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漢字的來歷你知道多少列:「冊」是竹條連綴而成的大竹片,再組一個一樣的。
文字的使用,是人類文明一大進步。漢字以象形文字為特徵而在人類語林中獨樹一幟,它在文字、語言上的優點,也正在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們所認識和接受。漢字起源於何時,又是誰創造的,至今並沒有一致的說法。
《世本》、《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等古文獻,都說漢字是在黃帝時代由倉頡、沮誦兩人創造的。許慎《說文解字》試圖作出比較圓通的解釋,認為伏羲作八卦「以垂憲象」,啟發人們根據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號。神農氏時代「結繩而治」,但庶事繁多,終於不能滿足。在黃帝時代就出現了倉頡,,「見鳥獸蹄選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並說倉頡初造書契時,「依類象形」謂之文,後來形聲相益謂之字。經過長期演迸發展,總結成構成漢字的六種方法,稱為「六書」,即「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元命苞》則說,倉頡仰觀星象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甚至手掌紋路等,都是他據以創作文字的基礎。在近代文字學建立以前,《說文解字》有關漢字起源的學說,無疑是最權威的。』
然而,《尚書孔傳》和《拾遺記》則說伏羲造書契以代結繩,文籍也在他那個時代興起,這顯然要比黃帝時代早得多了。 ·
在疑古思潮的影響下,《經學六變記》提出另一種看法,認為漢字實際上是孔子親手制定的。幸好此書流傳不廣,而且用—骨文的發現迅速粉碎了這種神化孔子的說法;甲骨文韻設現也動搖了《說文解字》有關文字起源酌傳說:對傳說的「六書」理論也提出了各種質疑。
隨著仰韶文化陶器記事符號的發現,不少專家認為那是具有漢字性質的符號。根據考古發現,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和二里頭文化中出土了一大批帶有記事符號的陶器,有些確實非常接近於文字,特別是大汶口文化陶符等圖形被釋讀為斤、戌、炅、炅山或斧、錛、旦等,於是人們認為中國文字起源於陶器刻符。然而,平心而論,現有陶符接近漢字的還不多,而且能釋讀的更少,漢字起源於陶刻符號的結論似乎過早,不過陶刻符號的發現和釋讀,畢竟使人們看到了解決漢字起源問題的曙光,人們寄希望於有更多的出土資料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100多年前,一撮龍骨中發現了甲骨文,這就是已經發展成熟的三千多年前的漢字。與漢字並稱為世界三大古文字的埃及聖書字和蘇美爾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已經消亡,唯獨中國漢字生生不息延續至今。漢字傳承了數千年,從古代漢字到現代漢字,在不斷的演變中也實現著其生命的超越。如今,面對我們已經熟悉的漢字究竟有何秘可探?
要想破解漢字,就要知道漢字的始意,也就必須找到識別最早的字形。如 「自」的現代字形好像和眼睛有關系。有人說「自」像眼睛加上一撇眉毛。但「自」的甲骨文是鼻子的象形,鼻子是呼吸的外在器官,我們先人認為氣是生命之本。而氣息一旦受阻,人的生命就會有危險。就是今天,人們試探某個人死沒死,還沿襲古老的方式,手放他鼻孔處,看有沒有出氣。所以,像呼吸一樣正常的狀態就是「自然」的本意。而「自然」所引發出的多麼高深的哲學思想,都是在追求人的一種正常舒服的狀態,這也是自己的生命狀態,他人無法模仿替代。「自從」、「自由」、「自己」、「自然」的來歷及與「自」相關的字。
破解漢字對重讀漢文經典的意義,比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對於王勃這聯詩我們都通曉:「只要四海之內還有一個知己朋友,雖然遠隔天涯,也好似近在鄰居。」你如果知道其中一個字「存」的全部,再讀此聯詩,其意境就和原來不同。「存」現在發現最早的字形由「才」和「了」構成。「才」指草木初生,「子」指人的初生。人見幼小總生愛憐之心,所以「存」本義是「牽掛、相念、思戀、恤問」等意思。再看這聯詩,「存知己」,「有」知己和「思念」知己,詩的意境有天壤之別。正因為相互思念,雙方可洞穿時間和空間的無限距離,心神相通,「若比鄰」。
從上面例證可以看出,重識漢字,能使經典重讀出「新」意。其實是原有的舊意,只是因為我們對漢字識得不全面,不深刻。而要全面深刻地識別漢字,離不開分析研究漢字最早的字形。
那也就是說其他90%多不是象形文字,但是它盡管那90%多不是象形字它都是以這個百分之不到十的象形字為基礎的,所以說,人們要概括漢字,基本上都說是象形字。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剛才我說的這個字,自己的「自」它像個什麼,有人會說了它像目,上面帶一撇,這一撇有人說了可能指的眉毛,那麼如果是個目又帶一個撇,這個字形和我剛才說的那幾個字義,自然、自己、自由、自從它有什麼關系?到底它有什麼關系,實際上作為漢朝的一個文字學家許慎,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漢字學家,他也解釋不清楚,為什麼,因為就是這個字形它離我們老祖宗所創造的最早的字形怎麼樣呢,有變異了、有改觀了。那麼,如果我們要想找到最早的字形,那就得怎麼樣呢,去找古字,這個現象非常有趣,在上個世紀初,我們知道,甲骨文挖掘出來了,在河南殷墟。
我們回到剛才這個主題,我們說了,這個是「自」,那麼最早的字形是什麼樣子的呢,甲骨文是這樣的,我們說它是象形字,按照現在說是目,目指眼睛,這一撇,好像是眉毛,實際上我們知道了古字形以後再看這個,根本不搭界。我估計有點生活經歷,觀察敏銳的人會發現,它實際上像的是什麼,像的是人的鼻子,我們看,自己的「自」它為什麼用鼻子來象形,這有什麼道理,實際上我們古人在造這個字的時候,已經隱含了很多的思想在這里頭,比如說,我們先人知道,最根本的人是什麼呢,是氣,而鼻子是什麼呢,是呼吸的器官,實際上呼吸器官還包括肺、還包括氣管,但是在外在顯示出來的是鼻子。我們現在有人看電影、看電視還知道,當這個人生死不明的時候,把手放在他的鼻孔上探探他有沒有氣息,於是乎,我們可以推想,當古人用鼻子來象徵自己的時候,我們看,直到今天還有人誰呀,我,指自己的鼻子,那麼他不過象徵的就是說我有氣,我是活著的,我是有生命狀態的。可見,就是甲骨文的發掘,就是古文字的發掘,確實為我們今人跟古人怎麼樣,搭了一個橋,使我們能夠走向古人的內心,去探秘他們到底想的是什麼。
我們再看這個字,這個是「打」,打人的「打」,目前發現,最早的字形就是小篆,小篆跟現在的楷書差不多,一個手一個丁,一個手加一個丁它組合起來,表示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今天關於「打」,意思《現代漢語詞典》是26種意思,《漢語大字典》是29種意思,有一個語言學家叫陳原,他寫了一篇文章叫《神奇的「打」》,為什麼神奇呢這個「打」,我們看,當我遇到我的仇人,我給他一拳,這是跟他有矛盾,可是,我們說打他,可是,我們還這么用打,我和老李打成一片,這個打成一片,不是指我跟他打架打成一片,而是指我跟他關系太好了,這也是打。還有,我們現在出門,今天有很多朋友就是這么來的,舉手幹嘛呢,打的,我們也沒去打這個汽車,為什麼叫打的,再有我們在座的有很多女同志,現在一般人不玩這個了,但是,過去女同志這個都是自己織,當時不叫織毛衣,叫什麼「打毛衣」。我們拿起電話叫打電話,再有我們回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去買醬油、買醋、買酒叫「打酒」,等等這些意思它跟這個字形有什麼關系呢,一個手一個丁,所以陳原說了這么一句話「漢字神奇,就打這么一個字形包含那麼多的意思,但是裡面卻不見得統一。」那麼我們要研究古人他造這個字,他到底憑什麼,而且他憑什麼又能引申出這么多意思來,當然我們可以說,漢字這個字形造出來以後,就像一個載重汽車,它隨著往我們這兒越來越靠近,它載的重量越來越多,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它在剛剛造出來的時候,它已經要承載著一些貨物,也就是信息,這個是最根本的,最原始的。那麼為了解「打」這個字,我下了很大工夫,原來我對這字也沒太看重,只是我有一個朋友在人民大學教書,他當時是給外國人,加拿大人,印度人,英國人,講漢語,他說這些外國朋友想不明白這「打」,而且想不明白為什麼這一個字形能有那麼多很沖突的意思,說讓我講講,這我才對它進行了研究,那麼我研究漢字其中有一個方法,就是還原,這個字形它是兩個部件構成一個手一個丁,還原到最遠古的時候,我們想像我們的先人拿這個象徵什麼,當然,這得有一定的狀態,那麼進入狀態以後,我想到了,也就是說,我們先人是拿著一個東西把一個釘子,當然過去的釘子,也不一定是金屬的,有可能木製的,也有可能石制的,揳進去一個物體里頭,比如說樹木、比如說土,那麼這樣的話,剛才說了所有的意思,都能夠通過這個動作還原出來,我們可以看,我們按現在的動作來看,假如你拿個錘子打這個釘子,第一個動作是什麼,是舉,第二個是揮,第三個是擊,第四個是進入。那麼我們想想一個打字不過是人四個動作,給它概括出來了這樣的字形,如果你不還原你不知道有這四個動作,當然得分解出來了,你怎麼可能知道這個「打」能分解這么多的意思呢。那麼現在我們看吧,剛才我們說「打」所有的意思都可以被分解為這四個動作,打毛衣是指什麼呢,進入;打酒、打醋,現在是液壓的,當然現在連液壓都不用是桶裝的,進入了;和誰打成一片,是進入;最開始打電話是跟打電報過來,打電報等於手要敲擊,也就是說我們解了這個漢字,最早的字形和最早的字義我們怎麼樣呢,也就明白了,那29種意思,或者說《現代漢語詞典》,所說的26種意思都有根據了。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這個字是而且的「而」,這個而且的「而」,我們知道,現在至少有四種語義,但有兩種是最重要的,第一種是什麼呢,是遞進,比如說,孔子《論語》第一句話在座的可能都知道,叫什麼呢?「學而時習之」,那麼這個「而」它是起一個遞進的作用,第二個是轉折,那麼這個遞進和轉折當然在現代漢語里頭它不是實詞,是指虛詞,但這個虛詞這個語義怎麼來的呢,跟這個字形也有關系,那麼也是經過前人的考證,在殷墟挖掘了甲骨片上發現了這樣一個字形,完了再跟許慎說文解字對照覺得這個就是我們今天的「而」。這是什麼象形呢,是人的鬍子的象形,我們看是不是挺像的,當然這個字形有很多種。我們看一下,這個字我就不寫了,漢字有一個「耍」,「耍」上面是而底下是女,那麼過去古代男人是要留鬍子的,而且這個字裡面它體現出了一種對女性的不尊重,用鬍子挑逗女性,叫耍。還有一個字一個而這邊是一個寸,也有的是個立刀,為什麼呢,因為過去中國古代如果你犯的錯不是特別大,就把你鬍子給剃了,這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叫「耐」。但是這個「而」和遞進和轉折它有什麼關系呢?為這個字我也想了好長時間,怎麼也想不明白,當然你可以簡單地比附,鬍子軟,好轉折,那麼遞進呢?往往遇到這種情況我就不硬想了,把這個放一放,去看別的書,有一天突然我在王夫之也叫王船山的《說文廣義》里頭發現他解這個「而」,這段記錄太珍貴了,因為除了他記錄別的地方我沒有發現,也就是說,我們先人除了管人的鬍子叫「而」,也管魚的鰭叫「而」。魚,我們知道有腹鰭、有背鰭,有胸鰭有尾鰭,像小翅膀似的,這個確實特別像鬍子,那麼我們先人也把魚的這個東西叫「而」,但是很多字典很多辭書沒有這個解釋了,那麼現在我們就能想明白了,當魚要奮進的時候要怎麼樣呢,使勁撥剌一下它的鰭,當魚拐彎的時候怎麼樣呢,尾鰭撥剌一下,這樣「而」的轉折和遞進的意思就想得明白了,它原來是跟魚的鰭是有關系的。
我們再看一個字這個字我們都知道,是音樂的「樂」,那麼這個字形它和我們今天聽的音樂有什麼關系,這個字還有個讀音,叫什麼呢,叫樂,它和我們今天的快樂又有什麼關系,我們看到了最古的字形就明白了。這個是甲骨文的字形它是個象形字,像的是什麼呢?像的是個樂器,有的說是架子上架的各種鼓,有說是木架子上崩的絲弦,這都無所謂,但肯定一點它像的是什麼,像的是樂器,那麼現在我就明白了,那麼原來這個樂器的「樂」這個字最早它就是什麼呢?樂器的象形,那麼它這出了聲叫什麼呢?叫樂,它出了聲給我們帶來什麼呢?快樂,怎麼樣,這一個字形它包含著三個意思,全有了,當你不知道字形光看這個,想不明白。
那麼現在,我估計大家會有一個問題,你這么做是什麼目的呢?你這么琢磨漢字是什麼目的呢?當然可以說一個最簡單的目的是滿足我的好奇心,因為我對漢字始終有一種神秘感,好奇,但光這個夠不夠,如果光是好奇,光是滿足自己對漢字的這種神秘感,遠遠不能構成我對漢字研究的動力,這里頭有一個根本的目的,就是我想解讀中國的古典文化,在我看來我們中國的文化昆侖,真正的文化昆侖是在先秦時代,那個時候是我們國家文化最燦爛的時代。
有人可能又問了,很多人老人,我們的先人,早把這些字給註解了,你按照他的註解去讀古書不就完了嗎,但根據我的研究,我發現,往往一個著作,一個詞語,它有不同的解釋,而且有些解釋怎麼樣呢,還是對立著的,那你說你聽誰的,那我這個時候,就乾脆誰的都不聽,我聽古人的,我去尋找古人的足音,看看他們當時造這個字是怎麼想的,比如說,我剛才說了孔子《論語》的第一句話,叫「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第二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三句話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三句話我們先看第一句話,第一句話,我最句話,第一句話,我最早知道的時候,我的老師告訴我,你們是做學生的嘛,「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要經常復習功課是很快樂的,所以我覺得孔子這句話特別地平常,因為我同時也研究老子,我覺得老子太棒了,老子《道德經》第一句話在座的肯定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那多懸,孔子這句話太平常了。那麼當我對古文字有了研究以後,我再重新看這段話,我發現過去我把孔子看低了,比如說,我們先找一個字「學而時習之」的「習」字,特別簡單,這是最早的字形,甲骨文,跟今天的繁體字特別像,這個「習」字上面是羽毛,下面是日,它表示什麼意思呢,它最先表示的是老鷹的小孩,也就是小鷹在幹嘛呢,在學飛,每天在學飛,那麼也就是說,他所引申出的第一個意思,不是復習功課是做事、是實踐,那麼現在我們再看孔子這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學」我們都知道,或者模仿,或者接受,我學了我接受了,剛才我們說了,這個「而」是遞進的意思,更要什麼呢,習之,更要去做,它講的是什麼呢,講的恰好是中國哲學最重要的命題,知行合一,你只有學了你去做你才是快樂的。
我們由先秦來跳到初唐,初唐有個詩人叫王勃,王勃有一首詩在座的肯定知道,我只說兩句,這是送杜少尉去四川當官去,有這么一句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我估計像我這種年齡的人對這些話會更熟悉,因為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有一首歌,那時候談我們中國跟阿爾巴尼亞的關系,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講這個,因為阿爾巴尼亞離我們很遙遠。這首詩,我們先解一個字,存,這個「存」字,這個海內存知己,在《唐詩百話》裡面,《唐詩的百話》的作者是施蜇存,有點歲數的人知道這個人,活了90多歲,他是鴛鴦蝴蝶派的作家之一,又是一個小說家,又是一個詩人又是一個批評家,在華東師范大學教書,他《唐詩百話》裡面解這個海內存知己,說什麼呢,海內有我的知己,就像街坊鄰居這么一樣近,我為什麼取施蜇存的解釋呢,因為他的名字裡面有一個「存」字,但是這個老先生對「存」字卻沒有解透,這個存最早的字形這邊是個才,這是個子,才表示小樹苗,小花小草,剛剛長出來,子表示小孩,那麼當人看到了小樹苗,小花小草,又看到了小孩,人首先產生的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是愛戀的感覺,憐惜的感覺,那麼這個實際上才是存的最本的意思,最根本的意思,最早的意思。接著引申出什麼呢,由愛引申出思念,那麼我們再看這首詩,還是這一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海內我思念我的知己,他就像街坊這么近,正是這個思念才使得這個空間怎麼樣,一下縮短了,就像街坊一樣這么近。我們看看由於對這字解釋不同,一個是有,一個是思念,那麼這聯詩的語境怎麼樣呢,也是天壤之別。
我們又由唐朝再折回到先秦時代,先秦時代有一個大哲學家也是一個大文學家,在座的肯定知道,莊子,一般把他跟老子擱在一塊,說老莊哲學。《莊子》裡面在《養生主》有一個寓言,講的是《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前面怎麼復雜,我不說了,我只說跟這個字有關的,叫「奏刀」,有印象嗎,叫「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我們先有個印象,對莊子這段話。我們拋開莊子這段話,我們想這個字「奏」有什麼語義,最近電視裡面,播皇帝的戲比較多,常用的字,「奏摺」。好我們擺脫掉皇帝,我們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比如說我們去看音樂會,音樂會有一個人在彈鋼琴,我們叫什麼呢?叫鋼琴獨奏,但最准確的動詞應該是什麼呢,應該是彈,為什麼不叫「鋼琴獨彈」呢?還有一個人拉小提琴,最准確的動詞應該叫拉,最准確的動詞應該是拉,應該叫什麼呢?「小提琴獨拉」,但如果在音樂會一個主持人這么報幕的話,底下會怎麼樣,笑場。小提琴獨奏,五個銅管樂器在一塊吹,准確的動詞叫什麼呢,「木管五重吹」,你要這么報幕也是,人笑翻了,得叫什麼?木管五重奏,可見「奏」這個字不一般,人們寧可捨去跟它最准確的這些動詞,吹、拉、彈、唱,而用「奏」這個字,說明它裡面有東西,有什麼東西呢,我們先人創造的這個字形是這樣的,這是甲骨文,經過前一代人破譯,它表示的什麼呢,這是手的意思,兩個手,這是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它象徵性的,頭上戴著飾,比如說孔雀毛什麼的,底下也帶著飾,比如說孔雀尾,在幹嘛呢?在唱歌跳舞,載歌載舞,如果大家熟悉中國歷史的話,可能會看到這樣一個文物,青海出土一個陶盆,盆裡面有畫,畫裡面一些人手拉手,在跳舞,特別像今天的芭蕾舞,就一堆人,或一群人在一塊,載歌載舞,載歌載舞幹嘛呢,祭天、祭地、祭祖宗、祭豐收,也就是說,這個「奏」我們先人用這個字形它表示的人在一塊進行的一種儀式,這個儀式要唱歌要跳舞,有的時候還要朗誦,還要奏樂器。那我們知道了這個字形表達的是這個意思,我們再去理解,比如說,奏摺,就好理解了,因為奏這個行為方式是怎麼樣呢,是朝上的,當然,也有平視的,比如說,我們剛才說在音樂會,它這個「奏」字它體現了什麼呢?體現了台上的演出者,和台下我們欣賞者,構成了一個循環圈,這是欣賞音樂,欣賞藝術,一個非常重要的氛圍。我們現在回到莊子的《庖丁解牛》,莊子的《庖丁解牛》這「奏」很多人的解釋叫進刀或者到運刀,可是,我在查了所有的字典,關於奏的語義其中一個意思就是什麼?就是進刀或運刀,而據的例子就是莊子的《庖丁解牛》,奏刀運刀的意思只有莊子用,後來的人全都沒有用過,什麼道理,是人們不知道這個字有什麼意思嗎,不是,我以為,是很多人對奏這個字在《莊子》這里的用法沒有理解透。這里頭就必須得還原,還原到「奏」最原始的意義,那麼現在我們想吧,庖丁奏刀,「騞然」,它這個刀在怎麼樣呢,牛的筋骨之間的游動出現的聲音,而不是牛的叫聲,最後是怎麼樣,牛都不知道自己它就死了,然後,文惠君說什麼呢,技藝太棒了,就今天的話「蓋了帽了」。那我們想一想,一個進刀,和一個奏刀,把這個解牛當做一個儀式,當做一個藝術品,當做一個藝術活動,我們來去解牛的話,它才能夠進入到一種審美狀態,實際上莊子拿它當寓言,不是真正的講宰牛的事,因為他的總標題叫什麼呢,《養生主》,是說人怎麼在人世間活下去,正好,如果你們說我這臆想的話,但是,莊子後面幾句話,為我做注了,他後面說的什麼呢?這個「莫不中音」,這個「音」不是音響的意思,是音樂的意思,一句話是「合於桑林之舞」,「桑林」是什麼?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樂曲的名字,後一句什麼呢,「乃中經首之會」,「經首」是什麼呢?也是中國古代的曲名和舞名,這兩合在一塊,我們看看莊子他用的這個奏什麼,既有前面又有後面的結果,結起來多麼的吻合。那麼也正是對這個「奏」字的解釋不同,使得我們能區別出一個是什麼呢,一個是屠夫,一個是審美大師。
我們再看一個字,這個字是毅力的「毅」,這邊是最早的字形是個金文,孔子《論語》裡面有句話,叫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這個「毅」怎麼理解呢?按照今天的字形,底下我們都知道這個字念豕,豕是什麼?是豬的意思,這個字形是我們今天的辛,辛辣的「辛」,辛是什麼東西?辛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刑具,這個刑具很細,很鋒利,又可以剌人,可以把人耳朵割掉,又可以在人臉上刺字,不是有這么一個刑嗎?叫「黥首」,就在你臉上刺字,辛就是這個刑具。那麼我們想一想,「毅」這個字,豬加上這個辛,我們先不看這半邊,它表示什麼呢?過去的豬,有兩種,一種是什麼,圈養的家豬,還有一種是什麼?野豬,也有叫豪豬,野豬怎麼樣呢?後脊樑上的毛或者叫鬃,特別鋒利,很尖、很硬,當然如果我們養家豬,尤其是像公的種豬的話,這個毛也很鋒利,能把人手給扎透了,那麼它表示什麼?什麼叫毅力?而且最早的字形沒有這個,它是指豬的毛,尤其是後脊樑的毛立起來了,豬在什麼情況下毛才立起來呢?想一想很明白,很順當的時候,不會的,肯定是遇到了危險,比如說遇到了比它更強大的野獸,或者說遇到了它的同類要爭奪一個異性,它立毛的目的是什麼呢?第一是自衛,第二是進攻。可見,這個「毅」我們這么看就能夠感到它的內涵了,內涵是什麼,是在困境當中振作起來,後來又加一個,這個是一回事,這個是手拿棍子在敲打、在趕這個豬,它指什麼呢?就是指有外在的因素來逼迫這個豬,讓這個豬毛立起來,讓這個豬奮進,這是毅的本義。我們回頭再看看,孔子這句話,「士不可以不弘毅」,那就是作為一個士就是屬於高等的人了,你必須要有毅力,現在我們講毅力,你必須怎麼樣呢?要經常把自己放在什麼呢?困境當中,也可能你是順境,但你得想到自己在困境當中,為什麼?因為任重而道遠,你沒有毅力你是堅持不下去的。
我們看,我剛才解了孔子,還有莊子,只是因為對這幾個字,解釋不同,注意,這個不同不是我故意的要跟現代人的註解不一樣,而是我要尋找我們先人他挖掘這個字、他創造這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然後我們發現我們先人的著作,裡麵包含著那麼多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是理解不到的,這就是我剛才說的,我研究漢字目的是什麼,目的是為了讀通我們的經典。
B. 求《宛如阿修羅》2003年百度網盤高清在線資源,大竹忍主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cAxNJKVuRX8q-2j1sKXfhg
C. 宮崎駿的所有作品及順序
截止至2019年8月,宮崎駿的所有作品及順序如下:
1、1964、少年忍者
2、1965、大沖撞
3、1966、彩虹戰隊羅賓
4、1968、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魔女莎莉
5、1969、穿長靴的貓劇場版、幽靈飛船(又名飛天幽靈船)
6、1971、動物寶島、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魯邦三世第一季
7、1972、熊貓家族
8、1973、熊貓家族之大雨馬戲團
9、1974、阿爾卑斯山的少女
10、1976、三千里尋母記
11、1978、未來少年柯南
12、1979、紅發少女安妮、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
13、1981、魯邦三世第二季
14、1984、未來少年柯南特別篇劇場版、風之谷
15、1986、天空之城
16、1987、柳川堀割物語
17、1988、龍貓
18、1989、魔女宅急便
19、1991、歲月的童話
20、1992、紅豬
21、1994、百變狸貓
22、1995、OnYourMark、側耳傾聽
23、1997、幽靈公主、2001、千與千尋(又名神隱少女)
24、膠卷咕嚕咕嚕轉、捕鯨記
25、2002、MeitoKonekobasu(又名、小梅與小貓巴士)、小狗克羅歷險記、空想的飛行機械們、貓的報恩
26、2004、哈爾的移動城堡、Mizugumomonmon(又名、水蜘蛛夢夢)、種下星星的日子、Yadosagashi(又名、尋找棲所)、地海戰記
27、2008、懸崖上的金魚公主
28、2009、魯邦三世特別公映版
29、2010、酵母君與雞蛋公主(又名、面種與蛋姬)、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竹取物語
30、2011、尋寶、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31、2013、起風了
32、2014、胡桃夾子與老鼠王
33、2015、毛毛蟲波蘿
(3)大竹電影城今日上映表擴展閱讀:
宮崎駿宣布復出。
2017年2月27日,在NHK特別節目《永不結束之人宮崎駿》中,宮崎駿透露其長篇動畫新作已在創作中,將於2019年公開。這並非宮崎駿監督第一次復出,此前,他曾經有過6次退休與復出宣言。最近一次,是在2013年的長篇動畫《起風了》上映之後,宮崎駿宣布正式退隱,不再製作長篇動畫。
2018年10月23日,宮崎駿被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評選為2018年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D. 大竹一重/Hitoe Otake 拍過哪些電影
大竹一重【悅樂之園 】
E. 大竹電影院排片
ow what you have done." the old woman says so she hugs him. So they forget all
F. 大竹鳳凰城C區是哪個鎮管
大竹鳳凰城C區不是哪個鎮管,而是歸屬於大竹縣白塔街道的(鎮與街道就是屬於同一個級別)。
G.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地方
廣州美食:蘿卜牛腩、老婆餅、避風塘蝦餃。
3、避風塘蝦餃
咬下去咔呲一聲,蝦餃酥脆,蝦仁餡很嫩、留汁,和炸蒜、豆豉、辣椒一起吃,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