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你的名字》你看完之後有什麼不一樣的感覺呢
評價新海誠的動漫,是離不了「距離感」和「全球系」這兩個關鍵字的,他的全部經典原素,雲景、夜空、電車、起落桿,全是為了更好地主要表現這兩個關鍵的專用工具。從這一視角看來,<你的名字.。>和新海誠別的全部動漫一樣,說的是同一個主題風格,想念者與被想念者中間的間距。
距離感為了更好地搭建遠高於日常的「距離感」,新海誠在不一樣的著作上都引進了SF的定義。宇宙戰爭,空架政冶,也有此次的時光互換和隕星跌落。這就是為何他的著作一直有一種全球系的覺得。什麼叫全球系?一言歸納便是敘述「在世界的中心召喚愛」的小故事。全球的運勢與主角人物角色的運勢被導演有意的聯絡起來,實質是戰爭結束後日本文化藝術中有關敘述「自我認同與全球結束」的意向和原爆情懷在文學類上的投射。
除開大家都了解的牆紙狂人、電車痴漢和交疊超虐以外,有一點要我很留意,那便是對水的應用。在誠哥那部用戶評價不咋地的《追逐繁星的孩子》里,進到黃泉路國就需要歷經一片海域,這與瀧尋覓到神體,進到「那一個全球」時涉水而過在其中有互通的精神實質核心,水在這兒變成阻隔實際和靈界界線,能夠 稱之為黃泉路之水。由此可見誠哥是一刻不停的思索著自身的著作,就算是不成功的著作也是,這類始終如一的發展,才算是我非常欽佩誠哥的地區。
『貳』 誠哥,姒月是什麼電影
有誠哥、姒月的電影是《時間遺墓1:九龍解棺》。
《時間遺墓1:九龍解棺》是由刁璐璐執導,吳斯、李若希、張藝宣、張郎、楊俊峰主演的動作電影。
講述了姜楚城、機械高手姬東旺、獵人世家姒月、富二代任明及其情人雲香然五人在一次出行中意外闖入了一個能夠使讓時間逆轉的荒遠怪村。
『叄』 你覺得《你的名字》真的適合在電影院看么
12月2日誠哥的《你的名字》在中國上映,通過各家媒體不遺餘力的輪番宣傳加上本片足夠優秀的質量,在中國動漫圈裡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首日票房即達到7451萬,激活了國內人數龐大的二次元市場。《你的名字》是誠哥時隔三年再次操刀的劇場版動畫作品,此次作品延續了新海誠作品一貫的品質,光影變幻的街道大氣唯美,貫穿天際的雲海層層疊疊,每一個畫面都能截圖下來當做桌面,人設音樂方面也是無比完美。在劇情方面,誠哥的故事講的也是很6啊,前因後果不僅說清楚了,並且還有點小燒腦。
『肆』 《你的名字》是否過譽了
身體互換是個雖不新穎但卻有趣有看點的設定,畫面一貫強項就不提了,愛情這種永遠不過時的主題,再加上講好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在沒有特別強的競爭對手的前提下,自然收獲了大成功。這是新海誠在商業上的大成功,他的作品走出了小清新的小眾范疇,第一次收獲了如此廣泛的熱度。怎麼說呢,有點像當年彼得傑克遜拍《魔戒》成名之後,終於可以有錢好好拍一部自己一直都想拍的《金剛》了。彼得版的《金剛》當然也很成功很經典,但你說它超越了《魔戒》嗎顯然沒有。而對新海誠來說相當於反了個順序,《你的名字。》更像是幫他本人打出地位的《金剛》,但一部他真正投入畢生絕學去製作的《魔戒》,還沒有到來。如果有興趣去搜一下誠哥關於《你的名字。》的各類采訪,就知道他很明顯多次強調了這種觀點:比如以前都是恨不得一幀一幀親自過目,這次更多擔任編劇把握整體,畫面等很多內容都交給了專業成熟的團隊。他要打造的是一部「有趣的」、「娛樂性強的」電影,而從來不是什麼自我突破的升華之作。說白了就是要用最優的資源做一部完成度高的,讓觀眾看得爽的電影。確實品質優秀,觀眾自然買單,這是市場選擇。本來年度票房冠軍就不一定是年度最佳電影,比起被各類好萊塢爆米花大片刷屏,你的名字奪魁已經是個意外的驚喜了。對於國內口碑而言就更簡單了,去看看近幾年中國年度票房冠軍和影史票房榜前幾名都是些什麼玩意,中國市場更加沒那麼講究。大爛片都可以創票房紀錄,稍微有亮點的都會引發各路自來水瘋狂安利,何況這種國內比較少見的精良2D動畫。xx都能吹上天,《你的名字。》自然也是怎麼吹也不為過了。
『伍』 16年超火的動漫電影《你的名字》,大家都看過吧,電影《你的名字》給你的感觸是什麼
穿越時空的愛戀?這種類型的故事在近幾年還是有不少的。用「震撼」這個略顯粗獷的詞語形容《你的名字》並不貼切,它帶給我的更多的是涓涓流水般的感動,我總能隨著劇情走進三葉和立花瀧的內心,他們在不同的時空中偶然相遇,又似乎冥冥註定中愛上彼此,並且完成了拯救村民的偉大壯舉。這個主題升華的稍微有點唐突,但是為了愛情我們什麼都願意!
影片慢慢深入,就出現了新海誠對和平和安定的大主題了,立花瀧在救三葉,也是在救整個村子,兩人在不斷地心有靈犀和角色互換中終於重逢,在那句「你的名字是?」說出後,我真的為兩人來之不易的再次相遇而感動,也感謝新海誠沒把秒速五厘米的結局搬過來,讓兩位有情人成了眷屬啊。
『陸』 如何評價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它真的和網上的評價一樣高嗎
首先要說的就是壁紙狂魔新海誠的近期的每一部作品畫面簡直精細到爆炸!
不管是《言葉之庭》還是《秒速五厘米》或是再早一點的《追逐繁星的孩子》每一幀每一個動作都精緻流暢。
追逐繁星的孩子內容還有些淺,但是後面的《言葉之庭》和《秒速五厘米》故事情節和故事的敘述就已經成熟很多了。
去年的《你的名字》一出世就各種被稱贊,pv也是傳的滿天飛,各種加長版,特別版預感相繼而出。
『柒』 如何評價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它真的和網上的評價一樣高嗎
我覺得新海誠的《你的名字》非常棒!對於我這個看了三次的小女生來說,我太喜歡這個動漫了!
真的好喜歡好喜歡這部片的畫面!這畫面的美感是一種天然雕飾般的清新柔美。無論是鄉野富有年代感的大祠堂,還是城市繁華的建築,在光與色彩的配合下,新海誠都賦予了這些景物全新的面貌。在繼《秒速五厘米》和《追逐繁星的孩子》後,新海誠這一次不選擇讓她們想《秒五》一樣錯過留下遺憾,在最後的最後,鏡頭轉到長大了的男女主角。在他們又要錯過的那一剎那,所有人都在心裡默默地喊快回頭快回頭!男主鼓起勇氣追上去一問,我們是不是認識?關鍵是女主轉過頭來,一張哭花了的臉,還有一句是的。電影在這里戛然而止,所有人提著的心就這樣有了最好的回復。一瞬間感動和釋然交錯在一起,酸甜苦辣一同迸發。
這部與時間賽跑的動漫,第一次看得我雞皮疙瘩都出了,影片雖然是老掉牙的穿越,可是這次的穿越卻被賦予了新的內容,穿越到過去拯救那神聖的小鄉村。同樣是青春愛情片,它不轟轟烈烈,乾柴烈火,可是他有了初戀那種悸動那種羞澀。就算我不記得你的名字,我仍然會記得喜歡你的感覺。
『捌』 如果新海誠還是當年的誠哥,那麼《天氣之子》的結局會怎樣
新海誠的又一力作《天氣之子》正在國內上映中,這一次誠哥又給了我們一個比較圓滿的結局。不過有很多網友認為這次《天氣之子》如同《你的名字》,是新海誠又一部妥協市場的電影,畢竟在這些人的心目中,新海誠就是要悲劇才夠味!
帆高奔跑者,走過所有他們去過的地方,都沒有找到陽菜,這些地方的人也完全沒有陽菜的記憶。他看像天空,不知從哪裡滴下一滴雨水。電影就此收尾。
『玖』 《你的名字》觀後感影評
前天去看了《你的名字》,看得很投入。這部電影笑點挺多的,坐在我旁邊的女孩都笑得挺開心的,尤其是可愛小蘿莉看到男主女身時反復自摸乳房這個梗兒……
難能可貴的是,這部電影里沒有那種刻意硬煽的程式化淚點。只是片中人物自然流露的一些情感,還是讓我看哭了好幾次。
今天再回味,坐在電影院里全情投入的那種感覺沒有了。然後意識到《你的名字》是一部好電影,但不是經典電影。這兩天看的《海洋奇緣》和《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亦是如此。
只是真的特別喜歡《你的名字》里那個名叫三葉的女孩,我被她認真生活的樣子深深地打動了。雖然她是一個動畫人物,但還是能從她身上感受到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活力十足,無限美好。她特別清純,但又特別性感。她特別接地氣,但又特別夢幻……
因為三葉認真生活,她經歷了可以用驚天動地來形容的愛情。三葉喜歡的男孩瀧同樣是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因為源於認真的勇敢和執著,三葉和瀧像神一樣逆轉了時空,改寫了天註定的命運……
如果你很認真地生活,很多人會認為你很瘋狂。如果你很麻木地生活,很多人會認為你很靠譜兒。
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像三葉一樣認真生活的女孩,你會不會覺得她很瘋狂?如果她讓你心動了,你敢去愛她嗎?你敢去追求她嗎?
那些能和認真生活的女孩彼此相愛的人真幸運啊,就像被神偏愛的人。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那些認真生活的人,就是人世間的神。
很多日本藝術家對於這一點可謂感悟至深。例如我在《穿女神氣場的你永無困境》這本書里曾介紹了日本作家岡本加乃子寫的一篇名為《老妓抄》的短篇小說。這篇小說講述了一個老藝妓“包養”了一個志向遠大的年輕男人、讓後者衣食無憂地盡情追求理想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奇特之處就在於,老藝妓對她“包養”的那個年輕男人沒有任何與情慾有關的想法。
這個老藝妓為什麼會全力支持那個年輕男人去追求理想呢?我們可以從她跟後者說的這段話中找到答案:“如果只是玩玩而已的話,無論嘗試幾次,永遠不會有什麼結果的。不管是對工作,還是對男女之情,我真心想看到你真誠且沒有一絲虛假的認真模樣。我只想近距離地看見這種奇跡發生,這樣我才能安心死去。我並沒有要你為此焦急或立刻做給我看,我只是希望看見你不管在工作上還是感情上,都能不白費力氣、徒勞無功,而是毫無遺憾地專心追求,最後能有好結果。”
岡本加乃子借老藝妓之口說的這段話,是人如何變成神這個謎的終極謎底。女人做到這一點能變成女神,男人做到這一點能變成男神。
認真生活,這原本應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一件事,就像孩子天真游戲。但認真生活似乎又變成了世界上最難做到的一件事,變成了被稱之為奇跡的一件事。
《你的名字》里的三葉和瀧做到了認真生活,所以他們像神一樣創造了奇跡。
《老妓抄》里的那個被老藝妓“包養”的年輕男人,直到小說結尾,依舊未能做到認真生活,反而出現了沉淪墮落的端倪……
只要你認真生活,你的生活就會特別接地氣但又特別夢幻,你會變成一個特別有魅力特別性感的人,變成人世間的神,像神一樣創造奇跡。
只是如果你認真生活,很多人會認為你很瘋狂,很不靠譜兒。就像《你的名字》里的三葉,連她的親生父親都會懷疑她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就像《你的名字》里的瀧,在求職的過程中不斷碰壁……
麻木生活很容易,只要隨波逐流就可以了。至於認真生活,很多時候,這不是一個能不能的問題,而是一個敢不敢的問題。
小時候不懂事,被雲之彼端還有秒速5cm坑的心酸不要不要的,現在回想起來,那也許就是青春吧。今年感謝光線傳媒將這部話題做引進了國內的大屏幕,而且還成了爆款,從此誠哥也從小眾圈子正式邁入大眾圈子。對此表示祝賀,當然從前致郁系誠哥再也回不來了。。。。
很多首次看這部片子肯定都會被畫面驚艷,哇,這個小鎮太美了,真想一輩子住這里啊,還有這么多美少女,(當然日本動畫小鎮裡面都是住著美少女)。事實上,風景的確美,生存卻是殘酷的。
小時候羨慕,哇,日本學生都要去打工,白天上課,晚上端盤子,遇到各種美少女同事,比如迷糊餐廳這樣啥啥的,事實上,為毛要打工,因為父母沒錢,沒錢啊!泡妹子要錢,課外活動要錢,動畫裡面高檔餐廳一個蛋糕2000日元,打工最低工資800,累死累活3小時才能請女同學吃個蛋糕。嘿嘿....還覺得浪漫嗎。那為啥父母會沒錢,看看動畫裡面瀧君的父親,其實應該算是中產了吧,畢竟在最繁華的新宿地區租了公寓,大概一瞧面積40平左右,東西都堆放的很緊湊,租金至少12w日元月起啊,為什麼說是租呢,因為大概率是買不起的,查了下資料那邊區域的售價45平都在2000w左右了,單親爸爸還要拉扯孩子那可能有積蓄。看過日本電視劇的更加清楚,日本職場,那個競爭激烈啊。。。40歲混到一個小部門領導就算是不錯的,工資平均600w左右,普通職員,350w左右,對不起,只能說帶小孩能在東京生存下去。想要混到領導還得是這個公司的老員工,不管多有才幹,換個公司大概率福利待遇從頭來起,所以中國很多人隨便跳槽工資翻番,日本人民應該是羨慕嫉妒恨的。
互換身體,三葉吐槽瀧“為什麼最近打工變的更多啦!”瀧回應“還不是因為你最近花錢太多啊!”
高中生就如此巨大的生存壓力,如此巨大的泡妞壓力,然而男主從不抱怨,努力工作養女友,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誠哥委婉地告訴阿宅們如果不努力賺錢,就別想著找女友啦!
我們把視角回到農村,電影太多的細節就不談了,彗星撞地球的災難如果發生,那麼大面積才死了500人,放到中國,一個工地冷卻塔都能砸死快80人。那麼小鎮上實際居民肯定不足萬人了,所以連個咖啡館也沒有。有個畫面,敕使望著遠方,說道,也許會一輩子在這個地方當個普通人吧。事實上誠哥告訴我們肯定是反的,敕使心裡的願望肯定是要去遠方出人頭地,然而現實的無奈卻讓他妥協,對待父親想讓他去工地實習的態度就可以看出。而女主三葉更加直接,吼了一聲“讓我變成東京的帥哥吧”!於是!As you wish!
日本的農村究竟發生了什麼呢,首先和中國農村一樣,宅基地都是蓋獨棟,再次,和中國一樣,都是種地。最後,和中國一樣,太多的空巢老人。老人在農村的工作擠佔了年輕人的位置,於是要麼子承父業,要麼去大城市尋找機會,這也造成了鄉下的繼續種地,種地平均年齡也一年年升高,年輕人全去東京端盤子了。沒有年輕人的地方自然也沒活力。電影中一句話概括了日本邊遠小鎮,沒人願意嫁過來!!所以災後為啥不重建,小鎮的居民全藉此機會跑到大城市東京等地區了。
畢業之後找工作,自學成才靠信仰沒有機會。男主那麼努力地求職,只是一次次被拒絕。所以讀大學非常重要,大學畢業出來起薪好歹在20w以上,租個房子,吃飯零花基本能養活自己,當然也就這樣了,想談女朋友結婚基本屬於做夢。日本條件好點的女性要求可是很高的,基本屬於寧願不結婚也不會降低生活質量結婚。所以阿宅們,高收入高學歷才是泡妞的基礎,不然你學男主到路上搭訕一個漂亮女孩“我們好像認識”,十有八九被扭送派出所。
最近幾年無聊時候也會帶著姐姐大人去東京買買東西,去鄉下泡泡溫泉,實際看到的情況也和資料中查的差不多。無論在哪裡,工作的老人也佔了三分之一以上。越偏的地方越糟糕,似乎除了遊客看不到特別多的活人聚集=_=。而東京卻是人多忙成狗。明顯誠哥這么多年來,也是患上了大城市憂慮症,越大的城市裡面越活的孤獨,這么多人,這么多美女,竟然難以找到一個老婆,真這么想那就是大錯特錯,誠哥早就是人生贏家,娶了大明星,女兒又可愛聰明。千萬不要被他越來越猥瑣的相貌欺騙,最該燒的就是他。
電影在男女主角相視一笑中結尾,喂給大家一坨大大的狗糧。結合誠哥的人生軌跡,簡直是滿滿的惡意嘛!
(題外話,安倍經濟學的根本之一就是鼓勵年輕人不要來大城市,還是去日本鄉下種地,頭兩年每年補貼150w,還免費交你種田,低息無息農業器械貸款。還可以各種農村美少女養成,安倍政府在農業上面的各種措施還是相當nb的,大數據,雲監測都普及化了。而中國農村的地大部分都是化學肥料澆灌的一坨翔啊,如果沒錢,選擇回農村種田養豬也是不錯的選擇。)
最後,我還是喜歡總是淡淡憂傷(NTR)結局的新海誠,男主必須努力再努力,最後初戀女友都變成別人的妻子,這才是這個社會的殘酷真相啊。
這是繼《秒速五厘米》、《言葉之庭》之後新海誠第三次將東京都作為故事的舞台,對街景的描繪一如既往地精緻細膩,標志性的光影運用與雲海疊層依然沒有缺席。 片中不少地方和新海誠之前的作品存在密切的關聯,例如,鄉村少女和都市少年相遇的大體構思,在今年新海誠與日本教育機構Z會聯合打造的特別短篇《Crossroad》里已初露端倪;瀧和三葉在夢中互換身份,彼此發覺後,通過雙方留在手機里的訊息進行交流——只能通過手機進行聯系這一設定在早期的.個人短篇《星之聲》里就出現過;三葉抬頭仰望彗星的場景,與《秒速五厘米》中主角們望著向天發射的人造衛星的場面構圖極為相似;男主角通過夢中留下的線索尋找下落不明女主角的情節也似曾相識,對,這是《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里有過的劇情;三葉的古文老師正是《言葉之庭》的女主角雪野,聲優也是花澤香菜(應該有不少人聽出來了吧),至於她為什麼會在糸守町就留給觀眾想像了。
由此我們似乎可以窺見新海誠自始自終都莫名熱衷的那些元素:少男少女,手機(通訊方式),時間,空間,星星與夢,而如何將這些元素自然地串聯起來是他一直以來的創作傾向。於是在厚積薄發之後,集大成的最新作《君之名》就這樣誕生了。
本作的主題兼關鍵詞:連接(結び)。關於這個詞的解釋,在祖母和三葉姐妹倆的對話中得到了最直接的表達:“紗線的縫制、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以及時間的流逝都是一種‘連接’。” “喝的水、吃的飯、飲的酒,這些構成肉體的物質與靈魂的關系也是‘連接’的表現。”
新海誠作品中飄渺不定、若隱若現的男女感情總是需要某種類似信物的東西來維系,如《星之聲》里的簡訊,《言葉之庭》里的鞋子……在《君之名》里則是名字。我是誰?你是誰?名字誕生於人類歷史早期的社會交往中,其最本質的作用是用來區分個體,通過賦予每個人獨特的象徵意義,讓我們更好地連結了彼此。每逢時空斷裂、夢醒時分,瀧和三葉都一遍遍呼喊對方的名字,試圖與瀕臨消失的記憶抗爭,“不想忘,也不能忘”,因為唯有記住名字才能記住彼此的存在。
八年後的東京,他們於人海中再次相遇。8這個數字也有特別的含義。《星之聲》的男主角阿升曾說過:“光速需要花費八年時間的距離,和所謂永遠沒有什麼區別”。在那個故事裡,八年是信息從天狼星傳達到地球所需的時間。他在地球的這一端等待著遲到了八年的簡訊,而她在茫茫宇宙的另一端漸行漸遠,再也不見。八年可以是一瞬也可以很漫長。所幸這次男女主角的擦身而過有了善終,彷彿在彌補《秒速五厘米》的結局所帶來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