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卓依婷簡介
卓依婷,1981年10月2日出生於台灣新北市新莊區,自幼聰明好學,3歲拜師學歌,5歲開始登台表演,因聽眾年齡層次跨越度之廣,被命名為大眾型歌手。
她以唱台灣歌曲出名,對於台灣流行歌的伴唱帶,翻唱過600首以上的國語與台語歌。
1995年在閩南語連續劇演出,並成為當時的童星演員。隨後開始走進大陸,靠翻唱當時在台灣流行的口水歌打開知名度,專輯都在大陸及東南亞等地發行。
2002年宣布復出,2008年12月8日,發行原創賀歲專輯《好春天》,並在廣東舉辦簽售會 。2011年4月同名全新專輯《卓依婷》正式發行。2014年12月22日發行原創專輯《親愛的你》。2015年1月19日卓依婷攜新專輯抵京,首次澄清多年前去世傳言,宣布正在籌備30周年全球巡演 。
1986年3月9日拜國聲綜藝團團長何升龍為師,學習日本演歌唱法,並與張月桂老師學習現代舞及日本舞台舞蹈。同年隨團正式開始登台表演。
1988年與七海唱片公司簽約,二年時間里出了一輯錄音帶,外借給光輝錄影帶公司。練鋼琴並與華視訓練班易天華老師學芭蕾、跟隨許慧美老師研習民族舞。之後開始參加閩南語連續劇的拍攝,同年共演出8部連續劇。
1989年與光輝錄影帶公司正式簽約,五年共錄制17集歌舞伴唱帶。創下年紀最小卻發行最多專輯紀錄,同年演出3部連續劇。1990年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地區同步發行個人原創歌唱專輯,並領銜主演台灣華視、台視、中視數百集劇集,成為台灣一線演員。
1991年在電視劇《蓋世皇太子》首次反串小男生皇太子,擔任主角。(備註:此劇因高收視率延長10集播出)再造高收視率。同年與星馬地區皇星唱片公司簽下當地唱片發行權,並在東南亞舉辦多場歌友會。
1993年在台北五代劇場與歌仔戲名小生唐美雲、名小旦石惠君二位學習唱腔及表演身段,到新加坡錄唱《中國山歌小調》、並返台灣拍攝錄影帶。
1994年與海麗集團簽約,重回自己的演藝生涯,期間陸續發行了《民歌小調》《戀戀風情》《閩南語情歌大對唱》《春風妙舞》《春風舞曲》《校園青春樂1、2》等專輯。1994年首次推出台語原創專輯《少女之情懷》(備註:內地版名稱《戀夢》),同年參加八點擋名導演林福地製作《那一年我們都很酷》演出, 擔任華衛音樂台新人金曲歌唱大賽節目主持人,並且到馬來西亞舉辦多場演唱會。
1995年參加由中視播出的閩南語連續劇《你子阮子打咱子》的演出,她首次飾演叛逆角色並演唱主題曲《伸手等你牽》,演技再度發揮,並創下收視率年度第一的好成績,因而再延長10集。七月推出新專輯《伸手等你牽》並且應邀成為台灣潛水協會「親善公主」。
1996年錄制《中國山歌小調》第二輯、《黃梅調》《懷念鄧麗君金曲》及流行金曲等多輯影碟片,受大陸東南亞市場的歡迎,特邀舉行歌友會及演唱會。
1998年發行《化蝶1》《化蝶2》以及《皇牌影視金曲》等名曲翻唱專輯,同年她帶了七張專輯《化蝶1》《化蝶2》《猜心1》《猜心2》《春語》《戀夢1》《戀夢2》到馬來西亞進行系列宣傳。
1999年發行了全球華人首張DTS-CD專輯《Butterfly Love Songs》以及《蛻變3》《風之谷·山地情歌》,同時公司為卓依婷量身定製了一張華語原創專輯《偽裝》。 同年因工作太忙碌,卓依婷身體不適,醫生要她休息好好靜養身子,因而暫別歌壇兩年。
2000年發行的專輯《天使快醒來》。2002年暫別歌壇已近兩年的她重展歌喉,推出個人專輯《祝福》與兩集賀歲特輯。5月起,她先後到廣東的深圳、東莞、茂名、珠海、陽江、清遠、雲浮等十幾個城市舉辦巡迴演唱會。
2003年卓依婷推出四張不同類型的專輯《中國時代經典》《蛻變4·"婷"不了的愛》《黃梅戲經典名曲精萃》《天地情-跨世紀山地情歌輯》以及一張賀歲合輯《八大巨星霸氣如虹迎新年》。
2004年推出《蛻變5》《祝福2》兩張個人專輯。並再次到馬來西亞宣傳。同年,個人首場華南巡迴演唱會在中國海南省海口市展開序幕。6月11日參與TTV台視·嘻哈劈頭四「藝人教師王」之育達高職之卓依婷篇的演出。
2005年發行賀歲專輯《送你一個大年糕》以及首張電子舞曲專輯《燃燒》。同時在深圳、鶴山、開平、台山、陽春、陽江、順德、番禺、茂名等城市舉辦個人演唱會。
2006年與台灣金牌編曲大師合作推出首張原創發燒大碟《我的眼淚不為你說謊》。同年發行個人賀歲專輯《熱歌辣舞鬧新春》以及賀歲合輯《八仙齊拜年》並受邀成為油漆產品系列代言人。8月加入馬來西亞輝揚唱片公司,其作品選入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中國百年音樂史話」。並參加廣西柳州國際奇石節「中華慈善萬里行」演唱會。
2007年發行個人賀年專輯《恭喜發財》和八大巨星合輯《好日子》。 參演中華慈善總會拍攝的義演電影「緣」及客串中國中央電視台十一假期重頭電視劇「丁家有女喜洋洋」。
2008年加入優格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受邀續約為油漆產品系列品牌代言人。5月受邀擔任「512四川地震災後重建計劃募款」慈善晚會之表演嘉賓。並在廣東新會、小攬等地區舉辦多場演唱會。12月8日,發行全新原創賀歲專輯《好春天》,並在廣東舉辦簽售會。
2009年10月21日出席南京《亞運中國行》活動。 11月7日赴江蘇鹽城演出。12月5日參加廣東茂名化州市康景體育館演唱會及廣東海利不銹鋼管代言新聞發布會。
2010年1月1日參加中央電視台《相約2010》元旦晚會。12月2日出席2010年桂台客屬聯誼會、廣西賀州市首屆客家文化節開幕式《客家風兩岸情》大型演唱會。12月18日參加廣西河池市都安首屆密陀羅文化文化晚會並演唱《流星雨》。12月22日參加廣東深圳龍華雅尊會所周年慶典演出。12月25日原創賀歲專輯《豐收年》CD與DVD限量版正式發行。
2011年1月6日作為湖南吉首「善行2011·愛滿湘西」大型演唱會的表演嘉賓出席現場。1月10號參加「魅力修水·生態家園」演出,現場演唱歌曲《歡樂滿天下》《童年》《夢想在前方》。1月13日參加湖北省春節文藝晚會錄播歌曲串燒《喜氣洋洋》《恭喜恭喜》《歡樂滿天下》。3月12日參加廣西首屆桂林千家峒文化旅遊節暨2011桂林灌陽「二月八」農具節,並為節目演唱歌曲《康定情歌·情人橋》《童年》《夢想在前方》。4月2日參加廣東魅力英德群星演唱會,演唱歌曲《童年》《潮濕的心》《夢想在前方》。5月10日接受網易專訪。5月10日晚攜個人原創同名專輯《卓依婷》在北京水立方舉行媒體見面會,當天現場演唱了《悄悄話》《HELLO》和《明月》。7月9日參加湖南快樂瀟湘走進神州瑤都群星演唱會。
2013年11月23日,與游鴻明等名星在現身廣西全州縣,舉行了聯合演出的群星演唱會。
2014年攜手王傑在亞洲廚衛城售樓部(備註:廣東鶴山佛開高速·水口出口側)開辦明星見面會,現場助陣第十屆中國(南安)水暖泵閥交易會,並為到場來賓獻唱《她的背影》、《一場游戲一場夢》、《童年》、《夢想在前方》等歌曲。
2014年12月22日發行原創專輯《親愛的你》,2015年1月19日攜新專輯《親愛的你》現身北京,她首次面對媒體做出澄清 。
㈡ 求關於中國古代神話的資料
人人都愛聽的中國神話課【完結】
鏈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㈢ 中國十大靈異事件
那天是個雷雨天,好多遊客看到宮女太監,還有人拍照呢。後來,專家稱,是因為當年宮女太監路過那裡時在打雷,牆壁才留下影象的,如今又打雷,才放出影象,牆壁類似錄像機。
在國外也有在古老建築中出現靈異現象的事例,據解釋是因為在行進特殊的夜晚,比如打雷的時候,就會通過一些物質保存下來,再出現同樣環境實現電影會犯一樣展現出來,故宮內有那麼多寶物,也許就無意間將一段時間的現象記錄了下來。
故宮作為游覽勝地,每天接待著國內外上萬名遊客,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知道這座紫禁城裡麵包含著另一種內容…
故宮在1992年雷雨天氣出現宮女事件,確有此事,被許多遊人所拍攝,得到了有利證據後,專家已經給予了科學解釋(故宮能看見宮女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宮牆是紅色的,含有四氧化三鐵,而閃電可能會將電能傳導下來,如果碰巧有宮女經過,那麼這時候宮牆就相當於錄象帶的功能,如果以後再有閃電巧合出現,可能就會像錄象放映一樣,出現那個被錄下來宮女的影子),但還是讓大家難以置信。
故宮里有很多院落都是被封起來的!不對遊客開放,其實每一個府第都發生過用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解放前還沒有封的時候,在這些地方死了很多人!不是無故消失就是命亡,但始終是離奇得查不出原因,不過有一個共同點:死後如果還能見著屍體,那麼屍體都沒有臉皮。更慎人的就是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時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頭,雜草什麼的,但每到晚上12點後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會看到井底出現的不是石頭,雜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卻不是你的面孔……
2、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
1934年的夏天,營口陰雨連綿,持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遼河水暴漲,遼河北岸的蘆葦塘變成了一片汪洋,魚蝦漂浮在水面上,空氣中飄散著一股強烈的腥臭味道。大雨過後,當時生活在遼河北岸的人們都能聞到葦塘內的腐臭氣味,但卻始終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一天,一個看管葦塘的人順著味道走去,在他扒開蘆葦時,驚奇地發現在蘆葦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屍骸。看葦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張張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據說到家後他一頭扎到炕上,從此一病不起。當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這個怪物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
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為了使困龍盡快上天,人們有的用葦席給怪獸塔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干。據說,人們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里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里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後,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為止。然而,二十多天以後,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1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屍骸。
當時的《盛京時報》記者也前來采訪,並稱其為「天龍降」、「巨龍」等等,同時還配發照片。由此,1934年那個夏天,東北三省的好奇者紛紛乘火車到營口觀看所謂的龍骨,以一飽眼福。從而造成當年往返營口的火車票異常緊張,票價竟然由此上浮。
在查閱1934年8月12號《盛京時報》,驚奇地發現一個什麼問題,這個動物不但頭上長兩只角,而且腹部還長四隻爪子。在它擱淺的位置自己還挖了一個長十七八米,寬七八米的一個坑,而且在坑邊上還有清晰可見它當時用爪子撓的印。在《營口市志》和《營口史話》有著同樣類似的文字記載,它給工作人員提供了一個新的線索:原來這個怪物的屍骸在展覽後做成動物標本交給營口高級水產中學進行收藏。因為當時屬於日偽統治時期,日本人在營口占統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對生物、尤其是像這一類的生物,尤其在歷史上都沒有發現的動物,我想他會非常重視。所以老百姓有一種傳說,當時龍骨的骨骸被拉到長春,當時的新京。拉到那兒去了,最後運到日本去了。……
3、1995年成都僵屍
有關成都的府南河鬧過僵屍的事情 據說府南河剛改造好的頭幾年很多人跳河自殺,河水也並不深,水也不急,但是有些人不小心掉進水了里就被淹死了。後來成都盛傳府南河鬧僵屍,電視台都出來辟遙了的。
據當時內部可靠消息,其實掉下去的人不是淹死的。他們被打撈上後均發現身上有嚴重灼傷的痕跡,也就是被燒死的。有關部門還派人調查過。不過調查不出什麼也只好不了了之了。
據目擊者稱,「僵屍這個事喃.是轟動咯全四川的,當時我在讀5.年級撒.非嚇人的.據說僵屍還扮樣子。坐火車到處跑,看到你合適按就咬你一口。我天天放學只有那麼怕遇到起咯」(此為引述)
時間大概是1995年,在成都的八零後應該有印象,突然有一天班裡開始流傳這么一個故事: 成都市考古隊在武候祠附近挖到3具古屍,清朝的。由於監管出了點差錯,1夜之間3具古屍不翼而飛!後來又出現了5具僵屍,專咬人頭,沒咬死的就變僵屍。最後是出動解放軍,用火焰噴射器燒「死「。 另外一說是傳說僵屍來自青城山九老洞(這是不作為景點對外開放的)頭跑出來的,還在裡面找到N多白骨。還有一說是陴縣(成都的一個衛星城)挖出來的,還有一說認為是從十陵挖出來的。至於僵屍的處理還有一說是說軍方出動了激光部隊費了很大勁,掛了很多人才搞定的……
另外,據成都軍區流傳出來的說法,95--97年成都根本就沒有什麼僵屍,都是傳神了的。
事情是這樣的:龍泉驛平安鄉一姓林屋頭,他家狼狗得了狂犬病後,把喂的豬咬死了。姓林的這個男的把狗咬死的豬拿來全家人吃了。當晚,全家人發病,發病症狀,全身發熱皮膚發紅,見人就咬,兩個小孩和一老人被咬傷。二日,親戚和鄰居帶領下來成都看病,途經合江亭一段,林家再次發病,見人就咬,多人被咬傷。起初,被咬傷的人並不知道會傳染,被感染者有的死了,有的一發病又繼續咬人。最後,龍泉驛發現了幾具被咬死的屍體,被傳說是僵屍吸血,還上了商報。合江亭咬人也被傳說是成都府南河出現僵屍,上了電視。因為病者身冷,穿得厚,穿得多,還被說成了清朝僵屍。消息傳開,鬧得成都沸沸揚揚。成都軍區用了大量的人員來處理此事,後來才慢慢平息。這個病,被龍泉當地人稱為是瘋豬病。此後,2005年四川爆發豬鏈球菌病,也恐慌不小。很長一段時間帶口罩,拒豬肉,餐飲業受到重創。成都周邊全部設卡,來路不明的豬肉和人禁止入城。養豬戶一但發生異常,全部軍隊隔離。
4、90年代上海吸血鬼
傳說上海郊區某生化研究所試驗失敗某生化學家必須靠血液才能維持生存作案數次。為了逮捕它犧牲了2個pol.ice全部被吸干鮮血最後一次出現是在虹口公園。上海的八零後都記得那時班級裡面,有掛十字架的、掛大蒜的、戴十字架手鏈的都有。95年下半年鬧的,那個科學家姓凌,具體叫什麼名兒記不清了,是北京遠炎葯業跟上海一家外資合搞的研究所請的研究員,好像在德國拿過博士,挺有實力的。 吸血鬼後來路過四平路一帶,喝了好多老鼠血,很多人懷疑他其實不想殺人。
90年代的時候上海曾經發生過一起吸血鬼事件,據說,吸血鬼躲在陰暗處襲擊人,然後吸干其血,搞的滿城風雨。
關於上海吸血鬼事件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上海郊區某生化研究所試驗失敗 某生化學家必須靠血液才能維持生存 作案數次 為了逮捕它犧牲了2個警察 全部被吸干鮮血 最後一次出現是在虹口公園。這種說法比較靠譜。
一種是說"吸血老太婆",傳說專門吸穿紅色衣服女孩的鮮血,嚇的班級里的女生不敢穿紅色衣服,連紅領巾在做完早操後全部摘下,膽小的更是上廁所都要結伴而行,校長更是開集會來辟謠,但是奇怪的是每天都安排老師檢查廁所,並且不許外人進校,放學後都安排家長護送回家,沒人接的由老師統一送回。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真實性,的確有人莫名其妙的全身鮮血被吸干而死。最不靠譜的說法就是說這些吸血鬼是從成都跑過來的,這種說法一聽就是聯繫到了當時的95成都僵屍事件,不靠譜。
5、1956年林家宅37號神秘事件之謎
1956年武寧路發生一起滅門血案。
上海林家宅37號鬧鬼事件曾經鬧得沸沸揚揚,後來林家宅37號事件成了鬧鬼的專用名詞。本來林家宅37號並不是什麼特殊的宅子,但是出現了兇殺案和鬧鬼事件之後,這個宅子就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鬼屋。
這是有一個老刑警口中流傳出來的故事,流傳廣泛之後有添油加醋,真實性殘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1956年的上海武寧路並不繁華,老刑警在一次夜晚值班的時候接到了一個報警電話,電話裡面說自己殺了人,並且說了林家宅37號這個具體位置。老刑警和局裡幾個能夠調動的刑警都去了現場,還通知了當地的派出所。找到林家宅37號後,發現門窗緊閉,屋子裡沒有燈,似乎沒有人居住。
後來老刑警和一名小刑警決定敲開一樓的玻璃窗進到屋子裡面去,他們費勁爬進去之後,打開燈發現自己進入的是一個飯廳,面積不足四平米,裡面只有一張飯桌和一部童車。驚悚了是,屋子裡面是濕的,有一股很重的腥味,還有沒過腳踝的暗紅色液體,分明是血!
接電話的刑警趕到現場卻沒有人,只剩下滿地的血。後來懷疑一名叫葉先國的人殺害了妻兒,最後抓獲此人拍X光照時卻發現他沒有腦組織。林家宅37號後來改建成了所謂的2萬戶房子就是工人新村,但是事件卻成為轟動中國的靈異事件,也沒有就此結束。後來,才知道原來林家宅主人也是一貫道護法,並且看起來三十多歲房主葉先國至少已經七十多歲了,並且越長越年輕。費盡周折,葉先國終於落網,但是此時他已經瘋瘋癲癲,這個案子畢竟已經進行了快三年,葉先國先後被進行了三次不同層級的精神鑒定,在一次照x光中,當時在場的人差點都嚇個半死,因為葉先國竟然沒有腦組織。一個沒有腦組織的人根本就不是人的概念,葉先國到底是什麼東西。
6、2009重慶紅衣男孩
54歲的農民工匡紀綠從江北趕回巴南區東泉鎮雙星村高石坎,為上住讀的兒子送錢。家裡正門、側門緊閉,平時從來不開的後門卻虛掩著。從後門進去,眼前一幕讓他大驚失色:兒子身穿紅色的花裙子,雙手、雙腳被繩子結結實實地捆著,腳上還吊著一個大秤砣,雙手被掛在屋樑上,早已死亡。 兇手先把男孩制服,給他穿上鎖魂紅衣,繫上墜魂砣,這就是留魂。再把男孩殺死,並用分魂針插入他的頭頂,這是瀉魂,估計兇手應該帶有裝魂魄之類的道術法寶,比如葫蘆,盒子之類的裝魂之物。最後再掛在樑上,因為按道術的說法,魂魄是不可能完全取凈的,所以必須讓他離開地面(離土),掛在樑上是因為木代表生命,有引魂的效果,這樣才能把孩子的魂魄取凈!
2009年11月5日中午12時許,54歲的農民工匡紀綠從江北趕回巴南區東泉鎮雙星村高石坎,為給住讀的兒子送錢。家裡正門、側門緊閉,平時從來不開的後門卻虛掩著。從後門進去,眼前一幕讓他大驚失色:兒子身穿紅色的花裙子,雙手、雙腳被繩子結結實實地捆著,腳上還吊著一個大秤砣,雙手被掛在屋樑上,早已死亡。
本例根據現場勘查、屍體檢驗、實驗室檢查及調查訪問情況,排除他殺,認定性窒息死亡,理由如下:
(1)現場在死者自家中,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自己一人獨居;
(2)死者為在讀初中學生,性格內向;
(3)有異裝癖,經詢問其父母親得知,不久前曾見死者身穿表姐的衣物,現場死者也為女性衣著,有假乳;
(4)從現場床上蠟燭及泳衣上蠟燭滴痕分析,死者還有一定程度的自虐傾向;
(5)繩索捆綁方式獨特,如多匝、多結、吊有秤砣等;
(6)屍檢見明顯窒息徵象,實驗室檢出其死者本人精斑。
(7)2013年南昌航空大學研究生性窒息死亡案發生後,網友紛紛猜測紅衣男孩死因同是性窒息。
7、1995年~1996年貓臉老太太
說在哈爾濱道外區的一個老太太,和兒媳吵架上吊自殺了,自殺後被穿好壽衣安置在棺材裡。這時候老人家養的一隻花貓,從老人的遺體上跳了過去,落地後就不動了,老人豁地坐了起來,半邊人臉,半邊貓臉,老人的兒子當場就嚇傻了,老人起屍後,把自己的鄰居抓死了,她兒子趁著這斷功夫撒腿跑了,邊跑邊 嚎:「我媽詐屍啦」,農村睡覺都早,晚上更是安靜,說來也奇怪,要是在平時,有個人半夜那麼大聲叫,狗肯定也跟著汪汪叫換,但今天晚上,沒聽見狗叫,只能聽見狗兒改那直哼哼……
這是一件發生在上世紀末的真人真事,而且正史也有所記載,整件事的恐怖程度堪比最驚悚的電影橋段!
哈爾濱貓臉老太太事件大概是發生在1995年~1996年之間,具體的時間不太記得了,當時一個正在上小學5年級的小孩,也是哈爾濱貓臉老太太事件的受害者、目擊者之一。哈爾濱貓臉老太太事件的起端是這樣的,當時當地的一個老太太死了,但是正巧旁邊一直貓走過,而這個證實死亡的老太太卻神奇的活了過來,也就是當地人所說的詐屍,當地的民族風俗是不讓牲畜接近死者的,因為大家都害怕屍體借牲畜的氣而詐屍還魂。而這個老太太也正巧遇到了動物走過,而巧合的復活。
老太太復活之後,就被人謠傳有吃人的嗜好,不過最開始的時候,只是當地的村子謠傳說老太太要吃小孩兒。不過這個謠傳是循序漸進的,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相信這個傳說,只是當成一個笑話而已,但是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個傳說就流傳到了別的村裡了,說的人多了,可信度也就提升了(廣告原理)。後來當地的小學還特別為這件事召開了家長會,而家長會的內容中有幾項非常特殊:1、學生上下學一定要結伴而行2、學生必須扎紅繩上學(紅繩向來有辟邪的功能)。
因為吃人老太太一直沒有被找到,所以整個黑龍江的小孩兒都十分的害怕,都不敢去上學了!最後傳說老太太事件還驚動了中央,而後還派出了軍隊,相傳後來老太太被找到後,是被士兵爆了頭才死的!
8、93年香港廣九鐵路廣告事件
轟動香港的93年廣九鐵路廣告!大概是最多人親眼見鬼的事情了。
九廣鐵路廣告鬧鬼事件:導演深夜看電視重播舊片,發現九廣鐵路廣告出現以下詭異的畫面: 7小朋友肩搭肩玩火車游戲,隊伍中最後多了一人,不久後,被搭肩的小孩死了,廣告馬上停播,但是媒體還是轟動了很久。
就是下面一排小孩對應的第五個,那個看起來很怪的小孩,如果是廣東那邊的朋友應該是有印象的,當時很是轟動的說。
報道說是七個孩子參與了排片子,可是從上面的圖片看,的確是有八個孩子!但是,更加意外的是,我反復比較錄像,發現實際上錄像中出現的是9個孩子!
第三個片段首先出現的那位男孩(短發,細格子衣服)並不是上面圖片8位中的任何一位。因為戴帽子的男孩子,一共有三個,最前一個,最後一個,中間一個;通過上圖可以看到,中間戴白帽子那個人前面有了一個男孩子的臉,所以他應該是第六個。
可是,第三個鏡頭的主角前面是第六個人(戴了白帽子),後面卻是第七個人(單辮子的小女孩)。那麼,這個孩子是哪裡來的?難道圖片中把他遮住了,沒有顯示出來?
所以,廣告中一共出現了9個人。
9、2002年華航空難錄音
廣州日報7月8日報道,台灣屏東有人在「華航」空難頭七前一日(5月30日)收到神秘手機留言,歷時一分鍾的留言中有男人的嗚咽聲及海浪聲,以為是「華航」空難死者的「靈界留言」。他將留言轉錄成數碼檔案,電郵給朋友後,經一個月左右,有關留言傳遍台灣,甚至有死者親友聯絡他,說聲音像是在空難中遇害的父親的朋友。留言一開始是留言信箱報時,之後是長達10秒鍾的男人嗚咽,咬字不清,之後是10秒的啜泣,然後是數聲的「為什麼?為什麼?」接著是一串海浪聲,最後以模糊的男聲作結。 收到留言的張先生表示,他當初收到這段古怪留言後曾與電訊公司聯絡及報警,不過都不得要領。他為了求證是否來自朋友間的惡作劇,於是將留言電郵給兩位朋友,之後這個「華航空難罹難者留言」就在一個月內傳遍台灣。 由於電郵附上他的聯絡電話,於是每天都會有一二十個電話和張先生研究留言。有人表示聽到留言者說「不要,我不要死,不要死在這」、「我怎麼會在這」、「我怎麼會那麼衰」等,也有人表示是死難者的親屬,指留言的聲音與空難中遇害的父親朋友的聲音相近。
台灣中華航空民航機在2002年5月離奇墜毀澎湖海域,二百多人全部死亡,之後網路上盛傳一段「華航ci611罹難者的語音留言」,留言中聽見低沉的哭泣聲與間歇的海浪聲,很多聽過的人都說:「很可怕!」將這封信傳出去的張先生說,當初只傳給兩個人,沒想到傳遍台灣。
為了查出留言者的來源,張先生曾經求助「遠傳電信公司」,但找不到答案。為求慎重,他也到屏東市警局報案,可惜警察也幫不了甚麼忙。
留言內容一開始是留言信箱的報時:「送出,星期四,5點21分」,之後是長達10秒的哭泣聲,聲音聽起來應該是個男人,但咬字不清,只能聽到一連串的「嗚嗚嗚」,之後再是長10秒鍾的哭泣。最後十秒又繼續一段很模糊的男性聲音,聽到「不要、我不要死、不要死在這里」。一分鍾到了,語音自動切斷。錄音的時間,則是今年5月30日,即華航罹難者頭七的前一天。
後來發現昔日華航曾運送千島湖事件的死者回台灣,該機之後墜毀名古屋,之後華航派了另一架機運屍回台,那機就是華航ci611!到2002年12月22日,台灣復興航空公司一架法制atr72螺旋槳貨機在飛往澳門途中,於凌晨一時五十六分在澎湖西南海面墜毀,機上載有七噸普通貨物及兩名正副機長。失事貨機曾在2002年5月華航空難中負責運載二百多位罹難者遺體返回台北的任務!事件太巧合!
墜機地點距5月台灣華航客機失事的地點僅相距約只有10里。有台灣媒體報道,澎湖西南近百傻暮?樟煊蚓常發生類似羅盤無故打轉、海面出現白光等超自然現象,澎湖海域過去35年來發生10宗空難,16年來已墜掉5架飛機,被稱為「澎湖百慕達」。……【更多詳細】
10、1995年北京330(375)公交車
現在的375路公共汽車已經更改為(北宮門--西直門) ,最早說是333路,後來又是330路,再後來又是375路。
1995年11月14日深夜,夜已經很深很冷,風也很大。
一輛公共汽車緩緩駛出圓明園公交總站,慢慢地停靠在圓明園南門公交車站旁邊。這已經是當晚的最後末班車了。
車上有一位年齡偏大的司機和一名年輕的女售票員,車門打開後上來四位乘客。一對年輕夫婦和一位年紀老邁的老太太,其中還有一個年青的小夥子。他們上車後年輕夫婦親密地坐在司機後方的雙排座上,小夥子和老太太則一前一後的坐在了右側靠近前門的單排座上。車開動了,向著終點站香山方向開去……
夜色顯地更加的沉靜,耳邊所能聽到的只有發動機的轟鳴聲,路上幾乎看不到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因為11月的北京深夜十分地寒冷,更何況是在那麼偏僻的路段。
車繼續前進著,大概過了兩站地。剛剛過了北宮門車站也就是300多米,大家就聽到司機突然大聲罵道:這個時間平時連個鬼影都看不到。今天真見鬼了,靠!還不在車站等車。這時大家才看到,100米遠的地方有兩個黑影再向車輛招手。就聽售票員說:還是停一下吧!外面天氣那麼冷,再說我們這也是最後末班車了,(註明:那時的圓明園——香山路段也的確就這一趟公交車,而且那麼晚了,計程車司機根本不會跑那麼偏僻的道路)
車停下了,又上來兩個人。不,確切地說應該是三個人。因為在那兩人中間還被架著一個,上車後他們一句話也不說,被架著的那個人更是披頭散發一直垂著頭。另外兩人則穿著清朝官服樣子的長袍,而且臉色泛白。大家都被嚇壞了,各個神情緊張,只有司機繼續開著車向前行駛;這時只聽女售票員說:大家都不要怕,他們可能是在附近拍古裝戲的,大概都喝多了,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大家聽她這么一說,也都恢復了平靜。只有那位老太太還不斷的扭頭,神情嚴肅地看著坐在最後面的三個人,車繼續前進著……
大概又過了三四站地,路上依然很靜,風依舊很大。更不要提又有什麼人上車了,那對年輕的夫婦在上一站已經下了車;司機和售票員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就在這時,那位年邁的老太太突然站起身子,並且發了瘋似地對著坐在她前面的小夥子就打,口中還叫罵著說小夥子在他們上車時偷了她的錢包。小夥子急了,站起身對著老太太就罵:你那麼大的年紀了,怎麼還血口噴人呢!老太太也不說話,用兩眼怒瞪小夥子,並用左手用力抓著他的上衣領子就是不放手。小夥子急的滿臉通紅,就是說不出話了。老太太開口卻說,前面就是派出所了,我們到那裡去評評理!小夥子急說:去就去,誰怕誰啊!
車停下了,老太太抓著小夥子就下了車。他們看著已經遠去的公共汽車,老太太長出了一口氣。小夥子不奈煩的說:派出所在哪裡啊!老太太卻說:派什麼所啊!我救了你的命啊!小夥子不解的說:你救了我什麼命令啊!我怎麼了,不是好好的嗎?老太太:剛才後上車的三個人不是人,是鬼啊!小夥子:你是不是神經病,我才真見鬼呢!小夥子說完扭頭就要走,老太太:你不相信也可以,讓我把話說完啊!小夥子站住身子,老太太接著說:從他們一上車我就有疑慮,所以我不斷回頭看他們。說來也巧,可能是因為從窗戶吹進的風,讓我看到了一切。風把那兩個穿祺袍的人下身吹了起來,看到他們根本就沒有腿!小夥子瞪著一雙大眼吃驚地看著老太太,滿臉冒汗,說不出一句話!老太太說:楞什麼啊!還不趕快報警!
第二天,公交車總站報案,昨天晚上我站最後的末班車和一名司機一名女售票員失蹤。警察迅速查找昨天深夜報警並被警方疑為神經病的小夥子。
兩小時後小夥子和那位老太太被找到。
當晚,北京晚報和北京新聞迅速報道了這令人震驚的新聞並對小夥子和老太太做了現場采訪。
第三天,警方在距香山100多公里的密雲水庫附近找到了失蹤的公共汽車,並在公交車內發現三具已嚴重腐爛的屍體。
更加另人不解的疑點接重而來。
第一:發現的公交車不可能在跑了一天的情況下還能開出100多公里,警方更發現車油箱裡面根本不是汽油,而是鮮血。
第二:更讓我們不解的是,發現的屍體在不到兩天的時間里已經嚴重腐爛,就是在夏天也是不可能發生,經屍檢證實並不是人為的。
第三:經警方嚴格檢查當天各個通往密雲的路口監視器,什麼也沒發現。
㈣ 北京電影學院中外電影史評復試看什麼書
鍾大豐《中國電影史》+鄭亞玲《外國電影史》 如果你想搞得足夠細致,那就請把這兩本薄薄的小書仔細看看,弄透。不是所有的知識都會在這本書里講到,但是如果出到類似建國後電影私營廠的創作狀況,蘇聯冷凍時期的創作狀況這種題而拿不準且模模糊糊又不知道如何下手,不要說你好像看到過就是覺得沒什麼好看的僅僅知道了么回事兒。這是我的教訓。 彭吉象《影視美學》 這本書我是作為電影理論的主要備考書籍來看的。書非常條理,上篇是理論發展概括,下篇是結合實例對一些問題的分析。我對上篇做了很認真的筆記,整理完拿著筆記作為一個主要的復習資料。 陳曉雲《電影理論基礎》 我在1月初發現了這本書,不惜8號去博庫拿到了訂好的這本書,因為那個時候的心理你們曉得吧,都是很慌亂的,覺得白白看了好幾個月,什麼都不知道。結果在這種心理狀態下看到09年有道大題是問電影演員的缺席在場理論的。而這道題中所說的缺席與在場理論的詳細擴充在任何之前看到書里都沒有,結果被我發現這書里有講到正解。書還是條理的,不深不淺,但是其實也只有這么一道非常正解的題讓我很驚喜。其他的中規中矩,別的書里也會有。而且從2011年開始,文學系大改,不再從題庫里出題目,都是全新方式命題,以往的題庫參考價值沒有那麼大了。 楊遠櫻《外國電影理論文選》 很多書單里都有這本書,後來我知道有的學校老師也會給自己考研的學生推薦這本書。但是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本書如果從考研應試角度講,效率不是很大。頂多看看小字。考研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乾的事兒當成一件大事兒,以為自己要考研了非要看什麼原著論文,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心理,畢竟初試考試考得還是知識面和基礎專業知識,復試一聊才能聊出真東西。所以抱著一顆純粹應試的心准備考試吧,這本書在這個階段大可以忽略。 陳曉雲《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報告》 你會覺得這本書很意外吧,沒聽過吧。我也就是買來看看。但是現在想來這套書還是不錯的,閑的時候,或者說拿出你想當大學者看外國理論原著的時間來翻一翻,可以填補一下對中國電影行業當下的發展情況。說有多大用到也沒用,但還是值得拿出來說一說,因為畢竟近一兩年可能有那麼幾個熱點,多了解一些沒壞處。這個的用處就像你去閱覽室翻電影學院學報或者說當代電影差不多。今年考到78年以後到現在的中國喜劇發展狀況。我擦,我的知識儲備里喜劇知識是78年以前的,只能靠自己一些零散的電影的了解整理一個大概。但我回來發現,這套書里就討論了近兩年喜劇電影的一個創新雲雲。考前沒怎麼翻,可惜了。 大衛?波德維爾《世界電影史》 很厚的一本世界電影史,覺得這書對於備考來說不是很好,比較雜,不適合大部分中國概括能力較差的學生。因為我是開了一門這樣的課,而且當時剛開始備考,所以這本書看得非常仔細。有的部分講得挺細,如果要看,建議在對整體電影史論發展有個宏觀概念的時候回頭再看這本。 邵牧君《西方電影史概論》,李少白《中國電影史》,周星《中國電影藝術史》這兩三本我在准備的時候有人給我推薦過,尤其是邵牧君這本。後來把這三本書都從圖書館借出來了,沒有自己買。本打算仔細看一遍邵牧君這本,但是後來忘了怎麼就沒看,可能來不及了,但是大家口碑都不錯貌似是。這三本我個人來說是作為前面基本書的一個補充的,如果遇到哪一塊問題想多了解了解,或者翻起來的時候覺得他們那部分講得特別好,我就會仔細把那部分看了。但是沒有從頭到尾的通看。看你自己情況了。如果覺得這兩三本好,你也可以作為你主要的備考書目
電影劇本創作及電影劇作理論研究方向備考書目
1.劇作理論:
《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夏衍《電影劇作概論》電影學院文學系《通向電影聖殿》電影學院文學系《榮譽》蘇牧《閑情偶寄》李漁《詩學》亞里士多德《美學》黑格爾
《論戲劇和電影的編劇理論與技巧》勞遜《銀幕的劇作》弗雷里赫
《電影劇本寫作基礎》悉德·菲爾德
《電影劇作者疑難問題解決指南》悉德.菲爾德
《電影的元素》波布克《電影的語言》馬爾丹《電影的觀念》梭羅門《電影的本性》克拉考爾《電影是什麼?》巴贊《電影藝術詞典》《電影作為藝術》魯道夫·愛因漢姆《論電影的編劇、導演和演員》普多夫金3.電影刊物:《世界電影》《當代電影》《電影藝術》外國電影史研究方向備考書目 《外國電影史》鄭亞玲、胡瀕《中國電影史》鍾大豐、舒曉鳴《世界電影發展史》沈嵩生《西方電影史概論》邵牧君《世界電影史》薩杜爾 《電影理論史評》尼克·布朗 《中外影視大詞典》汪流、王志敏、陳山中國電影史(全球化與中國電影)研究方向備考材料: 《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主編; 《中國電影史1937—1945》李道新著;《中國電影藝術史教程》舒曉鳴著;《台灣電影史話》陳飛寶編著; 《鏡像與文化——港台電影研究》王海洲主編;《電影美學分析原理》王志敏著; 《榮譽——北京電影學院影片分析課教材》蘇牧著;
《中外影視大辭典》汪流主編;
㈤ 豫劇起源的故事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清朝時期,清朝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戲。據當時的碑文資料記載內容,明皇宮是當年演劇各班祈禱宴會之所,代遠年湮,亦不知創自何時。
民國五年(1916年2月15日)的《河聲日報》載:「省內義成班,原為開封縣署民壯總役於建清所組建,歷年以來一般梨園子弟在各處演唱,頗享盛名。」
清末民初曾不斷到開封演出的天興班,原是封丘辦的科班,歷史比較悠久,不少豫劇名演員出自該班。知名演員李劍雲、閻彩雲、林黛雲、時倩雲、賈碧雲並稱五大乾旦。其他主要演員有時登科、張治林、聶二妮、孔憲玉、李玉仙、張廷華、李法魁等。
辛亥革命後,河南梆子更多地進入城市演出,開封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慶茶社、澄懷茶社、慶茶社、東火神廟茶社和同樂茶社等,均爭相邀聘河南子班社參加演出。豫劇進入茶社演唱之後,與早已進入茶社的二簧(京劇)形成了相互競爭的局面。
民國十九年(1930年),豫劇五大流派逐鹿開封,形成唱腔大融合,特別是知識分子改革家的參與,使之豫劇吸收各派之長相互學習競爭,開創了豫劇大繁榮時期。這種融合後的豫劇聲腔隨即又影響各地。這也為1950年豫劇在全國的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樊粹庭在開封創辦豫聲劇院。
解放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為「豫劇」,國家攝制了大量的舞台藝術紀錄電影片、電視片,保存紀錄了許多藝術家和劇團的表演藝術。
1951年,台灣空軍成立以毛蘭花為核心的業余豫劇團。該業余豫劇團開辦了台灣史上第1個豫劇科班:台灣地區空軍業余豫劇團學生班,招收第1期學生8人,第2期學生4人,第3期學生8人後停辦。台灣地區陸軍有黃龍豫劇隊、虎賁豫劇隊、捷豹豫劇隊。
網路--豫劇
㈥ 求有關民俗的書籍!!
《雅俗中國叢書》、《中國神秘文化書系》這兩套形式都比較活潑,整體直觀推薦《中國民俗史》 ;
另外 《荊楚歲時記》(南朝)這個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古民俗志,類似的有歲時廣記(宋)帝京景物略(明),茶道當然是陸羽《茶經》,禮節的話……呃,周禮好了。香道很多都混雜在大正藏等等的佛經里,不過市面上介紹香道的書還是不少,舉例《香道入門》;
記載發明的 《考工記》 《天工開物》 《夢溪筆談》(這些小時候歷史課也經常聽到哈哈),齊民要術主要是農業,但是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很生態的。這些書現在有很多白話戲說、註解的版本,網路上也不少的,而且除了考工記以外,其它的語言都還易懂。
唐代的話,很多都是在當時的傳奇、筆記里反映出來的……《酉陽雜俎》 《北里志》(勾欄)《開元天寶遺事》《次柳氏舊聞》(這個玄幻了)《唐摭言》(大多關於科舉)
《中國民俗》、《中國民俗文化》、《中國民俗史》、《中國民俗學》、《中國民俗風情鑒賞》、《中國民俗知識網路》、《中國文化》
關於歐洲風情的旅遊雜志,《時尚旅遊》。該雜志推出過一個系列的精美印刷歐洲旅遊介紹,各個國家分開介紹,每個國家一本,一般的大型書店都有銷售。
還有《國家地理雜志》,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日本人と民俗信仰】
㈦ 關於學習話劇的導演和表演的書籍
你可以從以下的選擇一些
中央戲劇學院教師文庫: (全套8冊) 2003年 25開 2000冊 260元(原價308元)
《論戲劇》
《論導演》
《論名劇》(1)(2)
《論表演》(1)(2)
《論聲樂、台詞、形體》
《論舞台美術和戲劇管理》
戲劇審美心理學》余秋雨 四川人民 85年1印 5400冊 401頁 9品 36元
《布萊希特論戲劇》 中國戲劇 1990年1印 3000冊 9品 65元
《布萊希特論戲劇》 中國戲劇 1990年1印 3000冊 館藏品好 55元
《焦菊隱戲劇論文集》 上海文藝 1981年2印 85品 20元
《論焦菊隱導演學派》文化藝術出版社 85年1印 9品 15元
《編劇概論》馬琦 82年2印 347頁 3500冊 85品 15元
《戲劇與時代》董健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年1印 5000冊 285頁 9品 10元(原價17元)
《劇作法》[英]阿契爾 中國戲劇 80年2印 85品 15元
《中外戲劇美學比較簡論》牛國玲著 中國戲劇 94年1印 1000冊 300頁 9品 15元
《比較戲劇論文集》夏寫時(上海)、陸潤棠(香港)著 中國戲劇 88年1印 2000冊 445頁 9品 20元
《布萊希特戲劇選》(上、下) 人民文學 80年1印 8品 35元
(共收戲劇8部)
《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約翰.勞遜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79年4印 9品 8元
《戲劇與電影的劇作理論與技巧》〔精裝〕約翰.勞遜著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78年 85品 15元
戲劇文化探索叢書:《戲劇本質論》 金登才著 中國戲劇 1989年1印 850冊 85品 23元
戲劇文化探索叢書:《戲劇演出符號學引論》胡妙勝著 中國戲劇 89年1印 725冊 85品 30元
《薩特戲劇集》(上、下) 人民文學 1985年1印 9000冊 8品 40元
《薩特戲劇集》(下) 人民文學 1985年1印 9000冊 8品 20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傳》〔英〕馬加爾沙克著 上海譯文 84年1印 486頁 85品 15元
《小林宏劇作選》[日]小林 宏著 於黛琴譯 新華出版社 1997年1印 8元(原定價:18元)
《維加戲劇選》 昆侖出版社 2000年1印 597頁 3000冊 9品 10元(原價:38元)
《易卜生與現代性:西方與中國》 百花文藝 2001年1印 384頁 1000冊 9品 25元
《話劇藝術概論》譚沛生 路海波著 中國戲劇 86年1印 2560冊 9品 45元
《話劇藝術概論》譚沛生 路海波著 中國戲劇 86年1印 2560冊 8品 35元
《荒原與人---李龍雲劇作選》[精裝] 社科 93年 2000冊 95品 35元
《小井胡同---李龍雲劇作選》 北京十月文藝 87年1印 1300冊 95品 18元
《台灣現代戲劇概況》 文化藝術 96年 1000冊 9品 15元
《中國現代獨幕話劇選》(1919--1949)(二) 人民文學 84年 430頁 3350冊 20元
《中國現代獨幕話劇選》(1919--1949)(三) 人民文學 91年 430頁 1230冊 25元
以下兩冊50元:
《有爭議的話劇劇本選集》(一) 中國戲劇 86年1印 3600冊 9品
《有爭議的話劇劇本選集》(二) 中國戲劇 88年2印 4670冊 85品
(兩冊內收:《明月初照人》《馬克思流亡倫敦》《哥兒們折騰記》《吳王金戈越王劍》《馬克思秘史》《車站》《野人》《小井胡同》《街上流行紅裙子》每部劇本後有多篇評論、爭鳴文章)
《章泯戲劇選》 中國戲劇 87年1印 2000冊 634頁 9品 20元
《高爾基選集——戲劇集》[精裝] 56年1印 8000冊 9品 30元
《哥爾多尼戲劇集》 人民文學 1957年1印 401頁 5000冊 9品(除封面有一館藏鋼印,書脊無簽,內頁無書袋,其餘完好) 50元
《洪深劇作選》[精裝] 人文 54年1版2印 1000冊 85品(館藏品好) 30元
《『日出』導演計劃》 歐陽山尊著 中國戲劇 83年1印 2100冊 9品 25元
《戲劇散論》胡安娜著(簽贈葛紅兵) 中國文聯 1999年1印 15元
《90年代中國戲劇研究》藺海波著(簽名本) 2002年1印 432頁 95品 25元 (原價28元)
《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史料集》 文化部黨史資料徵集工作委員會編 中國戲劇 91年1印 2000冊 9品 20元
《台前幕後散論》蔡體良著(蔡體良簽贈本) 中國戲劇 01年1印 1000冊 595頁 9品 20元
《當代戲劇散論》劉平著(簽贈本) 中國戲劇 2000年1印 337頁 1000冊 10品 20元(原價20元)
《陳恭敏戲劇論文集》 中國戲劇 1989年 440冊 8品 12元
《劇事文稿》胡可著 解放軍 1998年 1000冊 95品 10元
《西歐戲劇史》廖可兌 中國戲劇 1981年 425頁 8品 10元
《中國現代戲劇美學思想發展史》焦尚志著 東方出版社 95年1印 2000冊 95品 20元
《導演藝術民族化求索集》楊村彬 中國戲劇 91年1印 510冊 563頁 9品 15元
(本書收集作者論述導演藝術規律的重要論文,研究導演理論)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研究論文集》[責編簽名本] 遼寧民族 1997 2000冊 572頁 10元
《論北京人藝演劇學派》 95年 1000冊 9品 25元
《蘇區『紅色戲劇』史話》[精裝] 左萊、梁化群著 文化藝術 87年1印 9品 18元
《戲劇交響---演劇藝術擷萃》 復旦大學 1998年1印 423頁 6000冊 10元
《中國現代戲劇重大現象研究》施旭升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 03年1印 471頁 9品 20元(原價32元)
《舒強戲劇論文集》[精裝] 中國戲劇 1982年1印 3830冊 9品 15元
《西藏戲劇選》 西藏人民 84年1印 449頁 2000冊 15元
《歐陽逸冰劇作選》(簽名本) 現代出版社 94年1印 1000冊 10品 15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問題》 中國戲劇 1957年 5000冊 8品 20元
《西方喜劇美學的現代發展與變異》蘇暉著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05年1印 15元
《西方現代戲劇流派作品選》(2) 中國戲劇 2005年1印 3000冊 25元
《戲劇技巧》〔美〕喬治.貝克著 余上沅譯 中國戲劇 04年1印 3000冊 95品 20元(原價30元)
《戲劇技巧》余上沅節譯初稿 (內部發行)[美]貝克著 上海戲劇學院 1961年 8品 20元
《戲劇剖析》[英]艾斯林 中國戲劇 81年1印 85品 7元
《表演藝術論》 華東師范 1981年 7000冊 85品 10元
外國戲劇理論小叢書:《荒誕派戲劇》馬丁.艾斯林 中國戲劇 92年1印 275頁 1000冊 9品 20元
《外國戲劇選》(上、下)湖南人民 80年1版1印 1277頁 9品 20元
《劇作家的沉思》 王正著(簽贈本)中國戲劇 86年1印 1420冊 400頁 15元
《論導演藝術》(著者嚴政鈐印簽名本)知識 1988年1印 2000冊 15元
《編劇理論與技巧》(上、中、下)顧仲彝 河南戲曲工作室翻印 85品 25元
《編劇理論與技巧》(上、下)顧仲彝 河南戲曲工作室翻印 85品
《廣播劇編劇藝術》 朱寶賀著 廣播電視 1994年1印 3000冊 8元
《編劇常識廣播講座》廣播出版社 82年1印 304頁 85品 8元
㈧ 胡立偉的作品年表
1974: 我來到了太行山上(獨唱及管弦樂隊伴奏,索奮起詞)刊登於「革命歌曲「1974年第二期,多次公演及電台播放.
1975: 今昔(記錄片,北京電影學院攝制,韓健文導演:主題歌:〔紅領巾胸前飄〕健文詞.)
山花爛漫(故事片,北京電影學院攝制,曾憲滌,周坤導演)
村史(小提琴獨奏,管弦樂隊伴奏0多次公演)
1976: 「山花」(故事片,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崔嵬導演,謝芳、徐敏、項坤、趙子岳主演.)
1977: 小品五首〔早春歌〕、〔南海漁歌〕、〔延邊春早〕、〔理想之歌〕、〔山村新曲〕.(小提琴獨奏,鋼琴伴奏)多次公演.
1979: 江都水利(記錄片,水利部攝制,韓健文導演.)
燈塔(記錄片,北京電影學院攝制,韓健文導演:主題歌:〔啊!燈塔〕健文詞、於慶海唱.)(Original Soundtrack,電影原聲帶 CD:WLWU-10105)
1980: 蓮蓮(電視劇, 北京電視台攝制 ,(Original Soundtrack,電影原聲帶)
康定情歌等三首(輕音樂編曲,太平洋影音公司錄制.)
1981: 歸宿(故事片,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董克娜導演,許還山、陶玉玲主演.主題歌:〔飛向何方〕峻防詞.,李谷一唱;插曲:〔家鄉水〕曉光詞.,李谷一唱;〔無詞歌〕男聲四重唱.)(Original Soundtrack,電影原聲帶 CD:WLWU-0401)
1982: 金鹿(故事片,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董克娜導演,張國民、冷眉主演.主題歌:〔美的歌〕曉光詞.,蘇小明唱.)
奇怪的手(動畫片,青年電影製片廠攝制.)
手錶(記錄片,北京手錶廠攝制,韓健文導演.)
十二個憤怒的人(電影劇本翻譯,與帥元紀合作.)
中華電影史話(電影資料翻譯,與帥元紀合作.)【以上共七十萬字】.
1983: 「泥哨兒」(電視劇,北京電視台攝制.) Original Soundtrack CD
「小花傘」(動畫電視劇,北京電視台攝制.)
「阿凡提」(動畫電視劇,北京電視台攝制.)
「童年的夢」(歌曲,樂隊伴奏,閔洪昌唱,任志萍詞;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土地」(歌曲,樂隊伴奏),劉秉義唱,曉光詞;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小小的禮品」(歌曲,樂隊伴奏),劉秉義唱,周威詞;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天涯何處無芳草」(歌曲,樂隊伴奏,劉秉義唱,照乾詞;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這里是我的故鄉」(歌曲,樂隊伴奏,李谷一唱,宋文法,張家毅詞;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別離不必長流淚」(歌曲,樂隊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我們是青年」(歌曲,鋼琴伴奏,陶正詞.)
「快快洗衣裳」(歌曲,鋼琴伴奏,照乾詞.)
「村口小石橋「(歌曲編曲,樂隊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提水的姑娘」(歌曲編曲,樂隊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聽心」(歌曲編曲,樂隊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蘋果姑娘」(歌曲編曲,樂隊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四季情歌」(歌曲編曲,樂隊伴奏,李谷一唱;太平洋音影公司錄制.)
「小路小路細細聽」(歌曲,鋼琴伴奏, 張愉,張國民唱, 世澄,勁濤詞.)
「故鄉我獻你一首歌」(歌曲,鋼琴伴奏),張愉,張國民唱, 世澄,勁濤詞.)
1984: 「明姑娘」(故事片,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董克娜導演,主要演員:張愉,張國民;獲文化部1984年優秀電影獎.)
「青山夕照」[鐵道游擊隊後傳] (故事片,青年電影製片廠攝制.導演:趙明,司徒兆敦;主要演員:秦怡,仲星火.)
「悠悠我心」(電視劇集)寧夏攝制.
「玫瑰」(電視劇集)甘肅電視台攝制.
「花園街五號」(電視劇集)陝西電視台攝制.
「失蹤的黑豐田」(電視劇集)北京公安局攝制.
「氣漲救生筏」(科教片)科影攝制.
「金銀灣」(電視劇集)太原電視台攝制.(獲文化部1984年烏金獎).
「靜靜的黃昏」(電視劇集)北京電視製片廠攝制.
「青春不要離我而去」(歌曲,鋼琴伴奏) 照乾詞.
「芬芳曲」(歌曲,鋼琴伴奏) 周威詞.
「俄羅斯民歌八首」編曲,輕音樂)」黑眼睛」,」山楂樹」,」燈光」,」紅衣裳」,」愉快的進行」,」三套車」,」兩把吉它」,」紅莓花兒開」;百花音影公司錄制.
「論電影音樂」 (論文) 貴州出版社 [五萬字].
1985: 「盛夏和她的未婚夫」(故事片)導演:秦之鈺;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題歌:」夏天多美好」 (成方元唱,秦之鈺詞).
「電子計算機」一,二,三集(科教片集)導演:司徒新蕾;科影攝制(獲文化部1985年優秀電影獎).
「淚撒姑蘇」(故事片)導演:陳方千;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題歌:」思難盡」(關牧村唱, 高漢詞);插曲:」悲歌」(關牧村唱,高漢詞).
「好女婿」(故事片)導演:馬精武;河北電影製片廠攝制.
「藝海情緣」(藝術記錄片,青年電影製片攝制.導演:韓健文;主要演員:烏亞,沈丹萍,黃永玉,李德倫,傅聰,司琴高娃,新鳳霞,梁寧,曹禺 等.)
「相思女子客店」 (故事片)導演:董克娜;主要演員:仲星火,張小磊;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 主題歌:」帶露的玫瑰」.;插曲:我這里涼茶放了蜜(李谷一唱,凱傳詞)
「愛情交響曲」(立體故事片)導演:劉惠中;機械工業部攝制.
「寶石戒指」[復仇狂](故事片)導演:石洗;內蒙電影製片廠攝制.
「方興未艾」(記錄片) 武漢電影製片廠攝制.
「漢鋼在前進」(記錄片) 武漢電影製片廠攝制.
「東方女性」(電視劇集)大同電視台攝制.
「犯人李同鍾」(電視劇集)北京電視製片廠攝制.
「沉淪」 (電視劇集)導演:李冉冉;天津作家協會攝制
「黑風蛇影」(電視劇集)導演:許同均;貴州電視台攝制.主題歌:」思母曲」(華欣唱).
「燕山情」(電視劇集)北影演員劇團攝制.主題歌:」燕山情」(楊雲唱,凱傳詞).
「希望之光」(電視劇集)北京電視台攝制.
「一曲難忘」(胡偉立主講電影音樂電視節目)北京電視台攝制.
1986: 「屈原」 (5集電視劇集配樂)導演:金廣城; TVB攝制.
「高材生」(1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赤腳紳士」(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哥哥的女友」(台慶電視單元劇配樂) TVB攝制.
「達摩」(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倚天屠龍記」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快活良緣」(1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生活是這樣美好」(編曲,童聲合唱,民族管弦樂隊伴奏)香港中樂團多次公演.
「明天會更好」(編曲,童聲合唱,民族管弦樂隊伴奏)香港中樂團多次公演.
「土耳其進行曲」(編曲,木琴合奏,民族管弦樂隊伴奏)香港中樂團多次公演.
「舞匯金曲」(舞劇)香港舞蹈團多次公演.
1987: 「季節」(多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我妻十三點」(1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母與子」(電視單元劇原作音樂及配樂) TVB攝制.
「如夢令」(電視單元劇原作音樂配樂) TVB攝制.主題歌:」如夢令」 (江欣燕唱,蕭健鏗詞)
「影」(電視單元劇原作音樂及配樂) TVB攝制.
「阿嬌正傳」(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大城小子」(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細蘇 「(電視單元劇原作音樂及配樂) TVB攝制.
「維多媽咪」(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時來運到」(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傷心的季節」(電視單元劇原作音樂及配樂) TVB攝制.
「書劍恩仇錄」(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僵屍奇兵」(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輕音樂十五首」(輕音樂編曲):」從來都沒有」,」和你在一起」,」放開你的手」,」重新再來」,」再見」,」全都帶走」,」紙玫瑰」,」歡樂假期」,」愛與我」,」 周末的士高」,」就在今夜」,」夢中的水手」,」宇宙鼓手」,」陌生的人」,」河堤上的 傻瓜」.
「神州行」(民族管弦樂隊合奏):」山村新曲」,」秋雨」,」南海潮」,」小橋流水」,」 蘇北好風光」,」延 邊春早」.多次公演.
「阿特蘭舞曲」(編曲,民族管弦樂隊合奏)香港中樂團多次公演.
1988: 「雲南風情秘錄」(記錄片)導演:周少龍.
「大都會」(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無名火」(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網中人」(22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不要回頭」(電視單元劇原作音樂及配樂) TVB攝制.
「人海虎鯊」(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森吉德馬」(編曲,民族管弦樂隊合奏)香港中樂團多次公演.
「北國風雲」(民族管弦樂隊合奏)香港中樂團多次公演.
1989: 「邊城浪子」(20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風雲」(7集電視劇集配樂) TVB攝制.
「殺機」(電視電影原作音樂及配樂) TVB攝制.
「 C 小調中胡協奏曲」(民族管弦樂隊合奏)香港中樂團多次公演.
「攜手創明天」 (歌曲,鄭國江詞)自民聯聯歌.
1991: 「無線電視台24周年台慶歌」.獲無線電視台」傑出員工獎」.
「至尊無上II之永霸天下」(故事片)導演:杜琪峰;主要演員:劉德華,王傑,吳倩蓮,,陳法蓉;永盛攝制.主題歌:」一起走過的日子」(劉德華唱,小美詞)獲十大金曲等五獎,2000年獲香港世紀十大金曲獎及千禧十大金曲獎,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歌曲提名. 插曲:」不死的夢 「(劉德華唱,小美詞,IPS-C-9192)
「帶子洪郎」(故事片)導演:陳木勝;主要演員:莫少聰,吳孟達,羅美薇;藝能攝制.主題歌:」如果這生」(劉小慧唱小美,詞);插曲:」兩心依然走近」(劉小慧唱,小美詞Polydor LC 0309).
「封神榜」(20集電視劇集配樂) 正大綜藝攝制.
1992: 「嘩!英雄」 (故事片)導演:陳木勝;主要演員:劉德華,張曼玉,港影攝制.主題歌:」嘩!英雄」(劉德華唱,小美詞);插曲:」心中愛你口難言」(劉德華,何詠琳唱,小美詞,IPC-9210-C)
「告別紫禁城」(故事片)導演:文雋;主要演員:莫少聰,黃日華,羅文,溫碧霞,鄭則士;藝能攝制.主題歌:」你的眼讀我一生」(莫少聰唱,詞)插曲羅文唱,詞).可登唱片CD-85085.
「審死官」(台灣版片名威龍闖天關,故事片)導演:杜琪峰;主要演員:周星馳,吳孟達,梅艷芳;永盛攝制.入圍第二十九屆 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 並獲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十大華語影片獎.
「鹿鼎記」(故事片)導演:王晶;主要演員:周星馳,張敏,陳百強,吳孟達,丘淑貞;永盛攝制.主題歌:開心做出戲(黃沾填詞,主唱,滾石RD-1175)獲CASH(香港作曲家作詞家協會)最廣泛演出獎.
「鹿鼎記II 之神龍教」(故事片)導演:王晶;主要演員:周星馳,林青霞,陳百強,吳孟達,丘淑貞;永盛攝制.
「不羈十七歲」(故事片)導演:文雋;主要演員:羅敏庄,樂怡;美亞攝制.
1993:「 東方三俠」(故事片)導演:杜琪峰;主要演員:梅艷芳,張曼玉,楊紫瓊,劉松仁;中華娛樂攝制.入圍第十三屆香港電 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配樂獎. (Original Soundtrack CD:10499)
「天若有情II之天長地久「(故事片)導演:杜琪峰;主要演員:郭富城,吳倩蓮;永盛攝制. 主題歌:」就算是情人」(郭富城唱,小美詞) 插曲:「再生亦只等待你」(郭富城唱,小美詞),
「驟暖的緣份」 (郭富城,吳倩蓮唱,小美詞,WEA 4509 96537 2).
「黃飛鴻III之獅王爭霸」(故事片)導演:徐克;主要演員:李連傑,莫少聰,關芝琳;電影工作室攝制.
「東方不敗II之風雲再起」(故事片)導演:徐克;主要演員:林青霞,王祖賢,王靜塋;電影工作室攝制 (滾石出版 CH-46002)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故事片)導演:徐克,袁和平;主要演員:甄子丹,王靜塋;電影工作室攝制. 主題歌:」當我眼前只有你」(林憶蓮唱, 林夕詞,Warner出版CD-27-1133).
「一九四九之劫後英雄傳」(故事片)導演:潘文傑;主要演員:呂良偉,於莉,張偉健,匯川攝制.
「水滸傳之英雄本色」(故事片)導演:陳會毅。主要演員:梁家輝,王祖賢,劉青雲.主題歌:」英雄故事」(李克勤唱,單立文詞,星光出版CD50003-5).
「赤腳小子」(故事片)導演:杜琪峰;主要演員:郭富城,吳倩蓮;大都會攝制. 主題歌:」留下句號的面容」(郭富城唱,小美詞,ERA CD-26-1132).插曲:」等你回來」(彭羚唱,詞,EMI0 777 78435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