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香港邵氏電影

香港邵氏電影

發布時間:2022-06-26 02:37:01

『壹』 誰能介紹點邵氏的經典電影

1、《七十二家房客》

導演:楚原

編劇:楚原

主演:岳華,井莉,胡錦,何守信

上映時間:1973年9月22日

該片根據上海市大公滑稽劇團同名舞台劇改編,講述了解放前,住在廣州市一幢破舊大院里的72家窮苦房客,與流氓惡霸屋主炳根夫婦鬥志斗勇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少林三十六房》

導演:劉家良

編劇:倪匡

主演:劉家輝,汪禹,羅烈,徐少強

上映時間:1978年2月2日(中國香港)

該片講述的是全家皆遭清兵殺戮的書生劉裕德上少林寺變成三德和尚開始在35房學藝,之後報了家仇並為少林寺創立了第三十六房的故事。

3、《七小福》

導演:羅啟銳

編劇:羅啟銳、張婉婷

主演:洪金寶,鄭佩佩,林正英,岑建勛,午馬

上映時間:香港1988年11月19日

影片講述京劇大師於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七小福「戲班最終名揚天下的故事。

4、《破壞之王》

導演:李力持

編劇:谷德昭

主演:周星馳,鍾麗緹,吳孟達等。

上映時間:1994年2月3日

該片講述了快餐小子何金銀為追求女神阿麗,欲修習武功,卻不慎選擇了江湖騙子鬼王達為師,一無所得,最終他在誤打誤撞中掌握「無敵風火輪」,並憑此征服阿麗,與之相愛的故事。

5、《楊過與小龍女》

導演:華山

編劇:譚寧,蔡乃斌

主演:張國榮,翁靜晶

上映時間 1983年12月02日

該片是根據金庸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楊過與小龍女相識並相愛,由於種種誤會,演繹一段師徒相戀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貳』 香港「邵氏電影」指的是什麼

【邵氏電影·昨日】

1958年,邵氏兄弟電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後30年間,邵氏電影漸漸長成華語影壇的一支奇葩,無論什麼時候,提起華語電影,絕對繞不過去的話題就是邵氏電影。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邵氏電影的黃金期,它在香港影壇處於霸主地位,無人能出其右。要緊的是,它的影響力絕不僅僅局限在香港這個彈丸之地,邵氏電影的影迷群遍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區。

[b]昔日輝煌{/b]

邵氏的歷史,其實是脈絡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創業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黃梅派影片成為邵氏的主打類型;60年代中期往後,在張徹的極力倡導下,邵氏把武俠片帶入了輝煌期,其中,又分成兩個支派,一個是張徹力主的新武俠電影;另一個則是楚原,他擅長和古龍合作拍攝那些超現實主義的武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張徹已經分別於1996年和2002年離我們而去了。

不過,上面說的還只是狹義中的邵氏電影,要說邵氏最早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邵家兄弟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製片廠拍片的時候。

邵氏在80年代中期停止影片的製作,邵氏的光環開始層層隱去,當然,誰也不會否認,邵氏電影是影迷心底一塊永遠割捨不掉的珍藏,我們期待著它再回來,或者僅僅是老片的修復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風格在新時代的發展創新,總之是在等待它再次散射耀眼的光芒。———編者按

李翰祥

黃梅派電影

在邵氏電影中,中國古裝片一直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翰祥則是拍攝古裝風月片的高手。李翰祥在邵氏的創業階段進入公司,當時他力主拍攝黃梅調電影,選用林黛擔任主演拍攝出影片《貂蟬》,影片於1958年上映,隨即打破了國語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這一成功,讓邵氏的老闆堅定了對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勵下,李翰祥隨後拍出了《江山美人》,此片在第六屆亞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獎,李翰祥的黃梅派電影漸漸成為邵氏出品的影片中的一大支。

60年代中之前,黃梅派都是邵氏電影的主流,李翰祥更是當時邵氏的皇牌導演。黃梅派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於民間故事,深受東南亞那些身在異鄉的華人喜愛。

張徹 胡金銓

新派武俠電影

與李翰祥的風格不同,胡金銓和張徹則以拍攝武俠片聞名,他們的風格被人定義為新派武俠電影,確定這一派的開山之作是胡金銓1966年所拍的《大醉俠》,次年,張徹的《獨臂刀》上映,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百萬導演」的名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在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贏得了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個陪襯的作用,張徹則不同,在他的影片中,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剛烈的俠客,他們個性獨立,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事的標准,他們最看重的是男人間的情義,兒女情長卻往往退居二線,成為影片主線的一個陪襯。

胡金銓與張徹同屬於一個時期的導演,同樣是新派武俠片的開山鼻祖級別的人物,不過,他和張徹還是有些不同,胡金銓更強調動作在畫面上的美感,不像張徹那樣追求殘酷美和動作的利索和真實,而且,胡金銓塑造的人物不像張徹的人物那麼強硬,性格大多比較含蓄。

超現實詭異武俠片

同樣是武俠影片,楚原的風格與胡金銓和張徹的都不同,相比之下,胡金銓和張徹更現實一些,楚原則屬於超現實主義,這和他拍攝的影片多以古龍的小說為藍本有關,他的《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都是這類超現實武俠片的代表作。這類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大多風流倜儻、放盪不羈、他們浪跡天涯,時不時還會出現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情節,這也正是古龍小說的特點了。

經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現的演員是狄龍,當年,人們習慣地把楚原、古龍和狄龍三人稱為鐵三角。

【邵氏文武女頭牌】
文:林黛
這個四屆亞洲影後,在30歲的年紀上自行結束了生命,留住了輝煌也帶給了影迷無限的唏噓感慨。她出生於1934年,廣西人,15歲的時候到香港定居,16歲開始進入演藝圈。她在邵氏期間拍攝的《貂禪》《千嬌百媚》《不了情》都為她帶來的影後的殊榮(她另外一次當影後是因為在電懋拍的《金蓮花》)。1964年,她為情自殺身亡,留下《藍與黑》和《寶蓮燈》兩部未完的作品。她的古裝扮相特別嫵媚,是邵氏風月片盛行時期的頭牌女星。

武:鄭佩佩
與林黛不同的是,鄭佩佩是邵氏的武俠女星,她在邵氏一共拍了23部電影,不算太多,但因為幾乎部部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讓人感覺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了邵氏。她剛剛出道的時候,接拍了胡金銓導演的《大醉俠》,由此而以「俠女」之稱聞名。1970年,她息影和丈夫一起到美國生活。當李安拍攝《卧虎藏龍》的時候,身手依舊了得的鄭佩佩就成了其中的「碧眼狐狸」。現在,她正在籌拍《大醉俠》的續集。她現在有3個女兒1個兒子,大女兒原麗淇目前正在娛樂圈發展,她希望在《大醉俠》的續集中,原麗淇和她的三女兒原子鏸能和她一起合作。

【他們來自邵氏】
吳思遠
吳思遠當年是從邵氏南國編導組培訓出來的,在他的身上難免帶上邵氏的影子。
吳思遠素有「香港影壇教父」的稱號,他1944年出生於上海,1966年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學習,畢業後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在場記、副導演這些崗位上都工作過。在離開邵氏之後,他並沒有忘記邵氏功夫片的精髓,他後來創辦自己的思遠影片公司,繼續導演《羅馬大綁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現在,吳思遠除了自己做導演,還發揮自己的社會威望,為整個香港電影的工作大環境而奔走。

吳宇森
像吳思遠一樣,吳宇森也是從南國實驗劇團編導科畢業的,他是張徹的得意門生,張徹在臨死前非常希望能見吳宇森一面,只可惜吳宇森最終都沒能趕得上。
1946年,吳宇森出生於廣東省,4歲時遷往香港居住。他25歲起在邵氏兄弟電影公司以助理導演的身份開始拍片。不過,他在邵氏的時間並不長,後來陸續加入了嘉禾和新藝城公司。《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喋血街頭》、《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
吳宇森向好萊塢進軍之後,執導了《終極標靶》、《斷箭》、《變臉》、《風語者》,把東方的動作片風格帶到好萊塢。
重放異彩

邵氏電影於80年代停止製作影片,其電影城也轉到電視台下用作拍攝電視劇集之用,邵氏漸漸在華人的電影圈中隱去了昔日的鋒芒,但無論如何,沒有人懷疑邵氏電影是華人影壇的一塊瑰寶。

1999年,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馬來西亞的Usaha Tegas Sdn Bhd財團購買了邵氏760多套電影的版權,隨後在藉助邵氏資源豐富的片庫在香港設立了天映娛樂公司。天映娛樂成立3年來,一直致力於恢復邵氏電影昔日的光彩,先是花巨資通過數碼技術修復了電影的舊底片;接著是把這些修復過的作品推向市場,讓人們再次看到邵氏的光輝歲月;明年,邵氏與中國星合資近10億港元的將軍澳影城將會竣工,到了那個時候,邵氏會重新簽藝員投拍新片。

天映娛樂大打邵氏牌

根據記者的調查了解,天映娛樂分為四大部分:邵氏片庫、天映頻道、天映製作和天映娛樂音像。在這四大板塊中,有三大板塊和邵氏電影有著密切聯系。
首先自然是邵氏片庫這個部分。這個片庫的資源就來自1999年被馬來西亞財團收購的760套邵氏電影的版權。這些影片被收購之後,天映娛樂投入了大量資金來恢復這些影片的影像。此片庫為天映娛樂提供了強大的內容支持。天映娛樂的中國首席代表汪之雄先生向記者介紹說:「我們現在所擁有的這些電影,有很大一部分是沒有公映過的,有些雖然公映過,但卻沒有電視台取得它們在電視網路上的播放權,對邵氏這些經典的作品,我們一定會很好地加以利用,對於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可能會以35毫米膠片讓它們重現銀幕,其他的我們也會通過家庭影視產品、收費電視等平台推出,以饗邵氏影迷。」

此外,天映頻道和天映娛樂音像也和邵氏電影有著很深的淵源。天映頻道是一個收費電影頻道,現在,在這個頻道中播放的影片絕大部分都直接來源於邵氏片庫。天映娛樂音像現在主攻的方向同樣也是邵氏電影,汪之雄先生說:「我們將通過VCD、DVD和錄像帶的形式在市場上發行邵氏電影,我們現在一共有760套邵氏的作品,計劃中是每月推出10到20套,預計到2007年,我們手上所有的影片就全部發完了。」

經修復 影片煥然一新

經過歲月的洗禮,邵氏電影在底片上已經漸漸模糊,對天映娛樂來說,他們在成立之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復這些褪色的底片。據說,天映娛樂用了最先進的數碼器材和技術來修復這些邵氏老片,具體的工作包括色彩調校、清除污跡、修補破損和刮痕等等。

那麼,經過修復的邵氏電影的效果怎麼樣呢,鄭佩佩對修復之後的影片效果的評價非常高,她說過去想看自己的電影,只能買到那些槍碟版的錄像帶,畫面極其模糊,有很多畫面還不完整,但現在好了,她在看到經過修復的《大醉俠》之後興奮地說:「修復過的版本,就跟新的一樣,連衣服上的顏色都看得很真切,說真的,如果不是看到這個修復過的版本,我已經不記得自己當年穿得是什麼顏色的衣服了。」原來,邵氏那時拍的已經是彩色電影了,而不像我們想像中都是黑白的作品。

東南亞觀眾先有眼福

這樣一來,電影迷們就有兩個渠道可以欣賞到邵氏的經典影片,一個是收看天映頻道,一個是看音像製品。

天映頻道從今年3月開始已經在東南亞地區啟播,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印尼國家的觀眾都能收看到這個頻道。據說,邵氏老牌演員鄭佩佩還會在這個頻道主持一個《邵氏大牌檔》的訪談節目,她的工作就是訪問一些曾經在邵氏工作的人,包括導演、演員和幕後工作人員,她已經訪問過的人有凌波、金漢、蔡瀾等,因為鄭佩佩本人曾經是邵氏的紅人,所以她做起這樣的采訪會相對就比較容易,盡管如此,她也透露出一點做這檔節目的難處,「因為過去了太長時間,有一些人已經不大願意再出來了露面了。」不過,鄭佩佩說她不會太勉強老同事,她也只是盡量去多訪問一些人物,節目本身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訪問多少人,能做多少期「一切都看緣分了」,鄭佩佩說。

據汪之雄先生透露,他們已經向中國廣電總局申請天映頻道在內地落地,但結果還沒有出來,「截至9月份,今年內在內地落戶的頻道申請已經停止,我們已經遞交了申請,但我們現在正在等廣電總局的批復,還不知道結果怎麼樣。」

內地觀眾看碟解饞

雖然內地觀眾暫時還沒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邵氏電影,但是卻能通過音像製品來彌補這個缺憾。記者從廣州鴻翔音像製作有限公司處獲悉,天映娛樂已經與該公司達成了協議,鴻翔公司負責以DVD和VCD的形式在中國內地獨家發行邵氏影片。

因為邵氏片庫的儲量極為豐富,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影片同時推出,到底先出什麼,後出什麼,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選擇標准呢?對此,汪之雄先生表示:「內地地區的第一批音像製品已經在7月份投放市場,第二批的正在申請當中,基本上我們選片的標准就是每次選一些武打片再選一些言情片,邵氏的電影很多,有好有壞,我們會先發行好的影片。」

我們知道,邵氏電影出有很多傑出的導演,他們的影片都自成一個風格,而且在邵氏發展的不同時期里,邵氏也形成了自己主打的幾個風格,比如說黃梅派、新武俠派等等。不知道天映娛樂會不會按照這些導演和派別進行歸類而推出音像製品呢,汪之雄回答:「我們暫時還沒有這個想法,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推出了100部左右,等到超過150部之後,我們可能會考慮用這種方式。」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
《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城市之光》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叄』 邵氏全部的恐怖片有哪些

邵氏電影公司全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

旗下有很多搞笑的鬼片和僵屍電影,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邵氏鬼片所有電影名:《東方禿鷹》、《鬼打鬼》、《鬼幹部》、《鬼咬鬼》、《鬼整人》、《花心賭聖》、《嘩鬼旅行團》、《畫皮之陰陽法王》、《黃金道士》、《僵屍家族》、《僵屍先生》、《僵屍至尊》、《疆屍翻生》、《金裝鬼打鬼》、《精靈變》、《靈幻先生》、《靈界風雲》、《猛鬼差館》、《猛鬼佛跳牆》、《猛鬼學堂》、《密宗威龍》、《錢作怪》、《青蜂俠》、《驅魔警察》、《人鬼神》、《人嚇鬼》、《人嚇人》、《神槍手與咖喱雞》、《屍家重地》、《天地玄門》、《舞台姐妹》、《新僵屍先生》、《血衣招魂》、《妖怪都市》、《一眉道姑》、《音樂僵屍》、《英雄無淚》、《鍾馗嫁妹》、《捉鬼合家歡俠女》等等。

另外還有倩女幽魂、蛇殺手、凶榜、血鸚鵡、碟仙、飛屍、屍妖、人蛇鼠、魔胎、追鬼七雄、奸人鬼、水晶人、降頭 1975、降頭 2007、邪完再邪、邪斗邪、勾魂降頭、鬼畫符、獵魔者、油鬼子、連體、日劫 。

望採納謝謝!

『肆』 香港邵氏系列電影,大家究竟喜歡哪些電影

邵氏電影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頂樑柱,在70-90年代時拍攝了很多好看的電影,邵氏電影廣告語就是《邵氏電影、必屬佳片》,可見這個名氣不小,正如以上說的,邵氏電影不管恐怖片還是武俠片都是很有劇情的,看起來感覺你最後才能猜到結局,邵氏電影小編基本上都看過,下面給大家介紹幾部我個人認為最經典的,而且還是最好看的電影。

1、《五毒》是由張徹執導的動作片。由江生、羅莽、孫建、鹿峰等參演。

故事講述了:劊子手袁德泰(王羽 飾)手段高強,金刀斬過,人犯尤不知死。徒弟二五(錢小豪 飾)與公差等每每看得五體投地。是日,袁德泰斬殺悍匪「鬼八仙」團伙三名成員,幾近完成千人斬記錄。鬼八仙頭目朱七被擒,依法亦當斬,行刑前夜,鍾馗之妹(王小鳳 飾)拜訪袁德泰,請托其失手,以延長朱七痛苦,袁德泰畏懼惡鬼尋仇,將這差事交給二五。行刑時,鬼八仙最後一人——玉殘花(王祖賢 飾)伺機營救無果,卻決心向袁德泰一家尋仇。當夜,二五被朱七鬼魂附體,幸而袁德泰身手敏捷躲過一劫,袁德泰之女巧銀(陳法蓉 飾)為二五驅魔不表。不久,袁德泰自感殺孽深重,轉行開酒鋪謀生,玉殘花混入袁家尋仇,某日鍾馗(午馬 飾)拜訪袁家,拆穿了玉殘花真實身份。

『伍』 《邵氏》電影為什麼沒有了

邵氏電影公司在1960到1980年帶是輝煌一時的香港電影大公司。公司當時的掌舵人就是邵逸夫1985年之後,邵逸夫的精力主要投入到TVB電視台之上,邵氏電影宣布正式停產,即便邵氏電影在停產了的20多年之後,依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邵氏的影響是深遠的,就好像是一個強盛一時的王朝,就算是分崩離析了。

《邵氏》電影

邵氏的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天一公司,1937年改名為南洋影片公司,1950年又更名為邵氏父子公司,邵逸夫是在1957年開始接管製片工作的。1958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任總裁,同時在九龍的清水彎購買土地,准備興建邵氏影城60年代初到70年代後期,是邵氏公司最為風光的時期,邵氏的經典作品基本都是出自哪個階段。

1985年邵氏公司宣布停產,「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的宣傳語,從此退出了觀眾的視野邵氏在50年代後期開始走向輝煌,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是電懋公司,兩家公司甚至同一時間拍出同樣題材的影片上映,造成了惡性競爭在 1964年3月5日,電懋和邵氏兩家電影公司簽訂了不在搶拍的協議,使今後的電影工業走上良性競爭的道路。

『陸』 邵氏經典電影都有哪些

太多了
1957年,中國大陸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在香港公映引起轟動,香港觀眾對黃梅調音樂如痴如醉。這一現象更是引起了對市場高度敏感的香港影人的重視,邵逸夫於是重用導演李翰祥拍攝了多部古裝題材的黃梅調電影,如江山美人 (1959)和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3)。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裝武俠片、功夫片、宮闈片居多,有些影片影響較大。它的《江山美人》、《後門》、《萬古流芳》、《藍與黑》和《珊珊》曾先後獲得第6屆、第7屆、第12屆、第13屆和第14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梁山伯與祝英台》(黃梅調)獲得第7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優秀獎和第2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華丈夫》分別在第24屆、第25屆亞洲影展上獲獎;古裝武俠片《大醉俠》、《獨臂刀》、《英雄無淚》和宮闈片《傾國傾城》、《武則天》、《楊貴妃》等都受到觀眾的歡迎。80年代中期起,影片產量減少,但創作上重視現代題材,代表作有《男與女》、《傾城之戀》、《表錯七日情》和《女人心》等。

『柒』 邵氏電影最好看的幾部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牛鬼蛇神》是記錄一段時間,一個地方每個人生活的各種技能,有秀才遇兵,有道理說不清,主要是詐騙手段。《大軍閥》記錄了戰爭時期軍閥人物的性格和特點。

《風月奇譚》思路廣,歡樂多。有趣精緻的電影,讓人捧腹大笑,贊美編劇的巧思。服裝和風景都很精緻,對話也很精彩。演員們很漂亮,演技也很好。

《傾國傾城》「傾國傾城」加上李翰祥這名字很容易被誤認為是一部製作精良品牌的浪漫片。出乎意料的是這是一部宮廷歷史劇亦是李氏第一部清宮劇。

美術場景的華麗在記憶中感覺超窗簾和燃燒。香港導演的魅力在於在狹窄的棚子里創造奇跡和幻覺。在紫禁城拍攝真實場景時,李翰祥獨特的優勢無法凸顯。

《三少爺的劍》是楚原拍的最好最時尚的武俠片;屬於邵氏必看片之一,配角陣容很強。當時邵氏幾乎一個大牌客串,可以數星星玩;

男主爾冬升英氣逼人,把狄姜二人給比沒了。女主余安安也很漂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王墨鏡的東邪西毒。

『捌』 邵氏經典電影有哪些

《江山美人》:香港第一部投資巨大的電影,當時的影響力縱不能說絕後,但絕對是空前的
《梁山伯與祝英台》:黃梅調電影時代的巔峰之作
《大醉俠》:開啟了武俠片時代,黃梅調時代的沒落
《獨臂刀》:結束了影壇陰盛陽衰的格局,從此男演員成為電影的主導,女演員淪為陪襯
《大軍閥》:商業喜劇片和風月片的開山之作
《流星蝴蝶劍》:開創了華麗唯美的武俠片風格,開啟了古龍影視的輝煌時代
《少林三十六房》:少林寺功夫片的巔峰之作,也是邵氏電影的最後一個高潮

『玖』 邵氏電影公司電影合集

邵氏電影公司生產的電影超過一千部,雖說有不少已經消失不見了,如今依然有不少的代表作。

其中包括 《醉馬騮》、《馬永貞》、《變臉》、《沒有老公的日子》、《無味神探》、《破壞之王》、《珠光寶氣》、《愛的世界》、《神勇雙妹嘜》、《法中情》、《今夜星光燦爛》、《七小福》、《山東狂人》、《霹靂十傑》、《江湖了斷》、《尖東梟雄》、《弟子也瘋狂》、《女人心》、《錯體人》、《偷情四響炮》、《鬼馬飛人》、《現代豪放女》、《替槍老豆》、《花街時代》、《城市之光》、《布衣神相》、《南斗官三斗北少爺》、《我愛羅蘭度》、《五郎八卦棍》、《錦衣衛》、《望子成蟲》、《癲鳳狂龍》、《奸人鬼》、《連體》、《大鱷群雌》、《魔殿屠龍》、《新飛狐外傳》、《窺情》、《我為你狂》、《風流冤鬼》、《男女方程式》、《清宮啟示錄》、《水晶人》、《天蠶變》、《江山美人》、《後門》、《萬古流芳》、《藍與黑》、《珊珊》、《梁山伯與祝英台》、《少林三十六房》、《中華丈夫》、《大醉俠》、《獨臂刀》、《英雄無淚》、《傾國傾城》、《武則天》、《楊貴妃》、《男與女》、《傾城之戀》、《表錯七日情》、《女人心》等。

『拾』 邵氏電影有哪些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影片以古裝武俠片、功夫片、宮闈片居多,有些影片影響較大。它的《江山美人》、《後門》、《萬古流芳》、《藍與黑》和《珊珊》曾先後獲得第6屆、第7屆、第12屆、第13屆和第14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梁山伯與祝英台》(黃梅調)獲得第7屆舊金山國際電影節優秀獎和第2屆台灣金馬獎的最佳影片獎;功夫片《少林三十六房》和《中華丈夫》分別在第24屆、第25屆亞洲影展上獲獎;古裝武俠片《大醉俠》、《獨臂刀》、《萬人斬》和宮闈片《傾國傾城》、《武則天》、《楊貴妃》等都受到觀眾的歡迎。80年代中期起,影片產量減少,但創作上重視現代題材,代表作有《男與女》、《傾城之戀》、《表錯七日情》和《女人心》等。

閱讀全文

與香港邵氏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怪物先生電影口碑如何 瀏覽:849
2021年柯南電影中文 瀏覽:2
適合情侶看電影軟體 瀏覽:610
電影霸氣台詞對口型怎麼製作 瀏覽:463
拍攝電影人物素材 瀏覽:972
電影資源的英文怎麼說 瀏覽:206
粵語電影滅門慘案 瀏覽:604
電影中的英語演講 瀏覽:833
香港電影兩女冰塊 瀏覽:258
追龍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瀏覽:513
電影我的老師中文 瀏覽:396
有沒有啥看恐怖電影網站 瀏覽:999
楊洋有電影和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289
推薦迅雷電影網站倫理電影下載 瀏覽:564
可可西里電影完整版高清免費 瀏覽:880
八妻子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108
哪裡看到囡囡這部電影 瀏覽:418
電影導演中國 瀏覽:364
去看電影的會員卡怎麼買 瀏覽:83
網上買票後怎麼看電影 瀏覽: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