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後天電影國語

後天電影國語

發布時間:2022-06-17 07:14:41

❶ 《後天》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影片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

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隻身前往紐約去營救女友,於是決定冒險前進紐約在冰天雪地中展開救援行動。這時候災難從紐約開始,曼哈頓摩天大樓遭到強烈旋風的襲擊,大部摧毀。

突然間,地鐵隧道里湧出狂暴不止的洶涌洪水。大水吞噬了紐約,淹沒了美國,歐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復存在。此後冰層和白雪覆蓋了整個地球表面,冰期時代開始。

(1)後天電影國語擴展閱讀

1、在《後天》中,導演用極端的手段來引起人們的重視。大自然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人類破壞的環境平衡恢復到另一個平衡點。

2、該影片於2004年5月27日香港上映,2004年5月28日中國大陸、台灣及美國上映。2005年獲英國電影學院最佳特效獎等其他多個獎項。豆瓣評分8.2,好於93% 災難片,好於92% 科幻片。

❷ 電影 後天 講的是什麼

大概人們一直以為人類作為地球上的最高級動物就是地球的主人大自然的主宰者。就可以肆意的破壞地球,虐殺大自然。還為眼前的利益貪婪地把大自然的血抽干 、了把大自然的皮扒光 、把大自然的肉啃光。跟本沒想過這將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還愚昧無知、 得意洋洋地宣稱要征服自然。哼,真是可笑。如果又一個冰河世紀在眼前,措手不及的人類將如何?人類還能征服自然嗎?〈〈後天〉〉給了我們一個響亮而肯定的回答。這部可怕的災難片告訴了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永遠主宰著人。 《後天》這部電影描繪的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內突然急劇降溫,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主要是講人類不斷破壞美麗的大自然,然而受到了大自然嚴重的懲罰。冰雹 、閃電、 暴風雨、 龍卷風、 颶風 、洪水、 全球氣候變暖所造成南極冰融化等種種災難降臨在人類身上時,人類才覺悟,才知道悔改,可已經太晚了。因為災難轉眼之間席捲而來,洪水,就在眼前;冰雹,就在眼前;一切不可抗力就在眼前。溫室效應將使冰河期重返地球。龍卷風 、海嘯、 地震……所以你叫得出名字的天災都將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在影片中,你能看到紐約市被淹的鏡頭:慌亂的人群 飛起的汽車 破碎的玻璃,後面是樓一樣高的巨浪…你能看到發生在夏威夷度假海邊勝地受到颶風侵襲的場面。這就是破壞大自然的後果,這就是對人類的懲罰。幾千年來,人類在不斷吞噬自然的軀體,現在就要品嘗自然所釀造的苦酒了。 然而影片中有一個動人之處;人類在大災難面前,親情 友情 愛情——人類的情感經受了重大的考驗。人道主義精神激發出了人性的光輝。所以人在災難的面前都表現出先人後己的勇氣。有的人為了救別人,自己被凍死了;有的人為了不連累別人,放棄了生的希望。這點我非常的鼓舞。也許,人性真的只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吧。但人類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和自然抵抗,能做的,只有躲避和逃跑。這時候人們應該明白:人類不是萬能的。自然可以隨時瞬間滅絕一個種族。記住: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今天,人類比任何時候都能領略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氣候變暖對全球許多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已經產生了影響。今天,人類不能再以一個征服者的面,目對自然發號施令,而必須學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和諧修復自然,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我們必須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只有這樣才能保護住我們的家園。 「環境保護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提供一種幸福和沉穩的感覺 」——這將是我們給自己的一個機會 、一種鼓勵 、一聲祈禱。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何變化?猶記得前年是下了雪,而去年,直至12月了,依然不見雪的蹤影。越來越溫暖了,不是嗎?其實作為一個怕冷的人來說,我更喜歡這樣的暖冬。可是暫時的舒適背後是否隱藏著危機呢?對於這種明顯的變化,不知人們是否有所思考。 一位古氣候學家發現並預測了溫室效應引起的持續全球變暖將使北極積雪迅速融化,而地球為了自我調節直至回歸平衡,會進入冰河期,人類將在最後一個冰河期生存。可是他只猜對了結果卻估錯了時間。因為這場災難不是在若干年後,而是現在。 就在後天預測成真。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了東京,一位極普通的日本上班族前一秒還在和妻子談話,後一秒已被冰雹砸倒在地;地處熱帶的南亞次大陸竟然被大暴風雪所覆蓋;冰川融化後的巨浪把整個洛杉磯撕裂殆盡。最令人震撼的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了,萬物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一艘萬噸巨輪竟然被沖進了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之中的紐約又變成了一個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剩下了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的紐約城大半永入冰雪之中。 看過影片,那可怕的場面真使我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感同身受的懼怕。原來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全球變暖帶來的危害將是比起其他任何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或突然到來的天災人禍更能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大問題。 多一座工廠,多一輛車,多一台空調,毀滅就會早來到一天! 或者,也許我們趕不上那天,但是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下下一代,他們要怎樣咒罵我們在這個瘋狂年代給他們製造的災難?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珍惜環境,盡可能的讓我們唯一賴以生存的地球減輕一些負擔吧!保護環境真的不是一句空話,難道我們真的想要「後天」的來臨嗎? 看完影片,走出房間,我慶幸的是:外面還有陽光,而我們的世界還沒被淹沒。 抄的··

❸ 電影《後天》的主角是那些

明日之後

中文片名:《明日之後》又名《後天》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導 演: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領銜主演: 丹尼斯-奎德 傑克-吉倫希爾 / 傑克-吉倫哈爾 發行公司:二十世紀福克斯影片公司 中影發行集團公司 華夏電影發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背景 冰河世紀的威脅 嚴重的溫室效應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冰河世紀,讓恐龍全面滅絕;如果新冰河世紀來臨,人類會在哪裡?電影《後天》為喚起世界對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及理論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紀威脅,針對全球著名地標設計了一系列相關冰凍圖像,顯示氣候對人類的威脅的急迫性與全面性。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淹沒後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 ,橫向的冰柱突顯地球的急速降溫與急凍。選擇自由女神「濕身」和自由女神「雪糕」兩款圖像做為官方海報! 注意到溫室效應所帶來的恐怖後果,《後天》導演羅蘭-艾默里奇決心讓《後天》成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級製作:「拍片時大量使用的燈光、發電機和燃料,都讓溫室效應更加嚴重,我們努力讓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來彌補地球?鋇纈啊逗筇臁泛吐錐氐摹拔蠢瓷?幀弊櫓?Future Forests)合作,由未來森林計算拍攝這部電影將會製造的二氧化碳總量,然後在加州跟不丹種植森林!不僅如此,導演還出資購買省電燈泡到牙買加以及協助美國低收入戶家庭省電計劃!真正做到不惡化溫室效應,證實賣座電影也能愛護地球。 最近這幾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覺到地球氣候異變。大陸冰雹,歐洲水災、印度熱浪、美國一天16次龍卷風,去年八月九日也創下百年最高溫38.7°C。這一切讓人不禁要問,地球究竟怎麼了?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指出,溫室效應是地球氣候異變的元兇。氣候暖化使得兩極融冰、海水增溫、洋流改變,世衛組織表示每年將有16萬人因溫室效應外圍影響喪生,2020年死亡人數更會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萬人遠離家園,第三世界將因洪水、飢荒、乾旱和農作物歉收大舉移民,歐洲老年人將死於熱浪。 劇情簡介 《後天》為20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資1.25億美元,由曾經執導《獨立日》、《愛國者》等片的導演羅蘭-艾默里奇執導,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影片講述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全片匯集了大量頂尖特效,由於影片中氣候異變是先由海水因氣溫急速下降而驟然冰凍,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爾鐵塔、倫敦大笨鍾都將被凍成冰柱,場面極為壯觀。當然除了鋪天蓋地的自然威脅之外,也將細密交織父子及男女之間刻骨銘心的動人情感。 看點 自然災難的大集合 超逼真特效 一、空前自然災難的大集合 《後天》最大的看點就是那些精彩的自然災難畫面,它力圖展現和說明的是:如果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勢必會引發全球范圍內的重大災難,這無疑是一個有著十分現實危機感的大背景。 狡猾的羅蘭·艾默里奇幾乎把所有關於水的災難片里的元素都調動起來了,《天地大沖撞》中的洪水,在這次變成了冰川溶化後的滔天巨浪,狂湧入紐約市,《龍卷風》中的颶風,此次變得更加強大,掀起汽車和房屋已如家常便飯,它甚至把整個洛杉磯都撕裂殆盡。還有在《後天》中所特有的如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襲擊東京,大暴風雪覆蓋了新德里,史無前例的大暴雨都接踵而來。最後還有由於受冰川期影響而形成的萬里冰封,一個從未在銀幕上如此逼真出現過的冰河紀展現在我們面前。當今影壇唯有《後天》在同一時間,把無數曠世災難統統砸向人間。 二、精彩絕倫超逼真特效 「現在已經沒有人想看大樓被炸飛的的鏡頭了(他指的是《獨立日》中轟炸白宮的場面),但《後天》是一部非常不同的影片,有一點像《海神號歷險記》或者《火燒摩天樓》的味道。它更像一部經典的災難片,只不過如果這些災難結束,世界已經改變。」導演艾默里奇說。 在這部影片中,給人最震撼之感的就是極其驚人和逼真的特效。歷史上罕見或從未有過的驚心動魄的曠世災難這次真實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影片中,最經典的畫面就是紐約市"速凍"前後的畫面,沖天巨浪狂涌進紐約市,自由女神被淹沒,萬巷瞬息沉沒在汪洋之中,萬噸巨輪竟被沖進樓宇之間。而轉瞬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中的紐約城又變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頭像,象徵著人類文明城市大半也永埋入冰雪中。人類和人類所創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如此渺?T詿舜危?0世紀福斯公司花足了心血,融合了《鳥》、《龍卷風》、《天地大沖撞》等災難的視覺奇觀。 《後天》雖只拍攝了380個特效鏡頭,但它們卻是導演艾默里奇職業生涯中最復雜的鏡頭,艾默里奇談到在一個活動拖車里虛擬出紐約城被冰凍起來的效果時說,「這是我首先想像出的一個場景,所有的道具都是為影片而特殊製作的,但他們看起來必須能夠以假亂真,無論是洶涌的洪水,還是呼嘯而來的暴風雪,所有的特效必須沒有任何破綻。所以我們在六個特殊製作的布景房間里像變戲法一樣輪換著進行拍攝,海嘯、地震……這樣,看起來所有的災難就彷彿真真切切地發生在地球上一樣。」 負責本片製作的是馬克-戈登製作公司,這家公司最著名的作品是《拯救大兵瑞恩》和《紳士大聯盟》。 三、1.25億美元巨制 全球同步上映 2002年7月,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打敗了派拉蒙、夢工場、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強敵,終於搶得《後天》的電影拍攝權,並邀得艾默里奇(《獨立日》、《酷斯拉》)這位擅長科幻災難題材的導演,而製作成本高達1億2500萬美元,將近90%的預算都用來製作特技效果。而且由於某些特效場面的製作難度過大,福斯公司決定將部分片段重新製作,所以該片的公映日期推遲了一年。本片原定2003年夏天上映,最終成為今年暑期的鳴鑼大片。奎德扮演名為霍爾的古氣候學教授,而他所要解決的難題比他以往面臨的問題要困難得多:解救冰凍的地球。 警世災難巨片《後天》最終確定於5月28日全球首映,影片用超眩的特效強力打造出有史以來電影中最驚心動魄的災難,最震撼人心的特效。《後天》在全球熱映風暴的就如同影片中的颶風、洪水狂卷而來。這次最值得慶幸的是國內觀眾也能在第一時間與世界各地的觀眾一起感受《後天》所帶來無與倫比的震撼。 四、人類面臨未來災難的真實預警 從艾默里奇導演過的影片來看,他十分喜歡災難片。「我最喜歡《海神號歷險記》。不過我喜歡災難片是因為它講述了普通人在非常情況下必須做出一些他們平常不會做的事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拍攝《後天》卻不僅僅是喜歡這么簡單,還包括對地球環境問題的關注和憂慮。比起其他威脅人類生命安全、能夠引起世界范圍恐慌的天災人禍來,全球氣候變化的威脅是唯一一個大得能夠迫使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停止戰爭,聯合起來一起拯救星球的問題。 「它是一部跟《獨立日》和《世界末日》一樣的商業電影。」丹尼斯-奎德也同意他的觀點,「但影片講述的內容是會發生的--只不過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綜合各種氣候變化的趨勢,他們在影片的官方網站上,做了一個嚇人的統計和預測:2003年,在歐洲有2萬多人因氣溫過高死亡;美國創下龍卷風最高紀錄,一個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據分析該數字還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過去30年裡,熱帶氣旋帶來的死亡半數與洪水有關……到2050年125萬種生物將會滅絕;美麗的自然景觀將由於氣溫變暖而消失;由於氣候變暖,各種疾病將在這個星球上大肆傳播…… 因此在這部影片的製作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也正在製造二氧化碳的艾默里奇和他的創作隊伍還發起了節約能源以及植樹造林活動,並希望能夠號召更多人為創造未來的森林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他所說,「你必須讓這部電影盡可能有娛樂性,但我還是想要豎起一面警告的旗幟

❹ 誰有後天電影百度雲盤,有的發給我,謝謝

《後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vnWfplQsBSAuquNlpF9lKw

提取碼:v4qf

《後天》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製作的的科幻片,該片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該片於2004年5月2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卷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❺ 《後天》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後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YBrhmTVCCz7PjZSIkUsOIQ

?pwd=n7zj 提取碼: n7zj
《後天》
導演: 羅蘭·艾默里奇
編劇: 羅蘭·艾默里奇、傑弗利·納赫馬諾夫
主演: 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埃米·羅森、達什·米霍克、傑伊·桑德斯、雪拉·渥德、奧斯汀·尼可斯、阿爾傑·史密斯、富田譚玲、薩沙·羅伊茨、伊安·霍姆、肯尼斯·威爾什、羅賓·威爾科克、賈森·布利克、肯尼思·莫斯科、蒂姆·濱口、格倫·普拉默、艾德里安·萊斯特、理查德·麥克米倫、內斯特·塞拉諾、克里斯·布里頓、瓦拉斯塔·瓦拉納、保利娜·利特爾、艾倫·福西特、霍華德·比萊爾曼、約翰·麥克拉倫、理查德·澤曼、佩里·金、弗蘭克·方丹、米米·庫茲克、維塔利·馬卡羅夫、袁羅素、蒂姆·巴格來、查克·沙曼塔、菲利普·賈勒特、艾安娜·奧申、托尼·卡拉布雷塔、薇安·溫特、希拉·麥卡錫、湯姆·魯尼、艾米·斯洛安、瑪麗洛·貝呂古、凱倫·格萊夫、克里斯蒂安·特西爾、喬·柯布登、卡羅琳·基南、阿隆·魯斯汀、薩姆·伍茲、傑克·勞弗、呂克·萊圖爾諾、安妮·戴-瓊斯、埃馬紐埃爾·奧斯-德馬雷、特里·辛普森、何塞·拉蒙·羅薩里奧
類型: 科幻、災難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日語、法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04-05-28(中國大陸/美國)、2004-05-17(墨西哥城首映)
片長: 124分鍾
又名: 明日之後(港)、明日過後(台)、末日浩劫、末日世界
美國氣候學家傑克(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飾)認為,溫室效應正在引發地球的大災難,北極冰川的融化,會讓地球回到冰河世紀那樣的劫難。他的提醒並沒有引起美國當局的重視,一切都已經太晚:颶風、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極度嚴寒,一系列的地球巨變引發了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美國政府組織北緯30度的民眾轉移到赤道周圍,場面一片混亂。更糟糕的是,傑克的兒子,正困在曼哈頓的圖書館里,靠燒書生火來維持體溫。大家怎樣才能逃過這場滅頂的災禍?冰天雪地的地球何時才能回暖?

❻ 電影《後天》百度雲盤鏈接誰有哦,求求!!!

《後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nfI1jr9-wXn_bcxNB76pyA

提取碼:8pep

《後天》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製作的的科幻片,該片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該片於2004年5月2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卷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❼ 求電影《後天》主要演員資料

姓 名:Jake Gyllenhaal
中文:傑克·吉倫哈爾 傑克·吉倫荷等
原名:Jacob Benjamin Gyllenhaal
出生日期:1980年12月19日
出 地: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家 庭:父親:導演Stephen Gyllenhaal、母親:編劇Naomi Foner、姐姐:演員Maggie Gyllenhaal
身高:183cm
學歷:1998年畢業於洛杉磯 Harvard-Westlake學校,然後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就讀了兩年東方宗教學。盡管他後來為了演藝事業選擇了
提前退學,但是仍然堅持通過閱讀來開闊自己的思想。
參加社團組織:College Summit(這是一個幫助貧困優秀學生使他們能夠順利入學的非營利性組織)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ACLU)
Not in Our Name(一個和平組織)
Future Forests (環保組織)
最喜歡的書:to kill a mockingbird(殺死一隻知更鳥)
偶像:anthony quinn,保羅紐曼 西恩潘 bruce springsteen 和bono
喜歡的運動:沖浪,壘球,自行車
截止目前所獲獎項和提名:
1999 年輕明星獎:年輕演員最佳表演獎提名 (十月的天空)
2000 年輕藝人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十月的天空)
2002 青年好萊塢獎:演技突破獎
2002 獨立精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死亡幻覺)
2003 青少年選票獎:最突出明星獎提名 (好女孩)
2003 青少年選票獎:最佳接吻提名 (好女孩)
2003 金衛星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好女孩)
2003 DVD Exclusive獎:最佳男演員 (高速驚魂)
2003 Chlotrudis獎:(死亡幻覺)
2004 觀眾獎:最佳國際男演員獎提名 (明日過後)
2005 紐約Gotham獎:最佳演出團體獎提名 (斷背山)
2005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最佳男配角 (斷背山)
2005 金衛星獎:動作鏡頭傑出演員提名 (鍋蓋頭)
2005 金衛星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斷背山)
2005 Phoenix電影影評協會獎:最佳男配角 (斷背山)
2005 好萊塢電影節:年度突破獎
2006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 (斷背山)
2006 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斷背山)
2006 網路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提名 (斷背山)
2006 美國影視演員協會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斷背山)
2006 美國影視演員協會獎:動作鏡頭傑出集體提名 (斷背山)
2006 芝加哥電影評論協會:最佳男配角提名 (斷背山)
2006 英國影視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斷背山)
2006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 (斷背山)
2006 美國MTV獎:最佳表演提名(未頒) (斷背山)
2006 美國MTV獎:最佳接吻提名(未頒) (斷背山)

❽ 電影後天講的是什麼

影片鑒賞: 《後天》雖是一部科幻性的災難片,但題材源自美國國防部一份機密報告,報告中提到全球氣候變暖,在未來20年內將引發人類浩劫。2002年7月,「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力挫派拉蒙、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大電影公司,奪得《後天》的攝制權,並重金聘請曾拍攝過影片《獨立日》的導演羅蘭。艾默里克執導。這位大牌導演擅長導演科幻災難片,使影片場景震撼人心、發人深省,真實地反映了溫室效應給大自然帶來的災難。艾默里克希望通過他的電影讓觀眾注意到地表升溫的現象,注意到溫室效應將會帶來怎樣的惡果。 全球變暖從而導致南北極冰塊融化,現在的氣候自然系統也迅速劇變,最後造成新冰河世紀的降臨,於是人類面臨了史無前例的災難。這是電影最初的構思來源,它所揭示的話題有一定的真實性,而且目前已經有一部分的症狀,到底有沒有那麼嚴重,也許我們現在還無法預料到。實際上,溫室效應並不僅僅等於氣候暖化,與此同時,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比如二氧化碳、水蒸氣和CH4等,吸收熱輻射造成氣溫下降。近年來,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發生得特別頻繁,造成冰川融化,一方面減低了海水鹽分濃度,使暖流攜帶熱量不足;另一方面使海平面上升,地表洪水肆虐,這都是生態系統崩潰的反應。地球現在持續在冰期與暖期間循環,已經運轉到了暖期尾聲,即將迎接冰河時期的到來. 電影《後天》結尾,山姆和其他幾個倖存者等到了前來營救他的爸爸傑克。紐約劫後餘生的人們等到了營救他們的直升機。一個光明的結尾,一個撫慰人心靈的結尾,一個人們期待得到的結尾。像無數部好萊塢災難大片一樣,《後天》總算讓我們吐出一口氣,帶著心有餘悸的心滿意足走出電影院。 看到這里,相信有人也會像我一樣,悲觀地在心裡默念:山姆等到了傑克,但是誰來拯救我們的未來? 對資深影迷來說,會習慣性地挑剔拷貝的質量;會嘲笑凍裂樓體的嚴寒竟然像追蹤獵物的猛獸一般,在爐火前停步不前;會詫異科考探險者居然能夠把臉單獨暴露在冰凍的天氣下而若無其事。苛求真實在這里沒有太大的意義。 因為這個光明的尾巴無非是一個象徵。包括傑克和山姆,包括「大人物」們,都無非是象徵。象徵著人類的理智,象徵著人類的未來,象徵人類的短視和反省。理智讓我們對災難保持警覺,未來命懸一線,而短視使我們對災難毫無戒備並且自食苦果。 在好萊塢大片里,每當地球和人類災難臨頭,不管是彗星撞地球,還是外星人入侵,或者是致命病毒襲擊,總會有一個凡人英雄,憑著超人的意志和九死一生的好運氣,拯救人類於生死邊緣。《後天》里沒有「救世主」,在巨大災難面前,誰也不能充當英雄,但卻不乏智者和勇士,傑克就是這樣一個主角。還有英國科學家萊遜。他們預見到了人類即將遭遇的悲劇性結局。在災難片里,英雄常常是這樣一些人物,他們所從事的職業在平時與「英雄」和「勇氣」毫不沾邊,比如傑克,一個古氣候學家。而現實恰恰如此,假如不是「非典」,誰會知道一個叫鍾南山的疾病防治中心的醫生? 自從「9·11」以後,美國的電影更加關心現實,也更加富於批判精神。《大象》如是,《華氏911》如是,《後天》亦復如是。批判現實主義正在成為新的主旋律。《華氏911》將矛頭毫不留情地直指布希政府,剝下他的外衣給世界人民看。《後天》同樣以災難預言的方式批判了美國政府的政策取向。影片結尾,幡然醒悟的繼任總結,向全世界公開懺悔,反省了過去的環境政策,感謝「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收留」了美國難民。這毫無疑問是針對美國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而做的最辛辣的嘲諷,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以極端的方式所給出的一個善意勸諫。 電影的主旨是提請每個人:關心我們的未來!片名「後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無疑是一個警示——別以為災難離我們很遠,它就在眼前。 山姆得到了來自父親的承諾,父親履行了自己的諾言,沒有棄自己的兒子不顧。可是,誰能給我們的後代以承諾,為他們的未來負責? 科幻小說和電影往往有著驚人的預見力,後世的現實往往就是曾經的想像。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事實。也許是因為人類的創造最初總是植根於想像之中。登月、飛天曾經存在於遙遠的傳說中,今天的電腦時代、網路時代當初也只存在我們的大腦皮層中。誰敢說,《終結者》和《黑客帝國》只存在於電影中?誰敢說《28天》《28周》永遠不會出現?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❾ 急求電影<<後天>>介紹 中文的

《後天》原本不叫《後天》,而是叫《明日之後》,也叫《末日浩劫》。這實在是個糟糕的變動,既沒有「明日之後」的末日幽冥感,又失去了「末日浩劫」直取要害的生猛,但願這個譯名不會抑制觀眾買票進場的慾望,因為這實在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在《魔戒》之後的北京,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這樣只靠視覺「殺人」的電影了。電影里也確實死了很多人,主要是美國人,大概死了小一半,其中還包括美國總統,就這點來說,本片比導演艾默里奇的前作《獨立日》更瘋魔了。

毀滅方式一:連天的海嘯席捲城市,曼哈頓沉沒。

毀滅方式二:巨大的龍卷風降臨人間,洛杉磯成為地獄。

毀滅方式三:超低溫氣流冰凍城市,自由女神像。

劇情篇 頭重腳輕的拯救

一般認為,災難片的重點當屬電腦特效,而劇情和人物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計。其實,災難片要展現的往往是人類群體面對滅頂之災時的反應,這就對劇作提出三點要求:一、角色眾多;二、層次明晰;三、主次得當。而想完好地達到如此要求,確實是對編導能力的極大考驗。

《後天》的編劇兼導演羅蘭·艾默里奇是拍攝災難片的行家裡手,他以前的《獨立日》和《哥斯拉》雖然帶有科幻或者怪獸電影的元素,其核心依然是正統的災難片。所以,對艾默里奇來說,描寫災難下的群像還算是得心應手。在這部《後天》中,上有決策國民命運的美國總統,下有棲息紐約街頭的乞丐,既有監守崗位的英國科研人員,也有被冰雹擊倒在東京街頭的日本職員,再加上身為氣象學家的主人公與他的家人朋友,足以構成一派末日世界的微縮景觀。從劇情展開來看,影片一直以主人公傑克·霍爾的活動為主線,前半段描寫他說服政界高層,而後半段則是以他拯救受困紐約的兒子為重,而政界人士、霍爾的妻子、兒子的行動則成為輔線,始終都圍繞著拯救與自救的主題。可以說,《後天》在層次處理上也是非常得當。

然而,這部影片的劇情也並非完美,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影片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潮段落,顯得敘事結構嚴重失調。《後天》最為精彩的段落就是開場不久後颶風席捲洛杉磯的場景,而等到影片的後半段,霍爾前往紐約尋找兒子的過程則顯得頗為平淡,未受太多磨難便按部就班地到達了目的地。也許,導演原意想將冰凍紐約處理成影片的高潮段落,可惜營造力未能達到預想的效果,使得影片整體都顯得有些頭重腳輕。

至於影片的理論基礎,我想氣象學屬於非普及性的知識,多數觀眾也不至於太過較真兒,這畢竟只是部靠視覺沖擊取勝的暑期大片,而並非「探索」頻道的科學紀錄片。而影片為製造大團圓結局,居然讓主人公在完全斷電的情況下向遷移到墨西哥的美國政府發送傳真,這多少有些穿幫得叫人發笑。

特效篇 把地球裝進冰箱

沒有哪個導演像艾默里奇這樣瘋狂熱衷於把地球毀滅一萬遍,從《獨立日》到《哥斯拉》再到《後天》,其電影中的「毀滅當量」成倍增長,單從特技角度說,已經足以讓觀眾體驗到摧枯拉朽的破壞樂趣。

《後天》與環保無關,與政治無關,甚至都算不上一部預言第二冰河紀的科幻電影。在我看來,它完完全全是一部「奇幻」電影———滿足一些人心底里的破壞欲!

就像《終結者II》中「啟示錄」一般的核爆炸,當你看到「好萊塢」的招牌被龍卷風擰碎,日本街頭被炮彈般的冰雹砸爛,整個紐約被連天的海嘯吞沒,帝國大廈迅速冰凍,摩天大樓只剩鋼筋殘骸,文明的巔峰瞬間變成昏黃的廢墟,你怎能不感到巨大的沖擊,就如同頑劣的小孩掀翻地上的玩偶,未知的力量把地球放進冰箱!

在災難片中,大就是美。《魔戒》中的水淹雙塔算什麼?想像一下比那大一萬倍的場面!而且你的視角不只停留在地面,還會被帶到空中,帶到雲層,甚至太空!「人」變得越來越小,「環境」變得越來越大,這就是為什麼片中只表現標志性建築的毀滅,很少看到成千上萬的「小人兒」抱頭鼠竄,動不動就是直徑幾十公里的風暴眼,隨便一個鏡頭都要用到搖臂,大量的全景俯拍、航拍,結合模型和電腦特效,把一場末世浩劫拍得窮奢極欲!

《後天》有著卓然視覺表現的原因,除了災難規模大、數量多之外,還在於充滿感染力的色調處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災難類型的變化,影片的色調呈現出富有層次的過渡,比如災難來臨前蒼白黯淡的雲層,暴雨降臨時蒼茫渾濁的街道,颶風席捲後滿天塵土的昏黃都市,冰雪紛飛時慘白的世界,以及災難過後耀眼的白色冰層、反射著陽光余輝的紅色天際……一切都做到充分渲染情緒,讓人完全感受到寒冷、潮濕、溫暖等等氣候變化帶來的感官反應。

更有進步的是,艾默里奇學會了用「靜」抒情———比如衛星劃過時不再有「轟」的低響。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以下兩個場面———紐約化作冰川之後一艘巨大的郵輪靜靜漂入紐約街頭,以及暴風雪過後,丹尼斯·奎德和隊友在半掩於雪地中的自由女神像下走過,彷彿來到了又一個時空中的《人猿星球》!

類型篇 發現無政府的快感

災難片之所以長盛不衰,主要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人的幾類心理需要,下面就把《後天》放在災難片的坐標繫上,看一看它的成績單。

視覺沖擊:災難片總是能給那些視覺效果狂人以巨大的發揮空間,給觀眾的眼睛以「地毯式」的轟炸。我感覺《後天》中的視覺效果良莠不齊,恐怕是因為片子的攤子鋪得太大,場景太多,沒有一個場景能夠做得充分。相比起來,場景比較集中的《泰坦尼克號》、《龍卷風》等影片反而更有效果。

動作場面:很多災難片雖然講的是自然的憤怒,然而我們更多地是看到人在裡面跑來跑去,災難片是動作場面最好的載體。《後天》中的動作戲都不太過癮,原因可能還是攤子鋪得太大。其實,《後天》還有很多潛力可挖,比如說最後一場,完全可以搞個地板大塌陷,或者人狼大戰什麼的。相比起來,《泰坦尼克號》充分發掘了狹小的場景里動作戲的可能性。

末世幽冥:宏大的、混雜著傷感、恐懼和悲壯的幽冥感是只有災難片才能帶來的心理快感。《後天》的中段成功地達到了這種效果,然而在後半部這種感覺卻泄了下去。雖然《後天》的投資達到1.2億美元,然而它所達到的幽冥感只相當於投資7000萬美元的《天地大沖撞》,這只能歸咎於劇情安排的不合理。

無政府快感:災難來了,大家可以各行其是,這種無政府主義的快感被很多災難片所忽視,這主要是因為那些災難片只發生在一個很小的局部。而《後天》的災難席捲全世界,當仁不讓地表現出末日浩劫中的無政府快感,這也是本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在《後天》中,把圖書當柴燒的情節肯定會成為很多觀眾的最愛,在別的災難片中很難找到對應的例子。

角色篇 到後天就把他們都忘記

《後天》惟一值得看的就是視覺效果,演員的表演幾乎沒有任何可圈可點之處。編劇導演將所有角色放在商業流水線上,打磨成統一尺寸的螺釘螺母,幾乎放過了對任何可能出彩的劇情、對白、或對角色的琢磨。因此你不會看到那些面對浩劫災難時本應變得復雜、叵測、意味深長的人性和人物關系,取而代之的是被處理得潦草蒼白的愛情、親情或者友情。它們在電腦特技造出的末世景象面前,虛假得如同一束塑料花兒。因此,當片中那兩大團狀如冰激凌的「風暴眼」在大氣層上空緩慢移動,地球像一枚誤放入冷凍室的柿子那樣從外到里逐漸結滿了冰碴兒的時候,我心想,這世界總算清凈了……

扮演男主角山姆的帥哥傑克·吉倫哈爾本是演獨立電影出身的,他顯然還不適合這種直白、簡單的角色,狀態一直緊綳綳的,很多戲都處理得缺乏火候。而他女友的扮演者艾米·羅森就更像一個擺設、一個芭比娃娃,其僵硬空洞卻十分標準的笑容讓「未來數年內好萊塢最值得關注的新星」這樣的稱號大打折扣;而山姆爸爸的扮演者丹尼斯·奎德稍好一點,畢竟他是男主角、大英雄、慈父愛夫,戲份不輕。可他義無反顧搭救兒子的行動實在缺乏信服力:除非他帶著《七龍珠》裡面的百變膠囊或者機器貓的時空車,否則他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到曼哈頓,見到兒子之後要怎樣呢?難道是要死在一起?

黑人流浪漢和他的狗倒是有些出彩的戲,伊恩·荷姆關於蘇格蘭威士忌的論調也很美妙,可惜這些短暫的亮點無法改變整體演技的粗糙和僵硬。在這點上,《後天》永遠超不過《人猿星球》、《地心末日》等經典科幻災難片的高度,甚至還不如《獨立日》好看……最後,「冰激凌」像《卡桑德拉大橋》中的鼠疫一般神奇地退卻,一切恢復正常,北半球上空的大氣層純潔得猶如回到造物之初。這個只凍了一半的地球給人們開了一個不那麼科學的玩笑,於是我們心情輕松,嘻嘻哈哈走出電影院,到了後天———甚至不用等到後天,就會把電影里所有的角色忘得乾乾凈凈。

❿ 跪求後天2004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丹尼斯·奎德主演的

《後天》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1jIa8kOQTZFyo5dy-oQ18g

提取碼:9qwk

《後天》是由20世紀福克斯公司製作的的科幻片,該片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丹尼斯·奎德、傑克·吉倫哈爾、艾米·羅森、莎拉·沃德等主演。該片於2004年5月28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主要講述了溫室效應造成地球氣候異變,全球即將陷入第二次冰河紀的故事。北半球因溫室效應引起冰山融化,地球進入第二冰河期,龍卷風、海嘯、地震在全球肆虐,整個紐約陷入冰河的包圍中的故事。


閱讀全文

與後天電影國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間有大愛電影觀後感小學生 瀏覽:604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免費突突兔 瀏覽:787
蠟筆小新最恐怖的十大電影 瀏覽:112
新疆人電影演員 瀏覽:156
一個人演的電影科幻 瀏覽:609
微信如何給對方發電影 瀏覽:585
如何把電影保存到優盤 瀏覽:770
有哪些特別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639
適合離婚女人看的勵志電影 瀏覽:86
去掉電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瀏覽:772
玩命快遞1電影國語版 瀏覽:526
扣扣看電影 瀏覽:408
哪些電影有二元對立 瀏覽:817
哪個平台漫威電影都有 瀏覽:666
僵屍恐怖看電影 瀏覽:507
懷孕三個半月能看電影嗎 瀏覽:46
青檸影咖都有什麼電影 瀏覽:198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買房子就像看電影一樣 瀏覽:887
四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