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影開始傳入中國是在什麼時候
二十世紀初,電影傳入中國。
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1)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擴展閱讀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拉開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序幕。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任慶泰也因此被譽為「中國電影之父」。
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7年電影生產開始復甦,1980年至1984年平均年產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眾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中國電影年產量高達1082部,年總票房達到607億元人民幣,全國共有銀幕60079塊。
Ⅱ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
中國最早的電影院在哈爾濱,
有人說,是1908年上海的虹口大戲院,也有人說是1903年北京前門外打磨廠的天樂茶園和1906年天津法租界的權仙電戲園……為什麼爭論這么多呢?因為他們都錯了,中國第一家電影院的誕生地,既不在上海也不在北京,卻是在哈爾濱。
哈爾濱建城之初,以歐洲移民為主,這些移民裡面又是以俄國單身青年為主力。1912年,哈爾濱俄僑有4萬餘人,占人口總數的60%以上。1920年代以後,闖關東來的中國人已成為城市人口的主力。即便如此,1922年,俄僑仍為15萬人,約占總人口比例的40%。1920年代中期以後,大致維持在五六萬人左右,但仍然超過總人口的10%。所以,哈爾濱是當時中國外僑最多、所佔人口比例最大的城市。
外僑的經濟都相對寬裕,而且業餘生活豐富。所以,精明的俄國(主要是俄籍猶太裔)商人,瞄準了這個市場,紛紛在哈爾濱建立起他們的影視帝國。現在依稀能留下名字的,大致如下:
1902年在道里區中央大街開業的考布切夫電影戲園。
1905年12月25日,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維奇·科勃采夫,在哈爾濱中國大街與石頭道街( 現中央大街與西十二道街)交角處,猶太商人薩姆索諾維奇的一座臨街的房子內開辦的「科勃采夫法國電影院」
1906年老哈爾濱的中國大街和商業街的街角處,捷克斯坦電影院。
1906年,位於中國大街和西商市街(又稱外國三道街,現紅霞街),「節克坦斯電影院」
1906年,位於中國大街和商務街(現上遊街)角處,「伊留季昂電影院」,經理為Л·С·芬克利施捷因。該影院開業式首映時,經理在樓外點燃三千支蠟燭,燭光閃爍,映紅門庭,蔚為壯觀。這創意就是在今天也令人嘆為觀止。
1906年,「進步電影院」,為格蘭德旅館附設之電影院,位於南崗松花江街。1911年該影院改稱為「格蘭德-最高紀錄」。
1907年,亞細亞電影院
1908年,在南崗新買賣街(後稱義州界、奮斗路,現果戈里大街)上開辦了著名的「遨連特電影院」。
1909年,在中國大街道里秋林公司原址還開辦過一座「托爾斯泰電影院」。
1913年,當時的中國大街與蒙古街的街角處(在靠近七道街的南面),馬迭爾電影院
1926年,原來的老沙曼街,現在的霞曼街上,大西洋電影院,聽說影院的老闆范思伯,是一個著名的雙重間諜。
1929年的美國電影院,後來改名為大光明電影院,是哈爾濱當年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
據歷史專家統計,1920年代中期全國共有電影院140家,其中上海最多為39家;北京居其次為13家;哈爾濱排第三為12家;其後為天津和漢口,各有10家。但如果以電影院占人口數的比例計算(1930年),則哈爾濱位居第一,平均每3.5萬人1家,上海則為平均每7.69萬人一家,哈爾濱超過上海1倍以上。說明當時哈爾濱的電影行業火爆程度,在中國堪稱一枝獨秀。
上面提到的老電影院,絕大多數已經不復存在了。
Ⅲ 中國第一家電影院叫什麼
哈爾濱首座電影院,也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12),故址在今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與西十二道街拐角處。創建人是俄國攝影技術師考布切夫。
這家電影院的歷史,在中國比北京、上海最早的電影院分別早四至六年,比光緒年西太後七十大壽第一次看電影還早兩年。在全世界范圍比較,則和號稱「世界影院之最」的美國洛杉磯電影院同年所建。
Ⅳ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北京電影院大觀樓。
北京電影院大觀樓誕生了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座電影院,就建在長安街上。
在過去北京並沒有專門播放電影的場所。首次放映電影的地方就是前門外打磨廠的福壽堂了。1902年一個外國人在這里放映了3部影片《黑人吃西瓜》、《腳踏車賽跑車》、《馬由牆壁直上屋頂》。後來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一些戲院也開始播放電影,但都算不上是正式的電影院。
北京的第一家電影院,是1913年開業的大觀樓。提到這,不得不提任慶泰。他是遼寧人,原是名匠,後來學習了攝影,曾為慈禧太後照相。1905年,他拍攝了《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由於當時抗戰的原因,大部分的戲院不能正常開門,就被迫改放電影了。
(4)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擴展閱讀:
早期的北京電影院是不允許男女相鄰。影院中一邊是男座,一邊是女座,中間隔著一人多高的木柵欄,即使夫妻二人也要分座。最早允許男女混雜的是平安影院,因為是洋人經營,觀眾也是洋人,一般人不敢管。以後漸成風氣,其他影院也不開始分座了。
直到抗戰勝利,北京解放不久,中央政府從緊張的建設資金中拿出錢來裝修了5家電影院。即紫光電影院、交道口電影院、新街口電影院、廣安門電影院和花市電影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電影院
Ⅳ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出現在哪個城市嗎
您好!據我所知,中國第一座電影院出現在上海,位於現在虹口區海寧路上的國際電影院地址附近,當時叫虹口大戲院,被一個美國人租用放映短片。
Ⅵ 中國第一家電影院誕生在什麼地方
1908年,上海建成中國第一家電影院—虹口大戲院,可容納觀眾250人。
Ⅶ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什麼電影院
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Ⅷ 2.中國的第一家電影院建在哪座城市
中國第一家專業電影院
為1908年西班牙商人馬雷斯所建。這位上海灘上的外國淘金者利用在中國放電影所賺的錢,
買了一些鉛皮,在虹口海寧路與乍浦路口,搭建了一座可容納250名觀眾的標准電影院
Ⅸ 醉西遊答題活動,題目: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正確答案是什麼
醉西遊答題活動,題目:中國第一座電影院是?正確答案是.上海虹口影院
Ⅹ 中國的最早的電影院是哪裡中國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哈爾濱首座電影院,也是中國第一家電影院,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12),故址在今哈爾濱市道里區中央大街與西十二道街拐角處。創建人是俄國攝影技術師考布切夫。
這家電影院的歷史,在中國比北京、上海最早的電影院分別早四至六年,比光緒年西太後七十大壽第一次看電影還早兩年。在全世界范圍比較,則和號稱「世界影院之最」的美國洛杉磯電影院同年所建。
哈爾濱繼中央大街創建首座影院之後,又在中央大街、新商業街(今奮斗路)和烏查斯街(今地段街)繁華街區相繼開辦了馬迭爾(1950)、敖連特(1908)、托爾斯泰(1909)、皆克坦斯(1910年前)、新開影戲院(1911)五處,清末之前哈爾濱已有影院六處。
哈爾濱首座、中國第一家電影院的創建人考布切夫,清末之前還攝制過三部記錄電影:
第一部記錄片《旅順之戰》(以下片名皆系作者所加),攝於1905年,由法國商人瑗雜斯帶去京、津、滬放映後,於1906年經黑龍江省交涉局批准到齊齊哈爾租用闊米薩爾戲園放映一月,「皆日俄戰攻真跡,槍擊炮轟,馬馳人行,與生者地無異」。
第二部記錄片《安重根刺伊藤博文》,攝於1909年。據地方文獻記載:伊藤之死,系被復國仇、雪國恥跟蹤而至的朝鮮義士安重根所殺。伊藤來哈目的,原打算同比他早到兩天的俄國財政大臣戈果甫佐夫迷議瓜分中國東北問題,不料想剛下火車未走出站台,即遭狙擊。當時安重根連發三槍,伊藤博文胸、肋、腹三處中彈,遂即倒地斃命。
第三部記錄片《東三省總督趙爾巽(音xun4)巡狩過哈》,攝於1911年,當時放映於中央大街電影院,從攝制到放映不出旬日。《遠東報》稱:「每當夕陽西下,公園散後仕女遊人相偕去中國大街之電影園聚興,所演皆趙督來哈新片『真情畢露』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