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邵氏經典老電影
邵氏經典老電影:
1、大醉俠
《獨臂刀》是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張徹執導的武俠片,王羽、焦姣等參與演出的一部劇情、動作、武俠、古裝電影。該片講述了方剛以殘疾之身練成偏門奇功的傳奇故事。該片於1967年7月26日在香港上映。
② 誰能介紹點邵氏的經典電影
1、《七十二家房客》
導演:楚原
編劇:楚原
主演:岳華,井莉,胡錦,何守信
上映時間:1973年9月22日
該片根據上海市大公滑稽劇團同名舞台劇改編,講述了解放前,住在廣州市一幢破舊大院里的72家窮苦房客,與流氓惡霸屋主炳根夫婦鬥志斗勇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2、《少林三十六房》
導演:劉家良
編劇:倪匡
主演:劉家輝,汪禹,羅烈,徐少強
上映時間:1978年2月2日(中國香港)
該片講述的是全家皆遭清兵殺戮的書生劉裕德上少林寺變成三德和尚開始在35房學藝,之後報了家仇並為少林寺創立了第三十六房的故事。
3、《七小福》
導演:羅啟銳
編劇:羅啟銳、張婉婷
主演:洪金寶,鄭佩佩,林正英,岑建勛,午馬
上映時間:香港1988年11月19日
影片講述京劇大師於占元當年創辦的「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七小福「戲班最終名揚天下的故事。
4、《破壞之王》
導演:李力持
編劇:谷德昭
主演:周星馳,鍾麗緹,吳孟達等。
上映時間:1994年2月3日
該片講述了快餐小子何金銀為追求女神阿麗,欲修習武功,卻不慎選擇了江湖騙子鬼王達為師,一無所得,最終他在誤打誤撞中掌握「無敵風火輪」,並憑此征服阿麗,與之相愛的故事。
5、《楊過與小龍女》
導演:華山
編劇:譚寧,蔡乃斌
主演:張國榮,翁靜晶
上映時間 1983年12月02日
該片是根據金庸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楊過與小龍女相識並相愛,由於種種誤會,演繹一段師徒相戀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③ 七十二家租客迅雷下載,七十二家租客電影下載,七十二家租客下載地址
七十二家租客迅雷下載: http://www.yingshidiguo.com/thread-1049-1-1.html 七十二家租客電影下載: http://www.yingshidiguo.com/forum-6-1.html 七十二家租客下載地址: http://www.yingshidiguo.com/thread-1049-1-1.html 《72家租客》(英文:72 Tenants of Prosperity)是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作拍攝的電影。由曾志偉、張學友、袁詠儀、黃宗澤、鄧麗欣、鍾嘉欣及王祖藍領銜主演。監制、總導演:曾志偉,導演葉念琛。由邵氏與TVB合作的電影《72家租客》以1973年邵氏經典電影《七十二家房客》為藍本,但故事卻是全新創作,當中只有某些角色雷同。 100多位兩岸三地的明星的參演的喜劇片,參演人數之多創港片近10年之最,《72家租客》高清海報因此也被冠以港版《建國大業》的稱號,不同之處是這部片子一部完全的商業大片。據悉,這部片子將於12月4殺青,並且已經確定在春節賀歲檔在內地和香港同時上映,該片講述了現代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親情以及各種情感元素,最後完成了家庭,人與人的和諧以及團圓,在各種喜劇情節設置的同時,每一個故事和每一位觀眾都將產生巨大的共鳴,並有望引發春節賀歲的新一輪喜劇大潮。 這部戲的時間跨度是從70年代至今,由懷舊演到時裝,以歡喜冤家志偉、學友爭奪袁詠儀作為骨幹,片場歌神張學友身穿黑色皮衣,一臉冷峻與平日絕對不同,而靚靚則一身紫色衣衫,溫婉可人,至於片中的話題人物,即將飾演母親肥肥的鄭欣宜。 這是一個關於大城市小市民、過去與現在、笑中有淚的故事……官方首頁 七十年代,哈公(曾志偉飾)與石堅(張學友飾)兩結拜兄弟為幫助七十二家房客免遭逼遷,以及營救慘被逼婚的小桃紅(袁詠儀飾),同心合力與房客們智退了太子炳(林家棟飾)和包租婆(佘詩曼飾)。雨過天晴,兩兄弟同時對深愛的小桃紅求婚,小桃紅難以抉擇,只好以「擲銀仔」決定終身幸福。最後,小桃紅下嫁於哈公。 石堅一直難以嚥下被哈公橫刀奪愛的仇恨。從那天開始,石堅與哈公在生意上斗過你死我活,由斗穿膠花、斗賣臭豆腐、斗賣明星閃卡、直至今日斗賣電器,由七十年代斗至一零年代。今天,在這全城最熱鬧的焦點所在—旺角西洋菜街,二人大鬥法之餘,同時上演了七十二家租客有笑有淚的今日故事。 西洋菜街,商家必爭之地,商戶各出其謀斗過你死我活,然而往往鷸蚌相爭,漁人得利,最大得益者還是背後的大業主(國內演員)。電器店出動靚模促銷、漫畫店增設Lolitta腳底按摩等,但這一切商戶明爭暗鬥,卻都不及大業主一聲令下,大家便要貢獻上三倍租金,或是關門大吉。正值這非常時期,西洋菜街更出現鏹水狂徒,七十二家租客捍衛家園的熱血一時澎湃。 在這片風聲鶴唳之下,哈公、石堅與小桃紅的三角關系、哈堅二家的下一代:愛跳MJ舞的哈仔太郎(黃宗澤飾)與迷上日本AV的堅女(鄧麗欣飾)之轟烈愛情、以及矮仔多計的堅仔(王祖藍飾)與功夫女郎哈女(鍾嘉欣飾)的冤家之愛,都同時要來一個了斷!! 邵氏開拍電影《七十二家租客》,向多年前的經典電影《七十二家房客》致敬。昨天在電視城舉行開鏡禮,演員陣容強大,除了張學友、袁詠儀,與身兼監制、導演及演員的曾志偉,無線的花旦小生亦空群而出,鄭欣宜模仿肥姐扮上海婆,可謂形神兼具。 昨天一眾演員齊集無線古裝街,大部分演員以懷舊造型出現。包括張學友、王祖藍、黃宗澤、盧大偉、鄭欣宜、滕麗名、馬德鍾、佘詩曼、錢嘉樂、廖碧兒等,而其他有份參與演出演員尚有林峰、鍾嘉欣、吳啟華、曹永廉等。當中以欣宜模仿肥姐扮「上海婆」最為神似,演包租婆的佘詩曼亦相當風騷,拍大合照時,更趴在車上,相當搞笑。 曾志偉此次身兼導演、監制及演員,他稱最初找張學友演出時,對方也想推卻,後來幾經游說,加上電影在香港拍攝,最終學友答應了。志偉笑說學友看似正經,其實他十分小氣,與戲中的小人物角色那種尖酸刻薄的性格十分相似。 [編輯本段]幕後花絮 被稱為港版《建國大業》的賀歲喜劇電影《72家租客》劇組傳出壞消息,原定張學友演唱的主題曲臨時被「斃」,片方不得不考慮臨陣換將。近日,香港媒體曝光出無線封殺環球等唱片公司,張學友等歌手無辜受連,也在封殺之列。而喜劇大片《72家租客》的主題曲原定有張學友演唱,已經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現在也不得不考慮換人。 主題歌曲被封殺疑成定局 張學友稱無線讓人寒心 近日,香港媒體頻頻曝出了張學友主題曲被封殺的傳聞,有喜劇版《建國大業》之稱的《72家租客》重要投資方是邵氏旗下的無線,而近日無線和張學友所屬的環球打開了架,無線已經封殺了大部分環球的藝人宣傳,據張學友本人透露,目前無線和環球之間的版權稅糾紛依然沒有解決,新專輯極有可能遭無線禁播,張學友本人表示擔心因此影響唱片的宣傳。 除了張學友的新專輯受到影響,筆者從內部獲悉,《72家租客》的主題歌曲也受到了影響,本准備由張學友主唱主題曲的《72家租客》也不得不改換主唱,似乎再次印證了無線和張學友所屬公司的環球公司戰況繼續升級,張學友本人也透露,雖然自己在《72家租客》沒有遭到完全禁唱,但是其他在該電影中的環球藝人確實受到了影響。 張學友對於無線的做法十分的憤怒,幾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無線動輒封殺藝人的做法十分的不厚道,而自己還為無線投資的《72家租客》做了主演等各種工作,答應這么多年來第一次出演喜劇,但是無線的做法卻讓他寒心。 曾志偉炮轟無線對待演員太刻薄 暴露人情成本上千萬 不過對於無線的做法,《72家租客》總導演曾志偉本人十分力挺張學友,表示自己十分的同情張學友,不希望藝人成為兩大公司的犧牲品,更不希望無線人員動輒封殺的說法。 身兼導演、監制和演員三職的曾志偉炮轟無線過於刻薄對待演員,他說為了這部戲,四處找外援演出,卻遭無線再三減價,有些更只有象徵式的紅包,還讓演員免費拍宣傳片。不要演員向曾志偉抱怨,一肚子火的曾志偉終於前幾天電影慰勞宴上發火:「拿張紙當給錢?算什麼? 」 曾志偉表示,雖然這部電影對外稱投資3000千萬,但是人情投資就到了2000萬,、一些無線的演員片酬基本不收,而這一次無線的演員片酬按照正常也要到1000萬,加上曾志偉邀請的外援明星,但是曾志偉說這樣的事情,希望只有最後一次,因為自己覺得這樣做實在對不起自己的很多朋友以及無線的演員。 據相關認識透露,《72家租客》片方可能考慮將主題曲由張學友一人主唱改為上百位明星一起演唱,張學友也會參與其中。「沒有了天皇巨星坐鎮,我們就把這首主題曲打造成香港版的《北京歡迎你》吧。」新華展望發行方負責人無奈的表示。超強明星陣容堪比《建國大業》 曾志偉本次在《72家租客》中親自出任總導演和監制,不僅邀請到了張學友、袁詠儀、陳慧琳等港台大腕復出加盟,林峰、黃宗澤、謝天華,林雪、鍾嘉欣、林家棟、陳百祥、廖碧兒、胡杏兒等TVB一線藝人也參與演出,集結了174位的演員的加盟,這也使得《72家租客》成為了近幾年港片演員陣容最強的電影下載影片之一,堪比港版《建國大業》。而觀眾最為熟悉的賀歲港片經典橋段--眾星賀歲的鏡頭更是星光燦爛,現場聚齊了百餘位明星。這場戲很簡單,只有三個動作:放禮花、張開手臂、歡呼,但由於人員眾多,前期的排練足足用了半個小時,現場一片混亂。曾志偉拿著喇叭上躥下跳,給演員調位置、指導動作,最後還要表演。而現場來了百個內地媒體,曾志偉還兼任了給媒體介紹情況、翻譯的任務,忙得不亦樂乎。張學友和袁詠儀是該片的主演,張學友在現場更是表現活躍,一副"大哥"的樣子,教身邊的林峰、黃宗澤等演員跳舞步。袁詠儀則忙著跟旁邊的演員記舞步,但總是學會第一步忘了第二步,並不停地問"接下來呢?" 邵氏復出向經典致敬 由邵逸夫一手創立的邵氏電影王國,自1987年停產後,22年來再沒以邵氏牌頭開拍電影。為慶祝邵氏成立半個世紀,2009年,無線動員全台小生花旦合演了這部以1973年由楚原執導的邵氏賣座電影《七十二家房客》作故事藍本的翻拍新片。影片設置了諸多向經典港片致敬和惡搞的橋段。比如曾志偉、張學友飾演的哈公、石堅年輕時的故事模仿了經典電影《72家房客》,更出動TVB花旦佘詩曼飾演包租婆壓榨各位租客。而曾志偉、張學友之間的淘寶爭客大戰,劇情設置很像許冠文的喜劇《雞同鴨講》。不過,最令人發笑的要數鍾嘉欣模仿《葉問》中的一幕:LAUGHING 哥謝天華帶著小弟在街上欺負撿垃圾的老太婆,鍾嘉欣上前以一敵十,嚇得謝天華說:"你老大是誰?"鍾嘉欣拿出一張《葉問》劇照,上有甄子丹的照片。謝天華問:"葉問?"鍾嘉欣答道:"錯,是甄子丹。" 而曾志偉在片中鼓勵手下員工積極推銷手機時的故事,明顯照抄了他在《無間道》中的橋段,說出了"一將功成萬骨枯"之類的台詞。劉美君則重現了她在《我不賣身,我賣 子宮》的角色。 七十二家租客高清下載 七十二家租客高清版下載 七十二家租客高清DVD下載 七十二家租客3gp下載 七十二家租客mp4下載 bt下載 免費下載 七十二家租客迅雷下載: http://www.yingshidiguo.com/thread-1049-1-1.html 七十二家租客電影下載: http://www.yingshidiguo.com/forum-6-1.html 七十二家租客下載地址: http://www.yingshidiguo.com/thread-1049-1-1.html
④ 邵氏電影 講的是幾個不孝子
花飛滿城春
導演:導演,朱牧.編劇,司馬克;監制,鄒文懷;製片,薛志雄,姜南,範金定
演員:恬妮(飾胡李氏),劉一帆(飾胡一元),胡茵茵(飾胡四喜),梁蘭思(飾胡言氏),夏雯(飾胡楚氏),王萊(飾胡鄒氏),於倩(飾春六娘),陳元龍(即成龍)(飾小唐),米蘭(飾小玲子),石天(飾胡二元),田俊(客串),金川(客串),黃家達(客串),黃蘭,沈殿霞,鄭君綿,洪金寶,王琛(飾王老三),蘇祥(飾馬老闆),姜南(飾長順),吳家驤(飾乘車客),歐陽莎菲(飾賀大媽),王憾塵(飾胡萬年),馬劍棠(飾胡三元),金帝(飾貨郎),藍偉烈,文秀(飾王大嫂),白妤(飾巫婆),黃偉雲(飾小六子),孫嵐,馮毅,羅漢,李文泰,郝履仁(飾賀老者),何剛,江龍,金軍(飾班主),黎灼灼(飾老太太),金鑫(飾周吉生),雷達(飾中醫),何雲(飾西醫),張西(飾道士),大皮包(飾戲班侍者),鄭大衛(飾胡皋),陳梅蘭(飾胡萊),陳榕華(飾胡松),鄭麗麗(飾胡錦),王瑩(飾張大媽).
內容:由兩個幽默有趣的故事所組成.
一個孤寒財主死後,他的三個兒子爭養母親的情形.這三個兒子不是為了孝道,而是得悉母親繼承了父親的大批金元寶,企圖獲母親歡心,把金元寶贈予,最後,這三個兒子能否得償所願呢?
一間手推車公司的老闆娘背夫偷情的過程.她因為厭倦丈夫的年老無能,愛上了一名青年車夫.終於她和那車夫搭上了,但是也被丈夫撞破了姦情,結局又會如何出人意表?
⑤ 推薦幾部經典邵氏老電影
值得收藏的邵氏電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來》
《紅菱淚》《愛情的代價》
《哪吒》 《少林寺》
《鐵扇公主》 《傾城之戀》
《花團錦簇》 《妲己》
《西遊記》 《花街時代》
《梁山伯與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燈籠》
《愛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劍》 《風流韻事》
《金菩薩》 《萬古流芳》
《保鏢》 《方世玉與洪熙宮》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盤絲洞》 《楚留香》
《大醉俠》 《書劍恩仇錄》
《無名英雄》 《緣分》
《小雜種》 《刺馬》
《藍與黑續集》 《花田錯》
《如來神掌》
⑥ 邵氏電影有哪些影片值得一看
自從看了幾部邵式的電影,最愛的還是武打片,當然風月片也不錯。武打片這一類型,可以和美國的西部片並列,各有特色的。這里就推薦幾部個人喜歡的。
《大上海1937》:張徹執導,徐小健、杜玉明等主演的動作片。背景是抗日時期的上海。在抗日時期民族危難的關頭,幾個黑 社會 的頭子表現差強人意不是逃避就是投降。上海三大亨的弟子們也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為虎作倀,淪為漢奸特務;也有的基於民族大義,投身於抗日斗爭。 杜門弟子林懷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參加了民眾自發形成的抗日地下組織。他們在廣泛的愛國青年的幫助下,殺漢奸,殺鬼子。林懷部與小刀楊藩齊心協力,與漢奸及其手下展開斗爭。
徐小健、董志華兩位小生表演可圈可點,應該是那個時代很多少女心中的偶像,不過後來好像也沒看到太多的作品。杜玉明倒是參演了很多電視劇,參演壞人很傳神。
《五毒 》 : 由張徹導演的古裝功夫片,演員包括郭追 ,孫建 ,江生 等,於1978上映。
五毒門是江湖上一惡名遠揚的門派,老掌門有感本門惡事作盡,命關門弟子楊得清理本門門戶,並尋找其師叔的寶藏。楊得喬裝成乞兒,打探到一座縣城,巧遇隱姓埋名的師叔老夫子一家遭人滅門,兇手正是大師兄與二師兄。雖然本縣何捕頭憑習練蛤蟆功的五師兄助拳將大師兄拿獲,但縣令與二師兄勾結反將五師兄下獄害死。三師兄時常蒙面夜會二師兄,掌控全局於幕後。 楊得發現何捕頭即四師兄後向對方亮明身份,兩人決定合力清除大師兄二師兄。暗處的三師兄決定出手了。
這部電影可比外國的cult片或B級片,風格詭異,血腥殘忍。喜歡這種類型的觀眾應該覺得好看。
《西安殺戮》:張徹導演,主演董志華,陳繼銘,翻拍自《五毒》。1924年,中國正處在軍閥割據之時,偵緝隊長馬騰雲與黑道公子曲大通勾結,為奪取財寶,指使流氓湯占魁殺掉相好小翠,並假意派隊副何遠新尋找線索。
一次義演中,何遠新結識了京劇武生傅天豪。兩人談及此案,懷疑起曲大通,傅前去打探曲家。曲心知不妙,想讓湯躲避,不料湯在客棧被何遠新抓獲。經六萬證實,鐲子是從湯身上竊得的。馬騰雲見勢不妙,就借故將何遠新調離西安數日,同時又設圈套,買通偵緝隊員和六萬,誣陷手鐲是從傅天豪身上扒來的。
傅被捕後受刑慘死,何遠新回來得知一切,十分震驚。面對腐敗的官場、欺壓百姓的惡霸,何遠新豁出了性命,以身護法,誓要把所有壞人一一鏟除,一場腥風血雨就要展開。
雖然是翻拍,但同樣拍出了武俠之氣,救貧扶弱,匡扶正義,永遠是俠義的主題。
邵氏古裝武俠片中我選-1967年張翼的《七俠五義》、1967年王羽的《獨臂刀》、1969年王羽的《獨臂刀王》、1967年王羽的《大刺客》、1969年姜大衛的《游俠兒》、1969年姜大衛、狄龍的《保鏢》、1969年羅烈、姜大衛的《鐵手無情》、1970年姜大衛、狄龍的《十三太保》、1970年岳華的《十二金牌》、1971年姜大衛的《新獨臂刀》、1971年狄龍、姜大衛的《雙俠》、1971年岳華、羅烈的《俠士行》、1971年羅烈的《餓狼谷》、1971年羅烈的《來如風》、1972年狄龍的《快活林》、1972年狄龍的《白玉老虎》、1975年岳華的《林沖夜奔》、1975年姜大衛、狄龍、岳華、王鍾的《水滸傳》、1975年姜大衛、狄龍、岳華、王鍾、陳觀泰、李修賢的《盪寇志》、1975年盧燕、凌波、何麗麗、金菲的《十四女英豪》、1976年狄龍的《楚留香》、1978年狄龍的《楚留香之蝙蝠傳奇》、1977年狄龍的《多情劍客無情劍》、1981年狄龍的《魔劍俠情》、1977年狄龍的《天涯明月刀》、1978年爾冬升的《倚天屠龍記》、1978年爾冬升的《倚天屠龍記大結局》、1980年傅聲的《絕代雙驕》、1980年傅聲的《英雄無淚》、1980年郭追、江生的《鐵旗門》、1981年郭追、錢小豪、江生、程天賜的《沖宵樓》、1982年程天賜的《五遁忍術》、1983年狄龍、孫建的《大旗英雄傳》
我運營的一個自媒體賬號專門做老電影經典片段,其中很多都是來自邵氏經典劇作。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我自己發的也有幾十部了。
因此我看過的多一些,比較在影視網路常見的,比如說《大醉俠》《十三太保》《上海灘十三太保》《拳擊》《報仇》《神鵰英雄傳系列》《快活林》《刺馬》《小子有種》《十四女英豪》《少林三十六房》《獨臂刀》《獨臂刀王》《新獨臂刀》《刺馬》《少林搭棚大師》《七十二家房客》《五毒》《生死門》《鐵旗門》《風流斷劍小小刀》《十八般武藝》《大刺客》《錦衣衛》等等,這些我都發過精彩段落,經典的太多了。
還有很多影視網站不太好找到的我也看過並且發過片段,比如說《萬人斬》《飛龍斬》《血符門》《奪魂鈴》《飛刀手》《來如風》《金毛獅王》《五虎將》《插翅難飛》《瘋猴》《武館》《南北獅王》《廣東十虎與後五虎》《三闖少林》《神打》《茅山僵屍拳》《長輩》《十二金牌》,《火並》《七煞》等等吧。
個人喜好老電影,不論是否是高清的資源,我保存邵氏電影大概有幾百部。
《梁山伯與祝英台》本來是說的祝英台重情,剛烈、能以死殉情,電影里祝英台是是主要角色,她聽到梁山伯死的消息之後哭天喊地的表演是非常上乘的演技,傷心、痛苦、悲痛欲絕表演的淋漓盡致。而這部電影也是傳就一番佳話,流傳已久。
《上海灘十三太保》這部電影只有90分鍾,打架的就有70分鍾,裡面有14個人物(裡面的豹分大小)每個人物目的都是打的昏天暗地,然後浪漫的死去,這也是一部稱為當年比較經典的電影!
曾幾何時,邵氏電影是「精品」的代名詞,也代表了方面香港電影的一個時代。我們都應該記住一個人:邵逸夫。
邵逸夫2014年去世,享年107歲。一生中不僅為武俠電影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傳奇,同時也是一個大慈善家,他對 社會 的貢獻、影響力是巨大的。
1966年的《大醉俠》,可以說是新武俠電影的開山之作。拯救了已經接近沒落的武俠電影。
1967年的《獨臂刀》,在大醉俠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臉譜化之外的因素。更多展現的兒女情長、跌宕起伏的劇情、江湖恩怨和一些懸疑。都使得新武俠電影再次升華。
1976年的《流星蝴蝶劍》。楚原的手法,倪匡的劇本,古龍的魅力,打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江湖武俠。直到今天都能讓人津津樂道。
七煞,五毒,金臂童,殘缺,鐵旗門等等,都很經典,我本人比較喜歡經典武俠,現在的電視都不怎麼看,沒事的時候都會看看邵氏的老電影和一些經典的武俠劇
邵氏很多經典電影,風月片有佳,但是現在很少有地方能看得到。不過一些武俠類或者愛情系列的也是不錯。
《大醉俠》就是武俠系列比較經典的一部。裡面有一個演員大家很熟悉,就是鄭佩佩,以前有顏又能打。和星爺電影里的華府夫人形象可不能同日而語。這部劇的打鬥也很邵氏風格,一拳一個聲音,拳拳到肉,頗有真實感。插嘴一句,成龍大哥也有出演,不過戲份接近龍套了。果然也是腳踏實地出來的功夫巨星。
再來一部愛情系列的就是《梁祝》了,愛情故事大家都知道就不介紹了。不過演員就要好好介紹一下,祝英台的扮演者是大名鼎鼎的古典美女樂蒂。在當時可是巨星。梁山伯的扮演者是凌波,沒錯,女兒身的凌波,她也是反串演出,很出彩。全劇都是黃梅戲曲調,喜歡這個類型的可以去看看。
邵氏電影是一種情懷。歲月流逝,情懷不變。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邵氏電影盛興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邵氏電影公司於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擔任總裁,邵氏已出品超過一千部電影。在香港五六十年代,邵氏公司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涌現出一大批電影人,像四大導演,李翰祥,張徹,胡金栓,楚原。還有狄龍,姜大衛,王羽,羅烈,岳華等演員。到了後期,鄒懷文,徐克,黃百鳴,麥加等人的崛起,使得香港影壇形成了邵氏,嘉禾和新藝城三足鼎立 的局面。後期,由於大力發展無線電視行業,邵氏電影的影響力慢慢的弱了下來,逐漸的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不過依舊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影片。代表作有:《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少林三十六房》,《大醉俠》《獨臂刀》,《英雄無淚》,《武則天》,《楊貴妃》,《七小福》,《馬永貞》,《追男仔》等等。邵氏電影拍片的年代,代表了一個電影王國的美麗的記憶。
殘缺,上海灘十三太保,金臂童,射鵰英雄傳書劍恩仇錄,蛇鶴八步,
《天蠶變》、《游俠兒》、《至尊一劍》、《生死訣》、《紅粉動江湖》。
⑦ 邵氏風月電影有哪些
另外,《聲色犬馬》是李翰祥與許冠文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兩人自《大軍閥》開始,接下來的《一樂也》、《聲色犬馬》,李導、許演,票房、口碑皆強,許冠文亦因此穩坐香江第一諧星的交椅。此次在《聲色犬馬》中許冠文再次一人分飾多角,將老太爺、影評人、醫生、馬仔江郎四個不同階層人物演繹得栩栩如生。不過,拍完《聲色犬馬》之後,素來有意向身兼編、導、演的創作型電影人發展的許冠文將親自編寫的劇本《鬼馬雙星》交到邵逸夫手上,希望和邵氏合資拍片平分利潤,但一向獨裁的邵逸夫豈能容許屬下提出如此「非分」條件,當即以劇本太差為由斷然拒絕。既然無法談攏,許冠文只好另轉投嘉禾,成立許氏兄弟公司,自此走向事業輝煌——此是後話。
其實關於《聲色犬馬》,當年還有段轟動新聞,那便是女主角白小曼在影片還未上映時便自殺身亡,個中原因,眾說紛紜,實非三十年後之筆者所能揣測。但此女死時年僅十九,卻生得容顏俏麗成熟,堪為天生尤物,甫一出道便被稱作「林黛之後的最大發現」,如今在下觀摩該片時,方知此言不虛,心下未免感嘆天妒紅顏了。忽然就想起李翰祥回憶白小曼演戲的一段趣事,原來演《聲色犬馬》時,白小曼無論怎麼用功都記不住台詞,所以整部影片都是李翰祥在旁邊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提詞,她是一邊按著對白表演,一邊從容不迫的說著對白。結果試片的時候,非但觀眾們看不出,連配音演員們都不相信是如此這般拍攝的。最搞笑的是,居然還有人贊她的演技生動自然。所以有人就問曾經想用白小曼卻因以為她不會演戲的導演楊世慶:你說白小曼不會演戲,怎麼一到了李翰祥手裡,就演得那麼好呢?——楊導演納悶了半天只擠出一句:開了竅啦,沒辦法!
■[邵氏][李翰祥][楊 群]金瓶雙艷[1974]
1973年的《風流韻事》票房告捷,李翰祥發現觀眾最喜歡看的是那段香艷刺激的「金瓶梅之蕙蓮」,於是趁勢開拍《金瓶雙艷》。當時藝名尚為陳元龍的成龍亦被李翰祥相中,在片中出演伶俐打諢的鄆哥。這是成龍首次在銀幕上扮演重要角色,並以俏皮搞笑的方式演出,當時距他真正成名還有四年,當年他還是單眼皮。影片從潘金蓮竹叉挑簾誤擊西門慶、姦夫淫婦毒死武大郎開始,至西門慶縱欲而死結束。通篇皆是西門慶與金、瓶二人的風月荒淫生活……
■[邵氏][李翰祥][許冠文]大軍閥[1972]
話說七十年代初,正值巔峰的邵氏公司由於走了鄒文懷及何冠昌兩位得力干將而實力大減。加之鄒、何的嘉禾公司有了李小龍這位票房保證,《唐山大兄》、《精武門》票房連破紀錄,竟打得邵氏電影王國無從招架。正當邵老六一籌莫展時,恰逢60年代盜反邵氏、遠走台灣的李翰祥經營國聯失敗後,悄然返港。邵老六深知這黑老李目前雖然落魄,但拍絕世好片的本事尚在,正可用他來對付嘉禾。為此邵逸夫不計前嫌,重將李翰祥招之旗下,而李大導演果然不負厚望,重回邵氏的頭炮《大軍閥》票房直追《精武門》,同樣廣受歡迎。
《大軍閥》是李翰祥雜取民國諸多軼聞趣史改編,龐大虎的藝術形象和荒唐事跡可以看做是張宗昌(三不知、轟日求雨、奉繼父至孝)、韓復渠(性癖審案,烏龍百出)、孫殿英(盜東陵)三大軍閥的集合體。影片採用摺子戲結構,將各種笑料軼事串在一起,雖然鬆散,但在擅長描摹世情百態、注重細節鋪陳的李翰祥執導下,即便放到現在來看,依舊趣味十足。
縱然《大軍閥》是講述民國軍閥軼聞的笑片,但「叔嫂對簿公堂」、「軍閥姨太偷情」兩段情節卻是十足的「風月」艷事,是以該片堪稱風月笑片的開山之作。初上銀幕不久的胡錦盡顯風騷狐媚,在多部粵語片(如《七擒七縱七色狼》等)中以性感色誘聞名的狄娜也終於褪下衣衫全裸上鏡,她們活色生香的演出自然令觀眾大飽眼福,影片票房大賣之餘,還堅定了邵氏公司和李翰祥拍更純粹的「風月片」念頭。於是,便有了後來的《風流韻事》、《風月奇譚》《聲色犬馬》和《金瓶雙艷》等大受歡迎之作。
另外,《大軍閥》的另一大貢獻是捧紅了香港近20年來最重要的喜劇演員許冠文,當時誰也沒想到這位平時舉止斯文,戴著副眼鏡並且除了做電視節目主持從沒拍過電影的人,會將那個出身綠林、滿肚茅草、笑話百出的「大軍閥」演得惟妙惟肖。難得李翰祥慧眼識才,此片一出,許冠文立刻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喜劇明星,還被尊稱為「冷麵笑匠」。
■[邵氏][李翰祥][秦 煌]軍閥趣史[1979]
本片可以看做《大軍閥》的續篇,講述龐大虎之後又一位山東軍閥的軼聞趣事,連智審風化案、給老太爺祝壽、軍閥姨太偷情等橋段都大同小異。不過,較之《大軍閥》的包羅萬象、正諧兼備,這次《軍閥趣史》的情節主要集中在風流韻事上,查暗娼、訪私娼,叔嫂通姦、姨太偷情,一路香艷到底,胡錦、邵音音、余莎莉、楚湘雲等一班艷星各展風情,自然噱頭十足。
只可惜,《軍閥趣史》已是李翰祥在邵氏的後期作品,眾多橋段雖然依舊被老李饒有興趣的精雕細琢,但拍來拍去,無外乎偷情、捉姦,觀眾看得多了,難免似曾相識,有些審美疲勞,是以到得70年代末期,李翰祥的風月笑片其實已然風光不再,票房亦多平平,但這並不能說李翰祥作品的水準下降,只能說拍得太多太濫,觀眾沒啥新鮮感了。
李翰祥拍電影,素擅雜取百家,比如《軍閥趣史》中「關公戰秦瓊」一段,其實就是完全照抄自侯寶林的同名相聲,連對白唱腔都一模一樣。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李導笑片《一樂也》中「老太太去醫院看病」一段,竟是一字不差的抄襲老舍的短篇小說《開市大吉》。——如今我們皆說王晶擅模仿抄襲,孰不知李老早在20年前就已將「拿來主義」玩得熟溜呢。
■[邵氏][李翰祥][樂 蒂]倩女幽魂[1960]
本片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不朽名作,改編自《聊齋志異》中的短篇故事。李翰祥盡顯大師風范,細節考據,花盡心思,服裝華麗,道具精緻,重新塑造古典世界。李翰祥畫功了得,電影中的布景皆出自他手筆;電影古風飄溢,情韻空靈,有古典美人之稱的樂蒂演小倩,造型之美,叫人贊嘆。
寧采臣(趙雷)和聶小倩(樂蒂)的人鬼書生戀,情節詭異,樹妖姥姥逼小倩取采臣性命,幸得劍客燕赤霞所救,掀起人鬼大鬥法。最後小倩借屍還魂,與采臣共諧連理。李翰祥強化了原著人物性格,為三十年後,徐克的重拍《倩女幽魂》奠下基礎。
■[邵氏][李翰祥][劉 永]乾隆下江南[1977]
劉永飾演的乾隆與兩個智囊紀曉嵐(井淼飾)和劉羅鍋(李昆飾)的關系微妙逗趣,紀在赤膊編修四庫全書時,乾隆突然駕臨,來不及穿衣的紀只好躲到桌子下面,被乾隆叫出後靠機智才避免欺君之罪。乾隆微服私訪,顯露出一般平民的喜怒及愛打抱不平的愛心,與草民周日清(汪禹飾)的結下友誼,並在周的幫助下,查出和教訓了一批貪官污吏……
「風月大師」李翰祥根據清代民間野史編導的一部古裝喜劇,他擺脫以往拍古裝宮廷歷史片的完整方式,改用說書人的態度,風趣而技巧地敘談出有關乾隆的奇聞軼聞,並著重於君臣雅趣的鬥智及民俗方言的特色,娓娓道來,津津有味,看來更有親切感和真實感。而起用劉永一改形象演繹風流皇帝乾隆,更發掘出他喜劇才華的一面,證明李翰祥用人之眼光獨到。而李翰祥早在70年代就已把紀曉嵐和劉羅鍋的故事搬上了銀幕,比大陸電視劇早了20多年。本片曾獲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彩色影片美術設計獎。
■[邵氏][李翰祥][劉 永]乾隆下揚州[1978]
此為《乾隆下江南》的續集,上集最精彩的捉弄紀曉嵐的好戲,這集換作劉墉智騙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原來鄭不肯為乾隆作畫,不料劉墉棋高一著,先以香肉等引誘鄭,待他喝醉時,再反以不讓他作畫來激將,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有乾隆理發嚇死理發師、劉墉用巧計贏垮標花會等故事,別有一番樂趣。
■[邵氏][李翰祥][劉 永]乾隆皇與三姑娘[1980]
李翰祥自小受北方市俗文化浸淫,年長後南下來港,便多拍北方民間傳奇。他最愛聽老北京的天橋相聲,編導諧趣小品時,竟也直接從相聲取材。好象《軍閥趣史》中的「關公戰秦瓊」,《風流韻事》中的「小神仙」,根本是照抄一些膾炙人口的相聲名段。再比如李翰祥拍的「戲說乾隆系列」,無論是《乾隆下江南》,抑或《乾隆下揚州》,還是這部《乾隆皇與三姑娘》,主幹情節都是乾隆與劉墉君臣鬥智,而這很明顯是來自流傳已久的相聲評書《金殿鬥智》。
⑧ 邵氏兄弟最經典的功夫電影有哪些
功夫片 香港功夫片的潮流由此展開,即便你沒看過,你也可以從現今的幾位功夫大師口中得知他們對那時的功夫片有多麼的景仰,這裡面不僅是徐克、不僅是成龍、不僅是那些翻拍過或者試圖翻拍那些功夫片名作的人們,邵氏功夫片影響的是整整一個時代。 電影:《獨臂刀》 導演:張徹 主演:王羽 借《神鵰俠侶》之殼,極盡陽剛之事,故事簡單,表現的就是那種男性的氣質,這部電影破了當時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收到極大的歡迎,王羽也開始大紅大紫,緊接著拍攝了《獨臂刀2》和《獨臂刀3》,這一招牌設置成為鄒文懷離開邵氏的第一塊砝碼。 電影:《大醉俠》 導演:胡金銓 主演:鄭佩佩 無可否認,還沒有成為「碧眼狐狸」之前,那時候的鄭佩佩真的英姿颯爽,頗讓人驚艷,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掀起邵氏的「彩色武俠世紀」 。《大醉俠》借鑒日本武士電影以及西部片的精華,融會了中國山水畫意境,形成了胡金銓獨特的電影美學,開啟了新派武俠片潮流。 黃梅調 到今天,我們有時會對那時候黃梅調電影的盛行感到奇怪,但,奇跡就是這樣發生的,憑借著一己之力,一個偏僻的片種就這樣繁盛起來,甚至影響大到讓你無言以對。重看這些電影,你真有回到40年前的感覺。 電影:《江山美人》 導演:李翰祥 主演:林黛 改編自民間傳奇《游龍戲鳳》的歌舞片,亦是亞洲影後林黛巔峰演出之一。作為李翰祥的名作,在20世紀香港百佳影片中排名第26位。1959年該片上映時空前轟動,是邵氏歷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李翰祥憑本片帶動黃梅調電影風潮,並獲亞洲影展最佳影片,多次被改編。 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 導演:李翰祥 主演:凌波 傳說,台灣的一位老太太去看這部電影超過了一百次(注意:是在電影院),每次都感動得不能自己,本片,創下了162天放映930場、72萬觀眾的紀錄,這部電影也在2006年被選為中國電影一百來最佳的電影之一,稱得上是經典中的極品。 市民片 這不是個受待見的片種,憑什麼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不是繁華錦盛,而是家常便飯?但別忘了,邵氏的口號是大眾化的電影,於是《新七十二家房客》火暴全港,嬉笑怒罵,樂此不疲。 電影:《新七十二家房客》 導演:楚原 主演:沈殿霞 採用了1963年王為一導演的同名影片的劇本,在國語電影泛濫的時候,香港邵氏公司取得該片版權,誰料到一次無意的重拍,竟引得粵語片再次復興。甚至打敗了李小龍的《猛龍過江》成為1973年香港電影的票房總冠軍。 電影:《一樂也》 導演:李瀚祥 主演:許冠文 李翰祥和許冠文憑著《大軍閥》的成功再斬四兩之作。李瀚祥重回邵氏拍了這部徹頭徹尾的游戲電影,以三個故事組成,說的是老北京的故事,裡面的人物卻是 說著粵語,這部電影成為這一時期市井影片的代表作,把邵氏電影貼近大眾的概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風月片 那時候還沒有電影分級,那時候情色被定位為下三濫,那時候呂奇臭名昭著,但李翰祥、楚原等人告訴你,什麼叫品質,風月也有風月的品質。盡管是風月片,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師們的風月片,質量好過其他電影太多太多。 電影:《愛奴》 導演:楚原 主演:何莉莉 艷麗奇詭,風格獨特,說是武俠片,但其中大量的情色場景使我們不得不把它劃分到風月片的行列,這部影片已經被公認為是楚原的代表作。甚至後來也引發不少跟風潮流,香港三級制實行後,出現大量此般奇情武俠類的三級片。 電影:《金瓶雙艷》 導演:李翰祥 主演:胡錦 李翰祥回到邵氏後拍攝了大量的風月片,本片可算一代表,和以往的《金瓶梅》電影一樣,這部電影也是在說西門慶如何勾搭上潘金蓮,如何縱欲過度,英年早逝,在嘻笑之餘,給人以警世之意。觀眾可能不會感覺這些色情描寫的粗俗,這也正是李翰祥風月片的特色。
⑨ 邵氏經典鬼片有哪些
邵氏鬼片中比較經典的幾部有:
1、《鬼眼》
《鬼眼》講述了一個女人因貪佔小便宜被鬼佔有的故事,起因就是一副隱形眼鏡,鬼通過這副眼鏡就可以控制這個女人。更可怕的是結局,鬼的屍體被找到燒掉之後還是沒有消失,勢必會繼續尋找下一個對象。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告訴人們不要貪佔小便宜,要不然後悔莫及。
2、《邪斗邪》
准確來說《邪斗邪》算是一部喜劇片,裡面的鬼並不嚇人,而是來搞笑的,女鬼和男子(伊雷飾)舉行冥婚之後,玩起了附身的游戲,有時候是美麗空姐、有時候是中年老婦、有時候還會是男人,男子面對不同的老婆十分搞笑。
3、《邪完再邪》
《邪完再邪》延續了《邪斗邪》的搞笑風格。就故事本身,和前面兩部相差比較大,但該片具有諷刺意味,對一些社會上的惡勢力和地產商進行了諷刺。
4、《碟仙》
《碟仙》由兩個獨立故事組成,分別由楚原和牟敦芾執導、牟敦芾執導的《碟仙》充滿cult風格,還帶點情色,第二個《陰靈》由楚原執導,雖說是鬼片但也帶著一些清新的味道。
5、《魔界》
邵氏鬼片導演中不能忽略楊權,曾被譽為邵氏最佳恐怖片大師,從《魔胎》就可以窺探一二。本片其實主要講述了一個前世今生的故事,鬼的前世十分可憐,死無全屍體,死後想要報復,怨念太深。著名演員劉雪華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