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渡江偵察記電影內容簡介

渡江偵察記電影內容簡介

發布時間:2022-10-10 23:51:47

『壹』 渡江偵察記發生在長江的哪個地區

《渡江偵察記》片中有江南遊擊隊,所以應該是在長江湖南、湖北段。

《渡江偵察記》描寫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與江南遊擊隊接上關系,敵人發現江防有疑,令情報處長會同保安隊長侯登科率人馬搜捕。吳老貴巧妙地通過封鎖線,擊斃侯登科。在游擊隊的配合下,偵察員以民工身份混入敵江防要塞,巧取江防工事圖。敵情有變,為探明虛實,偵察員們機警應變,摸清榴彈炮陣地布署,驅車返回途中,被敵情報處長識破,周長喜壯烈犧牲。敵人張網搜索,吳老貴與小馬乘天黑過江傳送情報,吳老貴為掩護小馬犧牲,小馬不辱使命,及時送回情報。

『貳』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出自哪部國產老故事片的台詞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渡江偵察記74版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由孫道臨、李玲君主演,於1954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

『叄』 最早的渡江偵察記是幾幾年拍攝的

經查閱,最早的《渡江偵察記》是一部由著名演員孫道臨參加主演的電影,拍攝於1954年,年底拍攝成功並上映,該影片於1957年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

『肆』 渡江偵察記老電影

渡江偵察記確實是一個老電影,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故事,我小的時候3、4年級的時候看過,現在仍記憶猶新。

『伍』 五個字記字結尾的電影

《渡江偵察記》,197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導演:湯化達、湯曉丹。


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為配合大軍作戰,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與江南遊擊隊接上關系,敵人發現江防有疑,令情報處長會同保安隊長侯登科率人馬搜捕。吳老貴巧妙地通過封鎖線,擊斃侯登科。在游擊隊的配合下,偵察員以民工身份混入敵江防要塞,巧取江防工事圖。敵情有變,為探明虛實,偵察員們機警應變,摸清榴彈炮陣地部署,驅車返回途中,被敵情報處長識破,周長喜壯烈犧牲。敵人張網搜索,吳老貴與小馬乘天黑過江傳送情報,吳老貴為掩護小馬犧牲,小馬不辱使命,及時送回情報。


『陸』 渡江偵察記的劇情簡介

1949年,我人民解放軍在淮海戰役取得勝利後,神速解放了長江以北廣大地區,積極准備橫渡長江,南下解放全中國。蔣匪面臨死亡,拚命在長江南岸加強修築防禦工事,妄圖依靠長江「天險」作最後掙扎。
在大軍渡江之前,我軍某部為了更好地了解對岸敵人的江防情況,特派偵察部隊李連長帶領一個偵察班,先遣渡江去偵察敵情。他接受命令後,就率領了吳老貴、周長喜、楊威、小馬等九人,在黑夜裡乘了一隻帆船機敏地渡過了長江,進入蔣匪佔領的白馬山區。並與當地游擊隊長劉四姐取得了聯系。
那時,敵人已發覺江邊鐵絲網被剪開缺口,天一亮,敵軍情報處長便會同當地偽保安隊隊長侯登科,出動大批軍警,分頭在白馬山山南、山北一帶進行搜索。情況是非常緊急的,李連長他們必須突圍轉移到游擊隊根據地去。一天夜裡,他們用計哄開了侯登科家的大門,捉住了這個惡霸。然後,吳老貴假扮成敵人軍官,其他人扮成敵軍士兵,押著侯登科巧妙地通過了敵人封鎖線。在到達根據地的時候,侯登科企圖泅水逃跑,被劉四姐一槍打死在水裡。
到達游擊隊的根據地以後,李連長就緊張地工作起來了。他們幾個人都化裝成老百姓,混在被強征去修築江防工事的民夫隊伍里,進入了要塞地帶。吳老貴和小馬在李連長指示下,搞到了一份江防工事圖,把它塞在魚肚裡,交給化裝成賣香煙姑娘的劉四姐帶回去。當晚,我軍突擊兵團指揮部便獲悉了李連長發來的敵軍情況的詳細報告。那時候,我軍預定的渡江日期已經很近了,參謀長再度指示李連長,必須隨時隨地掌握敵情,一有變化,即刻匯報。
不久,李連長他們又獲悉敵人增加了一個火力很強的榴彈炮團,由於敵人嚴密地封鎖消息,炮位和數量都摸不清楚,李連長就布置了一個深入虎穴的辦法,在公路上截獲了一輛要到炮兵陣地附近去砍樹的敵軍卡車,大家化裝成敵軍模樣,由周長喜駕駛著,開進了敵人榴彈炮陣地,出色地偵察到榴彈炮陣地的情況。但在他們駕車回來時,卻被敵人發現了。敵人拚命追擊,形勢危急萬分,周長喜不幸中彈負傷,大家只有趕快上山。周長喜為了掩護李連長他們脫險上山,便把卡車開足馬力,直向敵人軍車沖去。周長喜同志在完成掩護任務中壯烈犧牲了。
由於軍事秘密一再泄露,敵人陋羞成怒,派遣特務,探明了游擊隊根據地,出動大批軍隊,企圖消滅這隊偵察兵。正當李連長和江北通話,報告榴彈炮情況時,敵人攻進村子,炮彈擊中了報話機,和江北失去了聯系。李連長只得率隊搶上山頭,居高防守。
等到天黑以後,就派遣吳老貴和小馬奮勇突圍,乘夜泅渡過江,把這份報告帶給指揮部。他們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來到江邊,吳老貴為了掩護小馬過江.和敵人進行頑強戰斗,英勇犧牲。小馬在江中掙扎一夜,筋疲力盡。正當我軍指揮部為斷了與李連長的聯系而焦急時,小馬把報告送到我軍參謀長手裡。這時,李連長也率領部隊突圍出來,到達江邊青龍山。江南江北都發出信號,預示著總進攻就要開始了。
1949年4月21日,我軍萬帆齊發,大炮雷鳴,把敵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毀。大軍像排山倒海似的渡過長江,獲得了輝煌的勝利。小馬也見到了李連長。偵察英雄們又投入了繼續南進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戰斗任務。

『柒』 紅色電影有哪些,內容是什麼

1,《洪湖赤衛隊》

《洪湖赤衛隊》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武漢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革命戰爭題材歌劇藝術片,由謝添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同名歌劇,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2,《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史文熾執導,高保成、李力、李長華、張懷志、霍德集主演的劇情片。於1958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是根據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真實事件寫作的。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為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和日軍作戰到彈盡糧絕後跳下山崖的悲壯故事。

3,《渡江偵察記》

《渡江偵察記》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湯曉丹執導的戰爭片,由孫道臨、李玲君主演,於1954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渡江戰役前夕,解放軍某部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人江防部署,協助大部隊取得戰役成功的故事。

4,《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5,《地雷戰》

《地雷戰》是由唐英奇、徐達、吳健海執導,白大均、張長瑞、吳健海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各村民兵聯防運用地雷戰術,殲滅了進犯的日軍,取得反掃盪勝利的故事。

『捌』 《渡江偵察記》故事,老電影也有浪漫愛情,兩位元帥親自指導什麼

《南征北戰》《紅日》等電影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老電影的代表,這兩部影片包括那個時代的其他大部分戰爭題材電影,在感情戲上都是著墨不多或者乾脆沒有,像《南征北戰》里稍微有那麼一點兒苗頭,《鐵道游擊隊》里進了一步但還不完整,也不是很浪漫。

相對來說,誕生在1954年的《渡江偵察記》里卻擁有一段比較完整也比較浪漫的感情戲,這在當時的戰爭電影里是極少見的。

在《渡江偵察記》拍攝完樣片去接受上級審查時,有一部分人就提出了片中這樣的感情戲是否合適,是否需要刪掉或者刪一部分的問題。

參與審查的羅榮桓元帥對本片給予了肯定,他認為片中的感情戲應該存在,只要不過分造成喧賓奪主就行。

陳毅元帥則提出,影片結尾的感情戲可以再豐富一些,氣氛甚至可以再浪漫一些。

在兩位元帥的指導下,湯曉丹修改了結尾,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他讓劉四姐和李連長告別戲的情感更為豐富,但在語言上則含蓄很多,「我們就會再見面的」和「我一定會等你」其實是一語雙關的,這也符合當時的現實。而影片最後一個鏡頭並不是大軍出發,而是劉四姐站在坡上遠望著李連長遠去的背影。

最後,用一句什麼話來結束本文呢?

還是用陳老總那句話吧:我們的創作,需要革命的現實主義,也需要革命的浪漫主義。

『玖』 渡江偵察記,比影視劇更生動精彩、驚心動魄的渡江偵察的故事

上世紀五十年,電影《渡江偵察記》在全國公映,那生動感人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全國上下婦孺皆知,已經成為一代人的記憶。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沈默君先生是在銅陵完成劇本初創的,劇中故事情節、人物原型大多取材於銅陵游擊隊,取材於在銅繁南執行偵察任務的27軍先遣偵察大隊。

其實,真實的偵察兵、游擊隊與敵人鬥智斗勇比影視劇更 生動精彩、驚心動魄

一、「先遣渡江偵察大隊」偷渡行動,險象環生。

1949年4月6日晚,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集團軍第27軍組成「先遣渡江偵察大隊」300名精銳武裝,分成兩路先遣渡江,偵察敵情。一路由大隊長兼黨委書記亞冰率領,從銅繁之間的十里場、黃公廟登陸成功。經過短促的交鋒,甩掉敵人,直插銅繁交界的獅子山。另一路由副大隊長兼副書記慕思榮率領,從銅陵的北埂王至金牛渡間登陸,由於船到江心,被敵發現,遂變偷渡為強渡;該路5班之船被敵炮擊沉,9名同志光榮犧牲。其他同志分成兩批涉水登陸,在當地向導幫助下穿過敵人封鎖線,在謝家橋集中,又一起渡過鍾倉河,經山東圩渡過順安老河到俞家閘(現義興閘),即流潭圩水滸廟(祠堂)附近,駐守水滸廟(祠堂)敵軍正在打麻將,先遣隊左拐右繞巧妙避開敵人,天亮趕到鍾鳴葉山旁的狗形山。先遣隊在山上稍作休息,翻山到達迪龍沖胡家村(今南車集團銅陵機車廠附近)。

《渡江偵察記》劇照

迪龍沖胡家村三面環山,山高林密,是老游擊根據地,群眾基礎好,便於部隊隱蔽休息,但離鄉公所只有六、七里路。這里不愧是老區,群眾警覺性很高。當天有個保丁進村催夫子,看到許多兵,掉頭就跑,並對相遇的村民說「迪龍村來了許多部隊,不知是哪一部分的。」,這個村民馬上將情況報告部隊,慕思榮當即決定撤到山上隱蔽,當夜離開迪龍沖,經過一夜急行軍轉移到銅、南交界處牧家亭與亞冰部匯合。果然,第二天國民黨銅陵縣警保大隊出動二、三百人馬直撲胡家村,進迪龍沖後對兩邊山上亂放一陣槍,在村裡轉一圈一無所獲。

在接應和配合先遣渡江偵察大隊的行動中,中共銅陵縣委和游擊隊做出了重要貢獻。4月10日,慕思榮分隊過江後失散的17人,除兩名同志因迷失方向脫離大部隊,過鍾倉河後在羅家拐村不幸被崔光漢的銅陵警保大隊圍捕殺害,其餘15人先後由銅陵縣委派地下交通員找到,並安全護送至先遣渡江偵察大隊。銅陵的地下交通員繆運松同志,在尋找掩護慕思榮分隊登陸後失散人員時,因受傷被敵人抓住,押解到南陵縣沙灘腳殘酷地殺害了。

在14天先遣偵察活動中,皖南黨組織和游擊隊,積極派出人員尋找聯系,為先遣隊帶路,配合偵察行動。在地方黨組織和游擊隊協助下,先遣隊如蛟龍入海,行動自如,像插入敵軍心臟的尖刀,他們搜集情報,剪斷電線,破壞交通,打亂敵人部署,擾亂敵人指揮,勝利完成策應大軍渡江的光榮使命。

二、 游擊隊偵察敵情,有驚無險

24軍70師與銅陵游擊隊會師,向游擊隊贈送武器

1949年4月14日晚,十里場阮村一帶江邊地下交通站的負責人阮志昂,花了一整天時間,步行幾十里路,向在銅陵青陽交界的甘家沖的中共銅陵縣委報告了一個極具威脅的敵情:敵人近日突然調來一個炮團,在阮村附近的壩埂頭江邊高地秘密搶修炮兵陣地。

陳愛曦等縣委領導,深知這一軍情特別重要,要求阮志昂星夜返回阮村,同時決定4月15號上午,派銅陵一連的指導員孫科(孫運松)和偵察班長王學升,交通員李愛堂等3人組成一支武裝偵察小組,到阮村壩埂頭沿江一帶偵察敵情,經過十多過小時的長途跋涉,孫科等3人趕到了阮村阮志昂家。偵察小組依靠阮村、陳村及壩埂頭一帶地下黨和人民群眾,全力以赴,使出渾身解數,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通過阮志昂的父親及家人對敵炮團等有關人員宴請吃喝及時套取情報。通過地下黨員阮老七等人到敵炮兵陣地做工以及派女中共地下交通員姚學勝等人在敵炮兵陣地周圍挖野菜察看地形等辦法,終於在一天多時間內將敵炮兵陣地的准確方位,50多門山炮以及型號、彈葯庫、兵力等搞得一清二楚。

在阮村壩埂頭一天多時間的偵察中,步步驚心,險象環生。由於有阮志昂等地下黨員的勇敢機智,有人民群眾的捨命掩護,鄉村進步人士的全力相助,三人偵察小組屢屢化險為夷,孫科等三人偵察小組17日上午9時順利返回了中共銅陵縣委所在地甘家沖。

當時地下斗爭非常殘酷,許多同志因刺探敵情被敵人殘忍地殺害了。4月15日,壩埂頭我地下交通站負責人王近英,在傳遞壩埂頭敵炮團情報時,被國民黨軍統捕獲,最後,被敵人活埋在離壩埂頭不遠的繁昌老虎(埠)。

三、交通員智送「江防圖」,泅水渡江。

根據偵察掌握的情況,地下交通員張秀之繪制了國民黨軍《銅陵江防圖》

游擊隊員張秀之繪制的國民黨軍《銅陵江防圖》

張秀之繪制了兩份同樣的江防圖。一份交給銅陵縣委,安排游擊隊員趙傍根送往江北。(另一份交給了地下黨支部書記張德發,張德發一直把這個圖保管到解放後,一直到他去世之前,把這個圖交給了他兒子,他兒子是農林村的共產黨員張良才,張良才在1985年春,把這個圖交到銅陵市黨史辦公室。)

泅渡長江送情報的游擊隊員趙傍根

這就是《渡江偵察記》泅水過江送敵軍江防圖的「小馬」的原型,新中國成立後被不少報紙媒體譽為「江南人民的使者」「渡江第一勇士」的趙傍根,趙傍根(又名趙雲)是銅陵市西湖鎮獅子山村人,1947年參加了皖南遊擊隊,是個機智勇敢的地下交通員。

4月17日晚, 為了這份重要的軍事情報的安全和攜帶方便,趙傍根將這幅40×26厘米的白毛邊紙折疊、捻緊,放入一個小瓶內,用燒化了的蠟燭油封嚴瓶口,然後用一根細麻線從瓶頸拴牢,拴在自己的腰帶上,從銅陵江邊向羊山磯進發。銅陵 游擊隊小隊長許萬榮,戰士阮德明2人將趙傍根護送到大通與羊山磯之間的燈籠溝,潛伏在蘆葦叢中。當時,情況十分危險,燈籠溝一邊兩個國民黨軍碉堡,也許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趙傍根選擇在敵人眼皮底下渡江送情報。

大約晚上九、十點,趙傍根在燈籠溝推著小木盆向長江里劃去,不料被敵人碉堡里的狼狗發現了異樣,隨著狼狗的陣陣狂吠,碉堡里的探照燈和機槍聲也緊跟著亂掃過來,這著實讓趙傍根焦急萬分,可是很快,敵人的探照燈和機槍聲就轉向了另一個方向,原來是許萬榮和阮德明他們聲東擊西,吸引敵人注意力,掩護趙傍根泅水橫渡大江。趙傍根乘機憑著高超劃盆技術,拚命向江北劃去。劃到江心,水深流急,小盆在旋渦里直打轉。為了爭取時間,趙傍根果斷脫去外衣,下水泅渡。四月的江水,尤其在夜間還相當寒冷,經過四五個小時與江水的奮力搏鬥,冷得縮成一團,筋疲力盡的趙傍根終於爬上了江北的灘塗,最先發現他的是3位解放軍的巡邏兵,當趙傍根確認這是人民解放軍,是自己日夜盼望的親人時,便解下了用麻繩緊緊捆在腰上由臘封口的小瓶子,匯報說我是銅陵地下黨派來的送重要情報的交通員,說完人就虛脫得癱倒了。

4月18日上午,渡江戰役總前委委員、指揮中集團30萬人民解放軍的譚震林,正在無為襄安白鶴觀接見無南縣渡江支前司令部的幹部和群眾,當譚震林打開瓶子里的敵軍銅陵江防圖時,抑制不住內心喜悅,拍案連聲地道「太好了!太好了!」

正是有了那張珍貴的江防圖,3日後的4月20日夜,我解放大軍首先在銅繁地段突破長江天塹、順利完成渡江突擊任務。

今日羊山磯

(羊山磯與湖北城陵磯、馬鞍山採石磯、南京燕子磯並稱長江四大名磯,位於我市主城區西南約15公里的大通鎮江岸。由於羊山磯緊逼長江,形成一段較為陡峭的江岸,突出江中,形成『江拐彎,海掉頭』的氣勢,自古就是軍事要地。千百年來,羊山磯歷經了烽火洗禮,更見證了銅陵成為江南解放第一城。)

『拾』 渡江偵察記 內容簡介

劇情簡介
淮海戰役後,解放軍某部為配合大軍 渡江作戰,派李連長率偵察班探明敵 人江防部署。李連長與吳老貴、周長 喜、小馬、楊威等戰士,乘夜色偷渡 ,至江南白馬山區與游擊隊長劉四姐 接上關系。翌晨,敵人發現江防有疑 ,令情報處長會同保安隊長侯登科率人馬搜捕。吳老貴喬扮敵軍官,巧妙地通過封鎖線,擊斃侯登科。在游擊 隊的配合下,偵察員又以民工身份混 入敵江防要塞,巧取敵江防工事圖。須臾,敵情有變,為探明虛實,偵察員們機警應變,摸清榴彈炮陣地部署。但驅車返回途中,被敵情報處長識 破。周長喜為掩護戰友脫險,壯烈犧 牲。敵人張網搜索,李連長等人與江 北失去了聯系,旋派吳老貴與小馬乘 天黑泅渡過江傳送情報。吳老貴為掩 護小馬灑血捐軀,小馬不辱使命,及 時送到情報。百萬雄師渡江南下。這 時,李連長與劉四姐揮手作別,又赴 征程。
本片於1957年獲文化部1949- 1955年優秀影片一等獎。

閱讀全文

與渡江偵察記電影內容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親春電影有哪些 瀏覽:622
百度視頻如何在線下載電影 瀏覽:608
男人的電影是什麼 瀏覽:1000
我是大哥大在線觀看電影完結完整版80 瀏覽:119
愛情電影名字怎麼取 瀏覽:699
小百合是哪個電影 瀏覽:688
今年出了什麼電影 瀏覽:251
牛氓電影歌曲 瀏覽:361
吹起笛子能傷人的外國電影 瀏覽:794
美國經典電影片段欣賞 瀏覽:956
電影台詞適合作文 瀏覽:964
真人快打電影版中文版 瀏覽:245
恐怖電影男主是老師 瀏覽:951
推薦幾部經典的電影 瀏覽:66
2020年初一放的是什麼電影 瀏覽:340
人魚故事電影費觀看 瀏覽:175
有關夢想的勵志電影點評 瀏覽:569
推薦英文電影網站 瀏覽:689
湯姆高清在線觀看電影 瀏覽:897
電影武當演員表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