廣電部電影局批准了其他國營電影製片廠的出品權,同時因為放鬆了生產指標的控制,許多民營企業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獲得電影出品權。廣電部電影局1997年12月24日還發布了《關於試行「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的通知》,規定在中國大陸的國有省級以上和具備相應條件的地市級電影單位、電視台、電視劇製作單位,均可以國家倡導的、思想性藝術性較佳的電影文學劇本向廣電部電影局申請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這些措施,進一步放開了對製片行業的壟斷,使製片業向市場化方向跨進了有限的一步。 中國電影體制改革的第二條戰線是發行體制的改革。1993年1月,廣播電影電視部下發《關於當前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及《實施細則》,1994年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統購統銷、壟斷經營的電影發行體制解體,各電影製片廠直接面對各個基層發行放映企業。電影的發行渠道更加靈活多樣。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製作、發行、放映業的積極性,製片人制、地區版權制、分帳發行制、招標放映、院線放映等各種製作、發行和放映方式都陸續出現,這對擴展電影的消費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 內容提要90年代中期,中國電影出現了一次歷史轉機:電影市場復甦,國產電影呈現出重新振興的跡象。但事實上現實困境仍然束縛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國產影片面臨著「信譽危機」,電影市場份額比例失調,製片、發行和放映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電影市場片源不足,市場潛力沒有充分發掘。中國電影亟待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轉化管理機制,提高影片質量,以創造民族電影工業的燦爛前景。 關鍵詞電影體制市場份額信譽危機後電影市場 作者簡介尹鴻,1961年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唐科,1972年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博士生。 藉助於開放改革的歷史潮流,中國電影從90年代中期以來生產力有所提高,市場穩步擴展,國產影片的產品競爭力逐漸增強,電影業似乎正面臨一個步出困境、再度振興的契機。同時,國產電影的數量和質量與電影市場要求仍然不相適應,電影市場現狀與電影市場潛力之間還存在明顯差距,進口影片與國產影片、市場「大片」與普通國產影片的市場份額、票房份額的嚴重失衡,大城市市場與中小城市和農村電影市場的巨大消費對比,特別是發行業、放映業與製片業利益沖突的激化,則說明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而關鍵的發展和調整時期,甚至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一歷史機遇 1979年,中國電影曾經創造293.1億的觀眾人次紀錄,這一數字意味著當時10億中國人人均年觀影次數近30次。但80年代後,中國電影的觀眾人次卻連年減少,盡管這期間仍然有一些國產影片的觀眾人次過億,但從總體上來說,除了產量還基本維持以外,電影的觀眾人次、放映場次、票房收入和發行收入以及銀幕數量都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這一下降趨勢直到1995年才開始出現明顯緩解。1993年至1994年的電影體制改革初見成效後,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的國際性話題重新將觀眾從對電視的關注中引向了電影,引進國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軟的電影市場,以及都市消費社會創造了越來越高的文化消費慾望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這一年成為了中國電影業期待已久的一個歷史性轉機,但電影事業從總體上來看,還是處在生長和發展時期。 1.發展中的電影生產 90年代以來,中國的電影平均年產量基本處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產量的前5名之列。從90年到97年,中國電影總產量為1,079部,平均年產量約為135部。其中92年產量最多,從96年開始明顯減少,97年產量最低,比平均年產量低約35%,是9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的一個低產年。 電影減產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電影產量從總體上來說都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中國電影產量如此明顯地減少恰恰出現在電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時期,同時中國的電影市場對影片量的需求還遠遠沒有得到滿足,因此97年的電影大幅度減產仍然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美國近年電影平均年產量約在350—400部左右、印度為450部左右、香港為150部左右、法國為100部左右、巴西為60部左右、英國為40部左右、台灣為20—30部左右、墨西哥為10部左右。從絕對數量來看,中國大陸電影90年代平均年產量135部,可以說是電影生產的大國之一,電影年產量約為世界投入商業發行的電影產量的1/30。 從投資規模來看,近年來中國電影的投資規模也有逐年擴大的趨勢,每年都有幾部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大製作影片,如《鴉片戰爭》已經創造了單片投資近億元的紀錄。 在世界范圍內,為了與電視競爭,為了提高電影的藝術和技術質量,也為了增加電影的市場佔有率,電影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1996年美國電影的平均成本為每部3,980萬美元,1997年為5,340萬美元,增長34%。1997年影片平均發行宣傳費用為2,220萬美元,每部電影實際成本高達7,560萬美元。(注1)近年中國電影生產的平均投資規模盡管不到美國電影的1%,但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1980年平均投資40萬,1992年為150萬,1997年則在300萬以上,年增長幅度為10%以上。預計1998年電影的投資規模還會有所擴大,平均成本約在350萬元人民幣左右(注2)。這一投資規模已經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萬—500萬的投資規模。電影投資的增加,為提高電影的創作、製作水平和藝術、技術質量提供了經濟前提。 2.復甦中的電影市場 盡管80年代世界電影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市場危機,但從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的票房收入卻有增有減,香港從95年的13.39億港幣的票房收入,到96年減少到12.22億,97年則減少為11.90億,遞減8.7%、2.5%,而美國電影國內外票房收入卻在逐年上升,國內收入從96年的50億美元到97年超過了60億,創造了歷史新紀錄。 從1995年開始,中國電影觀眾人次也開始緩慢回升,電影的票房收入則增長迅猛。1995年,全國票房增長幅度平均達到15%,上海則達到40%,北京更是達到80%,而且還保持了三年的持續增長(1995年9267萬;1996年1.1億;1997年1.2億)。 隨著電影市場的升溫,電影消費者的數量和消費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從1979年以後首次出現了觀眾人次上升的趨勢。據1997年6月《中國電影雜志社》、北京市電影公司等機構所進行的「北京電影市場消費調查」所統計,在觀看電影的觀眾中有46.42%的觀眾平均每月都看一次電影以上,這說明電影的消費市場正在擴展。(注3) 此外,中國電影也開始面向國際市場。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中國電影公司共向國外電影市場輸出國產影片126部次,銷售總額達3,816.5萬元,比1996年增長了300%(注4)。這表明,中國電影在尋求海外市場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3.變革中的電影體制 90年代中國電影體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曲折地展開的。電影體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製片業的改革。首先,增擴了電影製作機構。電影製作機構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後來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龍江等都成立了電影製片廠。再後來,萬科、大洋等民營企業也開始電影製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國產影片是由民營企業投資生產的。這一改革,使電影的生產規模擴大,也為電影生產引進了競爭機制。其次,電影的出品權逐漸擴大。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擁有電影出品權,1995年廣電部電影局批准了其他國營電影製片廠的出品權,同時因為放鬆了生產指標的控制,許多民營企業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獲得電影出品權。廣電部電影局1997年12月24日還發布了《關於試行「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的通知》,規定在中國大陸的國有省級以上和具備相應條件的地市級電影單位、電視台、電視劇製作單位,均可以國家倡導的、思想性藝術性較佳的電影文學劇本向廣電部電影局申請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這些措施,進一步放開了對製片行業的壟斷,使製片業向市場化方向跨進了有限的一步。 中國電影體制改革的第二條戰線是發行體制的改革。1993年1月,廣播電影電視部下發《關於當前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及《實施細則》,1994年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統購統銷、壟斷經營的電影發行體制解體,各電影製片廠直接面對各個基層發行放映企業。電影的發行渠道更加靈活多樣。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製作、發行、放映業的積極性,製片人制、地區版權制、分帳發行制、招標放映、院線放映等各種製作、發行和放映方式都陸續出現,這對擴展電影的消費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 4.生長中的國產電影市場競爭力 美國電影一直瘋狂地佔領和吞食著世界電影市場。除了香港、印度等少數例外,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美國電影都超過了本土電影的市場佔有率。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也包括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一直都在採取各種措施支持和保護本土電影和民族電影的發展。如巴西政府就明確規定了每一年全國的電影放映單位放映國產影片的時間;中國也由原廣電部作出了國產電影必須保證佔有2/3的放映場次的明確規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護政策並不能真正保護國產電影的發展,提高國產電影本身的市場競爭力才是民族電影發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越來越重視本土電影的市場競爭力,一些本土電影在本土市場上已經可以與美國電影抗衡,使國產電影擴大了市場佔有率。如香港曾經連續多年本土電影的票房收入、觀眾人次等都超過了外來電影;日本1997年票房紀錄前10位的影片中也有3部本土電影,其中《幽靈公主》還以100億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5)。波蘭1997年國產影片《兇手》的票房收入達到了1340萬茲羅提(約合380萬美元),超過了美國影片《空中大摜籃》860萬茲羅提(合240萬美元)的票房紀錄(注6)。而近年來在中國大陸,面對進口外國「大片」的挑戰,電影製作和發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種機遇,使國產影片的生產和發行也取得了突破,從1995年到1997年,進口影片包括分帳進口影片的排片、市場份額逐漸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國產影片突破進口大片的票房紀錄的現象。 電影生產的發展、電影市場的復甦,電影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國產電影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可以說都意味著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正面臨一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轉折時期。 二現實困境 中國電影面對機會,同時也面對困境、面對挑戰、面對危機。與處在轉型期的整個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息息相關,由於電影體制改革仍然還沒有到位,計劃經濟模式在向市場經濟模式的轉化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行業後遺症,從電影業的各級管理層到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層都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觀念和操作方式的誤區,整個電影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也還有待提高,整個社會的電影消費水平受經濟和文化條件的制約也還處在初級階段,這一切都是中國電影業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 1.影片數量短缺 按照經營經驗,電影院需要250—350部電影供應才能正常運轉,而按照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管理條例規定,國產影片必須佔2/3放映時間,這就意味著除了80—120部進口影片以外,至少需要160—230部國產影片提供給市場。而這些影片中應該有1/2的影片(80—115部)是市場效果較好,1/3(50—80部)的影片是高效益的,正如電影發行人員所意識到的那樣,「片源供給是否充足,國產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撐市場的『拳頭』作品,是目前國產片市場經營能否保證良性循環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時間放映國產影片才可能落到實處,顯示出實際的效果。」(注7) 近年來,每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片投放量(國產片和進口片)大約維持在150至200部之間。如北京95年投放市場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進口影片44部,國產新片144部,此外還有復映片72部。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場的影片有大幅度下降,國產電影為120部左右,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積壓影片。進口電影30部左右,共150部。市場差額越來越大。一方面限制進口影片的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國產影片的產量又明顯不足,特別是已有的大多數國產影片根本無法佔有市場份額,這對97年的電影市場帶來了明顯的消極影響。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口片不是擠占而是填補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真空。電影產量的不足,將導致電影市場的萎縮、觀眾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搶占電影的生存空間,同時也會使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地被外來影片所代替。 導致電影生產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電影市場機制不健全,製片方的利益回報率太低、投資風險太高,影響了電影的生產規模。二是電影管理制度還不夠合理,規劃、審查的尺度與電影本身的特點不完全吻合,特別是制度性和操作性不夠帶來了某種生產的不可預見性,使電影創作和投資者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三是過多的非市場因素使電影生產和電影市場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擾,也對電影生產產生了某些誤導作用。 2.製片、發行、放映業的矛盾激化 和整個中國的改革形勢相仿,中國電影的體制改革也已經進入到了攻關階段,進入到了要影響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權力格局的關鍵時期,因而,近年來,電影製片、發行、放映業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正如廣電部電影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認為,「有人說中國電影企業是整個中國企業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進程緩慢,遠遠不能滿足中國電影發展的需要。」(注8)中國電影發展面臨「電影體制不順、機制待立、中介梗阻、節目短缺、資金困難、捐稅過重、不平等競爭」等問題(注9)。 而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之一,就是電影市場的無序和雜亂。中國的電影行業雖然一直以影片發行為紐帶貫穿全行業,但由於各級發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區域設置的,各級發行、放映單位分別屬於各級政府管轄,形成了不同的隸屬關系和利益機制。企業和區域的自我保護阻礙了電影市場機制的建立。市、縣電影行業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現狀已經嚴重製約了電影事業的發展和電影經濟的增長。改革現行經營格局和經濟體制迫在眉睫。93年以來廣電部一直推動「放開發行」、打破區域壟斷,但收效並不明顯。原因在於只打破了單一企業的壟斷,並沒有打破區域經營的壟斷。市場依然條塊分割、塊塊壟斷、沒有競爭、分配不公。電影市場的無序不僅造成了發行和放映業的沖突,而且更是嚴重地影響到製片業的利益。在整個影片業中製片一方得到的利潤過少。70%影片的製作方虧損。據有關人士估計,國產影片投資總回報率還不到50%(注10)。 目前,美國製片與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為48∶52左右,其中發行費用佔去製片費用的10—12%,製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為35%。目前中國電影公司的大片引進即參照這一比例。而國產片通常的分帳比例是製片、發行、放映分別占票房的35%、17%、48%。但製片方卻要負擔相當部分的拷貝費和宣傳費,而發行方的發行成本和風險系數與其利益所得相比卻並不相稱。此外,加上各種市場統計數字的弄虛作假,更使得製片方的利益受到損害。 製片、發行、放映業矛盾的加劇,一方面傷害了電影生產的積極性,使電影的產量和質量都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傷害了電影的市場效果,電影片源嚴重缺乏,國產片的發行放映都面臨重重阻力。其結果必然是惡性循環,生產、發行、放映三個環節不是形成一種發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約、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個電影業的市場經濟轉軌、重組利益集團、打破市場壟斷、規范電影市場、加強電影經濟的法規建設和執行力度是解決電影業內部困境的出路。 3.市場潛力沒有充分發掘 如果將中國的電影產量和電影票房收入與中國的人口相比的話,中國可以說完全是一個電影小國。盡管中國的電影產量約為世界電影產量的1/30,但中國人口卻佔世界人口的1/4。盡管95年以後,中國電影的市場狀況有所回升,但全國票房收入估計還不到40億,觀眾人次沒有明顯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極少數地區的票房保持上升或與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區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進口分帳美國影片的票房也在同時下降,這無疑是對中國電影市場敲響的警鍾。(注11) 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收入無論是與中國的人口數量相比,還是與美國等國家的電影票房收入相比,都還有很大的距離。1997年,《鴉片戰爭》全國票房收入為8,000萬,是國產影片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之一,而美國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影片其國內收入已經為2,400萬美元,接近2億人民幣,是《鴉片戰爭》的2倍以上。美國《泰坦尼克號》全美票房收入超過4億美元,合35億人民幣,更是《鴉片戰爭》的44倍。1997年,美國共發行395部影片,觀眾人次達14億,國內票房的總收入超過了60億美元(注12),是中國全國電影票房的數十倍。這樣大的差距,說明中國電影市場還有著巨大的潛力,電影消費還有廣闊的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帳進口影片的市場份額佔有率為例,僅僅上海就佔全國分帳影片市場份額的16%,北京和浙江各佔14%,三個城市竟然佔有份額的44%。全國幾十個省、上千個大中城市和廣大的小城市、農村才佔有全國市場的56%(注13)。這說明,在大城市電影的消費市場還處在培育階段,而在廣大的中小城市,電影文化的普及還遠遠不足,大眾的電影消費需求沒有被充分調動,而農村電影市場目前基本處在未開放的蕭條狀態。
未完,請參考http://lw23.com/paper_37085161/
❸ 談談中國百年光影史的題材、內容、表演藝術和技術的變化
摘要 追溯百年
❹ 中國電影應如何走向世界
一、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藉助國家戰略
目前世界電影產業的主要增量來自中國華語電影,中國電影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因為電影城鎮化還在不斷推進,城鎮化帶來的觀影人口將不斷增長,三四五線城市的增量仍然會帶來紅利,但是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中國電影的國際傳播力依然停滯不前。中國電影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應該藉助於國家戰略,為中國電影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最終在一定程度上打造世界電影的新秩序。」
二、好萊塢電影人馬丁·基斯特勒:打造全球化故事
在本屆北影節「好萊塢工匠·中美電影交流高峰論壇」上,IG創始人、CEO馬丁·基斯特勒認為電影要想走出去,就必須講述一個全球化故事。「講故事是以新的方式闡述故事,要不聚焦本地的故事,要不聚焦全球的故事,這個取決於你想捕捉什麼觀眾。」馬丁·基斯特勒認為50%中國電影像好萊塢電影,《戰狼》風格跟好萊塢的風格非常類似,但是可以打動中國觀眾。最重要是內容、故事的呈現和講述方式。故事的講述方式一定要捕捉全球的觀眾。」這位好萊塢電影人認為故事首先要好,然後才是營銷手段層面的問題。「最重要是你的故事原生態,看一下你這個故事是不是被全球的觀眾所認可或者能打動全球的觀眾。」我們現在做電影是讓全球的觀眾來看,我們會把中國好的電影帶給全球觀眾,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到來了。」
三、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主席蘇彥韜: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除了作品的輸出,各種文化交流活動也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一個有效途徑。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中美雙節」主席蘇彥韜宣布第十四屆「中美雙節」將於10月27日至11月30日在美國好萊塢、洛杉磯、舊金山、達拉斯、拉斯維加斯等全美各地舉辦影視盛典、影視高峰論壇、「金天使獎」頒獎典禮以及電影合拍論壇、電視劇合拍論壇等數十場各具特色的大型電影專場、研討活動和200多場次的影片展映活動,為中美影視業界的合作搭建更廣闊的平台。近期的《戰狼》《紅海行動》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電影,這些電影振奮了人心之餘,大家對於影片話題的熱愛造就了一個更好的主旋律電影的發展契機
❺ 中國電影產業現狀與未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不如發達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老美,這很正常。
我作為一個觀影量過5萬部的電影發燒友,對咱們電影產業的現狀講真,不是太滿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妝師,,特效師,攝影師,燈光師,擬音師,剪輯師等等,這些幕後人員很重要,但是很缺,這跟我們現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關系,院線分走一半,演員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後是導演,編劇,最後能給幕後人員多少?沒錢賺自然沒人研究,搞得現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請國外的團隊,《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用燈光反映人的情感變化,用攝影來表現人物地位是多麼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請求保釋出獄,幾乎一樣的攝影角度,通過光線服裝來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沒話講的構思
還有,就是咱們的制度也不行,美國派拉蒙法案中規定,一個公司,院線,出品,製作,不可以同時經營,說白了就是你要是開電影院就不能拍電影或者投資電影的拍攝,以防院線不正常排片,防止電影行業壟斷,阻礙小電影公司的發展,正是因為這個法案,我們才能看到夢工廠的崛起,迪士尼的轉型和現在美國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可是咱們,哎~馮小剛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鬧鬧
至於現在的電影爆發,尤其是網路電影~我真的不想說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爛片,演員的表演不在服務區也就不說啥了,更有劇情邏輯硬傷,簡直是挑戰觀影人的智力下線~
還有提到演員,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演員?我認為好演員,是熱愛表演,能體味人物然後去演繹,孫儷給我印象較深,眼淚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後一句話,眼淚正好落下,不錯~但也僅僅算是稱職的演員,真正的好演員是像克里斯蒂安.貝爾那樣的2004年拍《機械師》時候兩周,體重從170減到103,因為他要演繹一個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俠》一身肌肉回來了,6個月到199,2006年《重見天日》貝爺變身,體重為140,2008年《蝙蝠俠》的一身肌肉又回來,體重回到190,2010年為了演《鬥士》中的吸毒拳手,體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俠》這次崛起的不僅僅是蝙蝠俠,還有貝爺的體重,——187,到了2013年,《美國騙局》貝爺為了演一個職業騙子,體重過200,我看完這個片子,直到結尾才發現貝爾的名字,這才知道這大肚子的貨居然是蝙蝠俠~!這才是好演員,而咱們國家那些一部片一個表情的貨,尤其是那些只會瞪眼睛的居然還出去接拍好萊塢片子,我真不想說啥~丟人~而且我覺得這樣演員拍出的片子就是詐騙!
最後話說回來,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建築,想要變好,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人去努力,還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讓基礎硬起來,才能好好去構築上層建築,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那中國電影跟美國電影比,本身就沒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說的那些,是因為我實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電影,你說人長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電視不好么?
❻ 綜述:中國電影如何走向世界
新華網義大利威尼斯9月4日電(記者耿學鵬 葛晨刁澤)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華語電影再次閃耀,而中國電影怎樣進一步走向世界也在電影節期間成為中外電影人討論的熱點話題。
得獎?以我為主
國際電影節獎項一直被視作衡量一國電影水平的重要標准。某些類型的中國電影更容易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這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個模式。
中國導演王小帥的新作《闖入者》是角逐本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唯一華語影片。他說,外國人通常喜歡在中國電影中看到「景象奇觀」和一些「邊緣化的景象」。
針對這種「潛規則」,一些中國電影人認為,中國電影要讓世界買賬,需要更多地考慮外國觀眾的心理。
不過,在威尼斯電影節首屆中國電影論壇上,王小帥直言,他不會去揣摩國外觀眾怎麼想,而是堅持自己的態度和方式,立足於中國人自己的生活、傳統和文化。他的電影中也沒有「景象奇觀」,而是關注人的基本情感。因為人的情感超越文化差異,是全世界共通的。
王小帥的想法與義大利電影人喬治·戈塞蒂不謀而合。他認為,中國電影要想贏得世界,必須堅持自己的傳統和特色。
戈塞蒂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電影最吸引歐洲人的地方就是它的獨特性。在他看來,中國電影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是強烈的情感表達。中國電影人如果試著去做和歐洲相同的東西,那就一定會失敗。所以,他說:「中國電影,請不要改變你的傳統。」
合拍?找好夥伴
中外合拍電影被不少人看做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捷徑。威尼斯電影節期間,不少中歐製片人表達了合作意願,認為專業的合作有助雙方克服各自的劣勢,互通有無。
義大利製片人孔奇塔·艾羅爾迪在由「新華國際」主辦的威尼斯電影節中國電影論壇上說,義大利對合拍電影有各種優惠政策,對這些,中國製片人不一定了解得非常清楚。
本屆電影節閉幕華語影片《黃金時代》製片人覃宏說,外國導演剛進入中國時常常摸不準中國電影圈的「潛規則」,這恰恰說明找到好合作夥伴的重要性。覃宏說,中國現在有很多具備契約精神的合作方。
市場?需要橋梁
盡管中國電影人為走向世界做出各種努力,但一個事實是,中國電影進入國際主流市場仍面臨不少困難,所佔市場份額不大。
覃宏說,漢語畢竟沒有英語使用范圍廣,而在商業電影方面,中國電影業在特技技術、導演理念和視覺特效等方面還不夠先進。
而義大利電影人戈塞蒂認為,中國不缺好的電影,但不少好電影被歐洲市場忽視,中國電影走向世界需要「橋梁」。在他看來,這座橋梁就是專業的合作方和更好的推廣策略。
他說,義大利曾經設立世界上第一個推廣本國電影的聯合機構,其他國家紛紛效仿,打開了本國電影通向世界的大門。中國也需要制定相應策略,向世界推銷中國電影。
❼ 你最喜歡的一部華語電影是什麼,喜歡它的原因是什麼
不同的電影會講述不同的故事,而對於人們的生活而言,電影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較於書本而言,它會更加有趣通過畫面也能夠傳遞出很多的哲學道理。一部好的電影能夠讓人們學會思考,同時在生活當中養成看電影的習慣也能夠提高眼界和個人的格局。很多電影也會向人們傳遞正能量,教會人們如何去熱愛生活,並當中的故事來自於生活,而生活就如同電影一般在不斷的放映著。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會對電影進行排名,有著最喜歡的一部電影,而我最喜歡的是以下三部電影。
《我不是葯神》也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所講述的故事關乎每一個普通人。一個人生不順的中年人程勇,也就是電影的主人公突然發現了一個可以發家致富的道路,那就是代購印度葯品。在最開始的時候,他賣葯或許是為了個人的利益,但是後來看到了那些處在病痛當中的人們時,他賣要走是為了拯救生命。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年男性,卻成為了許多人的英雄。
❽ 求關於中國電影未來發展的看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雖然現在中國的電影行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但依舊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挑戰等中國電影去攻破。記得張鐵林曾對外國的導演說過:「你們美國的電影我都看過,連續劇我也是買碟看的,可是我們中國的電影,你們有看過嗎?」。是的,不管如何大家還是喜歡看好萊塢的電影。
❾ 對中國未來電影的期待有哪些
尊敬老者,多向老一輩藝術家演員請教,如果能夠變成領工資,而不是幾百上千萬的天價片酬就更好了,付出太少,回報太高 。看看中國的科研人員,俗話說一切為了人民 ,所以應該讓那些實幹家應該得到更高的尊重與待遇 。
面對這樣復雜的系統性問題,雷厲風行的做法並不適用。未來我們只能通過一次又一次關於制度的博弈,通過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才能建立更加完善的電影市場,才能提供一個佳作頻出的土壤。但就今天來看,我們的文化產業,包括但不局限於電影,還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❿ 以電影為話題800字文章
「回家、離家」走向「探索與發現」 在沈義貞眼裡,百年中國電影可分為4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回家與離家(1905年—1931年),大時代與小人物(1931年—1949年),英雄與集體(1949年—1966年),探索與發現(1976年—現在)。「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1905年誕生後,中國電影的百年旅程為我們留下了一幅幅精彩紛呈的電影畫卷。」沈義貞說,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階段,和世界電影發展過程一樣,是無聲片時代。在這個階段,中國以「回家與離家」為主題,拍攝了大量優秀的無聲片。如改編自上個世紀20年代上海灘一個真實案件的《閻瑞生》,從家庭角度介入社會,講述一個離家到上海謀生的洋行買辦閻瑞生,夥同朋友劫殺一個妓女的故事。已經具備了現代娛樂電影的所有元素:色情、兇殺、追捕、懸疑、武打等。第二階段以「大時代與小人物」為主題,拍攝了《春蠶》、《漁光曲》、《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優秀影片,通過農民、漁民、手工業者等小人物的悲歡離合,反映一個動盪的大時代。第三階段以「英雄和集體」為主題,用《林則徐》、《英雄兒女》、《早春二月》等影片,反映新中國成立前後的社會生活和各行各業、各條戰線上的斗爭。第四階段以「探索與發現」為主題,拍攝出《芙蓉鎮》、《人生》、《紅高粱》、《霸王別姬》等電影,探索中國電影新的發展道路。 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兩大法寶 「中國電影的百年發展歷程,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電影財富,其中就包括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兩大法寶。」沈義貞說,第一大法寶是武俠。在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階段,張石川導演拍攝了改編自《江湖奇俠傳》的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連拍18集,在全國各大城市放映後引起轟動。因為武俠劇營造的江湖世界,那時就是成年人暫時逃離現實生活焦慮和壓力的童話。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武俠劇不但是中國人消解焦慮和壓力的首選,也是外國人的選擇之一。中國特有的武俠因此成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一大法寶,《卧虎藏龍》等武俠劇的大受歡迎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第二大法寶是來自中國電影發展第三階段的英雄群像。沈義貞說,從1949年到1966年,中國電影的最大成就是,為我們貢獻了一大批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或為了保衛新中國而浴血奮戰,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群像:林則徐、鄧世昌、洪常青、江姐、楊子榮、董存瑞、劉胡蘭、小兵張嘎、王成……他們既是中國人的重要精神遺產和精神資源,也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與外國電影相抗衡的文化資本。因為,無論對哪一個國家而言,為民族解放、國家獨立而獻身的人都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關注現實的電影才會好看 「為什麼中國現在的電影不好看?因為現在的電影人不關注現實,無法走進觀眾的心裡。」沈義貞說,關注現實既是中國電影的一個優秀傳統,也是很多影片廣受觀眾喜歡的原因。中國電影要走向世界,除了重視上述提到的兩大法寶外,還必須堅持現實主義精神,多拍一些觀眾愛看的電影。他舉例說,代表中國無聲片最高成就的《漁光曲》,既描寫了貧苦漁民小貓、小猴走投無路、求告無門的悲苦人生,也反映了知識分子何子英實業救國夢的破滅。因此,這部極具現實意義的影片,不但在酷暑下的上海連放84天,場場爆滿,還最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獲獎的影片。再如《一江春水向東流》,則以史詩般的筆觸,全景式、全方位地反映了動盪時代給中國普通百姓家庭造成的災難,成為代表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最高成就的經典作品。還有,《芙蓉鎮》、《老井》、《人到中年》、《人生》、《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影片的成功,無不體現了這一點。南京日報記者宋廣玉實習生 謝玢 1 世界電影的產生和發展 (一)十九世紀30年代,電影開始了它的誕生前的技術准備期,也叫做發明期。 早在1829年,比利時著名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多發現:當一個物體在人的眼前消失後,該物體的形象還會在人的視網膜上滯留一段時間,這一發現,被稱之為「視象暫留原理」。普拉多根據此原理於1832年發明了「詭盤」。「詭盤」能使被描畫在鋸齒形的硬紙盤上的畫片因運動而活動起來,而且能使視覺上產生的活動畫面分解為各種不同的形象。「詭盤」的出現,標志著電影的發明進入到了科學實驗階段。1834年,美國人霍爾納的「活動視盤」試驗成功;1853年,奧地利的馮烏卻梯奧斯將軍在上述的發明基礎上,運用幻燈,放映了原始的動畫片。 攝影技術的改進,是電影得以誕生的重要前提,也可以認為攝影技術的發展為電影的發明提供了必備條件。早在1826年,法國的W尼埃普斯成功地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窗外的景」,曝光時間8小時。而在初期的銀板照相出現以後,一張照片縮短至30分鍾左右,由於感光材料的不斷更新使用,攝影的時間也在不斷縮短。1840年拍攝一張照片僅需20分鍾,1851年,濕性珂珞酊底版製成後,攝影速度就縮短到了1秒,這時候 「運動照片」的拍攝已經在克勞黛特、杜波斯克等人的實驗拍攝中獲得成功。1872年至1878年,美國舊金山的攝影師愛德華慕布里奇用24架照相機拍攝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經過長達六年多的無數次拍攝實驗終於成功,接著他又在幻燈上放映成功。即在銀幕上看到了駿馬的奔跑,受此啟發,1882年,法國生理學家馬萊改進了連續攝影方法,試製成功了「攝影槍」,並在另一位發明家強森製造的 「轉動攝影器」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活動底片連續攝影機」,1888年9月,他把利用軟盤膠片拍下的活動照片獻給了法國科學院。 在1888-1895年期間,法、美、英、德、比利時、瑞典等國都有拍攝影像和放映的試驗。1888年,法國人雷諾試制了 「光學影戲機」,用此機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在發明了電影留影機後,又經過5年的實驗後,發明了電影視鏡。他將攝制的膠片影像在紐約公映,轟動了美國。但他的電影視鏡每次僅能供一人觀賞,一次放幾十英尺的膠片,內容是跑馬、舞蹈表演等。他的電影視鏡是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可以說最原始的電影發明應該是屬愛迪生的。他的電影視鏡傳到我國後被稱之為 「西洋鏡」。 1895年,法國的奧古斯特盧米埃爾和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的 「電影視鏡」和他們自己研製的 「連續攝影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了「活動電影機」。「活動電影機」有攝影、放映和洗印等三種主要功能。它以每秒16畫格的速度拍攝和放映影片,圖像清晰穩定。1895年3月22日,他們在巴黎法國科技大會上首放影片《盧米埃爾工廠的大門》獲得成功。同年12月28日,他們在巴黎的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正式向社會公映了他們自己攝制的一批紀實短片,有《火車到站》、《水澆園丁》、《嬰兒的午餐》、《工廠的大門》等12部影片。盧米埃爾兄弟是第一個利用銀幕進行投射式放映電影的人。史學家們認為,盧米埃爾兄弟所拍攝和放映已經脫離了實驗階段,因此,他們把1895年12月28日世界電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為電影誕生之時,盧米埃爾兄弟自然當之無愧地成為 「電影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