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電影大魚男主經典

電影大魚男主經典

發布時間:2022-08-30 17:24:25

❶ 誰看過《大魚》這部電影怎麼樣喜歡么值得看么

大魚》:給兒子一個神話英雄般的父親
文/火神紀

我們如何活著。而我們身後。我們將以一種怎樣的形式被後世記著。
——火神紀。題記。

[1]寫在前面

很多時候,也許,我們僅僅只是想證明並且告知這個世界。我們來過這世界,並且以我們的方式活過某些時間。也許並不精彩也不繁華更不唯美。可是,這一切曾經真實地存在過。或許還有一個偉大的事實,至少,我們曾經試圖過偉大。
我們所有經歷過的那些看似浮華的一切。是不是真實。也許有時候連我們自己也沒有辦法分清楚:所有一切;虛妄或者存在。可是我們知道,至少,我們存在過在這個世界。而我們所不知道的是,我們將被後人用一個什麼樣的方式流傳下去。
如果可以選擇。但願,一切很美;但願,我們很偉大。

[2]我的童話:死在當下的童話故事和王子殿下

所有的童話故事似乎都會發生在王子和公主身上。於是我總會有這樣的錯覺,在我還沒長到足夠大之前,在我還都停留在聽童話故事的時代里,我們會懵懂而固執地認為:我會想著稱呼父親為父王;稱母親為母後;我的愛人將會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國里最美麗最善解人意的公主。我的父親都是最英勇的王,多年的征戰為他贏得了聲名和廣褒的領地,然後,這一切將傳給我……
如果我生在中世紀,如果我生在一個美麗的童話里的話,如果我是那個童話里那個俊美的王子主角的話;也許,我的故事會是這樣的一個開始。
當然,總有一天我會長大,然後我會開始明白一些事情。至少,我開始明白了我並不是生活在中世紀,我也開始明白了,其實我並不是什麼王子,這是十歲的事情。然後我又開始明白了,世界的格局並不是由一個人的英勇而就可以去占據的,而更多的時候牽涉了更多的東西,這是讀了世界歷史以及政治格局的時候開始明白。那年我十五歲。
對人生,我是不是應該開始絕望了。在既有的格局裡,我的祖輩並沒有給我留下任何的東西;而在以後的格局裡,我是不可以憑著自己空有的那身所謂的或者幻想出來的英勇去占據屬於我的領地。人生,作為一個男人,呵呵,從沒到到不可能有的這種可恥的想法足以毀滅所有的希望。

於是我們是不是應該開始反思。童話故事。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看的,在聽的那些童話故事。
什麼時候開始,人們才會講一些不再那麼高高在上的故事呢。在我成長的過程里我開始逐漸明白的那些足以改變我人生觀的慘痛的發現其實都是源於這些童話故事的幻想。之所以慘痛。因為這些都是無力更改的現實。而現實永遠和童話里的那些有關於偉大的字眼扯不到一塊。
我的第一個慘痛的發現是,這個世界上原來並沒有那麼多的王子。而第二個跟著而來的慘痛發現是,在這個世界上僅有的碩果僅存的幾個王子里,其實不可能會有我的名字。
在關於我的童話,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整個故事的框架都轟然倒下了。我逐漸開始明白:我的父母親都不是王族;我不會有美麗的公主等著我去迎娶;我不會有廣褒的國土等著我去統治;我不會有所有童話故事裡偉大的光榮;我甚至只能如此卑微地活著;在我長到開始明白事理的時候我又發現了一個更可怕的現實,負資產。
童話里的故事,偉大的王子殿下。這一切會不會死在當下。沒有人知道。我只是知道,死在這個時代里的可能性也許更大。
我的童話故事是不是就此結束了呢。我不知道。我的人生還很長,於是我還可以去拼搏。就算如此卑微。我在用某種方式讓這個世界也許在以後的日子裡,在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還將記得我。
我答應過自己,我會盡力。只是,誰能告訴我所有的答案。也許,盡了力之後我依舊將如此安靜而沒有半點聲響地死去。沒有人記得。
這只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瘋狂探索,在我死去之後百年,總會被揭曉。總會有些人會記得我。呵呵。只是在當下,這個答案沒有人能去肯定。

[3]父親的童話:看似慘淡的軟體以及自我的偉大

父親留給我的故事只是一個沒落商人的故事。父親最風光的時代已經在我還沒開始懂事之前就已經徹底地湮沒在歷史里了。
父親從來不曾在我睡覺之前給我講任何有關他的風光時代里的故事。我只能從他和長輩偶爾的聊天里的只言片語拼湊出父親的歷史。
我知道,在我還不懂得王子這樣的概念的時代里,我曾經也像一個王子一樣幸福地生活過。至少父親給過我們富足的感覺。而在我逐漸明白了所謂的王子之後,我也開始明白一些我也許永遠不願意去明白的事實:比如,我並不是王子;比如,父親並不是王族也不是貴族;比如,我的血管里流動的是一些充滿慾望而平凡的血液,並不高貴;比如,父親的事業接二連三的挫敗;比如,負資產;比如,我並不聰明也沒有任何驚人的天賦。等等。

父親的故事其實挺曲折,挺悲傷,挺感人,也挺無奈。我曾經想過,如果有一天我能駕馭小說,我將為父親寫一本書;如果有一天我能駕馭詩歌,我將為父親寫一篇不朽的史詩;如果有一天我能駕馭膠片,我將為父親拍一部悲愴的電影。只是,我現在似乎只能駕馭的只有影評,至於我似乎只能觀影,而後感嘆,而後穿插式地寫一寫那些看似無奈的無病呻吟式的字句。
父親不是王族,不是貴族;我也不是。
很多時候我們甚至在社會上找不到我們自身的定位。我們必須很努力很拚命才可能得到一些關注,一些被肯定的贊嘆。這就是平民。
在平民的字典里,父親,很高大,高大得像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
父親的故事很多,只是父親從來不會告訴我。不管在我五歲之前或者五歲之後。
父親是一曲幽怨而悲壯的夜歌,在天亮之前就會散去,並且無力繞梁三日。那麼在天亮之後,我們又將是什麼呢。我們祈盼被這個世界記住;而世界,又將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記住我們呢。我們害怕被湮沒,可是也許我被將很快被這個世界遺忘。
有些人註定是在出生之後就永遠閃爍的,而很顯然,這與我們無關。我們並不是王子,不是貴族,並不俊美也不聰明,我們甚至並不出色,甚至離出類拔萃還很遙遠。這就是現實。
我的父親並不擅言談,我也一樣。所以我和父親很少談話。可是在我眼裡,我的父親依舊偉大,因為他和母親一起生我養我,賦予了我所有的一切。而我在努力地證明他更偉大,那麼必須先證明我自己偉大,然後因為我的偉大而衍生出他的偉大。我其實挺害怕,如果我一事無成,那麼,他的僅有的偉大也就將永遠地被湮沒了。
這就是我們,我和父親,最殘酷的童話故事了。我不知道父親的童話是不是就這樣結束了,我不知道父親是不是會在他的有生之年自己親手證明他自己的偉大,可是我知道,父親的嘗試著證明自己的偉大的信念並沒有停止。
父親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齡而且已經接近耳順,是不是可以從心所欲呢。我只是知道,父親現在還在做著而立時代的事情。多麼可悲的現實。可是在我看來在這一刻里父親突然就成了永恆和不朽,畢竟,平民的現實,耳順之年卻還在努力著而立之年的努力,我突然有點想落淚的悲愴。
父親至少是偉大的,多少年來從來不曾放棄過生活。就算他從來不曾給我講敘他的故事,不管在我五歲之前還是五歲之後從來不曾,可是我相信,近乎固執近乎迷信般地相信,父親其實是偉大的。而偉大的靈魂從來不會炫耀著自己曾經有過的繁華。

父親的童話故事近乎悲涼。我曾經想過去譴責那些曾經陷害過父親奪走過父親所有心血和財產的人們,可是最終我沒有。
因為,譴責並沒有辦法讓這個世界記住我們,譴責並不可能改變這些現實,譴責也不可能替父親奪回他所失去的任何東西。我曾經非常靠近那些也許差點就被我譴責的人們,我看著他們享用著也許本來應該是我享用的一切的時候,我多少有些悲涼。
父親的童話結束在他人的光榮里。我的童話還沒開始。平民,這並沒有什麼可悲愴的。被陷害被奪走了所有一切的平民,這也並沒有什麼可悲愴的。我所悲愴的既不是上天的不公,也不是世界的薄情,因為這一切的真實存在,這才是真正的悲愴。

[4]題外:半道聲明

我似乎還是第一次在開始寫一部電影之前用這么長的篇幅寫這么多和電影無關的文字。也許,這一切只是因為我虛妄的瘋狂。
也許,更多的時候,電影對於我來說更像是用來表達自我的某種形式罷了。所以我的影評似乎永遠無法顯得更專業一些。羅嗦,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意識的喃喃自語。影評成了抒發其它的文字自瀆方式,我知道,這並不健康。可是我很自戀地以為這種不純粹的影評將為我贏得聲名,贏得一切。至少在現在,我的文字似乎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整地表達自我。這是我的方式,不論好或者不好,可是至少我可以寫字,可以被關注,可以生活。我迷戀於這種形而上的自我妥協。

既然已經扯得這么遠了,那麼就再扯得更遠一些。其實這些字是寫給六斤那個可愛而又完全徹底迷信我的孩子看的。寫字,電影,生活。我所祈盼的所謂糜爛,就是這三者的和諧以及難能可貴的平衡。縱然這樣的平衡暫時來說顯得非常不完整。

[5]《大魚》:一個平民父親的瑰麗史詩

說回電影。《大魚》這部電影講敘了一個喜歡不停地講述自己故事的父親和一個在尋求父親故事的兒子。我之所以如此喜歡這部電影,我之所以在寫這部電影之前用如此長的篇幅描繪了其它的東西,也許,僅僅是因為這部電影在某種程度上給予了我某種感動的契機,某種契合上的幻想。
父親所描繪的有關他的人生里所有的一切,從他的出生到最後所有的一切都帶著一種濃烈的看似是冒險的英雄式的神話色彩。對於兒子來說,五歲之前他曾經如痴如狂迷醉過的那些英雄故事似乎只是睡覺前的佐料罷了,五歲之後的兒子聽起來已經不再那麼動聽而嚮往了。他開始懷疑和思索著父親的故事裡有著多少的可信度以及真實性。
也許,正如父親的醫生班尼特大夫所說:真實的故事乏味而不太有意思,不是嗎?如果讓我在乏味而真實的故事與關於魚和戒指那個精美的故事之間做出選擇的話,我會選擇充滿想像力的那個。
選擇精美,選擇想像,這並沒有錯。
給兒子一個永恆美好的人生,這是被後世記住的一種方式。一個人在不停了無數次地講敘了自己的故事之後,他也會被別人編進故事裡,而這些故事被別人傳頌了無數次之後,所有的故事就會變成真實的了。
鑄造一個家族神話讓後世去傳頌,這是一個作為父親的男人用來表達對一個作為兒子的男人一種深斂的溫情。

這部電影極其唯美,充滿了想像力和魔幻式電影中那種暗涌的純美。
第一人稱的視角和大量旁白的方式描繪了一個男人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很多的時候我無暇去考究那所有的故事是否真實,畢竟對於我這樣的旁觀者來說,真實與否似乎並不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我在這些故事裡看到更多的是那種內斂的深情。
愛德華是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男人,因為他擅長於交際而且熱衷此道,因為勇敢而善良,因為他的腦子里時時刻刻都有著充滿想像力和新奇的故事。然而對於威爾來說卻似乎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他的父親似乎更像是一個活在虛妄的童話故事裡的一個虛擬的英雄,而他要的,僅僅只是一個在童話之外更真實的父親而已。
也許,他並不理解父親那種深斂的親情。這種理解上的錯位給這部電影染上了一層淡淡的憂傷,兩代人之間,父子之間的無力溝通似乎更像是一種現代通病。
也許正如愛德華所憤怒的:我從來都是如此真實而毫不留情地向你展現我自己所有的一切,如果說,你看不到那個真實的我,那是你的失敗而非我的失敗。
作為父親,各自有著各自的表達方式,如何向自己的兒子展現一個真實的自己,用自我的方式徹底地展現,而兒子無法理解,是不是因為兒子沒有盡力地去理解自己的父親呢。
愛德華的一生在絮絮叨叨的旁白里得以完整地展現在電影里,縱然這裡面多少帶著他極其主觀的英雄色彩。而不管所有的這一切是否真實,如果威爾有足夠的敏銳和細心的話,他也許會發現,在所有的傳奇故事裡都包含著一個同樣真實的父親,只是他並沒有發現。這的確是威爾作為兒子的失敗。
威爾總在追尋的真實的故事,是關於父親最真實的那一面。電影在最後揭示了這所有的一切:女巫;世人;幽靈鎮;詩人;大魚;馬戲團;戰爭;孿生姐妹……所有的這一切其實都真實地存在過,只是愛德華用自己的方式用豐富的想像力串聯並重組了之後被重新折射出來。我不知道威爾對這樣的答案是否滿意,可是在我看來,這樣的結局讓我滿足而快樂。

愛德華的故事裡,他最終會意想不到地死去。但是他從來不曾對任何人說起,他最終將如何去面對他的死亡。他把他最後的故事留給了威爾。他也許知道,他的故事最終只能由他的兒子以及後輩講下去,而他在現實里,只能躺在醫院里安祥地死去。
也許所有的故事最後只能由威爾來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愛德華所講敘的所有一切,僅僅只是在為自己深愛的兒子做一個厚重的鋪墊罷了。縱然在威爾眼裡,他的父親的故事裡,他自己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注腳罷了。可是當威爾終於明白這一切的時候,他也許會發現自己,原來並沒有真正地明白自己的父親為他所做的一切。
在電影里所有的故事裡,也許,是威爾所講的那個用來結束的故事最讓我感動。不是故事本身讓我感動,而是威爾在結束了父親所有的傳奇故事時,在我看來,他已經完全明白了父親,以及,他已經開始觸摸到那個若隱若現的真實的父親了。
或許應該說,是父子間真摯的親情讓我徹底地被感化了。

這部電影更多的時候是對父子兩代之間的溝通方式進行了探索。而只有到了生離死別的時候,這樣的溝通方式是否代價慘重。
悲憫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注腳。就算這注腳一直隱藏在有關真摯的感動和有關繁華的唯美里,可是悲憫,當被挖掘出來之後,我突然沒有了任何言語。

[6]末:任何童話故事總得有個結局

鳥人曾經對我說過,這部電影讓他深愛著每一個講童話的人。他也曾戲謔地說,他要去越南養豬了。我不知道他會不會看到這些文字,我也不知道他會在什麼時候看到這些文字,我只是想在他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告訴他,當他跟我說他深愛著每一個講童話的人的時候,對我來說,其實,他自己本身已經是一個講童話的人了。

五歲之前以及五歲之後,我的父親從來不曾給我留下任何有關於他自己本身的任何故事。於是在年,似乎永遠只能依靠著他和長輩聊天時候不覺意的只言片語來拼湊出他的整個人生。
五歲之前以及五歲之後,威爾的父親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講敘著他的所有故事,就算他的那些故事已經重復了上千遍。可是威爾所能描繪出的父親,就算他並不相信他父親所說的那一切,可是他只能復述著他父親所講過的那些故事。他在電影的最後說,有些笑話聽了上千次已經不再感得好笑了,可是有一天又突然聽到的時候,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欣喜。
這也許就是人生了。
所有的父親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不管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成功或者失敗,他們都在努力地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一些東西。而所有的兒子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不管他們的父親是什麼樣的人,成功或者失敗,他們都在努務地拼湊出一個真實的父親。
這種努力本身,已經如同童話一樣讓人感動了。
男人,似乎僅僅只是能用這樣的方式向自己最親近的另一個男人表達自己的深情。

所有的童話故事最終都將會有一個結局。電影的最後和童話的最後如此契合地重疊到了一起。所有人都在歡笑,沒有悲傷而真誠地為愛德華送行。
看到最後我虛妄的臉上也開始浮現出某些看似真誠的笑顏。這樣的笑,意味著被救贖以及虔誠的快樂。
電影里的童話必須有一個不得已的結局;我的童話還在探尋;父親的童話依舊有待我繼續拼湊。引用鳥人的那句話來結束這篇如此羅嗦的文字吧。
我深愛著每一個講童話的人。

2007-01-09;丙戌年辛丑月癸卯日。金箔無心。
附註:影片資料。
■片名:《大魚》
英文片名:《Big Fish》
■導演:蒂姆·伯頓
■主演:阿爾伯特·芬尼
伊萬·麥格雷戈
■類型:幻想/劇情/冒險/喜劇
■片長:125 min
■國家:美國
■語言:英語
■發行:Columbia TriStar Film GmbH
■上映:2003年12月

還有一篇
http://bbs.ent.sina.com.cn/?h=/g_forum/00/86/01/view.php%3Ffid%3D59946%26tbid%3D3760&g=13

❷ 《大魚海棠》中你們更喜歡誰

《大魚海棠》是一部絕對經典的動漫愛情電影,裡面的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愛情可謂是驚天動地,我比較喜歡《大魚海棠》中的男主角鯤,我喜歡他的勇敢,為了愛情敢於拼搏,很多人還不算是真正看懂了這個動漫電影。大魚海棠,顧名思義,大魚指的是男主鯤,海棠指的是女主椿。

鯤為了椿不惜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最後他也要捍衛自己的愛情,有的時候愛情就是這樣,需要一個人用自己寶貴的生命來換取。在生命的最後一顆,鯤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雙頭蛇的毒,無葯可解,椿的爺爺用自己命救了我,爺爺化成了海棠樹。我們生活的地方,四季開始反常,長老們開始懷疑椿。我不喜歡鯤,他會給椿帶來災難。可是椿放不下他,椿跳到了河裡,去尋找被我趕走的鯤,把鼠婆從地下放出來了。椿不知道到的是,那個晚上,我去找了靈婆。

❸ 急求,小時候看的一部國外的電影男主不信父親年輕的故事,父親死了以後他來到一個神奇的小鎮,還好幾次

確定樓主要找的蒂姆伯頓的經典奇幻電影《大魚》。滿意採納下哈。

《大魚》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國奇幻片,故事改編自丹尼爾·華勒斯(Daniel Wallace)於1998年出版的《大魚老爸》(Big Fish)改編而成。由蒂姆·伯頓執導,由伊萬·麥克格雷格、阿爾伯特·芬尼和傑西卡·蘭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3年12月10日在美國紐約率先放映 。

電影以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愛德華·布魯姆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總喜歡炫耀年輕時旅行推銷的經歷,兒子並不相信,覺得父親很虛榮浮誇,父子關系漸漸疏離。直到父親不久於人世,兒子決定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他終於領悟到父親充滿激情和想像的一生。

❹ 請介紹一下蒂姆伯頓的電影《大魚》

中文名稱:大魚
英文名稱:Big Fish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3年12月10日
電影導演:提姆·波頓 Tim Burton
電影演員:伊萬·麥奎格 Ewan McGregor
亞伯特·芬尼 Albert Finney
傑西卡·蘭格 Jessica Lange
斯蒂夫·巴塞米 Steve Buscemi
比利·克魯德普 Billy Crup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製作團隊:DcN
簡介:

類型:劇情、喜劇 片長:125分鍾
級別:PG-13級(打鬥、裸露鏡頭)
發行:哥倫比亞公司Columbia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3年12月10日(紐約/洛杉磯)/12月25日部分地區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pictures.com/movies/bigfish

[劇情簡介]

老爸在兒子眼裡的傳奇一生

在《大魚老爸》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里,導演蒂姆·波頓再次施展他超凡的想像力,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愛德華·布魯姆(阿伯特·芬尼 飾)是個喜歡大吹大擂的老頭,他常常誇大自己的經歷給別人聽,講他年輕時(伊萬·麥克格雷 飾)如何浪跡天涯風光無限,從阿拉巴馬的一個小鎮出發游歷世界,然後閱盡人間無數滿載而歸。

布魯姆說他曾經看過巨人、大風雪、巫婆、以及酒店裡的連體歌手……雖然大家都對這位布魯姆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威爾(比利·庫德普 飾)卻覺得爸爸虛榮浮誇,跟他疏遠了很久。威爾的母親桑德拉(傑西卡·蘭格 飾)希望父子能夠和好,試圖重新建立他們的感情,但沒想到天意弄人,布魯姆竟然身患癌症死去了。

直到此時,威爾才為以前對父親的態度感到後悔,他發覺自己對父親了解太少,父親的一生也在他的誇誇其談里撲朔迷離。為了體會父親當時的真實際遇,威爾開始根據父親生前講述的經歷,去虛構父親的傳奇一生。在他的虛構下,年輕的父親(伊萬·麥克格雷 飾)是個旅行推銷員,常常離家到遙遠的南方去出差,而且每一次出差都經歷奇異的冒險和刺激。

威爾根據父親的講述,虛構出了四個不同的傳奇故事,但每一個都以父親的死亡作為終結。在這個過程中,威爾開始以他父親當時的心情體會所有的人、事、物,從而發現父親一生的成功和失敗……

[關於影片]

沖擊奧斯卡的野心之作

這是一部改編自小說的影片,丹尼爾·華萊士的原著小說全名是《大魚:一部神話小說》(Big Fish: A Novel of Mythic Proportions),講述年輕的兒子調查死去父親的生活點滴。《大魚老爸》一直被傳為是斯皮爾伯格執導的下一步影片,但最後還是歸於蒂姆·波頓之手,哥倫比亞甚至拒絕了夢工廠合作發行的邀請。原著者丹尼爾·華萊士可不是無名之輩,他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撰寫過《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小說。《大魚老爸》(Big Fish)是他在1999年創作的小說,至今已經重版三次。

索尼哥倫比亞對本片寄予厚望,把它作為競奪明年奧斯卡的壓軸法寶,從籌拍到檔期,每一步都非常謹慎,不僅付出7000萬美元的高額投資,還數次更改上映日期,先是定在2003年12月10日在洛杉機等部分地區上映,隨後明年1月份再在北美各地放映發行,務必找准最適合奧斯卡的契機。

雖然《大魚老爸》的兩位主演伊萬·麥克格雷和阿伯特·芬尼都不是好萊塢最閃亮的一線明星,但他們都是演技實力派,往往容易被奧斯卡看好。再加上一向鍾愛神怪題材的蒂姆·波頓,本片極有可能再展13年前《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的英姿,最終獲得奧斯卡評委的青睞。

鬼才蒂姆·波頓自《剪刀手愛德華》後雖然新作不斷,如《蝙蝠俠2》、《斷頭谷》和《決戰猩球》等,卻總受到眾多爭議,好在蒂姆依然揮舞著自己炫麗迷人的神怪大旗繼續高歌前進。《大魚老爸》雖然故事和劇本都不是出自蒂姆之手,但四段式的奇幻敘事方法,也只有他這個怪腦袋想得出來。《大魚老爸》完成之後,蒂姆又開始了新片的籌拍,這次他要翻拍1971年的經典喜劇片《歡樂糖果屋》(Willy Wonka & the Chocolate Factory),影片目前定名為《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預計明年初開拍,蒂姆·波頓愛將強尼·德普可能會再次領銜。

[拍攝花絮]

阿拉巴馬的小鎮風情

因為影片講述的是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一個小鎮上的故事,所以劇組特意准備了各種車輛,包括好幾輛敞棚卡車,從好萊塢前往當地取景進行實地拍攝。從今年的1月14日到4月初,劇組在阿拉巴馬拍攝了近3個月時間,此後還要遠赴巴黎拍攝部分戲。

由於阿拉巴馬位於美國的南部,很少有電影在當地拍攝,所以劇組在那的三個月里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熱烈歡迎,最後竟然有7000多名群眾演員參加了本片的演出。另外,在阿拉巴馬州府蒙哥馬利的郊區,還有一個條件不錯的電影片場,為本片省下了大筆開支。

劇組拍攝了許多阿拉巴馬溫馨小鎮的風景,蔥綠的路,嫩黃的花,以及河上薄舞,落日余暉,這一切太容易讓人浮想聯翩。有意思的是,劇組真的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古怪的「遺跡」,他們設計了許多奇怪的道具,如獅子、熊和巨型的魚,還有那輛停在樹上的車。這些非常有趣的東西都會在片中一一出現,看來,影片的確會給我們帶來不少驚喜,到時我們也會明白片名「大魚」的真實含義。

[關於演員]

浪子帥哥把家搬到劇場

看到伊萬·麥克格雷的名字,想必我們首先會和《猜火車》聯系在一起,然後是《紅磨坊》,《星戰前傳》。只可惜近年來他一直未有足夠分量的經典演出,今年夏初,他和甜姐蕾妮·齊維格大談戀愛的《隨愛沉淪》(Down With Love)更是完全喪失了他獨特的反叛性感。這次伊萬在《大魚老爸》里飾演年輕浪子的角色,可以說重現「英雄本色」(或說是留給影迷的印象吧),不過令人擔心的是,自從去了好萊塢成家立業之後,伊萬·麥克格雷的演技就再也沒有那種不羈和反叛的魅力了。現在的伊萬·麥克格雷儼然成為了戀家男人,這次遠赴阿拉巴馬拍戲,他甚至帶著全家來到拍攝地點,甚至還給他的女兒Clara找學校,實在讓我們無法想像他就是當年《猜火車》里那個鑽馬桶的「青頭」。

[點評]

充滿浪漫奇想的怪誕喜劇

蒂姆在《大魚老爸》里延續了他一貫的絢麗風格,整部影片可以說是講述主角布魯姆年輕時的四種人生,而且每一種都是獨特精彩的傳奇。蒂姆在每一段傳奇里都放進奇幻色彩,如汽車在水底行駛、遇見在水中游來游去的美人魚、在山中碰到巨人等等,像極了一部成人版的「愛麗絲奇遇記」,畫面絢麗,充滿浪漫情調和幻想氣質。

許多富有創意的的搞笑小段子的設置也為影片增色不少,保持了從始到終的喜劇風格。全片最感人的是對快樂人生、浪漫人生的追求,在輕松喜悅的情節推進下,怪誕奇遇和脈脈溫情都帶給人無盡的回味,最後會發現,人生中的快樂並不單單是某一刻,浪漫也不單單是某一件事,而是一種生活的心態和情調:就像影片中的布魯姆一樣親手創造。

獨特的創意、浪漫的情懷、絢麗的場面和感人的主題,再加上伊萬·麥克格雷的精彩演出和蒂姆·波頓的號召力,《大魚老爸》必然是目前為止最值得關注的上檔影片之一,同時也極有可能是今年最被看好的喜劇影片.

沒聽說過小說,抱歉不能幫你了。

❺ 怎樣評價《大魚》這部電影

《大魚(Big Fish)》,個人認為這個片名翻譯是最到位的,有一種大巧若拙的意味,因為導演本身想表達的太多,正像片中所說,「每個人看到的樣子都不同」,有人看到的是小時候逝去的愛寵,有人看到的是一生的摯愛。

片中的「大魚」其實不止一條,男主的「大魚」顯而易見,就是那位值得「奉獻餘生去了解」的愛妻;幽靈鎮小蘿莉的「大魚」則是男主——那位一生中只造訪了兩次,「一次太早,另一次又太晚」的傢伙;非著名詩人的「大魚」則在華爾街……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大魚」,男主更是在結尾時成功成為了兒子心中的「大魚」,將劇情推向高潮。

❻ 大魚海棠裡面的經典台詞,你們喜歡哪一句

《大魚海棠》可以稱得上是國產動漫中最經典的一部了,裡面的很多台詞都具有哲理性,看了《大魚海棠》之後,讓我們更深刻的認識了愛情,裡面的經典台詞有:我告訴你什麼事最可悲,你遇見了一個人犯了一個錯,你想彌補想還清,到最後才發現你根本無力回天,犯下的罪過永遠無法彌補,我們永遠無法還清欠下的。

任何一部動漫作品都不是完美存在的,《大魚·海棠》也是如此,有人認為《大魚·海棠》是一部經典的國產動漫電影,但是也有人認為《大魚·海棠》是一部無聊的愛情動漫電影。劇情就是不作就不會死的典型。作死的女主,傻到要死的備胎,男主也不知道該不該叫男主,就是一條只會賣萌的魚。整個故事就是女主對男主一見鍾情,然後害死男主。為了贖罪,私自把男主帶回村子,然後害了全村無辜的村民。動不動就拿命換命的橋段,真心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不過,最近無聊,又重新看了一遍大魚海棠。本來是想吐槽一下這個電影的,但是發現,電影里還是有很多不錯(矯情)的台詞的。

❼ 電影《大魚》故事簡介

在《大魚老爸》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里,導演蒂姆·波頓帶我們進入了一對父子的內心世界。愛德華-布魯姆(阿伯特-芬尼
飾)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他常常誇大自己的經歷給別人聽,講他年輕時(伊萬-麥克格雷
飾)如何浪跡天涯從阿拉巴馬的一個小鎮出發游歷世界,然後閱盡人間無數滿載而歸。
布魯姆說他曾經看過巨人、大風雪、巫婆、以及酒店裡的連體歌手……雖然大家都對他敬佩不已,但他的兒子威爾(比利-庫德普
飾)卻覺得爸爸虛榮浮誇,跟他疏遠了。威爾的母親桑德拉(傑西卡-蘭格
飾)希望父子能夠和好,但沒想到天意弄人,布魯姆身患癌症死去了。
直到此時,威爾才為以前對父親的態度感到後悔,他發覺自己對父親了解太少,父親的一生對他來說撲朔迷離。為了體會父親當時的真實際遇,威爾開始根據父親生前講述的經歷,去虛構父親的傳奇一生。
威爾根據父親的講述,虛構出了四個不同的傳奇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威爾開始以他父親當時的心情體會所有的人、事、物,從而發現父親一生的成功和失敗……

❽ 誰有美國《大魚》(big fish)的百度雲資源能不能給我,急。

《大魚》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TABU_7GAu0eKWF9mhNmzQ

提取碼: gjuq

《大魚》是一部2003年出品的美國奇幻片,故事改編自丹尼爾·華勒斯(Daniel Wallace)於1998年出版的《大魚老爸》(Big Fish)改編而成。

❾ 給我《大魚》男主角資料

姓名:伊萬·麥克格雷格性別:男生日:1971年3月31日出生地:蘇格蘭佩思郡星座: 白羊座更多譯名:伊雲麥葵哥、伊萬·麥格雷戈、伊萬·麥奎格 自伊萬·麥克格雷格從蘇格蘭最骯臟的廁所走出的那一刻起,就享受到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滋味。觀眾們喜愛他,影評人們疼愛他,就連那些一向狂妄自大的憤青們也將他視為追逐的對象。伊萬·麥克格雷格在學校原本修習的是音樂和戲劇,為了發展演藝事業而不再升學。從影不久與丹尼·鮑伊爾合作《魔鬼一族》獲英國影藝學院肯定,也讓大家注意到了他的演技。兩年後兩人二度合作叫好叫座的英國小品《猜火車》,成功的從英國市場打入全球,這個公認的電影邊緣人,用《猜火車》中經典的痞子形象和驚世駭俗的表 演讓人們領略了他的瘋狂與叛逆。後來的《枕邊書》和《天鵝絨金礦》,伊萬那毫不顧忌地裸露,不得不讓影評人們感嘆於他的表演慾望。伊萬·麥克格雷格的完美讓人感覺不真實,他可以是《猜火車》中那個頹廢叛逆的青年,也可以是《星戰前傳》中矯健果敢的「歐比旺」,或者是《紅磨坊》中痴情纏綿的風流才子。在復古浪漫愛情片《隨愛沉淪》中,他扮演的是一位能讓女人為自己瘋狂的「花花公子」,但接受媒體采訪時,伊萬·麥奎格坦白地說:「我從來就不是花花公子,因為我沒有那麼多錢打扮自己。」眾所周知,伊萬·麥克格雷格十分抵觸好萊塢,反感、鄙視,一樣都不少。但奇怪的是,好萊塢卻很熱衷於這個不聽話的大男孩兒,也不遺餘力地將他推向了真正巨星的地位。也許只有這樣一個叛逆的另類,才可以在和女人翻雲覆雨之後,立刻擺出一副天真的表情在《大魚》里給人們講述童話故事。最近幾年裡,伊萬相繼主演了《少年亞當》、《逃出克隆島》、《停留》、《風暴突擊者》、《波特女士》等口碑不一的影片,2007年與柯林·法瑞爾聯合主演了伍迪·艾倫執導的《卡珊德拉之夢》,2008年的新作是與休·傑克曼、米歇爾·威廉姆斯、MaggieQ等人合作的《旅行者》。 《淺墳》1994《猜火車》1996《紫醉金迷》1998《星球大戰前傳1》1999《TubeTales》1999《燃情追蹤EyeoftheBeholder》1999《ComicRelief:TheRecordBreaker》1999《魔鬼營業員》1999《天鵝絨金礦VelvetGoldmine》1998《Desserts》1998《啞巴歌手》1998《天使愛情鳥籠伴LifeLessOrdinary,A》1997《看誰在尖叫Nightwatch》1997《蛇之吻Serpent'sKiss,The》1997《奏出新希望BrassedOff》1996《艾瑪Emma》1996《枕邊禁書PillowBook,The》1996《藍汁BlueJuice》1995《同屋三分驚ShallowGrave》1994《跨世奇人BeingHuman》1993《紅磨坊》2000《大魚》2003

❿ 電影《大魚》的內涵

《大魚》具備了一切童話都應該具備的要素:絢麗的色彩,動人的音樂,浪漫的愛情,真誠的友誼,一次次超越想像的奇遇,以及奇遇中那一個個童話里的人物:一隻眼睛的老女巫,美麗的湖中仙女,半人半狼的馬戲團老闆,外表兇狠內心善良的巨人,戰場上的聯體女優……這些早已遠離我們記憶的場景和畫面,通過蒂姆·波頓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未泯的童心,在他那超凡的影像魅力中,取得了昨日重現的意外收獲。

其實可能天底下的父子大都經歷過類似愛德華父子那樣的隔閡和最終的理解,盡管父親們的人生,或許平凡,或許偉大。從最初認為父親是這世間最了不起的角色(因為我們最開始的一切知識幾乎都來自他),到從學校回來後對他的第一次置疑;從越來越感覺到他日漸落伍的知識、思想和理論,到終於發現他身上那些被忽視了許久的可貴……這所有的一切,就像一次生命的輪回,而我們也終將在對傳統的繼承和顛覆中找到最後的真諦:那就是在我們的心中,老爸永遠是最偉大的男性!所不同的是,這個找尋的過程,有人在第一次離家遠行的時候就完成了,有人卻一直等到父親彌留的最後一刻才開始,以致追悔一生。

《大魚》就是這樣。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大魚男主經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台詞你老了 瀏覽:532
古裝武打電影經典片段 瀏覽:266
十七歲電影為什麼捅人 瀏覽:908
哪裡有免費電影下 瀏覽:636
今日電影八佰 瀏覽:203
美國講中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443
國內同志電影代表歌曲 瀏覽:444
恐怖電影搞笑推薦一下 瀏覽:844
哪個愛愛電影好看 瀏覽:151
我的姐姐電影名英文 瀏覽:302
特工卡特和電影是一個演員嗎 瀏覽:62
曉夏電影演員表 瀏覽:145
地下影帶1到6部免費高清電影 瀏覽:196
中國太空電影 瀏覽:615
電影恐怖片湯免費觀看 瀏覽:683
2016年的電影歌曲 瀏覽:263
電影山村老屍劇情 瀏覽:396
哪個app軟體可以看藍光電影 瀏覽:752
中國電影人才哪裡 瀏覽:239
比釜山行還刺激的喪屍電影叫什麼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