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分水嶺電影簡介

分水嶺電影簡介

發布時間:2022-10-17 11:18:01

❶ 《天下第一》為何被稱為武俠劇的「分水嶺」

我們常常聽見一句話「某某之後再無某某」這句話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比如說影視圈中,一部影片取得了讓後面的很難超越的成功,那麼就可以用上這句話,而且也可以把這部影片當作同類的一個分水嶺。早些年的時候香港的武俠劇可以說是深受很多觀眾的喜歡,但是近幾年的武俠片要麼翻拍,要麼就是讓人覺得更像是仙俠,因為沒有武。

可以說,這個電視劇之後的武俠片就有些變了味道,很多武俠片給人的感覺更像是仙俠劇,因為主角在打鬥的時候全靠威亞,好看是好看,但是完全沒有武術的魅力,僅僅讓人覺得很仙。

❷ 沈騰的分水嶺,就是這部25.7億的《西虹市首富》

「誰點的主食?趕緊把這惡習給我改了,吃龍蝦一樣能吃飽。」

現在回看這部《西虹市首富》,還真能稱作上名副其實的大滿貫電影。

18年7月份是個神奇的月份。

那個月,神作《我不是葯神》正在院線憑借出色的口碑,以黑馬的姿態瘋狂侵佔著票房佔比,以幾乎每天兩億的姿態稱霸了國內院線,就連姜文的《邪不壓正》都不能傷及分毫。


就這么持續了十幾天後,葯神已經圓滿完成了任務,累計票房達到了30億有餘。

那個時候人們都以為這不過是曇花一現,豈料,葯神剛剛退出舞台,另一朵曇花接踵而至。

就在葯神上映第23天,《西虹市首富》橫空出世,一舉斬下巨石強森的《摩天營救》問鼎第一,就連同一天徐克的《狄仁傑四大天王》都只能在他身下收拾殘局。

第一天2.2億,第二天3.2億,第三天3.5億。


僅僅上映三天,《西虹市首富》就斬獲了將近10億票房,不僅讓電影院摩肩接踵,這狂妄的姿態也讓不少同檔期電影紛紛退讓。

最後就這樣一部沒有大製作、沒有一線明星主演的作品,生生砍下了 25.7億 票房,位列2018年總票房第四名。

這也成為了開心麻花所有電影的最高票房。

《西虹市首富》是閆非和彭大魔繼《夏洛特煩惱》之後的第二次合體,當然他們就拍過這么兩部電影。


作為開心麻花的舞台劇創作團隊,他倆對戲劇張力極強的類型片劇本極感興趣,也懂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方便。

所以當他們看到《布魯斯的百萬橫財》的時候,就已經按捺不住了。

眾所周知,《西虹市首富》改編自國外電影《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購買了改編版權。


原著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布魯斯」的黑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舅父的三億美元遺產從天而降,但前提是一個月內必須花光3000萬美金。

該電影於1985年上映,但追溯源頭的話,其實都是來自於1902年的同名小說。

該小說自從出版之後,就曾多次被電影翻拍,好萊塢、英國、寶萊塢、以及巴西都有過翻拍作品,總算下來將近13部孿生電影。


小說原著中,主人公只需要花掉100萬美元,但經過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到了《西虹市首富》已經達到了10億人民幣,摺合成美元也要1.4億美元。

對於導演一下子提升到10億,沈騰還曾經對此瘋狂吐槽:

「找個放十億的地方得的多少錢,在加上這十億,再雇十個人看著這十億,再雇五十個人看著這十個人,這錢得三十億起吧!」

電影中,編劇特意加入了當下最流行的「碰瓷」戲碼,

戲外,《西虹市首富》在大獲成功後也因為劇本被「碰瓷」。

而且編劇特意指出電影中「高爾夫」「除草」等情節極為相似,後來,在雙方的質證及辯論下,未當庭宣判,時至今日仍無結果。


不過訴訟公堂之後,不少不明白來龍去脈的網友,以為開心麻花抄襲了《布魯斯特的百萬橫財》。

這確實是錯的,人家是正規購買的翻拍版權。

話說回來,《西虹市首富》於15年開始籌劃,那時候《夏洛特煩惱》正在院線力挽狂瀾,兩部電影都為兩位導演的作品,所以不難發現這兩部的聯動。

《西虹市首富》中兩個人驅車開過的大橋,名為「冬梅大橋」。


而《夏洛特煩惱》中無論是沈騰租的豪車,還是「西虹市第七中學」「西虹市醫院」亦或是車站,都表明了都同屬一個城市。

難不成開心麻花也要搞「宇宙」?


另外,《夏洛特煩惱》中幾乎所有演員都搬家到了《西虹市》,這也是一個人皆盡之的梗。

電影在宣發時期就以此為賣點,基本上除了「馬冬梅」,其他演員都搬到了西虹市。

所以,兩個故事都是在「西虹市」發生的。

為什麼對「西虹市」如此著迷?

一個是因為導演認為「西虹市」很好記,而且諧音梗比較幽默,而另一個據說沈騰是齊齊哈爾的老家,那裡就有一座「西虹橋」,他小時候就在那附近,就有了「西虹市」。

而且齊齊哈爾的烤肉極為出名,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王多魚要請「拉菲特」吃烤腰子。


在1985年的原作中,主角是一位棒球手,但導演為了適應本土化改編,就特意改成了「守門員」,寓意能守住金錢的「底線」。

電影中還特意在第一幕中添加了王多魚的那句台詞。


電影開拍前,為了讓更符合運動員形象,導演特意讓沈騰減肥,沈騰隨後立即辦了健身卡,又健身又請私人教練,還定下了每天5公里的長跑計劃。

但還沒開始,沈騰就因為猛不丁的鍛煉弄傷了腳踝和髖關節,無奈之下導演只能改變風格,反而讓沈騰增重到了163斤。

後來在拍攝足球戲的時候,沈騰被「折磨」到關節積水,其他演員也苦不堪言。

本來這一段原計劃只留一小部分,但由於拍攝實在太辛苦,就生生留下了10多分鍾。


在足球戲中,庄強侮辱高然的老婆,高然氣不過直接動手,最後被紅牌罰下,其實是取自06年的世界盃聯賽的真實事件。

那一年決賽,義大利後衛馬特拉齊在防守時,故意拉扯糾纏齊達內,而且嘴上也不閑著一直在侮辱齊達內的家人。

齊達內最後忍無可忍用頭頂了馬特拉齊的胸膛,馬特拉齊順勢倒下,齊達內吃了一張紅牌,這就是著名的「齊達內頂人」事件。


同樣,在2014年世界盃中,英格蘭一名隊醫看到進球之後欣喜若狂,最後卻因為瘋狂的慶祝動作踩到了水瓶而摔倒。

這一情節也被寫進了電影中,教練換好隊服後,還沒上場就被抬出了場外。


另外,王多魚「十億」的發型,其實是王思聰同款。

而天降巨財和球隊、投資等等的故事也被披上了「王思聰光環」,許多觀眾當時甚至笑稱電影應該叫 《當王思聰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還有王多魚飛身入水,在漱洗的過程中故意將口水吐到池子里,還有足球戲中經典的「人牆防護」。

我想即便不是影迷也能猜到是在致敬周星馳。


而且不僅是周星馳,就連好萊塢的喜劇之王「金凱瑞」。

電影里出現的那張1000萬的支票,簽名是漢字寫的「金凱瑞」,這正是好萊塢著名喜劇明星Jim Carrey。


他出身貧困,早年間父親丟了工作,母親患上了抑鬱症。

跌落谷底的金凱瑞為了鼓勵自己,特意寫了一張假支票,簽上了1000萬美元。

後來,金凱瑞大獲成功,但父親卻在同一年離他而去,金凱瑞將那張假支票換成了真支票,放到了父親的墳墓中,作為對父親的緬懷與追念。


台灣演員九孔飾演的銀行託管員,在球隊聚餐的時候,王多魚特意抽走了他們的食物,換成了「統一」桶面和茶葉蛋。

至於這兩者,我想無需多言吧。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很多本土化改編的橋段與情節,比如「碰瓷」「和巴菲爾吃飯」「捐款名單」等等...可以看出,這完全是一部國內的「事件簿」。

與其他喜劇不同的是,開心麻花的作品總是喜歡就地取材,用嘲諷冷笑的方式來引起當下觀眾的共鳴,雖然他們的作品總是面臨著刪改與審查,但他們的作品總是會有一絲餘味,附著了高度的 社會 性。

與只追求滑稽表演的其他作品相比,高下立判。


現在看來,《西虹市首富》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其實是開心麻花經過三部電影的洗練後,終於研究出一個核心與笑料的平衡。

從2015年,開心麻花的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之後,這個喜劇團隊就此出現在群眾眼前。

憑借著當年「郝建」的余溫和扎實的喜劇功力,《夏洛特煩惱》在當年取得了巨大成功。


盡管包袱笑料到今年仍然被人津津樂道,可故事的內核卻成為了電影的爭議點。

夏洛特的黃粱一夢,到底是在闡述一個「最初的美好」之道理,還是營造了一個「屌絲的自我欺騙」?


開心麻花痛定思痛,後來《驢得水》取得了8.3高分,幾乎達到了近幾年喜劇電影的天花板,人們對開心麻花豎起了大拇指。

可口碑並不能當飯吃,《驢得水》因的滿堂喝彩,卻只拿到了1.72億票房,只有《夏洛特煩惱》1/8的成績。

到了開心麻花的第三部電影《羞羞的鐵拳》,則全然落入了喜劇套路的窠臼。

電影雖然仍能激起人的放聲大笑,但這性轉的設定和打拳的背景,無非就是為了強烈的喜劇反差而服務的類型片而已。

這一次是對票房的妥協,也是現實的服輸。


然而第四部作品《西虹市首富》,以完全本土化的改編和極具諷刺意味的主題,力求每個包袱都能讓人看懂,在會心一笑的同時,還能深思其背後的 社會 意義。

這部電影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到了極致平衡,老少皆宜的包袱和值得深究的主旨,讓受眾群體橫跨了幾代。

如果說《夏洛特煩惱》讓當初的「郝建」成功在大熒幕上站穩了腳跟,那麼這部《西虹市首富》就足可以證明沈騰已經成為國內喜劇的頂樑柱。


《西》前,沈騰不過是在各大電影中客串,但凡主演的作品幾乎全是開心麻花亦或是一些小成本製作。

《西》後,沈騰主演了韓寒的《飛馳人生》,搭檔黃渤賀歲檔《瘋狂的外星人》,參加各大綜藝,還成了《王牌》的隊長。

2020年春晚舞台上,那個「郝建」搖身一變,竟然成了 「郝科長」。


曾經沈騰抱怨過自己下飛機,只有兩個人粉絲接機,為此還意難平好久。

而現如今陳騰電視里成了「綜藝之神」,大銀幕里是「百億票房男神」,他隨便一個發言就能登上熱搜,隨便一次出境就能奪取焦點。

至此,就如沈騰的體重一樣,那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品演員,轉眼成了圈內舉足輕重的喜劇大咖。

在「趙氏」漸退,「郭氏」轉綜的情況下,沈騰和黃渤、徐崢包攬了大銀幕喜劇的半壁江山。

——全文完。

❸ 分水嶺的哲學含義

分水嶺
1)相鄰水系(或河流)之間的山嶺或河間高地。降落在分水嶺兩側的降水沿著兩側斜坡注入不同的水系或河流。如秦嶺就是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秦嶺以北的降水流向黃河,秦嶺以南的降水流向長江。大別山是長江水系於淮河水系的分水嶺,南嶺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
2)比喻不同事物的主要分界。

電影名:分水嶺
導 演:李俊
編 劇:黎陽 陸柱國
主 演:張勇手 周正禹 劉教級 高保成 安琪
上 映:1964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黑白
類 型:劇情片

分水嶺 (1964)故事梗概
竹蘭縣百花山人民公社,有個分水嶺生產隊,村上有兩個親兄弟,哥哥叫李雲龍,弟弟叫李雲虎。全國解放前夕,為鬧翻身、保衛勝利果實,弟弟參加了解放軍,哥哥仍然在村裡參加農業勞動。過了十幾年,哥哥在分水嶺當生產隊長,弟弟在部隊當指導員。為了支援農業生產,弟弟從部隊轉業回到了竹蘭縣。縣委本想分配他到公社去工作,但是他覺得自己離開農村太久,對農村情況不了解,要求到生產隊當社員。於是縣委就把他分配到分水嶺生產隊去了。李雲虎回到分水嶺生產隊,在思想上與自己的哥哥合不來。他認為哥哥敵我不分,階級路線有問題,哥哥認為他剛回到農村不了解情況,看問題主觀片面。因此,兄弟之間產生了矛盾。分水嶺有個老貧農,叫張老實。原本是隊上的車把式,他勞動積極,關心集體,敢同壞人壞事和階級敵人進行斗爭。因此村裡的壞人誣陷張老實,說他打瞎了大青騾子的一隻眼,李雲龍不問青紅皂白把他的車把式撤了。接替車把式的是地主分子閻萬山。閻萬山在李雲龍面前表現得很老實,但是背後卻搞投機倒把,胡作非為。一次,他夥同保管員孫啟棠盜竊隊上的肥田粉,被張老實發現了,但是他卻反咬一口,說是張老實偷的。李雲龍自從娶了孫啟棠的女兒孫桂蘭為妻後,思想逐步變質,他一心想走個人富裕的資本主義道路,群眾的意見和李雲虎的勸告他都聽不進去,而輕信壞人的讒言,認定張老實打瞎了騾子眼睛,偷了隊里的肥田粉。李雲龍被壞人利用,成了階級敵人的一桿槍。後來,在李雲虎、張老實的帶領下,依靠貧下中農,終於查出事實真相。原來李雲龍的岳父孫啟棠是一個逃亡地主,還鄉團的團長,是血債累累的反革命分子。他在解放初期偽裝貧農,改名換姓混進了分水嶺,和當地的地主、壞分子勾結在一起,一方面打擊陷害貧下中農,一方面把李雲龍拉下水,企圖奪取分水嶺的領導權。孫啟棠的罪惡事實被揭發以後,被依法逮捕,送回原籍交給群眾處理。閻萬山重新戴上了地主分子的帽子,由群眾監督勞動。李雲龍被撤職,貧農出身的張老實被群眾選為生產隊長。
編輯詞條

❹ 世界電影史上的三十部冷門神片,每一部都堪稱經典


1、《控方證人》 世界影史最偉大的懸疑片, 這是一部偉大且空前的電影。影片改編自 阿加莎·克里斯蒂 的同名小說,比利懷爾德導演,首先相信所有人對 阿加莎·克里斯蒂 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作為世界「推理文學三巨頭」,阿加莎的名字早就成為了文學史上難以抹去的焦點。影片上映至今已逾六十年,卻仍沒有一部能超過甚至堪比它的懸疑片出現。縱觀世界電影百餘年 歷史 ,它無疑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電影之一,它的出現不僅將整個懸疑類型片的檔次抬高,更樹立了近半世紀懸疑片所通用的模式典範。

2、《切腹》私以為最能代表日本的曠世作, 談電影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下導演小林正樹。作為日本的電影巨匠,小林正樹不僅是與黑澤明、市川昆、木下惠介齊名的「日本影壇四騎士」,更是亞洲最負盛名的導演之一。小林正樹最具風採的就是敢於用民族性元素、 社會 性寓言,對日本的帝國主義、極權制度進行反思性的抨擊。同樣,這部《切腹》也有關於反極權的剖析,影片借復仇的主題,不僅講述了時代變革下武士道的幻滅,更大肆批判了極權制度下的草菅人命。

3、《生之欲》黑澤明天皇被低估的現實神作, 講述了一個身患絕症市民科科長,臨死前結束自己三十年公務員渾渾噩噩「木乃伊」生活,然後選擇獨自跟迂腐的體制抗衡,只為尋找人生最後意義…感人肺腑發人深省,力薦再力薦!

4、《桃色公寓》 六十年前辛辣的荒誕喜劇鼻祖, Baxter(傑克·萊蒙 Jack Lemmon飾)是紐約一個大公司的小職員,他的單身公寓經常被公司的高層們用去當作幽會的場所,Baxter也因此獲得不少升遷的機會。Baxter暗戀著公司的電梯女郎Fran Kubelik(雪莉·麥克雷恩 Shirley MacLaine 飾),這天他終於鼓起勇氣約了她晚上一起去看一出戲劇。然而Baxter等了一晚卻未見Fran的蹤影,原來Fran是公司的高管有婦之夫Jeffery Sheldrake(弗萊德·麥克莫瑞 Fred MacMurray飾)的地下情人,本片獲1960年奧斯卡十項提名,贏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在內的五項大獎。

5、《恐懼的代價》可能是影史最牛的懸疑片了, 無以復加的驚險酣暢顫栗、無以復加的技法節奏剪輯,驚險刺激絕對讓人嘆為觀止。戛納柏林雙最佳實至名歸,亨利·喬治·克魯佐超神了。該片講述了一家石油公司因大火焚燒油井,急需硝化甘油來滅火,在重賞誘惑下,四個落魄男人冒險運送硝化甘油途中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影片在當年斬獲金棕櫚獎跟金熊獎。影史唯一一個!!!!

6、《惡魔》 比希區柯克《驚魂記》還燒腦神作, 德拉薩爾寄宿學校里,女教師克里斯蒂娜和丈夫、校長米歇爾·德拉薩爾感情不偕,德拉薩爾對待他妻子也很粗暴。克里斯蒂娜經過長時間考慮,決定擺脫丈夫,在另一個教師、女友尼古爾的勸說下,她們決定實施一個謀殺計劃……七十年前電影,技法懸念營造都臻若化境,甚至比希區柯克《驚魂記》還要早一些,基本毫無瑕疵,結局更是多重反轉,後世太多懸疑片都借鑒於此。

7、《超脫》電影版「人間失格」,難以比擬, 說實話,我並不推薦你看這部電影。影片所傳達的悲傷冷漠、消極哀怨的人生態度會讓人感到不適,更會刺激到敏感者讓他們陷入沉思與焦慮,最後,所有人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活著究竟還有什麼意義?影片的名字叫做《超脫》,何為超脫?應對超脫於世外的豁達心態;但存活於世的人哪能割裂與世間的聯系,當世俗的人背負著世俗的枷鎖,當世俗的人陷入自我的蒸籠里。 存活於世的人,死亡才是超脫的唯一途徑。

9、《狩獵》探尋人性真正黑暗底色的神作, 其實現在聚焦性侵題材的影片並不少見。在美國有《聚焦》、在韓國有《熔爐》、在中國也有屬於我們的《嘉年華》,而這幾部影片基本都是通過真實視角、白描表達,來揭露人性的罪惡猙獰。當《狩獵》以一場反常規設定給我們提出問題,再以事實的鋪陳將確鑿的答案推翻,其實影片還是以性侵為引,在講述謊言變事實的同時,更控訴了當代大眾的愚昧盲目、以及如何站在道德高地釋放人性惡靈。

10、《瑪麗與馬克思》告訴你自我應該與世界和平相處, 其實影片從表現形式來看確實有些少兒不宜。頗為恐怖的畫面基調、或關於自殺、死亡、病態人格的探討議題,影片在充斥著荒謬、怪誕的風趣同時,更為作品籠罩了一層壓抑的窒息感。但實際上病態也好、自殺也罷,其不過是呈現手法上的幌子。影片所要表達的,則是以寫實手法傳遞人性溫暖及對生活的希冀。

11、《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內斂的溫情、探尋生命意義, 如果《飛屋環游記》中的老爺爺活在現實里,在經歷了膝下無子、妻子逝世、房屋強拆等一系列的打擊後,你覺得他會做什麼抉擇? 而有這樣一部電影或許能給你答案。 劇情里的老人同樣膝下無子也同樣深愛的妻子離世;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打擊後他能做的只有自殺。

12、《愛在日落黃昏後》(三部曲)愛情片中的聖經, 最美好的愛情應該是什麼模樣?這個系列電影似乎給了我們答案,最美好的愛情不僅需要乍見之歡的幸運更需要久處不厭的陪伴。在電影中沒有謊言也沒有背叛,有的只是話癆似的對談、當然還有對性愛直言不諱的爛漫。 聽起來也許無趣而荒誕,但仍改變不了它是經愛情片中的經典。 因為就如同那句台詞所言 「這就是生活,也許它並不完美,但卻真實」

13、《怪談》日本恐怖片的真正先驅! 《怪談》改編自小泉八雲創作的同名小說。小泉八雲,堪稱現代怪談文學的鼻祖,由於《怪談》一書取材民間涉獵廣泛,神鬼、狐妖、雪女驚悚元素不絕如縷,精妙故事裡又蘊含日本傳統文化意境,因此也被評價為日本版的《聊齋志異》。在拍攝中,小林正樹也將《怪談》中虛幻意境渲染到了極致。

14、《發條橙》一部備受爭議的世界級禁片!豆瓣8.5 在電影史上,《發條橙》的地位始終顯眼且窘迫,一方面它鑄就了庫布里克在電影權威獎項的新高峰,其中影片不僅獲得紐約影評協會年度最佳影片獎、更摘得奧斯卡金像獎五項提名,另一方面它又是電影史最被「嫌棄」作品之一,作為電影史上第一部探討人類精神領域的科幻片,當導演對色情、暴力場景大肆渲染,也註定了影片長時間內的「了無音訊」!在美國《發條橙》不僅被定為X級(即嚴加限制級),在多場合被限制放映,在英國它更被認定為是幾件謀殺案的「元兇」!

15、《愛爾蘭人》21世紀以來最後黑幫史詩巨制! 相較神作標簽,似乎黑幫史詩作更適合它。畢竟從各方面《愛爾蘭人》都是向《教父》看齊的!在這方面僅演員陣容便窺得一二,演員上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除了找來合作過《好傢伙》《賭城風雲》等多部黑幫片的羅伯特·德尼羅,更請到了主演過《教父2》《聞香識女人》的阿爾·帕西諾與之飆戲。

16、《影武者》 時代模版,中國大片全抄這, 日本戰國時代三雄之首的武田信玄(仲代達矢飾),號稱「甲斐之虎」。他的信條是「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當武田信玄包圍德川軍的野田城,即將直取京都完成霸業時,他被敵人的狙擊冷槍打中,重傷瀕死。臨死前,他留下遺言要部下隱瞞自己死訊三年。先前弟弟武田信廉(山崎努飾)找到的替身(仲代達矢飾),原為竊賊的他面貌和信玄酷似,即日本人所說的「影子武士」,擔當起了重任。基本塑造大片通用模版,尤其是構圖跟分鏡,可以說是超前時代幾十年,張藝謀前幾年的《影》就是模仿的這部。

17、《你逃我也逃》 黑色幽默的真正鼻祖, 二戰期間在被佔領的波蘭境內,一群舞台劇演員在約瑟夫·圖拉和他的妻子瑪利亞的帶領下,同納粹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斗爭——一個間諜帶來了一封可能會摧毀波蘭抵抗運動組織的密信。於是,約瑟夫他們必須竭力去阻止此事的發生,絕對不能讓這封信落到德國人手中。夠戲劇、夠荒誕、夠逗樂。

18、《洞》 越獄懸疑片中的神來之作, 法國犯罪片大師雅克·貝克執導的經典越獄片《洞》,堪稱電影史上關於越獄題材最偉大的影片。這部雅克·貝克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入圍1960年第13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榮獲法國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影片獎、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外國男演員提名、法國《電影手冊》十大佳片之一等多項殊榮。 步步懸疑,環環相扣。

19、《殺死一隻知更鳥》 同名經典改編的偉大佳作, 芬奇除了是一個慈父,還是當地一名勇於伸張的律師。這天他接到一宗強奸案,被告是黑人羅賓遜(布洛克·皮特Brock Peters 飾),而受害者是一名白人女子。這樣一個案件,在那個種族歧視相當嚴重的年代,羅賓遜的境況堪憂。即使芬奇找到了他沒有犯罪的證據,也不足以讓人們拋開種族成見。芬奇在法庭上奮力維護事實和法律的公正。獨自對抗整個世界的不公,偉大不朽之作。

20、《史密斯先生到華盛頓》 理想主義者的不朽頌歌, 美國的一個小鎮,Jefferson Smith(詹姆斯·斯圖爾特 James Stewart飾)是當地的童子軍的首領,深受青少年們的喜愛,被選為新的參議員,來到了華盛頓。遇到了他父親的老朋友,同為參議員的Joseph Paine(克勞德·雷恩斯 Claude Rains飾),並且迷上了Joseph的漂亮女兒。前半段詼諧風趣,後半段男主獨自對抗整個迂腐國家,國會上讀美國憲法情節成為劃時代經典。

21、《天堂與地獄》日本版《寄生蟲》,卻超前半世紀! 該片由黑澤明執導,三川敏郎主演,該片改編自愛德華·麥克伯恩所著《國王的贖金》,講述了某鞋業公司的專務權藤金吾與綁匪銀次郎之間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比想像中精彩,前半段懸疑後半段上升 社會 問題。

22、《卡比利亞之夜》 如夢如幻、超越時代的印記! 費里尼執導的劇情電影,該片講述了花街女卡比利亞不斷尋找真正的愛情卻屢屢被欺騙的故事,這部電影屬於費里尼一個分水嶺,而影片中很多橋段設計、藝術手法在如今仍然被引用模仿,適合骨灰影迷觀看。

23、《雨中曲》 影史最偉大的歌舞片,卻毫不枯燥! 算是人生必看經典之一!以好萊塢從默片時代過渡為背景,講述好萊塢演員唐與合唱隊女孩間愛情故事,影片雖然是部歌舞片,劇情卻相當詼諧幽默,而歌舞內容更是毫不突兀,其中最經典的雨中獨舞橋段更是成為不朽經典。2006年,該片被美國電影學院選為「25部最偉大音樂電影」第一名,2007年,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100部最偉大影片」,該片位列第5位。

25、《日落大道》 關於時代的印記,荒誕驚艷! 該片以好萊塢從默片時代過渡到有聲片時代為背景,講述了一位自戀的女明星因無法接受情夫背叛自己,於是將情夫殺死的故事。懸疑加黑色,對時代的反思,關鍵不無聊很好看。

26、《生活多美好》 人生必看,聖誕節必看!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喬治在聖誕夜喪失信心,准備自殺。於是,上帝派了一個天使,來幫他渡過這個危機。在天使的指引下,喬治看到了如果自己沒有來到這個世界,很多人的人生會變得不幸和痛苦。他由此明白了自己生命的價值何在。2006年,《生活多美好》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為「百年百部勵志電影」榜首。

27、《卡薩布蘭卡》 不輸《亂世佳人》,愛情聖經! 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商人里克手持寶貴的通行證,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的到來使得里克與伊爾莎的舊情復燃,兩人面對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難以抉擇的故事。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了史上「101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該片排名第一!

28、《電話謀殺案》 影史最精彩懸疑片之一,希胖巔峰作。 推理作家馬克·哈列第乘坐輪船就要到達港口了,然而湯尼和瑪戈卻各有心思。一年前,瑪戈對於湯尼很不滿,於是就與馬克產生了感情。馬克回到美國後和瑪戈仍然有書信來往。原來湯尼早已知道妻子的秘密,並且要謀奪妻子的家產。然而這場謀殺不到最後誰都猜不到結局!

29、《騙中騙》 局中局中局的鼻祖作,後世都抄這個。 該片講述了詐騙集團小弟胡克和好友康多爾夫一起利用騙局為老大魯薩報仇的故事,而其中環環相扣的騙局跟多重反轉的結尾被後世爭相模仿。

30、《偷自行車的人》 新現實主義經典作,影史十大不朽之一。 二戰過後,羅馬同許多城市一樣,充斥失業和貧困,人們常常為一個工作機會爭得頭破血流,電影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工人的悲涼遭遇,反映了當時義大利的 社會 狀況。不多說,電影愛好者必看。文藝青年必看。

❺ 電影《十八勇士》演員表都有誰

該電影由國家一級演員宋春麗,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團長祝新運,及內地人氣小生宋楚炎等演員聯袂主演。

《十八勇士》由中視坤益(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和長治市委市政府、武鄉縣委縣政府合作拍攝的電影。

電影取材於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山西武鄉的真實事件。該片於2020年10月28日在電影頻道CCTV-6晚20:15首播。


電影《十八勇士》內容介紹:

1943年犧牲在武鄉縣分水嶺鄉南關村的18位的悲壯烈士故事為主線,展示了武鄉縣地下工作者在黨的領導下與日本侵略者鬥智斗勇,堅貞不屈。

以身報國的英雄壯舉,熱情謳歌了八路軍將士和老區人民為抗戰勝利所建立的豐功偉績,情節生動,故事感人,是一部愛國主義作品。

❻ 張藝謀的「分水嶺」,是從周冬雨開始的

張家口赤城縣的魏敏芝,是近20年來最為特殊的一位演員。

素人出身的她因為出演《一個都不能少》走入大眾視野,之後聽從導演張藝謀的建議回歸學業,後來雖然她自己很有野心,做過一些嘗試,但最終還是消失在了大眾視野里。

當時的「謀女郎」就是一塊金字招牌,除了像魏敏芝這樣的特例,其他謀女郎幾乎都成了影視圈的中流砥柱。

第一代謀女郎鞏俐 ,1987年出道,迄今戲齡34年,國內的獎項不必多說,主演的電影也在歐洲三大電影節拿了最高獎,已經成為了華語影壇女演員第一人(和張曼玉並列),人稱「鞏皇」。

第二代謀女郎魏敏芝、章子怡、董潔 ,都是2000年左右出道。

其中 章子怡 在1999年主演《我的父親母親》時還在中戲上學,21歲出演李安的《卧虎藏龍》,34歲又遇到了王家衛,出演《一代宗師》拿到12個影後。

另一位 董潔 憑借《幸福時光》出道,雖然沒能走向國際,但也出演了大熱電視劇《金粉世家》,留下了冷清秋這樣經典的角色。

第三代謀女郎周冬雨、倪妮 ,都是2010年前後出道。

周冬雨 憑借《山楂樹之戀》讓人耳目一新,後來也憑借《少年的你》、《七月與安生》等作品獲獎無數,目前已經是無可爭議的90後女演員第一人。

不過盡管她是繼周迅、章子怡之後第三位「三金影後」,演技也沒得說,但因為戲路偏窄,還是給人一種「矮子里拔將軍」的感覺。

同期另一位謀女郎 倪妮 ,出演《金陵十三釵》時也還在南京傳媒學院上學,但電影中的扮相、表演卻極為驚艷。

這些年倪妮雖然獲獎不多,但作品從來沒斷過,年初還和「天王」劉德華演了情侶,也因為 時尚 的衣著頻頻上熱搜。

第四代謀女郎張慧雯 ,2014年憑借《歸來》出道,可惜出道即巔峰,之後一落千丈,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她曾是謀女郎,今年3月份《日不落酒店》被罵得狗血噴頭,女主演就是她。

第五代謀女郎劉浩存 ,剛出道就出演了《一秒鍾》、《懸崖之上》、《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類大熱電影,和張譯、於和偉、易烊千璽都有合作,最近又被韓寒相中出演了電影《四海》,這次她的搭檔變成了沈騰、劉昊然。

劉浩存清純的長相、充滿靈氣的演技和業內的資源傾斜一度讓人對她十分看好,然而接踵而來的負面新聞,還是讓她未來的演藝道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簡單盤點完五代謀女郎,我們可以發現兩點——

第一,老謀子眼光確實毒辣,後期調教能力也確實厲害。

第二,大部分謀女郎表現是都不錯,但不難發現, 22年來,謀女郎的成色越來越單一

我們換個更形象的說法——鞏俐主演作品包攬歐洲三大最高獎項,在世界最高電影藝術殿堂展示了華人女演員的表演魅力,收獲了國外的一致肯定。

但從周冬雨開始,張藝謀的「謀女郎」再也沒走上過國際有影響力的舞台領獎,只是在國內「盛裝領舞」。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巨大落差?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得把目光轉移到導演張藝謀本人身上。

「謀女郎」的興衰史,就是張藝謀電影生涯的興衰史。

張藝謀從影38年,參與創作了31部長片,25次親自擔任影片導演,他的職業生涯大概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3年-1999年:張藝謀對國際藝術獎項持續沖擊

1983年,電影《一個和八個》上映,張藝謀是影片的攝影,這部電影標志著第五代導演的崛起。

1984年,陳凱歌和張藝謀合作拍攝《黃土地》,兩人成為了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踏上了大師之路。

1988年,張藝謀憑借《紅高粱》拿下了柏林金熊獎,女主演是鞏俐。

1990年,張藝謀憑借《菊豆》提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戛納金棕櫚獎,女主演是鞏俐。

1991年,張藝謀憑借《大紅燈籠高高掛》拿到了威尼斯銀獅獎,女主演還是鞏俐,她也靠本片拿到了百花獎影後。

1992年,張藝謀憑借《秋菊打官司》終於拿到了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金獅獎,女主演還是鞏俐,她也藉此拿到了金雞獎影後。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達到了他電影藝術的巔峰,女主演依然是鞏俐。

1995年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張藝謀拍的一部黑幫片,女一號還是鞏俐,當然拍完這部電影後,張藝謀官宣和鞏俐分手。

可以說在這條大師之路上,張藝謀和鞏俐就是最堅定的同行者,兩人相互成就。

而借著謀女郎的光環,鞏俐也和其他大牌導演合作。

她和陳凱歌合作了《霸王別姬》,拿下戛納最高獎金棕櫚獎,至此集齊歐洲三大最高獎。

她和張艾嘉合作了《夢醒時分》,和周星馳合作了《唐伯虎點秋香》,和王晶合作了《賭聖》,和王家衛合作《2046》……

最終,鞏俐在2006年以女一號身份出演了《邁阿密風雲》,影片質量乏善可陳,但這標志著她真正成為了國際影星。

第二階段,2000年-2008年:張藝謀開始轉型

張藝謀在2000年拍攝了《英雄》,盡管影片被詬病故事假大空,但它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

《英雄》大賣2.5億人民幣,佔了當年年度票房的四分之一,換算成現在就是100億+的票房。

之後張藝謀又拍攝了《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等大片,實現了從藝術片導演到商業片導演的轉型,而章子怡就是那個過渡句。

章子怡出道時主演的是張藝謀的文藝片《我的父親母親》,當年她也登上了央視春晚舞台。

隨後又出演李安的《卧虎藏龍》登上了國際大舞台,再回到張藝謀身邊,兩人剛好巔峰期重合,一起開啟了大片時代,章子怡在《英雄》和《十面埋伏》里都有精彩演繹。

之後章子怡的國際化路線也很順利,她出演了成龍的《尖峰時刻2》,主演了《藝伎回憶錄》,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章」。

但或許是因為缺少恩師張藝謀的藝術加持,「國際章」的稱號之下,她多次走上過國際舞台,但迄今還沒有拿到過有分量的國際獎項。

而張藝謀導演的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驚艷全球,他也獲得了「國師」的稱號。

總的來說,張藝謀和章子怡仍是互相成就的典範。

需要指出的是,這期間另一個謀女郎董潔在出演完張藝謀的《幸福時光》後也是風頭很勁,不過之後她轉戰電視圈和張藝謀漸行漸遠。

第三階段 2009年-2016年:張藝謀在國內的號召力產生動搖

2008年之後,寧浩、賈樟柯為代表的第六代導演崛起,第五代導演全面衰落,張藝謀達到了聲望的巔峰,但創作力和影響力都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出現了下滑。

一個力證就是,過去的票房排行榜上,張藝謀都是TOP3的常客,但2009年開始的電影榜單上很少看到他的身影了。

《三槍拍案驚奇》排名第5,《山楂樹之戀》排名第17,《金陵十三釵》排名第5,《歸來》雖然破了文藝片的票房紀錄,但在榜單上沒有姓名。

這其中涌現的謀女郎有倪妮、周冬雨和張慧雯。

其中倪妮的長相一點也不像「謀女郎」。

何為謀女郎長相?就是類似日本演員山口百惠的長相,張藝謀心中的繆斯女神,傳統的謀女郎幾乎都有山口百惠的影子。

而倪妮的長相更像是電影《金陵十三釵》的定製版,和山口百惠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張慧雯雖然是典型的謀女郎長相,但她出演的《歸來》主演是陳道明和鞏俐這樣的腕兒,她更像是個配角。

唯一走出來的就是周冬雨,她自帶演戲的天賦,演的電影《山楂樹之戀》也是老謀子最擅長的文藝片。

不過周冬雨最大的問題是角色受限,她外形比較乾瘦,年輕時飾演倔強的高中生毫無違和感,但過了30之後就會變得尷尬,演小女生有點違和,演大女主撐不起來,不知她能否度過轉型期,但想要達到章子怡這樣的高度幾乎不可能了。

第四階段 2016年至今:不服老的張藝謀

張藝謀是個不服老的人,他在2016年依然野心勃勃,要開辟一個新的時代。

為此他拍攝了《長城》,為了讓華語電影真正國際化他做了很多妥協,然而這次嘗試失敗了,王晶稱電影拍了一半時他就知道不好弄,最終整部電影的票房口碑都不理想,《長城》的失敗標志著張藝謀真的老了。

之後張藝謀又拍了很多電影,但無論是《影》、《一秒鍾》還是《堅如磐石》《懸崖之上》,他都不再搞那種大型表演了,而是返璞歸真,去拍攝了大量沒有涉足過的類型片,找回了自己拍電影的初心。

劉浩存作為新的謀女郎,雖然無法像鞏俐和章子怡那樣憑借一部作品一鳴驚人,但勝在量多下限高。

她主演的《一秒鍾》、《懸崖之上》、《小紅花》,甚至是還未上映的《四海》都不是那種巔峰之作,但都能保證在水準之上,有這些作品的積累,劉浩存即使不走國際路線,也同樣能在國內同齡女演員中成為領頭羊。

其實縱觀華語影壇,演員的興衰史往往都是導演的興衰史。

比如王晶的晶女郎,周星馳的星女郎,在他們職業生涯巔峰時,合作的女演員都是一線女星,但到了他們生涯末期成色也一落千丈。

比如周潤發闖盪好萊塢,在吳宇森還風光的時候他還能有一些拍片的機會,吳宇森衰落之後,周潤發迅速失去了好萊塢市場。

只有像成龍這樣自帶風格的演員才能擺脫導演的束縛獨當一面,而大多數演員,即使強如鞏俐、章子怡,在合作的導演衰落後,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會有所起伏。

謀女郎的衰落是必然,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張藝謀的分水嶺是從周冬雨開始的,它標志著張藝謀功成名後開始退居二線,新一代的導演已經涌進了台前了。

如果中國女演員還要靠年過七旬的張藝謀捧出來,那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老電影分水嶺拍攝地

美國珍珠港

❽ 斯皮爾伯格導演了哪幾部電影還有就是,我想看一些有意義的科幻電影,能不能給我介紹幾部

斯蒂芬.斯皮爾伯格的生平
出生地: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

出生日:1946年12月18日

職業: 電影導演、製片家

教育: 加州大學長堤分校畢業

處女作: 1969年電視劇「夜畫廊 」(Night Gallery)

經典作: 「外星人ET」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經歷: 十六歲完成攝制影片「火光」(Firelight),取材自他自己製作的一部折射望遠鏡。
他父親租了亞利桑納州鳳凰城的一家電影院放映它。二十歲在環球影城找到一間空辦公室,自詡電視導演。申請進南加大電影學院未被接受。洛杉磯潛水餐廳合夥人,傑佛瑞克茨伯格(Jeffrey Katzenberg )是其股東。他在大學拍攝的二十分鍾影片「Amblin」獲得當時環球影視公司總裁辛德尼薛因伯格 (Sidney Sheinberg) 的青睞, 隨即斬露頭角。得以有機會執導電視影集「哥倫布」第一集和「馬卡斯威爾比醫生」單元。

婚姻:第一任妻子艾美歐文 Amy Irving (離婚)。
現任妻子凱特卡普蕭 Kate Capshaw
孩子:Jessica (前妻女兒); Max ; Theo, Sasha, Sawyer, Mikaela-George, Destry Allyn
親戚:姊姊安妮史匹柏,劇作家 。
獎項:1998年「拯救雷恩大兵」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導演獎
1995年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3年「辛德勒名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1986年獲美國影藝學院頒發歐文塔爾波格成就獎
榮譽:

由於《辛德勒的名單》負責任的反映了德國的歷史,斯皮爾伯格被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授予最高國民榮譽勛章(Verdienstskreuz mit stern)
《拯救大兵瑞恩》中展現美國海軍光榮歷史的畫面讓斯皮爾伯格獲得美國海軍頒發的平民最高榮譽--傑出公共服務獎(Distinguished Public Service Award)
由於斯皮爾伯格對英國電影業的貢獻,在2001年英女皇新年授勛典禮(Queen's New Years Honours)上獲絆大英帝國高級爵士(KBE)爵位。可惜作為美國公民,不允許稱呼他「史帝文爵士」
作品:

2004 - War of the World - 世界大戰(As Earth is invaded by alied tripod fighting machines, one family fights for survival) 票房:X

2004 - The Teminal - 機場客運站(Life is waiting) 票房:1.2億

2002 - Catch me if you can - 逍遙法外(The true story of a real fake) 票房:3.42億

2002 - Minority Report - 少數派報告(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ccused of a murder, you had not committed... yet?) 票房:3.53億
2001 - Memoirs of a Geisha -
2001 - Jurassic Park III - 侏羅紀公園III
2001 -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人工智慧 (David is 11 years old. He weighs 60 pounds. He is 4 feet, 6 inches tall. He has brown hair. His love is real. But he is not) 票房:2.36億
1999 - The Unfinished Journey -
1998 - Saving Private Ryan - 拯救大兵瑞恩 (The mission is a man) 票房:4.793億
1997 - Amistad - 斷鎖怒潮(Freedom is not given. It is our right at birth. But there are some moments when it must be taken) 票房:6020萬
1997 - 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 - 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 (Something has survived...) 票房:6.143億
1993 - Schindler's List - 辛德勒名單 (The list of life) 票房:3.22億
1993 - Jurassic Park - 侏羅紀公園 (An adventure 65 million years in the making) 票房:9.197億
1991 - Hook -霍克船長(What if Peter Pan grew up) 票房:2.28億

1989 - Always - 直到永遠 (They couldn't hear him. They couldn't see him. But he was there when they needed him... even after he was gone) 票房:7710萬
1989 - 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 - 聖戰奇兵 (Have the adventure of your life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票房:4.948億
1987 - Empire of the Sun - 太陽帝國 (Its scale is breathtaking) 票房:6670萬
1985 - The Color Purple - 紫色 (It's about life, It's about love. It's about us) 票房:1.42億
1984 -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 魔宮傳奇 (The man in the hat is back) 票房:3.33億
1983 - Twilight Zone: The Movie - 迷離境界
1982 - Poltergeist - 鬼追魂
1982 -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 E.T.外星人 (He is afraid. He is alone. He is three million lightyears from home) 票房:7.567億
1981 -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奪寶奇兵 (The return of the great adventure) 票房:3.84億
1979 - 1941 - 一九四一 (A comedy spectacular) 票房:9245萬
1977 -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 第三類接觸 (We are not alone) 票房:3.03億
1975 - Jaws - 大白鯊 (When beaches open this summer, youwill be taken by Jaws) 票房:4.706億
1974 - The Sugarland Express - 橫沖直撞大逃亡(The true story of a girl who took on all of Texas... and almost won) 票房:1300萬
1971 - Duel - 決斗(Terror in your rear-view mirror)

1968 - Amblin' - 慢步前行
1967 - Slipstream -
1964 - Firelight - 火光
1961 - Battle Squad -
1961 - Escape to Nowhere - 無處藏身
1959 - The Last Gun -
參考資料:shocku

❾ 請教電影名字

就是----《少數派報告》!

中文名稱:少數派報告
英文名稱:Minority Report
別名:未來報告/關鍵報告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2年
電影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電影演員: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卡梅倫·迪亞茲 Cameron Diaz
卡梅隆·克羅威 Cameron Crowe
皮特·施特曼 Peter Stormare
馬克斯·馮·賽多 Max von Sydow
Blake Bashoff
傑西卡·坎普莎 Jessica Capshaw
斯蒂夫·哈里斯 Steve Harris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導 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主 演: 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卡梅倫·迪亞茲 Cameron Diaz 卡梅隆·克羅威 Cameron Crowe 皮特·施特曼 Peter Stormare 馬克斯·馮·賽多 Max von Sydow Blake Bashoff 傑西卡·坎普莎 Jessica Capshaw 斯蒂夫·哈里斯 Steve Harris
上 映: 2002年06月17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瑞典語
評 分: 7.7/10( 58573票 )
顏 色: 彩色
時 長: 145 分鍾
類 型: 犯罪 劇情 科幻 驚秫 動作
分 級: 瑞典:15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德國:12 澳大利亞:M 法國:U 美國:PG-13 瑞士:12 英國:12

劇情簡介:
在2054年的華盛頓,人類的司法審判制度已經「進化」到了在犯罪發生之前已能預知犯罪並逮捕將要犯罪的罪犯的地步!這種「預知犯罪」的能力得益於一種「心理科技」的發展,比如電腦具備了顯示人類最隱秘的思想的能力。一位華盛頓特區的警官讓-安德頓一直以這種心理科技為法律武器逮捕犯人,從未質疑過這種制度,但有一天他突然被當成「將要犯罪」的犯人被通緝!獵手突然變成獵物,安德頓惟有一邊逃亡一邊尋找自己無罪的證據……
在喬恩亡命奔逃的過程中,他知得政府用來預測感知犯罪意向的是三台具有人腦智能思維方式的超級電腦「法官」,一個人的罪名最終是否成立,其決定權不再是落在人數眾多的陪審團手中,而僅僅是由這三位「法官」來判斷被告的生死。當其中的兩位「法官」認定罪名成立,而另一位「法官」卻持相反分歧意見時,如果最後這位「法官」(也就是「Minority」——少數派)的判斷才是正確的,那麼這名「法官」的意見就被稱為「少數派報告」。
對喬恩罪名的宣判,三位「法官」就出現了分歧,其中一位認定他是無罪的,那麼在眾多精乾探員的追逐下早已精疲力竭的喬恩,到底能否利用這份「少數派報告」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呢?

影評:

五十年後無懸案

《少數派報告》是一部不會侮辱諸位智商的驚險片,其精彩程度堪與《黑客帝國》媲美。跟《黑客帝國》一樣,它具有優秀科幻片發人深思的特徵,同時,它也是一部令人目不暇接的動作片,不停地刺激你的視聽器官。因此,觀看此片,請帶上眼睛和耳朵,還有腦袋。

2054年的華盛頓特區。科技的高度發達已經能使人預測暴力犯罪,從而防止它的發生。但是,6年沒出過謀殺案的美國首都即將發生命案,而做案者正是打擊預謀犯罪這個特殊部門的負責人約翰·安德頓。約翰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去殺一個素昧平生的人,他感覺遭人陷害,於是他需要一邊逃亡,一邊找出真相。

那三個居住在水裡、能預告未來犯罪事件的「特異功能」女子會不會出錯?約翰到底36小時後會不會殺人?他那6年前被人綁架的兒子究竟是死是活?想置他於死地的人是誰?有何動機?這些問題都必須留待大家觀看影片時去尋找答案,在此我們不能破壞影片的懸念和大家的興致。

「古老」的故事、及時的寓意

影片的故事框架來自瘋狂作家菲利普·K·迪克1956年出版的一個短篇,其寓意簡直像是為911後的美國人度身定作的,即「為了人身安全,你願意放棄多少個人的自由和隱私?」在當今世界,為了乘坐飛機,我們可以接受搜身等檢查;但乘坐地鐵你願不願意接受身份核實?影片假設,50年後的華盛頓特區市民願意接受無時無刻的身份檢查,當然不是由活人來搜身,而是藉助科技手段。

該片最令人難忘的一場戲,是一群電子「老鼠」串入一棟破舊公寓,挨家挨戶核實每個人的身份。主角躲在浴缸的水裡,屏住呼吸;不幸,一個氣泡從他鼻孔里冒出,一隻即將離去的「老鼠」覺察到動靜,便回頭凝神聆聽……在此之前,影片有一個「環顧」電子老鼠進入每家每戶的「半圓周」鏡頭,其技巧之高超令人想起大師奧遜·威爾斯在《A Touch Of Evil》中的開場鏡頭。

影片提出的另一個嚴肅命題:當你能預知即將發生什麼事情時,你的行為是否會改變「命中註定」的結局?《時間機器》中對此的詮釋是「沒有影響」,時辰到了,該死還得死;《少數派報告》似乎持相反意見:由於警方的「先見之明」,尚未發生的命案才得以阻止。但是,這個立論反過來用到約翰身上,你可以推論出「預知導致犯罪」的結論——如果他什麼都不知道,過著正常的日子,他怎麼會在「規定」時間遭遇那個即將死於他手的人?說到底,人生之路是命中註定還是自由意志起作用?是人控制著命運,還是命運擺布著人?恕我此處不再深入討論這個議題,否則看電影會變成啃尼采、叔本華。

另一個牽涉到法律的問題也很重要:如果「兇手」尚未犯罪,甚至還沒有想到要去犯罪,那麼,他豈不是無辜者?按照現行的美國法律,有犯罪動機或犯罪思想都不能算犯罪,只有付諸行動時才跨越合法和非法的界線。

Style:工匠和藝術家的分水嶺

如果《少數派報告》是一部純粹的動作片,它的成就不亞於《法櫃奇兵》或《亡命天涯》。幾場追殺戲設計得很有節奏感,而且不乏新意,即便是「炒冷飯」,如空中追車那場,在《第五元素》和《星戰前傳II》中均露過臉,但斯氏的處理更具想像力,同時更自然。顯然,斯皮爾伯格拍攝本片得到了繆斯女神的眷顧,而一位影人有沒有創作靈感,我們即使無法說出所以然,但完全可以意會。主角的幾場逃亡戲雖然刺激,但筆者最喜歡的卻是「女巫」幫助他在商場躲避追兵的那場戲,細節之巧妙令人叫絕。

我把那個有特異功能的pre-cog稱作「女巫」,因為她使我想起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開場的那三個女巫,她們也能准確地預測主人公的未來命運。跟別的斯氏作品一樣,該片有許多向前輩致敬、出處可尋的戲劇元素,但這跟抄襲有本質的區別。《少數派報告》的新意並不表現在某個場景匠心獨具,而是它對新舊元素的融合。比如,開發人類的預知潛能似乎是新發明,但三個pre-cogs女郎躺在水底的樣子又很原始;放映未來形象的設備很先進,但顯示結果的機器卻像是產自19世紀,而那個刻著未來罪犯姓名的裝置左看右看都像是撞球。男主角春風得意時,他查看全息電腦如同指揮交響樂,而背景上配的正是古典音樂;而他逃亡過程中,音樂更多是極富現代色彩的約翰·威廉斯之作(電子老鼠那段堪稱經典)。

這種未來和過去的撞擊集中體現在影片的黑色風格上。所謂「黑色」,是指好萊塢三四十年代的黑色警匪片,即「film noir」,不同於常說的「黑色幽默」。這種風格在人物塑造、場景描繪,尤其是燈光和構圖方面有一種神秘感,比如本片的攝影偏冷色,而且畫面的顆粒感很強,跟言情片中鮮艷和細膩的效果截然相反。斯皮爾伯格對黑色片心儀已久,但他的電影世界一向太光明,即便是《辛德勒的名單》仍有一股正氣,但最近兩部科幻片卻明顯把他推向「黑暗」的一面。電影界稱作的「黑暗」(dark),絕沒有貶義,而往往是指題材凝重、風格壓抑、具悲觀思想、有厚實的文化積淀。

《少數派報告》的每一個環節都讓人擊節贊嘆,演員的表演也不例外。斯氏的選角可謂十全十美,每個小角色都發光發熱,柯林·法瑞爾大有搶布拉德·彼特飯碗之勢,而靚湯更是找到了一個全面開花的機會。當然,他不會捧回小金人,但這個角色的確使他的魅力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少數派報告》絕對是暑期片的佼佼者,但筆者並不認為它可以躋身斯氏三大傑作之列。它能開啟腦筋,但卻沒有洗滌靈魂,也許這是黑色片或動作片無法承載的功能。

高人指點,技術「領先」

《少數派報告》的技術含量非常高,對科幻或科技感興趣的觀眾對裡面的場景細節可以反復咀嚼,若仍覺不夠盡心的話,可以上網跟別的科幻迷繼續商討。

影片在這方面所下的功夫和取得的成績超過了1982年的《銀翼殺手》(改編自同一個原作者的另一篇小說),原因是斯皮爾伯格請來了當今頂尖的未來學家,其中包括科學家、哲學家和藝術家,把他們召在一起「腦力激盪」,戲稱「智囊團高峰會」。他們的「藍圖」在美工和導演的指導下,創造出一個依稀可辨、但開啟眼界的未來世界。

舉例如下:第一,未來的電腦界面如同全息攝影,使用者像指揮音樂那樣在空氣中「指手畫腳」,各種信息便呈現在眼前;第二,瞳孔將是識別每個人的「身份證」,不管是進入公共場所還是上班都少不了它;第三,廣告徹底實現了個性化,你所到之處,專門針對你的廣告就作為虛擬現實出現在眼前,它了解你的消費習慣和個人品味;第四,報紙雜志就像現在的網站,內容不斷滾動更新;第五,汽車要比現在的小,而且能利用磁浮原理上下行駛;第六,植物能像寵物一樣逗主人玩;第七,警察用的報話機將演變為比眼鏡稍遠一點、能放映實時畫面的透明薄片;第八,可以助你飛翔的肩背式助飛器猶如現在的滑板……

電影及小說版本分析

警告:如果您不打算預先知道《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電影或小說版本的情節走向及結局安排,請勿閱讀本文。

是的。以上警語並不光只是網上討論群組在公開游戲攻略或者讀書心得時一種禮貌性的知會,而是針對菲利浦·迪克(Philip K. Dick)原著、斯皮爾伯格改編的故事《少數派報告》所討論的重點之一產生的心得。有趣的是,這個心得同我長久以來對於預知一事所可能產生的矛盾疑惑不謀而合。

這個疑惑是:如果預知了未來因而改變它,我如何還能宣稱已然預知未來?

舉例來說,我倘若經過某種方式,得知在待會兒我出門為了肚子打算的時候,會在經過街邊的檔口被一架史坦威平台鋼琴自五樓掉下來砸成肉泥,於是決定今天晚上就自個兒煮碗泡麵順便在里頭打兩個蛋解決一餐——雖然略嫌寒酸,但不會遇上從天而降的平台鋼琴。因為我知道出門會有意外,所以我不出門;因為我不出門,所以意外沒有發生。但,如果這個意外沒有發生,我如何預測得到?

《少數派報告》故事的主乾,其實就源於這么一個矛盾情境。

姑且不論斯皮爾伯格在人物設定上對於菲利浦·迪克原著小說所做的更動,《少數派報告》的小說及電影版本,說的都是在近未來的社會里,有個預防犯罪的機構。這個機構利用了三個具有預知能力、但心智發展有點問題的異人為基礎,依他們所預知的內容得知某人在某時於某地將犯下刑案,於是就能夠提前將此人逮捕,防止刑案真正發生。因尚未犯下的罪行逮捕公民此事是否合理暫且不論,城市裡趨近於零的犯罪率其實已然替這套系統提供了最佳的背書。這個原因也許是:因為一般公民並不會知道未來如何,所以這些預言異人的預卜結果都是正確的,就如同我並不知道頭項上會掉下一台平台鋼琴所以還是出門吃飯結果發生意外一樣;但如果這些未來式的罪犯知道了自己將會犯罪,那麼,他們還會決定犯案嗎?

故事裡的主角就面對了這么一個狀況。

預防犯罪機構的核心份子,就發現自己將會在若乾天之後,殺害一個同自己素未謀面的人。審判者在剎那之間成為受審人,於是我們有機會同主角開始檢視整個所謂「完美的預防犯罪系統」,看看這個系統是否真的如此值得信賴?三份預言報告是否總是明白地指出同一件發生在未來的刑案?三個預視未來的先知異人是否總是做著相同的噩夢?

倘若不是,那我們該如何看待預言報告里的相對少數?

在電影和小說中,三份預視報告中都有一份提及,主角不會殺人;這份少數報告,究竟有沒有它存在的價值?三份預言報里的多數,當真就代表了肯定發生的現實;而代表少數的那份報告,就一定是錯誤的預視結果?關於這個問題,斯皮爾伯格與菲利浦·迪克採取了完全不同敘事焦點,於是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

先來瞧瞧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版本。

少數報告是三個預知者中最重要的、居領導地位的那人所預見的未來。於是主角設法劫走了這個預知者,希望利用她提出這份少數報告來為自己翻案。斯皮爾伯格在故事裡摻入大量與親情有關的元素:主角之所以全心投入預防犯罪的工作,是因為自己的孩子數年之前被綁架失蹤,至今下落不明;預視者之所以獲得預知能力,是因其上一代的葯癮所致,而關鍵預知者一再重覆的噩夢,則與自己母親被弒的案件有關。這些親情元素在劇中糾葛成一團,最後在結局揭曉之後,斯皮爾伯格進一步否定了這樣的系統,甚至替三個預知者安排了幸福平靜的生活模式。

再看看迪克的小說情節。

三份報告雖然有兩份的結果相同,但事實上每一份都是少數報告——結果相同並不代表過程相同,如果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的話,這三份報告其實都是不一樣的。迪克的焦點集中在我們之前提及的矛盾:如果主角知道了自己未來的罪行,是否還會照著預言犯案?第一份報告里的主角將會殺人,而第二份預言報告將主角得知第一份報告結果一事納入考慮,於是得出了主角打算不照第一份報告的結果行事、將不會犯案的決定。在這兩份報告之後,故事的主角已經在種種情節之中得知了被害者的身份等等原來所不明白的資訊,於是最後做出殺人的決定。也就是說,最初及最末的兩份報告雖然結果相同,但通往這個結局時點的過程卻不一樣。迪克雖然提及了政治權力的傾軋、中年危機及夫妻感情的猜忌,但並未花費太多力氣在這些問題的描寫上頭;他甚至不質疑這個系統,只是聚焦在這個矛盾的特例上頭。

大體來說,我個人喜歡原著多過電影。

當然,這只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劣標准。在斯皮爾伯格的手裡,菲利浦·迪克慣寫的臟亂、擁塞、混亂型式近未來,自然不可能呈現如同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那種潮濕沉悶場景,或者保羅·范赫文的《全面回憶》(Total Recall)里那種工業單調都市,是故,這不但不是我在意的重點,事實上我還得承認,斯皮爾伯格使用偏藍灰色清冷色調還蠻對我脾胃的。而他一向被批評的太過商業手法或者太過濫情表現,我都覺得無所謂,甚至連最後童話般的結局場面,我也能勉強忍受。那麼,我為啥非得認為原著比較好不可?

其實仔細想想,主因大約是我覺得他沒有把題目「Minority Report」處理好。

讀讀迪克的小說就會發現,在並不算長的故事走到結局時,迪克回到了「預知報告里的少數」以及「預知未來是否會影響當事人的判斷」這兩個主題頭來。預知未來是否會影響當事人的判斷?答案是肯定的;於是這個變數再度回頭影響預知報告,三份預知報告其實各自加入了不同的參考值,每一份都是題目所謂的「少數報告」。而在電影劇情推衍的進程之中,斯皮爾伯格以「少數報告其實出自最關鍵者之口」的方式處理原來迪克故事的情節,再讓預防犯罪系統的准確度一次比一次松動,最後否定整個系統——如此動作雖大,卻讓我有點無法滿足。

因為我老會想到一些缺漏。

比如說:為什麼明明知道有某個預知者最關鍵,但卻輕易地舍棄其報告?如果預知者的能力有高有低,那麼也許他們提出來的預言份量就各有輕重,遇到三份預知報告內容不同時,是否簡單地取其大者即可?雖然概數原則如此,但這事兒可同某人是否得在牢里過下半輩子有關,如何能夠輕率為之?雖然用了別人的骨架再加進自己擅長的部份,但在經營自身專長情節之餘,似乎反而沒把原來的故事講得完全。簡而言之,我覺得斯皮爾伯格的故事結構有缺陷,收尾也沒給一個完整的交代。

但話說回來,電影或者小說創作,是否一定要替人性啦、宿命啦、社會結構等等提出最佳的定義?

我相信,用太大的帽子扣在創作品頭上,都可能是不公平的;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負責最要緊——亦即,我的滿足與否,其實在於故事是否被完整的說出來。在《少數派報告》的小說里,迪克不提系統是否正確,只提出會產生矛盾的特例,這種作法似乎比較謹慎負責;而斯皮爾伯格一舉推翻了整個系統,我們不知道這系統之前到底有過多少誤判的可能?是否有可能在特例之外,這個系統真如影片剛開始時宣稱的那麼完美?把系統否定了之後,原來的那些罪犯如何處理?這些疑問讓我在步出電影院的時候,不得不替這個故事可惜了起來,覺得銀幕里的那個世界似乎在我爽完了就走之後還留下太多爛帳沒有處理。

是的。這是商業電影似乎很難逃脫的命運。

但我相信,不要給不負責任的結果,故事還是能夠找到一個結局能夠符合商業電影的市場考量層面、甚至令更多人滿意的。

對美國人權狀況的憤怒控訴

《少數派報告》的導演是斯皮爾伯克,這個資本主義的掘墓人,早在《侏羅紀公園》里就用形象的圖景,揭露了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社會是如何養癰遺患的,那個黑暗的毫無人道的社會,出於種種卑鄙的動機,人為地製造了毀滅人類社會的超級恐龍,造成極大的社會危害,這一形象的電影喻言,深刻地喻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縱容、滋生的毒瘤最終是如何讓它們自己嘗到難以下咽的苦果的。我們完全可以把電影中那些變態的食人恐龍看成是本拉丹、伊拉克等如今與美國為敵的美國國家公敵的化身與象徵。想當年,正是美國反動政府用大把大把的美鈔扶植了薩達姆和本拉丹,當這些勢力像恐龍一樣長大成人、可以自主地進行自己選擇的時候,他們就變成了《侏羅紀公園》中向美國人張開血盆大口的恐龍。斯皮爾伯克這個偉大的正直的藝術家,就是這樣毫不留情地拿起電影藝術的武器,天才地早在九一一發生之前,就深刻地揭露了美國政府才是世界動盪與恐怖活動 真正的始作俑者,向美國的反動政府投下了比九一一更加具有殺傷力的炸彈。

在《少數派報告》中,斯皮爾伯克繼續用他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思想,向腐朽沒落的美國社會投出了矛槍和利箭。

在這里,它把擲投的重點放在美國的虛偽的人權制度上面。

當美國政府總是把別國的人權狀況作為乾涉他國內政的借口的時候,斯皮爾伯克以後院起火的革命者大無畏精神,揭開美國的虛偽的人權的假面,用聲情並茂的故事、博大精深的風格、精彩絕綸的畫面,淋漓地表現出美國人是如何大言不慚地踐踏人權的。

影片中的畫面令人毛骨聳然,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無數愛好和平和正義的人們,一定會對美國聯邦政府如此地肆虐地侵犯人權表示由衷的憤慨和抗議,當然,正是通過激發一切有良知的世界人民的正常情感的洶涌,達到了對美國政府最嚴正的輕蔑和仇恨。

看看吧,影片中幻想的未來的美國政府是多麼的殘忍啊,為了那個所謂的預知犯罪系統,居然讓三個妙齡少女做美國政權機器的犧牲品。

看看影片中交待的那種用人體製作成的「犯罪前逮捕系統」的方法吧,「首先為她們(就是那些無辜的少女們)腦內植入犯罪圖像的晶片,稱之為女性感覺晶片,它們就像原始數據,快速瀏覽圖片並儲存,等她們腦細胞組織發育完全,晶片就會與之完全融為一體,接收並處理信息,她們不會感覺到任何痛苦,但我們必須保持恆溫,要不就會沉睡不醒。」

一幅多麼慘不忍睹的畫面啊。我們以前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時製作的馬魯它中領教過法西斯的對人倫的磨滅、對人性的摧殘,今天我們終於從斯皮爾伯克的電影中,看到美國政府也是這樣的一類貨色,雖然他們口頭上高喊著人權與人道,但是這些美好的字眼,總是伴隨著精製導彈,在前面向他們看不順眼的其它國家鳴鑼開道。世界人民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一旦聽到美國人對別人指手劃腳關於人權、民主與自由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死神的翅膀就要隨著這些美麗的字眼接踵而至了。

斯皮爾伯格通過《少數派報告》無情地揭開了美國人嘴上說一套、背後里又是另一套的虛偽嘴臉。影片中的美國政府居然拿天真善良活潑可愛的美麗少女做試驗品,把她們製作成木乃伊般的僵屍,浸泡在液體中,生不像生,死不象死,而且在她們頭腦中埋下晶片,把她們作為一個零部件,製作出實現白色恐怖的所謂「犯罪預知」系統。

沒有比影片中的三個年輕貌美的少女浸泡在恆溫的液體中更能鏡像般地反映出美國政府的殘忍本質了。這一經典的畫面將永遠載入電影史的最光輝的一頁中。同時,這一經典畫面將使我們聯想到美國多年來用活人進行放射性試驗的丑聞,聯想到美國向海灣戰爭的老兵隱瞞受輻射的真相,致使無數的美國大兵命喪黃泉的悲慘命運,聯想到把無數的持不同政見者關進精神病院為他們進行神經切斷手術,這樣的社會,人的權利有什麼保障?三個少女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被泡在水裡,她們的夢境居然被榨取來服務於國家機器,這是一種多麼不可容忍的慘無人道的社會。

斯皮爾伯格就是通過如此血淋淋的事實深刻地揭露著美國社會的反人權的本質。

那些無辜的少女們的夢境用來做什麼呢?原來就是用來製造白色恐怖。

影片中的那些無辜少女們在昏睡狀態下的一句囈語,就可能成為確定誰犯罪的證明,在這里,犯罪不是後天隨機發展的,而是先驗的宿命的。在美國的國家機器眼裡,誰有罪是天生就確定好了的,這種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流氓兒混蛋的非此即彼的思維,其實正是美國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

你看吧,自從出現了一個九一一,所有的阿拉伯人都被先驗地確定為疑犯,美國的阿拉伯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歧視;再看吧,李文和就是因為長了一張黃色人的臉,所以就先天地被確定為里通中國,關進監獄,受盡行刑逼供之苦。在美國的社會里,只有看你不順眼,馬上就把你確定為一個犯罪嫌疑人,至於理由嘛,當然是想當然了,就像那個預知犯罪系統一樣,美國的政府本身就是一個預知犯罪系統,只要他認定誰有罪,不管有沒有證據,他就把罪行的帽子扣在你的頭上,像九一一事件,到現在也沒有提出確鑿的證據由本拉丹主謀,但才不讓你有所爭辯呢,立即讓你遭受滅頂之災。

斯皮爾伯格在《少數派報告》里尖銳地指出這種想當然的犯罪認定,實際上就是一種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走一個的一種變形。因為,在這種認定中還存在著一種意外的可能,就是「少數派報告」的存在,也就是說,這種系統的最終確認信息並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放之五湖四海而皆準的。但蠻橫的美國政府才不會聽別人的解釋呢,影片中啼笑皆非的是,那個原來是白色恐怖中的一個執行者的約翰突然成了他所供職的國家機器的犧牲品,他總是指責別人是犯罪嫌疑人,沒有想到白色恐怖的國家雙刃劍反過來也要傷著他這個幫凶了,居然指證他要在「46小時內殺死一個他從不認識的男人。」。立刻,他受到了國家政權的追捕,於是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認識到這個國家機器的反動本質,轉而憑借自己的力量,向這個腐朽的社會發出受害者最強烈的吶喊。

經過一番逃亡,他終於乾掉了那個美國國家機器象徵的幕後主謀,洗清了不白之冤,通過奮斗重新找回了自己應有的人權。

這一部分斯皮爾伯格用傳統的好萊塢風格進行了反映,只是一點不驚心動魄,也沒有顯出什麼節奏來,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斯皮爾伯格很有揭露的沖動,但沒有找到很好的吸引人視線的技巧與方式,他的節奏緩慢的老毛病再度發作,影響了對主題的進一步深入揭示。這是由於他的思想認識沒有得到徹底改造、對那個社會還抱有幻想而造成 的令人遺憾的地方。

盡管如此,我們仍應感謝斯皮爾伯格以戰斗在敵人心臟中的勇氣與精神,從堡壘內部揭穿了美國的人權神話,體現了一個熱愛和平的大導演的博大胸懷和國際主義的戰斗精神。謝謝老斯。

❿ 言小朋的人物簡介

言小朋(1925-1992)拍的第一部影片是1944年的《新生》,在該片中飾配角,之後又在影片《天橋》中飾主角天橋藝人穆小樓。1959年調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曾在故事片《分水嶺》中飾地主閻萬山,《戰上海》中飾巴隊長,《野火春風斗古城》中飾苗先生,《雷鋒》中飾大個子,《奪印》中飾富裕中農,《南海風雲》中飾越南大副,《奸細》中飾地下交通員老明,《虎年奇案》中飾馬戲團長,《三等國民》中飾新民會會長,《間諜戰與女色無關》中飾趙主任,《龍雲和蔣介石》中飾裴豐藩等;還聯合導演了電視劇《彭總出差》等。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
言小朋的妻子是著名電影演員王曉棠。

閱讀全文

與分水嶺電影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閃耀的新婚女韓國電影中文版 瀏覽:854
韓國電影愛情19禁老師的秘密 瀏覽:861
失控電影中文在線觀看 瀏覽:686
電影最愛在哪裡可以免費看 瀏覽:771
中國刑警一號電影 瀏覽:940
哪個視頻國外電影多 瀏覽:157
外國小孩音樂天才電影有哪些 瀏覽:633
大海瞬間結冰是哪個電影 瀏覽:677
手機如何拍簡單的微電影 瀏覽:757
製作喪屍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48
和對象一起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241
哪個電影跑步追人 瀏覽:871
沈騰電影美女泳池甩頭發 瀏覽:335
好看的5566電影 瀏覽:533
好看的豫劇老電影全場戲 瀏覽:526
女孩電影最後結局是什麼 瀏覽:553
g00d高清收看韓國電影美人 瀏覽:698
變態狂綁架女生大學生恐怖電影 瀏覽:116
為什麼取不了電影票 瀏覽:295
風風風改編自哪個電影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