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幫我看看我的一生!
您的姓名三才配置為:木→金→金。它具有如下數理誘導力,據此會對人生產生一定的影響:
成功運不佳,頑固過剛,易生不和及爭論,陷於非難,遭難,孤單甚至損害大腦,家庭易破裂。〔凶〕
性格甚強烈,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批評,為工作或學業過勞,作風受其他人質疑,事業心重,但亦每每導致過勞,或是因手段激烈而不受人歡迎。一生中經常有受外傷的可能,尤其是經常過度工作的日子,更加不利。由於好鬥好爭,不願意居於人後,所以見人家比自己優勝就眼紅,引起紛爭,和其他人決裂,關系不佳,亦妨礙了個人事業。
意志力強,能忍受種種苦楚,卻欠缺恆心,欠缺人助,故很難達到目標,勞而無成。財運亦不理想,需要在好景時多多積蓄。健康的弱點主要在呼吸系統,亦要注意頭風癥候,如頭痛、神經衰弱等,他們經常感到精神壓力,這亦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有損。
家庭關系不佳,家人之間易有爭吵,配偶性剛,不肯服輸,女性則丈夫性能力有缺陷,皆令婚姻產生裂痕。子女亦性剛,對父母並不友善。
【五格釋義】
1.天格:天格是祖先留下來的,其數理對本人的一生影響不大。
·凶:美貌之數,柔弱之數,敗家之數,晚婚之數,孤獨之數,風流之數。意為掘井無泉,意志脆弱,家庭寂寞之數:有無理伸張之象。不顧脆弱之力,企圖做無能力做的事,多致失敗。遇事易生不足之心。家庭緣薄。孤獨,遇難,逆境,病弱,不如意,困難等。
2.人格:又稱主格,是整個姓名的中心,注意影響人的一生命運。
·凶:剛強之數,喪偶之數,遭難之數,流血之數,自殺之數。意為增長,慾望天上境,宜靜待時數:自我心強,多受誹謗攻擊,而易致失敗。所謂難運,大多為半途中折之象。始以其智謀,努力奮斗,博得名利。待過中年,勢慚趨下,內外釀出不和,難以發達到老。
·有鬥志,有干勁,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故對於事業和學業,非常著緊,但亦因此容易患有精神衰弱。由於過度緊張,故工作效率反而較差。
3.地格: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以前的命運。
·吉:首領之數,剛強之數,晚婚之數,喪偶之數,流血之數。意為剛強,突破萬難的剛柔兼備數:權威剛強,有已無人,以至與人不和。如善於糾正此短處,則為大吉。如過於自我任性,恐反成失敗,如果立志勇往向前,必成功而建大業。若陷過剛變成固執,必招厄患。
·男人早婚,常受妻子欺凌,家無寧日。女人吸引男性,故婚前多麻煩,婚後則妒忌心重,對丈夫時有怨言。
4.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自中年到老年的運程。
·凶:剛強之數,喪偶之數,遭難之數,流血之數,自殺之數。意為增長,慾望天上境,宜靜待時數:自我心強,多受誹謗攻擊,而易致失敗。所謂難運,大多為半途中折之象。始以其智謀,努力奮斗,博得名利。待過中年,勢慚趨下,內外釀出不和,難以發達到老。
·名譽心甚重,受不了人家的氣,故難得貴人,或甚至把貴人趕跑。任何風浪都只靠一人應付,非常辛勞,效果亦不佳。如果少年或青年有成,成後便有破敗可能,唯細水長流,到中晚年才有成,反可安穩。晚年有成,亦可以繼續下去。
5.外格:主要看一個人的社交能力、智慧等。
·凶:敗家之數。意為一身孤節,混沌未定的分離破滅數:混飩未定數。無獨立之氣力,進退失自由,其內外生波瀾,困苦不安。波動、病患遭難,甚轉殘廢。其人生屬於辛苦一生,志望難達,破滅無常。
·說話過於坦率,直腸直肚,容易得罪其他人,但卻不是有意,每每因誤會而與朋友缺裂。
【卦解人生】
火地晉:盛運,吉。
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晉,進也。
象曰:鋤地得金。鋤地鋤去苗里草,誰想財帛將人找。一鋤鋤地銀子來,這個運氣也算好。
火在上,地在下。火向上升,越升越明,事業燦然有成,心地高潔,磊落光明,具有勇氣和毅力,可以排除萬難,突破困難,闖出一番新局面。但過程難免艱苦,聲勢浩大,事業扶搖直上,快迅積累財富。有時是半生潦倒,但偶然一趟機會,可以脫胎換骨。不過,由於過分獨斷獨行,亦常招人誹謗,注意人際關系,對前途更有好處。
鼎盛之大好運,得貴人幫助與擁戴或長輩的提拔而更如開運之象。同時是業務繁榮,聲望漸高;萬事如意;倡導公益事業而揚眉吐氣之象;獲宏利,賺大錢;與人共事即吉。然而有時難免形成外表虛張而內在空虛之感。
【姓名人生】
1、總論:個性過強內外不和,事業難以發展,產生身心過勞,財運也差,只能辛勤過日,切勿勉強行事,免得意外損失或惹官司是非,注意外傷或意外災危。
2、性格:為人好勝心強,任何事情都不願居於人下, 做事欠考慮,容易沖動,不善於言詞,容易被人誤會,而引起糾紛或訴訟。
3、意志:尚稱堅定,有突破萬難之勢,但耐性不佳,做事有虎頭蛇尾之傾向,很難成功。
4、事業:靠孤軍奮斗,創也過程較艱苦,辛勤勞碌而收獲不多,宜忍則安。
5、家庭:與父母意見不和,如為長子父母恐缺其一,夫妻常爭吵,子女頑固。
6、婚姻:男娶好勝之妻,婚後常鬧意見;女嫁無能之夫,婚後不美滿,注意婚姻危機。
7、子女:男多於女,個性較頑固,會與父母頂嘴。
8、社交:社交不太美滿,容易與人糾紛,應注意惹上法律訴訟。
9、精神:惹火燒身,身心操勞,精神負擔重。
10、財運:財運不佳,只能勤儉過日。
11、健康:易患神經衰弱、頭痛、外傷、肺疾等病。
12、老運:老境寂寞,仍然勞苦,財運不佳。 (凶
❷ 我這一輩子的劇情簡介
電影以一個老警察的視覺展開的:「我」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北京老巡警,清末,二十多歲的「我」失業後,由鄰居巡警趙大爺介紹,當上了清政府的警察,目睹了清兵的腐敗。「我」曾被派到秦大人家當門警,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秦大人倒台,「我」升了巡警,並結識了學生領袖申遠且成為好朋友。幾年以後,秦大人又上台了,「我」又被派往秦公館當門警,秦大人的官愈做愈大,老百姓卻愈過愈窮,「我」被降為三等警察。「我」的妻子病死,留下了女兒大妞和兒子海福。緊急關頭,「我」救助了地下共產黨申遠。抗戰時,讓兒子參加了八路軍。後來「我」因兒子之故被關進了監獄,獄中又與申遠相逢,在他的教育啟發下,「我」對自己過去糊里糊塗的一生有了認識,但未及解放,「我」在街頭凍餓而死。
❸ 海倫 凱勒的《我的一生》的簡介
《我的一生》,又翻譯為《我生活的故事》。
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傳頌久遠的勵志經典。以翔實的筆觸描寫了一個盲聾人的奮斗歷程,這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的精神使得海倫·凱勒成為歷史上最鼓舞人心的人物之一。從早年的懵懂無知,到與安妮·蘇立文的師生情誼,再到難以忘懷的學院生活,海倫那朴實無華的文字使我們得以領略到她驚人的智慧和偉大的人格。整整一個多世紀過去了,今天我們重讀這部著作時,依然會為其間閃耀的人性光輝和人生華彩深深震撼,依然能從這樣一首遒勁的生命之歌中汲取前行的勇氣。
❹ 有關海倫.凱勒的生平簡介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一次高燒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後來籍著她的導師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會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並且 畢業 於哈佛大學
是海倫凱勒! ~她是一個聾盲啞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 畢業 。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 電影 。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1929年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1930年旅遊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 學位
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海倫凱勒延生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塔斯比亞城。她天生聰明伶俐,出生不到六個月,便能清楚地說出「tea」(茶)、「water」(水)等幾個單字,對周遭事物的感受性更是敏銳。
剛滿周歲那年,一天傍晚,母親趁太陽西下以前,放了一盆熱水為海倫凱勒擦洗身子。可是,當母親自浴盆把海倫凱勒抱了起來,放在膝蓋上,正想拿條大毛巾替她包裹身子的時候,海倫凱勒的目光,突然被地板上搖晃不定的樹影給吸引了過去。她好奇地看著,看得很入神,眼珠子動也不動一下,而且還忍不住伸長小手撲了過去,好像非得揪住它不可。
當時,母親雖然已經注意到海倫凱勒的眼神,但是看在母親的眼裡,樹影不過是平常又自然的現象,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所以,她萬萬沒有想到海倫凱勒會使出這麼原勁兒往前傾,結果不小心一溜手,竟讓海倫凱勒滑倒在地,哇哇大哭個不停。母親知道女兒受了驚嚇,飛快地將海倫凱勒摟進懷里,連哄帶騙了好一陣子,海倫凱勒才安靜了下來。
事隔不久,母親一個人靜靜回想這件事情發生的經過,她發現海倫凱勒的觀察力似乎特別靈敏。通常一個周歲大
的嬰兒,應該是懵懵懂懂的,對什麼事情都沒有企圖深入了解的傾向,可是海倫凱勒卻別有細膩的之思,甚至於想用自己的肢體去感受變化的奇妙。當然,跟大人比起來,海倫凱勒的表現並不成熟,如果跟其他的嬰孩相比,可就不能不算特殊了。
而為人父母的,能幸運地生下一個天賦優異的小孩,當然是得意洋洋羅!每逢親朋好友到家裡做客,不談起女兒也就罷了,一旦話題轉到海倫凱勒身上,母親心滿意足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從言談中流露了出來。
但是這份喜悅到底能持續多久呢?當父母親正興高鳥烈暢談海倫凱勒美好未來的當兒,海倫凱勒卻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這場大病不但奪走了父母心中的 希望 ,更使海倫凱勒變成一個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小女孩。
可憐的海倫凱勒,該如何去面對一個沒有光線,沒有聲音的世界呢?這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通常教育一個五官健全的孩子,已經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更何況海倫凱勒又瞎又聾!也許,父母親他們可以猜測、也可以想像海倫凱勒的心情,但是他們絕對無法體會,就如同海倫凱勒無法體會正常人的生活一樣,他們真的無從體會。
起先,父母親採用實驗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雖然他們失敗過無數次,但是日子久了,也摸索出不少要領,他們除了被動地猜想海倫凱勒的比手畫腳,有時也教導海倫凱勒憑藉肢體動作,表達喜怒哀樂。
另外,海倫凱勒也學習運用觸覺去感受周遭的事事物物。就這樣一點一的累積,四、五年以後,大凡孩子們用眼睛、耳朵能感受的,海倫凱勒都能以觸摸的方式領略。只是父母親不是殘障教育的專家,所以海倫凱勒學到的肢體語言,只有父母才看得懂,至於外人可就很難說了。
向來關心女兒的父母親,也一直掛心這個問題,尤其他們想到自己終有年老體衰的一天,到時候要是海倫凱勒仍然不能跟外人溝通,那海倫凱勒往後的遭遇,將是非常悲慘的。於是,在海倫凱勒七歲那年,他們從外地請來一位受過專門訓練的蘇利文老師。
蘇利文老師跟海倫凱勒很投緣,她們認識沒有幾天就相處融洽,而且海倫凱勒還從蘇利文老師那裡學會了認字。
一天,老師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了「水」這個字,海倫凱勒不知怎麼搞的,總是沒法子記下來。老師知道海倫凱勒的困難處在哪兒,她帶著海倫凱勒走到噴水池邊,要海倫凱勒把小手放在噴水孔下,讓清涼的泉水濺溢在海倫凱勒的手上。接著,蘇利文老師又在海倫凱勒的手心,寫下「水」這個字,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再也不會搞不清楚。
不過,蘇利文老師認為,光是懂得認字而說不出話來,仍然不方便溝通。可是,從小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一來聽不見別人說話的聲音,二來看不見別人說話的嘴型,所以,盡管她不是不能說話的啞巴,卻也沒法子說話。
為了克服這個困難,蘇利文老師替海倫凱勒找了一位專家,教導她利用雙手去感受別人說話時嘴型的變化,以及鼻腔吸氣、吐氣的不同,來學習發音。當然,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海倫凱勒還是做到了。 盲人作家海倫凱勒,除了突破官能障礙學會說話,更奉獻自己的一生,四處為殘障人士演講,鼓勵他們肯定自己,立志做一個殘而不廢的人。海倫凱勒這份 愛心 ,不但給予殘障人士十足的信心,更激起各國人士正視殘障福利,紛紛設立 服務 機構,輔助他們健康快樂的過生活。
❺ 《我這一輩子》講的是什麼
電影以一個老警察的視覺展開的:「我」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北京老巡警,清末,二十多歲的「我」失業後,由鄰居巡警趙大爺介紹,當上了清政府的警察,目睹了清兵的腐敗。「我」曾被派到秦大人家當門警,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秦大人倒台,「我」升了巡警,並結識了學生領袖申遠且成為好朋友。幾年以後,秦大人又上台了,「我」又被派往秦公館當門警,秦大人的官愈做愈大,老百姓卻愈過愈窮,「我」被降為三等警察。「我」的妻子病死,留下了女兒大妞和兒子海福。緊急關頭,「我」救助了地下共產黨申遠。抗戰時,讓兒子參加了八路軍。後來「我」因兒子之故被關進了監獄,獄中又與申遠相逢,在他的教育啟發下,「我」對自己過去糊里糊塗的一生有了認識,但未及解放,「我」在街頭凍餓而死。
1950年由中國文華影業公司攝制、石揮導演、楊柳青編劇的《我這一輩子》,改編自老舍的同名小說。老舍作為一位優秀的作家,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和藝術個性;石揮作為一個偉大的導演、出色的演員,在創作上極大程度地忠實甚至可以說發展了原作,石揮的一生和老舍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共同的生活經歷,相似的藝術氣質,使得石揮改編起老舍的作品來有一種別人無法企及的自信與從容,加上石揮爐火純青的出色表現,共同造就了這部中國電影史的現實主義作品。這么一位傑出的人民藝術家,在1957自編自導完《霧海夜航》以後,因忍受不了無辜的批判,含冤自沉於黃浦江,終年42歲。當然,每每看到這部影片時,另一位不能忘卻的人則是1966年8月24日自溺於太平湖的老舍先生,他們選擇了相同的方式結束了「我這一輩子」。
石揮以一個老實善良甚至有些窩囊的老巡警的視角去聽、去看、去想40多年經歷的一切,不僅真實可信,而且所顯現的事實,也是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全片展示的是一個人的悲慘命運,映射的卻是時代的歷史滄桑。正如有人所言:「平凡場景中的小鏡頭反映社會生活的大沖撞」。個人命運和民族歷史相融合,讓觀眾在悲劇世界裡品味到悲劇的人生,在詼諧中體味到生活的種種辛酸、苦痛和沉重。整部影片完全是悲劇的人生在悲劇的世界裡的真實展現。從影片一開始那「北京的老百姓,真苦啊」的一聲感嘆;從窄窄的街道上,灰暗的天空里,蒼老無力衣著襤褸的「我」孤獨地站著的畫面里;到電影結束,老年的「我」的「哎呦,我這一輩子哪」的天問式的慨嘆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深刻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力量
❻ 海倫凱勒的生平簡介
海倫·凱勒,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海倫、凱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畢業。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1929年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1930年旅遊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