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電影
1、《的士司機》,劇中那個的士司機是個變態殺人狂。
2、港劇《香港奇案錄》之《雨夜屠夫》。劇情和你說的比較符合。的士司機是一個變態殺人狂,殺害的對象主要是夜總會的小姐或者是經常受欺負的女性。其殺人的變態理由是為了幫助那些人「解脫」。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㈡ 電影《的士速遞5》主要講了什麼
《的士速遞5》是弗蘭克·加斯堂彼得執導,弗蘭克·加斯堂彼得主演的動作片。
該片於2018年8月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㈢ 計程車司機的介紹
《計程車司機》是1976年由馬丁·斯科西斯執導,保羅·施拉德編劇的美國劇情片。該片以一個計程車司機的視角講述發生在越戰結束後的紐約,這時美國上下都頗為尷尬迷茫。他每天開著出租汽車目睹著紐約的墮落,最後卻戲劇般成為了公眾英雄。12該片獲得1976年第2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
㈣ 美國往事中羅伯特·德尼羅童年的演員簡介
小時候我並不喜愛電影,我和我的夥伴們總在街頭流連。這情景多年後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與《美國往事》中都可以找到痕跡。這種痕跡在從電影深入生活再從生活回歸電影,使我對姜文與羅伯特-德尼羅的表演蹤跡有了一追到底的興趣。我常能感到在那些不斷閃回的褪色片段中,他們所交待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對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是非的判斷,一種體制化過程中被誤讀的成長,一種被淹沒的自由,當我從《窮
街陋巷》、《教父Ⅱ》、《的士司機》、《美國往事》、《不一樣的童年》等影片中看到那個掙扎在體制邊緣幾近瘋狂的人,我知道面對的不僅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演員,更要面對角色的真實感,那種完全侵略性的表演風格使入迷的人會產生不同深度的角色互換,從而產生對自身與社會的疑問。
《窮街陋巷》1973年
本片是電影大師馬丁-斯科西斯執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與羅伯特- 德尼羅的首次合作。影片講述了浮華糜爛的紐約社會,一個地方小幫會中義大利移民查理努力為幸福生活奮斗的故事。這是德尼羅第三次參演影片,他的前兩部影片均未引起人們的注目。《窮街陋巷》不僅捧紅了羅伯特,也使斯科西斯一舉成名。
《教父續集》1974年
1974年,德尼羅替代大名鼎鼎的馬龍-白蘭度,參加了大導演科波拉執導,耗資1500萬美元的《教父》續集,並因其出色的表演而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暴力、仇殺、殘酷、狠毒、絕望、失意之情充斥畫面,人物性格栩栩如生,生動多變,再次將黑手黨的暴戾無情、滅絕人性的本性展現在世人面前。該片勇奪1974年奧斯卡6項大獎。
《的士司機》1976年
這是羅伯特與斯科西斯的第二次合作。這一次他們轟動了世界。《的士司機》是一部與常規好萊塢電影有明顯不同的社會問題片,它的政治指向是十分明顯的。影片雖沒有直接涉及越戰,卻讓人清楚地感受到戰爭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巨大陰影。羅伯特扮演的精神快要崩潰的的士司機被公認為最經典的銀幕形象之一。本片獲第29屆戛納金棕櫚獎。
《越戰獵鹿人》1978年
《獵鹿人》在第51屆奧斯卡上獲得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德尼羅也因此成為世界級明星。本片是最早的越戰反思片之一。該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越戰給美國帶來的不幸,如社會動盪、精神傷痕等。具諷刺意味的是:當年奧斯卡得主簡-方達指責《獵鹿人》是一部帶有種族主義和親政府色彩的影片而引起轟動。
《憤怒的公牛》1980年
這是羅伯特-德尼羅與美國當代導演大師馬丁-斯科西斯的第8次合作。他們聯手把主人公這個性情孤僻暴戾、為了滿足拳王稱號的個人慾望而不惜犧牲一切,最後走上自我毀滅道路的怪人之兩面性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攝影技巧嫻熟完美,音響效果和畫面剪輯恰到好處。本片獲第53屆奧斯卡兩項大獎。
《美國往事》1984年
這是一部史詩般的電影,導演在影片中運用了大量復雜的敘事結構,以流暢的閃回手法講述了從1922年至1968年的幾個不同年代的故事。極有詩意地表現出幾個成長在紐約東部暴力移民家庭中,在街上的打鬧里長大的少年的一生。這是一部表現男人友情的影片,片中對美國社會深刻的反思與揭露使它成為一部真實的美國底層紀錄片。
《義膽雄心》1987年
又名《鐵面無私》,講述的是一支警察小分隊追捕強盜頭子卡彭的故事。影片把強盜片、西部片等驚險片元素融於一爐,是當時藝術成就與商業元素結合得最好的影片之一。
影片由康納利、凱文科斯納及羅伯特等大牌明星主演,尤其是羅伯特扮演的黑幫頭子,突破了以往匪首單一的性格,進入了新的高度。
《午夜狂奔》1988年
這是部精彩的打鬥喜劇片,1988年美國賣座片之一。導演馬丁-布雷斯特表現出對喜劇片敏銳的鑒別力。影片分為兩個組成部分:兩個男人之間鋒利、活潑、灑脫的一系列對話與別具喜劇風格的打鬥場面。德尼羅與格羅丁合作和諧,格羅丁憑此片在第33屆巴利阿多里德電影周上獲最佳男演員獎。
《好傢伙》1990年
亦譯為《盜亦有盜》。片中記述了一個半愛爾蘭半義大利血統的布魯克林青年匪徒亨利的興起與衰退的全過程。本片與《教父》的區別在於對黑手黨表現、觀察的角度不同。《教父》描寫了黑手黨權力「金字塔」的塔尖,而本片則反映了「金字塔」底層的小人物。馬丁-斯科西斯對攝影機有著一種出自本能的掌握與運用,使得本片每一個鏡頭都充滿勃勃生機。
《不一樣的童年》1993年
安奴是一個住在義大利人集結的布朗斯區的9歲孩子,對周圍的黑幫生活十分嚮往,但他的父親羅蘭遜為人正直,竭立幫助兒子不受區內的壞風氣污染……
這是羅伯特自編自導的第一部影片。同樣取材於他最為熟知的黑幫社會,影片獲得一致好評,片中的安奴有羅伯特少年的影子。
《盜火線》1995年
這是一部錯綜復雜的懸疑片,專業罪犯尼爾(羅伯特飾)夥同三名同謀基斯、米高及力洗劫一解款車,使洛杉磯重案組幹探雲遜一時束手無策。這其實是一部鬥智斗勇斗耐力的生死游戲。片中狡詐與陰險的角色被羅伯特發揮的令人發寒。但此時的羅伯特似乎老了,盡管
影片拍得越來越大手筆,越來越現代。
《狂迷》1996年
《狂迷》是我接觸的較早的德尼羅影片。這部影片留給我的印象也最深。我個人認為,它可算做羅伯特後期最為優秀的影片。也可算做他一生中最具水準的一次表演。羅伯特演繹一個幾乎瘋狂的偶像崇拜者,他發誓不惜一切來力保偶像的名譽。這是部讓人坐立不安的驚悚片。如果讓我選擇我會把《危情十日》、《U型轉彎》和它都選入非常恐怖片之列。
《警察帝國》1997年
這其實是部由史泰龍主演的影片。在1995—1998年間,羅伯特似乎未有主演過一部影片。而這之後的幾年,羅伯特接連拍了幾部以喜劇為賣點的影片,讓人感覺他好像已力不從心了。羅伯特的角色是介於史泰龍扮演的小警察及其上司之間的一個正義角色。出鏡雖少,但人物依舊刻畫的令人過眼難忘。
《桃色風雲:搖擺狗》1998年
這是部舉世公認的政治諷刺劇和黑色喜劇片,它使用錄像片段,依靠數碼技術和一些特寫鏡頭,通過技術手段顯示出好萊塢與華盛頓的圓滿結合。幾位演員達斯汀-霍夫曼、羅伯特-德尼羅等出色的表演為影片增色不少。精彩的對白也是此片的優點。它屬於令人感到溫暖與舒適的政治諷刺喜劇,屬於溫和、模糊的影片之類,娛樂性強,採用了大量高明的嘲諷。
《浪人》1998年
這是羅伯特第一次拍攝如此具有現代感的動作片。羅伯特與尚-雷諾精彩的配搭使影片出色不少。影片講述一些只會暗殺的浪人在冷戰結束後面臨失業的危險,於是他們去接最後一單生意……本片是好萊塢資深導演約翰-韋蘭肯海默執導的又一部驚險片,他在片中保持了早期作品《滿州候選人》、《五月中的七天》、《法國販毒網》等機智冷靜的風格。
《男人的魅力》1998年
這是一部查不出身份的影片,我印象中羅伯特沒有拍過留著如此長鬍子的電影,與《荒島餘生》中湯姆的大鬍子一樣,一副流亡者的模樣。這的確是一部感人心腑的電影,透著塵世的滄桑與名利的虛假造作,更可贊的是一點點詭異的氛圍始終跟著主人翁成長的歲月,而可望不可及的愛情又是那麼純潔高貴與遠離紅塵。
《老大靠邊站》1999年
在這部影片中,羅伯特絕對發揮了他的喜劇才能,把一個有心理陰影的黑幫老大演繹的活靈活現。首先老大的工作即是裝酷、擺狠。讓大家沒事也怕你,這樣才能維持自己的尊嚴。除此之外,在床上也不能有閃失,否則傳出一個「不舉」的羞話……此片也是羅伯特對越拍越爛的黑幫片的一個絕妙諷刺。影片中彷彿透出羅伯特自身的命運軌跡。
《怒海潛將》2000年
《怒海潛將》是羅伯特企圖翻身之作,在與小古巴-戈登一人一半的戲份中,羅伯特並沒有佔到什麼甜頭,看來真是後生可畏了。影片描述了從小鬥志堅強的比利立志要當第一位美國黑人潛水隊長,在先是與他犯難後來被他誠意感動的羅伯特身上終於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羅伯特在片中嚴格意義上講還是配角,最多算個大配角。
《拜見岳父母》2001年
同樣是兩條主線,羅伯特再一次證明了他演什麼像什麼的本事。從影片中可感覺他是那麼揮灑自如,內斂的演技已無穿鑿可言,與喜劇天才本-史提勒一個熱情一個冷酷成強烈反差。影片內容是羅伯特從影來最寡淡無趣的一次。真想不通羅伯特為什麼要接這樣的本子,難道僅僅為了票房,或像某些弱智影評家一樣從中嗅出了今日美國的味道。
《15分鍾》2001年
這是本星期才出的DVD版本,也是羅伯特今年最值得大贊的影片。片中提出相當尖銳的一個問題,即傳媒對待是與非的態度及信息社會體制的公正性,「15分鍾」可以淹沒公正、自由;「15分鍾」是世界末日的開始。影片最後鏡頭中錄下的自由女神像如一個末世救星,可惜是從瘋子的錄像機望去。
薦碟後記
德尼羅的演技一直凌駕於影片內涵之上,這位號稱除了上帝,什麼都能演的人,多年來一直是一位表演方面的天才與榜樣,一生獲得過無數獎勵,刻畫過太多經典人物。特別是底層小人物的起起落落,這也就是羅伯特電影中最具見識的段章,更是他對資本主義魅力的無情諷刺,盡管最後他也淪為偶像。
與我欣賞的其他幾位演員,金-凱瑞、達斯汀-霍夫曼、艾爾-帕西諾、羅賓-威廉斯等一樣,他們都是造物恩寵。他們擁有佈道並還原生活的義務,對於羅伯特而言,他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捧。
㈤ 《計程車司機》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計程車司機》是一部足夠經典的影片,經典到連它上映40周年,都能夠被拿出來,當做一個電影界的大事件來紀念。第一次看《計程車司機》的時間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在小小的21吋電視機熒幕中,倒在血泊中的羅伯特·德尼羅那嘲諷而超然的笑容。作為影迷和影視從業者,閱片量不小,但《計程車司機》依然是我心目中最重要的存在。
㈥ 《計程車司機》主要講了什麼
拉維斯從黑市商人手中買了槍,在准備刺殺帕蘭坦的過程中,他又遇到了雛妓艾瑞絲,並決定幫她逃離淫窩。當未能刺殺帕蘭坦之後,特拉維斯來到易茲所處的妓院,將老鴇、房東以及嫖客一一打死,自己也身受重傷。在媒界的宣傳下,原本准備一死了之的特拉維斯卻成了拯救雛妓的英雄,他的事跡成為紐約的新聞。痊癒後的一天,特拉維斯發現貝茜走進他的出租汽車,但這次他拒絕了貝茜的好感,像以往一樣消失在紐約燈紅酒綠的街頭。
㈦ 計程車司機的劇情簡介
剛從越南戰場歸來並患有嚴重失眠症的越戰退伍軍人拉維斯,在紐約市以開夜班計程車維生。拉維斯是一個對社會適應不良的男子,依靠色情片來打發失眠的困擾,但每天目睹大都會夜生活的腐敗與黑暗,使他越發孤獨和空虛。正在特拉維斯百無聊賴的時候,一位名叫貝茜的姑娘步入他的眼簾。在他看來,貝茜與眾不同,簡直就是天使的化身。貝茜是總統候選人帕斯汀的競選中心的工作人員,拉維斯為了接近她便到中心去做義工,並請求貝茜與他交往。但由於兩人之間差距過大,特拉維斯第一次約會便帶她去看色情電影,貝茜從此不再理他。失戀讓特拉維斯感到了痛苦、失落和迷茫,在繼續著自己苦悶無聊的生活的同時,他決定用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意義。
拉維斯從黑市商人手中買了槍,在准備刺殺帕蘭坦的過程中,他又遇到了雛妓艾瑞絲,並決定幫她逃離淫窩。當未能刺殺帕蘭坦之後,特拉維斯來到易茲所處的妓院,將老鴇、房東以及嫖客一一打死,自己也身受重傷。在媒界的宣傳下,原本准備一死了之的特拉維斯卻成了拯救雛妓的英雄,他的事跡成為紐約的新聞。痊癒後的一天,特拉維斯發現貝茜走進他的出租汽車,但這次他拒絕了貝茜的好感,像以往一樣消失在紐約燈紅酒綠的街頭。
㈧ 電影《計程車司機》影片講什麼沒看懂
《出租汽車司機》是著名導演馬丁·斯科西斯的代表作,在1976年引起巨大轟動,其藝術成就在歐美各國受到了一致的肯定,稱得上是當年世界上最具藝術魅力的影片之一。這部電影簡直就是二十世紀世界藝術電影長廊中的極品。《出租汽車司機》的故事發生在越戰結束後的紐約,這是美國上下頗為尷尬迷茫的時期,越戰的失利使得很多普通人開始對國家政治和「美國精神」產生懷疑。人們無法彼此信任,社會的隔膜逐漸明顯。而在紐約這座以繁華著稱的大都市裡,孤獨和空虛更顯著地籠罩每一個個體。
影片被電影評論家們歸為政治性很強而藝術表現出色的社會問題片。其原因就在於影片具有深刻嚴肅的社會內涵,人物的塑造也充滿了現實意義,從而在商業片樣式中顯現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計程車司機》經過五、六十年代反傳統敘事的革命性實驗以後,當代電影對敘事的回歸成了電影人最關注的問題。這種回歸並非簡單的重復,而是對敘事本身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敘事本身成了目的。一種帶著強烈的個人色彩的敘事出現了。斯科西斯的《計程車司機》明顯帶有「垮掉的一代」的特徵。
影片的表現形式十分獨特,影片著意於氣氛的渲染,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在主人公特拉維斯的眼裡,紐約這個昔日的樂園已經變成荒蕪的地獄,艾端絲和斯波特的棲身之所是這個地獄里尤其恐怖的一角。特拉維斯這個猶太移民隱喻了在「紐約的小義大利」西西里長大的斯科西斯對於美國都市化的憂慮,並借特拉維斯的心態和行動來諷喻了他本人在美國的經歷。
影片帶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紐約籠罩在一種光怪陸離的氛圍中。場景多表現為黑夜,黑暗中燈光閃爍下的團團霧氣,街道上和汽車玻璃上的雨水,骯臟的路上晃動著的渣滓,觀眾的耳際響起陣陣不和諧的、節奏強烈的音樂聲,這些音響符號巧妙地托出這個城市的冷漠、迷亂和可憎。特拉維斯居住的公寓黑暗、破損,暗示主人公的精神狀態。影片運用了大量的紅色,紅色的片名,紅色的霓紅燈、信號燈、尾燈無不隱含著暴力,直至結尾的暴力場面,特拉維斯的臉上、身上以及妓院的黑牆上都沾滿了腥紅的鮮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計程車司機》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故事的結構明確地具有開始、發展、高潮、結局等部分,還具有明顯的明線和暗線的交織融合,這完全是用傳統的方式講述的一個現代人生活的故事。好萊塢的電影都知道觀眾期待什麼,他們的工作就是盡力去滿足觀眾的需求。馬丁·斯科西斯以好萊塢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這個反抗傳統好萊塢的「電影小子」最終締造了一個新好萊塢電影。
㈨ 電影 的士司機
計程車司機
計程車汽車司機/計程車司機/的士司機 Taxi Driver (1976)
導 演: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主 演:羅伯特·德尼羅 Robert De Niro 朱迪·福斯特 Jodie Foster 哈威·凱爾 Harvey Keitel 馬丁·斯科西斯 Martin Scorsese 艾伯特·布魯克斯 Albert Brooks 沙比爾·沙博德 Cybill Shepherd 彼得·伯耶爾 Peter Boyle 戴比·摩根馬 Debbi Morgan
上 映:1976年02月08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英語
評 分:8.5/10
顏 色:彩色
聲 音:Stereo Dolby SR
時 長:113 分鍾
類 型:犯罪 劇情 驚秫
分 級:瑞典:15 西班牙:18 芬蘭:K-16 英國:18 智利:18 西德:16 澳大利亞:R 法國:-12 法國:-16 美國:R
劇情簡介:
患有嚴重失眠症的越戰退伍軍人崔維斯,在紐約市以開夜班計程車維生,夜夜目睹大都會的腐敗與黑暗。崔維斯是一個對社會適應不良的男子,平時喜歡看色情電影,卻又對城市中的墮落與罪惡深惡痛絕。他試圖追求總統候選人參議員哈瑞斯的助選人員貝茜,卻在第一次約會時帶她去看色情電影,貝茜從此不肯再理他。同時,崔維斯結識了雛妓艾瑞絲,想要幫助她脫離皮條客和情人的掌控,勸她回家繼續學業,但卻徒勞無功。
深感無力與挫折的崔維斯,買了四把手槍,自命為掃除人渣的復仇天使,展開一連串瘋狂的暴力行為。他先是跑到參議員的競選集會上,試圖刺殺哈瑞斯未果;後來又獨闖妓女戶,血拚皮條客,殺死控制艾瑞絲的一幫惡徒。在這個瘋狂的城市中,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崔維斯能夠找到最終的救贖嗎……。
想回首天王巨星勞勃狄尼洛年輕時代就鋒芒畢現的實力派演技,這是一部千萬不可錯過的影史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