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西德電影失業的自由劇情介紹

西德電影失業的自由劇情介紹

發布時間:2022-09-01 04:56:27

1. 求!電影名字

斯巴達克思(1960)

英文名: Spartacus

中文名: 斯巴達克思/萬夫莫敵/風雲群英會/斯巴達克斯

導 演: ( 斯坦利·庫布里克/史丹利·庫貝利克 Stanley Kubrick )

主 演: (柯克·道格拉斯 Kirk Douglas) (勞倫斯·奧利弗 Laurence Olivier) (瓊·西蒙斯 Jean Simmons) (查爾斯·勞頓 Charles Laughton) (彼得·烏斯蒂諾夫 Peter Ustinov) (約翰·加文 John Gavin)

上 映: 1960年10月06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美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評 分: 本站評分..9.2/10 ( 19票 ) 詳細

IMDb評分8.0/10 ( 38041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70 mm 6-Track Dolby SR 單聲道(Mono)

時 長: 184 min (premiere version) / Sweden:187 min (1968 re-release) / UK:197 min (1991 re-release) / USA:161 min (1967 re-release) / USA: f9d 198

類 型: 動作 冒險 傳記 劇情 歷史 愛情 戰爭

分 級: 加拿大:G 加拿大:G 西班牙:13 冰島:12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PG 加拿大:AA 加拿大:G 加拿大:PG 加拿大:PG 丹麥:15 芬蘭:K-16 法國:U 德國:12 愛爾蘭:PG 荷蘭:12 挪威:16 瑞典:15 英國:PG 美國:PG-13 西德:16 英國:A

查看影評及點評 對該電影評分本片屬於TOP 220 位
·外文別名:
Spartacus: Rebel Against Rome (USA) (poster title)
·劇情介紹
簡介:

古羅馬的奴錄不堪暴虐而發起叛變,但結果被鎮壓。大製作的古羅馬史詩式電影,除了有宏偉的外觀,編導描寫角色亦較同類電影深入和有力得多,呈現出一種悲壯動人的氣勢。本片曾獲最佳男配角(彼得·尤斯汀諾斯)、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四項金像獎。
古羅馬電影中的史詩鉅作。柯克.道格拉斯在片中飾演一名不堪被欺壓的、虐待的奴隸,勇敢地站地來率領其他奴隸反抗羅馬帝國,結果被大軍鎮壓而失敗。本片在雄偉壯麗的外觀之外。亦細膩描寫主要角色的內心世界和人性戲劇,因而呈現出遠勝同類作品的悲壯氣氛和內涵深度。是導演斯坦利·庫伯力克其中一部賣座成功的作品。
《斯巴達克斯》是一部大製作的古羅馬史詩式的電影,它敘述了古羅馬的奴隸因不堪奴隸主的暴虐而奮起反抗,但最終被鎮壓的史實,是一部歌頌羅馬奴隸鬥士追求自由解放的影片。裴多菲的著名詩句「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在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高的價值體現。其中的細節堪稱經典——奴隸主以死來威脅敢於反抗的奴隸斯巴達克斯,他獰笑著問:「還有什麼比死更可怕的嗎?」而斯巴達克斯的回答是:「有,人格的受侮比死亡更可怕!」
影片在雄偉壯麗的外觀之外,亦有著細膩生動的對主要角色的內心世界和人生戲劇的描寫,因而呈現出遠勝同類作品的悲壯氣氛和深度內涵。

-------------------------------------------------------------------------------

製作背景:

《斯巴達克思》是根據霍華得·伐斯特1952年的小說改編的。小說詳細敘述了發生在公元前73年的一件真實的歷史事件——一個格鬥士帶領自己的奴隸夥伴們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的故事。
斯坦利·庫布里克在電影僅開拍一周以後接替了安東尼·曼恩的位置擔任電影的導演。電影耗資一億兩千萬美圓,共拍攝167天,有超過1萬人參加了拍攝。電影中的戰爭場面是在西班牙拍攝的,動用了上千名西班牙士兵。電影獲得了六項奧斯卡提名,並最終獲得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和最佳男配角(彼得·阿斯提諾夫)。
1992年,《斯巴達克思》被享有盛譽的修復師羅勃特·A·哈里斯(在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斯坦利·庫布里克的協助下)耗資近1百萬美圓,為原來的電影版本修復了在首次發行上映時被刪掉的那近5分鍾的膠片(包括東尼·科爾提司和勞倫司·奧利弗在浴室中的鏡頭)。這增加的5分鍾鏡頭完全遵從了原來電影的精髓和神韻,重新錄音並添加配樂。並由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代替當時已經去世的勞倫司·奧利弗配音。
這部規模宏大的史詩般的電影,通過對歷史真實地敘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永恆的自由之戰。而導演庫布里克運用他獨特的電影語言,讓斯巴達克思在波瀾壯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著人類的愛與承諾。

角鬥士(2000)

英文名: Gladiator

中文名: 角鬥士/帝國驕雄/神鬼戰士

導 演: ( 雷德利·斯科特/雷利·史考特 Ridley Scott )

主 演: (拉塞爾·克勞/羅素·克洛 Russell Crowe) (喬奎因·菲尼克斯/傑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康妮·尼爾森 Connie Nielsen) (奧利弗·里德 Oliver Reed) (理查德·哈里斯 Richard Harris) (德里克·雅克比 Derek Jacobi)

上 映: 2000年05月01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英國 美國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評 分: 本站評分..8.2/10 ( 210票 ) 詳細

IMDb評分8.2/10 ( 209589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TS-ES Dolby Digital EX SDDS

時 長: 155 min / 171

類 型: 動作 冒險 劇情

分 級: 加拿大:PA 加拿大:AA 加拿大:18 加拿大:18A 加拿大:14 加拿大:14A 加拿大:13+ 美國:R 冰島:16 馬來群島:18SG 馬來群島:U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M 智利:14 丹麥:15 芬蘭:K-16 法國:U 德國:16 香港:IIB 以色列:PG 荷蘭:16 紐西蘭:M 挪威:15 秘魯:14 葡萄牙:M/12 新加坡:PG 韓國:15 阿根廷:13

查看影評及點評 對該電影評分本片屬於TOP 123 位
·外文別名:
The Gladiators (USA) (working title)
·劇情介紹
20世紀50-60年代的史詩巨片時代早已逝去,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故事也已被大多數觀眾淡忘。今天,導演雷德利-斯考特卻要重拾這一題材,將宏偉的古羅馬角斗場再現於銀幕之上,為人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勇氣與復仇的故事。

馬克西默斯(盧塞爾-克勞飾)是一位戰功赫赫的羅馬帝國將軍,麾下的帝國軍團節節勝利,無堅不摧。行將作古的帝國皇帝馬庫斯-奧里利烏斯(理查德-哈里斯飾)非常賞識馬克西默斯的才幹,有意選擇他繼承皇位。

奧里利烏斯對馬克西默斯的寵信招致太子康默迪烏斯的極度妒恨。他謀奪了皇位之後便下令處死馬克西默斯和他的家人。雖然馬克西默斯最終免於一死,但還是被貶為奴,進而被訓練成一名角鬥士,為嗜血的人們表演一幕幕你死我活的搏殺。但是,馬克西默斯從未放棄復仇的心願,因為他堅信人的意志比皇權更為強大。最後,馬克西默斯終於有機會與康默迪烏斯面對面地站在羅馬城的大角斗場上,進行一場生死決斗。
·相關預告片或片段
[角鬥士]預告片
·角鬥士/帝國驕雄/神鬼戰士海報:

更多該電影海報...共有17張海報 ·劇照:

更多該電影劇照...共有(15張)劇照·演員表:

拉塞爾·克勞/羅素·克洛 Russell Crowe .... Maximus

喬奎因·菲尼克斯/傑昆·菲尼克斯 Joaquin Phoenix .... Commos

康妮·尼爾森 Connie Nielsen .... Lucilla

奧利弗·里德 Oliver Reed .... Proximo

理查德·哈里斯 Richard Harris .... Marcus Aurelius

德里克·雅克比 Derek Jacobi .... Gracchus

吉蒙·休斯 Djimon Hounsou .... Juba

大衛·斯科菲爾德 David Schofield .... Falco

John Shrapnel .... Gaius

托馬斯·阿拉納 Tomas Arana .... Quintus

拉爾夫·默勒 Ralf Moeller .... Hagen

Spencer Treat Clark .... Lucius

大衛·海明斯/大衛·漢明斯 David Hemmings .... Cassius

湯米·弗拉納甘 Tommy Flanagan .... Cicero

Sven-Ole Thorsen .... Tiger

Omid Djalili .... Slave Trader

Nicholas McGaughey .... Praetorian Officer

Chris Kell .... Scribe

托尼·庫蘭 Tony Curran .... Assassin #1

Mark Lewis .... Assassin #2

2. 幫忙回憶一部比較早的電影

死刑犯
傑克·康拉德是一名死刑犯,正在美國中部的一個監獄中等待著最後時刻的他,被腐敗的獄方賣給有錢的電視製作人,被迫參加一個非法的生死游戲真人秀。傑克被帶到了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孤島上,他發現這場游戲的參賽者除了自己還有其他九個人,都是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死囚。他們彼此必須竭盡全力展開生死搏鬥,因為只有最後生存下來的人才有機會重獲自由。想逃走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通過網路向數百萬觀眾直播。康拉德必須使出渾身解數,贏得生存和自由的唯一機會。

3. 求一部外國經典愛情片名

《魂斷藍橋》
中文片名
魂斷藍橋 / 滑鐵盧橋
英文片名
Waterloo Bridge
年代
1940年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類型
愛情 / 劇情 / 戰爭
片長
108 min
色彩
黑白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Australia:PG Finland:K-16 Sweden:15 UK:PG USA:Approved UK:A
版權所有
Loew's, Inc.; 15 May 1940; LP9661
拍攝日期
1940年1月 - 1940年3月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膠片長度
(11 reels)
[編輯本段]【電影1940版】--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茂文·勒魯瓦 Mervyn LeRoy
編劇 Writer:
Robert E. Sherwood .....(play)
塞繆爾·N·貝爾曼 S.N. Behrman .....(screenplay) &
Hans Rameau .....(screenplay) and
George Froeschel .....(screenplay)
演員 Actor:
費雯·麗 Vivien Leigh .....Myra Lester
羅伯特·泰勒 Robert Taylor .....Roy Cronin
Lucile Watson .....Lady Margaret Cronin
維吉尼亞·菲爾德Virginia Field .....Kitty
Maria Ouspenskaya .....Madame Olga Kirowa
C. Aubrey Smith .....The Duke
Janet Shaw .....Maureen
Janet Waldo .....Elsa
Steffi Duna .....Lydia
Virginia Carroll .....Sylvia
Leda Nicova .....Marie
Florence Baker .....Beatrice
Margery Manning .....Mary
Frances MacInerney .....Violet
Eleanor Stewart .....Grace
Lowden Adams .....The ke's butler (uncredited)
Harry Allen .....Taxi driver (uncredited)
Jimmy Aubrey .....Cockney in air-raid shelter (uncredited)
Phyllis Barry .....Second girl at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Colin Campbell .....Groom (uncredited)
Rita Carlyle .....Flower woman on bridge (uncredited)
Leo G. Carroll .....Policeman (uncredited)
David Clyde .....Barnes (Cronin's butler) (uncredited)
Kathryn Collier .....Barmaid (uncredited)
Tom Conway .....(voice) (uncredited)
Dennis D'Auburn .....Generous man at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Frank Dawson .....Vicar's butler (uncredited)
Connie Emerald .....Waitress at restaurant (uncredited)
Gilbert Emery .....Colonel at luncheon (uncredited)
Herbert Evans .....Commissionaire (uncredited)
Maria Genardi .....Dancers' Italian mother (uncredited)
Douglas Gordon .....Taxi driver (uncredited)
Denis Green .....Sergeant on bridge (uncredited)
Ethel Griffies .....Mrs. Clark (landlady) (uncredited)
Bobbie Hale .....Taxi driver (uncredited)
Winifred Harris .....Dowager at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Halliwell Hobbes .....Vicar at St. Matthews (uncredited)
Harold Howard .....Ticket collector at Waterloo Station (uncredited)
Charles Irwin .....Candlelight Club announcer (uncredited)
Bill James .....Sergeant (uncredited)
George Kirby .....Waiter (uncredited)
Eric Lonsdale .....Soldier at Waterloo Station (uncredited)
Wilfred Lucas .....Elderly huntsman at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Dan Maxwell .....Cockney in air-raid shelter (uncredited)
James May .....Cockney in air-raid sheler (uncredited)
Florine McKinney .....Viola (first girl at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Charles McNaughton .....Mack (the waiter) (uncredited)
Frank Mitchell .....Father (uncredited)
Edmund Mortimer .....Dance floor extra (uncredited)
Leonard Mudie .....Thomas Parker (Roy's driver) (uncredited)
Judith Nelles .....Gertrude (tart at Waterloo Station) (uncredited)
Gordon Orbell .....Newsboy (uncredited)
Tempe Pigott .....Cockney in air-raid shelter (uncredited)
John Power .....Toff's companion (uncredited)
Elsie Prescott .....Cockney in air-raid shelter (uncredited)
Jean Prescott .....Third girl at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Clara Reid .....Mrs. Bassett (at the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Fred Sassoni .....Newsboy (uncredited)
Paul Scardon .....Backdoor stage doorman (uncredited)
John Graham Spacey .....British officer at luncheon table (uncredited)
Wyndham Standing .....Toff (uncredited)
Harry Stubbs .....Proprietor of eating house (uncredited)
William Tetley .....Boy opening taxi door (uncredited)
Cyril Thornton .....Sergeant (uncredited)
David Thursby .....First Cockney in air-raid shelter (uncredited)
Norma Varden .....Hostess at restaurant (uncredited)
Pat Welsh .....(uncredited)
Martha Wentworth .....Tart on bridge at the end (uncredited)
Eric Wilton .....Head waiter at Candlelight Club (uncredited)
Robert Winkler .....Boy delivering flowers (uncredited)
Douglas Wood .....Vicar at estate dance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ced by:
Sidney Franklin .....procer
茂文·勒魯瓦 Mervyn LeRoy .....procer (uncredited)
[編輯本段]【電影1940版】--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40年5月17日
英國
UK
1940年11月17日 ..... (London) (premiere)
瑞典
Sweden
1941年12月22日
芬蘭
Finland
1943年10月24日
丹麥
Denmark
1947年1月15日
法國
France
1947年4月11日
奧地利
Austria
1949年
西德
West Germany
1949年11月7日
芬蘭
Finland
1961年12月1日 ..... (re-release)
丹麥
Denmark
1963年2月7日 ..... (re-release)
芬蘭
Finland
1972年11月3日 ..... (re-release)
希臘
Greece
2004年8月20日 ..... (re-release)
[編輯本段]【電影1940版】--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Loew's Inc. [美國]
米高梅 Metro-Goldwyn-Mayer (MGM) [美國]
[編輯本段]【電影1940版】--劇情介紹
《魂斷藍橋》作為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愛情影片之一,是一部盪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內容雖有些傳奇化,但文藝氣息濃厚,具有甚高的催淚效果。
一輛軍車停在了滑鐵盧橋上,英軍上校羅依.克勞寧從車上走下。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象牙雕的吉祥符,獨自憑欄凝視,二十年前的一段戀情如在眼前……
1917年,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空襲警報響了,街上的人們慌亂地跑向防空洞。一群年輕姑娘在滑鐵盧橋上飛跑。忽然,其中一個的提包被碰掉了,東西灑了一地。她停下來撿,眼看就要被飛馳的馬車撞上。年輕的上尉軍官羅依.克勞寧也在滑鐵盧橋上奔跑,他及時拉了姑娘一把,躲過了馬車。羅依為姑娘撿起散落在地上東西,其中就有那個象牙吉祥符,是姑娘的珍愛之物。姑娘找不到同伴了,羅依拉著姑娘的手跑進擠滿人群的地下鐵道。在嘈雜的人群中,羅依與姑娘交談起來。姑娘名叫瑪拉,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員,瑪拉對這個風流倜儻的年青軍官一見如故,向他談論起自己鍾愛的舞蹈。羅依則告訴姑娘他是來英國度假的,假期已滿,明天將赴法國前線。警報解除,羅依為瑪拉叫車趕往劇院演出,自己則去赴上司的一個無法推辭的宴會。臨走時,瑪拉將心愛的吉祥符送給了羅依:「願它能給你帶來運氣."羅依已深深愛上了這個端莊秀麗而天真的姑娘,望著瑪拉遠去,他若有所失。
羅依終於沒有去赴上司的宴會,他趕去觀看瑪拉演出的《天鵝湖》。散場後,他向後台遞了一張條,邀請瑪拉共進晚餐。紙條被劇院經理笛爾娃夫人沒收了,她嚴厲地訓斥了瑪拉。瑪拉背著經理來到燭光俱樂部。大廳內,羅依向瑪拉傾吐愛意,《一路平安》的華爾茲舞曲中兩人翩翩起舞。隨著每一聲部的演奏完畢,蠟燭一隻只熄滅,曲終,大廳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羅依與瑪拉含情相望,擁抱長吻。
翌日上午,窗外下著瀝瀝小雨,瑪拉在宿舍憑窗而望,掛念著英吉利海峽上的羅依。突然,她意外地發現羅依出現在雨中。原來因海上有水雷,羅依的部隊推遲兩天出發。羅依向瑪拉求婚,瑪拉幸福地答應了。出身貴族的蘭特謝軍團軍官結婚需獲得公爵的認可。羅依給瑪拉買了結婚戒指之後趕到了公爵的住處。雖然瑪拉出身平民,開朗的公爵還是同意了羅依的申請。羅依帶著瑪拉風風火火地辦好其他必要的手續,趕到教堂。可是,他們來晚了,依照法律,下午三點鍾後不能舉行婚禮。羅依與牧師約定,明天十一點准時再來。
當天傍晚,羅依被召回軍營,即將當新娘的瑪拉,沉浸在突如其來的幸福之中。就在她准備與女友們去劇場演出時,接到羅依的電話:部隊要提前開拔,二十分鍾後出發。瑪拉不顧一切地趕到滑鐵盧車站,火車已經起動。
瑪拉由於執意要去車站為羅伊送行而耽誤了當晚的演出,笛爾娃夫人大發雷霆,她不能容忍演員們有芭蕾舞以外的世界,她要開除瑪拉。她的好友凱蒂也因替她仗義執言而遭同樣命運。兩人失業了,一起搬到了一處廉價公寓,相依為命。
細心的羅伊寫信讓母親同瑪拉見面以便照顧瑪拉。但就在瑪拉於餐廳等候其母時,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了羅伊的名字赫然登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伊的母親來到她面前,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拉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
絕望的瑪拉承受不了這巨大的打擊,一病不起。凱蒂為了支付生活費和瑪拉的醫葯費被迫當了妓女。大病初癒的瑪拉發現了破綻,她萬分感激凱蒂的友情。羅依死了,對她來說,這個世界什麼都不重要了,她不能讓凱蒂一人負擔兩個人的生活。痊癒後,為了維持生活,瑪拉也淪為街頭應招女郎。
滑鐵盧車站。已淪為妓女的瑪拉濃妝艷抹,閃動著媚眼,招徠著走過身邊的官兵,沒人理睬她,人們都在匆忙趕路,尋找著前來迎接的親人。突然,她呆住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走來,是羅伊,他並沒有死,他回來了!見到瑪拉,羅伊興奮得不能自持,瑪拉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在一家餐廳,羅依興奮地向瑪拉敘述死裡逃生的經過:他受傷失去了證件,當過德國人的戰俘,差點喪命但終於逃脫了。瑪拉靜靜地聽著……當羅依問及她的生活時,瑪拉無言以對,只是反反復復說:「要是我知道你還活著就好了。」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羅依不願再離開瑪拉一步,他馬上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自己要帶瑪拉回家結婚。瑪拉痛苦地回絕了羅依。羅依確信瑪拉並未異情別戀後,不容分說,把她帶往家鄉。
路上,瑪拉偎依在羅依的身旁,觀賞著蘇格蘭的田園風光,靜聽著羅依介紹著自己的家園和今後的打算,一種美好的願望在心中升起。羅依的信任和鍾情,給她帶來一絲希望,她知道自己的心靈仍是玉潔冰清的,她想候機說明一切,重新開始生活。
蘇格蘭克勞寧家。克勞寧夫人高興地迎接他們。晚上,舞會大廳燈火輝煌,瑪拉優美的舞姿最引人注目。坐席中的貴婦人們卻在竊竊私語,她們對克勞寧家將要娶一位舞蹈演員有微辭。公爵也來參加舞會,他慈愛地邀請瑪拉跳舞,交談中,他贊揚瑪拉的善良與忠誠,又告知瑪拉,克勞寧家族一向重視門第,對瑪拉是一個例外。剛剛平靜的瑪拉又陷入忐忑不安之中。
深夜,瑪拉在卧室里不安地徘徊。克勞寧夫人敲門進來,她請瑪拉原諒在倫敦會面時的誤會,並對兒子的婚姻表示滿意,她贊揚瑪拉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夫人走了,瑪拉意識到過去的經歷是不會被上流社會的人們所諒解的,她不願再維持假象。瑪拉奔向夫人卧室,聲淚俱下地說明真相,表示要永遠離開羅依。 夫人沒有挽留她,並答應不把真相告訴羅依。從夫人屋裡出來,瑪拉碰見幸福得無法入睡的羅依。羅依沒有注意到瑪拉的反常,他充滿愛意地將護身符交還給瑪拉保管。瑪拉凄婉地向羅依道別。
瑪拉留下一封道別信,感謝他的愛,然後離開了克勞寧家。羅依追到倫敦,找到凱蒂,凱蒂向他說明了一切。羅依悲痛地說:「我要永遠找她。」他們找遍了各個可能的地方,都不見瑪拉。羅依忽然想到初次相見的滑鐵盧橋,他拉住凱蒂不顧一切地向那裡跑去。
這時,瑪拉正在滑鐵盧橋上。一隊軍用卡車隆隆開來,瑪拉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蒼白的臉在車燈的照射下美麗而聖潔。在群眾的驚叫聲、卡車的剎車聲中,瑪拉結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隻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編輯本段]【電影1940版】--幕後製作
俊男美女演繹的經典愛情悲劇電影。這是費雯·麗繼《亂世佳人》後的第一部作品,鞏固了她在影壇的地位。這部改編自話劇的影片曾於1931年拍過,但名氣遠不如40版,但也有人認為31版更真實,因為當時還沒有電影檢查制度。1956年重拍,改名為《蓋比》(Gaby),萊斯莉·卡隆主演,遠遜於原版。
《魂斷藍橋》在歐美是一部非常普通的影片,上映後的幾十年裡很少被人提及。但在中國,這部影片卻成為影迷心目中至尊無上的愛情經典,久映不衰。而片中根據蘇格蘭民歌《友誼地久天長》改編的主題音樂也被堪稱為典範流傳至今。此外,上譯廠劉廣寧和喬榛的完美配音也是影片在中國大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影片拍攝於1940年代之下的好萊塢,正值明星制和製片廠制度盛行一時,電影公司用明星來保證票房收入。因而克拉克·蓋博在《亂世佳人》中哪怕是對費雯·麗說一句「坦白地說,斯佳麗,我一點兒也不在乎!」都會讓無數觀眾心碎不已。正因為如此,電影公司決不會讓《魂斷藍橋》中的任何一個角色任何一場戲講述費雯·麗是一個妓女,至少不能過於直接。在對劇本重新「編碼」之後,男女主角羅伯特·泰勒和費雯·麗所飾演的角色都成為了優雅端莊的代名詞,這也就是被中國觀眾廣泛認同的才子佳人組合。
相比較而言,執導過《魔鬼博士》(Frankenstein 1931)的詹姆斯·懷勒在1931年也拍攝過同名影片《Waterloo Bridge》,現在被大多數人認為是最原汁原味和更具有現實主義風格的一個版本。影片中,在遇見克羅尼之前瑪拉就是一名妓女。該片同樣也更接近於羅勃特·E·舍伍德(Robert E. Sherwood)創作的原劇本,此人在其職業生涯中先後獲得過四次普利策新聞獎。舍伍德撰寫的劇本還有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的影片《蝴蝶夢》(Rebecca 1940)以及《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等。
因成功塑造《亂世佳人》中斯佳麗一角而名噪天下的英國女演員費雯·麗,《魂斷藍橋》是她接下來拍攝的第一部作品。對於費雯·麗而言,1940年是一個忙碌之年,當年不久之後她嫁給了紅極一時的演員勞倫斯·奧利弗,此前兩人先後和自己的配偶離婚。
《魂斷藍橋》當年獲得兩項奧斯卡獎提名,最佳攝影(約瑟夫·盧坦堡 Joseph Ruttenberg)和最佳原創音樂(赫勃·史都赫特 Herbert Stothart)。後來在1956年被翻拍成了影片《蓋比》(Gaby),由舞蹈演員出身的萊斯利·卡倫(Leslie Caron)領銜主演,到現在已經鮮有人知。

4. 求一部老電影名字!國外劇情

中文片名
恐懼的代價
原片名
Le Salaire de la Peur
更多中文片名
九死一生
恐怖的報酬
更多外文片名
Salaire de la peur, Le
Salario della paura, Il .....(Italy) (alternative title)
The Wages of Fear
Vite vente .....(Italy)
影片類型
動作 / 驚悚 / 劇情 / 冒險
片長
131分鍾/法國:156分鍾 /148分鍾 (director's cut)
國家/地區
法國 義大利
對白語言
英語 法語 德語 義大利語 西班牙語
色彩
黑白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Australia:M Finland:K-16 Sweden:15 UK:PG Norway:16 West Germany:16
攝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編輯本段]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亨利-喬治·克魯佐 Henri Georges Clouzot
編劇 Writer
Georges Arnaud .....novel
亨利-喬治·克魯佐 Henri Georges Clouzot .....(as H.G. Clouzot)
Jérôme Géronimi .....(as Jérome Geronimi)
演員 Actor
伊夫·蒙當 Yves Montand .....Mario
查爾斯·文恩 Charles Vanel .....M. Jo
劇情介紹
馬里奧是混跡在這市井之間的一名閑漢,他與小酒館招待琳達是交好的情人。和琳達一樣,班巴原本也為酒館老闆工作,可是他失業了。馬里奧與胖子魯奇住在一起,魯奇是個水泥搬運工,醫生告訴他,他的肺里進了水泥,時日不多了。馬里奧、班巴和魯奇三個男主人公就這樣出現在影片里。另外一個是落魄商人吉奧,吉奧乘飛機來到這里,雖然衣著考究,但實際上已經是瀕臨潦倒。因為和馬里奧是老鄉成為了朋友,也因此馬里奧和魯奇鬧翻。四個男人,沒有什麼雷同,唯一一樣的是他們都需要錢。無疑,在這個閉塞的荒涼之地,每個人都想離開,首要的矛盾是出去的路途遙遙,他們的貧困成了最為兇猛的攔路虎。於是,真正的大幕才宣告拉開。南方S·O·C石油公司500公里外地處深山的油井起了大火,為了盡快撲滅大火,必須把900升硝化甘油運送到那裡。這是極其危險的任務,卡車沒有任何安全設備,也沒有校正減震器,只要稍有一點顛簸,或者受點熱,人和車子就會化為烏有。如果派公司的司機,肯定會遭到工會的堅決反對。心狠手毒的公司老闆奧勃里昂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決定僱傭鎮上的流浪漢。因為他們沒有工會,沒有家,如果被炸死也不會有人找麻煩。
閃亮的晨星猶如細碎的流沙鋪在青色的天宇。應征者馬里奧、班巴和魯奇在奧勃里昂的監督下,穿上S·0·C公司的司機服。另一應征者貝爾納多被吉奧殺害,自己成了代替的一起出發。
吉奧和馬里奧駕駛著十噸的「居比特」先出發了。吉奧駕駛著車謹慎地注視著前方,大口大口地吸著氣,似乎很不安,額上冒著汗珠。突然發動機出現了跳動情況,吉奧惶恐地趴在駕駛盤上,眼中充滿淚水。他開始惡心,不住地嘔吐,很明顯這是由於恐懼引起的。
班巴和魯奇駕駛的「道奇」車很快追了上來,把慢吞吞的「居比特」甩得遠遠的。過了家禽飼養場,是一段將近二十英里的瓦楞狀路面。車子只有以四十英里的時速行駛,才能保持穩定。道奇車由於加了雜油無法加速,差點被趕上來的「居比特」撞上。
窗外一片荒涼,人煙稀少,兇殘的禿鷲在天上懶洋洋地盤旋,接連不斷的黑色木頭十字架叫人毛骨悚然。
吉奧和馬里奧越來越感覺到危險的鄰近,通過一個破舊的木橋時一會兒,遠處傳來山搖地動的爆炸聲。山脊上空升起一團蘑菇狀的煙雲,天空被染得通紅。當吉奧和馬里奧趕到時才發現,那裡有一個火山口一樣大的泥塘,裡面全是濃稠的黑色液體,邊上爆裂的油管,一陣陣地往外溢出發臭的石油。「道奇」車輪的印跡一直延伸到塘邊才突然消失,顯然他們掉進這個坑裡發生了爆炸。馬里奧開著卡車通過油塘,吉奧失去了自己的雙腿。
當馬里奧駕駛著卡車,終於在夜幕降臨時趕到了S·0·C公司井架起火的地方時,奄奄一息的吉奧死去了。油井的火最終被撲滅了。馬里奧拿著自己的報酬,駕駛著「居比特」車踏上了歸途。四個人中死去了三個,他是個幸運兒。想到馬上就要和女友琳達見面了,他心裡充滿了幸福感。他樂滋滋地扭開儀錶板上的收音機,裡面播放著華爾茲曲調《美麗的藍色達尼貝》。在家鄉聽到他成功的消息,也都歡快的等著他回來,為他慶祝。馬里奧非常快活地哼唱著,他的手隨著華爾茲的節奏轉動方向盤。崎嶇的山路在他眼裡漸漸地旋轉舞蹈。卡車忽東忽西,忽左忽右地飄著。突然,他的臉驟然變色。他猛地抓住方向盤,但為時已晚,卡車避開護牆後,又撞上去,沖下了萬丈懸崖。飛揚的塵埃中,死去的馬里奧睜著眼憤怒地望著天空,血淋淋的手裡還攥著一張准備回家的車票。
來時,載著「炸葯」他都不曾出現事故,回去,沒有危險,卻「輕松的」的喪了命。
[編輯本段]精彩評論
影片發展出的一系列懸念在同類電影中佔有一席之地。
——芝加哥太陽時報
當這四個悲慘的奧德塞開著兩輛裝滿硝化甘油的卡車在崎嶇的公路上緩慢行駛時,這些身強力壯的人自身的恐懼也在逐步增長。
——綜藝
《恐懼的代價》雖然有著心理因素,但它首先是一部驚悚片,它更多地著眼於胃而不是頭腦。
——Reel電影評論
《恐懼的代價》雖然試圖對空虛露齒而笑,但它卻發出了瘋狂惡毒的存在主義式嚎叫。
——電影批評家

5. 問一部電影的名字 記得一些情節

飛越瘋人院(1975)

英文名: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中文名: 飛越瘋人院

別 名: 飛越杜鵑巢

導 演: ( 米洛斯·福爾曼 Milos Forman )

主 演: (傑克·尼科爾森 Jack Nicholson) (路易絲·弗萊徹 Louise Fletcher) (威廉·雷德菲爾德 William Redfield) (邁克爾·貝里曼 Michael Berryman) ( Peter Brocco) ( Dean R. Brooks) 飛越瘋人院全部演員表

上 映: 1975年11月19日 美國 詳細上映地區

地 區: 美國 詳細拍攝地

對 白: 英語

評 分: 本站評分..8.6/10 ( 195票 ) 詳細

IMDb評分8.8/10 ( 145340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單聲道(Mono)

時 長: 133

類 型: 劇情

分 級: 加拿大:R 加拿大:R 加拿大:PA 加拿大:G 加拿大:13+ 冰島:16 葡萄牙:M/16 西班牙:13 阿根廷:16 澳大利亞:M 奧地利:12 芬蘭:K-16 法國:U 愛爾蘭:18 義大利:VM14 荷蘭:12 紐西蘭:R16 挪威:15 挪威:16 新加坡:PG 韓國:18 瑞典:15 英國:18 美國:R 西德:12 西德:16

查看影評及點評 對該電影評分本片屬於TOP 7 位

·飛越瘋人院劇情介紹

影片故事發生在一九六三年間,美國某叢林旁坐落著一所國家精神病院,那兒住著各種各樣的精神病人。
一天,一個名叫麥克默菲的青年男子,被武裝的教養院軍官押往國家精神病院,因為據說這青年在教養院胡作非為,還玩弄了一個未成年的姑娘,所以他被視作"瘋人"嫌疑犯而送進精神病院。麥克墨菲是一個身強力壯、性格豪放的青年,為了逃避苦役,假裝精神失常,從監獄來到精神病院。
麥克默菲進院後,他原以為可自由輕松一點了,那知處處受到限制,連抽煙也禁止,家屬帶給病人的一盒盒煙都被沒收。主治醫生找他談話,因為他在教養院有一系列"反常"言行,因而他和其他病人一樣,接受特殊治療。
麥克默菲與比利等六七個病人常在一起。有個象座鐵塔似的印第安人,總是默默無語,麥克默菲故意與他搭腔,但仍不理睬人。看管他們的護士長是個凶女人,她常以提問、責問方式戲弄、侮辱病人,這引起了麥克默菲的憤怒,他以冷冷的目光盯視著她,使她惶恐不安。一次,她看到活潑的麥克默菲在和病人們打籃球,突然發現他在叫那個印第安人投籃球,這使她更感到是一種威脅。麥克墨菲是個棒球迷,一天正值世界棒球錦標賽的首場比賽,他進了護士辦公室想打開電視機看,卻被護士長拉契特趕了出來。
精神病院單調、枯燥、折磨人的生活,使健康無病的麥克默菲難以忍受,頭腦發脹。一天,他終於沖進病人不該進的護士辦公室,想提意見,但他被護士長"請"了出來。後來在趁領葯之際,恭敬地向護士長提出放低喇叭聲的要求,但遭到了拒絕。
麥克默菲常常違抗醫院的命令。有時把服的葯,背著護士長,吐在廁所內。有時竟敢向護士長提出,將捉弄病人的命題作文討論會,放在晚間進行,因為白天可讓病人們看些世界棒球錦標賽的實況轉播。
於是,護士長想來個"民主",認為要改變作息制度,必須讓大家舉手錶決。結果第一次只有3票,第二次只有9票,護士長就以沒有超過多數票而加以否定。被激怒了的麥克默菲,千方百計動員大家都投票,尢其是那個印第安人,結果他總算舉手了。麥克默菲興高采烈,正要請護士長打開電視機時,護士長卻以"表決時間已經過去了"為理由,再一次扼殺了病人們的合理請求。
這家醫院標榜採用先進的葯物與精神治療方法,但把病人視如動物,甚至白天醫院把寢室的門鎖上,護士長大言不慚的說是防止病人在白天睡覺,這剝奪了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和愛好。麥克墨菲和其他病人忍無可忍,採取了一些越軌的行為來發泄自己對周圍的不滿。
麥克默菲決心以行動來對抗醫院制度。一天,他竟冒天下之大不違,煽動病友們翻牆外出,偷開路邊停著的汽車,去輪船上"大鬧天宮"了。醫院上下為此一片驚慌。終於在一天的談話中,病人契士威克再也無法忍受護士長沒收他的煙的行為,大鬧了起來,(事實上別人都可以抽煙,只有契士威克在護士長心情好的時候,才給他一盒)麥克墨菲於是打碎護士房的鑰匙,拿出一盒煙來讓他平靜,不料遭到醫護人員的攔截,於是雙方毆打起來,印第安人也前來幫助麥克墨菲。最後,館長來了,麥克墨菲,印第安人和契士威克受到了沒有人性的電機懲罰,非常痛苦。
後來麥克墨菲知道自己出院希望渺茫,便計劃逃走。聖誕節/之夜,他和病人們在住院大廳舉行了一次迪斯科舞會,又跳舞又喝酒,將醫院鬧了個天翻地覆。護士長知道後,馬上帶領一批打手趕來,病人比利被她當眾侮辱與恐嚇,歇斯底里發作,最後用碎玻璃割開了腕動脈死去了。麥克墨菲義憤填膺,寧願自己不逃走,朝大施淫威的護士長撲了過去,雙手緊緊扼住她的脖子。
事後,這些病人受到了醫院的嚴勵懲罰。他們個個被毒打。而麥克默菲卻受到慘無人道的"治療",醫院將他做了腦切除手術,失去了意識"。一天深夜,他被醫護人員抬回床上後,鐵塔似的印第安人原定想和他一同逃走,卻十分哀傷地發現了事實,他輕輕地撫摩著麥克墨菲,他明白麥克墨菲寧願死也不希望看到自己變成這樣,他狠心用枕頭將麥克默菲悶死,悲痛地離開了。
印第安人來到浴室,雙手抱起沉重的水泥墩,砸壞了醫院的鐵窗,跳出窗戶,迎著暮色,奔向了麥克墨菲嚮往的自由世界。

世界8大越獄題材電影

因此,由於近30年來巴爾乾地區的動盪和戰爭,越來越多的東歐人簡直就是沖著奧地利監獄而來。這使原本平靜的奧地利社會治安狀況大不如前。

目前,奧地利平均每天有近400名羅馬尼亞人被捕,關押他們的年費用高達1350萬歐元。2004年初,奧地利政府決定要花300多萬歐元在羅馬尼亞建個監獄。

世界8大越獄題材電影

《肖申克的救贖》

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

主演: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

拍攝時間:1994年

拍攝地:美國

劇情簡介:傳說,電視劇《越獄》就是脫胎於這部經典的電影,甚至在第一季中,你能發現大量的相同之處;《肖申克的救贖》獲得奧斯卡獎七項提名,被稱為電影史上最完美影片、好萊塢最有氣勢的十大巨片之一。

故事發生在1947年,銀行家安迪因為妻子有婚外情,用槍殺死了她和她的情人,安迪被判無期徙刑,這意味著他將在肖恩克監獄中渡過餘生。

在監獄的20年間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鶴嘴鋤挖洞,然後用海報將洞口遮住,直到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安迪終於爬出了那座噩夢般的監獄,只留下的一本聖經,里邊挖空的部分放著一把幾乎磨成圓頭的鶴嘴鋤……

《大幻影》

導演:讓·雷諾阿

主演:雅克·貝克、讓·迦本

拍攝時間:1937年

拍攝地:法國

劇情簡介: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個法國飛行員--出身貴族的機長伯迪優、頭腦機警的瑪肖和猶太銀行家羅森塔爾被帶到戰俘集中營,他們發現獄友們正在挖一條逃跑的通道。最終,囚犯們集體逃亡,德軍全力追捕。伯迪優為掩護他的平民部下而犧牲,瑪肖和羅森塔爾經過種種曲折逃到了瑞士……

《大幻影》被評為最偉大的"越獄電影"之一,至今為止還無人能出其右,導演讓全片始終在輕松幽默的氣氛下展開,故事裡甚至沒有一個反面人物,但對戰爭本身卻做出深刻的思考。讓·雷諾阿認為:戰爭不是怪物,它只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充滿理性的荒謬法則。

《死囚越獄》

導演:羅伯特·布烈松

主演:Charles Le Clainche

拍攝時間:1956年

拍攝地:法國

劇情簡介:故事取材於一件真人真事,通篇只有一個內容--一個被判死刑的抵抗運動戰士鍥而不舍地一次又一次越獄直至最後成功。1943年的德國,馮戴納中尉遭蓋世太保逮捕,被囚禁在里昂的蒙特呂克城堡里。他把自己的逃亡計劃構想得天衣無縫,卻忽視了爭取時間的重要。當他還沒來得及把一切准備妥善時,蓋世太保卻已判了他立即執行死刑。在他的囚室里還關押著一個曾幫德國人做過事的男孩約斯特。馮戴納毅然和約斯特一起踏上了逃往之路……

《洞》

導演:雅克·貝克

主演:Philippe Leroy、Paul Pavel

拍攝時間:1960年

拍攝地:法國

劇情簡介:一群被關押的犯人計劃了一個驚心動魄的越獄行動,他們決定在牢房的牆上挖一個洞,但這群犯人的空間和行動總是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

《洞》中有幾段人物的交流,相當精彩:一是主角覺得自己受到歧視,表達自己不能下去挖牆的不滿一節;一是一個監友表示自己不參加這次行動,但也不會告密一節。

從這些認同感的混亂看來,這可能就是所謂"黑色電影"的本色,無所謂好壞,只在乎精彩。沒有道德感、是非觀,只是要講故事。在故事中,好的可能也是壞的,壞的可能也是好的。

《逃出亞卡拉》

導演:Don Siegel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拍攝時間:1979年

拍攝地:美國

劇情簡介:

四面環海的亞卡拉號稱是美國戒備最森嚴的監獄,一個雨夜,這里接收了一個名叫莫里斯的犯人,這個超高智商的犯人曾經多次越獄成功。監獄長決定給莫里斯一個下馬威,但他絲毫沒有察覺到,就在他訓話的過程中,莫里斯已經偷走了他的一把指甲刀。

看下有你要的嗎

6. 尋找一部電影的名字

我看過 是 斷背山
導演
李安 Ang Lee
劇情介紹
1963年的燦爛夏日,懷俄明西部,年輕的牛仔傑克·特維斯特(傑克·吉倫哈爾飾)與恩尼斯·德爾瑪(希斯·萊吉爾飾)因同為牧場主喬·阿桂爾(蘭迪·奎德飾)打工而相識,傑克比較健談,且騎術高超,恩尼斯自幼小父母雙亡,性格內向寡語。人跡罕至的斷背山深處,高山牧場的放羊工作單調而艱苦,隨時有遭遇野獸襲擊的可能,供傑克與恩尼斯棲身的帳篷狹小得只能睡下一人,另一人不得不睡在露天篝火旁,起初二人各自放羊,少有交流。直到有一天,二人晚飯時喝多了酒,是夜又分外寒冷,於是傑克與恩尼斯同帳共裘而眠,在酒精與荷爾蒙的作用下,他們之間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空虛寂寥讓讓兩個19歲的青年彼此相愛了,一個人做飯,另一個放羊,篝火邊長談,帳篷內歡愛,同性間的純美真愛伴隨二人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夏日時光。

季節性放牧工作結束後,迫於世俗的壓力,傑克與恩尼斯依依不捨地踏上了各自的生活旅程,傑克憑著精湛的騎術成為了德州的競技牛仔,依靠著妻子露琳(安妮?海瑟薇 飾)家族的扶植而事業蒸蒸日上;留在牧場的恩尼斯迎娶了自幼相識的阿爾瑪(米歇爾?威廉姆斯 飾),每日為嗷嗷待哺的女兒奔忙,過著平凡清苦的日子。彈指間四年過去了,飽受相思之苦的傑克給恩尼斯寄去賀卡,說自己做生意外出時要路過懷俄明,希望能見上一面。重逢後的傑克與恩尼斯深情擁吻,時光的流失並未沖淡二人心中熾熱的情感,在隨後的十幾年中,傑克與恩尼斯都定期約會釣魚。表面上的婚姻讓阿爾瑪的內心苦楚不堪,她知道丈夫每年消失在斷臂山中與老友傑克釣魚的真正原因,而傑克與恩尼斯也經受著同性戀所招致的巨大偏見和世俗壓力。

最終,廝守一生的願望因傑克的意外身亡而落空。在傑克去世後,恩尼斯來到了傑克父母的農場,想把傑克的骨灰帶回到二人初識的斷臂山。在傑克的房間里,他發現了一個秘密:初識時他們各自穿過的襯衫被整齊地套在了同一個衣掛上。這個秘密讓恩尼斯潸然淚下,他意識到傑克是多麼愛他,自己又多麼深愛傑克。但無論愛是怎樣的濃烈,最終見證它的只有那座壯美蒼郁的斷背山。相關評論

《斷背山》講述的並不僅僅是性(影片里性的部分微乎其微),而是關於愛:一種猶疑而備受阻礙、最終化為心底悲哀的愛。

——時代紐約

《斷背山》被稱為「同性戀西部片」,這一簡短的稱謂既不準確又易產生歧義……片中飽含的激情很大程度來自於精確的細節和曖昧的情感。

——舊金山編年史

李安並不羞於談性,實際上這對愛人間的激情令人震驚……這個關於愛的故事表達出了人性中的一些本質的東西,既自然灼痛又優美細膩。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很經典吧 呵呵.................

在迅雷受就行了

7. 沒工作的一年劇情介紹

沒有工作的一年劇情介紹。《沒有工作的一年》電視劇是由辣目洋子、萬鵬、翟子路領銜主演,李俊賢、蔣雪鳴、朱銳、李彥漫主演當代都市劇。該劇講述了事業第一的85後(大)何雨與隨性生活的95後(小)何雨,因失業或離職開啟「同居生活」。

在沒有工作的一年中,二人通過對不同的人生態度,相互對壘,相互影響,在跌跌撞撞的不斷試錯中逐漸找尋到生活和工作的意義故事。

事業心極強的85後大雨因專注工作而無暇顧及男友,在同一時間丟了男友也丟了工作。這一天,大雨遇到了和自己同名同姓,做事隨性、因工作無聊而主動辭職的95後小雨,兩人在沒了工作的第一天機緣巧合地住到了同一屋檐下。在沒有工作的這一年,大雨在小雨的帶領下,做各種新鮮嘗試,享受閑暇時光。小雨在大雨的影響下,學會了規劃每件事情。

蛻變後的二人決定重返職場,大雨因為年齡的限制以及條條框框的從業要求屢屢碰壁,最終她決定自主創業。相反,小雨凡事不再得過且過,在職場中得到上級的賞識。就這樣,大雨和小雨完成了角色的置換,也從對方身上找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意義。

8. 20年前的一部電影

天生殺人狂

[編輯本段]劇情介紹
在暴力家庭中長大的米基(伍迪·哈里森飾)生性狂野,而他的女友麥勒麗(朱麗葉·劉易斯飾)由於從小受父親的騷擾,也自然滋長出叛逆情緒而粗野不遜。兩人在共同殺死了麥勒麗的父母後,開始了亡命天涯的生活。這對瘋狂的情侶在逃亡的路上大開殺戒,殺人不計其數。由於電視的連續報道和炒作,兩人竟然成為了全國文明的新聞人物,甚至成了青年們的偶像。不久,他們終於被警方擒獲。電視節目主持人韋恩·蓋爾為了提高收視率,進入監獄對米基進行了直播訪問。在米基的煽動下,監獄發生了暴動。米基趁亂,以韋恩等人為人質,救出了麥勒麗,並且逃出了監獄……
1994年,美國著名導演奧利佛·斯通經過改編將昆汀·塔倫蒂諾的劇本《天生殺人狂》搬上銀幕。這部電影由於其中對暴力的渲染和對美國新聞媒體的諷刺迅速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盡管與昆汀的初衷不符,《天生殺人狂》還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影片。奧利佛·斯通通過MTV式的拍攝剪輯手法、肥皂劇和動畫片的綜合運用以及大量另類音樂等多種新穎的視聽語言大大刺激了觀眾。《天生殺人狂》中的這些超前的後現代電影手法在今天的電影中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本片從一個新鮮的角度重新審視了瘋狂的犯罪行為與同樣瘋狂的媒體行為。劇中的主人公是一對喜好血腥和暴力的夫婦,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殺人。他們的舉動引起了一位新聞工作者的注意,並且在自己的節目上加以報導。這一來,他們的知名度很快地又被提高了。即使是他們被捕之後,記者的報導仍然沒有停止。一切的犯罪在媒體的眼中似乎都變成了另一個樣子。我們該不該為此而感到悲哀呢?
奧利佛.斯通,這個好萊塢倍受爭議的導演,總是一次又一次將人性以殘酷而血淋淋的方式剖析給觀眾,又一次一次的用各種極端的視覺奇觀沖擊著觀眾的大腦與心靈,將之抬到震撼的顛峰。在他著名的《刺殺肯尼迪》一片中,導演通過凱文.科斯特飾演的律師一角展現了他對一個巨大的歷史謊言的探究以及對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美國政府的質問與反抗。當我們遊走在黑白與彩色兩個世界之中,強烈的感受到謊言與假相邪惡而又強大的力量。影片中反復出肯尼迪被刺的實況錄象,無聲的處理使得那幾聲槍聲更加令人毛骨悚然。到了《天生殺人狂》,斯通似乎又要再一次挑戰觀眾思想和視覺接受能力的極限,於是一場狂亂的殺戮與反抗最終在影片中造成了一場世界末日的狂歡,膠片上布滿著傷痕,流淌著鮮血。現實中大概並沒有這種瘋狂到極點的事情發生,那麼導演安排這樣一場令人恐怖驚心的殺人事件,他又用意何在呢?通觀全片,我們會發現,殺人不過是一種象徵手段,兩個主人公正是利用這種方式去反抗這個社會中的邪惡與虛偽。
從反抗到混戰
在影片的片頭,一條蛇的特寫占據了整個鏡頭。蛇自古以來便代表著邪惡與毒辣,它出其不意的攻擊會使任何生物頃刻斃命。而主人公米其和瑪萊的結婚戒指便分別纏繞著一條蛇,他們倆就象蛇的化身,毫不猶豫的將子彈射入人的胸膛。他們自從一開殺戒便在三周之內殺死了五十個人,而這僅僅是旅程的開始,當他們被關進監獄,即便是這銅牆鐵壁仍然沒能阻擋他們的力量,一年之後他們終於沖出一條血路逃脫了這個如地獄般的牢籠(此話出自典獄長之口)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米其和瑪萊其實正是社會的兩個畸形產物。米其出生在一個暴力家庭,從祖父到父親都喪生在暴力的槍口之下,年幼的他目睹了殘忍血腥一幕幕,於是這些恐怖的場景便經常出現在他的夢境之中。而這個殺人不眨眼的狂人卻對夢里的兔先生感到害怕。從小的經歷讓他奉命運為其真理,而殺人正是上帝賦予他的特權,結束那些不該存活的虛偽的人的生命。米其認為自己是有這樣的權力的,當他在峽谷上對瑪萊求婚時他儼然是用的上帝的口吻,並且也賦予了瑪萊殺人的權力。瑪萊生長在一個混亂的家庭,亂倫的父親,充耳不聞的母親,讓她的身心都受到壓抑,最終導致了她和米其用極其殘暴的手段殺死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在施暴的同時她不斷的咒罵和發自內心的狂笑表現出她即將獲得自由時的激動與歡喜,當她臨走時對弟弟說:「你自由了!」那個小男孩竟然也露出了會意一笑。米其和瑪萊的初衷其實很簡單,這兩個愛到可以鮮血相溶的人只是想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然而現實生活中暴力橫行,虛偽與謊言充斥鋪天蓋地,即便是最簡單的生活也象美夢一樣難以成真。人到絕路他們只有拿起武器去拼殺,用鮮血去鋪鑄一條通向幸福的康莊大道。
其實,在米其和瑪萊心中同樣存在著價值和是非善惡,只是他們對其所做的判斷的結果就是決定其生與死。一路上,他們所殺之人都是對他們不敬者。例如,影片開始一場的殺人片斷,起因實際上是那個男人對瑪萊下流的挑逗。當米其的一顆子彈射向對手時,導演將鏡頭做了高速處理,我們看到子彈緩慢的逼近驚恐的人,神聖感油然而生,此時的米其站在神的高度去懲罰了這些言行下流,對女人不敬的人。而當米其因為發夢而導致錯殺了那位印地安酋長,他的後悔懊惱,瑪萊不住的指著他說你不好你壞時,更加讓我們看到他們並非不分善惡的傳統意義上的壞人。
然而,僅僅是扼殺身邊種種惡的現象可能永生都無法到達幸福的彼岸,因為有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意識形態機器控制著整個社會的運行,而它正是惡的根源。在影片中有三個人物身份是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代表:警長捷克、典獄長以及記者韋恩。警長捷克實際上是一個嗜好血腥和玩弄女人的惡棍,他在抓獲米其和瑪萊的時候趁機佔有了當時虛弱的瑪萊,一年後更在監獄里試圖引誘瑪萊。他通過抓獲殺人犯而出書成名,更想通過對米其的處置讓他的名氣進一步大放光彩。典獄長在這所監獄里彷彿一個地獄之神,在他統治的范圍掌管著犯人的生命的權利,他也是個虛偽的小人,為了自己的官途步步為營,卻沒想到最後在自己的轄區發生了一場混亂的戰爭。記者韋恩是一個最具諷刺意義的人物,極大的嘲弄了當今的媒體。電視,這個作為後現代社會最大的發明物,從它的誕生之日開始就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速度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到如今,它展現給大家的已經是一幅光怪陸離的情景,我們看到的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這已成為人人心中的疑問。韋恩是一個挑戰者,他將向大家展示一次絕對真實的現場直播,他想要創造一次奇跡。但是到了最後關頭,韋恩依然不徹底,原來他和他的同行仍然一樣,製作這個節目也不過是為了提高節目的收視率,真實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當媒體不斷高呼消滅暴力的口號時,在另一邊卻製造著慘不忍睹的暴力場面帶動著社會不斷走向暴力的邊緣。就是這三個人物:警長捷克代表著社會是非價值的判斷者,典獄長代表著國家暴力機構的統治者,記者韋恩代表著國家意識形態的喉舌。
當社會成為這樣一種景象時,米其和瑪萊們應該怎樣,他們只有極端的反抗,所以到了影片的最後才會有那樣一場全體犯人與監獄人員的混戰。在平民的社會米其和瑪萊也擁有無數的支持者和擁護者,他們甚至超過了許多的名人成為雜志的封面人物。而與米其和瑪萊同樣出自平民的人們也感受到了社會的荒謬,於是這些擁護者以同樣荒謬的方式表達著他們內心的吶喊,他們對著采訪的鏡頭表達出對米其與瑪萊的崇敬和對這種殺人方式的敬佩,甚至打出橫幅寫上「kill me!」他們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去認同米其所作出的純粹的價值判斷。

9. 土耳其最火的電影

《我的父親,我的兒子》,《寂寞芳心》,《遠方》,《秋天》,《自由之路》,《蜂蜜》,《三隻猴子》,《潘多拉之盒》。


劇情介紹:

《遠方》攝影師馬姆(穆扎菲·奧德默飾)從偏遠的山村來到伊斯坦布爾闖盪多年後,他已經完全融入了大城市的生活中。他的一位年輕親戚尤索夫(伊敏·托普拉克飾)也從家鄉來到這里投奔他,想尋找一份遠洋輪船上的工作。

於是馬姆收留了年輕人,讓他在自己的公寓里住下。剛開始,馬姆對這個天真的鄉下小夥子抱幾分同情和關心。隨著他的失業,他漸漸地變得無法忍受窮親戚在這里無限期地住下去,他感到自己的私人空間遭到了侵略。於是,馬姆決定想方設法把尤索夫趕出公寓。

10. 請問這部電影的名字

心靈捕手
英文片名
Good Will Hunting
更多中文片名
驕陽似我
善意狩獵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126 min
國家/地區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導演
格斯·范·桑特 Gus Van Sant
編劇
馬特·達蒙 Matt Damon .....(written by) &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written by)
演員
羅賓·威廉斯 Robin Williams .....Sean Maguire
馬特·達蒙 Matt Damon .....Will Hunting
明妮·德里弗 Minnie Driver .....Skylar
卡西·阿弗萊克 Casey Affleck .....Morgan O'Mally
本·阿弗萊克 Ben Affleck .....Chuckie Sullivan
斯特蘭·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Prof. Gerald Lambeau
科爾·豪瑟 Cole Hauser .....Billy McBride

獲獎記錄
第70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羅賓·威廉斯)與原創劇本獎、金球獎最佳影片(劇情類)和最佳編劇獎。

劇情介紹
成長於波士頓南區貧民窟的威爾.杭汀 (Will Hunting),是位絕頂聰明卻叛逆不羈的年輕人。平日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大樓的清潔工作之外,便是與三五好友在酒吧喝酒、泡妞、整整哈佛的「聰明小孩」;一人獨處之時,就「一目十行」吞咽各式人文與科學的新知。某天「隨意解答」數學系藍勃教授所留下的數學難題,旋即引起學校師生們的驚異;在與他人打架滋事,並宣判送進少年觀護所之後,藍勃教授便費心地將他保釋出來,要求他參與數學研討與接受心理輔導。藍勃教授期望威爾能重視並發揮自己的天賦異稟,不再惡作劇、耍蠢、吹擂而耗費生命;不過,威爾卻毫無不在意,經常耍弄前來為他輔導治療的心理專家。
藍勃教授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求助與他有「愛恨交織心結」的大學好友尚恩出馬,開導並救助前途岌岌可危的威爾。尚恩一本「信任是突破心防的重要關鍵,不彼此信任就無法坦誠相待」的專業信念,「不以作之師而以作之友」的心態傾聽威爾對知識求問、人際互動、愛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親情傷害等知性問難與情緒宣洩;日漸撫慰他受創的心靈,幫助他重新拾回對人的信任,並鼓起勇氣向女友表達愛意。在此同時,難忘喪妻之痛的尚恩在與威爾彼此「角力互動」的過程中,受到來自威爾莽撞的生命力沖擊,亦逐漸開啟因喪妻而封閉的心房,重新追尋情感的歸宿。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本片是當時還是好萊塢新秀的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自編自演的成名作,重心是放在男主角威爾心靈受創的自我揭露與重建過程,獲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羅賓·威廉斯憑此片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這不但是部關於投入生命的生長故事,亦是馬特與本多年以來在攀登演藝生涯高峰彼此激勵扶持的友情結晶。由於二人皆是演員出身,便以演員的觀點切入劇本的寫作;採用古典好萊塢電影敘事手法,流暢且煽情得宜,以人物作為因果關系的中心,以生活化演技和勵志感人的劇本作為影片主導,但缺乏對社會僵化價值的批判,隱隱流露出「天才崇拜」的情結。
[編輯本段]影片評析
《心靈捕手》的劇本是出自劇中主要演員麥特.戴蒙(飾演威爾)與班.艾佛列克(飾演查克)二人之手;這不但是部關於投入生命的生長故事,亦是麥特與班多年以來在攀登演藝生涯高峰彼此激勵扶持的友情結晶。由於二人皆是演員出身,便以演員的觀點切入劇本的寫作;採行古典好萊塢電影敘事手法,以人物做為因果關系的中心。因此,《心靈捕手》主要情節是描繪一位憤世嫉俗的青年威爾,透過與心理醫生尚恩的情感互動,逐漸自我揭露對知識求問、人際互動、愛情探索、人生信念、以及親情傷害等心理過程,走出童年受虐的陰影,並嘗試與他人建立親密及信任的關系。此部以人物主導的影片重心是放在男主角威爾心靈受創的自我揭露與重建過程,細膩地開展了一場「心靈角力的戰爭」。
先是透過破解藍勃教授所提出的傅立葉方程式難題、嘲弄哈佛的「聰明小孩」、以及戲耍自以為是的心理專家等敘事鋪陳,威爾生動地展露才華橫溢的天才形象,一直到遇見遍嘗人生甘苦而擁有豐富情感經驗的心理醫生尚恩,才使博覽群書的威爾逼視自己真實人生體驗的貧乏:如數家珍地評論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卻沒有聞過西斯汀教堂的氣味;輕慢地提出有關女人的偏好謬論,卻說不出在女人身旁醒來的幸福心情;隨意地引用莎士比亞的詩文來談論戰爭,卻從未參加過戰役,未曾眼見好友躺在自己懷中咽下最後的一口氣;浪漫地引述十四行詩來稱誦愛情,卻未見過女人的脆弱與堅強;更不了解真正的情感失落,因為從未愛別人勝過自己。
尚恩用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向威爾發出邀約,並真心說道:「除非你談自己,說你是誰;那我就著迷,我願意加入。」但是,威爾卻因童年創傷而啃噬他對人的信任與情感的投入,以防衛的心理來隔絕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除了在與同住南區的好友查克等夥伴相處時,會不時流露出不待言傳的兄弟般情誼之外,他都是以防禦和攻擊的心態對待他人,從而抹殺自己生命中的真實情感表露,生活在自負與自卑交纏沖突的矛盾世界:一方面以自負嘲弄的心態修理哈佛小子,戲弄心理專家,破解數學難題,洞悉國家情報工作的冷血無人性,甚至難耐「數學之神」的無能解題;但是,另一方卻以自卑害怕心理拒絕女友史凱蘭的真情付出,害怕別人離棄自己之前便先行拋棄別人,不敢嘗試與人建立親密及信任的關系。電影多次出現威爾落寞孤獨地坐在疾行的火車車廂里,任憑萬籟俱寂的夜景與曙光微露的晨曦自窗外飛逝;淡淡的樂聲陪襯著他一人靜默的畫面,勾勒出威爾既自負又無助的復雜心情。
在這二人「心靈角力」的過程中,尚恩以自己與妻子相知相守的情感經驗,鼓勵威爾建立親密關系的第一步便是嘗試,甚至直言逼問威爾最基本的生命問題:為何而活?該做何事?並且,不再接受他胡扯一通的「狗屁答案」。威爾在面對女友離去,老友好言相勤,以及尚恩真情相待的沖擊下,心防潰決,與尚恩相擁而泣,走出童年受虐的陰影;並且「跟著心走」,放棄藍勃教授所推薦的高薪工作,直奔加州與女友復合。
《心靈捕手》整部影片基本上是由生活化演技和勵志感人的劇本所主導的好萊塢優質電影,導演手法流暢,煽情得宜,深深擄獲一般觀眾的心靈;卻缺乏對社會僵化價值的批判。首先,在麥特和班這二位洋溢人情味的劇本里,隱隱流泄出「天才崇拜」的情結。劇中人物的思緒隨著天才威爾情緒起伏在擺湯,因為他擁有我們一般凡人所沒有的「天賦」,背負所有人的人生期待,必須去實現而不應被埋沒。誠如他的好友查克所言:「我每天都開車來接你,然後我們一起上工,一起嬉鬧。但是,你知道我一天最快樂時候是什麼嘛?是我敲你大門的前十秒鍾,因為我會告訴自己,也許你已經不在了,就這麼走了。」果然,威爾走了,另創新的天地。但是,卻留下像摩根這樣的「智障」,經常面臨「管理階層重組」而失業;亦留下像查克這樣重感情但學歷不高,只能認命地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更重要的是,留下大多數像湯姆這樣「無從得知自己的天賦,因為找不到相信他們的老師,於是他們深信自己很笨」的平凡人,只能靜默地為大師工作,並帶有一絲欣羨與嫉妒的心情看著天才威爾盡情發揮。如此一來,每個人還是會從「鏡中之我」(looking-glass self)看到別人屈尊難堪的眼神,即使是菲爾德獎牌的得主。因為,尚恩遺留二個問題未問威爾,這卻是值得我們深切省思的問題:我是誰?人生歸宿為何?光只是「跟著心走」是不夠的。此外,在這充滿「達爾文氣味」的競爭社會里,「It is not enough for us like Lambeau(藍勃) to spend time hunting our good Wills(威爾),We need people like Sean (尚恩)to extend our own good will to people like Morgan(摩根) and Chuckie(查克)。」那才是真正勵志感人的「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編輯本段]精彩花絮
·導演格斯·范·桑特曾經要求馬特·戴蒙和本·阿弗萊克重寫劇本,讓本飾演的查基死於一次建築事故。達蒙和阿弗萊克很不情願,但還是重寫了劇本。結果范·桑特讀了以後承認這是一個很糟的主意。
·前哈佛學生馬特·戴蒙本來想把主角設置成物理天才,並為此跟一名哈佛大學獲過諾貝爾物理獎的教授Sheldon L. Glashow進行討論,結果教授建議他主角是數學天才比較合適,並把自己的連襟,麻省理工的數學教Daniel Kleitman介紹給達蒙。後來這兩位教授都在字幕中被感謝。
·當馬特·戴蒙飾演的威爾和羅賓·威廉斯飾演的教授西恩在辦公室中第一次見面時,威爾推薦西恩美國歷史學家霍華德·齊恩的書《美國人民的歷史》。馬特·戴蒙小時候是齊恩的鄰居,還曾為這本書的有聲版CD獻聲。
·在西恩教授的辦公室里掛著的那張畫是導演格斯·范·桑特畫的。
·西恩和威爾在辦公室中,西恩談到自己死去的老婆的一些趣事時,那些台詞是羅賓·威廉斯自由發揮的,這也許是馬特·戴蒙為什麼笑得那麼的厲害的原因。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鏡頭也在晃動,或許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片中明妮·德里弗所飾Skylar的現實中的原型也叫Skylar,跟馬特·戴蒙約會過,後來嫁給了Metallica樂隊的鼓手和創始人Lars Ulrich,並成了一名急診室醫生。
·影片結尾字幕的最後一行寫著「紀念金斯伯格(Allan Ginsburg)和伯拉斯(William S. Burroughs)。」他們都是「垮掉的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
精彩對白
1、
Sean: Do you have a soul mate?
西恩:你有心靈伴侶嗎?
Will: Do I ha…? Define that.
威爾:我有…?說清楚點。
Sean: Somebody who challenges you.
西恩:能夠和你匹敵的人。
Will: I have Chuckie.
威爾:我有查克。
Sean: No, Chuckie's family. He'd lie down in fuckin' traffic for you. No, I'm talkin' about someone who opens up things for you, touches your soul.
西恩:不是,查克是你的家人,我講的是觸動你心靈的人。
Will: I got-I got…
威爾:我有…
Sean: Who?
西恩:誰?
Will: I got plenty.
威爾:有很多。
Sean: Well, name them.
西恩:說出來。
Will: Shakespeare, Nietzsche, Frost, O'Connor, Kant, Locke……
威爾:莎士比亞、尼采、福斯特、奧康納、康德、洛克……
Sean: That's great. They're all dead.
西恩:很棒,他們都死了。
Will: Not to me, they're not.
威爾:對我而言,他們沒死。
Sean: No, You don't have a lot of dialogue with them. You can't give back to them, Will.
西恩:他們當然死了,威爾,你無法和他們對談,你無法回應他們。
Will: No, not without some serious smelling salts and a heater.
威爾:對啊,沒有法術把他們弄醒超生,是沒辦法和他們對談的。
Sean: Yeah. Well, that's what I'm saying. You'll never have that kind of relationship in a world where you're always afraid to take the first step because all you see is every negative thing ten miles down the road.
西恩:對,那就是我所說的。你只看到這個世界中負面的事,如果你不踏出這第一步,就永遠不會擁有那種關系。
2、
如果你和我談及藝術,你會滔滔不絕的講每一本寫藝術的書。
就說米開朗基羅,你一定知道很多關於他的事情,他的生平,與教皇的關系,他的政治報復和性活動。對嗎?
可你絕對不能告訴我在西斯延教堂里會聞到什麼氣息,你從來沒有站在那美麗的天花板下抬頭仰視。
如果我和你談及女人,你會給我列舉了你喜歡的女人的樣子,也許你還和她們睡過幾次覺,但你卻不能告訴我滿懷欣喜的叫醒你身邊的女人時的心情。
你很強壯,如果我和你提起到戰爭,你也許會和我說莎士比亞,親愛的朋友,和我一起再赴戰場。可你從來沒有參加過一場戰爭,當你的朋友將頭枕在你的大腿上,那求助的眼神最後的呼吸,你卻未感覺。
我和你討論愛情,你會給我背上一首詩,但你從來沒有看到過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女人,僅僅是那樣一個眼神,讓你理解,愛情的真諦。
那時你會感到上帝,只是為了你才將天使降於人間,救你脫離生命中的苦難。
你也不會知道做一個女人的守護天使,那是怎樣的一種感覺,你不知道,讓愛永遠停留在她身邊,那種愛會穿越一切阻礙,癌症也無法使之分離。
你也不知道整整兩個月在醫院床前守候的滋味,僅僅握著她的手,醫生不會將你趕開,因為她知道探視時間一詞對你毫無意義。
你更不會知道,失去的意義,因為只有當你失去了比你自己還重要的感情時,你才會心有所動。
我想你恐怕不敢這樣去愛別人,當我看著你的時候,我看到的並不是一個機智的男人,自信的男人,而是一個討厭的毛孩子,不懂事理的毛孩子,一個沒用的男人。
你的確是個天才,這一點沒人否認,也許沒有一個人真正理解你,對吧?
可你僅僅憑我畫的一幅畫,就對我的人生指手劃腳。你是一個孤兒對吧?你以為我怎麼知道的?
你過去的生平,你的性格,你的感情,你認為我讀過霧都孤兒嗎?那個人是你的縮影,開始我對此沒有興趣,因為我不願意讀那種書,我從你那裡學不到任何東西。
可後來,蘭博爾說了你的事。我開始有興趣了,治與不治你決定吧。
3、
威爾:我為什麼該為國安局做事?
國安局的人:你將研究尖端科技,接觸別人看不到的科技,因為都已列為機密。混沌數學,高級演算法...破解密碼...
威爾:破解密碼?
國安局的人:那是其中一個層面。
威爾:得了,那就是你們的事,你們處理八成的情報量,是中情局的七倍大。
國安局的人:我們不喜歡自誇,但你說的對了。問題不是你幹嘛為國安局做事,而是你為何不做?
威爾:我為何不為國安局做事?很難的問題。讓我想想,若我做了,國安局會給我破解不了的密碼,或許我試了,也破解了,我很滿意,因為表現良好,但也許那個密碼是位於北非或中東的叛軍位置,你們發現後轟炸叛軍隱藏身地,陌生的一千五百人因此喪命,然後政客派特戰部隊防守該區,你們才不在乎,因為被射殺的不是你們的子女,因為他們都加入了後備部隊,而那邊中彈的南區孩子回國後發現他以前工作的工廠被移轉到他去打仗的國家,害了他中彈的敵人搶了他的飯碗,因為那個人一天的工資不到一元。最後他發現他會上戰場,是為了得到該國家的廉價原油,好讓石油公司利用戰爭恐慌抬高國內油價,小賺一番,但兩塊五一加侖有個屁用?他們得花時間吧石油運回國或許還請了一個酗酒船長,他愛喝馬丁尼,跟冰山玩滑雪,不久他撞上了冰山,原油外漏,殺光北大西洋的海洋生物,現在我朋友失業,也開不起車,他走路去面談,很難受,因為炮彈片讓他慢性出血,他很餓,因為每次想吃東西,唯一的特餐是北大西洋鱈魚。所以,我會怎麼想?我有更好的點子。我乾脆射殺朋友算了,把工作給敵人,提高油價,轟炸村莊,打死小海豹,吸食大麻,加入後備部隊,我還可因此被選為總統。

閱讀全文

與西德電影失業的自由劇情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上影什麼電影 瀏覽:943
居里夫人國語電影下載 瀏覽:549
香港恐怖電影大師李 瀏覽:879
你是最棒的電影台詞混剪 瀏覽:471
黑幫老大學校當老師電影 瀏覽:239
恐怖電影鬣狗在線播放 瀏覽:628
電影app下載哪個好 瀏覽:221
日本電影學生打老師 瀏覽:966
紅警1資料片過場電影字幕 瀏覽:33
免費領電影票關注哪個公眾號 瀏覽:640
溶屍奇案電影哪裡可以看 瀏覽:226
未上線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59
全英文字幕電影在哪 瀏覽:635
2021哈爾濱怎麼看電影 瀏覽:436
國產電影賽虎 瀏覽:60
外國電影修建花園 瀏覽:766
星際穿越電影介紹英文ppt 瀏覽:773
兒童APP電影 瀏覽:211
怎麼製作電影字幕圖片 瀏覽:529
投資電影院利潤怎麼樣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