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韓國電影<母親>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母親發現並確定了,自己的兒子並不是無辜的,他就是那個殺人兇手,只是因為智商的問題,自己對此沒有太深刻的印象,而且有些行為是無意識的。
母親殺害了目擊者拾荒的老人,並且另一個孤兒智障者頂替了兒子的罪名。母親心中很難受,但是為了自己的兒子,還是選擇用針灸的方法讓自己忘卻這一切。
電影的結尾沒有說人物最後的結局如何,也許母親和兒子不用承擔責任,但是心裡的壓力和內疚是會跟隨人一生的。
韓國電影《母親》是由奉俊昊執導,金惠子、元斌、晉久、尹宰文等主演的犯罪電影,該片於2009年5月28日在韓國上映。主要講述了一位平凡的母親為幫助兒子洗脫殺人罪名而孤軍奮戰的故事 。
影片在當年的韓國各項電影節上載譽而歸,獲得了最佳電影、最佳男配角、最佳照明、最優秀作品、最佳女演員等多個獎項。
當親情成為了一個母親的全部,極端的母愛所呈現的以不再僅是動人,更還有著唏噓,導演奉俊昊以《母親》為名,透過智障兒子莫名被當作殺人犯抓進監獄的展開,細膩刻骨的母愛親情在近乎完美的鏡頭組合與節奏掌控中醞釀。
電影雖不是一部推理片,卻用懸疑的修飾,將人性至於母與子的桎梏中,甚連孰善孰惡的界限都開始變得模糊,當結局到來,這場母愛下的悲涼,對人性的洞悉給人以五味雜陳的深思。
Ⅱ 元彬主演的電影<<母親>>劇情是怎樣的
極大的諷刺,真正的殺人犯卻在外面逍遙法外,甚至很正常的以神經不正常為由!這樣的母愛很凄美,但是很扭曲。真正的殺人犯就是那個智障兒子,拾荒老頭描述的一個細節就是拿指頭拚命的按頭部類似做操,還有最後那個智障兒子自己說日本病友為什麼要把那個女的抬到陽台,她正在流血,需要治療!
不是老頭子殺的理由:1.沒動機,撿破爛的老頭沒必要為了名譽去殺女生
2.老頭用米買春不等於他要殺女生,沒有必然關系,買春的人多了去了。
3.如果是老頭殺的要栽贓弱智,他一開始就會出面作證是弱智殺的,沒必要都後來打電話,而且他完全可以如法炮製殺死老媽子
帥哥殺的理由:帥哥很討厭別人罵他弱智,這個片中多次強調,既然不是老頭殺的,那老頭的說的話就是真的
不是最後戴眼鏡的弱智殺的,這個不需要理由了,女生流鼻血能解釋。
兇手跑了,關了一個無辜的弱智,老媽子痛苦,說明她心裡很明白自己兒子是兇手
Ⅲ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母親》
《母親》的故事本身很簡單,但影片細節的處理非常豐富,在母親孤身尋求正義背後所展現的,是社會體系的壓抑、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極度冷漠以及真相的不可知與不可逆。
該片通過有致的節奏、張弛有度的段落,將一個非常壓抑的氛圍巧妙的營造了出來,以扎實巧妙的劇本和飽滿圓熟的執導得到了觀眾的肯定。
幕後花絮
金惠子拍攝該片的第一場戲是NG了18次,讓她一度感到自己不會演戲了。
該片是元斌退伍後接拍的首部作品,也是他時隔五年重返大銀幕之作。
為了影片能夠真實地反映元斌的性格,導演奉俊昊把片中的人名改成了和元斌的真名「道振」很相近的「道俊」。
元斌並不喜歡攝影棚里的拍攝,而非常喜歡該片的外景拍攝地,認為如同回到了自己的老家。
Ⅳ 母親的電影劇情
1922年,一個四口帶著撿來的女孩喜鵲逃荒流亡到鐵路線上的一個城市。6年時間過去,大兒子梁承文與父親到外國資本家開辦的機械廠里做工,母親幫人洗衣縫補,一家人勉強糊口。承文在黨員老鄧的培養下加入了共產黨,領導工人開展革命運動。父親在生日這天因勞累過度不幸被燒死,母親由此更加領悟革命的真理,積極幫黨做事,並光榮入黨。因叛徒出賣,老鄧、承文等人被捕,老鄧不幸犧牲,母親與黨組織失去聯系。
8年後,母親得知承文出獄的喜訊,前往北平去見兒子,卻因承文臨時有任務未能見到。不久後,母親與黨組織終於重新聯繫上,大家計劃組織武裝暴動。1938年暴動成功,母親護送被追捕的黨員到了根據地,回城時,卻發現喜鵲被特務頭子搶走,自己也隨即被捕。
6年後,日寇投降,母親出獄又立即接受黨組織的新任務,喜鵲也積極幫黨組織工作。母女二人在解放軍與敵人激烈斗爭的關頭,冒著生命危險為我軍傳送重要情報。城市終於被解放,一家人終於重逢。
Ⅳ 母親電影怎麼樣好看嗎 電影劇情詳細解析
《母親》,
中國電影,尹力、Yin Li導演,陳小藝、劉佩琦、常戎主演。這個名字的點太多了,有十多部,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部,這部是早期的經典作品。
Ⅵ 韓國電影mother 元彬主演的那個 有誰知道詳細劇情介紹嗎
這部電影叫做《母親》。
劇情簡介
守寡多年的母親 ,一直與獨子同住,兒子是個溫順不多話的人。一天,城裡發生了嚴重的謀殺案。可憐的兒子不知道為何成了頭號的嫌疑犯。警方其實沒有證據,但是妄下結論懷疑兒子是殺人犯。另一方面,兒子也沒有證據證明自己是清白的。急於要將案件了結的警方,不認為這樣草率調查案件有任何問題,並很快將兒子拘捕。辯方的律師即無能又不可靠,兒子看來難逃定罪的命運,在別無選擇下,母親被逼自己展開調查 ,以證明兒子的清白。但隨著母親對案件一步步的調查,卻發現兒子就是殺人兇手。為了保護兒子,母親殺掉了作為目擊證人的一位拾荒老人。最後兒子被放出,而頂替他兒子的是另一位沒有母親的弱智青年。母親的內心陷入巨大的折磨中,不得不用針灸的方式淡化痛苦的回憶。
相關鏈接http://ke..com/view/15320.htm
Ⅶ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母親》
《母親》作為一部反類型的犯罪電影,這部電影成功塑造了一位為了幫兒子伸冤,不惜鋌而走險的絕望母親。
關於母愛,一般給人的印象是「溫馨的」,「感動的」,「偉大的」。然而《母親》的故事卻是「無奈的」,「悲憤的」,「瘋狂的」。奉俊昊花了20分鍾的時間鋪墊,奠定了電影陰暗的基調,並交代了諸多的基本信息。
一,故事發生在一個小鎮上,通過一場車禍,反映出當地警察對弱勢群體權益的忽視;
二,尹泰宇°是鎮上出了名的「智障」,記憶力不好,常和一個小混混鎮泰混在一起;
三,尹泰宇不承認自己是弱智,也不爽別人叫自己弱智,他一直有自己獨立生活的想法;
四,尹泰宇的母親擅長針灸,對兒子非常地溺愛。
五,母親和尹泰宇相依為命,經濟拮據。
主劇情圍繞著一起少女被害案而展開。毫無意外地,尹泰宇和母親被捲入了案件當中。因為案發當晚有人看到尹泰宇跟蹤受害者,所以可憐的泰宇很快就被抓捕。警察為了趕緊結案,沒有進行深入調查,就試圖哄騙泰宇自首。幸好,泰宇有一個盡責的母親。
母親想盡辦法,找警察求情,請金牌律師,然而冷漠的社會環境令她徒勞無功,一種無力感悄然襲來,卑微的底層人物,根本就看不到獲勝的希望。這時候,母愛的力量就開始顯現了。
如果不是因為愛,電影可能進行到1小時就直接劇終了。其實放棄對於母親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尹泰宇進了監獄,她的生活壓力就沒那麼大了,簡直就是擺脫了累贅。但愛就是非理性的,無論親情,愛情,都會驅使人類忘卻自身的利益,做出一些超出想像的事情。
關於母愛的奇跡故事屢見不鮮,母親為兒子伸冤查案又算得了什麼呢。為了進一步增加情節的可信度,編劇還加入了母親和尹泰宇之間的一段往事,母親對尹泰宇存有愧疚,她的行為動機也更加地能讓觀眾理解和同情。
Ⅷ 韓國電影《母親》看完怎麼沒看明白。請高人幫我講解的詳細點 謝謝
兇手就是兒子,收破爛的是目擊者,他就是和收破爛描述的一樣殺了女學生的,女學生把石頭扔出去,他又把他搬起來砸回去,擊中女學生的。
開始警察「草率」認為智障兒子是兇手,但母親不信,她找各種證據證明,但是最後她自己找到了證據和目擊者-收破爛的,證明了兒子就是兇手,但母親為了兒子殺了人。在這一過程中,警察漸漸相信兒子只是一個完全的智障,在法律中,確診的精神病人是不對自己的行為負刑事責任的,這在我們國家也一樣。所以警察放了兒子。
兒子在結尾處把母親的那一盒針灸的針還給了母親,那是母親在殺人現場遺留下的。兒子又重復了一遍他經常說的那句話,「我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
這電影就是講母親可以為了兒子做到哪一步,甚至越過道德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