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國產電影 > 台灣電影雷雨

台灣電影雷雨

發布時間:2022-06-26 03:59:17

1. 雷雨這部電影好看嗎,講的什麼

故事發生在一九一八年民國時期,是對周朴園、魯貴主僕兩家生活變遷和悲劇命運的描寫,著重揭示了封建腐朽沒落思想意識的解體和勞動人民的悲劇遭遇。

2. 雷雨的電影劇情

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繁漪在母親的安排下,嫁給比她年長十多歲的礦場主人周朴園,兩人婚後,矛盾重重,周朴園心內拾不開以往所愛的侍萍,雖然表面上她已去世。卻留下了一個私生子周萍,兩父子相依為命十年。一個新媽媽闖進他倆的世界裡,更是弄得家裡無日安寧,三人間誤會重生。以至勢成水火,結果是兒子周萍被送離周家,周朴園和繁漪亦只是過著貌合神離的夫妻生活。十七年後,周萍長大成人,返回家裡,卻與年紀相近的後母,由憐生愛,造出不可告人的事情,日間他倆是母子,晚上卻是一對秘密情人,周萍心裡為此關系難當之際,遇上了年輕貌美的周家女傭四鳳,兩人一見鍾情,超越主僕關系,四鳳珠胎暗結,周萍決定斷絕與後母的關系,正要和四鳳離開周家,結成鴛偶,周萍才知道她是父親前度愛人侍萍的女兒,而侍萍正是他的生母,一對同母異父的兄妹作出了逆倫之罪……

3. 電影《雷雨》的藝術鑒賞

雷雨
作者:曹禺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個藝術生命,也是現代話劇成熟的標志,《雷雨》一發表,就震動了文壇,而此時的曹禺只有二十二歲,此外,他的四大經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在千百個舞台上曾以多種面貌出現,被不同的人們飽含深情的演繹著,解讀著,並一舉將中國話劇推上了歷史上最轟動熱烈的顛峰時期。
《雷雨》劇作完全運用了三一律,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卻牽扯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狹小的舞台上不僅突現了倫常的矛盾,階級的矛盾,還有個體對於環境,時代強烈不諧調的矛盾,在種種劇烈的沖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實悲劇早已潛伏在每一句台詞,每一個伏筆中,只是到最後時分才終於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
劇本以扣人心弦的情節,簡練含蓄的語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極為豐富的潛台詞。如刀刃一般在讀者的心弦上緩緩滑過,那抖顫而出的餘音,至今未息。

《雷雨》資料
1934年7月,《雷雨》首次發表於由巴金任編委的《文學季刊》上。
1935年4月,由中華話劇同好會(留日學生戲劇團體)在日本東京神田一橋講堂首演三場。杜宣、吳天任導演。
同年8月,天津市立師范學校孤松劇團在學校大禮堂演出《雷雨》,是國內首演。之後,上海復旦劇社演出《雷雨》,歐陽予倩導演。與此同時,中國的第一個職業話劇團體「中國旅行劇團」先後在天津、上海、南京演出《雷雨》。
1936年,日本出版《雷雨》日文版。同年,姚辛農把《雷雨》譯成英文,由《天下》月刊出版。
1938 年,上海新華影業公司拍攝《雷雨》。
1944年 金光洲把《雷雨》譯成朝鮮文,並在漢城連演70場。同年譯成越南文,在越南公演。
1947年,台灣觀眾演出公司在台北演出《雷雨》。
1954年2月,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公演《雷雨》,趙丹導演,演員有王丹鳳、汪漪等。
1954年6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雷雨》,導演夏淳,演員有鄭榕、朱琳、蘇民、於是之、沈默、呂恩、胡宗溫、董行佶、李翔等。
1956年,新加坡藝術劇場公演《雷雨》,導演林晨。
1957年,蘇聯共有9個劇院落演出了《雷雨》,共計兩千餘場。
1959年11月,新加坡藝聯劇團公演《雷雨》。
1981年,上海芭蕾舞團將《雷雨》改編居芭蕾舞劇上演。
198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再次拍攝《雷雨》,孫道林導演,演員有孫道林、顧永菲、秦怡等。
1988年2月,新加坡實踐話劇團演出《雷雨》,夏淳赴新加坡為該團導演了此劇。
1999年10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落再次重排《雷雨》,導演夏淳,主演演員有鄭榕、顧威、朱琳、周鐵貞、韓善續、濮存昕、鄭天瑋、龔麗君。

解讀<<雷雨>>
背景
《雷雨》創作於1933年,兩年前,剛剛爆發了日本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全國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熱潮。曹禺也積極投身抗日宣傳。《雷雨》中的魯大海,就有曹禺在保定結識的一位有思想、有智慧的年輕工人的影子。
當時,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許多揭露社會黑暗、追求人性解放、婦女解放的優秀話劇,已傳入中國。易卜生的思想,對曹禺影響很大。他在清華大學的畢業論文,就是用英文寫的《論易卜生》,此外,莎士比亞、古希臘的話劇也對曹禺有深刻的影響。
自然景物、肖像描寫
《雷雨》特別重視音響和色彩效果,不惜用濃墨重彩表現。同時,還注意對人物的聲音、氣味、眼睛進行誇張的處理。
蘩漪的形象
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個性最鮮明的人物。她是五四運動以來追求婦女解放,爭取獨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她敢愛敢恨,對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園,也不放在眼裡。當然,她對舊制度的反抗是有一種畸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她在重壓下,常常無助、自卑、甚至自虐。這是蘩漪無法擺脫的弱點。
周沖的兩面性
周沖是一個受新思想、新文化影響下成長的青年。他富於幻想、生性浪漫。但他沒有韌性,對封建制度的頑固性認識不足,這註定了他悲劇命運。
魯大海的性格
魯大海是一個有思想、有行動的年輕工人的形象。他直爽、質朴但又頭腦清醒。他作為工人代表,和周朴園進行了堅決的斗爭,顯示了他的反抗精神。但是,曹禺畢竟對工人不熟悉,所以,魯大海的形象與別人相比,還是顯得單薄。

曹禺(1910-1997),卓越的中國現代戲劇家。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天津南開中學學習期間參加戲劇活動,曾擔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劇的主角。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廣泛鑽研從古希臘悲劇到莎士比亞戲劇及契訶夫、易卜生、奧尼爾的劇作。1933年大學即將畢業前夕,曹禺創作了四幕話劇《雷雨》,於次年公開發表,很快引起強烈反響,它不僅是曹禺的處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別出版了他的重要劇作《日出》和《原野》。曹禺抗戰期間的重要劇作是《北京人》。新中國成立後,曹禺創作的劇本主要有《膽劍篇》、《王昭君》等。 《雷雨》在一天時間(從上午到半夜)、兩個場景(周家和魯家)里,集中展開了周、魯兩家前後30年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顯示了作品嚴謹而精湛的戲劇結構技巧。該劇反復寫蟬鳴、蛙噪,寫雷雨到來前後的悶熱,其用意不僅是渲染苦夏的"郁熱"氛圍,而且還在於暗示人物的情緒、心理、性格。
更值得稱道的是劇作的語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個性化的語言進行寫作--從它的台詞里,觀眾(讀者)能聽(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齡、性別、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語言帶有濃烈的抒情味--它的語言發自人物的肺腑,帶有強列的情緒色彩,某些場合的台詞(如第三幕周沖對四鳳暢談未來理想的台詞)本身就是沒有分行的抒情詩。《雷雨》以自己富有動感而精美的語言,充分展示了話劇這門「說話的藝術」的魅力。
在千百個舞台上曾以多種面貌出現,被不同的人們飽含深情的演繹著,解讀著,並一舉將中國話劇推上了歷史上最轟動熱烈的顛峰時期。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清華大學的學生們組織起抗日宣傳隊,開展抗日宣傳,曹禺擔任了宣傳隊長。這年10月12日一大早,他和宣傳隊的同學們坐火車到保定去宣傳,在火車上遇到了一位姓趙的魁梧大漢,是長辛店鐵廠的工人。他對學生們的抗日行動贊不絕口,說:日本人霸佔咱東三省,就像在咱國家身上割了一塊肉。娘疼兒心酸,誰割咱娘的肉,咱就跟他拼!曹禺從心裡欽佩這位工人大哥的愛國之心,他想起自己正在構思的話劇《雷雨》,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漸漸在他心裡清晰起來。
曹禺率清華大學抗日宣傳隊在保定育德中學進行抗日宣傳,演出了《月亮上升》等話劇。這部描寫東北松花江群眾掩護抗日武裝隊員過江的話劇,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育德中學附近有個鐵廠,曹禺與工廠的工人們座談,工人們純朴的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曹禺在車上遇到的那位姓趙的工人融合成了《雷雨》中的魯大海。多少個日日夜夜,在清華大學圖書館西文閱覽室,在清華園的小河邊,曹禺為創作《雷雨》簡直到了神魂顛倒的地步。幾經揣摩構思,又用了6個月全神貫注地寫作,曹禺終於完成了《雷雨》的最初創作。此劇以1925年前後的中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這時是1933年8月,曹禺即將從清華大學畢業,並受聘赴保定育德中學任教。
在育德中學期間,他將此劇本進行了最後的完善。育德中學是同盟會員陳幼雲1907年11月在原直隸訥公祠公立高等小學堂基礎上創建的一所完全中學,1917年增設留法勤工儉學等工藝預備班,1931年又增設高級普通科,全校高初中合計有20個班左右,學生1000多人。學校要求理科教師要用英語授課,讓學生畢業時達到大學預科程度,這樣,英文課就頗為重要。曹禺被育德中學聘為英文教員,為學生講授林語堂開明英語讀本,英文經典,英文論說文范等課程。他在到育德中學任教之前,將《雷雨》的劇本送到了《文學季刊》。一部《雷雨》讓他苦苦構思了近5年,苦心寫作半年,五易其稿。寫成後將劇本交給了他在南開中學的同窗好友靳以。靳以與巴金共同負責《文學季刊》的組稿工作,《文學季刊》的主編是鄭振鐸。靳以人很正直,他覺得曹禺是他的好朋友,就沒好意思將《雷雨》劇本向主編推薦,稿子一直放在他辦公桌的抽屜里。這期間,曹禺一直在育德中學盡心教學,但他始終放不下心愛的戲劇創作,於是,半年後他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繼續深造。直到他離開育德中學,他的《雷雨》還是石沉大海。
1934年7月的一天,靳以與巴金一起談論《文學季刊》的組稿工作,巴金說:我們要注意文壇的新人,組稿面要寬一些。靳以便將曹禺的《雷雨》交給巴金。巴金當晚就讀完,被深深打動,把劇本推薦給主編鄭振鐸,在當年《文學季刊》的第三期發表。之後很快由中華同學新劇公演會在日本東京上演,東京神田一橋教育館發行了《雷雨》的日譯本,成為暢銷書。魯迅看了日譯《雷雨》劇本頗為興奮,對到訪的美國記者斯諾說,中國最好的戲劇家有郭沫若、田漢、洪深和一個新出的左翼戲劇家曹禺。正在東京的郭沫若觀看了《雷雨》的演出後親自為《雷雨》的日譯本作序說,《雷雨》確是一篇難得的優秀力作。曹禺由此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一躍成為中國劇壇的巨星。
《雷雨》劇作完全運用了三一律,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卻牽扯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狹小的舞台上不僅突現了倫常的矛盾,階級的矛盾,還有個體對於環境,時代強烈不諧調的矛盾,在種種劇烈的沖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實悲劇早已潛伏在每一句台詞,每一個伏筆中,只是到最後時分才終於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
劇本以扣人心弦的情節,簡練含蓄的語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極為豐富的潛台詞。如刀刃一般在讀者的心弦上緩緩滑過,那抖顫而出的餘音,至今未息。
《雷雨》主要人物
繁漪、周沖、周朴園、魯侍萍、魯四鳳、周萍、魯大海、魯貴

《雷雨》主要內容
30年前的周朴園與女僕梅侍萍相愛,並且生了兩個兒子。後來,周家為了與一位門當戶對的小姐(繁漪)結親,在大年三十晚上趕走了梅侍萍,強迫她留下了長子(周萍),並且帶走剛剛出生三天,病重的次子(魯大海)。侍萍被逼投河,幸而被救。此後她嫁給了魯貴,又生了女兒四鳳,自己改名魯侍萍,兒子也改名魯大海。後來,魯大海來到周朴園手下做工,四鳳則在周家館做使女。
周朴園與後妻繁漪有了兒子周沖,而周萍與繁漪早在3年前就有了亂倫的關系,周萍清醒後十分害怕,急於擺脫繁漪,而愛上並且追求四鳳。繁漪吃醋,就叫來了四鳳的母親是侍萍要辭退四鳳。侍萍來後發現這里的主人便是周朴園,於是她在二人獨處的時候用無錫口音引起他的注意,並認出了她。周朴園想用金錢買通侍萍被一口拒絕,侍萍提出他想見見周萍,作為恩斷義絕的條件,周朴園答應了。這個時候,工人代表魯大海來找周朴園談判,後來周朴園辭退了魯貴和四鳳,魯貴在家裡罵罵咧咧的,魯大海與其發生了爭吵,周沖奉父親的命令給魯家送來100元錢,魯貴厚著臉皮收下,並且要殷勤的款待周沖,而大海得知後卻退還了那100塊,並且把周沖趕了出去。魯侍萍決定第二天就帶四鳳離開,而此時周萍卻找了過來。被魯大海發現,魯大海要攻擊周萍,被侍萍救下,後來,周沖,周萍,周朴園,繁漪在周家客廳發生矛盾,繁漪低聲下氣的求周萍帶她走,卻被周萍回絕。繁漪撕掉侍萍的照片,魯貴和魯大海先後從外面走了進來,魯大海跟周萍單獨在客廳發生激烈沖突。魯侍萍找尋四鳳而來,卻得知四鳳和周萍已經有了身孕。魯侍萍叫周萍帶四鳳走,從此再無關系。
這個時候繁漪帶著周沖過來,當面公開周萍與四鳳的關系,因為周沖也喜歡四鳳。周萍與繁漪發生沖突,繁漣漪在絕望中叫來周朴園,公開了自己和周萍的關系,周朴園以為繁漪知道了侍萍的身份,便叫周萍叩頭認母。在場的人都呆若木雞,四鳳承受不住打擊,跑到花園里,周沖為救她,兩人雙雙觸電身亡,魯侍萍痛苦的哭不出來,繁漪又哭又笑,周萍在書房開槍自殺,繁漪和周朴園跑進書房,魯侍萍暈倒在地上。

4. 求話劇《雷雨》電影資源,1984年版

《 雷雨》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94PFcGTVJD4FrHT-nwHruA

提取碼: hq93

《雷雨》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劇情片,由孫道臨執導,孫道臨、顧永菲、秦怡等主演,於1984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曹禺的同名話劇,講述了煤礦主周朴園專制、偽善,在他的控制下,周家變成了壓制人性的枯井,最終,多年的積怨在雷雨之夜爆發,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5. 雷雨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雷雨》是由黃浩義執導的劇情片,李美鳳、郭德民、黃淑儀、陳啟康、黃浩義、老廣成參與演出。

《雷雨》講述了周萍與四鳳之間的故事。

6. 電影《雷雨》中有幾處巧合

周朴園是一個現代廠礦的董事長,30年前,他為了娶一個名門閨秀,逼走為自己生了兩個孩子的侍萍。30年後,侍萍的女兒四鳳來到周家做傭人,與周家大少爺周萍相愛,並有孕在身。但是周家年輕的太太繁漪,不肯放棄曾與她私通的周萍。而繁漪的兒子周沖,又愛戀著四鳳。這時候,侍萍來到周家尋找四鳳,翻出了30年前的舊情債,更發現周萍與四鳳竟然是同母異父的兄妹。一切血緣的謎底揭穿了,四鳳觸電自殺,周沖為救四鳳也觸電身亡,周萍開槍自盡,繁漪瘋了,侍萍獃痴了,周朴園家破人亡。這些人物通過各種關系及巧合地聯系在一起,既有各自的沖突,又有大環境的沖突。但是可以看到,構成這些沖突的基礎,是一個巧得不能再巧的巧合。

7. 雷雨內容

評論作者簡介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祖籍湖北潛江,我國傑出的劇作家和「當代語言藝術大師」。1933年,曹禺在《文學季刊》上發表處女作《雷雨》,一舉成名。此後他又接連創作了《日出》(1935年)、《原野》(1937年),奠定了在中國戲劇界的大師地位。抗戰爆發後,曹圈計劃創作「抗戰三部曲」,但由於種種原因,只完成了第一部《蛻變》。1940年,曹禹創作了多幕劇《北京人》,並且根據巴金的同名小說成功地改編了話劇《家》,從而進入了創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後,曹禹長期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品為歷史劇《膽劍篇》(1961年)和《王昭君》(1978年)。

內容精要

這是一出嚴格遵循「三一律」原則而創作的戲劇,所有的矛盾沖突都發生在一個陰郁悶熱、雷雨交加的夏日。這一天,離家兩年的某煤礦公司的董事長周朴園剛剛從礦上回來,而那位終日「卧病」、被關在樓上的太太繁漪也因為一樁隱秘的心事而破天荒地走下樓。悲劇就此展開。

在這個看起來體面的家庭中,周朴園是唯一的主宰,他按照他的一套標准統治著這個在他看來「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卻不知平靜的背後隱藏著罪惡與災難。采訪是他的第二個妻子,這是一個文弱、明慧的女子,可又有著一點原始的野性。她嫁到周家十八年,生了一個兒子周沖,但這個如墳墓般令人窒息的家庭卻使她日見萎縮,直到周朴園前妻所生的兒子周萍從鄉下來到這個家。周萍使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慾望,她將這一點愛看作全部的希望,牢牢抓住不肯放手。可周萍卻是一個軟弱的人,很快就對這種「畸形」的關系感到厭惡,並為自己欺騙了父親而深深悔恨。在極度痛苦中,他與管家魯貴的女兒、美麗單純的丫環四風產生了感情。他希望能藉此擺脫!日日的一切,甚至打算離開這個家,去開始他的新生活。而他的弟弟周沖,一個單純善良、充滿幻想的大孩子,也同時愛上了四風。

周萍的背叛令繁漪極為痛苦,他即將離去的事實更使她對未來萬分恐懼,她不顧一切地要抓住這最後一根稻草。正在這時,四鳳那遠在濟南一所學校幫工的母親回來了。繁漪得知魯媽並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到公館里替人做工,便准備通過魯媽趕走四鳳。於是,魯媽就在這個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午後,走進了周公館。

魯媽來到周公館,周朴園書房那熟悉的一切令她恍然如在夢中。原來,魯媽就是周萍的親生母親,三十年前周家的丫環侍萍。當年她與周家大少爺周朴園相愛,並且生下了兩個孩子,可是由於身份地位的懸殊,最終被周朴園拋棄。大年三十的晚上,她帶著剛生下三天的孩子離開周家,原打算投河自盡,卻被人救起,從此開始了三十年痛苦飄零的生活。繁漪見到待萍,向她暗示四鳳與自己的兒子周沖有曖昧關系。侍萍沒有想到命運竟會如此安排,女兒在三十年後又走進了周家,並且重復了自己以前所走過的路。她決定帶走四鳳,遠遠地離開這里。

侍萍的突然出現令周朴園大吃一驚,盡管多年來他一直對往事感到內疚,對侍萍也一直有著真誠的懷念,但如今侍萍的出現還是讓他感到現實的危險。他害怕自己的地位、家庭遭到破壞,於是便希望用錢來打發侍萍。侍萍對周朴園徹底失望,表示只想見一見自己的兒子周萍。與此同時,當年侍萍帶走的另一個兒子魯大海如今正作為周朴園礦上的罷工代表在門房等著與周朴園談判。一家人就在這樣充滿對立與矛盾的境況下見面。周朴園與魯大海發生沖突,周萍怒打了大海。多年思念的兒子竟然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自己面前,侍萍悲憤莫名,帶著四風、大海離開了周家。

繁漪懇求周萍不要拋棄自己,但被周萍拒絕,繁漪絕望至極。侍萍讓四鳳發誓永不再見周家的人,四鳳感到非常痛苦,不知所措。雷雨之夜,醉酒的周萍來到魯家,從後窗偷入四鳳的房間。魯大海回到家中,周萍欲逃,但窗戶已被跟蹤而至的繁漪悄悄從外面鎖。大海欲殺周萍,被侍萍拚死攔住,周萍趁機逃走。

周萍回到家,面對繁漪的再次懇求,不為所動,決定當夜就動身。羞慚之餘從家中跑出的四鳳找到周萍,周萍決定帶她一起離開,而這時侍萍和大海尋找四鳳也來到了周家。侍萍堅決不許四鳳與周萍在一起,四鳳無奈告訴母親自己已經懷孕。五雷轟頂的侍萍面對這天大的「罪孽」,決心自己咽下這苦果,給孩子們一條生路。但此時的繁漪已經陷入瘋狂,她先是希望利用自己的兒子周沖來阻止周萍,讓單純的周沖不得不面對母親與大哥通姦的事實;然後她又叫來了周朴園,迫使所有的人面對面地站到了一起。於是,在這個大雷雨的夜晚,所有人物間的關系,一切最殘酷的事實,都被揭開了。周萍無法面對這一切,終於開槍自殺,而狂亂中沖進雨夜的四鳳和跟出去欲救她的周沖也先後慘遭電擊而死。在這命運的重擊之下,繁漪和侍萍徹底崩潰,這幕人間悲劇終於落下了帷幕。

簡短評論

無論是從故事層面、戲劇效果,還是從更深的人生哲理意蘊,不管從那種角度而言,《雷雨》都是一部值得一讀的精彩之作。這里有著「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根很」,有著「最『雷雨』」的女人,也有著如「一棵弱不禁風的草」般的男人,有在歲月中歷練得冷酷但仍殘存著一絲溫倩的老人,也有對生活尚充滿幻想的孩子。在這最濃縮的時間與空間里,所有的人都在糾纏著,掙扎著,或為了實現救贖,或為了追求夢想,或為了保持一點眼前的平靜,可一切的努力都是無力的,最終的毀滅無可避免。作者欲表達一種人類的命運,人對於一種神秘不可知的力量的「無名的恐懼」和「不可言喻的憧憬」。這是一個二十三歲青年的激情之作,也需要我們以激情去讀,用心去感受。當然,多年來《雷雨》不是作為神秘劇而是作為社會劇被歡迎的,作者對於人們就其作品所作的解釋棗「暴露大家庭的罪惡」也表示了追認,這或許說明了這部作品內涵的豐富性。

名人評語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讀的作品。

——巴金

一出動人的戲,一部具有偉大性質的長劇。

——劉西渭(李健吾)

說到《雷雨》,我應當告白,虧了它,我才相信中國確乎有了近代劇。

——黎烈文

精彩章節推薦

其實整個劇本並不長,完全可以一氣讀下去,不過一定要選擇的話,以下部分是最該讀的:

序幕和尾聲:這部分常常被人們忽視,搬上舞台時基本上也都被刪掉,但作者自己卻對其報看重,並為之專門做了解釋。究竟有什麼意義,還是自己讀一讀吧。

第二幕:這是課本上所選的章節,其經典程度自不必說。

第四幕:全劇的高潮,矛盾沖突達到頂點,不能不看。

(吳嵐)

《雷雨》—一部糾纏著復雜的血緣關系和聚集著許多的巧合,但卻透露著必然的悲劇。
遠看《紅樓夢》,近看《雷雨》

影響中國現代文化的經典著作
中國話劇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雷雨》是著名劇作家曹禺的開山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這部劇作在中國文學史上被稱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面旗幟,並被定為中學與大學的必修課,這就足可證明它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23歲的曹禺就讀於清華大學時創作的四幕劇《雷雨》不僅奠定了他在中國話劇史上傑出的現實主義劇作家的地位,同時也是中國年輕的話劇藝術成熟的標志。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劇,曹禺以極端的雷雨般狂飆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節、簡練含蓄的語言、各具特色的人物和極為豐富的潛台詞,如刀刃一般在讀者的心弦上緩緩滑過,那抖顫而出的餘音,至今未息。幾十年來,《雷雨》被一代又一代人閱讀,被一批又一批演員排演,時光的淘洗不曾減褪它的華彩,它已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經典之作,被譯成各種文字,進入世界文學之林。

《雷雨》的確是一篇難得的優秀力作。作者於全劇的構造、劇情的進行、對白的運用,的確是費了莫大的苦心,而都很自然緊湊,沒有現出十分苦心的痕跡。作者於精神病理學、精神分析學等,似乎也有相當的造詣。以我們學醫學的人看來,即使用心地要去吹毛求疵,也找不出什麼破綻。在這些地方,作者在中國作家中應該是傑出的一個。他的這篇作品受到同時代人的相當地歡迎,是可以令人首肯的。
--郭沫若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部多幕長劇,寫成於1933年,最初在1934年的《文學季刊》上發表。劇本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框架里,集中描寫了周、魯兩個家庭的成員之間前後30年的復雜糾葛和由此形成的大悲劇,深刻地暴露了老中國上流社會的歷史罪惡。《雷雨》的出現,標志著我國話劇在創作上的邁向成熟。
--北大教授 唐沅

《雷雨》大膽地吸取了外國優秀劇作的豐富經驗,成功地推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戲劇性強、暴發力大的劇作。結構嚴密緊湊,完整集中。人物少,時間短,場景集中。劇情發展入情入理,既合乎生活邏輯,又合乎人物性格邏輯,最後高潮出現,具有不可抗拒的說服力。
--文藝理論家 冉憶橋
對於神秘誘惑的憧憬

關於《雷雨》的主題,曹禺有過這樣一段闡釋:"《雷雨》對我是個誘惑。與《雷雨》俱來的情緒蘊成我對宇宙間許多神秘的事物的一種不可言喻的憧憬。"青年時代的曹禺滿懷激情,嘗試用創作表達自我的人生感悟,然而冷靜的理性思考的相對缺乏又令他無法對人生困惑一一做出解答,因此《雷雨》創作更多呈現出情緒化的傾向,感性體驗的豐富完整為劇本注入了充沛的生命力。這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仍然是種"神秘的誘惑"。

首先,這種"神秘的誘惑"源自對於無常命運的恐懼、惶惑與呼號。未出場的第九個人物--"命運"始終是全劇的最高主宰,它輕而易舉、反反復復地捉弄、擺布場上人物,它的突然而至與悄無聲息觸動著每一個人的恐懼神經。隱忍退讓的魯侍萍時時警惕、步步為營,無時無刻不在恐懼的煎熬中希冀逃脫命運的懲罰;自大蠻橫的周朴園對於前半生的罪惡可能帶來的災難也同樣有著深沉的焦慮,他害怕與侍萍的任何瓜葛令他失去現有的一切,他擔心命運將無情地剝奪自己已經擁有的財富與名譽……對於命運的極端恐懼折磨著每一個強烈慾望中的靈魂,他們焦灼的心情恰似雷雨前沉悶壓抑的天空。然而這種恐懼本身就是個誘惑,恰如欣賞恐怖片時欲看又怕,越怕又越想看的情緒體驗。

對於命運的恐懼固然真實地存在著,然而被殘酷命運所驅使的人們卻不是宿命地等待最終的審判,頑強的生存意志與求生本能促使他們不斷掙扎,因此在困境中的垂死抗爭形成另一種"神秘的誘惑"--對於生命力的張揚、禮贊與崇拜。"魔鬼"繁漪的兩次人生選擇最充分地燃燒著這種生命力的激情火焰。

在使人恐懼、逼人抗爭的殘酷現實之外,對於理想希望的追求如天使的羽翼給予人們飛向天堂的憧憬與信念。這一層的"神秘誘惑"是擺脫沉重的輕松。

害怕命運的恐懼感,反抗命運的生存力,超越命運的理想性,《雷雨》的"神秘誘惑"包含著這三層意義,但卻遠不止這些。因為我們無法對一個文本做出理性定位,即使劇作者本人也難以陳清--"而我始終不能給它(神秘誘惑)以適當的命名,也沒有能力來形容它的真相。因為它太大,太復雜"。因此如果定義《雷雨》為單純的命運悲劇將無法涵蓋它延伸的意義范疇,而理解曹禺的創作情感--"對於神秘誘惑的憧憬"才能貼近劇作的本真,這也正是我們解讀的價值所在。 �吳葉子

周朴園

就像眾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朴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雜的關系又上演了,簡直就是一團糟,最終導致了同母異父的兄妹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了,偏偏當年的風流少年周朴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件事害死了3個人……

梅侍萍:

她不是曹禹最鍾愛的人物,不具有最「雷雨」的性格,所能喚起的閱讀共鳴也不會是最「雷雨」的。然而,侍萍的沉默卻讓我們不敢同樣沉默地漠視命運。意義恰好相反,侍萍的人生經歷最沉重地敲擊著《雷雨》的悲劇喪鍾:將最有價值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
侍萍作為一個舊時代的下層婦女,她的人生已被分成兩部分:一半屬於丈夫;一半屬於兒女。她希冀在默默無私地為他人奉獻中得到對方的關愛與理解,從而確證自己存在的價值。然而侍萍命運的悲劇性卻讓這汪純凈的生命之泉慢慢乾涸,直至枯竭。

周沖和四鳳:

周沖和四鳳是整出戲中最讓人不忍心的受害者,他們倆個同樣的單純、清澈,對甜蜜的愛情那麼憧憬,對未來充滿了熱情,他們明亮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洶涌,一心只勾勒著幸福的輪廓,當他們的幼稚在殘忍的現實面前被得頭破血流的那一剎那,老鍾就已經鳴起,其實周沖化比四鳳更加無辜,雷雨過後,我們不得不扼腕嘆息:多麼年輕的生命啊。
如果真的要揪出這無奈的悲劇的「罪魁禍首」不知算是周朴園和魯侍萍呢,還是已故的周家老太太,少年和丫環偷情似乎自古以來就沒有幾個落得圓滿的下場,這幾乎成了一條亘古不變的規律,在等級森嚴的制度下,這本來就是一類被詛咒的愛情,身份的懸殊,是世人心中永不逾越的鴻溝,周朴園和魯侍萍終究難逃棒打鴛鴦的結局,人間又多了一例明證

周萍:

他的懦弱,是個十足的膽小鬼,單憑這一點,他就永遠不會配上蘩漪,他只有無盡的追悔,永遠只在悔恨自己過去由直覺鑄成的錯誤,「他佩服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在他的見聞里,除了一點倔強冷酷——但是這個也是他喜歡的,因為這兩種性格他都沒有,他覺得他在那一方面欺騙他的父親是不對了,並不是因為他怎麼愛他的父親(固然他不能說不愛),他覺得這樣是卑鄙,像老鼠在獅子睡著的時候偷咬一口的行動,在他的直覺過去,理智冷回來的時候,他更刻毒地恨自己,更深地覺得這是反人性,一切的犯了罪的痛苦都擁到自己身上,他要把自己拯救起來,他需要新的力,無論是什麼,只要能幫助他,把他由沖突的苦海中救出來

蘩漪

《雷雨》中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曹禺先生在序中這樣評價蘩漪:「蘩漪是個最動人憐憫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執勤的馬,毫不猶豫地踏著艱難的走道,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在《雷雨》的氛圍里,周蘩漪最顯得調和,她的生命燃到電火一樣地白熱,也有它一樣的短促,情感郁熱,境地,激成一朵艷麗的火花,當著火星也消滅時,她的生機也頓時化為烏有,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織著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也許愛與恨正是曹禺的《雷雨》所要表達的主題,周朴園、魯侍萍,乃至周萍,哪個不是一切的恩怨情仇,只有蘩漪將愛與恨的交織詮釋他如此淋漓盡致,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裡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艷,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我不得不贊嘆蘩漪,她就是那個瘋狂到讓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里,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顆被愛情遺忘的心,十八年來陪伴著一個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

魯大海:

他代表的工人階級將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鋒,他們是雷雨,是閃電,將要摧毀黑暗沒落的舊制度,作者的立意也在這里。

8. 《雷雨1984》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孫道臨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O6M6-B_iD4zi-nQtwSCSpA

提取碼: mzh3
《雷雨》
導演: 孫道臨
編劇: 孫道臨、曹禺
主演: 孫道臨、顧永菲、馬曉偉、張瑜、秦怡、鍾浩、梁同裕、胡慶樹
類型: 劇情、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4
片長: 113分鍾
又名: Thunderstorm
周家館里的大老爺周朴園(孫道臨 飾)經營的是煤礦生意,和自己的續弦繁漪(顧永菲 飾)生下了自己的第二個兒子周沖(鍾浩 飾),而大兒子周萍(馬曉偉 飾)的生母,周朴園只說早早過世了。年輕貌美的繁漪忍受不了周家館的死氣沉沉和周朴園的陰郁脾氣,和大兒子周萍發展成了亂倫關系。這段禁忌之戀最終因為周萍的懦弱而夭折,周萍轉而把注意力投入到了家裡的侍女四鳳(張瑜 飾)身上。周萍和四鳳的關系讓繁漪精神衰弱,於是找來了四鳳的母親希望把四鳳辭退。走入到周公館的侍萍(秦怡 飾),原來就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園拋棄的,最後被周家的管家魯貴所救的周萍的親生母親。得知真相的侍萍無法接受自己女兒和兒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相戀的事實,而悲劇卻已無法阻止……
本片改編自作家曹禺的同名話劇。曾多次被搬上熒屏,至今仍活躍在話劇的舞台上。


9. 電影雷雨的影評

《雷雨》是四幕悲劇(初版本有「序幕」和「尾聲」)。它通過周、魯兩個家庭,8個人物, 前後30年間復雜的糾葛,寫出舊家庭的悲劇和罪惡。在作者看來,這場悲劇和罪惡的製造者正 是那些威嚴體面、道貌岸然的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當時作者雖還不能從理論上清楚認識他的 人物的階級屬性和特性,但具體描寫上,已經接觸到了現實階級關系的某些本質方面。周朴園 與侍萍的矛盾分明帶有階級對立的性質,周朴園與魯大海的沖突,更可看出社會階級斗爭對作 者的直接影響。劇本雖然從性愛血緣關系的角度寫了一出家庭的悲劇,但客觀上也反映出中國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某些側面。充滿不義和邪惡的舊家庭正是整個舊社會舊制度的縮影。 《雷雨》在藝術上達到了很高的成就。作者對舊家庭的生活非常熟悉,對所塑造的人物有著深 切的了解,對人物性格的把握相當准確。周朴園的專橫偽善,繁漪的乖戾不馴,都給人以鮮明 的印象。《雷雨》接受了希臘命運悲劇的影響,洋溢著一種不可名狀的悲劇氣氛。作者善於把 眾多的人物納入統一的情節結構之中,製造出一個又一個緊張的場面和強烈的戲劇沖突,再加 上語言的活潑和生動,使《雷雨》獲得空前的成功。1935年4月《雷雨》首次在日本東京演出, 同年秋在國內上演;從此,《雷雨》成了最受群眾歡迎的話劇之一,一直保持旺盛的藝術生命 力。 《雷雨》的人物和戲劇沖突 曹禺在《雷雨》中,描寫五四以後一個帶有封建性的資產階級家庭的黑暗生活,以封建家 長和資本家的周朴園為中心,展開了他所直接和間接造成的各種復雜尖銳的矛盾沖突,揭露了 舊中國的家庭和社會的罪惡。 30年前,周朴園還是一個「大少爺」的時候,曾經勾引使女梅侍萍,後來為了要娶「一位 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將她和新生的第二個兒子趕出門去。18年前,他又娶了繁漪。繁漪不堪 忍受他像「閻王」似的壓迫和「監獄」似的家庭生活,3年前就和他的長子周萍發生戀愛。但 是周萍像他父親一樣,不久就厭棄了她,又去勾引使女魯四鳳。同時,繁漪的兒子周沖也在愛 著四鳳。周朴園繼續壓迫繁漪,她就只好抓住周萍不放,而周萍卻竭力逃避。繁漪就叫四鳳的 母親來帶走四鳳,以此向周萍報復。梅侍萍後來嫁給魯貴,生了四鳳。因此,周萍和四鳳原是 異父同母兄妹,這種亂倫關系一經發現,家庭悲劇就無可避免地發生了。 《雷雨》以周朴園和婦女尤其是勞動婦女的矛盾為主要矛盾,同時還表現了資本家和工人 之間的階級矛盾。周朴園一貫剝削工人,「發的是絕子絕孫的昧心財」。他曾經命令礦警打死 了30多個礦工,罷工工人魯大海前來和他交涉,他後來雖然知道魯大海就是他的第二個兒子, 但他終究毫不留情地鎮壓工潮,並將魯大海開除。 曹禺所要表現的這種生活過程,歷時30年,而且關系如此復雜,斗爭如此尖銳,那麼他怎 樣將這些內容組織在一篇四幕劇中去,正如狄德羅所說,他怎樣「由主題的中心直入,仔細分 辨劇情開始的時機」呢? 從舞台形象的塑造上說,近代話劇在時間和空間上比我國傳統戲曲受到更大的限制。傳統 戲曲的演出,不需要近代話劇舞台上所應用的布景和幕,即使應用,總是帶有虛擬性質,因此 劇作家可以較自由地來處理他的內容,大致按照矛盾沖突的發展的自然程序,從頭到尾表現出 來。例如元代雜劇作家紀君祥在《趙氏孤兒》的楔子和五折戲中,從頭至尾表現了歷時20年的 屠岸賈迫害趙盾祖孫三代以及趙氏孤兒為家族報仇的故事。曹禺當然不能再用這種結構,必須 根據話劇舞台的條件採用新的方法,更緊湊更集中地來組織戲劇動作。他在《雷雨》中,將前 後30年的舊中國家庭和社會的許多矛盾沖突集中在「一個初夏

10. 雷雨電影觀後感

電影《雷雨》是由導演孫道臨指導,演員秦怡、張瑜、馬曉偉等主演。該片改編自曹禺的同名話劇,講述了煤礦主周朴園專制、偽善,在他的控制下,周家變成了壓制人性的枯井,最終,多年的積怨在雷雨之夜爆發,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的感觸非常深,《雷雨》這個劇本對帶封建性的資產階級家庭隱秘的罪惡的揭露,以撼動人心的悲劇力量,震動了廣大讀者和觀眾的心靈,它對舊社會生活的現實主義的深刻反映,藝術結構的緊湊、人物性格描寫的生動技巧。

《雷雨》就像一個社會,一個社會的縮影。這個社會的締造者就是周朴園。不同的人對《雷雨》有不同的感受,年輕人會認為是以情愛為主線,年紀大了一點的人會注重人物內心的變化和磨礪。我覺得周朴園是一個不配去愛的人,也不配有人來愛的人。

劇情表述他為了紀念侍萍,搬了家之後還要保持原來的景緻,看似執著而深情,實際上周朴園是沉浸在自己營造的懷舊氣氛中享受這份自己虛偽的感動。其他人的愛情看似堅貞,很讓人感動。愛是一個多麼俗和偉大的字呀,很多人終極一生也許都不知道,這一輩子始終站在愛情的身邊,而不曾擁有。

閱讀全文

與台灣電影雷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1年柯南電影中文 瀏覽:2
適合情侶看電影軟體 瀏覽:610
電影霸氣台詞對口型怎麼製作 瀏覽:463
拍攝電影人物素材 瀏覽:972
電影資源的英文怎麼說 瀏覽:206
粵語電影滅門慘案 瀏覽:604
電影中的英語演講 瀏覽:833
香港電影兩女冰塊 瀏覽:258
追龍這部電影講了什麼 瀏覽:513
電影我的老師中文 瀏覽:396
有沒有啥看恐怖電影網站 瀏覽:999
楊洋有電影和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289
推薦迅雷電影網站倫理電影下載 瀏覽:564
可可西里電影完整版高清免費 瀏覽:880
八妻子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108
哪裡看到囡囡這部電影 瀏覽:418
電影導演中國 瀏覽:364
去看電影的會員卡怎麼買 瀏覽:83
網上買票後怎麼看電影 瀏覽:486
拿鐵電影國語版 瀏覽: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