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電影紅樓夢好看嗎

電影紅樓夢好看嗎

發布時間:2022-09-10 12:30:46

❶ 電影版《紅樓夢》,拍的怎麼樣

謝鐵驪導的,沒有電視劇好,把這樣一部長篇巨著用幾個小時說清楚很難,演員也不行,沒有經過精挑細選,年齡氣質都不行。

❷ 全是小朋友拍的《紅樓夢》被網友誇贊,你覺得真的好看嗎

一段小戲骨拍攝《紅樓夢》時的花絮曝光,其中扮演「賈母」的孩子入戲之快,引起了不少圍觀網友的驚嘆。這個片段是賈母得知寶玉變得喪魂落魄、林黛玉又咳血後傷心不已。導演喊完開始後,扮演賈母的「小戲骨」陶冰藍就立刻進入了狀態,眼中含淚神色哀傷。之後「小戲骨」陶冰藍整個人都陷入了角色之中,哽咽著緩緩地講出台詞,情到濃時更是泣不成聲,用手不斷地捶著胸口,哭的撕心裂肺鼻涕都出來了。

❸ 紅樓夢的評價

《紅樓夢》這種電視劇,評論起來很有壓力,因為它就是一個經典,一部經典評價,一不留神就能當了陳詞爛調。我都不知道我該用什麼角度來評價這部劇,因為多半都是誰誰誰之後再無誰誰誰,跟著說了,就普通了。

總的來說,《紅樓夢》這部劇,是很經典的電視劇,但是,因為它的受眾問題,註定沒法跟同是四大名著改編的《西遊記》人人喜歡。紅樓夢被後面幾代人傳頌熟知,其實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是因為林黛玉扮演者陳曉旭的去世。才慢慢的對這部劇上心的。

❹ 紅樓夢好看嗎

好看!
先說她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化內涵是相當豐富。裡面出現的大量的詞牌,曲牌,還有電視版裡面還有我們現今國粹京劇的前身---崑曲。看這部文學作品首先就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洗禮。
再則,紅樓夢裡面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也是使人感動的。
紅樓夢有別於其它幾部名著,她描寫了很多的女性,而且每個女性的性格各異,其中不乏很多至情至性的女中豪傑,如尤三姐,史湘雲;也不乏滿腹才情的賢惠女子,如薛寶釵,林黛玉。每位都令人印象深刻。
紅樓夢的歷史價值也是非常高的。這與她的作者曹雪芹的畢生經歷有關,他家原是官宦之家,後牽扯到政治斗爭中爾家道中落。大起大落的人生使他對封建社會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也是當代紅學家為什麼熱衷於研究《紅樓夢》的原因了(曹雪芹所在的朝代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間)。

❺ 紅樓夢電影好看嗎

黛玉傳也還可以,最好看的還是書其次是87再者就是黛玉傳了,電影哪個都不好看。

❻ 關於舊版紅樓夢的影評,緊急啊,在線等

早在1979年,導演王扶林去英國訪問的時候,看到莎士比亞劇作被大量改編成了影視作品,就產生了拍攝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念頭。回國以後,這一設想得到了中央電視台領導和紅學家們的支持。1983年2月成立了籌備組,5月成立編劇組,8月成立顧問委員會。1983年2月成立籌備組;12月完成劇本初稿。1984年春夏,劇組在北京圓明園先後舉辦了兩期紅劇演員學習班,從全國各地數萬名候選人中遴選出的一百多名演員在此研究原著,分析角色,學習才藝。經過幾次錄象,反復比較,最終確定了各自的角色,進入拍攝階段。歷時3年大功告成,於1987年在央視開播。此後,這部電視劇被稱為87版《紅樓夢》。 當時,《紅樓夢》的拍攝不光是央視的任務,而成了整個紅學界的大事。幾乎所有的紅學名家都參與其中,大師級的權威都成為這部電視劇的顧問。從開始做提綱,一直到劇本出稿以後,逐一徵求專家意見。一直到後來選演員,辦學習班,紅學家們付出了辛勤的勞作。 導演王扶林頭上始終頂著巨大壓力,他回憶說,「我在電視圈工作了50年,從1958年5月1日投身電視事業,當時中央電視台還叫北京電視台,一直到現在。籌拍《紅樓夢》時,央視既沒拍過古典作品,也沒拍過文學名著,大家懷疑能不能拍成、拍好。紅學界有各種說法,爭得面紅耳赤,學術是非是多,投入到這個領域里頭是自找麻煩。當時劇組的工作人員專業的少,東拼西湊,人家看不起。一看演員,十七八歲,十八九歲,有的專家問其中的演員說你看過《紅樓夢》沒有。他說我看過小人書,專家就說了,你看過小人書就來演《紅樓夢》的十二釵,你這不是糟蹋《紅樓夢》嗎?但是我心裡對這個問題是另有答案的,一件事情總是從無到有,他不是沒看過嗎,我辦一個學習班,就教他讀書,讀一遍不懂,讀兩遍,讀兩遍還不懂,有專家輔導,給你講人物,讓你學習琴棋書畫,讓你選擇接近你的角色,你做小品給我看。通過這個學習班,你了解了書里的人物,我們也了解了你這個演員怎麼回事。如果這個《紅樓夢》連80年代青年人都讀不懂的話,它能成為名著嗎?它早就失傳了,我覺得沒什麼了不起。我虛心學跟著專家學,用他們研究成果武裝自己,一方面戰戰兢兢,一方面又有一股志氣,非得拍出來給你看看。當時沒有那種我要通過《紅樓夢》出名、得利的想法,我說把它拍完就不簡單了,不挨罵就更不簡單了。」 《紅樓夢》的創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收尾。它本來是個大悲劇,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但是後40回不是這樣寫的,沐皇恩、延世澤,蘭桂其芳,成了大團圓的結局。周嶺認為,「這實際上把《紅樓夢》的高度降低了。我們改編到80回以後就寫不動了,因為人物變了,矛盾不見了,接不起來了,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還有一個瘋癲的賈寶玉,怎麼辦?我們非常佩服當時中央電視台的負責人戴臨風和阮若琳,他們拍板同意我們的改變原則,就是根據人物發展、情節推進的自然邏輯,根據原著前80回正文的伏線,根據現在能看到的脂硯齋批點的版本,根據《紅樓夢》學術界多年研究成果,盡可能合理地把80回以後部分構想出來。忠於原著,重視續作,凡是合理的內容一概保留,不合理的部分把它還原成素材,能用多少用多少,按照這個原則把劇本完成了,這個劇本是經過了全體專家的審閱。」 《紅樓夢》於1984年9月正式開機,於1987年上半年製作完成。跟《西遊記》相比《紅樓夢》開機較晚,而完成較早。36集《紅樓夢》播出以後引起巨大反響,但並非喝彩聲一片。王扶林至今仍記得描述當時收視反應的兩個詞:毀譽參半,差強人意。有說好的,竟然把這個《紅樓夢》拍出來了,不容易,但是一看呢不夠深刻,味不夠,叫毀譽參半。電影《紅樓夢》出來以後,慢慢的輿論有點變了,覺得電視劇《紅樓夢》不錯,身價慢慢高一點了,到了中央電視台搞《紅樓夢》劇組相聚20年再聚首,說已經播了700多遍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電視劇《紅樓夢》的聲望越來越高,被說成了「經典」,但謙虛的王扶林表示「不敢苟同」。他說,「我不是故意賣乖,你想我《紅樓夢》也就是讀了一年,研究它的學術成果,拍了兩年半,後期製作一年,就這么一點時間,你說我對《紅樓夢》能了解到一個什麼樣的深度?再加上當時這些演員都十七八歲,他們對人物有一個初步理解,要把人物的韻味演出來差距很大。歐陽奮強出了一本書叫《記憶紅樓》,扉頁有一個作者介紹,說他創作的賈寶玉不可超越,我准備給他提醒一下,再版的話把這幾個字去掉,你只能說比較盡心盡力完成了角色,說不能超越就太過了。87版的《紅樓夢》只能按照馮其庸先生的評價:這是《紅樓夢》小說有史以來最大的普及。當時確實書店裡的書搶購一空,這是對的。以前都是摺子的、片斷的表演,我們是全本搬演,第一次把《紅樓夢》的人物在屏幕上定了位。」 編劇周嶺也說,「大家一邊看電視劇一邊看小說,實際上是全國人民在補古典文化課。周世昌先生在電視劇《紅樓夢》播出之後寫過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對這部劇最經典的評價,他說『收尾全龍第一功』,說這是《紅樓夢》改編以來唯一的完整作品。而且,《紅樓夢》的意義超過了這部作品的本身,它給後邊的一系列名著改編鋪了一條道路,它是打頭陣的,引發了一系列名著改編的現象。」 周嶺不無遺憾地說,「現在回憶起來,畢竟是20多年前的作品,是一個時代轉換期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帶著那個時代的痕跡,有很多缺憾。那個時候『文革』結束不久,左的思潮影響沒有完全消除,對很多問題的認識比較保守。按照當時的一個要求,這個作品只能拍成嚴格意義上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的作品,它的浪漫主義部分簡直匪夷所思,這種新奇的想像力都沒有表現,不可以表現,甚至連夢都不能寫,絳珠仙草,神瑛使者,太虛幻境的故事都沒有,更不要說所謂迷信色彩的東西,統統不許出現。這就使作破的完整性就受到很大的影響。」 87版《紅樓夢》36集,國家出資350萬,濰坊農民資助300萬,總共650萬把這個戲拍完了。那個時候物價便宜,好多地方都不要錢。劇組的一些老人曾說起,現在不比當年了,所到之處你別說是「中央電視台」的,就是把電視台去掉說你是「中央」的,也得交錢。如今,李少紅導演的新版《紅樓夢》已經關機,一共50集,總投資1.18億元,每集平均200萬元還多。 說起經濟賬,王扶林感慨地說:「如果《紅樓夢》現在拍的話,我絕對是大富翁,但是那時我跟一般的國家幹部沒什麼兩樣,除了一點補助,還有一點很低的稿費,大概一個月二、三百塊錢。看著現在有些比我差的人都住在別墅裡面了,我也有羨慕的感覺,但是我覺得他如果不努力就只能是曇花一現,事業這個東西是不饒人的,一部戲20多年了還在那裡播,這對我是最大的告慰。」 (2)三個文學青年 87版《紅樓夢》之所以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首先是它在演員的選擇上下足了功夫。當時,經過認真的研究,劇組確定了用無名新人而不用知名演員的原則。 編劇周嶺回憶說,「劉曉慶演王熙鳳就吃虧了,鄧婕演王熙鳳就佔便宜了,劉曉慶要調用很多手段來說服觀眾這是王熙鳳,這不是劉曉慶,鄧婕不需要,她出來是個陌生的臉,大家只要根據自己的內心參照戲進行對比你接受不接受就行。《紅樓夢》播出以後,大家雖然覺得很陌生但是耳目一新,雖然跟自己的印象不完全重合,看一段時間以後差不多就全接受了。根據周世昌先生的考證,從賈寶玉出生到故事結束,跨度是15年,書中人物多數是十二歲到十五歲的年齡段,都是小兒女態。最早曾有這樣的動議:從小學中學當中選演員,但由於各種困難沒能實現。最後確定演員的時候,薛寶釵的演員爭論比較激烈,張莉年齡感比其他人顯得小,如果用她作為一個標准,其他人壓成她的弟弟妹妹就好看了。」 王扶林更是為選角煞費苦心:「演員們當時都是中學畢業,受讀書無用論影響,文化底子很薄,但是我選演員必須年齡小,因為寶黛釵她們在黛玉進府的時候,她們也就是十來歲左右,這個你不能違背。如果找一個20幾歲的明星來演,很多戲沒法演,它有很多打打鬧鬧,兒童嬉戲的那種東西,你要成人來演就變成調情了,味道就不對了。」 中央台要拍《紅樓夢》的消息傳開後,全國各地的文藝青年們紛紛想辦法爭取角色,有毛遂自薦的,有找人推薦的,有寫信求角的,有跑到北京的,種種不一。 陳曉旭是遼寧鞍山話劇團的演員,當時18歲,她能入選是因為她的別出心裁的自薦信。信里有兩張登有她自己作品的剪報,一張畫報封面,還有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照片上的姑娘擺了一個標準的「文靜」POSE:手撫著胸前的辮梢,一隻手支撐在背後,坐在一片綠草坪上,顯得恬靜、秀美、纖弱。姑娘在信里表明自己想演林妹妹,而且對這個人物進行了獨到的分析,也談到了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不卑不亢,娓娓道來。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寫的一首詩《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不要問我家住在哪裡;願春風把我吹到天涯海角,我要給大地的角落帶去春的信息。

❼ 如何評價李少紅導演的《紅樓夢》2010版

看過前幾集的觀眾認為劇集色調很陰森,許多畫面有《橘子紅了》中深宅大院的感覺。
從《大明宮詞》到《橘子紅了》,李少紅的作品始終離不開「唯美」二字,為了營造《紅樓夢》亦真亦幻的情景氛圍,李少紅在這方面顯然沒少下工夫。不過,有幾個片段有點夢幻過頭變陰森的味道。比如寶玉挨打後夢到琪官和金釧兒的場景,琪官背光以剪影方式出現在寶玉床前,投井而死的金釧兒也面目模糊地站在幽暗的角落,兩人都對著寶玉怨懟地說話,此情此景與一些驚悚片橋段著實有些相近,讓不少觀眾不由得心頭一緊。(羊城晚報評價) [27]
賈璉
賈璉
賈璉
賈璉秋桐
賈璉尤三姐
賈璉王熙鳳
賈璉平兒
賈璉尤二姐
賈璉
曲調飄乎
87版《紅樓夢》的配樂至今被奉為經典,而該劇的音樂則顯得有點詭異,曲調時高時低、時急時緩,大觀園中姑娘小姐們在陰森的布景以及若隱有無的音樂聲中飄來飄去,倒更像《聊齋志異》,讓不少觀者背脊發涼。
對於配樂的質疑,李少紅表示相信一定會有人喜歡,很多觀眾對崑腔的元素是熟悉的、有感情的,而且我們選擇的這種崑腔也是最接近《紅樓夢》感覺的。而該劇監制羅立平則坦言,確實會有這種感覺。它本來就是虛幻的,太虛幻境,有一點空靈的感覺,這也是尊重原著,才營造這種氛圍。(人民網評價) [28]
反面觀點
演技爛
肥黛玉、瘦寶釵精氣神全無;表演太造作太稚嫩在海選時,各色人選特別是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等主要人物已被無數磚頭拍得頭昏眼花。盡管導演李少紅再三表示,選出來的演員年齡、氣質都跟《紅樓夢》原著的人物相符。不過很多還是不敢相信這批演員能有上佳表現。及至現在眼睜睜看到一眾演員的表演,觀眾更大呼,演員們演技太爛,表演稚嫩沒法演出《紅樓夢》的靈魂來。
比如王熙鳳一角,姚笛演得太造作,單單是林黛玉出場那幕,姚笛只會嘻嘻哈哈虛笑,沒有氣場,根本演不出王熙鳳張揚跋扈以及圓滑世故。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林黛玉一角,蔣夢婕裝柔弱實在裝得讓人不大舒服,與賈寶玉首次見面那場戲,說話有聲無力,簡直像半死不活。另外,已小有名氣的唐一菲飾演的秦可卿,也被指演不出秦可卿的內秀,眼神妖媚倒像風塵女子。
至於少年寶玉,雖然瘦弱了一點,但是一股公子哥兒的扮相反倒受到不少觀眾稱贊。
念台詞像背書
該劇人物對白遵照小說原著,為文言文對白。很多觀眾表示,聽起來有點吃力,而且很有距離感。特別是演員念台詞的時候像小學生背書,雖然節奏抑揚頓挫,但是不夠生活化,讓人看得不舒服。特別是蔣夢婕飾演的林黛玉,「背書」也背得很差,台詞對白往往念得斷斷續續。至於老戲骨級別的歸亞蕾(王夫人)也沒少遭到觀眾批評,部分觀眾覺得她不單說話太慢,而且她的台式普通話在一大堆演員當中,顯得極其別扭。
演員人選不恰當:關於角色人選,紅學專家和普通觀眾都很有意見。首先是兩位女主角林黛玉和薛寶釵,乍看之下,林黛玉的扮相其實不算差,臉盤子也不算大,不過站在瘦削的薛寶釵(不論是少年版還是白冰扮演的成年版)前面,林黛玉顯得相當胖。肥黛玉、瘦寶釵的反差,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其次是賈母和劉姥姥也是肥瘦的爭議,鄉村出身的劉姥姥比賈母還要富態,真讓觀眾接受不了。再者還有演員年齡的爭議,歸亞蕾扮演的王夫人,比薛姨媽、邢夫人等老很多,王夫人看起來跟賈母一樣老。
至於秦可卿和王熙鳳兩角,也讓人覺得不恰當,唐一菲扮演的秦可卿高調而張揚,至於姚笛扮演的王熙鳳反而氣場不足。很多觀眾認為兩人調換過來會更合適。
造型爛
早在公布人物造型以及拍攝期間,「黃瓜片」、「銅錢頭」的頭發造型一直是外界詬病的焦點。當時導演李少紅以及美指葉錦添回應稱,單看是很突兀,但是放在整個劇中不會顯得太突兀。不過昨日的《紅樓夢》點映會上,不少觀眾表示,「黃瓜片」依然讓人看得不舒服,顯得人物年齡老大。小姐的造型還不如丫鬟的素雅裝束來得好看。有觀眾笑說,「老版的服裝和造型雖然樸素,不夠奢華,但是該劇的黃瓜片實在讓人看得太煩,林黛玉未進賈府的妝扮則很好看,一進賈府就像舞台小姐。
旁白不舒服
該劇有一大特點,是老版以及很多電視劇所沒有的,那便是有大量的旁白解說。比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觀眾都可以看到劉姥姥醉態十足了,此時卻有畫外音,解釋劉姥姥是如何喝醉的,醉態如何;至於劉姥姥誤進賈寶玉的卧室,也有一大堆旁白解說,卧室裡面的傢具如何如何。很多觀眾認為,大部分旁白都是騷擾大家看劇的心情,這是趙忠祥解說《動物世界》么?簡直是把觀眾當弱智的。不是電視劇是有聲讀物此外新版完全遵照小說原著來拍攝,也就是照搬文本,節奏太慢。有觀眾表示,不像在看電視劇,反倒像在看小說圖解,一部有聲音的小說。而原封不動的後果則導致節奏相當慢,觀眾也大叫看得很悶,「看電視劇不如看小說。簡直像催眠曲,幾乎讓人昏昏欲睡。將小說搬上熒屏,也不是這種演繹方式吧?簡直像教科書。

❽ 《紅樓夢》真有那麼好看嗎

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但就我的感受來說:《紅樓夢》真有那麼好看,理由有很多,扼要示之:1.故事情節,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故事前後照應,像捉迷藏、猜謎語一樣有趣,只要你細細品讀,越發有滋有味;2.刻畫人物性格鮮明,特別寫林黛玉的心理與性格,真正的入木三分;3.紅樓夢里的詩詞值得學習,不管是第五回的判詞,還是賈寶玉大觀園題對額的對聯,文學成就很高的水準,曹雪芹在清朝的詩詞水平絕對可以進前三的;4.書中人物的名字很有意思,丫頭的名字都很可愛,漂亮,還運用了大量的諧音,最出名的「甄士隱去,賈雨村言」「真事隱去,假語存言」,什麼詹光(沾光)、單聘仁(善騙人),最缺德的是賈芸的舅舅叫卜世仁,直接就叫不是人;5.紅樓夢書中保羅萬象,不僅釋道儒的思想,還有涉及詩詞、戲曲,建築,園林,繪畫,音律,書法,食品,葯材,民俗,連喝酒時候的娛樂節目都介紹了很多,什麼猜謎,射覆,行牙牌令,限韻聯句。建議要看紅樓夢吧,就看前80回吧,通行本後40回是高鶚續寫的,血統不純,我是沒看過後40回的。我一般都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❾ 胡玫版《紅樓夢》曾備受矚目,她拍得到底好不好

我認為不好。沒有拍到紅樓夢的精髓,而且對於人物的刻畫也不是特別的細致。

❿ 林青霞和米雪演的《紅樓夢》你喜歡看嗎

實話實說,我不喜歡!

因為港台和大陸的文化審美存在差異,雖然動用林青霞和米雪拍紅樓夢,但是味道不一樣,個人感覺和我們80年代拍的紅樓夢差距太大,不在一個檔次。
他們拍的紅樓夢,沒有把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

閱讀全文

與電影紅樓夢好看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推廣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972
紅日粵語電影 瀏覽:237
如何追女生電影全民情敵 瀏覽:203
家輝電影說的經典名言 瀏覽:516
黃子華電影大全集粵語 瀏覽:827
交換的一天中文字OK電影 瀏覽:18
關於聖經神話故事的電影 瀏覽:76
女孩買衣服電影 瀏覽:562
大學學習精彩故事微電影 瀏覽:168
香港電影金像獎35 瀏覽:63
用中國武術的美國電影 瀏覽:209
英語電影推薦100部學生 瀏覽:758
穿綠色衣服的女孩電影 瀏覽:136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在哪裡能看 瀏覽:419
現場買電影票學生證 瀏覽:388
老千電影高尼結局解析 瀏覽:150
看電影如何撩男朋友浪漫 瀏覽:756
印度電影哪一部是好看 瀏覽:816
七宗罪中文版電影國語 瀏覽:674
沈騰的電影院看電影是哪一集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