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紹一些國產抗日電影,不要抗日神劇不要很假的,要逼真的要符合歷史
《血戰台兒庄》1986年
《戰爭子午線》1990年
《鐵血昆侖關》1994年
《喋血孤城》2010年
2. 求推薦幾部像八佰的國產抗戰電影 謝謝
喋血孤城、南京南京、致命狙殺、金陵十三釵、遍地狼煙、集結號、血戰鋼鋸嶺、風聲、捍衛者
3. 抗戰經典老電影戰爭片大全有哪些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
電影內容: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婚後一年,抗戰爆發,孩子呱呱墜地,取名抗生。忠良參加救護隊,奉命隨軍轉移。
4. 抗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2021
2021年抗日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1、風聲
廚子戲子痞子是一部非常好看的抗日劇,故事發生在一個日本料理店,這里有幾個不同命運的人,機緣巧合碰到了一起,發生了有趣的故事。
5. 紅色經典電影什麼描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
紅色經典電影《鐵道游擊隊》描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鐵道游擊隊》是一部反映在抗日戰爭時期,魯南地區黨領導下的一支游擊隊在臨棗支線、津浦干線上,打擊日偽軍的交通線、與敵人進行游擊斗爭的英雄故事。
《鐵道游擊隊》歌頌了鐵路工人抗擊日寇的頑強意志和英勇戰斗精神。故事生動曲折,人物栩栩如生,富有傳奇性。2019年9月23日,《鐵道游擊隊》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人物塑造
《鐵道游擊隊》著力塑造了以劉洪、王強為代表的鐵道游擊隊的英雄群像。小說開篇直接給兩位正副隊長定了調:「司令部派了兩個強悍的游擊隊員,一個個叫劉洪,一個叫王強。劉洪堅決勇敢,王強機動靈活。」在小說中,作者有意識地通過各種情節設計來凸顯主人公的個性特徵,避免了類型化的描述,也由此增強了人物性格的真實性。
此外小說還通過人物行為前後的對比進步烘托主題:隊員王虎、栓柱在陷入困境時背叛隊伍,但經過山裡的教育後洗心革面,重又回到革命隊伍中來。小說中多處通過這種簡單直白的比較來進行敘述,打上了特定時代環境的烙印。
6. 抗日電影有哪些
《南征北戰》,是國產戰爭片里程碑。
生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幾乎都對孟良崮戰役有所耳聞,小說與影視作品的影響是主要原因。幾部與孟良崮相關的作品相隔的時間剛好也是5年。孟良崮戰役結束5年後,著名戰爭片《南征北戰》(1952版)殺青上映; 5年後的1957年,吳強完成了他的長篇小說《紅日》;又過了5年,《紅日》改編為劇本,在導演過多部革命題材電影的湯曉丹執導下開拍並於次年被搬上熒幕。
從時間上來看,1952年由湯曉丹執導的《南征北戰》算是第一部涉及孟良崮戰役的電影。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中國戰爭電影的「老三戰」,即《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其中以《南征北戰》的場面最為宏大,堪稱中國戰爭電影的里程碑。不過《南征北戰》並非一部歷史紀實類電影,裡面也並未直接提及「孟良崮」地名,而是將1947年山東戰場上發生的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融合後再創作而成。
《南征北戰》的片頭註明時間是1947年,也提及蘇中七戰七捷等歷史背景。影片前一段幾乎都是軍隊在撤退,戰士們心有不甘滿腹牢騷的畫面,對應歷史,這顯然是在萊蕪戰役之前,華東野戰軍在冰天雪地中向北機動,由於那次北撤的命令來得突然,很多華野戰士的確是糊里糊塗的行軍,自嘲「我們成了壓路機」,充滿埋怨。而畫面切換到國民黨一方時,國民黨將領張軍長和李軍長登場,張軍長樣貌俊朗,年輕氣盛,鋒芒畢露,大有要與「共軍」一決高下的氣勢,與人們印象中的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的形象相吻合。而李軍長呢,年紀稍長,行事也較為穩重,會上還被張軍長批評「保存實力」。有人說這李軍長的原型是李天霞,但考慮到影片融合了萊蕪與孟良崮兩場大戰,筆者認為李軍長應該暗指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長官李仙洲。
7. 抗戰片排名前十電影
有《大逃亡》、《約克軍曹》、《兵臨城下》、《光榮戰役》、《硫磺島家書》、《孤獨的生還者》、《全金屬外殼》、《我們曾是戰士》、《黑鷹墜落》、《拯救大兵瑞恩》。
《拯救大兵瑞恩》是夢工廠1998年出品的戰爭片,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湯姆·塞茲摩爾和馬特·達蒙等聯袂出演。影片於1998年7月24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描述了諾曼底登陸後,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周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8. 中國抗日戰爭電影大全
《血戰台兒庄》
中國大陸首部正面描寫國民黨抗戰的戰爭巨片,製作非常精良,公正客觀,在海外的影響力很大。影片高度還原了當時的軍服和武器,其嚴謹的程度是國內其他抗戰片遠遠不能及的(即使官方政策片《大決戰》也免不了有搞錯軍服和武器之處)。
《鐵血昆侖關》
是《血戰台兒庄》的姐妹篇,感覺遠不如《血戰》。本片曾在西班牙電影節上獲獎,並被破例連映兩場。
《梅花》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講述八年抗戰期間百姓們的生活,帶有些詩情畫意,更難得的地方在於片子中對愛國人士的刻畫有著更深的層次,就連敗家子也有愛國的一面,可惜的是本片的日軍沒有使用日語,稍顯遺憾。ps:主題曲很經典。
《英烈千秋》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張自忠的個人傳記,拍得有些意識形態,片尾處還對共產黨進行了貶低。
《八百壯士》
台灣四大抗戰片之一。林青霞的成名作,片中她扮演的是楊惠敏(林青霞和她本人見過面)。影片中搞錯了一些武器裝備,引起了抗戰老兵的不滿。
《七七事變》
雖然意識形態很濃,日軍也說著一口漢語,但片子拍得還比較嚴謹,主要人物包括在盧溝橋上第一個以身殉國的排長,都有確切可查的事跡,現在中國的片子很少拍得如此認真了。
《大捷》
很多人認為《集結號》是第一部表現士兵怯懦一面的國產影片,但其實早在90年代的《大捷》就已經突出了這一點。雖然是個好題材,但其實影片的拍攝水平很一般。
《三毛從軍記》
《三毛流浪記》的抗戰版,上世紀的經典搞笑巨作,片子對國民黨進行了醜化。
《天若有情ⅲ烽火佳人
》
天若有情系列的第三部,劉德華主演。
9. 經典國產電影抗日戰爭舊片有哪些
《狼牙山五壯士》: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秋,為了阻止日軍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大掃盪,八路軍某部班長馬寶玉(李長華)和戰士葛振林(高保成)、宋學義(李力)、胡福才(霍德集)、胡德林(張懷志)五人接受任務登上狼牙山棋盤陀主峰。 日軍以三千兵力猛攻狼牙山,五位戰士不畏勢單力薄,憑借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與擁有飛機、大炮的日軍展開頑強的戰斗:日軍連續發起三次猛烈的沖鋒,均被他們擊退,勝利地完成了牽制日軍的任務。彈盡糧絕之時,五位戰士也沒放棄與日軍進行搏殺,戰斗到最後一刻。
還有《黃河三部曲 》《絕境逢生》《巧奔妙逃》 《上饒集中營》《鬼子來了》《南京 南京》《夜襲》《打擊侵略者》《地雷戰 》等等。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10. 關於抗日英雄的電影有啥
《紫日》
《地雷戰》
《地道戰》
《南京》
《魯南抗日游擊隊》
《血戰台兒庄》
《奪寶1942》
《巧奔妙逃》
《浴血太行》
《董存瑞》
《戰爭角落》
《太行山上》
《狩獵者》
《鐵道游擊隊》
《黑太陽731》
《南京南京》
《硫磺島》
《甲午風雲》
《趙一曼》
《狼牙山五壯士》
《小兵張嘎》
《雞毛信》
《地道戰》
《地雷戰》
《野火春風斗古城》
《苦菜花》
《回民支隊》
《平原游擊隊》
《平原槍聲》
《西安事變》
《破襲戰》
《烈火金鋼》
《血戰台兒庄》
《血性山谷》
《七七事變》
《關東大俠》
《步入輝煌》
《劍吼長城東》
《燃燒的港灣》
《飛虎隊》
《肉搏》
《焦土抗戰》
《大義滅親》
《兒女英雄》
《時代先鋒》
《錦綉河山》
《鐵血鋤奸》
《女性之光》
《回祖國去》
《時代先鋒》
《錦綉河山》
《鐵血鋤奸》
《最後關頭》
《渡江偵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