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電影感的運動鏡頭該怎麼拍
以拍攝對象的運動為主
首先攝像師需要留意,要拍攝的對象的運動可以是三維的,利用XYZ軸三個方向的運動,這樣可以讓空間顯得更加飽滿。雖然這種方式的運動鏡頭沒什麼太大的動作,但是通過演員的走位設計,可以讓畫面變得更加豐富。通過演員的走進走出,走近或者走遠,攝像師利用運動方向都可以製造動感。
以攝影機的運動為主
攝影機在空間中運動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它可以藉助三角架,軌道,升降機,或人的身體進行各種軌跡的運動。這種運動方式更容易去交待事情,可以很好地控制觀察的順序。單從畫面上看,如果你嫌攝影機前進太簡單,可以同時加一個搖攝,並再用升降機升高。
攝像機和對象同時運動
前兩種方式常被結合起來,以創造更為流暢而豐富的影像。這種運動需要更為精心的場面調度的設計與控制。它常常帶有這樣一個特點:鏡頭中出現不同的角度與景別,產生各種層次的縱深效果。
類似運動場景的連接
當一組鏡頭把類似的運動場面或者具有一定關聯性的運動畫面剪輯在一起時,往往會讓各自畫面之中出現不同的運動軌跡和景別。當然,畫面相接的手法有很多,通過形狀相接,通過聲音相接,模糊的前景影像相接等等,這里講得比較有限。
關於有電影感的運動鏡頭該怎麼拍的內容,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拍攝、剪輯等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影視後期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貳』 設計分鏡頭腳本時,需要設計哪些內容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依據和藍圖,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分鏡頭腳本的格式: 電視節目的分鏡頭腳本,通常採用表格的形式。分鏡頭腳本的寫作方法是從電影分鏡頭劇本的創作中借鑒來的。一般按鏡頭號,鏡頭運動,景別,時間長度,畫面內容,廣告詞,音樂音響的順序,畫成表格,分項填寫。對有經驗的導演,在寫作時格式上也可靈活掌握,不必拘泥於此。分鏡頭腳本專業名詞解析:鏡號:即鏡頭順序號,按組成電視畫面的鏡頭先後順序,用數字標出。它可作為某一鏡頭的代號。拍攝時不一定按次順序號拍攝,但編輯時必須按順序編輯。機號:現場拍攝時,往往是用2台到3台攝像機同時進行工作,機號代表這一鏡頭是由哪一號攝像機拍攝。前後兩個鏡頭分別用兩台以上攝像機拍攝時,鏡頭的組接,就在現場通過特技機將兩個鏡頭進行編輯。單機拍攝就無須標明。景別:根據內容需要,情節要求,反映對象的整體或突出局部。一般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想學的話我建議上王氏教育官網上了解
『叄』 電影鏡頭根據什麼畫幅設計
常見的電影鏡頭有三種畫幅格式:
35mm畫幅
16mm畫幅
8mm畫幅
『肆』 專業導演是如何精確掌控電影里的每一個鏡頭的
然後是拍攝方面,比如是不是用升降從上往下俯瞰這個追逐場景;還是用斯坦尼康跟隨,還是用什麼什麼鏡頭表述,這就是導演功力了。後期的音樂節奏上是什麼樣的也和前期鏡頭有呼應,需要設計,追逐戲我們用密集的節奏,噠噠噠噠,那就對應密集的大量的短鏡頭,如果是舒緩的音樂,那就需要拍攝升格、慢動等,這個需要導演具體根據思路設計。
『伍』 電影鏡頭設計的內容簡介
作者為中文版首次修訂原書,更新了有關鏡頭設計的最新技術與工具,並特別為讀者提供了在中國拍攝的案例。
『陸』 電影鏡頭的處理手法有哪些
1、電影鏡頭的處理手法——連接鏡頭與曝光效果
就像閃光燈一樣,用閃光燈(全白鏡頭的快速閃光)連接不同的鏡頭被稱為閃光效果。即使沒有任何共同之處,在鏡頭的連接中也不會有不和諧的感覺。這種技術經常在廣告和音樂視頻中使用。
2、電影鏡頭的處理手法——使用分屏切換到後續的鏡頭
常用的方法是將鏡片同時分開,然後放在一起。否則,觀眾將很難理解這幅畫。分開鏡片的右半部分,插入其他鏡片,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它用於表示同時發生的事件。圖像產品的其他代表性編輯方法可以說是蒙太奇的集合。最後介紹了具有代表性的編輯方法,如縮進法。通過不同的編輯方法,編輯可以在情節、舞台人物的情感、形象的意義等方面做出很大的改變。有些甚至可以轉180度。蒙太奇就是把圖片放在一起來製作一個故事。這里我們介紹了一種非常好的編輯方法來實現這種效果。
3、電影鏡頭的處理手法——同時更換鏡片
在不同的地方交替使用。這被稱為逆切割(也稱為橫切)。斜切在強調場景的連續性的同時,增強了張力和表現力。
通過改變相機的速度(慢動作),你可以使情節更有表現力。當不同位置的投籃在後段交替時,這種方法效果更好,最後兩邊都在同一個位置。例如,當約會遲到時,男人逃跑的鏡頭和女人在指定地點等待的鏡頭交替出現。最後,無論兩個人見面還是男人不是,女人單獨去逛街,鏡頭效果都會很好。與剪切粘貼方法類似,也有反向剪切。閃回是指在角色的記憶或內心描述中插入大量極短的場景。
電影鏡頭的處理手法不止可以處理一片藍天,而是可以利用月亮、太陽、星星等,兩個鏡頭中的場景可以相距很遠,但一定有共同點(如大海)。想知道更多關於影視後期的設計素材與技巧,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柒』 日本動畫片上如何設計鏡頭的
這個屬於核心技術,國內還沒有涉及,所以國內動畫還是比較弱的。
我只能就我個人經驗來談下,沒有商業實踐並且別些傳統製作人事摒棄。我說的話也只是我個人意見。你只供參考。首先日系的工作進度都是要省事很多。所以我分析了很多部後還是有一定規律的。首先轉換大約170-180度大跨度運動切換比較多,動感比較足。在鏡頭里節奏大部分也是按黃金分割來設定這比咱們國內那樣一會一個公式省事多了也更符合人類的審美。作為鏡頭整條動作都設置引導線,按這個線來整體流動。更多的運用傳統電影剪輯,1個鏡頭切3-4個鏡頭再組接。並且即使靜止畫面也會做鏡頭移動,咱們國內多是靜止就靜止了,動感不足。
『捌』 經典電影都是如何鏡頭設計的
《雨人》這部影片在劇作上的成功那是眾所周知的,所以大家都對影片的故事情節、人物塑造有所參透,這里就不再重復贅述了。下面就來看看這部影片中攝影、剪輯方面的特點。
影片開始是一個大全景鏡頭,畫面內容是幾根鋼絲吊著一輛豪華跑車在高空中移動。觀眾可能會迷惑:為什麼有一輛豪車被吊著。因此,觀眾的興趣被帶動起來。
下兩個鏡頭是車子被放下,查理抬頭看著下降的跑車。這個鏡頭構圖貌似有一定的寓意,即查理完全被金錢所壓迫,同時也暗示著在當時的社會,金錢在人的心中是至高無上的。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鏡頭不是直接對著被攝物拍攝的。畫面內容是另一輛黑色豪車車蓋上正被放下的跑車和查理的倒影。這倆豪車就在查理身旁(如下圖所示,紅圈處就是倒影的位置)。這個鏡頭很明顯是一個汽車植入廣告。因為汽車的標識很明顯地出現在畫面里了。
然後,再來看一下查理工作地點的那個場景。在那個場景中,首先運用一個橫移鏡頭來向觀眾展現查理工作地點環境。起幅畫面是一輛普通的轎車,那是查理開的車。
『玖』 電影拍攝手法
1、麥格芬手法是一種電影的表現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並不存在,但它卻是故事發展的重要線索,是希區柯克最常用的一種電影表現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復仇者、《蝴蝶夢》中的麗貝卡、《迷魂記》中的瑪德琳。有時又利用虛化的事件,比如《後窗》中的推銷員謀殺案。
2、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語,原為建築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經常用於三種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地拼貼剪輯手法。最早被延伸到電影藝術中,後來逐漸在視覺藝術等衍生領域被廣為運用,包括室內設計和藝術塗料領域。
3、長鏡頭是一種拍攝手法,它相對於蒙太奇拍攝方法。 這里的「長鏡頭」,指的不是實體鏡頭外觀的長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攝影鏡頭距離拍攝物的遠近,而是拍攝之開機點與關機點的時間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長短。
長鏡頭並沒有絕對的標准,是相對而言較長的單一鏡頭。通常用來表達導演的特定構想和審美情趣,例如文場戲的演員內心描寫、武打場面的真功夫等。
(9)如何設計電影鏡頭擴展閱讀:
立體電影拍攝技術特指用兩台攝影機同時以一定間距和夾角來記錄影像的方式。
立體特效可採用正投、背投,平面、環幕,主動、被動等多種實現方式。
目前大多數立體電影製作還停留在電腦三維的虛擬繪制狀態,實拍因為兩台攝影機雲台的同步對焦,同步變焦,同步角度調整需要幾個人同時同步作業,非常難以協調,這也是觀眾最終在電影熒幕上看立體效果時間長會導致雙眼疲勞和難受的原因.此問題目前已有得到有效解決,甚至在後期剪輯時也可以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