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 贖罪的一份專業性影評
電影分成兩截,前面有簡·奧斯丁的風格,一個哥特式英國庄園的故事,塞西莉婭小姐和管家的兒子羅比的愛情,很老套、很英國。我不太喜歡那種黑黢黢的偵探小說的筆法。迷人,但格局小巧。最要命的是那種斯文,給生命中要對付的苦難與罪愆,都蒙上一層「人性的、太人性的」面紗。有時構成一種張力,但至少在這部片子里,卻有一種削弱。
後半截,從軍的羅比把故事帶進二戰的宏偉敘事,影片也轉為好萊塢的敘述風格。羅比死在在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最後一夜,導演用一個6分鍾的長鏡頭,來鋪陳大撤退的亂象。愛情和整個世界一起潰敗,幾個月後,塞西莉婭護士在一家戰地醫院,被洪水吞沒。
到此為止,這只是無數令人傷感的傾城之戀,信手拈來的一出。但整部影片,其實是塞西莉婭的妹妹布里奧妮的懺悔錄。滴答的打字機聲從頭到尾,非要刺破你的耳膜。結果不是造化弄人,而是布里奧妮一手促成了這一悲劇。13歲少女的懷疑、想像、驕傲、嫉妒和恐懼,在那個夏夜的庭院,將一對戀人活活撕開。
塞西莉婭與羅比彼此傾慕,卻執拗著很少說話。那個下午,他們在水池旁口角,羅比扯掉古老花瓶的一支耳,掉入水中。塞西莉婭賭氣地脫掉衣服,跳入水池。羅比轉過臉去,雙手握緊,攥到發白。這一幕,布里奧妮透過玻璃窗遠遠地看見。文學的想像力配合13歲的世界觀,使她認定羅比是一個色情狂,正在欺負她姐姐。接下來誤解逐步加深,直到布里奧妮在晚宴前的圖書室,撞見姐姐和羅比傾吐愛慕,肌膚相接。
當夜,庄園里碰巧發生了一樁強奸少女案。布里奧妮瞅見了逃跑者的背影,她向全家宣告,我知道是羅比。警長問了兩個很專業的問題,「你知道還是你看見」?她說,我看見。警長再問,「是否就像現在看見我一樣」?小姑娘堅定地說,是的。
身著禮服的羅比帶著羞辱,被拖入警車,後來送往歐洲戰場。塞西莉婭與全家斷絕往來,成了戰地護士。五年後,他們客死異鄉。布里奧妮18歲了,也成了護士,她看著法國士兵如何在她面前死去,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罪錯,在夜裡撰寫她的第一部小說《贖罪》。直到74歲,長達一生的悔恨走到盡頭。布里奧妮出版了最後一部小說,就是這本修改了56年的《贖罪》。
懺悔的議題,是很難在中文世界裡遇見的。有人一輩子造孽,晚上睡得最香。有人犯下一個錯,一生追悔不及。影片有一個鏡頭,護士布里奧妮反復洗自己的手,彷佛永遠洗不幹凈。人會找各種緣由開釋自己,但當布里奧妮在教堂,聽見牧師在婚姻誓詞前,對新郎新娘說,人若作假見證,上帝必不祝福他們的婚姻。她從此獨身一人,寫了一輩子小說,一輩子的懺悔錄。
在戰地醫院,同伴說,你一定有個隱秘的情人。布里奧妮說,我從未戀愛過。難道你從沒喜歡過一個人嗎——有的,我13歲時喜歡一個哥哥,我故意跳到河裡看他是否來救我,結果他救我之後,就轉身走了。
這個人就是羅比。布里奧妮對他的誣告,埋伏著要她用盡一生才能看清的情感,和其中怨恨的暗流。
所以這部電影不是關於浪漫愛情,而是關於無力自拔的痛苦,和自我贖罪的不可能。影片最打動人的段落,是布里奧妮鼓起勇氣向姐姐道歉,遇見羅比和姐姐在一起。羅比嚴厲地說,永遠不會原諒她。這段落拍得恍若隔世,接著老年布里奧妮在訪談中,說出了他們死亡的真相。她說,這一幕是我虛構的,其實我從來沒有機會向他們道歉。我的姐姐一生和她最愛的人在一起,只有圖書室里的十幾分鍾,和戰地相逢的半個小時。
如果懺悔的對象是人,他不在了,你活著就活在深淵里。因為你再也沒有機會。這就是影片留給人的仰天長嘆。我若是布里奧妮,我還有無可能,沒有屈辱地,沒有愧疚地,光明而自由地過我的餘生?或者說,他們的死,就是對我良心的死刑判決?
有人說,中國人懺悔意識缺乏,因為懺悔的對象只能是無限者,而不可能是有限者。在英文中,「atonement」的意思,是上帝與罪人之間的和解。到底是「造化弄人」,還是人在弄人?人的確要對自己的行為和心思負責,但塞西莉婭和羅比的結局,若在終極的意義上,是由布里奧妮的錯誤決定的。那麼布里奧妮就絕無贖罪的可能。她若有良知,她的一生就只能是地獄。可這樣的宇宙人生,實在不是人的生命可以負擔得起的。
其實當年奧古斯丁說到懺悔(confession)時,是指一個公開的認信和宣告。包含著類似法庭審判的場景。有三個因素,一是有審判者,他傾聽、問責,並施恩赦免;二是場景的透明性,在任何有限者、包括受害人面前的懺悔,都是不透明的。人可以審判人的行為,但人不知道人的心。古人說「天知地知」,天不知地不知的懺悔,就不是懺悔,也無法成為赦免的管道。第三是公開的見證。透明是針對宇宙萬物的,公開針對他人。很多人認為,懺悔是純粹個人主義的,是獨自與受害人,或獨自與上帝的關系。但在奧古斯丁的觀念里,缺乏見證,就沒有懺悔可言。所以世上絕沒有秘密的懺悔,這也是布里奧妮必須成為作家的原因,她的懺悔需要一個陪審團,就是她的讀者。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本帳。一人一本懺悔錄。但只有這三點,才構成奧古斯丁式的《懺悔錄》。人若以自己為辯護律師,那是盧梭式的《懺悔錄》。人若是以自己為審判者,就是常說的「良心法庭」,那是托爾斯泰式的、或布里奧妮式的《懺悔錄》。值得尊敬,卻缺乏恩典。人若以他人為審判者,就是巴金式的《懺悔錄》,在歷史、文化、道德和數量面前的懺悔,就是常說的「道德法庭」。不但少了恩典,連公義也常被民意所左右,被局勢所遮蔽。在巴金那裡,最大的真話就是「毛主席偉大,但四人幫萬惡」。這是一種無法清除偶像崇拜的和自我虛構的赦免。
一個見鬼的時代,每個人的手上都沾滿了血。奧古斯丁說,「我懺悔故我在」;猶太人的先知以賽亞,在傾國傾城之際,仍有預言說,「你們的罪雖像朱紅,必變成雪白。雖紅如丹顏,必白如羊毛」。
那個13歲的小女孩卻用一輩子喊道:怎麼可能。
❷ 有一部電影忘了叫什麼,如下,請幫我看看這部電影是哪部
馮齊的懺悔 (2005)
八月地下的懺悔 August Underground's Penance (2007)
修女的懺悔 convent of sinners (1986)
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The Confession of a Child of the Century (2012)
無意義的懺悔 ずべ公番長 ざんげの値打もない (1971)
瘋貓的懺悔 Confessions of a Psycho Cat (1968)
無人歌頌的懺悔 El taaib (2012)
❸ 哥們能介紹一些有關懺悔的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忠犬八公蠻有意義的
❹ 有關悔恨的電影
推薦三部:
1《贖罪》
簡介 · · · · · ·
13歲的布里奧妮·塔利斯擁有十分豐富的想像力,頗有作家天分。一天,來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奧妮的表姐遭人強暴,先前一直對管家的兒子羅比抱有誤解的布里奧妮武斷地認定羅比即是罪犯,並出庭指證他,羅比因此入獄。但堅信他無罪的布里奧妮的姐姐塞西莉婭不惜與家人斷絕關系,執著地與他相愛。三年半後,羅比出獄,當時正值二戰期間,他加入到保衛祖國的戰斗中,塞西莉婭隨後應征入伍,布里奧妮也成為紅十字會醫務人員。時間讓一切事情的真相漸漸浮出水面。再次直面羅比和塞西莉婭,布里奧妮深深地懺悔,離開時,羅比和塞西莉婭手牽手走在她身後,只是,這一切都不是在現實中……
作者簡介 · · · · · ·
在當今英國文壇,寫嚴肅小說又好又叫座的,當數伊恩·麥克尤恩,他也被認為是英國文壇當前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麥克尤恩的作品多為短篇小說,內容大都離奇古怪、荒誕不經,有「黑色喜劇」之稱。他的文字簡潔而且優雅,他對人的生存狀態的洞察和深挖使他筆下經常是「不潔」的題材具有真正的人性深度。自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最初的愛情和最後的儀式》獲得1975年的毛姆獎以來,他四次獲得布克獎提名,並最終在1998年以《阿姆斯特丹》折桂。《贖罪》同樣獲得2001年的布克獎提名,雖然最終未能獲獎,但評論卻給予了較之《阿姆斯特丹》更多更動聽的溢美之詞,認為比它更豐滿,更好讀,既有討好讀者的動人情節,喜劇因素,又不乏冷色調,讓人愛不釋手。2007年,麥克尤恩憑借《切瑟爾海灘上》再次入圍英國布克獎。
同名電影獲奧斯卡7項提名。
2《懺悔錄》
有一本是盧梭寫的,另一本是奧古斯丁寫的。
3《一個世紀兒的懺悔》
正派而單純的「我」,即奧克塔夫,是富家子弟,年輕時深愛著一位貌美女子,結果上當受騙,精神受到極大打擊,終日灰心喪氣,沉醉於酒色之中不可自拔。他回鄉為父奔喪期間偶遇一女子,被她的純情打動。在往後與她的接觸中,愈發覺得她可愛高尚,再次墜入情網,苦苦追求。善良純朴的布麗吉特自丈夫故世後與姑母在鄉下過著深居簡出、寧靜恬淡的田園生活,平時除了做慈善工作外,就是看書彈琴、侍弄花草。久而久之她被奧克塔夫的真情感動,也愛上了他,做了他的情婦。布麗吉特在鄉里的好名聲因此受到玷污,姑母去世後,遂與奧克塔夫去了巴黎,准備外出旅遊。奧克塔夫自得到布麗吉特後,雖然仍深愛著她,但他反復無常、暴躁易怒的性格常使布麗吉特痛不欲生,為了拯救布麗吉特,他獨自遠走高飛了。
《一個世紀兒的懺悔》是繆塞的自傳體小說,亦是他的成名作。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❺ 《肖申克的救贖》: 為何瑞德說自己是肖申克唯一有罪的人
這句台詞的含義是瑞德的悔罪。
《肖申克的救贖》該劇講述的是在一個電閃雷鳴的風雨夜,一場暗藏幾十年的計劃讓他自我救贖,重獲自由!老朋友瑞德在他的鼓舞和幫助下,也勇敢地奔向自由。
《肖申克的救贖》網路網盤高清免費資源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6FfyK8YWw3CqVprdbTUyA
❻ X檔案之懺悔的介紹
X檔案之懺悔,由香港導演吳國孝執導的電影,故事講述浪子鐵雄困勇猛彪悍,被天馬企業組織的雷耳視為手下第一號大將,在鐵雄為雷哥狙殺了心腹大敵的對手之彼,雷哥為了獎勵鐵雄,將原先屬於阿勇的地盤轉交給鐵雄掌理。
❼ 找一部歐美電影,劇情大致如下:一老一少兩人,受一個醫生脅迫,專門為其盜掘屍體,還有喪屍情節~謝謝!
盜墓者的懺悔?
譯 名: 盜墓者的懺悔/我出賣了死人/盜墓人
片 名: I Sell The Dead
年 代: 2008
國 家: 美國
類 別: 恐怖/喜劇
語 言: 英語
片 長: 82 min
導 演: 格勒恩·馬奎德 Glenn McQuaid
主 演: 多米尼克·莫納漢 Dominic Monaghan ....Arthur Blake
朗·普爾曼 Ron Perlman ....Priest
拉里·法森頓 Larry Fessenden ....Willie Grimes
Angus Scrimm ... Dr. Vernon Quint
John Speredakos ... Cornelius Murphy
簡 介:
故事發生在18世紀,主人公是一位盜墓者,他向神父懺悔自己的盜墓生涯,包括挖掘屍體,以及之後販賣的流程,主要是將屍體賣給一個貴族的醫生。
他們是一群生活在邊緣地帶、見不得光的人,過的是從墳墓里和死屍身上討生活的日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亞瑟·布萊克(多米尼克·莫納漢飾)和威利· 格萊姆斯(拉里·法森頓飾)身上發生過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歷險故事展開的,這兩個裝模作樣、笨手笨腳的盜墓者,因為他們所從事的勾當,而被捲入了一系列與死人、生活,其中不乏糾纏滑稽事故。
十八世紀時,執法部門不存在本身是逮捕兩名設法在盜墓賊和猖獗的活躍,亞瑟和陳自強來到了斷頭台的前夕,知道自己不去死,亞瑟的執行的痛苦和磨難,以減少種植死亡的恐懼,他賦予充分信任達菲牧師(羅恩·普爾曼),他將會體驗到滿15年,盜墓生涯奇形怪狀的交易全局手術切除。亞瑟仍然記得,當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因為是餓死了,所以想屍體偷東西的錢賺更多的錢。"後,他偷了那屍體,知識廣博,敬拜他,威利,兩個人的各種原因,特別那些願意呆在打獵的地下,屍體的改變了可怕的怪物……威利和亞瑟共同編織是一種罕見的、豐富多彩的歷史背景,他們採取了許多冒險,既驚險的行人死亡的競爭者對抗,當他們試圖打開墳墓里、都要經歷一個接受並贏得了死亡威脅,最終,他們都告訴我們,不要相信屍體。
❽ 馮齊的懺悔的介紹
《馮齊的懺悔》是根據安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絕對隱私》中一部。《絕對隱私》是由安頓系列叢書《絕對隱私——當代中國人情感口述實錄》改編而成。中視傳媒與北京榮信達影視藝術合作拍攝。電視電影的這部《絕對隱私》是選自安頓的系列叢書中的10個故事。10部數字電影分別是《生死劫》、《兄弟》、《幸福從邪惡中穿行》、《人在北京》、《渴望一份真愛的感覺》、《絕對隱私》、《陳越的婚紗》、《別提過去別問將來》、《趙軍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