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呼蘭河傳電影簡介

呼蘭河傳電影簡介

發布時間:2022-10-01 18:54:41

『壹』 呼蘭河傳梗概

【作品概述】

《呼蘭河傳》創作於1942年,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於是,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它在藝術形式上是一部比較獨特的:它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全書七章雖可各自獨立卻又儼然是一整體。作家以她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 造就了她 「回憶式」的巔峰之作。茅盾曾這樣評價它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故事梗概】

那是一個既僻遠又熱鬧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著一個「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騾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熱鬧,沒有人出來加以整治。有的說應該拆牆,有的說應該種樹,但沒有一個人說要填平的,盡管填坑並不難。

又到了小城舉行盛舉的日子,人們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燈的、看野檯子戲的、看廟會的,熱鬧異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個慈祥、溫和的老人,家裡面只有祖父最關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門里門外,我寸步不離他,他常教我讀詩,帶我到後花園遊玩,我走不動的時候,祖父就抱著我,我走動了,祖父就拉著我,祖孫倆相依相伴,有著無窮的快樂。

我們有幾家鄰居,西邊的一間破草房租給一家喂豬的;還有一間草房租給一家開粉坊的,他們常常一邊曬粉、一邊唱歌,過著很快樂的生活;廂房裡還住著個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裡還住著個趕大車的胡家。胡家養了個小童養媳——小團圓媳婦。她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成天樂呵呵的,可胡家想給她個下馬威,總是無端打她,左鄰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為,都說應該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時間也越打越長,小團圓媳婦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聽了跳大神的人的話,決定給小團圓媳婦用開水洗澡。洗澡時,很多人來看熱鬧,只見她被滾燙的水燙了三次,幾天後終於死去了。

我有一個親戚有二伯,他是個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愛打腔,卻喜歡同石頭、麻雀、黃狗談天。聽祖父講,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戰征時,多虧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罵他「絕後」,只要聽到有人這樣罵他,就會傷心的大哭起來。

人們都管拉磨的那個鄰居叫「磨官馮歪嘴子」,他不但會拉磨,還會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買年糕,看到裡面炕上躺著一個女人和一個小孩,原來馮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馮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鄰人們的羨慕和嫉妒,大家都說王大姐壞,謠言層出不窮,馮歪嘴子受盡了人們的冷嘲熱諷。過了兩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個孩子後因難產死去,馮歪嘴子常常含著眼淚,但他看到大兒子已會拉驢飲水,小兒子也會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絕望。在兒子身上,他看到了活著的希望。

【相關評論】

這部作品是蕭紅後期代表作,通過追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出作者對於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種「孤寂與苦悶」的情懷,其實也可以從這一角度予以理解。

當然,最值得重視的是這部作品的獨特的藝術個性。茅盾對此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堪稱精當。

「但是我卻覺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傳,所以更好,更有意義。而且我們不也可以說:要點不在《呼蘭河傳》不像是一部嚴格意義的小說,而在它於這『不像』之外,還有些別的東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說更為『誘人』些的東西: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這美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論蕭紅的〈呼蘭河傳〉》)
參考資料:http://bk..com/view/363232.htm

『貳』 呼蘭河傳 的內容簡介

《呼蘭河傳》,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全書七章:一、二章寫小城風情,三、四章談家中親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繪獨立旁枝人物。

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視式藝術手法,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呼蘭河畔的鄉鎮作傳,為這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為各種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

全書七章可各自獨立又渾然一體,尾聲余響不絕。蕭紅以嫻熟的寫作技巧,抒情詩的意境,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的巔峰之作,為中國文學奉獻了一部不朽的經典。

(2)呼蘭河傳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作者介紹

蕭紅(1911—1942),原名張乃瑩,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人。民國四大才女之一,1935年在魯迅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她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著有《呼蘭河傳》《生死場》《馬伯樂》等傳世名著,多部作品入編語文教材。

《呼蘭河傳》主題思想:小城故事——國民靈魂的挽唱。《呼蘭河傳》,敘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即20世紀10年代中葉前後小鎮民眾的生態與心態,是一曲國民靈魂改造的挽唱。

『叄』 呼蘭河傳介紹

呼蘭河傳主要內容
篇一:呼蘭河傳內容簡介
《呼蘭河傳》內容
第一章一共有九節,主要講東北小城呼蘭河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靜的。第一節引出呼蘭河以後,主要寫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節主要寫賣豆芽的女瘋子;第三節寫染缸房裡的故事;第四節第五節主要寫扎彩鋪;第六節主要寫小胡同賣麻花的;第七節主要寫賣賣豆腐的;第八節介紹火燒雲;第寫總寫呼蘭河的一年四季。
第二章一共五節,主要寫呼蘭河精神上的「盛舉」,反映呼蘭河的人們的精神面貌。第一節寫「跳大神」;第二節寫七月十五鬼節的河燈;第三節寫檯子戲;
第四節寫廟會;第五節小結,這些盛舉都是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為活人預備的。
開頭的兩章以介紹為主,所佔的篇幅超過了全書的四分之一,與後面的內容結合不夠緊密,敘述的中心也不怎麼明確,看起來與散文沒有多少區別。
第三章主要寫祖父與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從各個方面描述我家的荒涼。
第五節主要寫小團圓媳婦之死。
第六章主要寫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寫磨房裡「馮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聲主要交待結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別敘述了四個相對獨立的故事,各個故事之間沒有多少必然的關聯。通過發生在呼蘭河小城的一個大院及敘述者「我」把各個故事串聯起來,各個故事可以獨立成篇。不談《呼蘭河傳》的思想、語言、及其它的藝術手法,單就其故事結構而言,它似乎還不夠完美。《呼蘭河傳

『肆』 呼蘭河傳梗概 呼蘭河傳內容梗概

1、《呼蘭河傳》概括: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年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2、《呼蘭河傳》,敘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即20世紀10年代中葉前後小鎮民眾的生態與心態,是一曲國民靈魂改造的挽唱。

『伍』 呼蘭河傳簡介450字

呼蘭河傳讀後感
在暑假時候,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最開始時,並沒有感覺它有多好看。等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越來越覺得它的精彩。

作者蕭紅細膩地表寫了舊時代的呼蘭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裡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里的村民,活著的目的僅僅因為活著,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麼。

隨著小主人的視角——一個生活在呼蘭河小鎮里性格鮮明的小姑娘蕭紅,我慢慢體會到呼蘭河的生活。小姑娘蕭紅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她的童年裡,只有:祖父,「我」和後院。在後院里,蕭紅與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勞動……「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應該就是這個樣子的吧。好羨慕他們的後院,好想跟蕭紅一起,也讓她的爺爺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陽帽,總放在同一個地方逗著我們玩……

讀著讀著,我不僅會想起自己童年的樂事,一個人獃獃的笑著。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在每個人的童年裡,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羨慕別人的童年,別人也羨慕著我的童年。

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了時,我的心很糾結,跟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老胡家做媳婦。舊時的童養媳,在這里我初見端倪。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窮,因為生活,被賣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拚命的幹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說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

一朵還沒來得及盛開的鮮花,就此夭折了。小團圓媳婦她沒能變得「更聽話、更懂事」就去世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只是因為她婆婆的殘忍、愚昧和無知嗎?我隱隱覺得,這也是呼蘭河人們生活態度造成的。一個對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淡得提不起勁的生活,對別人的生死,就更加麻木了。他們對生活的麻木,使他們已經失去了區別於動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極!是愚昧!怎麼連改變的念頭都不會有?我震驚,呼蘭河的人們怎麼了,80多年前的呼蘭河人為什麼與我知道的生活這么不同?

那個扎花店的工人年復一年給祭祀的紙人穿上亮麗的衣裳,怎麼就不會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難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紙人一樣整潔亮麗嗎?也許,那裡的人們,已經覺著,生不如死,死後,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園、大馬、僕人、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盛開的鮮花……正是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扼殺了小團圓媳婦。

讀這本書時,愉悅陪著沉痛,隨著小主人公蕭紅的腳步,我偷窺到舊社會的腐敗一角,很慶幸那隻是蕭紅的童年。

呼蘭河留給蕭紅的,正是蕭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陸』 《呼蘭河傳》的梗概

長篇小說。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代表作。1940年完稿於香港。1941年5月由桂林上海雜志圖書公司首次出版,至今已發行二十餘種版本。 在《亞洲周刊》組織評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作品中,《呼蘭河傳》排名第九。

『柒』 呼蘭河傳主要講了什麼50字

呼蘭河傳主要講了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年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940年12月12日,蕭紅於香港完成《呼蘭河傳》書稿創作,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

呼蘭河傳作品鑒賞:

《呼蘭河傳》,敘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即20世紀10年代中葉前後小鎮民眾的生態與心態,是一曲國民靈魂改造的挽唱。

呼蘭河小城的生存環境封閉窒悶,死氣沉沉,除了老胡家的大孫子媳婦「跟人跑了」和有二伯提及的「俄國毛子」這一出一進外,基本上是與外界處於完全隔離的狀態。

這樣偏遠閉塞的生存環境必然帶來小城物質生活的原始落後以及芸芸眾生精神世界的愚昧麻木,而芸芸眾生的精神麻木又反過來加劇了小城生存空間的封閉落後。二者互為因果,惡性循環。

『捌』 呼蘭河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呼蘭河傳的簡介

1、《呼蘭河傳》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年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2、《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940年12月12日,蕭紅於香港完成《呼蘭河傳》書稿創作,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

閱讀全文

與呼蘭河傳電影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鄒碧華演員表 瀏覽:482
電影大內零零狗國語免費 瀏覽:509
新孫悟空七十二變電影 瀏覽:408
韓國災難電影福什麼 瀏覽:880
日本香港電影大全 瀏覽:351
好看的電影推薦治癒愛情日漫 瀏覽:19
電影推薦劇情節奏 瀏覽:140
廣西灌陽哪裡有電影院 瀏覽:675
骨牌恐怖電影 瀏覽:932
三級外國古裝電影 瀏覽:724
2013歐美青春電影 瀏覽:326
中山什麼時候有電影 瀏覽:253
棍王電影國語版 瀏覽:692
霧都茫茫電影高清完整版 瀏覽:347
香港電影375路靈異電影 瀏覽:849
少婦吧倫理電影 瀏覽:521
王者天下在哪裡播放完全版電影 瀏覽:569
美國好看警匪電影 瀏覽:940
外國小伙綁富婆的電影 瀏覽:977
訂電影票的軟體哪個最好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