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台灣電影不引進內地
引進還不多?台灣引進大陸片非常有限,廣電總局就是不斷照顧台灣影片了,每年一大堆好萊塢電影排著隊要進大陸,還得給台灣片讓道。
㈡ 電影是怎樣分級各級的標準是什麼
分級制度指的是某一組織根據一定的原則把片廠的產品按其內容劃分成若干級,給每一級規定好允許面對的群眾群。它沒有國家法律支持,但在行業內部具有約束力。它只對觀眾起提示的作用,而把選擇權交給了觀眾,由觀眾實行自我保護。
美國的分級制度
美國的分級是由MPAA來制定的,MPAA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國電影協會",總部設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home video)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
最早的分級制把電影分成四級,即老少皆宜的G級;兒童要由家長或成年人陪同方可觀看的M級;兒童不宜的R級和21歲以下青少年不準人場的x級。分級制在1970年和1990年兩次修改,目前為5級——
G級: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大眾級,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觀看——該級別的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級, 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有些鏡頭可能讓而用產生不適感.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級,但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特別輔導級,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會有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17歲以下觀眾要求有父母或承認陪同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幾種特殊的分級:
NR U: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M X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於限制類的。
英國電影分級制度
「U"級:普通級——適合所有觀眾。在此級節目中只能偶爾使用「damn"(該死)、「hell"(見鬼、混蛋)這類輕微的咒罵語言,極少使用其他溫和的咒罵語言;
「Uc"級:特別適合兒童觀看;
「PG"級:家長指導級;
「12"級:適合12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15"級:適合15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18"級:適合18歲以上是成人觀看。
香港電影分級制度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兒童不宜觀看。其中——
第ⅡA級:兒童不宜——在內容和處理手法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可能使用輕微不良用語和少量裸體、性暴力及恐怖內容,建議有家長指導;
第Ⅱ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眾應預期影片內容不適合成分的程度較第ⅡA級強烈;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語及性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性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
第Ⅲ級:只准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
新加坡電影分級制度
G級為普通級,其中再分為適合所有年齡的電影和需要家長從旁指導的PG級電影。
NC16級為16歲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語言而於1998年成為第一部列入這一級的電影。
R(A)級為限制級(藝術)電影,只供21歲以上的成人觀賞。
中國電影審查標准
按照電影檢查條例,我們的影片禁止載有下列內容:
(—)、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頌土完整的;
(二)、危害國安全、榮譽和利益的;
(三)、煽動民族分裂,破壞民族團結的;
(四)、泄露國家秘密的;
(五)、宣揚不正當性關系,嚴重違反道德准則,或內容淫穢,具有強烈感官刺激,誘人墮落的;
(六)、宣揚封建述信,蠱惑人心,擾亂社會公共秩序的:
(七)、渲染兇殺暴力,唆使人們蔑視法律尊嚴,誘發犯罪,破壞社會治安秩序的;
(八)、誹謗、侮辱他人的;
(九)、有國家規定禁止的其它內容的。
刪改標准
我們的影片個別情節、語言或畫面有下列內容、應當刪剪、修改:
(一)、夾雜有淫穢庸俗內容,不符合道德規范和觀眾欣賞習慣的;
1、不恰當地敘述和描寫性及與性有關的情節,正面裸露男女軀體;
2、以肯定的態度描寫婚外戀、未婚同居及其他不正當男女關系;
3、具體描寫腐化墮落,可能誘發人們仿效;
4、造成強烈感官刺激的較長時間的接吻、愛撫鏡頭及床上、浴室內的畫面;
5、具體描寫淫亂、強奸、賣淫、嫖娼、同性戀等;
6、內容粗俗、趣味低下的對白;
7、庸俗、低級的背景音樂及動態、聲音效果。
(二)、夾雜有兇殺暴力內容的:
l、美化罪犯形象,引起人們對罪犯同情和贊賞;
2、具體描述犯罪手段及細節,有可能誘發和鼓動人們模仿犯罪行為;
3、刺激性較強的兇殺、吸毒、賭博等畫面;
4、描述離奇荒誕,有悖人性的殘酷的暴力行為。
(三)、夾雜有宣揚封建迷信內容的:
1、細致描寫看相算命、求神問卜,以及長時間的燒香、拜神、拜物等場面;
2、鼓吹宗教萬能、宗教至上和顯示宗教狂熱的情節;
(四)、可能引起國際、民族、宗教糾紛的情節;
(五)、破壞生態環境,肆虐捕殺珍稀野生動物的畫面和情節的;
(六)、其他應當刪剪、修改的內容。
㈢ 電影是如何分級的
各國分級制度都是不同的,給你粘一些來吧
美國MPAA分級制度
MPAA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國電影協會」,總部設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這個組織成立於1922年,最初是作為電影工業的一個交易組織而出現的。如今它涉足的領域不僅有在影院上映的電影,還有電視家庭攝影(home video)以及未來有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傳送系統領域。
MPAA制定的影視作品的分級制度如下:
G級(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眾級,所有年齡均可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內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沒有裸體、性愛場面,吸毒和暴力場面非常少。對話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接觸到的;
PG級(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輔導級,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有些鏡頭可能產生不適感,建議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該級別的電影基本沒有性愛、吸毒和裸體場面,即使有時間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場面不會超出適度的范圍;
PG-13級(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特別輔導級,不適於13歲以下兒童,13歲以下兒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觀看,一些內容對兒童很不適宜——該級別的電影沒有粗野的持續暴力鏡頭,一般沒有裸體鏡頭,有時會有吸毒鏡頭和臟話;
R級(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該級別的影片包含成人內容,裡面有較多的性愛、暴力、吸毒等場面和臟話;
NC-17級(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該級別的影片被定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堅決被禁止觀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愛場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鏡頭以及臟話等。
另補充幾種特殊的分級:
NR OR U:NR是屬於未經定級的電影,而U是針對1968年以前的電影定的級。
M,X OR P:這一級中的電影基本上不適合在大院線里公映,都屬於限制類的。
------------------------------------------------------------------
香港
香港實行電影三級制 :
第I級:適合任何年齡人士觀看 ;
第II級:細分為IIA 級(兒童不宜)及IIB 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 ;
第III級:只准18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
-----------------------------------------------------------------
台灣
普通級, 任何年齡均可觀賞.
保護級, 6 歲以下不可觀賞.
輔導級, 12 歲以下不可觀賞.
限制級, 18 歲以下不可觀賞.
------------------------------------------------------------------
英國
「U」級:普通級——適合所有觀眾。在此級節目中只能偶爾使用「damn」(該死)、「hell」(見鬼、混蛋)這類輕微的咒罵語言,極少使用其他溫和的咒罵語言;
「Uc」級:特別適合兒童觀看;
「PG」級:家長指導級;
「12」級:適合12歲以上及成人觀看;
「15」級:適合15歲以上及成人觀看;
「18」級:適合18歲以上及成人觀看。
中國大陸暫無分級制度
㈣ 影片怎麼分級別
1,中國內地電影沒有進行電影分級制。
在2010年8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文化體制改革發布會上,廣電總局的領導鄭重表態:關於分級制的討論「可以停止了」,中國「不適宜推進電影分級制」,原因是「管理跟不上」、「不適合國情」等等。
廣電副局長趙實說,「從理論上講,電影的分級可以保證不同年齡、不同層次觀眾的需求。但在實踐中還沒有看到非常成功的經驗,包括國外一些電影發達的國家,在管理的過程中,市場還存在很多難以有效控制青少年觀眾等進入市場、進入影院、進入網路、進入網吧看電影的情況。
2,香港電影分級如下:
依據《電影檢查條例》,香港電影分四級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兒童不宜觀看。其中:
(1)第ⅡA級:兒童不宜——在內容和處理手法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可能使用輕微不良用語和少量裸體、性暴力及恐怖內容,建議有家長指導。
(2)第Ⅱ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眾應預期影片內容不適合成分的程度較第ⅡA級強烈;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語及性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性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
第Ⅲ級:只准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
其中I、IIA、IIB級僅起提示作用,III級影片具有法律強制效應。所有影片必須展示由影視處發出的《電影檢查條例核准證明書》(簡稱「電檢紙」)副本。
3,台灣電影分級如下:
普遍級(簡稱「普」級):一般觀眾皆可觀賞。
保護級(簡稱「護」級):未滿6歲之兒童不得觀賞,6歲以上12歲未滿之兒童須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輔導觀賞。
輔導十二級(簡稱「輔十二」級):未滿12歲之兒童不得觀賞。
輔導十五級(簡稱「輔十五」級):未滿15歲之兒童不得觀賞。
限制級(簡稱「限」級):未滿18歲之人不得觀賞。
(4)台灣電影審查擴展閱讀
影片審核:
影片攝制完成後,製片方須登錄廣電總局官網「電影電子政務平台」,填寫「影片送審」欄目,逐項填寫完畢後提交,並按說明下載、列印相應的文件(以下2、3、4、5、6、7項)。應將以下資料提交省級廣電部門審查。
1,數字電影送高清數位元組目帶(HDCAM)一套;
2,《國產影片審查報批表》一式三份,須加蓋第一出品單位的公章;
3,《主創人員登記表》一份;
4,影片片名英文譯名的報告,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5,影片如需變更片名,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6,影片如需增加、變更出品單位的,須提前申報,並經省級廣電部門批復同意;
7,影片聘請境外主創人員,請提交省級廣電部門批復;
8,影片完成台本的電子文檔(附光碟);
9,交回該片的《電影劇本(梗概)備案回執單》(原件);
省級廣電部門或電影審查委員會審查合格的,發給《影片審查決定書》;審查不合格或需要修改的,應在《影片審查決定書》及《影片審查意見表》中做出說明,或修改完成後發放《影片審查決定書》。
㈤ 《建國大業》在台灣可以播出嗎
目前尚未有審查結果。台灣方面並沒有批准該片的播出。
有網友說已經播出了,請提交相關的資料。反正從我在google 網路 bingo 等搜索出來的結果,沒有看到台灣播出的新聞。
至於蔣孝嚴等台灣人士看過該片,應該是網路或者港澳地區放映的原因,而不是在台灣播出。
台灣對大陸的電影同樣有很嚴格的審查尺度,同樣有很操蛋的審查機構。否則怎麼這么多台灣人在政治上很弱智呢。
㈥ 拍電影請台灣演員先送國台辦審核嗎
姐姐
㈦ 我國電影審查制度的好處有哪些
電影,盡管自誕生起至今僅僅一百餘年,但它卻是現當代最普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門類之一。電影集商品性、娛樂性、傳媒性於一身,也是眾多藝術門類中最復雜、最特殊的一種。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讓觀眾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事件,甚至創作現實中所無法達到的情境。每看場電影似乎隨著主人公經歷了各種不平凡的人生,體驗豐富甚至傳奇的人生經歷。電影的內容影響著觀眾的思想和意識,它真實的反映現實的殘酷,有時候似乎又超越現實給人震撼教育,它包含太多內容,承載各種社會上各種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暴力、犯罪、性愛……因為內容繁多,種類復雜,就必須有相關的管理和約束條例,各國幾乎都有自己的電影審查制度。盡管由於社會意識形態不同,各自都有特定的政治內容,但所有電影審查也有相同的部分,它包括限制色情、限制暴力、維護本國固有的文化傳統,維護社會安定,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這些基本內容。
中國電影誕生100多年,歷經了中國社會發展的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我國電影似乎又處於起步階段,雖然近幾年我國的電影票房異常火爆,電影市場似乎逐漸復甦,觀眾看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熱情有了很大提高,這也是一種好現象,但是我們似乎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又有幾部電影是真正得到專家和觀眾認可的呢?我們不需要震撼的特技場面,養眼的明星陣容,沒有好的故事,這些看過就忘。一部好的電影不需要太誇張的情景,最能打動人心的故事就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邊,簡單的內容,緩緩的講述,最後能讓每一個人細細品味,觸動內心,達到震撼效果。
中國電影需要好的劇本。我國的電影審查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阻礙了電影工作者自由的藝術創作。我國電影審查制度產生的早,並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改變,非常具有中國特色,但阻礙了中國電影的發展。要振興中國電影,必須建立分級制度,才能促進電影的繁榮發展。
一、電影審查制度概述
電影審查制度是指對具體影片所實行的檢查與審定,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於電影對何種人群產生負面影響程度的定義不同,卻在電影創作中與社會道德保持了一致和平衡。
一些國家的審查分級有強制性法律效力,未經分級或拒絕分級的電影不得發行;而有的國家只是對社會公眾提供參考性的意見,沒有強制性法律效力,如美國的電影審查分級。或者也有一些地區對採用了強制執行與建議指導相結合的方法,我國香港地區的電影分級即屬於這種模式。
每個國家的審查制度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審查內容也有相同的地方。包括限制色情和暴力、維護本國的文化傳統,維護社會安定,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這些基本內容。
我國電影審查制度,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和電影復審委員會負責電影片的審查。未經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電影片審查》第三章,第十三條規定,凡包含以下內容的影片,都無法通過電影主管部門的審查: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違背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詆毀民族優秀文化的;
(十)有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我國的電影審查基本上屬於電影內容上的審查,在政治、暴力、性審查上較為嚴厲,特別是色情鏡頭的審查上,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二、中國電影審查制度歷史沿革與現狀
1896年電影第一次在中國放映,以新鮮的表現方式和繁多的題材成為了上海民眾間一種新興的娛樂方式,間接地說明了我國存在的巨大的電影市場發展空間。1904年慈禧太後七十大壽辰,影片在放映時摩電機突然爆炸,被慈禧認為不祥,禁止在清宮內放映電影。 但是電影在民間卻迅速流行,京城各戲院紛紛在晚間時段增加電影的放映,在清朝宮廷內部引起了爭論。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御史稗壽上書,認為「近日各戲院夜間增添電影,男女均准入座,而電影又非將燈光全行收暗不能開演,流弊尤不可問」,而且放電影所用「電鍋等項極為危險」,請傷令各戲院禁賣女座,此事奉旨交民政部辦理。而主管此事的外城巡警總廳卻認為「男女座位分別於樓上樓下,又各有出入途徑,臨演之際,先將燈光熄滅,然後引用電燈公司的電力發電,為時不過一二秒鍾,凡有傷風化之影片一律禁演,且有巡警往來執勤,開演數月,並無弊端,又可增益知識見聞,絕不可因無憑之毀譽而即行禁止電影放映」。後來,給事中王金溶又上奏:「外城戲院開演戲院,著民政部即行禁止」,外城巡警據理力爭:京城上演電影,發起於洋商,推廣於華商,與其聽任洋商攫取國人的資財,不如使華商分外人之利益。至於「城外戲院所演電戲,本廳有規則取締之,有警員監臨之,有時間限制之,尚無妨礙之處,」但總廳的努力並未奏效,直到該年年底,電影仍在京城內被禁演。電影改變了中國人傳統的娛樂習慣,官方對於電影放映的分歧在於電影夜場是否有礙於「雅觀」和社會治安,而不是針對電影內容的關注。
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提出,是在電影傳入中國後不久的清朝末年。由於電影放映的普遍流行,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1911年(清宣統三年)6月,上海的「自治公所」曾公布過類似於電影審查的七項規定《取締影戲場條例》,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它包括:不得放映淫裹影片,男女座位必須分開;收場時刻,至遲以夜間十二點鍾為限;如違犯,經查察屬實者,將執照吊銷,分別懲罰。民國成立後,上海「市政廳」也沿用了這一條例,它可以說是中國電影審查制度的雛形。這個最初的電影審查形態不是針對電影本身來制定的,而是對電影院的管理提出了限制性的要求。當時電影內容均以自然風光與風土人情為主,所以電影審查的實際意義並未凸顯。
民國時期的電影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娛樂方式,全國也建立了許多電影院,電影放映的商業模式壯大。故事片是當時電影的主要類型,比較真實的反映社會的現象,表達了作者的意圖。因此在社會上廣為流傳,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建立電影審查制度成了很多人的心聲。大量的有關犯罪與偵探的影片引起了負面的社會影響。同時,美國電影對華人形象有意的侮辱,加快了電影審查制度的建立。1923年江蘇省教育會電影審閱委員會的成立被看作電影審查制度的開端,並首次定出了電影檢查的具體標准:一、確合教育原理,能於社會發生良好之影響者,得加入「江蘇省教育會電影審閱委員會」認可字樣,以寓表揚之意;二、通常影片,但為營業關系,可無流弊者,本會不加可否;三、如確系有害風化,曾經本會勸告,未經改良者,本會當請官廳干涉。
抗戰時期1929年6月5日國民黨中宣部召開了全國宣傳會議,通過了《確立本黨之文藝政策案》,電影被納入國民黨文藝政策的總體框架中,對電影的統治主要體現在電影審查制度的創立,並施行由內政部與教育部合訂《檢查電影片規則》共16條。該規則實行的是地方分級檢查制度,規定省級由民政廳與教育廳辦理,縣和市有社會、教育、公安局辦理。
新中國時期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根據袁牧之提交的《關於電影事業報告》。向東北宣傳局發出了《關於電影工作的指示》,對電影劇本審查方針和電影劇本故事的范圍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並且第一次明確了人民電影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方針。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到1969年,出現了中國電影界的「空白」,各電影制廠被停止拍攝新片,也不得放映舊片。從1970年起,八個樣板戲完全佔領全國的銀幕,出現了「八億人民八個樣板戲」的畸形電影現象,觀看樣板戲也成為了全國人民的政治任務。
當代中國,2001年國家頒布的《電影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中國電影審查制度主要是指: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局下屬的電影事業管理局設立電影審查委員會及復審委員會,依據《電影審查規定》對已經成品的電影做內容和技術質量的全面審查。未經電影局審查通過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進口、出口。進口公映的影片,由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指定的電影進口經營單位經營,在進口前應報電影審查機構審查。進口國外的供科學研究、教學參考的專題片和中國電影資料館進口的電影資料片,不在審查范圍內,上報經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准,持批准文件到海關辦理進口手續,並於進口之日起30日內向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行政部門備案。可見,凡在中國境內公開放映的影片,無論是國產片還是進口片,都必須首先通過電影審查。
三、中國現行審查制度實施及影響
(一)電影審查與電影創作
一些創作者為了迎合審查條例,符合黨政機關和國家的總體思想。寫出限制了自由表達與原創的能力,導致中國電影類型較單一的現象。電影市場並非一個大通鋪,它應該是多元的,有喜歡看商業片的觀眾也有喜歡看藝術片的觀眾,多元的電影市場需要的是多元的電影創作。為適應內地的電影審查體制,有些電影不得不對故事情節大幅度刪改,導演甚至不惜拍攝兩個完全不同的結局。在最新上映的電影《艋舺》中,導演為了能在內地播出,願意刪除一些原本符合劇情的場景,並且重新配音,因為該電影的題材,充斥大量暴力情節,幾位主角臟話連片。我認為這個很真實的事件,當地的特色。如果上映,也不能刪減成「老少皆宜」的模式,如果審核不通過,相信這是很多藝術創作者或者是愛好者所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曝光了陰暗的一面,但是我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宣傳,並不是怕很多人看了效仿,而是正面的教育和指導,引發大眾的思考。這才是當下社會最真實的,而不是去掩藏或者無謂的消滅。生活本就是有許許多多善惡、真假、美醜所組成的畫面,什麼都要禁止,電影的「格調」必然就要「拔高」,這也未必就是所有電影導演所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內容啊!
(二)電影審查與電影市場
不僅僅是國內的一些電影沒辦法上映,國外不少優秀的電影也是因為內容或者情節問題被拒之門外。例如《加勒比海盜2》因為涉及亡靈骷髏等內容在國內被禁播,而《加勒比海盜3》被刪減了30分鍾的內容。相信許多電影愛好者在電影院看不到的情況下也只能選擇網上下載,或者買盜版碟,導致盜版更加猖獗。
在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不少人看電影不是去電影院而是依靠網上下載,越來越多人嘗到甜頭,最新的電影上檔也不會引起太大關注,而是等著網路的資源。我認為第一,電影的票價較高,網路上只需免費欣賞。第二,在網路上可以看到更加原汁原味的電影。
在電影市場的萎靡,也與我國觀眾對藝術欣賞的程度有關系,一些拍小成本電影的新銳導演在國外得獎的影片拿到國內播放卻得不到很好的票房,由於國內的電影審查,刪除了一些敏感鏡頭,只能出售海外版權,從而收回成本。所以一些人提倡在大學開設影視欣賞的選修課程,我覺得很有必要。商業電影是市場的主流,一些小成本的新銳的導演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少有公司或者企業贊助。
電影市場的萎靡,我認為與中國觀眾對藝術欣賞的程度有關。一些拍小成本電影的新銳導演在國外得獎的影片,拿到國內播放卻得不到很好的票房,最後只能出售海外版權,收回成本。在國內放映時,由於審查,刪除了一些敏感並且重要的鏡頭。並且大多數觀眾都不願意捧場,普遍反映電影內容看不懂,枯燥乏味。宣傳的力度也不夠,得不到有關部門的支持,電影上映的黃金時期都被國外賺錢的商業大片取代。所以一些人提倡在大學開設影視欣賞的選修課程,我覺得很有必要。商業電影是一直是市場的主流,一些小成本的新銳的導演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少有公司或者企業贊助,發展艱難。真正好的電影卻得不到支持,挺悲哀的。
有些東西並不是靠電影不播放就能禁止的,它依然存在並且成為這個社會的長久滋生的陋習,甚至是特色。到了情感的某一程度,人都會做出出格的行為,或者是在某些人看來不堪入目的畫面,並不是說這樣才推進了整個故事的發展,或者說在整部作品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些導演在拍片時只追求在思想上無過,藝術上卻不求創新。在實行電影審查時,對那些有鮮明藝術傾向,有獨特風格和個性的導演或影片似乎也要嚴厲得多。這也正是不少中國電影屢屢在世界電影節上獲獎,而卻無緣同國內觀眾見面的原因。公務員之家
四、中國電影實施分級制的思考
我國的電影審查卻因此過度提倡「老少皆宜」的影視作品,從而忽視了電影可能給不同年齡階段的觀眾帶來不同的影響。我國的審查制度也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對於涉及政治、禁忌、色情內容的尺度掌握得非常嚴格;但對於含有暴力成份的電影則明顯要寬松許多,一些在國外並列入輔導級、甚至限制級的影片,在我國卻能夠毫無警示地公開放映,如《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甚至被視為華人武俠經典的《卧虎藏龍》,在我國已在電視黃金時段播出,而在海外卻因其「功夫暴力」等因素而被列入限制級。 《霸王別姬》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遠遠超越了「同性戀」的主題,同時宣揚了中國國粹,京劇和京劇藝人的歷史面貌和時代變遷中的悲歡,如此經典觸動心靈的電影,竟然當年也在被禁電影的行列。
這個問題如需得到科學的解決,就必須得使用電影分級制度了。如今,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實行了電影分級制度。盡管中國現今並未實行電影分級制度,但分級制度的建立已經是電影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首先,國外很多國家的分級制度都很值得借鑒,可以去其糟粕,畢竟不同國家的文化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我國的國情。台灣和香港地區也都做了很好的示範,雖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但是我認為比中國內地前進了很大一步。其次,建立電影分級制度應該以怎樣的標准來制定。當然不能聽一些所謂的專家的判斷,必須聽取社會各界的聲音,尤其是電影藝術創作者和觀眾。同時,在建立起該制度後靈活調整,使其日趨完善。最重要的就是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程度制定具體的分級,擬定具體的法律條文。在不受外來文化腐蝕的同時,又能滿足不同受眾群體需要的,這樣的電影產品的產生,我國的電影產業文化發展才能向更美好的未來前進。
五、結論
當然中國電影不景氣也不僅僅是審查制度這一方面造成的,存在著觀眾自身欣賞藝術的水平,以及電影票價高的問題等,審查制度的問題是長久以來大家爭論的話題,不僅僅是那些電影發燒友,包括一些演員和導演對審查制度都有各自的看法,希望有關部門真的能慎重的考慮,讓老百姓看到更多更有價值的好電影,讓中國電影繁榮,更多的走向世界舞台。中國電影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個更加寬松和公平的創作和製作環境,電影體制的改革是中國電影迫在眉睫的要求。
㈧ 如何評價台灣電影現狀
你提到的台灣電影我都看過。也會為了一部大陸不上映的電影專門飛台灣一趟。
我這么理解台灣電影的多元化:
第一,可以拍成電影的社會議題更寬廣。至少在中國的審查制度之下,同性戀題材《女朋友,男朋友》是沒有辦法登上大熒幕的。
第二,台灣除了像大陸一樣的電影院(主要播放當季的電影)之外,還有二輪電影院,播放已經下了的電影,或者按照不同的風格設定的影院(法國有專門的文藝院線,也設定了單部電影的排片不可以超過當日的三分之一,總之,起到平衡作用)。例如,光點電影院。 我不清楚是否有政府的資助。
第三,輔導金制度。 基本上,你提及的電影都拿到了輔導金。 也有人說,台灣電影越輔越倒。台灣本身市場就非常有限,如果只考慮在島內發行,收回成本的難度就較高。如果一味玩小清新,台灣電影也會走向沒落。
㈨ 每部電影上映前都要經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核嗎,廣電具體審些什麼
是的。沒有經過國家廣電總局審核的電影是不能上映的。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負責廣播電影電視和信息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法律法規草案、宣傳創作的方針政策、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的把握、事業產業發展規劃、節目的進口和收錄管理、活動宣傳交流監管等一系列與影視娛樂相關的業務。
2013年國務院將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9)台灣電影審查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2014年8月,繼「中國夢」之後,廣電總局近日再次對衛視黃金檔播出劇目做出調整,要求各家衛視於9月到10月底間,必須播愛國主義題材和反法西斯題材。
有衛視表示,廣電總局只是要求一線衛視必須在黃金檔播出反法西斯題材,至於哪天播可自行調整;二線衛視必須在黃金檔播出愛國題材,而反法西斯題材並不限檔期。
2014年11月27日,《關於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中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通知》公布,要求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各類廣播電視節目和廣告嚴格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網路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如「十動然拒」「人艱不拆」,等等。
㈩ 為什麼中國大陸電影是審查制度,台灣電影是分級制度
這個問題問的有深度,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審查制度,什麼是分級制度。
中國電影審查制度,是依據國務院2001年12月25日頒發的《電影管理條例》的標准執行,條例嚴格規定電影所載有內容,並賦予電影審查委員會刪減電影片段的權力。而審查的主要內容——思想。
包括不能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不能煽動民族仇恨,不能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不能宣揚迷信和邪教等,立場不正確等。
分級制度依據影片對不同年齡階層的適宜性,將電影區分四類。美國的分級是由MPAA來制定的,MPAA的全稱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國電影協會",總部設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
【香港電影分級制度】
第Ⅰ級:適合任何年齡的人觀看;
第Ⅱ級:兒童不宜觀看。其中——
第ⅡA級:兒童不宜——在內容和處理手法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影片可能使用輕微不良用語和少量裸體、性暴力及恐怖內容,建議有家長指導;
第ⅡB級:青少年及兒童不宜——觀眾應預期影片內容不適合成分的程度較第ⅡA級強烈;強烈建議家長給予指導;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語及性相關的主語詞;可含蓄地描述性行為及在情慾場面中出現裸體;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內容;
第Ⅲ級:只准18歲(含)以上年齡的人觀看。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中國實行了電影分級制度會帶來哪些危害呢?
1、對tg的宣傳具有不利影響,參考韓國電影分級後對政府的抨擊,言論自由到失控,分級意味著沒有正確的政治立場,民主黨派(外敵控制)通過電影容易對社會造成動盪,註:我國有一套完整的多黨協商制度。
2、當分級的條條框框都制定好了,那電影審查委員會的人作用就小了,話語權就輕了,這等於要他們下放權利,利益相關,整個電影審查委員會的人都不會支持的。
3、電影審查通過了,但是分級電影在電影院怎麼實施呢?要知道中國掃黃力度也是很強的,色情擦邊球的電影不會和地下產業鏈聯動嗎?這個我是不信的。監管力度跟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正相關,實行分級後對電影院的監管將增加財務支出和出警次數,所以監管是個問題。
4、中國知識分子其實佔比不多,愚昧的中國人還很多,現在的中國還不具備這樣的藝術土壤,全民素質有待提高,再過個30年,等打工潮那一代的子女接受教育後,中國會有全民藝術土壤。
所以總結一下中國現有的電影是審查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國情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