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歐美系列劇情電影苦月亮

歐美系列劇情電影苦月亮

發布時間:2022-09-22 11:13:51

⑴ 如何評價《苦月亮》這部電影

其實這部電影非常的不錯,裡面宣揚的價值觀還非常的符合現在社會所宣揚的價值觀,所以很適合年輕人去看,而且非常正能量。

⑵ 一部刷新對愛情認識觀的影片,《苦月亮》到底想傳達什麼樣的愛情觀

《苦月亮》自一出現,就頗受爭議,到底是什麼類型的片子?只能這樣定義--對女人來說,這是一部愛情片,對男人來說,這是一部恐怖片。其中表達了一種貪婪、慾念的愛情觀。

這是一部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從相識、熱戀、厭惡到最後互相報復的故事。生活中大多戀情不也都是這樣,從剛開始的非你不可到欲求不滿,直到最後成為了平淡無求甚至厭棄。《苦月亮》則多了一個極端的手段,即互相傷害,讓當初濃烈的愛情蒙上了一層恐怖色彩。
其中貪婪這點,則表現在奧斯卡想拋棄一個咪咪來換取所有的女性。咪咪則是貪婪的想佔有奧斯卡的全部,咪咪可以容忍奧斯卡的打罵、出軌,但她無法接受奧斯卡離開她。至於慾念,則是影片的一個大背景,奧斯卡的所有愛恨、恩怨都從這兒衍生及依附。他對咪咪排山倒海的愛從正常的性愛向虐戀傾斜,直到最後體驗過所有高潮後,甚至想擺脫束縛。奧斯卡以為他對咪咪的傷害、拋棄是成全,實則咪咪對他是愛而不得,更是恨之入骨,直到奧斯卡死前才得以理解。
這種扭曲的愛情,只會傷害更多的人,本不該存在,奈何人性的貪婪鑄成了這種愛情觀。

⑶ 苦月亮的劇情簡介

《苦月亮》劇情介紹:奈傑爾(休•格蘭特 Hugh Grant 飾)陷入了七年之癢的婚姻中。他和妻子菲奧納(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飾)決定乘坐游輪前往印度旅遊,嘗試改變糟糕的關系。

船上,他遇見了癱瘓作家奧斯卡(彼德•考約特 Peter Coyote 飾)和他的美艷妻子咪咪(埃瑪紐埃爾•塞納 Emmanuelle Seigner飾)。奧斯卡似乎要把他和咪咪之間的異常關系告訴陌生人奈傑爾。

奧斯卡認識咪咪之初,兩人愛得死去活來,情慾之火熊熊燃燒。然而咪咪攝人的魅力只讓奧斯卡著迷了一段不長的時間。他開始厭倦,盡管咪咪為了他墮胎、割除子宮、對他一往情深,奧斯卡還是殘忍的把她支走。

一場車禍後,躺在醫院的奧斯卡卻赫然發現,咪咪就站在他的病床前,怒不可遏的把他拖下病床,奧斯卡終身殘廢。他們繼續生活在一處。咪咪從來沒停止過對奧斯卡的虐待,二人卻還相愛。當咪咪遇上菲奧納,心中燃起了奇妙的愛火,二人相擁而舞。最後,奧斯卡卻對著咪咪扣下了扳機。

(3)歐美系列劇情電影苦月亮擴展閱讀

《苦月亮》角色介紹:

1,奈傑爾

一個患得患失的英國中年男子,心底懷著不可告人的偷腥慾望,表面卻顯得既愛妻又正派。無奈他那一點小心眼,任誰都能一眼看出來。患得患失的他,最後既無法在妻子面前保持自己正人君子的形象,又錯過了肉體上的歡娛。

2,菲奧娜

奈傑爾的妻子,身上有著典型英國婦女保守、矜持的特性。在結婚的第七年,他和丈夫奈傑爾乘坐游輪前往印度旅遊,嘗試改變糟糕的婚姻狀況。在舞會上,與咪咪共舞、接吻、甚至同床共枕,展示了她與以往不一樣的一面。

3,咪咪

奧斯卡的妻子,年輕貌美、性感。對待愛情執著且投入,她全身心投入到了對奧斯卡性愛游戲中,為了他打掉了孩子,失去了子宮,在被奧斯卡拋棄後行屍走肉地活著。在奧斯卡出車禍住進了醫院時,她將奧斯卡拖下病床致使其終身殘廢。她深愛對方,但是愛的唯一表達方式是瘋狂的傷害和虐待。

⑷ 苦月亮是驚悚片嗎

《苦月亮》是一部尤其特有的愛情片。《苦月亮》該片是一部奇特的著作,由於電影導演曾與十三歲未成年發生性行為的歷經而遭受到兩方面點評。認可該片的人會將其視作波蘭斯基極具深層和幅度的影片,否認該片的人說在影片中集中體現搶劫犯心裡的超級變態觀念。

假如仔細觀看該片得話,便會發覺這幾種回答實際上都是在影片中得到了呈現,影片中的與眾不同不但取決於其大尺度的攝像鏡頭,更深層次讓人詫異於本自完美的愛情,竟然還會讓人性灶的這般歪曲,充滿著令人沒法滄藍的痛苦,也許愛情和人生道路的曲折本就是一個極其錯綜復雜的操作過程。

有時候愛情就是這樣,你離開,我很傷心,但你最好是是離開。也許奧斯卡與咪咪本來就不適合,也許離開後各自會過的更好一些,但又有多少人明白這個道理,或者是做出實際行動呢?於是不少人明明相愛,卻走的越近,越痛苦,大概就是這樣了。

⑸ 電影「苦月亮」到底講的啥啊

苦月亮Bitter Moon
英法 1992
編劇:羅曼.波蘭斯基 G.布拉赫
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主演:埃瑪紐埃爾·塞納 彼得·科約特
休·格蘭特 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

劇情簡介:

奈傑爾和菲奧娜是一對正值"七年之癢"的英國夫妻,搭船到印度去給他們缺乏激情的婚姻充電;奧斯卡是個終日癱在輪椅上的美國作家,他的妻子咪咪年輕美艷,是個法國舞蹈演員,這對夫妻關系詭異。兩對夫婦相逢在黑暗的海上。奈傑爾被咪咪的美貌吸引,不由自主地接近他們。奧斯卡遂以咪咪為餌,要奈傑爾傾聽他們的故事:

多年前,奧斯卡在巴黎的公共汽車上偶識咪咪。她的美貌讓他著迷。他走遍巴黎城想要再度遇見她。終於在他心灰意冷地與他人約會晚餐時,發現站在身邊的女招待便是尋覓了許久的咪咪。於是,一段浪漫瘋狂的愛情有了開始。激情迸發,二人掉入愛的深淵。然而愛欲纏綿幾乎將兩人的情感燒盡。 咪咪那近乎完美的身體逐漸對奧斯卡失去了誘惑,他暴露出自私殘忍的本性,疲憊於如醉如痴的性愛享受開始渴望自由。而咪咪的愛情執拗而灼熱,任憑怎樣痛苦她也不要離開奧斯卡。奧斯卡開始虐待咪咪,在他嚴厲咪咪變得乏味。她有了奧斯卡的孩子,墮胎感染被割除子宮,險些死去。奧斯卡將虛弱咪咪騙上飛機,他慶幸終於擺脫了咪咪,重新開始了自由糜爛的生活。在一夜狂歡後,奧斯卡出車禍住進了醫院,咪咪突然出現在他面前;在強烈恨意的驅使下她將他拖下病床致使奧斯卡終身殘廢。咪咪又與奧斯卡生活在一起了。咪咪照料他,卻又像以前他虐待她一樣虐待他。他們唇齒相依,深愛對方,但是愛的唯一表達方式是瘋狂的相互傷害和虐待。

奈傑爾為奧斯卡和咪咪愛情的深刻和極端而震驚。同時菲奧娜也對他們蒼白冷漠的夫妻關系徹底厭倦。聖誕節舞會上菲奧娜與咪咪在奈傑爾驚訝的目光中相擁起舞,似乎在同性之愛中找到了新的火花。然而,奧斯卡對酣睡在床的咪咪扣動了扳機,而後打穿了自己的太陽穴。不再有任何東西,一切都結束了。

查到了導演的個人經歷,也許對大家理解影片有所幫助。

被揭是在逃強奸犯

波蘭斯基不敢參加奧斯卡
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導演候選者羅曼·波蘭斯基3月23日將不會出現在柯達劇院前的星光大道上,這位去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獲得者日前被洛杉磯法院爆出竟然是一位犯有強奸罪的在逃犯!

25年前,為了逃避洛杉磯法院對他關於強暴13歲少女的判決,波蘭斯基逃到了出生地法國巴黎,在那裡開始了漫長的流亡電影生活。25年後,他的一部反映二戰期間大屠殺倖存者的影片《鋼琴師》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7項提名。奧斯卡學院對69歲的電影導演波蘭斯基參加3月23日的頒獎典禮舉雙手歡迎,但是洛杉磯法院官方發言人卻向媒體宣稱,作為一個在逃的犯人,只要波蘭斯基膽敢踏入美國領土一步,絕對是逮他沒商量。

1977年,波蘭斯基被洛杉磯法院指控犯有強奸和其他5項重罪,當時,他在好萊塢著名演員傑克·尼克爾森的家中猥褻了一名13歲少女。1978年,在法院宣判結果之前,波蘭斯基潛逃到了法國巴黎,至此再未回過美國。25年前發生的事情如今已經成為波蘭斯基心中永遠的痛,近些年來,波蘭斯基多次公開就此事發表個人看法,他說:「我現在已經不再考慮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我更牽掛的是它對我的孩子和妻子的傷害。」

洛杉磯法院發言人向媒體透露,波蘭斯基的律師曾向法院提出,波蘭斯基願意接受一些在監外執行的判罰。但按照美國當地法律,波蘭斯基的罪行最多可被判長達50年的監禁,所以在洛杉磯法院看來他至今仍是一個在逃犯。(張文伯)

罪惡大師--羅曼·波蘭斯基

羅曼·波蘭斯基1933年8月18日出生於一個僑居巴黎的波蘭籍猶太人家庭里。出生後不久的童年時代,全家就遇到先在德國緊接著在法國興起的反猶排猶浪潮迫害。父親原來是一個有志藝術的畫家,反猶浪潮使父親徹底失去在法國生活下去的希望。在羅曼3歲時,父親迫不得已率領全家遷回了波蘭克拉科夫(Krakow)的老家。二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克拉科夫被德軍佔領,波蘭斯基的母親、父親和叔叔先後被德國人抓進集中營,父親和叔叔雖然倖免於難,但懷著身孕的母親卻慘死在納粹建造的毒氣室里。當時父親將他推進了夾牆,才使他得以倖存下來。年幼的他設法逃出了猶太人居住區,這些恐怖的經歷在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經典巨片《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中有所反映。據報道在這部影片的創作過程中,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幾次請他出任這部影片的導演。然而,羅曼的幾個朋友和親人都曾關押在這個斯蒂芬-斯皮爾伯格解救人質的克拉科夫猶太人區,他發現這個題材太痛苦、離他太近,拒絕了這一邀請。羅曼7歲時就開始在波蘭農村游盪,居住在不同的天主教家庭里,僥幸生存了下來。這段慘痛的經歷,對他的人生觀產生了巨大影響。

1945年,羅曼回到了父親身邊,並進入一所技工學校學習,但是年輕的他似乎早有了從影的主意。50年代開始,他自編自導自演了一些電影短片,其中有《自行車》("Bicycle",1955年)、《兇手》("A Murderer",1957年)等。隨後他進入了波蘭羅茲電影學校(Lodz Film School),開始了為期五年的學習,並逐漸嶄露頭角。他在學生期間自編、自導、自演的荒誕短片《兩個男人與更衣室》("Two Men and a Wardrobe",1958年)獲得了5項國際大獎,包括布魯塞爾電影節(Brussels World\'s Fair)最佳影片第3名。他早期拍攝的短片《胖子和瘦子》("The Fat and the Lean",1961年)和喜劇短片《哺乳動物》("Mammals",1962年)等,受到一致推崇,至今仍堪稱同類影片中的經典,這時他已顯示出對黑色風格產生了興趣。

1962年3月,羅曼首次編導了波蘭影片《水中刀》("Knife in the Water"),這部講述戰後波蘭社會婚姻悲喜劇的影片是他的長片處女作。影片沒有得到波蘭官方和評論界的好評,但在西方卻引起了轟動,為他跨入世界影壇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該片在第25屆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費比西"(Fipresci)最佳導演,並獲得第36屆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名噪世界影壇。在巴黎幾經沉浮後,羅曼結識了年輕的編劇傑勒德-布拉奇(Gerard Brach),倆人成為了長期的合作夥伴。不久羅曼移居英國,執導了3部與傑勒德-布拉奇聯合編著的影片:1965年,法國著名女演員凱瑟琳-德諾芙主演、關於年輕女子心理崩潰的心理恐怖片《冷血驚魂》("Repulsion");1966年,講述在一座城堡里發生的歹徒與一對不和夫妻的黑色驚悚片《荒島驚魂》("Cul-de-sac");1967年,他與美國女明星莎朗-塔特(Sharon Tate)聯合擔當主演的恐怖片《天師捉妖》("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前二部影片分別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銀熊獎和金熊獎。這時的羅曼,以強烈的懸念和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氛表現出了濃烈的血腥氣味,也使他在國際影壇的聲譽不斷提高。

1968年1月,羅曼和莎朗-塔特在英國倫敦舉行了婚禮,並一起前往好萊塢發展。就在這一年羅曼成功地推出其編導的第一部美國恐怖片《失嬰記》("Rosemary\'s Baby"),影片改編自艾拉-萊文(Ira Levin)的同名女性題材恐怖小說,成為了恐怖片中的經典之作。他因此獲得了第26屆金球獎、第41屆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提名,輕而易舉地在好萊塢贏得了聲譽。事業上春風得意的羅曼,1969年卻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懷孕8個月的莎朗-塔特與他的3個好友一起被臭名昭著的邪教徒查爾斯-曼森團伙(Charles Manson)殘忍的殺害。無法面對這一切的羅曼,重又回到了歐洲。1971年,他編導、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黑色古裝片《馬克白》("Macbeth"),被認為是對曼森一夥的回應。

1974年,羅曼經不起好萊塢的誘惑重回故地,推出了傑克-尼科爾遜(Jack Nicholson)和費-唐納薇(Faye Dunaway)主演的犯罪動作片《唐人街》("Chinatown")。羅曼黑暗陰冷的恐怖執導風格貫徹全片,影片成為了70年代美國黑色電影的代表作品之一,也使他的事業達到了頂峰,獲得了第28屆英國學院、第32屆金球獎最佳導演,以及第47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他也藉此確立了在好萊塢的地位。可在1978年,羅曼被指控強暴了一位13歲的少女,在加州被逮捕。羅曼花了42天的時間進行辯解,法官最後猶豫了。在進一步的法律程序開始前,他逃離了美國,定居法國巴黎,雖避免了牢獄之災,但從此再也沒敢去美國。 1979年,羅曼在法國編導了娜塔莎-金斯基(Nastassja Kinski)主演的愛情片《苔絲》("Tess"),這部影片改編自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著名小說《德伯家的苔絲》("Tess of the d\'Urbervilles"),他以一種寫實手法將哈代的小說浪漫地形象化,影片彌漫著羅曼對宿命的無奈之情。羅曼憑藉此片先後獲得了法國愷撒獎、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以及第38屆金球獎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羅曼後來的作品開始走下坡路,很少能達到鼎盛時期的水準。他開始出現在一些舞台劇中,1981年,他回到了波蘭,執導並主演了舞台劇《莫扎特》("Amadeus")。

1988年,羅曼編導了懸念驚悚片《驚狂記》("Frantic")。這部由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和貝蒂-巴克利(Betty Buckley)主演的影片, 講述了一位美國人在法國巴黎尋找失蹤妻子的故事,此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評論界的認可和商業上的成功。1992年,他在法國編導了《苦月亮》("Bitter Moon"),影片由他的法國妻子伊曼紐爾-塞根納(Emmanuelle Seigner)和休-格蘭特(Hugh Grant)主演,這是一部反映情感和性墮落的影片,告誡人們把握自我、不必過分沉溺於肉慾。1994年執導的驚悚片《不道德的審判》("Death and the Maiden"),改編自智利劇作家阿里爾-多爾夫曼(Ariel Dorfman)的政治題材故事,由西格爾內-維弗(Sigourney Weaver)和本-金斯利(Ben Kingsley)主演。他將被本-金斯利強暴後而變得情緒不安的西格爾內-維弗內心挖掘至極,成為他最為黑暗壓仰的一部電影。

沉寂4年後,1999年羅曼-波蘭斯基帶著自己編導的驚悚片《第九道門》("The Ninth Gate")重返影壇。影片改編自西班牙作家(Arturo Paris Riverte)的恐怖小說,深刻揭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善惡、美醜,但影片上映後反響一般。2002年,羅曼推出了力作《鋼琴家》("The Pianist")。該片根據波蘭猶太鋼琴家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Wladyslaw Szpilman,阿德里安-布勞迪飾,Adrien Brody)的自傳體小說《一個城市的毀滅》("Death of a City")改編。描寫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但他的琴聲打動了一位德國軍官,在這位軍官的冒死保護下,終於迎來了自由。曾有過納粹集中營經歷的羅曼,在此片中融入了自己的親身體驗,將影片拍得沉重而又細膩感人,重塑了他一流導演的地位。雖然還在歐洲流放,但再次贏得了好萊塢及全球評論界、觀眾的認可,先後獲得了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法國愷撒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美國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以及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羅曼-波蘭斯基屬於能編、能導、能演的全才,自從孩提時代起,就主演過多部影片。1954年,21歲的羅曼就在波蘭電影巨匠安傑伊-瓦依達(Andrzej Wajda)的第一部影片《這一代》("A Generation")中擔任主角。後來,他又在《洛托納》("Lotna",1959年)和《無罪的巫師》("Innocent Sorcerers",1960年)中亮過相。除了在他自己創作的一些短片和影片中出演角色以外,他還在許多歐洲的電影中出演相當戲份的大小角色,如1974年安東尼奧-馬格里提(Antonio Margheriti)執導的恐怖片《魔鬼之血》("Blood for Dracula")、1992年德蘭-薩拉菲安(Deran Sarafian)執導的《飛越北極星》("Back in the U.S.S.R.")和1994年吉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執導的驚悚片《幽國車站》("A Pure Formality")等。

作為一個具有高超駕馭影片能力的藝術家,他還參與了許多影片的編劇工作。但他的作品中大多體現了他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他對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使他的影片大多涉及暴力、死亡和孤獨,恐怖、懸念片是他拿手好戲,成為了電影史上的"罪惡大師"。(靜雨)

⑹ 《苦月亮》評價怎麼樣值得一看嗎

《苦月亮》是一部經典男女虐戀的影片,既然是一部經典的作品,那麼它在世界范圍內都必然享有高度的認可。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揭示了人類更為隱秘的情感世界,雖然影片穿著一件男女虐戀的外衣。但它卻是值得一看的。

這是一個愛與痛明顯交織的影片,是一部值得欣賞與回味的作品。

⑺ 電影《苦月亮》你看懂了嗎

電影中在新年舞會上,奈傑爾背著費娜向咪咪求愛。而本應因暈船躺在房間里的費娜,卻突然出現在他們的身後。費娜知道奈傑爾的心思之後,曾經警告他說:「不管你做什麼,我都會做的比你好。」而此時,她竟然和咪咪一起跳起舞來。倍受冷落的奈傑爾,只有一個人喝悶酒,他以為所有的故事到此已經結束。喝得爛醉的奈傑爾,為了找費娜而再次來到咪咪的房間,吃驚的發現兩個女人躺在一起睡著了。而奧斯卡正坐在旁邊,對沉睡中的咪咪說:「寶貝,你太貪心了。」槍聲讓奈傑爾和費娜清醒了過來,奧斯卡結束了他自己和咪咪的生命,這是他們故事的最後結局。在影片的結尾,奈傑爾和費娜在船舷上相擁在一起。他們在那一刻,是否感覺到平淡的婚姻生活原來是幸福的呢?這部影片向我們提出的問題是現實的,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愛情,最後會被演變為仇恨?奧斯卡和咪咪的故事雖然有誇大的成分在內,但是向我們道出了問題的核心。一見鍾情的愛情,註定不會持久。奧斯卡之所以被咪咪所吸引,完全是由於對她外表的迷戀。這是許多男人瘋狂愛上一個女人,所無需解釋的理由。而浪漫的邂逅,往往會讓一個女人產生愛情的錯覺。但實際上,男人的熱情只不過是為一時的激情所驅使,而當最初的激情在情愛之火熊熊燃燒之後熄滅時,也就是愛情幻夢破滅之時。正因為咪咪在被奧斯卡拋棄後,深深的理解了這一點,才對迷戀她的奈傑爾說,你說愛我不過是因為你從未得到過我。這部影片向我們所展示的,不是愛情是什麼,而是愛情不是什麼。存在於奧斯卡與咪咪之間的,至始至終都不是愛情,而是情愛,一種被偽裝成愛情的浪漫激情。在現代社會里,戀人分手和夫妻離婚之所以如此的平常,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結合在一起的基礎不是愛情,而是情愛。而情愛變質之後,很可能會成為仇恨。如果說愛情的果實是甜蜜的,那麼情愛的果實卻是苦澀的,片名很好的表達了這一點。

⑻ 如何評價《苦月亮》這部電影

《苦月亮》是一部尤為獨特的愛情電影,這不僅在於其大尺度的情色,更深層次令人驚詫於本自美好的愛情,居然也會令人性變的如此扭曲,充滿著讓人無法超脫的痛楚,或許愛情與人生的波折本就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過程,但不得不說作為導演羅曼·波蘭斯基透過性與愛對人性陰暗面的洞悉,使這場復雜而怪誕的情慾,透過光影的轉化展現著一種正如那《古月亮》的片名——苦澀卻又迷人的魅力。

⑼ 《苦月亮》傳達出一種怎樣的愛情觀

《苦月亮》其中展現了一對戀人從熱戀到戀情下滑,感情淡漠到相互折磨的過程,展現了兩種不同的愛情觀——奧斯卡的激情戀愛觀以及咪咪的培養愛情觀。但是,在展示了兩人的愛情觀之後,導演還有自己的想法。

奧斯卡用激情把咪咪拉上了愛情的馬車,自私狂妄,而咪咪用自己的固執毀了奧斯卡的下半生也毀了自己,偏執悲情。如果一開始更多地想到對方,真正了解彼此的需求,會不會這個故事會有另一個結局。

閱讀全文

與歐美系列劇情電影苦月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最近很火的孩子看的電影 瀏覽:492
兩個女孩長的像雙胞胎電影 瀏覽:220
中國經典電影一百部 瀏覽:18
哥譚小丑傑羅姆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瀏覽:594
電影刮痧劇中人物名 瀏覽:495
科幻片蜘蛛電影 瀏覽:27
一元購電影票是哪個銀行的 瀏覽:965
中國的親情電影 瀏覽:797
印度老電影觀看印度 瀏覽:85
甲方乙方英文電影 瀏覽:839
以前經典電影台詞 瀏覽:537
2016在中國上映的電影 瀏覽:310
國產中國大片電影 瀏覽:293
古代電影主角重要台詞 瀏覽:33
萬達電影最近有什麼電影 瀏覽:850
台灣電影哭悲資源 瀏覽:652
看電影親女孩 瀏覽:648
十部毒販電影國產2018 瀏覽:505
電影小吳老師 瀏覽:706
科幻片電影2020年能看的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