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動畫電影的特點
1.劇情簡單,一般適合小小孩子看,很少有能真正吸引青少年的。
2.很短,播放渠道少,很少有人知道現在電視裡面播什麼動畫最熱門。
3.投資大但是效果小。
② 動漫行業調查報告(加分)
中國動畫發展的現狀與問題之我見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9-02-02 16:48:00 ] 作者:曾高潮 編輯:studa0714
一、中國動畫發展的現狀
作為世界動畫片的一部分的中國動畫片,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就,並在世界動畫影壇上享有「中國學派」之美譽。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中國動畫事業卻出現不景氣的跡象。今天我們的動畫市場大多被美國、日本等國的外來動畫片所佔領。我們的動畫市場令國人擔憂,如今的動畫片正在向成人化、產業化等方面發展,可是我國動畫片卻發展較為緩慢,沒有了以前的繁榮。因此,國產動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二、中國動畫發展的問題
1.中國動畫發展的定位不夠准確
目前中國動畫片的製作單位比較特殊,它既是一個企業單位,又沒完全蛻去事業單位的特徵,一方面要求完成布置的年生產量,另一方面要求自己負責銷售。在數量與質量上就存在著矛盾,在教育、娛樂、商業上也存在著矛盾。雖然現在我們已經意識到了自身可能存在著與市場脫軌或者結合不緊密的問題,但是中國觀眾甚至影人對動畫片的了解卻較少。特別是絕大多數年長的人固執的認為動畫片就是給兒童看的。於是,中國動畫片的定位就被長期的誤解著。
2.中國動畫題材僅針對低齡化人群,范圍狹窄,缺乏創意
如果中國動畫片要騰飛,如果中國的製片人、投資者、製作者及審片人,要製作出真正精美恢宏瑰麗,弘揚民族精神的中國人自己的大片,那麼,筆者認為美國的製作機制和經驗是我們應該汲取的。如今,中國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日本動畫片的痴迷程度,已使我們心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是的,我們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自己的市場,對青少年的生命價值不夠重視,沒有潛下心來深入研究新一代的心理,也沒有了解動畫電影的藝術和市場,不了解動畫電影在今天青少年心靈中所產生的無窮魅力和人格影響,於是如今一些青少年的精神的天空以及最廣闊的中國市場就被別人佔領了。而現在製作出來的產品充其量是給學齡兒童看的,而優秀的動畫片創作要不拘於傳統,要展現豐富多彩的世界。但在中國動畫片體現出來的思想卻是:動畫片是小孩子的世界,於是製作出來的動畫片也就呈現出幼稚的特色。
3.中國動畫缺乏全面的製作技術
如今動畫專業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在全國各大高校紛紛成立,從這里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夢想、市場的需求和中國動畫片的希望。但長期以來中國動畫教育規模較小,而且沒有形成系統性與連續性的製作團體。然而,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需要的是一支高素質、高水準,甚至上百人從設計到繪畫再到電腦製作的大而精良的團隊。在CCGF舉辦的2003中國數字圖像藝術節上,許多青少年製作出了優秀的作品,而這些作品中絕大多數是個人和小團體的短片,這僅是希望之光,離真正創作和製作出優秀的動畫電影還有一段距離。製作人應該深入了解動畫片的特性及相關經驗,應正視動畫片極強的專業性和特殊的藝術創作及製作規律,應全面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製作人應該是一個內行,是一個專家,並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一個搞美術或者動畫的人,他應該具備一種非凡的能力。如果動畫真的是那麼簡單的小兒科,那麼美國人何必需要投資高至上億美元,上百人的精銳大部隊製作四年之久。動畫是一個大概念,有些人只能搞創作,有些人只能搞原畫,動畫的人才創造性思維應該是非常強的。
4.中國動畫的商業運作經驗不足
中國動畫片的創作藝術性都很強,而市場意識相對薄弱。中國動畫人更多注重在動畫片的藝術表現和形式技巧上的挖掘。這有利也有弊,在動畫藝術水準上我們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可是在市場的開拓上卻不夠。發掘中國的動畫市場是當務之急。隨著國際商業文化的交流更為廣泛和快速,中國動畫面臨一次次挑戰,美國、日本動畫片受到了我們青少年的歡迎,占據國內的動畫大部分市場。中國的動畫片也在藝術性與商業性上尋求一個完美的結合點。中國的動畫創作者也從未放棄這一探索。動畫前輩在動畫創作中顯出的堅忍不拔的精神也極大地激勵著後輩。在中國,動畫片是有巨大的市場前途的,擺在動畫人面前的是一條寬廣的道路。中國動畫片應吸收目前世界動畫製作發行上的優點,特別是美國的。中國的動畫製作能力和美國、日本是不相上下的,中國擁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技術手段也達到了世界一流。中國的動畫市場是巨大的,有無限的開發潛力。除了創作觀念的更新外,市場操作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中國動畫發展要借鑒國外成熟的市場操作方式,並針對本國特點的靈活運用。
三、中國動畫的發展應彰顯民族特色
中國動畫片應該有自己的民族特色,這種特色當然不能一味地仿照別人,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別人。這種特色應該建立在現代人審美的角度上。特別是高科技運用到動畫上,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優秀的東西。
中國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蘊和精深博大的美術資源,所以說今天最應該繼承汲取的正是這種最具底蘊的民族特色。因此,我們不能也不必從零開始,不能顧彼失此,不能在沒有建立起真正積極有效、良性循環市場運作機制的同時,又喪失從前輩那裡所獲得的成功經驗。而如若沒有一部從選題到創作製作高質量的、受廣大觀眾所喜歡的作品,市場及商業運作的成功又從何談起呢?因此,成功的作品和成功的市場運作缺一不可,這是良性互動不可忽視的兩個方面。科技的進步為動畫的創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現手段,也讓我們從中可以借鑒到許多優秀的東西,但亦步亦趨的模仿是沒有出路的。
參考文獻:
[1]海洋.成都商報.2006年3月11日.
[2]王川.動畫前期創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張慧臨.20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陝西民間出版社,2002.
[4]賈否.動畫概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5]孫立軍.動畫藝術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3.
[6]葉芳庭,萌芽.我為什麼喜歡日本漫畫.上海市作家協會,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7]嚴定憲.中國動畫範例1.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8]許婧.讀動畫:中國動畫黃金80年.朝華出版社,2005.
③ 中國動畫行業發展現狀如何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消費結構繼續向服務類、文娛類消費傾斜。2017年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產值約為5484億元,同比增長32%。國內動畫行業目前正處於朝陽時期,快速成長中伴隨著不成熟性,動畫公司需切實的結合本土市場環境和行業所處發展階段及特點,不斷探索出適合自身的更加穩健、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式,從而實現有質量的快速發展。
2017年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47.17億元,較2016年減少了22.87億元,同比下滑32.7%。其中,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13.29億元,僅占總體票房的28%,而進口動畫電影票房總量為33.88億元,佔比高達72%。對比2016年數據發現,雖然進口動漫電影票房下降了12.74億元,但市場佔比卻從50%上漲至72%。國產動漫電影市場挑戰與機遇並存。
與動畫電影數量逐年增長趨勢相反的是,我國電視動畫生產時長自2012年始連續五年不斷下降。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電視劇動畫總時長尚有22.3萬分鍾,到2016年降至12.5萬分鍾,五年減少了約10萬分鍾。2016年全國製作完成的國產電視動畫片共261部9117集125053分鍾,分別同比下降4.4%、14.2%和9.54%,創2008年以來最低產量紀錄。
④ 中國動漫近年來的發展
一、近年來,通過長期探索,國產動畫電影對觀眾的藝術趣味和審美的有了更好的把握,在內容創作上更加註重技術與藝術的融合,特效製作方面也讓觀眾眼前一亮,市場滿意度明顯的提高。行業內部開始由粗放型經營逐步走向精細化、現代型經營,而優良的外部環境為整個中國動畫電影市場及動畫產業鏈提供了茁壯生長的肥沃土壤。
二、動畫電影作為電影和動漫的結合,它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需要人才,資金以及政策的支持外,還需要良好的機遇。目前我國正處於動畫電影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期。電影行業作為下一個「風口」,根據著名的電影投資人、小米董事長雷軍的「飛豬理論」[3],「只要站在風口,豬都可以飛上天」。但是就連雷軍本人也再三強調,「飛豬理論」被大家忽略的前提,任何人在任何領域想要成功,想要立足,都必須要一萬個小時以上的苦練。因此,雖然目前我國動畫電影行業藉助自身優勢和外部機遇呈爆發式增長,但要保持這種增長態勢並不容易。隨著行業發展的逐漸深入,競爭開始進入到白熱化階段,而且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使中國動畫電影領域充滿了不確定性。在行業迅速發展良好前提下,中國動畫只有屹立於民族的土壤和環境中,積極跟隨甚至引領先進的產業發展理念,並且建立完善的行業法規和鼓勵引導的發展政策,才能保持我國動畫電影行業的持續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曉梅,朱玉卿,王玉舒.2012年國產動畫電影發展報告之發行放映情況分析(上)[J].中國電影市場,2013(5):23.
[2] 朱玉卿.大動畫新生態——2014年我國動畫電影發展概述[J].中國電影市場,2015(6):37-39.
「飛豬理論」又稱風口論,是指小米創始人雷軍說過的一句話:「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
⑤ 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動漫藍皮書每年都會更新一次嗎
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1)》是國內首部動漫產業藍皮書,以年度報告的形式系統分析和全面反映中外動漫產業發展情況。全書分為總報告、電視動畫行業、動畫電影行業、漫畫出版行業,新媒體動漫行業、動漫衍生品行業、動漫教育培訓行業、動漫展會基地行業、藝術與技術、國際動漫行業和大事記等欄目,旨在全面系統反映和剖析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全貌。《動漫藍皮書: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11)》提倡用產業經濟的方法,聯系體制改革和政策分析,對動漫產業進行宏觀掃描和跨學科研討。全書既有全國動漫產業宏觀形勢的評估,又有動漫產業中不同細分行業的年度報告:既有理論研究文章,又有實際案例分析。它以全方位、多視角的掃描與解讀為中國動漫產業發展提供理論指引。
⑥ 中國動畫片的特點
中國動畫,不管是畫風還是品種都是世界一流的,就像水墨動畫,世界上除了中國沒有別的國家有能畫,但是中國動畫為什麼火不起來呢?中國動畫的劇情太差,剛看完《雪姬忍法帖》,劇情好,有激烈的戰斗,也有煽情的場面,中國動畫的動畫現在看哪一篇都是動畫人物在哭的時候,我們總感動不了,總覺得太假,還有現在畫風開始學習日本的了,其實國人更喜歡看原汁原味的中國動畫。
⑦ 國內的動畫市場規模是否已經超越日本了
我覺得國內的動畫市場規模還沒有超越日本,年度最受歡迎的國產電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自上映以來,這部電影的票房收入為49億元,在中國電影史上排名第二。如此優秀的效果離不開電影本身的內容、特效、角色、道德和情感。這部電影不僅在中國反響很好,而且在世界上贏得了很大的贊譽。說到動畫,我們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日本,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畫力量之一。
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為中國動畫走向國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中國動畫無比輝煌,這也證明了中國動畫的強大,有適合其發展的藝術規律。所以我覺得國內的動畫市場規模還沒有超越日本,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哦。
⑧ 關於中國動漫的調查報告。。
1、政府不支持
政府沒有在製作中給予支持而是在製作播出後以及獲獎後才給予少量金錢支持,這一點,你去對比韓國政府對動漫支持政策就可以輕易得知,到底誰實用點!!
2、廣電局依然堅持不設立電視節目的分級制度(不是單純的把片子分級,而是播出時間也要分級),為了不被家長罵以及可以播出,製作者只好妥協
3、全面否定自己的缺點,一味的回顧已經不能挽回的輝煌歷史~~~
暫時只想到這些~~~
⑨ 求助哇~談談中國動漫的現狀與展望
摘要:中國動畫是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的。我國動畫片市場讓日美大唱主角已經20年了,這是痛苦和損失的20年。似乎國產動畫片的輝煌已遠遠留在了上個世紀,我們拿什麼呈現給已被日美動畫訓練得百般挑剔的觀眾?拿什麼推動國內動畫產業的發展?拿什麼拯救中國動畫?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應該充分尊重觀眾的審美能力,融會深邃的智慧、純真的童心、奇妙的想像、真摯的感情,是一件讓作者和觀眾均能被深深打動的藝術品。國產動畫發展主要面臨3個方面的阻礙:1、題材來源單一 ;2、傳統觀念束縛 ; 3、故事內容單薄。沒有獨具匠心的想像, 就沒有動畫藝術的魅力。想像力與創造力主要表現在對影片故事的構架、情節的編排、人物造型設計、影片的背景刻畫上等等藝術創造上。要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首要的是要挖掘中華民族文化精髓最本質的東西,五千年的文化寶藏不能成為一個包袱,不能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東西。
關鍵詞:國產動畫片、中國特色、地位、創意、市場、發展
前言:動畫片在1877年誕生於法國,它早於電影發明之前。中國的動畫片於1920年由萬氏兄弟創始,其後又有無數動畫工作者參與其中,發展至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但近年來,我國動畫市場急遽萎縮。與1926年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1961年譽滿全球的《大鬧天宮》和1979年出品的《哪吒鬧海》,1984年堪稱經典的《黑貓警長》和1986年的《葫蘆兄弟》相比,80年後的中國動畫在觀眾心目中已經被定勢為「粗製濫造」、「缺乏競爭」、「沒勁」……另一方面,外國動畫趁虛而入,一部部重頭大片讓中國動畫無地自容,並逐漸侵入中國的其它行業,中國動畫事業猶如風中飄絮,處於弱勢。似乎國產動畫片的輝煌已遠遠留在了上個世紀,我們拿什麼呈現給已被日美動畫訓練得百般挑剔的觀眾?拿什麼推動國內動畫產業的發展?拿什麼拯救中國動畫?
這兩極化的現象吸引了我們小組的目光,因此,我們決定對中國動畫的處境做進一步的調查、探索,以此來分析國產動畫發展的現狀如何?發展緩慢的症結在哪裡?如何探尋一條適合中國動畫發展的道路是現在國產動畫亟待解決的。
方法與目的:根據這次課題內容和實際需求,我們把中小學生定為我們此次研究的調查對象,調查方式採用問卷調查。我們總共向外發放200份問卷(回收的有效問卷為186份),採用統一的問卷,通過不同人群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來洞察問題的所在,以確保研究的順利進行,盡可能准確地達到最終的研究目的。此次問卷調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國原創動畫在中小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對中國動畫現狀的看法和發展方向的意見。
結果與分析: 從2001年8月5日「亞洲卡通漫畫展」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國14 - 20歲觀眾對日韓動畫節目的歡迎程度為82 %,對歐美動畫節目的歡迎程度為81.5 %,而對國產動畫節目的歡迎程度僅為44.5 %。國產動畫未受到太多關注的同時,反而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沒勁」、「幼稚」的印象,一些國產動畫片不但人物個性不明顯,創作技巧、畫面風格也帶有濃厚的日美動畫的風格和烙印。
那麼,國產動畫在中小學生心目中到底處在何種地位?其發展阻礙與發展前景又如何呢?到底是不是已經變得一無是處呢?……以上這些問題便是我們這次調查所要了解的。
下面將對調查中的部分典型問題作進一步分析與探究。
問題1:您覺得哪個地方的動畫綜合素質最好(或者你關注最多的是那個地方的動畫)?
(設計目的:通過中小學生對各主要地區動畫的喜愛程度,了解國產動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分析:從統計圖上,我們不難看出,日韓動畫的受歡迎程度高達57.79%,而人們對於國產動畫的喜愛程度卻只有17.09%。中國原創動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低至於此,真是讓人難以想像。在日本動畫當道,美國卡通大片蜂擁而入的今天,中國原創動畫如何走出一條發展之路,如何擺脫現階段的被動局面,是每一個動畫人都在考慮探索的問題。下面將作進一步分析。
問題2:您認為中國動畫發展的阻礙是?
(設計目的:了解國產動畫發展緩慢的症結主要在哪裡,以提出改良建議)
分析:結果顯示,國產動畫發展主要面臨3個方面的阻礙:
1、題材來源單一(21.37%):大部分的國產動畫都是依託歷史題材、歷史故事而創作,,雖然這樣的作品很有中國的民族風格,但是很多也只是形式上的,單一的題材禁錮了想像力,缺少創新的亮點。
2、傳統觀念束縛(18.32%):片面地以為動畫純屬兒童的娛樂,對其教育意味更濃厚,更注重知識的灌輸,教化」意義被過分強調,主題先行使創作受到阻礙,思想僵化。
3、故事內容單薄(16.22%):題材來源單一與傳統觀念束縛必將導致故事內容的單薄,在情節的編排上中國動畫的故事結構缺乏力量,描寫過於單薄,沒有多少細節鋪墊,從開頭能想到結局。
問題3:您覺得中國動漫最大的地方要改的是?
(設計目的:確定對國產動畫「對症下葯」的「處方」)
分析:從統計結果上看,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的人認為國產動畫需改進的地方有:創意、動畫技術、動畫形象、適應年齡。
不斷創新, 出奇制勝,動畫的藝術特點才能具有長遠的生命力。沒有獨具匠心的想像, 就沒有動畫藝術的魅力。
問題4:您認為中國動畫與其他國家動畫相比的優勢是?
(設計目的:了解在國內發展動畫產業的優勢,以便揚長避短)
分析:從統計圖可以看出,五千年的文化寶藏為中國動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藝術基礎,要善於挖掘中華文化的精髓,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巨大的國內市場也為
國產動畫作品的發展提供了外部發展空間。要善於把握市場,挖掘市場,使國產動畫產業得以推廣。
問題5:照目前的狀況來看,你覺得中國動畫的發展前景如何?
(設計目的:了解中小學生對國產動畫發展的信心)
分析:大部分的人還是認為國產動畫的發展前景一般般或有看頭,說明人們對於國產動畫發展還停留在期望的位置。社會在發展,觀念在變化,動畫如果沒有跟上或者引領時代的潮流,必將被觀眾所厭倦和遺棄。發展任何一種產業都要有信心,對中國動畫事業有信心,才能使它長久的走下去。
討論與建議:其實,從中國動畫片創始以來,曾經也經歷過一段輝煌期。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漫畫家創作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和《牧笛》在國際上榮獲很多獎譽。六十年代由萬籟鳴導演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創建了規模巨大的孫悟空形象。1979年由王樹忱、嚴定憲、徐景達導演的《哪吒鬧海》以及後來的《三個和尚》《鹿鈴》等都是有世界影響的作品。中國動畫片所達到的藝術水準不僅得到國際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片深入到世界民眾當中去。中國動畫片因為它獨到的民族特色而獨立於世界動畫之林,散發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在海內外獲得越來越高的聲譽。
在日本動畫當道,美國卡通大片蜂擁而入的今天,中國原創動畫如何走出一條發展之路,如何擺脫現階段的被動局面,是每一個動畫人都在考慮探索的問題。
一部好的動畫片,首先在於動畫內容的創作上。動畫創作如果一開始就給一個降低的起點,那麼最後的成品也絕對是一個低檔次的東西。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應該充分尊重觀眾的審美能力,融會深邃的智慧、純真的童心、奇妙的想像、真摯的感情,是一件讓作者和觀眾均能被深深打動的藝術品。
其實,動畫片表現力十分豐富,有木偶,有皮影剪紙、折紙,有用陶瓷、塑料、石膏以及竹片等。不同的表現方式配合所要表現的主題,以充分達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動畫用這些特殊的手段去反映生活,可以做到真人表演等其他藝術形式難以實現的東西,那就是「虛幻想像」和「極力誇張」,這正是動畫電影藝術規律的重要特徵。動畫片的想像力也是多方面的, 它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不受題材、體裁、樣式、風格等等的限制, 像魔術師那樣, 不斷創新, 出奇制勝,它的藝術特點才能具有長遠的生命力。沒有獨具匠心的想像, 就沒有動畫藝術的魅力。想像力與創造力主要表現在對影片故事的構架、情節的編排、人物造型設計、影片的背景刻畫上等等藝術創造上。在情節的編排上中國動畫的故事結構缺乏力量,描寫過於單薄,沒有多少細節鋪墊,從開頭能想到結局。且人物的塑造過於臉譜化,好人好到底,壞人壞到底,缺乏性格依據,導致人物平淡,不生動。這是需要創作者對藝術感悟力和想像力進行深度開掘。
現在文藝界有一句出現頻率很高的話,「中國民族特色」,究竟什麼是民族特色?「中國特色」不應該是一個概念化的名詞,影片的內核才是關鍵。要創造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首要的是要挖掘中華民族文化精髓最本質的東西,五千年的文化寶藏不能成為一個包袱,不能只是一個虛有其表的東西。民族特色應該是一種境界,一種風骨,一種自信的態度。
在資金和資源相對缺乏的現狀下,中國動畫應更注重通過動畫片來表現更多體現人文精神和創意新穎的東西,片面的追求高科技而忽視動畫藝術的內容本身,不僅與中國實際不符,也會使動畫喪失其本質,使技術成為動畫發展的束縛。在借鑒國外優秀作品時,也要避免亦步亦趨的模仿,為片面迎合觀眾的口味,而喪失原創動畫的本色。這些都是我們應該避免的動畫創作誤區。
中國動畫產業化並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而是與方方面面的政策制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動畫行業百廢待興,急需依靠政策來營造有利的發展環境,但我國一直沒有針對動畫產業的發展制定整體或遠景發展規劃,沒有整套適當保護、扶持的舉措。面對強大的國外動畫侵襲,弱小的中國動畫業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中國原創動畫的發展振興,不僅需要動畫人的堅持不斷的創新與努力,更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
藝術的培養要從兒童開始,然而這種培養不應該是僵化教條式的灌輸,而應該把重點放在開發創造力和想像力上。動畫工作者要開拓眼界,戒除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沉下心來加深個人的人文素養。在面對動畫創作時,應該保有一顆質朴純真的童心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從藝術性、思想性、哲理性、社會性等各方面的表現上探索研究。
另外,政府應該加大對動畫行業的扶持力度,制定合理的政策,統一規劃,來使整個體系進入有序發展。同時,應該減少對動畫產業的束縛,避免不合理競爭的,真正走向市場化。要使中國原創動畫崛起,必須走上產業化的道路,形成一個統一的,高效的,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產業鏈,逐步走向投入和產出的良性循環,改變國產卡通業的無力現狀。
加大與國外動畫公司合作也是一條可以嘗試的路徑。利用國外的成熟技術和有利資源,取其所長為己所用,同時學習國外成熟的動畫產業運營機制,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走出一條適合中國的動畫之路。
結論:中國動畫是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的。我國動畫片市場讓日美大唱主角已經20年了,這是痛苦和損失的20年。中國動畫要突破思維定勢,挖掘市場,高的藝術內涵為影片的長久生命力提供保障,良好的市場回報也為藝術再創作提供資金。我們應該盡早著手消除動畫傳播系統中不利於發展的各個瓶頸,形成政府與業界、與市場的良性互動,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性互動,生產者與受眾的良性互動,真正把產業發展和受眾放在首位,才能實現中國動畫的振興。一個國家的繁榮穩定,建立在厚實的經濟基礎,別忘了,動畫也是這個基礎的一塊重要的磚頭。在新世紀里,中國動畫是有著廣闊前景的,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期待中國動畫的燦爛未來!
參考文獻:
1、《電腦愛好者》2007年17期
2、《中國原創動畫的現狀與發展探究》(http://digi.it.sohu.com/20050605/n240092707.shtml)
3、中國動畫網(http://www.chinanim.com/)
現在只要一提起中國動畫,都不由自主地會聯想到中國足球。大家對兩者的態度都是一樣的——怒其不爭。慘不忍睹,卻又時常關注,希望他們有一天能夠有所突破,這也是目前國內動漫迷們的一種普遍心態了。隨著幾年前國家出台了一個關於加強中國動漫發展的意見,中國的動畫公司和所謂的動畫學院像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短短幾年時間就號稱有上萬家動畫公司和兩百多個動畫學院,而且廣電總局每年都要宣布國產動畫突破多少萬分鍾之類振奮人心的消息。而到底現在的國產動畫是什麼樣的,這個所謂的朝陽行業里現狀又如何呢?就讓我們來探討其中的奧妙吧。
中國動漫落後原因
⒈起步較早,開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產生於當年的水墨動畫是當時一絕,以及後來的布塑動畫。但遺憾的是國內未能對這一行業領域給於足夠的重視,自然也就無法使這一新興的藝術門類一直保持優勢並不斷創新,最終導致技術停滯不前以致於遠遠落後於國外的製作水平。
⒉受現今環境影響,人才的能力嚴重受制約,創新意識無法得到有效發展,多抄襲、復制,無任何自己動漫特色,吸引力極差。
⒊不成熟的市場環境。在中國,受傳統思想的限制,國內很多家長認為漫畫創作是不務正業,動漫影視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對動漫往往持反對態度。這種觀念占據著社會主體思維,使得中國動漫創作缺乏良好的環境和空間。書店、學校等文化場所對動漫創作並不重視,甚至將其視為非正統的東西,以致中國很多動漫作家的作品在中國沒有市場,只得賣給國外動漫創作公司。
⒋因管理方對動漫產品觀眾的錯誤定位,導致動漫觀眾顧客群年齡層次單一且不具消費水平,不是時尚主流,許多動漫只針對幼年兒童,極少數針對青少年、成年人。
⒌資金難以落實到位,導致國內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製作動漫。
⒍沒有形成完整的動漫產業鏈,中國的動漫產業環節基本上集中在「動畫製作」及「電視播出」兩個環節上,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產業鏈條,衍生產品尚未完全開發。再加上盜版的影響,使得很多動漫企業因此難以回收成本,賺取利潤。同時動漫行業缺乏專業運營和管理團隊,這也大大制約了動漫產業化的發展速度。怎樣進行成功的產業運營,形成良性的產業鏈條,已成為動漫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⒎動漫人才缺乏,國內動漫產業較難補充新鮮血液,長期以來,中國傳統的文化教育,從某種程度上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形成了順從、統一的傳統文化心理。然而動漫的創作離不開豐富超凡的想像能力,有時甚者需要的是極富誇張的想像,這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原創動漫人才的匱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落後已成為制約我國動漫產業發展的關鍵。據了解,國內動漫產業急需創意研發人才、兼通藝術與技術的復合型動漫人才和經營開發人才。目前,全國動漫從業者不到1萬人,只及韓國的1/3,因此中國動漫人才的需求正處於嚴重緊缺狀態。
⒏中國動漫作品,在製作理念上始終顯得過於保守。一位動漫迷認為,中國的一些動漫作品有時過於強調教育意義,就像一個古板的老學究一樣,全然沒有漫畫作品本身應有的娛樂元素。現在我國許多動漫作品都是翻版,故事情節平淡無味,缺乏創作性作品,許多作品都是換人頭不換情節。國產動漫形象不可愛、缺乏幽默誇張之感;動漫故事老套、幼稚說教、缺乏自主創新;動漫人物刻畫草率,造型平庸甚至令人反感,無美感。這些困擾中國動漫界多年的老問題依舊沒有多少改觀。因此,在人們心中,動漫世界尚沒有「中國製造」的概念。
⒐利潤問題,國外動漫作品中人物設計和後期製作,有百分之六七十是由中國作家完成,這在動漫行業也就形成為大家所接受的外包服務。一個好的動漫原創作家接外單,通常一分鍾可以獲得1000多元的加工費,而給國內公司創作,只有三四百元的收入。收益差距也造成國內優秀作品流向國外。
⒑先進中國的動漫產業鏈中,重視開發和扶持原創漫畫的力度還很不夠。漫畫可以延伸出動畫,且隱藏著巨大的市場前景,但國內目前幾乎「無漫可動」。原創漫畫是動畫和游戲的基礎和本源,沒有欣欣向榮的漫畫難以改變當前後勁乏力的狀態。
11.動漫作品題材不夠多元化。在中國國內的動漫題材基本全是少女向作品,而其它類型,卻因為政策等原因,無法嘗試和創作,以至於作品單一化,無法推動動漫的發展。從這可以看出,要想等到中國動漫發展高潮恐怕得在等近10年。
現今要想讓中國的動畫飛速發展是不可能與不現實的,作為動漫大國的日本和美國,他們從動畫出現到發展到現在這種龐大的產業規模,也是經歷了幾十年的沉澱與無數人的努力,才有了這樣輝煌的成果,所以對於國產動畫還是應該要有耐心,一步一個腳印逐步前進。
難能可貴的是目前確實有些動畫作品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比如《秦時明月》《喜羊羊與灰太狼》等,至少不管是口碑還是票房上都能獲得好評。實際上從當初《寶蓮燈》開始,中國動畫就已經在逐步摸索一條自己的道路,但現實的殘酷必然使這條道路上充滿荊棘,只有不畏困難才能擁有更好的明天!
讓我們以一位奮斗多年的動畫導演的話來概括中國動畫的現狀並自勉: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