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

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

發布時間:2022-09-07 06:03:20

① 白蛇傳主要內容50字簡介

主要內容:

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後來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1)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擴展閱讀: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

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

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人物介紹:

1、白素貞

白素貞,出生於四川成都青城山,是一條修行千年的白蛇精。[1]傳說為黎山老母弟子,為古代民間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白蛇傳》的主人公。白素貞在青城山和峨眉山修煉得道,法術高強。

她美貌絕世,明眸皓齒,傾國傾城賽天仙,集世間美麗優雅而高貴於一身。天性善良菩薩心腸,用岐黃醫術懸壺濟世造福黎民百姓,功德無量。

白素貞和許仙邂逅於西湖,而後一見鍾情,喜結連理。金山寺僧法海蠱惑許仙,離間其夫婦,許仙聽信讒言,棄家出走金山。白素貞至金山索夫,與法海發生爭斗致使水漫金山。

法海用強力拆散他們,把白素貞壓在雷峰塔下。二十年後白蛇兒子許仕林中狀元孝感動天,白蛇終得出塔,歸位仙班。

2、許仙

傳說許仙為杭州一家葯鋪的學徒,性格善良敦厚,與修煉千年幻化成人形的白蛇(名白素貞,人稱「白娘子」)和青蛇(人稱小青,青兒),在雨中邂逅,並同船共渡。

由此許仙和白娘子相識相知,並相互之間產生了愛慕之情,很快結為夫妻。婚後許白夫婦開了家葯鋪保和堂,生活幸福美滿。為助許仙,白娘子命小青盜庫銀。

端午節由於白娘子飲下雄黃酒現出原形,許仙被嚇死。而後服下白娘子冒險由昆侖山盜得的靈芝仙草,得以使起死回生。

後來金山寺的法海和尚,一心要收服白娘子。先使用計謀擄走許仙將其禁在金山寺,引誘白娘子連同青蛇來索夫。白娘子索夫不成,一怒之下水漫金山。

引來錢塘江大水導致錢塘縣水患,造成死傷無數。由此犯下天條大罪,法海乘機找到理由,幾經周折最終將白娘子收於其缽中,鎮於西湖邊雷鋒塔下。

後代民間傳說,又有許仙之子許仕林(出自《新白娘子傳奇》,其更早出自川劇。有相關越劇等戲曲劇本稱為許夢蛟)長大後考取狀元,回鄉祭塔救母等情節。

3、法海

法海禪師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其父裴休宰相,字公美,唐代濟源地方裴村人。出身名宦之門,世代奉佛。裴休宰相於當時各宗派教旨均深入研究。

他在唐代長慶年間(821-824)考中進士,歷任節度使、禮部尚書、太子少師等職。大中六年(852),裴休升任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居相位五年。

為官廉潔、治理有方、博學多才、文書俱佳。其身後《新唐書》、《舊唐書》都曾為他立傳。據《金山寺志》記載,少年的裴文德便接受父命。

並由時任潭州(長沙一帶)觀察使的父親親自送往湖南溈山去修行,拜在當時禪門溈仰宗創始人『靈佑禪師』足下為弟子。古來禪林的說法,裴文德剃度時獲賜法名「法海」。

人稱法海禪師。剃度以後,其師靈佑禪師日日命其苦行,前後為常住劈柴有近三年時間,又為常住五百餘僧眾運送生活用水近三年時間。有時實在辛苦,也會略動念頭。

一次,他大汗淋漓地擔著水桶自語:「和尚吃水翰林挑,縱然吃了也難消」。這一語之下,每一餐大眾吃完飯都肚子不舒服,飲食不能消化。師父靈佑禪師聽說了這件事以後。

於法海禪師每日來身邊小參時,意味深長地對他說:「老僧打一坐,能消萬擔糧」。從此,大眾腹中隔閡即完全解除。法海禪師深感慚愧,即收攝身心,苦行服務大眾僧。

② 白蛇傳故事簡介300字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

據明末《警世通言》記載,傳說南宋紹興年間,有一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美麗女子叫白素貞,及其侍女青青(也稱小青、青魚、青蛇)在杭州西湖遇葯店之王主管許宣(或名許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見鍾情,白蛇逐生慾念,欲與書生纏綿,乃嫁與他。

白、青被子罩後,顯露原形,乃千年成道白蛇、青魚。法海遂攜缽盂,置雷寺峰前,令人於其上砌成七級寶塔,名曰雷峰,永鎮白、青於塔中。

(2)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擴展閱讀:

《白蛇傳》改編影視作品:

1、1926年,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的《義妖白蛇傳》以及1927年《仕林祭塔》。由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胡蝶扮演白娘子,吳素馨扮演小青。為中國第一部以影視形式出現的《白蛇傳》題材故事,這是可查的最早的白蛇傳影視版本。

2、1962年,邵氏出品的林黛版電影《白蛇傳》,由岳楓執導。林黛演的不錯,但扮相不是很好。

3、1978年,林青霞版《真白蛇傳》,與秦祥林配戲,拍的比較簡陋。

4、1992年,趙雅芝版歌舞片《新白娘子傳奇》,觀眾最為熟悉和追捧的最經典版本,趙雅芝端莊大方、溫柔高貴的形象以及葉童的反串都深入人心,也是現在重播最多的版本,歷久彌新經久不衰。

5、2011年,黃聖依版電影《白蛇傳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蛇傳

③ 白蛇傳 簡介50~100字

主要內容:

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後來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3)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擴展閱讀: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④ 白蛇傳故事簡介

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

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4)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擴展閱讀

《白蛇傳》在今天看來已經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白蛇與許宣的愛情故事一直是人們談論不休的話題。在越來越多的編者的筆下,這個故事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經過了幾百年的積淀,它已成為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

早在唐人穀神子《博異志》中有一篇名為《李璜》的短篇,寫隴西男子李璜與容貌美麗的白衣女子同居三日,歸後但覺滿身腥氣,「身重頭旋」、「口雖語,但覺被底身漸消盡。揭被而視,空注水而已,惟有頭存。」

家人往尋白衣女宅,但見空園孤樹,問鄰居,則見樹下常有一大白蛇出入。這篇的末尾還附上另一個故事,說官宦子弟李琯與一素衣女子交往,歸後腦裂而卒。

家人至前日留宿處查看,但見一枯槐樹中有大蛇盤曲之跡。砍掘其樹,得小白蛇數條。這兩個故事已經初見白蛇影子,但故事只是為了說明妖魅害人的主題。

真正《白蛇傳》的雛形是明人洪楩的《西湖三塔記》,這是一部宋元話本。它寫宋孝宗淳熙年間,奚宣贊與白蛇精變化的白衣婦人結婚,後又幾被其所害,幸得奚真人相救,三妖被鎮於西湖三塔下。

話本中的男主角是臨安人,名字與許宣相近,白衣婦人又是白蛇所變,且有同伴,又都被鎮壓於西湖的塔下,與後來的白蛇故事有明顯的淵源關系。

白蛇故事的進一步發展是在明代。明末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所輯錄的話本《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講述的白蛇的故事比以前復雜得多,也豐富的多。有了游湖借傘、訂盟贈銀、庭訊發配、贈符逐道等情節,同時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白娘子、許宣等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很突出。

白娘子雖然未脫盡妖氣,但已經是一個大膽追求愛情幸福的義妖。許宣則是一個庸俗、怯懦的小市民,膽小怕事,軟弱動搖,與白娘子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個話本描寫白娘子與許宣的矛盾,為白蛇故事的進一步演變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於今可見的最早的白娘子故事的戲曲創作,是黃圖珌看山閣刻本《雷峰塔》傳奇。此本寫成於清代雍乾時期,繼承話本對白娘子性格的刻畫,著力描寫白娘子對愛情的執著追求。而且更多的點染了白娘子的溫柔多情,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白娘子的妖氣。

但從整部戲劇來看,他所持的還是封建正統的觀念,對白娘子不合禮法的婚姻加以否定。從全劇的開端就看出他宣揚許、白的姻緣早由天定,非人力所能挽回。

他還極力反對民間藝人在劇作中增加「生子得第」等情節,在《觀演雷峰塔傳奇·引》中說:「白娘,蛇妖也,而入衣冠之列,將置己身於何地邪?」這段話很露骨的說明在作者心裡,白娘子仍然是一個妖。

乾隆中葉,先後出現了梨園舊抄本《雷峰塔》和水竹居本《雷峰塔》兩個比較重要的本子。梨園舊抄本早於水竹居本,相傳為陳嘉言父女的演出本。

水竹居本是方成培對梨園舊抄本的改本,此本參考梨園本而增加《端陽》、《求草》、《水斗》、《斷橋》、《合缽》諸出戲,奠定了《雷峰塔》傳奇的悲劇沖突。並以其悲劇的深刻性和獨特性,征服了廣大的觀眾。

隨著悲劇沖突的深化,方本中幾個人物的形象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端陽》、《水斗》、《求草》、《斷橋》等幾出戲中,描寫白娘子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性格比黃本更深刻。她已經成為一個追求幸福生活的蛇仙。

面對強大的迫害勢力,盡管她的反抗具有很大的沖擊力,但仍然以失敗告終。白娘子在追求美,反抗丑的過程中被毀滅,構成了她的悲劇性格。這也正是《雷峰塔》傳奇能流傳至今仍有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

客觀上說,方本是諸多《雷峰塔》戲曲中比較完整和優秀的一個本子。他在《雷峰塔傳奇·自序》中說,他認為舊本「辭鄙調偽」,故而「重為更定,遣詞命意,頗極經營,務使有裨世道,以歸雅正。」他為這一民間傳說做了很好的刮光磨垢的工作,使這一人神戀愛的悲劇故事家喻戶曉。

此外,晚清時期的《雷峰寶卷》,第一次將前代各個話本或傳奇中所說的宿緣解釋的明白周詳。只因一千七百年前,一條小白蛇臨於乞丐刀下,被許宣的前生買來放生,白蛇因此要去報恩,與許宣有夫妻之分。

釋迦牟尼佛逼白蛇發誓,若有差池,願受鎮壓之苦。寶卷增加這個開端,讓人在一開始就感覺到冥冥之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操縱著白蛇和許宣的悲劇命運。

但是如果僅將《雷峰寶卷》看作是表現天數和因果報應,又過於簡單化。其中還有一種倫理的因素在內。前篇寫白蛇與許宣「夫妻恩愛如魚水,一家和樂值千金」。中間穿插盜草救夫一節,又表現「從此夫妻多和睦,夫唱婦隨甚殷情」。

而合缽一節又描寫夫妻、母子的離別之苦,主題仍是倫理。後篇寫許夢蛟祭塔、認父、金榜題名、等情節,最後終於救出母親,「夫成佛來妻成仙」。這樣上卷寫夫妻之情,下卷寫孝子之情,家庭人倫得到了完整而有力的體現,這才是寶卷真正要表達的內容。

在小說方面,署名古吳墨浪子的《西湖佳話》之《雷峰怪跡》和沉樹基編的兩篇白蛇傳故事、嘉慶年間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奇傳》以及夢花館主的《白蛇傳前後集》和著名作家張恨水的小說《白蛇傳》,都是白蛇故事的發展和演變。

清代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奇傳》十三回,吳炳文在序中說是為了「昭垂後世」,但從文中所述來看,作者對白蛇對愛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持肯定態度的。所以最後,作者還是寫了一個「標黃榜名震金街,結花燭一家團聚」的美好結局。

至於清代夢花館主的《白蛇傳前後集》則完全從一個動人的民間故事改為一部長篇的神怪小說。

作者在第一回的開頭就表明了主旨:「原書的本意是說做了一個人不可以忘恩負義,就是一個妖怪也要報答前世的恩德,才能夠修成道果,位列仙班」,又借鑒《大學》「可以人而不如鳥乎」一句,說明其寫作目的。

今天的戲曲劇本《白蛇傳》主要是由現代著名戲劇家田漢先生依據方成培的戲曲劇本《雷峰塔》整理改編的。劇中直接讓白蛇和青蛇來到人間,刪去了「許士麟祭塔」、「白素貞皈依佛門」等情節,只在尾聲中暗示雷峰塔倒掉,白娘子獲救。

在「開生葯鋪」一節,交代了白娘子坐堂行醫,治病救人,去掉了「盜府庫銀兩」、「盜衣物」等有損白娘子形象的內容,讓讀者更覺白娘子可親可近。

《雷峰塔》自清初盛行於戲劇舞台,兩個世紀以來從未間斷過,以京劇和川劇為首的《白蛇傳》故事更是在舞台上經久不衰。各個地方戲劇也在不斷的上演諸如《水斗》、《斷橋》等著名劇目。

總之,從宋元話本到《雷峰塔》傳奇,再到各種地方戲《白蛇傳》和文人小說,《白蛇傳》故事經過千錘百煉,不斷發展豐富,在思想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成為我國戲曲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劇目。

⑤ 白蛇傳 簡介50~100字

主要內容:

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後來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5)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擴展閱讀: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⑥ 求,京劇白蛇傳詳細介紹

《白蛇傳》是中國戲曲名劇,故事初見明·馮夢龍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明人陳六龍編《雷峰塔傳奇》。清人著有《義妖傳》彈詞。全國幾乎所有的劇種,甚至包括木偶戲、皮影戲都有《白蛇傳》的演出。其中以文武開打、唱做並重的京劇《白蛇傳》最有特色。最早的《白蛇傳》,第一折戲叫《雙蛇斗》,是用京劇、崑曲同台合演的「風攪雪」演法。青雄白雌。青蛇要與白蛇成婚,白蛇不允,雙蛇鬥法,最後白蛇戰勝青蛇,青蛇甘願化為侍女,姐妹相稱,而後下山。該劇是清末名演員余玉琴(飾白蛇)、李順德(飾青蛇)的拿手好戲。戲中有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等技藝,還置有砌末,並配火彩,此劇今已失傳。現在常演的京劇《白蛇傳》是田漢根據崑曲、京劇老本改編。1947年改編時原名《金缽記》,解放後又進行修改,正式定名為《白蛇傳》。從白蛇、青蛇下山游湖起,到青蛇毀塔、白許團圓止,中間包括結親、酒變、盜草、上山、水斗、斷橋、合缽等情節。改編時前面捨去了白蛇收青蛇的《雙蛇斗》,中間捨去了青蛇《盜庫銀》,後面捨去許仕林祭塔的《雷峰塔》。《盜庫銀》為武旦出手戲,有大刀、雙鞭出手等,高難驚險,舞蹈優美,開打火爆,為名武旦宋德珠、閻世善、李金鴻、班世超、冀韻蘭等的看家戲。解放後,關肅霜把雙鞭改成雙劍。《祭塔》為正工青衣唱工戲,也是初學青衣的開蒙戲,有長達三十八句難度很大的反二黃唱腔。從胡喜祿、陳德霖唱紅後,梅蘭芳、尚小雲又都分別作了加工,遂成為梅派、尚派早年的優秀代表作。

京劇四大名旦都曾演出該劇,除荀慧生以《白娘子》命名演全劇外,其他三位都不演全劇。梅蘭芳以崑曲演《金山寺》和《斷橋》兩折。他先在北京向喬蕙蘭、陳德霖等戲曲界老先生學習,遷居上海後,又向崑曲前輩丁蘭蓀學身段,與俞振飛等研究唱腔,經過梅蘭芳在唱腔、身段、化裝等各方面注入許多新的因素,使之成為梅派藝術的精品。尚小雲以《雷峰塔》為重點,大段「反二黃」唱腔,優美動聽,情感動人;程硯秋也只演《金山寺》和《斷橋》。

張君秋將《金山寺》、《斷橋》、《雷峰塔》連演,亦成為張派常演劇目之一。張派傳人趙秀君曾改編演出。

全本《白蛇傳》,有不少著名的旦角都曾演過。1936年,北平《立言報》主持選舉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當選後曾在長安戲院合演一場《四白蛇傳》(毛的「游湖」、「結親」、「酒變」,宋的「盜銀」、「盜草」、「水斗」,李的「斷橋」,張的「祭塔」)。

解放後改編的《白蛇傳》,由中國戲校劉秀榮、謝銳青首演,後又有杜近芳、趙燕俠的演出本。杜的白蛇綣綣深情,濃郁感人。《斷橋》中「小青妹且慢舉龍泉寶劍」的唱段,最為膾炙人口。許仙由李少春、葉盛蘭輪演,李少春還創造了大嗓許仙的唱法,別具韻味。趙的白蛇柔婉多情,細膩傳神,在感情奔放的《合缽》一場,田漢專門為趙燕俠寫了一段〔徽調三眼〕的唱詞,由名琴師李慕良按趙的風格制譜,唱詞平易近人,充滿生活氣息,與趙的抒情唱法相得益彰。1961年夏,上海青年京昆劇團李炳淑、華文漪、楊春霞等,以京昆同台的形式上演了全部《白蛇傳》。1980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李炳淑主演的同名電影,影片運用了大量特技和實景鏡頭,上映後轟動異常。

⑦ 原版《白蛇傳》的故事梗概是什麼法海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故事梗概:

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

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

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法海其實是封建專制勢力的代表,他阻礙自由戀愛,是封建傳統道德的堅強捍衛者。

(7)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擴展閱讀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

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

《白蛇傳》是中國戲曲名劇,故事初見明·馮夢龍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明人陳六龍編《雷峰塔傳奇》。清人著有《義妖傳》彈詞。全國幾乎所有的劇種,甚至包括木偶戲、皮影戲都有《白蛇傳》的演出。

其中以文武開打、唱做並重的京劇《白蛇傳》最有特色。最早的《白蛇傳》,第一折戲叫《雙蛇斗》,是用京劇、崑曲同台合演的「風攪雪」演法。青雄白雌。青蛇要與白蛇成婚,白蛇不允,雙蛇鬥法,最後白蛇戰勝青蛇,青蛇甘願化為侍女,姐妹相稱,而後下山。

該劇是清末名演員余玉琴(飾白蛇)、李順德(飾青蛇)的拿手好戲。戲中有對雙劍、走旋子、大開打等技藝,還置有砌末,並配火彩,此劇今已失傳。

⑧ 白蛇傳故事簡介150字

你好,高興為你解答!
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與小青化為人形欲報恩,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下一世,全家一起升天。

⑨ 白蛇傳的故事簡介

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與小青化為人形欲報恩,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

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下一世,全家一起升天。

拓展資料: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閱讀全文

與戲曲電影白蛇傳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己如何拍電影 瀏覽:51
小孩子不喜歡看電影 瀏覽:241
英文電影好詞帶翻譯 瀏覽:350
八佰電影兒童繪畫 瀏覽:344
印度老頭開車搞笑電影 瀏覽:146
哪個行刷卡看電影 瀏覽:745
獵狐行動電影女演員 瀏覽:238
電影兵臨城下國語 瀏覽:695
電影少年插曲叫什麼名字 瀏覽:919
外國看電影看不了下什麼軟體 瀏覽:708
電影懸疑破案類國產 瀏覽:903
啄木鳥電影的保鏢女主是誰 瀏覽:791
劉德華白血病小女孩的電影 瀏覽:128
在線線恐怖電影 瀏覽:313
警察的故事電影國語免費觀看 瀏覽:803
掃黑決戰電影粵語 瀏覽:31
妖獸都市96分鍾粵語電影天堂 瀏覽:153
好聽香港電影音樂 瀏覽:781
近期好看的軍旅電影 瀏覽:662
小王子英文電影台詞資訊搜索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