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川劇經典劇目有哪些
1,《柳蔭記》
《柳蔭記》原名《雙蝴蝶》,名《梁山伯與祝英台》。元雜劇《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明傳奇《同窗記》皆演此事。京劇《柳蔭記》是馬彥祥先生1953年根據川劇《柳蔭記》改編的,由王瑤卿先生創腔,中國京劇院杜近芳、葉盛蘭首演此劇。
Ⅱ 帶川劇變臉的電視劇有什麼
電影《變臉》,電視劇《笑傲江湖》,微電影《川劇往事》。
龍越,男,民間藝人,川劇變臉演員,出生於1988年06月20日(農歷 五月初七),祖籍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巴蜀變臉王親傳弟子。15歲時進入中國遂寧川劇團拜巴蜀變臉王、龍怡策為師學習川劇變臉藝術,隨後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進修。其以「川劇變臉」身份強勢跨入演藝圈,逐漸發展至演員。
Ⅲ 川劇的經典劇目有什麼
川劇的經典劇目有:《賣畫拍門》、《裁衣》、《武松殺嫂》、《馬房放奎》、《五台會兄》、《花田寫扇》、《白蛇傳》、《柳蔭記》、《御河橋》、《燕燕》、《紅梅贈君家》、《王熙鳳》、《夫妻橋》、《江姐》、《田姐與莊周》、《紅樓驚夢》、《山杠爺》、《劉氏四娘》、《目連之母》、《文成公主》、《激流之家》、《青春涅槃》、《慾海狂潮》、《紅梅記》、《黎明十二橋》、《歲歲重陽》、《馬前潑水》、《塵埃落定》、《薛寶釵》。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其中要以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
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3)川劇經典電影大全擴展閱讀
川劇簡介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川劇是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臉譜,是川劇表演藝術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歷代川劇藝人共同創造並傳承下來的藝術瑰寶。
川劇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調五種聲腔組成。川劇分小生,須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Ⅳ 經典川劇曲目有哪些
有《白蛇傳》、《柳蔭記》、《御河橋》、《武松殺嫂》、《五台會兄》等。
一、《白蛇傳》
劇情介紹
天宇浩渺,佛殿庄嚴。美麗的白蛇仙姑因愛戀桂枝羅漢,被如來佛幽禁於西天白蓮池。她憤而掙斷鎖鏈,奔向人間。桂枝羅漢為其求情,亦被如來佛貶入塵寰。途中,恰逢義勇兼備的青蛇,愛慕白蛇貌美而攔道求婚,白蛇施展武藝,將其降服,青蛇幻化作婢女緊隨其前後。在青蛇的鼎力相助下,白蛇與塵凡的許仙(即桂枝羅漢)結為伉儷,相矢永好。
邪惡的禪師法海,奉如來佛旨意,尾隨下凡,屢施暗害,蒙騙許仙,以至拆散美滿姻緣將許仙挾持金山寺。
白蛇為維護純真的愛情,召來眾水族,與法海鬥法,並與天兵天將展開生死搏鬥,最後夫妻團聚。
這是中國民間流傳久遠的白蛇與許仙真誠相愛的優秀神話故事,而川劇《白蛇傳》又獨具奇異的藝術風采,與其它戲曲劇種不同的是川劇《白蛇傳》更注重武打和做工,青蛇這一角色也很有特點,文戲時是嫵媚的小丫鬟,武戲時則變為勇武的男將,這一點是川劇《白蛇傳》所特有的。
另外,戲中穿插有川劇「變臉」等絕活,戲劇場面宏大、壯麗,全不似一般曲折委婉的愛情戲,給人以激烈壯美的感覺。
二、《柳蔭記》
劇情介紹
兩晉或南北朝時期,祝英台女扮男裝到杭州尼山讀書,途中,遇見青年書生梁山伯,二人相見十分投緣,在柳蔭下結拜兄弟。
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三年,友誼真摯。三年後,英台要返家中,山伯特地送行。路上,英台借物吟詩,暗示自己是個女子。想把自己終身許配梁山伯。但梁山伯並不理解。無奈英台好假言家中有一九妹,望山伯邀媒下聘。
英台回到家中,知父親已將自己的終身許配給馬太守之子文才,心中十分痛苦。山伯應約來到祝家,與英台樓台相見,知九妹就是英台,又驚又喜,後又知英台已許配馬家,懊喪分,歸家後卧床不起,不久抱恨而亡。
三、《御河橋》
劇情介紹
寫柯太傅與宣學賢是連襟。一日宣學賢之子登鰲去柯府拜壽,與柯太傅之女寶珠一見傾心。回家後告知父母,宣母拜託至交裴瑞卿為媒往柯家求親。柯府二奶奶從中作梗。求親不成,登鰲相思成疾。
宣母假言祝壽,接寶珠過府赴宴,以慰登鰲,寶珠歸家,不慎失落登鰲題詩,為二奶奶拾得交與柯父,並趁機挑弄是非。柯太傅聽信讒言,責寶珠敗壞家風,並將其誆出府庭,打下御河橋,還與宣家斷絕親戚關系。幸寶珠被裴瑞卿救起收養家中。
裴瑞卿成全這對兒女婚事,將登鰲接入府中養病,並促使兩人在花園題詩巧會。登鰲赴試高中皇榜後,裴瑞卿請柯太傅為女作媒,與宣家聯姻。成婚之日,柯太傅見是寶珠,羞喜交集,柯家父女終釋前嫌,有情人成了眷屬。
四、《武松殺嫂》
劇情介紹
事出《水滸全傳》,武松在家設祭,嚴審潘金蓮與王婆害兄緣由。王婆暗中阻梗,金蓮處處設防。
武松嚴逼細查,金蓮終漏破綻。武松憤而殺嫂,鎖拿王婆投訴縣衙。
五、《五台會兄》
劇情介紹
北宋時期,楊家將與遼邦金沙灘血戰後,楊五郎憤恨奸臣當道,於五台山出家當了和尚,楊六郎去遼邦刺探軍情,得以與兄弟楊五郎相會。
Ⅳ 電影笑裡藏刀的主演
主演:高曉攀/謝孟偉。
影片通過三個川劇演員的命運更迭,講述了時代變革中的人情世故。謝孟偉在片中飾演一個大反派柴俊榮,他原本是高曉攀飾演的金少爺的僕人,流落成都考入川劇團,憑借一身武藝成了紅牌,並逐漸當上川劇團團長,與少爺反目成仇。這時,師妹八喜介入二人的生活,柴俊榮不僅搶了少爺的心上人,還在配演川劇名劇《打紅台》時因情生恨,刺傷對方致其毀容。
影片的開頭,由高曉攀扮演的金家少爺金慕蓮,非常崇拜當時的川劇名角筱雲鶴,他輾轉好幾個茶樓,並且了解到筱雲鶴落腳的地方,就想和他唱一出戲。但是,筱雲鶴認為金少爺就是想偷學自己的戲,命令自己的徒弟按規矩辦,想要去挖金少爺的眼睛。
⑴僕人被打
與此同時,金少爺的父親正在打謝孟偉扮演的僕人柴俊榮,為了隱瞞少爺偷偷學戲,所以他為此挨了不少打。
當《白蛇傳》匯報演出完之後,柴俊榮給金少爺送了一份請帖,並且要求他在婚禮上唱《鍾馗嫁妹》。其實就是為了醜化金少爺在心愛自己最愛的姑娘眼前的形象。可以看出柴俊榮變得很小肚雞腸。
10假戲真做
團長建議柴俊榮今天不要上場了,他剛從外地學習回來。但是柴俊榮心裡覺得有些不服氣,於是強硬要上台,最終,他們三人同台,那出《打紅台》假戲真做,柴俊榮心生惡念藏刀、拔刀使得金慕蓮毀容。
影片發展到柴團長從鞘中拔刀,將鞘扔向金慕蓮這一場景時,與影片開頭滴血鑄刀,刀鞘合一形成一個呼應,他們在這里有了更深刻的矛盾。刀與鞘不再是彼此歸屬與相互存在的關系,從金慕蓮離開的背影和柴團長廝罵的憤怒之中,刀與鞘分離,註定他們的關系從此徹底破裂。
作為引起金慕蓮與柴俊榮之間關系破裂的一大成因崔八喜,她是可悲的。為演《白蛇傳》想成名角的她,蔑視大先生。為此她放棄了尊嚴,違背了自己的內心,扼殺了與金慕蓮的愛情,最終選擇與柴團長成親。
結局是開放式的,有讓人無限的回望,無限的想像,無限的無休止的思索。回望崔八喜望著那對泥人對著金慕蓮的那句:「這是你,這是我」;回望大先生在坡腳妻子的陪同下退出的那個舞台;又回望婚禮上傷心欲絕的金慕蓮那段《鍾馗嫁妹》。我們想像後來的金慕蓮、崔八喜和柴俊榮,或許包圍著他們的是無盡的悲傷、痛苦、悔恨、自責、掙扎……
Ⅵ 川劇變臉最著名的作品
原汁原味的川劇變臉:
川戲《歸正樓》俠盜貝 戎躲避官兵追捕的橋段、川戲《白蛇傳》水漫金山紫金饒缽收復白娘子的橋段,時間久遠,這兩部戲網上幾乎收不到了,劇場現場觀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舞台劇藝術變臉:
中央電視台由川劇變臉藝術家王道正主演的舞台劇《白蛇傳》,網上視頻也少了。
著名主題歌曲:
由中央空政歌舞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陳小濤(王道正嫡傳弟子),與閻肅,孟慶雲專門為川劇變臉藝術譜寫演唱的歌曲《變臉》。由閻肅作詞,孟慶雲、陳小濤作曲,陳小濤演唱,音樂採用了「川江船工號子」
川戲變臉的紀錄片故事片電影:
《變臉》1995年吳天明執導電影 由朱旭主演。
將川劇變臉正邪顛倒的電視劇:
2001年版《笑傲江湖》由彭登懷扮演邪派人物余滄海,其中利用了變臉橋段
Ⅶ 經典川劇
川劇彈戲《邱旺告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