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著名的小成本電影有哪些,越多越好
小成本電影是指不需要請大明星,在演員、場面、服裝、效果等方面有額外支出,所需資金僅限維持正常製作、發行的電影。就創作意圖而言,有的為了滿足特定人群的觀影需求、有的為了表達人生體驗、有的試圖探索出新的電影表達方式,因此小成本電影較「大片」更具多樣性。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以下三部小成本電影
《驢得水》2016年上映,豆瓣評分8.4,投資1000萬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流氓不可拍,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故事。從話劇舞台到大銀幕,《驢得水》經過五年劇本打磨,上百場表演磨礪,品質扎實,精彩巧妙的故事、不落俗套的笑點,無可挑剔的表演令觀眾交口稱贊。本片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讓觀眾看到了國產喜劇電影的更多可能性,我們也可以做到有深度、有思想
國內像這樣小成本口碑不錯的電影還有很多,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最後祝願您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2. 誰說國產沒好片,推薦一些國產小成本電影
《無人區》《瘋狂的石頭》《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失戀33天》《夜店》《愛情呼叫轉移》《人在窮途2部》《中國合夥人》《鬥牛》
3. 尋幾部低成本的國產小電影
《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即日啟程》《求求你表揚我》《向日葵》《和你在一起》《小武》《二弟》
4. 求國產的低成本搞笑電影 好看的
人在囧途
愛情維修站
娜娜的玫瑰戰爭
瘋狂的石頭
一路驚心
瘋狂的賽車
彩票也瘋狂
兩桿大煙槍
夜店
即日起程
讓子彈飛
鬥牛
鬼子來了
5. 推薦幾部小成本的國產電影
《瘋狂的石頭》《圖雅的婚事》《光榮的憤怒》,《飛行日誌》、《隱形的翅膀》、《公園》、《箱子》、《我的左手》
6. 低成本高回報的電影有哪些而高成本卻賠的很慘電影又有哪些
想到當年寧浩用一部《瘋狂的石頭》,開啟了國產小成本電影的大門,一部投資三百多萬的電影,居然在2006年的時候,豪取2300多萬的票房,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啊。
徐崢貌似天生就是為了國產「低成本」電影而生的,由他主演的《人在囧途》,投資700萬,收獲票房3700多萬。由他自導自演的《泰囧》投資7000萬,實際耗資4000萬,收獲票房12.67億。
《我不是葯神》也讓一些人獲益匪淺,雲南的胡哥通過老馬的「左右影視圈」了解到了這部題材敏感的電影,卻果斷的介入了10萬參與進來,最後獲得了80萬的收獲。這就是徐崢的魅力!
由他和黃渤主演的《心花路放》成本3500萬,收獲票房11.67億。由他主演的《我不是葯神》成本7000萬,收獲票房30.7億。
7. 你知道哪些小成本高質量的國產電影
《七十七天》,隨著觀眾對於電影的質量和種類有了更多要求,戶外電影以其多樣的藝術語言和深度的內容挖掘正逐漸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上的一匹黑馬。作為中國首部戶外題材3D探險電影,《七十七天》就是以探險作家楊柳松77天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事跡為藍本進行的創作。
8.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製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8)國產最小成本電影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