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經濟危機時娛樂業反而發達
其一,在經濟上升期,人們疲於奔命,娛樂時間相對較少。反之,經濟越是蕭條,失業率越是上升,假期越是延長,人們的空閑時間就越多,相對於學習這種需要耗費腦力的行動而言,大部分人更願意把時間、精力放在娛樂、休閑上面。忙的時候沒時間娛樂,閑下來了就會忍不住去娛樂,收入降低的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慾望,他們需要通過娛樂來打發時間,就像那些閑下來的退休老人,棋牌室就成了他們打發寂寞的好去處,還有那些閑下來的家庭主婦,追劇或者購物就成了他們的閑暇日常。
其二,賺錢這樣難,收入這樣低,以至於我們很難攢錢去做一些人生大事,比如買房,買車,出國旅遊、結婚等等,統統沒希望,我們陷入一種經濟困境,卻反而手頭會有一些小錢,這些小錢能幹嘛?什麼也幹不了,卻能買啤酒炸雞,夠一張電影票,買一些游戲裝備,雖然是「廉價非必要之物」,卻能讓我們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暫時忘記經濟困境,轉移人生難題。失業在家的男人絕望痛苦時會通宵打電子游戲轉移注意力。求職失敗的大學生會通過大吃一頓來安慰自己,都是如此。
其三,中國已經不再是三十年前的中國了,國民的消費行為正在被消費觀念所影響。中國傳統的黜奢崇儉,儲蓄觀念已經轉變為享受生活,及時行樂。這種消費觀念帶動下,人們會願意節衣縮食聽一場演唱會,為了追星去看一場電影。沒發現,八零,九零,零零,一代比一代大手大腳嗎?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即使在經濟蕭條時期,娛樂行業也不會受到沖擊而衰敗。
了解了這些,我們在投資或者創業或者選擇職業時就能夠有所側重和判斷,種種這些,能幫助我們的人生不至於陷入絕境,保持住我們的好奇心,路才能在探索中越來越寬廣。
⑵ 經濟危機為什麼票房會好
「越是艱難,我們越喜歡便宜的和可以轉移視線的東西,電影就是這種奇妙的綜合體。」票房跟蹤機構「媒體數字」的總裁保羅·德加拉伯迪安談到,「在經濟低谷時,人們更需要一個可以躲避日常麻煩的地方。」
一位電影院的副總達蒙·盧比奧解釋,「比起其他形式的娛樂,去一趟電影院方便又經濟。想想球票、演出票有多貴吧。」而在金融危機發生後,達蒙為電影院打起了這樣的廣告:「這里仍然有性價比最高的活動。」
——————好萊塢黃金法則:經濟越差,票房越好
⑶ 院線遭遇資金危機,電影產業下一步如何走
我認為,在有線電視和流媒體服務中呈現出的狀況證明了這一切。」變形金剛系列製片人羅倫佐·迪邦奈凡杜拉(Lorenzo di Bonaventura)說道,「因為他們能講有趣的故事,所以導演想要去那裡。那裡有很多機會,是可以採取行動的地方。」
另一個問題就是,行業的財務基礎正顯現出緊張的跡象。沒有什麼比好萊塢和最可靠的資本來源之間正在涌現的障礙更加明顯的了。幾年前,聰明的資金正在離開這個行業,部分原因是矽谷對於財富的承諾,但也因為投資者被一些創意工作室所拋棄,使其成為金融的失敗者。
現在新的資本,尤其是那些從中國不斷湧入的資金,似乎正在變得乾涸。中國當局對外國投資實行嚴格的限制,限制資本流入娛樂業。這導致了萬達10億美元收購電視製作公司Dick Clark Proctions的交易案失敗,以及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與中國的上海電影集團公司(Shanghai Film Group Corp.)及華樺傳媒(Huahua Media)另一個10億美元聯合融資案失敗。
「他們認為中國企業對於好萊塢的投資過高,正逐漸放慢腳步。」曾參與過夢工廠和華納兄弟融資案的娛樂業律師斯凱勒·摩爾(Schuyler Moore)表示。
穆爾認為,中國的投資可能會消失,其他形式的風險投資將從電影轉移到新興形式的大眾娛樂,例如虛擬現實。「興趣並不在傳統的電影模式。」穆爾說
道,「所有的投資者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麻煩。」
樂觀的人認為票房收入仍在增長。2016年的美國票房達到了創紀錄的110億美元,全球票房達到了最高的386億美元。三個月內,2017年已經上映了《美女與野獸》和《金剛狼3:殊死一戰》等大片。但是,這種增長主要是因為較高的票價機制以及通貨膨脹。簡單地說,越來越少的人走進電影院去看電影。美國和加拿大並沒有達到2004年創下15億票房的行業高峰。
「你花了更多的錢,卻只有更少的觀眾和更少的影響。」前派拉蒙影業總裁亞當·古德曼(Adam Goodman)說道,「你開始電影項目,就只能看到票房在逐漸燒毀。」
剛剛由美國電影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的電影院上座人數基本持平。
像許多蘇丹執政者一樣,電影公司老闆成為掌權巨頭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天,工作室只是龐大媒體和技術帝國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電影都在遠離洛杉磯的地方拍攝,像亞特蘭大或者新奧爾蘭等城市,在這里稅款抵免是最為慷慨的舉措。所有那些工作室高管負責企業更高階梯的決策,他們生產的電影在底線之上變得越來越不完整。康卡斯特公司和迪士尼在有線頻道或是周邊產品中賺取了比電影票房更多的收入。
全球票房數據(單位:十億美元)。(紅色-美國/加拿大,黑色-全球其它地區) 圖片來源:MPAA
或許越來越多的人在害怕冰山的逐漸靠近,但是工作室和影院似乎更願意簽署盛大的交易,這使電影在早期家庭娛樂放映中有著更高的價格。作為誘惑,經銷商願意削減影院在其數字銷售方面的百分比。包括福克斯、派拉蒙、獅門影業、索尼、華納兄弟、環球影業在內的六家最大的電影工作室,正在與像Regal和AMC等主要的電影院線進行單方面的討論。
目前,大型的上映電影應該在上映後90天才能進行出售或者租賃。
但是電影製片公司認為這個時間太長,他們想縮小電影院獨占電影窗口的時間。隨著DVD市場的快速衰落,他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支撐家庭娛樂的收入。有一個信仰認為,像Netflix那樣的流媒體服務已經限制了消費者隨時隨地訪問內容的渠道,這在一些工作室董事會中被奉為教條。
「這是一件必須發生的顯而易見的事情。」 美銀美林媒體分析師傑西卡·雷夫·科恩(Jessica Reif Cohen)表示。她補充說,她認為在家裡提供電影服務可能會吸引有著年幼孩子的人們。
「這可能會是一個沖動消費,或是他們沒有保姆,以及其他不能去電影院的原因。」她說道。
經常去電影院的觀眾的種族劃分(單位:百萬)。(紅色-白種人,灰色-西班牙裔,棕色-非洲裔,黑色-亞裔/其他)
至少,雙方正在進行商談。在過去,當工作室調整放映窗口的時候,影院與工作室是針鋒相對的敵對狀態。他們一直認為,如果電影可以在上映幾周內被租賃或者購買,那麼觀眾或許就不會去電影院復看。並不希望自我毀滅的影院運營商,已經准備好面對警告性的後果,應對任何人的入侵。
⑷ 郎咸平:為什麼經濟越蕭條,電影越火爆
編者按:新進大片「魔獸」在北美市場表現平平,在中國市場卻異常火爆,成為該片盈利的絕對主力。據估計,到2017年中國的票房總收入將超過北美,成為全球最大電影市場。那麼,這是否說明中國經濟已經走出低迷,一片向好呢?錯了!郎咸平教授在《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一書中論證,根據歷史經驗,經濟越蕭條,電影越火爆!
一、為什麼偉大的電影都出現在大蕭條時期?
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米高梅、華納兄弟、環球、哥倫比亞都是什麼時候建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為什麼?我想借用美國一位著名導演的話,美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前一陣子講過一句話,他說當我們意志消沉的時候,這些輕松的電影就像是治病解憂的阿司匹林,讓我們再一次感覺良好。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會想起來,做父母的是有義務教養自己的子女的,所以才會在早上6點鍾全家起床,7點半出發帶你的寶貝兒女去動物園。人只有到了大蕭條時期,無事可做的時候,才會考慮人生存的目的是什麼,人的責任是什麼,平時是不會想的。這種改變就形成了市場的需求,當物質條件全面惡化的時候,只有尋求心靈的安慰,因此這個時候整個社會對於能夠給予心靈和精神安慰的產品的需求突然上升。那麼,到底什麼東西能夠滿足你心靈和精神上的需求呢?那就是娛樂,就是電影。
為什麼這個時候能夠孕育出一些偉大的電影和偉大的導演呢?你想想看。在經濟蕭條、物質極度匱乏、資金鏈斷裂的時期,當這些投資人要把錢投入一部電影時,你想他們會有多麼的謹慎?在經濟蕭條時期,投資人選擇投資電影的時候會小心再小心,只有他能夠看上的片子、能夠賺錢的片子他才會投資。再看這些導演,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要找到一筆資金來投資有多難?所以逼得這些人不得不窮畢生之精力,做出一部最好的片子,才有可能得到資金,才有可能賣錢,才有可能賺錢。
所以你看,需求是什麼?經濟蕭條,我們渴望心靈和精神方面的安慰,於是需求上升。供給呢?投資人投資特別謹慎,只投資好片子,導演和製片人為了吸引投資人的投資,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好片子。因此就供給面來說,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孕育出最偉大的電影。正因為這樣,美國偉大的電影幾乎毫無例外都是在大蕭條時期產生的。
讓我們來看一下,從1929年到1939年期間出現過哪些電影?《金剛》是經濟大恐慌的時候拍的;美國最偉大的電影之一《飄》,又叫《亂世佳人》,也是那個時候拍的;《小婦人》、《蝴蝶夢》、《米老鼠和唐老鴨》、《貓和老鼠》,還有全世界第一部《白雪公主》——當時花了200萬美元,這些都是經濟大蕭條時期拍的。那個時代孕育出了哪些偉大的明星?卓別林、秀蘭·鄧波兒、克拉克·蓋博、費雯麗、英格麗·褒曼、葛麗泰·嘉寶、凱瑟琳·赫本……
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就是在1929年5月16日舉行的。各位再想一下,1927年有聲電影出現了,當時米高梅公司說我們的電影會說話、會唱歌,很有意思。就在那個時候,1929年之後,由於經濟大恐慌,為了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因此發明了彩色電影。連電影的拍攝技術都在經濟大恐慌時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也就是從1929年到1939年之間的10年,在這期間羅斯福總統曾經推出一個救市計劃,叫做羅斯福新政。我可以很明確地說,他的新政完全失敗了。從1929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美國的失業率由15%上升到17%,而私人投資的比例從16%跌到14%。美國經濟到了1938年、1939年幾乎陷入全線崩潰,1938年竟然被稱為羅斯福蕭條,這10年是美國經濟最蕭條的時期。美國經濟是什麼時候復甦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經濟才得以復甦。
各位讀者請看一組數字,1939年美國經濟最蕭條的時候,全美國只有1.5萬家電影院,你知道當時的票房是多少嗎?票房收入是7億美元。那個時候7億美元是什麼概念?當時美國股市總市值還不到200億美元,這可是全世界最龐大的股票市場。而1.5萬家電影院的票房收入就高達7億美元,你就可以想像這是多麼大的一個數字了。當時每個家庭花在看電影上的錢是多少?平均25美元。在1939年,美國的家庭平均花25美元去看電影。各位知不知道當時一張電影票多少錢?一毛錢到一毛五分錢。也就是說,美國每個家庭每年平均看150場到250場電影。
美國人很有意思,一面排隊領取麵包、救濟金,靠失業救濟金過日子,一面拿著兜里僅剩的銅板去電影院看電影。就是因為美國有這種需求,所以1.5萬家電影院的票房收入能達到破歷史紀錄的7億美元。同時,孕育出一大批偉大的電影和偉大的導演。
二、娛樂業發展與經濟景氣負相關
娛樂業從經濟衰退中獲利似乎已經成了一個規律。據美國影業聯合會統計,過去幾十年裡美國曾遭遇七次經濟不景氣,其中五次電影票房反而有大幅上升。「9·11」事件之後,全球經濟一片叫苦不迭,而娛樂業卻一枝獨秀。當時美國的個人儲蓄率下跌至63年來的最低點2.1%,娛樂支出卻升到了一個占總支出8.4%的高百分比。
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各行業都顯示出低迷的態勢,但美國本土票房總收入達到了93.3億美元,比前年增加5.4%,而海外票房總收入為171億美元,也增長了近5%,兩項數字均創下新高。
中國2009年的情況也是一樣,《變形金剛2》在中國熱播,電影院不但沒降價,反而漲價。仍然有大量觀眾湧入電影院,早、午、晚和夜場,場場爆滿。我在7月中旬去上海新天地電影院看《變形金剛2》,票價竟然是100元一張,比香港還要貴,這就是蕭條經濟學的背景。
這些都說明,在經濟危機的環境下,人們用娛樂來換取撫慰和滿足,造就了空前繁榮的娛樂業。
卓別林是一位喜劇明星,在他之前,或者說在美國大蕭條之前,好萊塢流行的是音樂劇,大蕭條之後喜劇電影忽然流行起來了。卓別林最著名的兩部無聲電影是《城市之光》和《摩登時代》,講的是什麼內容?《城市之光》是對當時失業現象的諷刺,正是這一點才能打動老百姓的心,就像小沈陽打動我們的心一樣,只有我們平常接觸到的鄉土文化、民俗才最能打動我們的心,美國也是一樣。《摩登時代》是在1936年拍攝的,卓別林一生的經典之作,通過他飾演的一個工人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醫院的故事,把當時人們心中的痛苦表達出來。還有秀蘭·鄧波兒,她10歲走紅,到了1939年她的片酬創了歷史紀錄的天價,當時是12萬美元的片酬再加上20萬美元的紅利。美國總統羅斯福把秀蘭·鄧波兒叫做微笑天使。當時的影迷都說,秀蘭·鄧波兒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國人的憂愁。
到了1970年,石油危機再度造成美國經濟的蕭條。再請各位想一想,你那個時候看的是什麼電影?《大白鯊》、《教父》,還有第一部《星球大戰》等很多著名的電影。請各位讀者想一想,這些電影跟1929年大蕭條時期出品的那些有什麼不同?1929年大蕭條時期大部分是以喜劇片發泄心中的痛苦與不滿,而這個時期出品的都是恐怖片。
從1929年大蕭條時期的喜劇片療傷變成20世紀70年代通過恐怖片的感官刺激來抒發心中的痛苦,這很有意思。這個時期孕育出了哪些偉大的導演?你們都聽說過,希區柯克、盧卡斯、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三、電影投資:由產業資本到金融資本
我前面提到過,從1929年開始,美國有很多大的電影公司成立,有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米高梅、華納兄弟、環球、哥倫比亞等。當時叫做產業資本時代,什麼叫做產業資本?資本家建立了電影公司,自己投資,自己拍電影,這叫做產業資本,所有事情都是由這種資本家來做的。
到了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電影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產業資本變成了金融資本。什麼叫金融資本?那就是不再像過去一樣,由資本家自己拿錢來拍電影,而是通過上市融資來讓全美國參與。比如在股票市場上市,把股權賣給社會大眾,通過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不是向資本家,而是向社會大眾籌集大量的資金來支持這些偉大電影的拍攝。
也就是說,美國的電影界從1929年的產業資本變成了20世紀70年代以金融資本為主導,這是很有意思的。2000年發生了什麼事?美國科網股泡沫破滅,再次進入蕭條時期,於是又孕育出一系列偉大的電影,包括《哈利·波特》、《指環王》、《蜘蛛俠》,還有《星球大戰》第二部。這個時期的《指環王》第三集票房紀錄是11億美元,《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票房是9億美元。難以想像,又是在經濟蕭條時期,再一次孕育出一系列的偉大電影。
⑸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最典型的現象是什麼
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大量生產資料被閑置,大批生產企業、商店、銀行破產,大批工人失業,生產迅速下降,信用關系破壞,整個社會生活陷入混亂。
⑹ 請你對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談談自己的感受。
隨著世界經濟危機往縱深發展,經濟危機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也逐步顯現,很明顯,身邊熟人里失業的逐步
多了,機艙里的空位明顯多了,路上的車,商場的購物者慢慢的變少了.經濟危機是真的來了,普通人又該如何應對這場來勢洶洶,預計歷時還會比較久的經濟危機呢?此次全球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會很大的,2000年之後中國經濟之所以能迅速崛起,以平均每年近一萬億美圓經濟總量增長,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加入wto後,有著大量廉價勞動力的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外貿急速增長,還清楚的記得幾年前,身邊不少熟人都在廣東開小廠,大多是服裝玩具小機械加工之類,隨便一年都能賺個幾十萬,就跟撿錢一樣.,二是隨著外匯順差的增多,國內基礎貨幣發行越來越多,05年底人民幣開始升值,製造業開始不景氣,大量的資金涌進股市和樓市造成房價持續高漲,房地產投資爆發性增長,目前國內房地產就是個超級大泡泡,由於這兩年的過度開發,已明顯供過於求,很簡單,大家看看你身邊的朋友,還有付得起首付卻還沒有買房的嗎?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正准備竣工開盤的樓盤有多少?看看你所在的城市的新建樓盤晚上幾個房間亮著燈?毫無疑問,房地產行業今後將會有很多年的衰退蕭條期,我在去年起,就在寫帖子或者跟朋友閑談時說,房地產瘋了,房價半年可以翻一倍,房價很快就會見頂,但當時基本沒人信,就是在深圳房價見頂之後的今年上半年,基本還是沒人相信房價會跌.
在失去出口和房地產這兩大gdp主力之後,中國的經濟就只能靠內需了,本人對經濟是門外漢,我對經濟的理解是這樣,經濟的增長應該是建立在技術和管理的進步導致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然後多餘的勞動力又去發展新型的服務業的基礎上.一直靠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很明顯不是長遠之計,世界貿易的本質還是需要貿易平衡,只有貿易平衡才能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不然遲早都會導致危機,就象中國,這么多年靠犧牲中國人的健康靠犧牲環境浪費資源賺了這么多的美圓其實就是賺了一堆紙,買技術人家不賣,買資源,你一買就暴漲.其實就是不受外圍的影響,中國這幾年也不會好過,中國經濟必須轉型,但是轉型談何容易,不是說轉就能轉的,你必須有了足夠的資金儲備,人才儲備,技術儲備你才能轉型,否則這世界上的眾多國家也就不會被分成三六九等了.擴大內需也不是國家領導人喊口號喊出來的,老百姓是真沒錢,而且頭上還壓著醫療教育房價三座大山,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中國確實有非常大的內需市場,這也是很多經濟學家都很看好中國經濟的遠期發展的原因,我很同意這個觀點,只是到底如何來開發這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就看中國領導人的智慧了,個人認為要擴大內需最根本的還是要改變當前中國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減小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保障受益范圍,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讓廣大人民群眾做到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只是這些政策的推出必定會受到既得利益的特權群體的阻擾,談何容易!不幸的是,偏偏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這個陣痛期,美國還鬧出了次貸危機,並迅速發展為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其實從根本來說,美國的次貸危機跟中國也是有著深層次的關系的,很多東西就是全球經濟的一次共振.當然,中國如果能夠利用此次經濟危機的時間成功實現經濟轉型,縮小與歐美國家的差距,那從長期來看,對中國可能還是利好,但就近些年來說,此次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會很大的.
上面廢話說了這么多,意思就是一點,中國至少在三年內日子不會好過,可能有些人認為經濟危機跟自己關系不大,那是因為目前中國經濟只是處在秋天,還沒入冬,房地產泡末這個中國經濟內的核炸彈還沒爆炸.俗話說,不破不立,中國經濟不來一次大蕭條是沒法繼續發展的,其實這對有遠見的人來說也未必是壞事,只是如何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就是要大家一起思考的問題了,在此我寫一點自己想到的東西,權且當作拋磚引玉!
1.投資:在經濟危機期間,你的資產能不縮水就是成功.股市這幾年是不碰的,中國股市之前的這波超級大牛市純粹是靠流動性堆砌起來的,而經濟基本面,其實在2006年就開始變壞,所以這波牛市賺得狠的都是什麼也不懂的傻瓜,當然,最後在6000點或者5400點懂得出來的人不多,其實對有判斷力的人來說,6000點或許不好抓,5400點時的見頂跡象就很明顯了.所以,a股的泡末之大是超出很多人想像的.我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當時對a股是看到1300~1500點之間見底,現在來看,a股很有可能會再破千點,至於到底什麼時候會見底目前還不敢做判斷,但如果以香港為參照來說真的很不容樂觀,超級大盤的中石油在香港的價格目前只有a股的四成,香港垃圾股的價格目前只有a股一成到兩成的價格,銀行這類大藍籌香港的價格基本在a股的五成到七成之間,而香港股市目前還沒有見底的跡象,對經濟來說,房地產這個大泡泡還懸在頭上,房地產泡末破裂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會很大的,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銀行.所以,從這些來看,a股什麼點位能止跌見底真不好說.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資金不縮水,遠離股市,等待黎明的曙光,只是此次熊市歷時可能會特別長,跌幅會超過很多人的想像,而且由於受上次四年熊市死守後迎來大牛市再大賺的舊觀念的影響,很多人最終會虧的血本無歸.至於房地產,我想腦子沒進水的人,這個時候應該不會想著去買房子.雖然目前還會繼續買房的人不多,但估計在一年後一線城市的房價跌去一半的時候,會有很多人買房,就象a股3000點時,很多人都覺得很便宜了,但可以保守的估計,一線城市的房價在腰斬之後,三年內還會再腰斬一次.其實很多時候,生活觀念的轉變對社會的影響是很大的?人這一輩子一定要買房嗎?真要買,我也覺得四十歲以後買比較合適,那時候基本你的事業和生活都穩定下來了.房子能保值嗎?我覺得就是房價兩次腰斬後也都還是個問題,其實目前很多人的判斷都是以中國經濟每年以10%的速度發展為基礎的,事實上可能嗎?而且你再去城市的角落看看十年二十年前修的房子現在是個什麼鬼樣,再去看看四川地震災區的一些商品房就會明白,就是房子價格沒有泡末,你的房子能否保值其實都是個問題.至於那些什麼古董啊,蘭花啊,珠寶啊之類的投資品種,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基本上都只有跌這一條路的.對於辦企業的朋友,除非你是高科技或者特殊的壟斷行業,這兩點其實對普通人來說是不適用的,所以大部分的公司老闆這時候該干什麼?那就是停止擴張,縮小企業經營規模,儲備現金及核心的技術和人才准備過冬,對於一些小企業如果不能裁員,那就跟員工協商降薪,我想大部分員工都會理解,反正經濟不景氣的時期就是要盡一切可能縮減開支.對一般人來說,我目前有個初步可行的資金規劃,那就是一半資金放人民幣,買國債或者保守的債券基金,我個人買的是華夏債券,或者存三到五年定期,一小半資金買美圓,存兩年左右定期,另外買一點黃金現貨存在家裡,防戰爭或者社會動亂.對於靠小本生意謀生的,個人建議做基本的生活保障方面的生意,比如日常生活不得少的糧食,水果,快餐類的生意.
2.就業:這個時候當然是不能隨便再跳槽了,而且不但不要想著跳槽, 還要盡一切能力努力工作,保住目前手上的飯碗,讓老闆覺得你是他企業里的核心人員,是可以依靠的員工.真有更好的公司願意接收你,也一定要謹慎,方方面面都有所考慮,畢竟換個工作環境,會有很多你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出現. 據了解,在職場最容易被裁減的人員包括:新晉職員(尤其是對工作還不能上手的職員)、邊緣部門(例如生產企業裁員往往會從後勤和服務部門開始)、業績不佳或者工作態度不好的員工,最後一類人在經濟狀況稍好的時候也容易被排除在外,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更容易成為箭靶子。很多人以為經濟危機跟自己沒有關系,其實,除了公務員及醫療教育等公共事業單位不會受影響,其它絕大多數行業都會受到影響的.其實公務員都不一定,經濟危機來了,國家財政困難了,為了縮減政府開支,說不定哪個鐵腕人物上台就精簡機構了.
3.生活:在經濟危機期間,開源是很難的,這時節流就很重要了,這段時間要盡可能的節約,除了必不可少的生活開支外,其它的能節省的都要盡量節省,比如旅遊花費,看電影等娛樂花費,少買衣服,少下館子,能自己做就自己做,盡量少逛街,把手頭多餘的信用卡扔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超支,去超市一次就把一星期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都買齊,剩下的時間可以多看書學習,多參加體育運動,在社會保障不健全的中國, 看病吃葯也是一項很大的開支.有車的少開沒車的也別買了,車這玩意,耗錢而且從來都是貶值.有男女朋友的年輕人趕快結婚,婚禮能節儉就盡量節儉,談戀愛花錢啊,結完婚就好好過日子.至於經濟危機期間是否要生小孩,我覺得應該依各自的情況而定,對經濟條件好的我覺得趁經濟危機期間去學校進修或者利用這段時間生小孩子還是蠻合算的.
4.在鄉下有房子有地的千萬別賣了,非常時期說不定會有大用處.在鄉下沒房子沒地的可以想辦法買一點,另外,鄉下有親戚的跟親戚搞好關系,說不定哪天就要去投靠人家.
總結:經濟危機很大一個作用就是生產力和社會財富的破壞,在此期間我們如果能守住自己的財富,那你就是成功. 呵呵,寫的有點暈了,亂七八糟的,大家將就著看,還沒有想到的希望大家補充.
⑺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娛樂行業有哪些影響
丁磊:金融危機沒對中國互聯網產生明顯影響
2008年11月7日19:04
來源:東方網 作者:杜麗華 選稿:李浩翔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11月7日報道:在今天召開的中美互聯網論壇上,美國金融危機對互聯網行業帶來的影響是與會代表關注的話題。網易首席執行官丁磊在接受東方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金融危機沒對中國互聯網產生明顯影響。 >>>進入專訪視頻
丁磊說,相比金融服務業、製造業等傳統行業,美國金融危機對互聯網造成的影響較小。目前,金融危機對中國互聯網還沒有產生明顯影響,至於今後會不會產生較大影響?產生怎樣的影響?現在還不能預測。
丁磊表示,隨著中國互聯網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網路媒體、網路通信、網路視頻、網路游戲等方面已不遜色發達國家。談到中國互聯網未來發展時,丁磊說:中國完全可以走自己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金融風暴來了,娛樂還好嗎?
對於美國金融風暴對全球娛樂產業是否有影響這個時下的焦點話題,有業內人士這樣冷靜地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是的,盡管好萊塢的各大電影製作公司嘴上不說資金有困難了,但實際上,美國一些銀行已經決定放棄好萊塢了,不再投資電影業。美國演員此時「趁火打劫」,正醞釀罷工呢。
不過還好,目前這場全球經濟的低迷,對中國的娛樂產業影響不大,除了零星有明星出場費、片酬可能將降低的傳聞之外,中國的娛樂圈一切正常。
【中國篇】
一切正常影響不大
中國內地 歌照唱,片照拍
中國內地的娛樂行業在面對金融風暴時,顯得比較從容。
中國唱片公司總經理趙大新表示:「這個對我們的影響應該不大,當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長期影響肯定還是有的。不過,就唱片業而言,因為盜版等問題,唱片工業長期都不景氣,市場方面也影響不到哪裡去,另外,我們也不依靠海外投資。」
對於影視業而言,內地老大華誼兄弟公司董事長王中軍也表示目前不會有影響,「好萊塢暫時沒什麼大動靜呢,我們該拍的影視劇還是照拍,預算什麼的都不會變。這個經濟危機是從金融行業開始的,要波及到娛樂業還需要很長的過程,而且前提是經濟持續衰退。現在來講這個問題,還為時過早。」
中國香港 投資者比以前小心了
「金融危機是全球性的,沒有行業能夠獨善其身。」香港資深影人、金像獎前任主席文雋這樣對記者說。
在文雋看來,香港地區的電影業目前尚未受到經濟危機的太大影響,但3個月到半年以後,經濟對電影業的影響肯定會顯現出來。
文雋說:「大家都知道,電影投資需要現金,現在的現金流很緊張,肯定會對電影業有沖擊。」他表示,相對於好萊塢這樣的電影基地來說,香港地區的電影業在經濟上相對獨立,電影不太依靠銀行投資,「在香港,像楊受成這樣的娛樂大亨都有別的實業,既然其他實業有所縮水,那麼,大的電影公司對電影的投資肯定會比以前更小心。」
中國台灣 娛樂業逆勢飄紅
在全球經濟一片哀聲的環境下,中國台灣地區的娛樂業卻逆勢而紅。《海角七號》成為台灣地區電影復甦的號手,同時,也在很多方面深刻地影響著台灣人的生活。
台灣地區資深娛樂記者粘嫦鈺告訴記者:「娛樂產業反而是危機中逆勢看好的一塊,大家在家裡看電視、DVD,看電影,花費反而少。」
粘嫦鈺指出,紅火的源頭是台灣地區的小成本電影《海角七號》,自上個月上映以來,不僅創造了台灣地區近年來的票房奇跡,也帶動了不少其他產業的紅火。首先,這部電影帶紅了一群藝人,這些藝人頻繁參加各種綜藝節目,也帶動了電視娛樂節目的人氣。其次,該片還帶動了旅遊業。據台灣地區媒體報道,《海角七號》的追星族紛紛利用假期到拍攝地觀光,使得拍攝地一天的觀光量就突破了5萬人。據《成都商報》
金融風暴襲擊中國 娛樂行業偷笑春天來了
查看評論
www.cnfol.com 2008年10月23日 10:55 星島環球網
人們普遍認為全球經濟低迷也將殃及中國新興的創意和娛樂產業,湖南電視的領軍人歐陽常林卻表示,「經濟的冬天到了,娛樂的春天一定不會遙遠」。
中新社報道,22日在倫敦參加中英傳媒產業峰會時,湖南省廣電局局長、湖南電視台台長歐陽常林說,經濟不景氣,娛樂業反而有機會,好萊塢就是在經濟危機後發展起來的。
面臨世界性的金融危機,歐陽常林希望電視創意和娛樂產業成為緩解壓力、刺激消費、培養信心的一把「金鑰匙」。「在金錢和快樂面前,我們認為快樂的價值更高!」
這位「電視湘軍」的掌門人有足夠的理由感到「快樂」——憑借不斷創新的娛樂節目,湖南電視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地方電視台。歐陽常林說:「湖南電視最大的創造就是快樂」,未來發展也是「讓創意更精彩,讓大眾更快樂」。
歐陽常林向英國同行介紹了湖南電視「創造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憑什麼,將來要做什麼」,而「創意大國」英國也在湖南電視的成功故事裡,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幾年,湖南電視的《名聲大震》《舞動奇跡》《以一敵百》《足球小子》等節目,都是和英國製作公司合作的結果。湖南衛視和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製作人已經開始互換交流,本周起ITV的製片人就開始在湖南衛視上班。
「電視湘軍」的成功只是中國創意和傳媒產業的一個縮影:一方面有豐富的創意資源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有與歐美國家創意產業合作的渴求。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陰影下,中國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媒體市場」更是英國業內人士矚目之所。由英國衛報傳媒集團和IPCN公司主辦的中英傳媒產業峰會,吸引了中英兩國的傳媒、廣告、動漫等行業人士參加,討論中英如何在創意和媒體產業加強合作。
⑻ 經濟危機給普通人帶來的影響
我們老百姓如何應對經濟危機
1.投資:在經濟危機期間,你的資產能不縮水就是成功.股市這幾年是不碰的,中國股市之前的這波超級大牛市純粹是靠流動性堆砌起來的,而經濟基本面,其實在2006年就開始變壞,所以這波牛市賺得狠的都是什麼也不懂的傻瓜,當然,最後在6000點或者5400點懂得出來的人不多,其實對有判斷力的人來說,6000點或許不好抓,5400點時的見頂跡象就很明顯了.所以,a股的泡末之大是超出很多人想像的.我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當時對a股是看到1300~1500點之間見底,現在來看,a股很有可能會再破千點,至於到底什麼時候會見底目前還不敢做判斷,但如果以香港為參照來說真的很不容樂觀,超級大盤的中石油在香港的價格目前只有a股的四成,香港垃圾股的價格目前只有a股一成到兩成的價格,銀行這類大藍籌香港的價格基本在a股的五成到七成之間,而香港股市目前還沒有見底的跡象,對經濟來說,房地產這個大泡泡還懸在頭上,房地產泡末破裂對中國經濟的沖擊是會很大的,其中首當其沖的便是銀行.所以,從這些來看,a股什麼點位能止跌見底真不好說.我們目前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資金不縮水,遠離股市,等待黎明的曙光,只是此次熊市歷時可能會特別長,跌幅會超過很多人的想像,而且由於受上次四年熊市死守後迎來大牛市再大賺的舊觀念的影響,很多人最終會虧的血本無歸.至於房地產,我想腦子沒進水的人,這個時候應該不會想著去買房子.雖然目前還會繼續買房的人不多,但估計在一年後一線城市的房價跌去一半的時候,會有很多人買房,就象a股3000點時,很多人都覺得很便宜了,但可以保守的估計,一線城市的房價在腰斬之後,三年內還會再腰斬一次.其實很多時候,生活觀念的轉變對社會的影響是很大的?人這一輩子一定要買房嗎?真要買,我也覺得四十歲以後買比較合適,那時候基本你的事業和生活都穩定下來了.房子能保值嗎?我覺得就是房價兩次腰斬後也都還是個問題,其實目前很多人的判斷都是以中國經濟每年以10%的速度發展為基礎的,事實上可能嗎?而且你再去城市的角落看看十年二十年前修的房子現在是個什麼鬼樣,再去看看四川地震災區的一些商品房就會明白,就是房子價格沒有泡末,你的房子能否保值其實都是個問題.至於那些什麼古董啊,蘭花啊,珠寶啊之類的投資品種,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基本上都只有跌這一條路的.對於辦企業的朋友,除非你是高科技或者特殊的壟斷行業,這兩點其實對普通人來說是不適用的,所以大部分的公司老闆這時候該干什麼?那就是停止擴張,縮小企業經營規模,儲備現金及核心的技術和人才准備過冬,對於一些小企業如果不能裁員,那就跟員工協商降薪,我想大部分員工都會理解,反正經濟不景氣的時期就是要盡一切可能縮減開支.對一般人來說,我目前有個初步可行的資金規劃,那就是一半資金放人民幣,買國債或者保守的債券基金,我個人買的是華夏債券,或者存三到五年定期,一小半資金買美圓,存兩年左右定期,另外買一點黃金現貨存在家裡,防戰爭或者社會動亂.對於靠小本生意謀生的,個人建議做基本的生活保障方面的生意,比如日常生活不得少的糧食,水果,快餐類的生意.
2.就業:這個時候當然是不能隨便再跳槽了,而且不但不要想著跳槽, 還要盡一切能力努力工作,保住目前手上的飯碗,讓老闆覺得你是他企業里的核心人員,是可以依靠的員工.真有更好的公司願意接收你,也一定要謹慎,方方面面都有所考慮,畢竟換個工作環境,會有很多你之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出現. 據了解,在職場最容易被裁減的人員包括:新晉職員(尤其是對工作還不能上手的職員)、邊緣部門(例如生產企業裁員往往會從後勤和服務部門開始)、業績不佳或者工作態度不好的員工,最後一類人在經濟狀況稍好的時候也容易被排除在外,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更容易成為箭靶子。很多人以為經濟危機跟自己沒有關系,其實,除了公務員及醫療教育等公共事業單位不會受影響,其它絕大多數行業都會受到影響的.其實公務員都不一定,經濟危機來了,國家財政困難了,為了縮減政府開支,說不定哪個鐵腕人物上台就精簡機構了.
3.生活:在經濟危機期間,開源是很難的,這時節流就很重要了,這段時間要盡可能的節約,除了必不可少的生活開支外,其它的能節省的都要盡量節省,比如旅遊花費,看電影等娛樂花費,少買衣服,少下館子,能自己做就自己做,盡量少逛街,把手頭多餘的信用卡扔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超支,去超市一次就把一星期需要的生活必需品都買齊,剩下的時間可以多看書學習,多參加體育運動,在社會保障不健全的中國, 看病吃葯也是一項很大的開支.有車的少開沒車的也別買了,車這玩意,耗錢而且從來都是貶值.有男女朋友的年輕人趕快結婚,婚禮能節儉就盡量節儉,談戀愛花錢啊,結完婚就好好過日子.至於經濟危機期間是否要生小孩,我覺得應該依各自的情況而定,對經濟條件好的我覺得趁經濟危機期間去學校進修或者利用這段時間生小孩子還是蠻合算的.
4.在鄉下有房子有地的千萬別賣了,非常時期說不定會有大用處.在鄉下沒房子沒地的可以想辦法買一點,另外,鄉下有親戚的跟親戚搞好關系,說不定哪天就要去投靠人家.
總結:經濟危機很大一個作用就是生產力和社會財富的破壞,在此期間我們如果能守住自己的財富,那你就是成功. 呵呵,寫的有點暈了,亂七八糟的,大家將就著看,還沒有想到的希望大家補充.
相關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09e780100b8qc.html
經濟危機對百姓生活的影響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⑼ 經濟危機對好萊塢電影的影響
金融危機會影響信貸和消費,如果信貸和消費受到的影響過大,就可能影響實體經濟,最終發展為經濟危機。
目前美國經濟是比較低迷,但是,說它就是經濟危機了,未免還早。
但是,這不代表對娛樂業不構成影響。
要知道,電影拍攝的主要資金來自自有、信貸、企業投資等領域,
因為經濟環境不好,消費預期下降,金融信貸和企業以贊助和廣告形式對娛樂業的投入也會下降。
所以,不是確有把握的、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影片,就很有可能簡化或停拍。
不過,我們每年看不了很多好萊塢大片,而這種影響對真正的大片在目前階段不會很大,反倒能剔除很多垃圾片哦
⑽ 經濟危機對普通老百姓到底有多大影響
千萬別以為跟百姓沒關系。其實,金融大動盪,等於人的血液先出了問題。之後,往往接下來是經濟各個層面的問題會逐漸體現出來。一是企業會逐漸採取收縮戰略,包括裁員潮會接踵而來。所以打工族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現,不然老闆看你煩你就可能是第一個被裁員的。找工作會越來越難。其次是工資的提高會逐漸變成很難的事情,甚至可能會降低工資收入,獎金會越來越少甚至想都別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資的消費人群那就要注意減少開支了。
接下來會百業蕭條,包括投資,消費,貿易都會變冷。人們會越來越重視現金。現金會越來越珍貴,錢會越來越覺得是錢了。
我國的就業形勢本來就很困難。遇到金融危機。導致我國大量出口企業破產,僅第三季度廣東就有7千多家企業破產。87萬人失業。明年的就業形勢會更加嚴峻。打工族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