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武訓電影簡介

武訓電影簡介

發布時間:2022-08-24 07:47:55

1. 武訓傳的內容是什麼

《武訓傳》的原劇創作於1944年,最初的主題是歌頌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武訓「行乞興學」的義舉,影片於1948年7月在中國電影製片廠投入拍攝,但在完成三分之一的攝制工作後因經濟困難而停拍,最終由昆侖影業公司買下了拍攝權和已完成的膠片,於1950年10月攝制完成;該片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訓(1838—1896)的生平事跡為內容的傳記影片;影片以細膩的敘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訓的苦難生活和他從青年時代起由「行乞興學」而終於獲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譽的一生經歷。
武訓傳主要內容如下:

1949年12月5日,是武訓誕辰一百一十一周年紀念日。山東省堂邑縣柳林鎮武訓的祠堂前和墳墓前,一位女老師正在向孩子們講述武訓的故事。
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歲的小武訓,父親已經去世,跟著母親要飯,雖受盡折磨,卻渴望能夠念書。他拿著辛苦賣藝掙來的200文錢,跑進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師收下他,結果在眾人的笑罵中被趕了出來。不久母親也死去了,他被一位善良的伯母收養。為了不拖累別人,他到處流浪,外出打工謀生。17歲時,他到館陶縣大地主張舉人家做長工,和豪爽粗壯的車夫周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張家,他親眼見到張舉人剝削農婦張二嫂和四奶奶毒打女傭小桃,聽周大講述女傭小桃因不識字被張舉人騙寫賣身契的經過,更加感到窮人不識字的痛苦。當他想用三年的工錢,為患病的伯母治病時,張舉人拿出假賬,說工錢已經支付完了。武訓與他爭辯,結果被吊起來毒打一頓。最後周大出現,打倒保鏢,救出武訓。
張舉人當晚勾結縣官,將周大關進死牢。小桃因張舉人一家逼她嫁給曹屠夫,自己又無力逃跑幾次想自殺,被錢媽勸阻。她准備找武訓商量,逃出苦海。武訓在破廟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沉思苦想,終於感悟到窮人不識字就要永遠受欺負,於是決定要辦一個讓窮孩子上學不要錢的義學。
小桃來到破廟里找到武訓,此刻,武訓正沉浸在辦義學的計劃中。他將一個泥塑不倒翁送給了隨小桃前來的小茂,以表明自己辦學的決心。這時,張舉人的狗腿子趕來打倒了武訓,強拉走了小桃。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死牢里的周大、泥地上的武訓發出了「我們要報仇」的吶喊。
無路可走的小桃當天夜裡懸梁自盡。武訓懷著深仇大恨,強裝笑臉,以小丑的身份開始了新的生活。頑皮的孩子們叫他「二豆沫」。他沿街賣藝,跪在地上喊著「來踢吧!來打吧!」「為了窮孩子,為了辦義學。」夕陽西下,他坐在小桃墳前沉思,將桃核埋進土裡。
在李四的幫助下,周大和死牢里的太平軍囚犯越獄出逃。周大找到武訓、李四,要他們一起造反,武訓因一心辦義學,拒絕同去。周大說:「你來文的,我來武的,咱倆一文一武,讓那些狗官知道咱老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十年過去了,武訓千辛萬苦積攢下了一百二十吊錢,存在地保高春山那裡。高春山派人偷走字據,翻臉不認賬,武訓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在沉重的打擊面前,他想起了自己的不倒翁,堅定了為窮孩子辦學的決心。又是一個二十年過去了,武訓積足了辦學的經費,在德高望重的楊進士門前跪求了三天,終於建起了義學。光緒十四年,崇賢義塾開學了,當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傳到五十歲的武訓耳邊時,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母親的墳前長跪,口中喃喃自語:「娘,窮孩子也能念書了。」
實現了辦學願望的武訓此後仍然一囊一缽,到處奔走募化。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周大,周大告戒他要當心受騙,武訓開始懷疑了。郭知縣為他呈報請獎,張撫台要為他向皇上請封號、造牌坊,更使他感到不安和疑惑。清王朝因農民暴動處於危機之中,告急文書雪片似的飛向北京。清王朝的鷹犬們獻技,對周大這樣的「響馬」要剿,對武訓這樣的人要撫。光緒封武訓為「義學正」,賞穿黃袍馬褂。當「樂善好施」的牌坊建好時,武訓卻好像發了瘋,不肯跪謝皇恩。滿腔悲惘的武訓拖著黃馬褂走進學堂,他對孩子們說:「你們記牢了,將來長大,千萬別忘了咱莊稼人!」
黃馬褂被遺棄在塵埃中,武訓向遠方走去。周大帶領著義軍風馳電掣地經過武訓身旁,捲起了滾滾黃塵……
老師給孩子們講完了故事。大家好像看到了年老的武訓肩背布褡,手拿著銅瓢,在北方的原野上堅定而緩慢地走著。

2. 武訓傳的介紹

《武訓傳》是由孫瑜執導,趙丹、黃宗英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武訓「行乞興學」的感人故事。

3. 舊影:早期影片《武訓傳》趙丹 主演

1949年12月5日,是武訓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平原省(現山東省)堂邑縣柳林鎮武訓的祠堂和墳墓前,一位女老師正在向孩子們講述武訓的故事。清道光二十五年,小武訓七歲,父親已經去世兩年。他從五歲開始,跟著母親要了兩年飯,受盡了折磨。他渴望能夠念書,將來能改善生活。他拿著辛苦賣藝掙來的200文錢,跑進一家私塾,跪求老師收他念書,卻在眾人的笑罵中被趕了出來。母親因心臟病死去後,他被一位善良的伯母收養。為了不拖累別人,他到處流浪,外出打工謀生。17歲時,他到館陶縣大地主張舉人家做長工,受盡張舉人和狗腿子保鏢趙熊等人的欺凌壓迫,他與豪爽粗壯的車夫周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親眼見到張舉人剝削農婦陳二嫂和四奶奶毒打女傭小桃,聽周大講述女傭小桃因不識字被張舉人騙寫賣身契的經過,更加感到窮人不識字的痛苦。他做牛做馬在張舉人家幹了三年苦工,當他為給患病的伯母治病,要求張舉人支付工錢時,張舉人拿出假賬,說工錢已經支完。武訓與他爭辯,遭到殘酷的吊打。小桃跪求張舉人,周大打倒保鏢,救出武訓,把他送到村頭的破廟,與他的表弟李四住在一起。張舉人當晚勾結縣官,對周大下了毒手,將他綁走嚴刑逼供,關進死牢。小桃因張舉人一家逼她嫁給曹屠夫,自己又無力逃跑幾次打算自殺,被錢媽勸阻。她准備找武訓商量,逃出苦海,建立新的生活。武訓在破廟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沉思苦想,終於感悟到窮人不識字就要永遠受人欺負,決定要辦一個讓窮人孩子上學不要錢的義學。小桃帶著小茂來破廟找他,武訓正沉浸在辦義學的計劃中,將泥塑不倒翁送給了小茂。張舉人的狗腿子趕來打倒了武訓,強拉走了小桃。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死牢里的周大、泥地上的武訓發出了「我們要報仇」的喊聲。

無路可走的小桃在當夜上吊自殺,武訓懷著深仇大恨,強裝笑臉,以小丑的身份開始了新的生活。頑皮的孩子們叫他「二豆沫」,他沿街賣藝,跪在地上喊著「來踢吧!來打吧!」,「為了窮孩子,為了辦義學。」夕陽西下,他坐在小桃墳前沉思,將桃核埋進土裡。在李四的幫助下,周大和死牢里的太平軍囚犯越獄出逃。周大找到武訓、李四,要他們一起造反,武訓因一心辦義學,拒絕同去。周大說:「你來文的,我來武的,咱倆一文一武,讓那些狗官知道咱老百姓不是好欺負的。」十年過去了,武訓千辛萬苦積下了一百二十吊錢,存在地保高春山那裡。高春山派人偷走字據,翻臉不認賬,武訓的十年心血毀於一旦。他在沉重的打擊中想起了自己的不倒翁,堅定了為窮孩子辦學的決心,繼續走那條漫長而艱苦的路。又是二十年過去了,武訓積存了辦學的經費,在德高望重的楊進士門前跪求了三天,終於建起了義學。光緒十四年,崇賢義塾開學了,當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傳到五十歲的武訓耳邊時,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母親的墳前長跪,口中喃喃自語:「娘,窮孩子也能念書了。」武訓仍然一囊一缽,到處奔走募化。一天,他在路上遇到老英雄周大,周大告戒他要當心受騙,武訓開始懷疑了。郭知縣為他呈報請獎,張撫台要為他向皇上請封號、造牌坊,更使他感到不安和疑惑。清王朝因農民暴動而處於危機之中,告急文書雪片似的飛向北京。清王朝的鷹犬們獻計,對周大這樣的「響馬」要剿,對武訓這樣的人要撫。光緒封武訓為「義學正」,賞穿黃袍馬褂。當「樂善好施」的牌坊建好時,武訓卻好像發了瘋,不肯跪謝皇恩。而周大的義軍的出現,更使封建官僚們拋冠棄靴,狼狽不堪。滿腔悲惘的武訓拖著黃馬褂走進學堂,他對孩子們說:「你們記牢了,將來長大,千萬別忘了咱莊稼人!」黃馬褂被遺棄在塵埃中,武訓向遠方走去。周大帶領著義軍風馳電掣地駛過武訓身旁,捲起了滾滾黃塵。女老師給孩子們講完了故事,大家好像看到年老的武訓肩背布褡,手拿銅瓢,在北方的原野上堅定而緩慢地走著。

導演:孫瑜

編劇:孫瑜

攝影:韓仲良

錄音:袁慶余

布景:丁辰

美術:牛葆榮 魏鐵錚

燈光:郭德明 陳安卿

作曲:黃貽鈞

剪輯:傅正義

化妝:王鐵彬 姚永福

服裝指導:萬超塵 蔣正勤

道具:姚志榮

照明:郭德明 陳安卿

場務:陳菊甫

場記:田野

劇務:夏冬

導演助理:高衡

攝影助理:郭奕耀

錄音助理:伍華 劉永昌

洗片:嚴兆德

印片:杭子玉

製片主任:孟君謀

製片:夏雲瑚 任宗德

主演:趙丹 .... 武訓

黃宗莢 .... 女教師

孫棟光 .... 武訓(七歲)

鄭大畏 .... 武訓(十三歲)

周伯勛 .... 張舉人

蔣天流 .... 四奶奶

張翼 .... 周大

王蓓 .... 小桃

張乾 .... 茂林

邱奐 .... 茂林(幼年)

吳茵 .... 錢媽

黃晨 .... 墜兒

白荷 .... 陳二嫂

高正 .... 郭芬

傅伯棠 .... 郭知縣

姜修 .... 張撫台

王漢倫 .... 慈禧太後

郭奕耀 .... 光緒帝

藍群 .... 李蓮英

范非 .... 李鴻章

周敏 .... 武母

中叔皇 .... 趙熊

奇夢石 .... 魏俊

苗祝三 .... 刁把總

洪警鈴 .... 剃頭的

王桂林 .... 賣藝者

何劍飛 .... 苟知縣

黃耐霜 .... 翠蘭

高文彬 .... 劉四

田野 .... 老師

廖宇光 .... 老武

朱雲山 .... 曹胖子

程漠 .... 李四

金奇 .... 天堂義學老師

余曼華 .... 叫魂婦甲

馬蘭 .... 叫魂婦乙

蔣正勤 .... 管牢的

劉旭東 .... 地保

爾峰 .... 吳二爺

張立德 .... 楊進士

關鵬 .... 婁進士

王愷 .... 靜齋

夏冬 .... 崔准

馬熹 .... 趙光遠

黃錦雲 .... 七奶奶

蘇曼 .... 吳庸之

4. 《武訓傳》在當時為什麼被批判批判者的主要理由是什麼

批判緣由: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電影《武訓傳》上映於1951年初。它描寫和歌頌了清末武訓行乞興學的事跡。

《武訓傳》上映後,引起了兩種截然相反意見的爭論。贊揚者認為,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好電影」,武訓是「永垂不朽值得學習的榜樣」。批評者認為,電影《武訓傳》是一種「缺乏思想性有嚴重錯誤的作品」、「武訓不足為訓」。這本是文藝界不同意見的正常爭論。

(4)武訓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武訓傳》是由孫瑜執導,趙丹、黃宗英、周伯勛、張翼主演的一部劇情片。該影片於1950年公映。

影片講述了武訓「行乞興學」的感人故事。1950年由昆侖影業公司出品。該片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訓的生平事跡為內容的傳記影片。影片以細膩的敘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訓的苦難生活和他從青年時代起由「行乞興學」而終於獲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譽的一生經歷。

5. 武訓傳是喜劇嗎

不是哦
◎故事梗概

1949年12月5日,是武訓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日。平原省(現山東省)堂邑縣柳林鎮武訓的祠堂和墳墓前,
一位女老師正在向孩子們講述武訓的故事……

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歲的小武訓,父親已經去世,跟著母親要飯,雖受盡折磨,卻渴望能夠念書。他拿著辛
苦賣藝掙來的200文錢,跑進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師收下他,結果在眾人的笑罵中被趕了出來。不久母親也死
去了,他被一位善良的伯母收養。為了不拖累別人,他到處流浪,外出打工謀生。17歲時,他到館陶縣大地主張
舉人家做長工,和豪爽粗壯的車夫周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張家,他親眼見到張舉人剝削農婦張二嫂和四奶奶
毒打女傭小桃,聽周大講述女傭小桃因不識字被張舉人騙寫賣身契的經過,更加感到窮人不識字的痛苦。當他想
用三年的工錢,為患病的伯母治病時,張舉人拿出假賬,說工錢已經支付完了。武訓與他爭辯,被吊起來毒打。
最後周大打倒保鏢,救出武訓。

張舉人當晚勾結縣官,將周大關進死牢。小桃因張舉人一家逼她嫁給曹屠夫,自己又無力逃跑幾次想自殺,
被錢媽勸阻。她准備找武訓商量,逃出苦海。武訓在破廟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沉思苦想,終於感悟到窮人不識
字就要永遠受欺負,於是決定要辦一個讓窮孩子上學不要錢的義學。

小桃來到破廟里找到武訓,此刻,武訓正沉浸在辦義學的計劃中。他將一個泥塑不倒翁送給了隨小桃前來的
小茂,以表明自己辦學的決心。這時,張舉人的狗腿子趕來打倒了武訓,強拉走了小桃。狂風暴雨,電閃雷鳴,
死牢里的周大、泥地上的武訓發出了「我們要報仇」的吶喊。

◎人物生平:
武訓先生(1838—1896),行七,字蒙正,自號義學症,謚號義學正;山東省堂邑縣(今冠縣柳林鎮)武庄人;中國近代群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貧民教育家、慈善家;原無名,名「訓」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
武訓自21歲(清咸豐年間)起,武訓以行乞的方式集資興辦義學,目標是「使他們(貧苦人家子弟)無錢也能讀書,使他們讀了書不再被人欺」。
在30多年的時間內,武訓乞討的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省。武訓在行乞過程中,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奇特的造型以吸引人們的目光:先是賣掉右邊的辮子,剃光了右邊的頭發;後來又剃光了左邊的頭發,而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發。也表演「拿大項」、「蠍子爬」的節目,或給人當馬騎,供人取樂,甚至吃糞便、磚瓦,以得到辦學的款項。
到光緒十四年(1888年),武訓已經靠乞討所得的款項置買了230畝田地作為學田,積蓄3800餘吊錢。於是他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興辦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並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費全免,辦學所需經費就從他置辦的學田中支出。在這之後,每逢開學第一天時,武七都要先拜老師,次拜學生,這種儀式持續多年。
1890年,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庄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22年(1896年),臨終那年,在臨清建成了御史巷義塾(現臨清實驗小學)。
武訓為了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甚至堅持一生不娶妻室。
武訓一生勞苦,對自己又十分節儉,終因積勞成疾,於光緒22年(1896年)4月23日,在臨清御史巷義塾內(現臨清實驗小學)含笑去世,終年59歲,葬於堂邑崇賢義塾東側。有萬人以上群眾,包括堂邑、館陶、臨清三縣全體官紳,參加了武訓的葬禮。
武訓的義舉在當時受到各界普遍高度的評價,山東巡撫張曜下令免徵學田錢糧和徭役,並捐銀200兩。光緒皇帝封武訓為「義學正」,賞穿黃袍馬褂,又敕建「樂善好施」牌坊。
武訓是清朝末年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個乞丐,靠著乞討斂錢,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處義學,購置學田三百餘畝,積累辦學資金達萬貫之多,這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稱頌他是「千古奇丐」(馮玉祥語)。

◎批判緣由:
《武訓傳批判紀事》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電影《武訓傳》上映於1951年初。它描寫和歌頌了清末武訓行乞興學的事跡。
《武訓傳》上映後,引起了兩種截然相反意見的爭論。贊揚者認為,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好電影」,武訓是「永垂不朽值得學習的榜樣」。批評者認為,電影《武訓傳》是一種「缺乏思想性有嚴重錯誤的作品」、「武訓不足為訓」。這本是文藝界不同意見的正常爭論。
而毛澤東卻認為,電影《武訓傳》宣傳了反歷史唯物主義的反動思想,必須嚴肅批判。
他嚴厲地指出:《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的性質。承認或者容忍對它的歌頌,「就是承認或者容忍污衊農民革命斗爭,污衊中國歷史,污衊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為正當的宣傳」。他說「一些號稱學好了馬克思主義的共 產 黨員……竟至向這種反動思想投降」。並由引得出「資產階級思想侵入了戰斗的共 產 黨」的嚴重結論。

◎批判帶來的後果:
7月23日,《人民日報》又公布了經毛澤東親筆修改的《武訓歷史調查記》,說武訓是一個「大流氓、大債主和大地主」。這樣,《武訓傳》的討論就變成了全國性的政治大批判。批判持續一年多。這一批判嚴重地混淆了思想藝術和政治問題的界限,使著名的編導孫瑜受到沉重的打擊,40多位同志受到牽連。也給新中國的電影藝術創作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據統計,1950年,我國拍攝國產故事片29部,1951年僅有1部。1951年至1954年4年中,共計拍攝了16部。
武訓是清末山東堂邑縣人,生於1838年,死於1896年。據傳他出身貧寒,青年時因苦於不識字而受人欺騙,決心行乞興學,以便讓窮人的孩子都能讀書識字,免受有錢人的欺壓,過上好日子。武訓經過30年的乞討,積累了一些錢,在他50歲以後陸續在堂邑柳林集、館陶、臨清辦起了3所義學,而他自己仍然乞討過活,直至死去。武訓的行乞興學活動,受到當時統治階級的贊揚,清末山東巡撫張曜曾奏准光緒帝給予「建坊施表」。武訓死後,其事跡「宣付史館」,被尊為「義乞」、「乞聖」。

6. 誰知道《武訓傳》這部電影,好像很老啊,最好能詳細介紹一下

昆侖影業公司1950年出品。孫瑜編導,韓仲良攝影,趙丹主演。武訓從小給地主當長工,被剝奪了讀書的權利。由於親身經歷目睹沒有文化受欺壓的痛苦,矢志「行乞興學」。他行乞近40年,以自辱的方式獲取施捨,以放債得利積累錢財,辦起3所義學。武訓終身未娶,過乞討生活直到老死。他的苦操奇行產生很大社會影響,得到封建統治者的贊賞和褒獎。影片於1951年上映後,很快引起文化教育界廣泛討論。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毛澤東寫的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電影《武訓傳》上映於1951年初。它描寫和歌頌了清末武訓行乞興學的事跡。《武訓傳》上映後,引起了兩種截然相反意見的爭論。贊揚者認為,這「是一部富有教育意義的好電影」,武訓是「永垂不朽值得學習的榜樣」。批評者認為,電影《武訓傳》是一種「缺乏思想性有嚴重錯誤的作品」、「武訓不足為訓」。這本是文藝界不同意見的正常爭論。而毛澤東卻認為,電影《武訓傳》宣傳了反歷史唯物主義的反動思想,必須嚴肅批判。他嚴厲地指出:《武訓傳》所提出的問題帶有根本的性質。承認或者容忍對它的歌頌,「就是承認或者容忍污衊農民革命斗爭,污衊中國歷史,污衊中國民族的反動宣傳為正當的宣傳」。他說「一些號稱學好了馬克思主義的共產黨員……竟至向這種反動思想投降」。並由引得出「資產階級思想侵入了戰斗的共產黨」的嚴重結論。

7月23日,《人民日報》又公布了經毛澤東親筆修改的《武訓歷史調查記》,說武訓是一個「大流氓、大債主和大地主」。這樣,《武訓傳》的討論就變成了全國性的政治大批判。批判持續一年多。這一批判嚴重地混淆了思想藝術和政治問題的界限,使著名的編導孫瑜受到沉重的打擊,40多位同志受到牽連。也給新中國的電影藝術創作的發展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據統計,1950年,我國拍攝國產故事片29部,1951年僅有1部。1951年至1954年4年中,共計拍攝了16部。

武訓是清末山東邑縣人,生於1838年,死於1896年。據傳他出身貧寒,青年時因苦於不識字而受人欺騙,決心行乞興學,以便讓窮人的孩子都能讀書識字,免受有錢人的欺壓,過上好日子。武訓經過30年的乞討,積累了一些錢,在他50歲以後陸續在堂邑柳林集、館陶、臨清辦起了3所義學,而他自己仍然乞討過活,直至死去。武訓的行乞興學活動,受到當時統治階級的贊揚,清末山東巡撫張曜曾奏准光緒帝給予「建坊施表」。武訓死後,其事跡「宣付史館」,被尊為「義乞」、「乞聖」。

7. 什麼是武訓

武 訓(1838~1896) 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縣柳林鎮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訓則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14歲後,多次離家當傭工,屢屢受欺侮,甚至僱主因其文盲以假帳相欺,謊說3年工錢已支完。武訓爭辯,反被誣為「訛賴」,遭到毒打,氣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語,病倒3日。吃盡文盲苦頭,決心行乞興學。咸豐九年(1859),21歲的武訓開始行乞集資。他手使銅勺,肩背褡袋,爛衣遮體,邊走邊唱,四處乞討,其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等地。將討得的較好衣食賣掉換錢,而自己只吃粗劣、發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邊吃邊唱:「吃雜物,能當飯,省錢修個義學院。」在行乞的同時,他還揀收破爛、績麻纏線,邊績麻邊唱道:「拾線頭,纏線蛋,一心修個義學院;纏線蛋,接線頭,修個義學不犯愁。」他還經常給人打短工,並隨時編出歌謠唱給主人聽。當給人家推磨拉碾時,就學著牲口的叫聲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墊磨道。」另外,他還為人做媒紅,當郵差,以獲謝禮;表演豎鼎、打車輪、學蠍子爬、給人做馬騎等,甚至吃蛇蠍、吞磚瓦,以取賞錢;將自己的發辮剪掉,只在額角上留一小辮,並且頭部左右的頭發剃留不常,以兌換金錢和招徠施捨。同治七年(1868),武訓將分家所得的3畝地變賣,加上歷年行乞積蓄,共210餘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後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積錢,我買田,修個義學為貧寒。」光緒十二年(1886),武訓已置田230畝,積資3800餘吊,決定創建義學。光緒十四年(1888),花錢4000餘吊,在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取名「崇賢義塾」。他親自跪請有學問的進士、舉人任教,跪求貧寒人家送子上學。當年招生50餘名,分蒙班和經班,不收學費,經費從武訓置辦的學田中支出。每逢開學時,武訓先拜教師,次拜學生。置宴招待教師,請當地紳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門外,專候磕頭進菜,待宴罷吃些殘渣剩羹即去。平時,他常來義塾探視,對勤於教事的塾師,叩跪感謝;對一時懶惰的塾師,跪求警覺;對貪玩、不認真學習的學生,下跪泣勸:「讀書不用功,回家無臉見父兄。」在武訓的感召下,義塾師生無不嚴守學規,努力上進。光緒十六年(1890),武訓資助了證和尚230吊錢,又在今屬臨清市的楊二庄興辦了第二所義學。光緒二十二年(1896),武訓又靠行乞積蓄,並求得臨清官紳資助,用資3000吊於臨清御史巷辦起第三所義學。武訓一心一意興辦義學,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勸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個義學才無私。」其兄長親友多次求取資助,他毫不理顧,唱道:「不顧親,不顧故,義學我修好幾處。」山東巡撫張曜聞知武訓義行,特下示召見,並下令免徵義學田錢糧和徭役,另捐銀200兩,同時奏請光緒帝頒以「樂善好施」匾額。清廷授以「義學正」名號,賞穿黃馬褂。其名聲由此大振。光緒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訓在朗朗的的讀書聲中含笑病逝於臨清御史巷義塾,終年59歲。師生哭聲震天,市民聞訊淚下,自動送殯者達萬人,遵遺囑葬於柳林崇賢義塾旁。10年後,清廷將其業績宣付國史館立傳,並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訓的業績受到世人的欽敬,許多名家題詞,全國出現以武訓命名的學校多處,並曾一度將原堂邑縣改稱武訓縣。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創辦武訓師范。1951年,電影《武訓傳》錯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破壞。1986年,國務院辦公廳作出為武訓恢復名譽的決定。

8. <<武訓傳>>講的是什麼為什麼被禁止

************************************************************************

《武訓傳》就是告訴被榨乾的窮人:窮人們不要抱怨,都去低三下四地要飯吧,要飯可以揚名立萬!

毛澤東說:「武訓自己一個人想得不對,是極小的事,沒有什麼影響。後人替他宣傳就不同了,這是借武訓來宣傳自己的主張,而且要拍成電影,寫成著作或論文,向中國人民大肆宣傳,這就引起了根本問題了。」

2012年3月23日中國的富翁,花費7000萬元,為女兒舉辦婚禮,規模更加奢靡盛大。諸多當紅明星現身表演,堪比春節晚會。

面對這種現實,《武訓傳》諄諄教誨我們:不要仇富,不要怨聲載道,你看武訓先生被榨得一干二凈,到處要飯,興辦教育,最終名垂千古;你們不要民怨沸騰,不要起來抗爭,你們喝著地溝油,吃著轉基因,背著高利貸款,照樣可以興辦教育大有作為的,要飯就是一條不錯通往小康的光明大道,奴顏媚骨低三下四向富人乞討吧,要30飯年你們將名垂青史。
*****************************************************************

武訓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武訓不思變革,而去維護封建統治,此其罪一也。
面對社會殘酷的等級壓迫,武訓不是積極地去反對等級壓迫,而是承認甚至擁護等級壓迫,在他看來,等級壓迫沒什麼不好,只要我們拚命往上爬,就可以不受壓迫,而成為壓迫者,此其罪二也。
其實武訓生錯了時代,他有點像張勛,張勛復辟的行為如果在幾百年前,一定是個青史留名的忠臣,但是處於封建社會消亡的大背景下,他這么做就是歷史的反動。
總體而言,毛主席批判這部電影是用心良苦的。
一、他希望改變中國人骨子裡的奴性,希望人們能夠做一個清醒的戰士而不是像武訓這樣糊塗的好人。作為一個革命者,當他想要喚醒群眾反抗壓迫的時候,遇到的最頭痛的問題就是人民群眾變得麻木,他們不是想要消滅壓迫,而是想要通過某種方式成為壓迫者。武訓就是這樣的人,他認同壓迫,他要讓學生改變命運去參加科舉成為壓迫者以解放自己,但這樣卻無法解放社會。
二、中國當時剛推翻了一個等級社會,那麼接下來應該建立另一個等級社會還是建立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就成了一個問題,從這一點來說,毛主席的戰友們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認為49年就是革命的結束,而毛澤東認為49年只是革命的開始,所以毛澤東想以此教育他的戰友們,不要總想著裂土封侯,要為人民立新功。
毛澤東去世以後,壓迫和剝削越來越明顯,終於武訓傳也解禁了

9. 武訓傳為什麼被解禁

因為《武訓傳》是一部宣傳正能量的影片,所以解禁了。

一、簡介

《武訓傳》是由孫瑜執導,趙丹、黃宗英、周伯勛、張翼主演的一部劇情片。該影片於1950年公映。

影片講述了武訓「行乞興學」的感人故事。1950年由昆侖影業公司出品。該片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訓的生平事跡為內容的傳記影片。影片以細膩的敘述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訓的苦難生活和他從青年時代起由「行乞興學」而終於獲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譽的一生經歷。

二、劇情

電影一開頭,就是一個當官的在閉著眼喊道:義學就是讓窮孩子們念書,孩子們沒錢還不趕緊幫著家裡幹活兒,要是讓他們多識了字,懂得事情多了他們會造反的。

這個影片拍攝跨越了新舊中國,上映後被禁了幾十年,是新中國的第一部禁片,直到80年代才被解禁開來,並且得到了大力的宣傳。

清朝光緒年間,主百思特網人公武七跟娘靠討飯度日,這天武七看到一個學堂,回到家就問母親:娘,讀書有啥用?娘嘆了一口氣說道:讀書可以明事理,不會被別人欺負。但是只有富人家的孩子才能讀書,我們窮人家是不能讀書的。

於是他開始嚮往讀書,讀書需要錢,那就去要錢,他開始學著賣藝表演,終於攢了一些錢去了私塾交給先生,但是他卻被粗暴地趕出了門:叫花子也配念書,書是你能念的嗎?

於此同時,武七的娘積勞成疾去世了,鄰居大娘看不下去,把武七領回了家。

17歲那年,他來到了薛家店,心想著我不識字,但是可以老實本分地打工賺錢啊。於是他拚命地幹活,這種傻乾的勁頭被張舉人看中了,最傻最累的活都是武七在干,於此同時他也和地位卑微的小桃有了莫名的情愫。

後來他得知小桃本事來寄養,但是由於父母不識字,張舉人用賣身契代替了寄養契約,致使她再也逃不出這個黑暗家族的魔爪。

10. 武訓傳的劇情簡介

1949年12月5日,是武訓誕辰一百一十一周年紀念日。山東省堂邑縣柳林鎮武訓的祠堂前和墳墓前,一位女老師正在向孩子們講述武訓的故事……
清道光二十五年,七歲的小武訓,父親已經去世,跟著母親要飯,雖受盡折磨,卻渴望能夠念書。他拿著辛苦賣藝掙來的200文錢,跑進一家私塾,跪在地上求老師收下他,結果在眾人的笑罵中被趕了出來。不久母親也死去了,他被一位善良的伯母收養。為了不拖累別人,他到處流浪,外出打工謀生。17歲時,他到館陶縣大地主張舉人家做長工,和豪爽粗壯的車夫周大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張家,他親眼見到張舉人剝削農婦張二嫂和四奶奶毒打女傭小桃,聽周大講述女傭小桃因不識字被張舉人騙寫賣身契的經過,更加感到窮人不識字的痛苦。當他想用三年的工錢,為患病的伯母治病時,張舉人拿出假賬,說工錢已經支付完了。武訓與他爭辯,結果被吊起來毒打一頓。最後周大出現,打倒保鏢,救出武訓。
張舉人當晚勾結縣官,將周大關進死牢。小桃因張舉人一家逼她嫁給曹屠夫,自己又無力逃跑幾次想自殺,被錢媽勸阻。她准備找武訓商量,逃出苦海。武訓在破廟里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沉思苦想,終於感悟到窮人不識字就要永遠受欺負,於是決定要辦一個讓窮孩子上學不要錢的義學。
小桃來到破廟里找到武訓,此刻,武訓正沉浸在辦義學的計劃中。他將一個泥塑不倒翁送給了隨小桃前來的小茂,以表明自己辦學的決心。這時,張舉人的狗腿子趕來打倒了武訓,強拉走了小桃。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死牢里的周大、泥地上的武訓發出了「我們要報仇」的吶喊。
無路可走的小桃當天夜裡懸梁自盡。武訓懷著深仇大恨,強裝笑臉,以小丑的身份開始了新的生活。頑皮的孩子們叫他「二豆沫」。他沿街賣藝,跪在地上喊著「來踢吧!來打吧!」「為了窮孩子,為了辦義學。」夕陽西下,他坐在小桃墳前沉思,將桃核埋進土裡。
在李四的幫助下,周大和死牢里的太平軍囚犯越獄出逃。周大找到武訓、李四,要他們一起造反,武訓因一心辦義學,拒絕同去。周大說:「你來文的,我來武的,咱倆一文一武,讓那些狗官知道咱老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十年過去了,武訓千辛萬苦積攢下了一百二十吊錢,存在地保高春山那裡。高春山派人偷走字據,翻臉不認賬,武訓十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在沉重的打擊面前,他想起了自己的不倒翁,堅定了為窮孩子辦學的決心。又是一個二十年過去了,武訓積足了辦學的經費,在德高望重的楊進士門前跪求了三天,終於建起了義學。光緒十四年,崇賢義塾開學了,當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傳到五十歲的武訓耳邊時,他感動得熱淚盈眶,在母親的墳前長跪,口中喃喃自語:「娘,窮孩子也能念書了。」
實現了辦學願望的武訓此後仍然一囊一缽,到處奔走募化。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周大,周大告戒他要當心受騙,武訓開始懷疑了。郭知縣為他呈報請獎,張撫台要為他向皇上請封號、造牌坊,更使他感到不安和疑惑。清王朝因農民暴動處於危機之中,告急文書雪片似的飛向北京。清王朝的鷹犬們獻技,對周大這樣的「響馬」要剿,對武訓這樣的人要撫。光緒封武訓為「義學正」,賞穿黃袍馬褂。當「樂善好施」的牌坊建好時,武訓卻好像發了瘋,不肯跪謝皇恩。滿腔悲惘的武訓拖著黃馬褂走進學堂,他對孩子們說:「你們記牢了,將來長大,千萬別忘了咱莊稼人!」
黃馬褂被遺棄在塵埃中,武訓向遠方走去。周大帶領著義軍風馳電掣地經過武訓身旁,捲起了滾滾黃塵……
老師給孩子們講完了故事。大家好像看到了年老的武訓肩背布褡,手拿著銅瓢,在北方的原野上堅定而緩慢地走著。

閱讀全文

與武訓電影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國電影激中文字幕迅雷下載 瀏覽:249
看電影如何訂購情侶廳 瀏覽:420
復古電影院特效兩段視頻怎麼拍 瀏覽:77
能請你看個電影嗎英文 瀏覽:868
抖音電影怎麼添加 瀏覽:898
料理鼠王電影免費觀看英文版 瀏覽:214
老電影哪裡看 瀏覽:15
電影演員毛永明個人簡歷 瀏覽:981
多瑪姆哪個電影里的我 瀏覽:414
在街上迷暈美女的電影 瀏覽:484
好的英語電影配音是哪一個 瀏覽:931
好看青春校園日本電影 瀏覽:332
5福星系列粵語電影 瀏覽:249
五大青春電影完整版 瀏覽:730
和雨中曲一樣經典的電影推薦 瀏覽:442
男女接吻擁抱戲外國電影 瀏覽:996
李連傑經典電影鏡頭 瀏覽:636
如何製作微電影的後期 瀏覽:152
女孩千萬不要一個人回家電影 瀏覽:792
看電影最新槍版怎麼看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