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電影拾荒者的結局

電影拾荒者的結局

發布時間:2022-11-07 08:14:46

1. 永遠不要做一個拾荒者,真的孤獨又可悲什麼意思

我覺得孤獨肯定是孤獨,但不可悲。因為他靠拾荒養活自己,自食其力。這的人都值得尊重。他有道德底線,有尊嚴地活著。雖然貧困也依然保持自己的善良。

2. 拾荒者,乞丐,流浪者的區別

流浪者:因為某些事情導致精神崩潰,對生活失去希望,對周圍一切失去興趣,地為床天為被,走到哪裡是哪裡。

拾荒者:因生活所迫且沒有勞動力,但又要維持生存,撿拾廢棄物,利用或賣給廢品回收站換錢。
乞丐:是一種職業,指以乞討為生的人,也叫「叫花子」或作「要飯的」。

3. 《拾穗者》:被記錄下來的拾荒者們

十九世紀中葉,法國畫家弗朗索瓦.米勒創作了一幅名為《拾穗者》的繪畫作品,二十世紀末期,法國女導演阿涅斯.瓦爾達被這幅作品啟發,拍攝了一部名叫《拾穗者》的電影。這是一部和主流電影市場格格不入的作品,一切都呈現出一種簡單和隨意。

這部電影問世之後,有評論家斷言,這是一部註定要「石沉大海」的實驗電影,然而,電影的發行結果卻出人意料。這部電影不僅被廣泛接受,而且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僅如此,《拾穗者》幾乎光顧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電影節。

《拾穗者》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

拾穗,是指在收割之後的麥田裡撿拾遺落的麥穗。而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見的不是撿拾麥穗的「拾穗人」,而是「拾落者」。當瓦爾達拍攝這部電影時,我們這個世界已經從農業 社會 進入了工業 社會 ,而「拾穗」早已變成了「拾落」。

拾穗人變成了拾落者,他們撿拾的東西也不僅僅是麥穗,而是所有被人遺忘或者丟棄的東西:沒有吃完便被扔掉的垃圾、各種飲料瓶酒瓶、各式各樣的衣服鞋帽、破舊的玩具傢具等。在法國的 歷史 中,拾穗是一種值得宣揚的美德,而在瓦爾達的電影中,「拾穗」是一種邊緣行為,意味著食不果腹和無可奈何。

拍攝於2000年的《拾穗者》既是一部紀錄片,也是一部公路電影,導演瓦爾達拿著攝像機乘坐一輛小轎車從巴黎出發,先是北上,然後南下,一路拍攝和采訪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拾落者。他們有些是在土地里尋找農作物的農民,有些是在垃圾堆里尋找食物的城市居民,還有些是尋找各種用來製作藝術品的藝術家。


形形色色的拾落者聚集在瓦爾達的鏡頭前講述自己對生活的看法。

對於自己鏡頭中的這些人物,瓦爾達做了詳細的分類,她將這些拾落者們分為三類,「有些人拾落是因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落因為他們藝術家,有些人拾落因為他們喜歡拾落。」通過拾落來維持生計的人是城市的傷疤,因為藝術創作而拾落的人是為了喚醒,喜歡拾落的人僅僅是因為珍惜。

用瓦爾達的話來說,這是一部關於浪費的電影。鏡頭雖然對準的是拾落者,而瓦爾達真正想要展現給觀眾的是拾落者手中的那些東西。那些還尚存價值,卻被當做垃圾扔掉的東西。如果說米勒創作的《拾穗者》是豐收帶來的喜悅,那麼,瓦爾達《的拾穗者》則是對當今世界物質過剩的批判和擔憂。

電影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落,而游離於電影之外的瓦爾達似乎也變成了一個「拾落者」,她用鏡頭撿拾生活中的碎片,將人們忽視或者遺忘的人與事撿拾起來,然後串聯在一起。瓦爾達是不是從鏡頭後面走到鏡頭前面,即使這種行為是刻意為之的,和電影的整體基調也不違和。

有時,她用攝像機拍攝自己另一隻手,有時又將鏡頭對准沒有鏡頭的公路,她就像一個隨意拍攝的遊客,搭乘著小轎車在城市之間來回穿梭。一切看似毫無章法,其實內里有一個完整而縝密的邏輯,這個邏輯就是瓦爾達對生活的思考,對藝術的思考。

阿涅斯.瓦爾達一生創作了三十餘部影片,她的作品以女性題材為主,尤其是擅長刻畫那些勇於和世俗做斗爭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女性。她用鏡頭記錄下她們的迷茫、孤單和彷徨,也記錄著他們的理性、智慧和堅定。

總的來說,瓦爾達並不是一個擅長宏大敘事的導演,故而她的作品沒有宏大精彩的情節。但是,她的作品卻有一種女性特有的理智和敏感。比起講故事,瓦爾達更擅長觀察,觀察這個世界的種種變遷,觀察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關系。而且不管電影傳達出來的 情感 是悲傷的還是歡樂的,她的電影總有一種詩意。

在阿涅斯.瓦爾達的作品中,既有故事片,也有紀錄片,既有長片也有短片,而這些作品的都帶著濃濃的個人風格。《拾穗人》作為一部帶有實驗性的作品,這部電影所取得的藝術成績,不僅因為瓦爾達創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稱敘事的實驗性數碼紀錄片,它真正的價值是導演瓦爾達在拍攝的過程中運用了哲學思考——「自我和他者」之間的關系。

拍攝電影對瓦爾達來說更像是一個 探索 的過程,她不斷吸納新的東西,將其進行融合、篩選、拼貼,從而創作一種新的可能。初看《拾穗者》,只覺得這是一部人間眾生相,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拾荒者,有人撿拾愛情、有人撿拾金錢、有人撿拾運氣......直到今天,我才明白阿涅斯在這部電影中注入的人道主義關懷。

作為她的影迷,我必須承認我的狹隘,或許,恰恰是因為我的狹隘,所以我才會再次欣賞這部電影,深入其中,打破原有的思維定勢。真正懂得「與具象事物相處的能力是人類學會如何與自身世界相處的起點。」這句話的意思。

4. 拾穗者的電影簡介

74歲的瓦爾達領獎之後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我拍了48年電影,數這部影片得獎最多。」她還說:「我在這把年紀獲得的獎項大多是對我的終生事業所做的評價,這里的人們以雅緻的方式為我頒發先鋒獎,他們多少有點把我看作新浪潮的祖母了。」然而在中國,即便是許多資深的影迷甚至電影圈內的一些人士對這位法國女導演也不是非常熟悉,往往將她的名字與波蘭男導演安傑·瓦依達混為一談。 非完全電影筆記:拾穗者與拾荒者
這是消費的時代,也是浪費的時代。這是真正的精品跡近稀有動物的時代,也是「垃圾精品」大量復制的時代。我們的書櫃堆滿讀不完或不想讀的讀物,我們的抽屜裝滿看不完或不想看的影碟,我們的冰箱塞滿吃不完或不想吃的食物,我們的衣櫃掛滿穿不完或不想穿的時尚。我們的郵箱,無論現實還是虛擬,快要被鋪天蓋地的垃圾郵件擠爆了,卻少有我們真正想聽到的問候,哪怕只言片語。
但我們仍然飢餓,精神與物質;我們仍然尋找,現實與虛擬。據說新時代的人們有福了,因為他們都患有時髦的「資訊飢渴症」。我們一天不消費,我們一天就心煩意亂。我們一天得不到最新的訊息,我們一天就坐卧不寧。我們如飢似渴,生怕落在時事與時尚的後面。紐約的股票巴黎的時裝中東的戰局國內某民營企業的收購案,都是我們念茲在茲的關注熱點。我們大把花錢大快吃肉大碗喝酒。我們陶醉在歌舞喧騰燕舞鶯歌的昇平盛世。我們心安理得。 與拾荒者有福了!——看完《我與拾穗者》,我突然冒出這樣的怪念頭。那不僅因為富庶發達的商業社會有理由產生更「富庶」的垃圾,也因為在民智已開的社會環境中,弱勢人群(當然還有以「拾穗」或拾荒為樂趣者)總能設法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甚至活出自己應有的人格與尊嚴。我周圍的社會充滿暴發氣息,我也很難想像哪位中國電影人(請原諒我的不敬)能夠如新浪潮祖母艾格尼絲·瓦達,拍出如此情懷如此靈動的紀錄片。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我們「拾穗」的傳統已經丟掉了。我們要麼哄搶,要麼打劫(合法或不合法),我們都想成為成功人士,我們都不想做「拾穗者」與拾荒者!

5. 香港電影一個人被整的很慘,然後埋名做了個拾荒者,最後復仇的那個場景我記得很清楚那個人把鬍子都颳了

湯鎮宗演的地下裁決,又叫醉鷹

6. 拾荒者的相關影片

2012年微電影《拾荒少年》也是講述拾荒者的艱辛生活的。客觀事實的詮釋出了社會底層拾荒者的生活狀態。

7. 《拾穗者》免費在線觀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網盤資源

《拾穗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yKqa3PT80RoEeeLTps43HQ

?pwd=xwxz 提取碼: xwxz《拾穗者》
導演: 阿涅斯·瓦爾達
編劇: 阿涅斯·瓦爾達
主演: Bodan Litnanski、阿涅斯·瓦爾達、Fran?ois Wertheimer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語言: 法語
上映日期: 2000-07-07(法國)
片長: 82 分鍾
又名: 拾穗者與我(港)、艾格妮撿風景(台)、同是天涯拾荒客、我和拾穗者、拾荒者、The Gleaners & I
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過七旬的阿涅斯·瓦爾達帶著數碼攝像機在法國的城市和鄉村「閑逛」的過程中,拍攝了一些關於當今時代法國拾荒者們的影像:流浪漢和生活貧困的人為維持生計揀拾各種生活必需品,藝術家們從廢銅爛鐵堆里尋找創造藝術作品的原料,喜歡拾荒的人的動機是出於反對浪費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還有一條游離於主線之外的副線,表現了一些表面看來與拾荒毫不相干、其實關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訪一位兼做心理醫生的葡萄園主,與發明電影的先驅者之一馬萊的後代談論電影問題。此外,本片還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畫像,瓦爾達不時從鏡頭後面走到鏡頭前面,即使當她在鏡頭後面時也有意地適度表現自己,而且有些鏡頭是她親自拍攝的。
這部受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的名畫《拾穗者》啟發而拍攝的紀錄片,描繪了法國當今時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爾達看來,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為三類:「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是藝術家,有些人拾荒是因為他們喜歡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們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爾達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爾達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揀拾被人遺忘的記憶。本片的藝術成就不僅表現在瓦爾達創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稱敘事的實驗性數碼紀錄片,而且表現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與「主觀」以及電影作者的「自我」與被拍攝的社會現實中的「別人」之間的細微界限。這部影片是用DV拍攝的,然後擴轉成35毫米電影膠片發行,曾經在30個月的時間里獲得過30個獎。(

8. 哪一部電影是一個男孩被外星人帶走好像叫拾荒者美國的找一個星核的

銀河護衛隊,漫威的,里邊寶石以後會出現在電影復仇者聯盟里。宇宙長者收藏家(雷神2片尾把以太放到了收藏家那裡)那還出現太空犬和霍華德鴨(電影天降神兵主角)

9. 奉俊昊的電影《母親》中,誰是殺害文雅中的兇手

這個電影最後和殺人回憶其實相似。
1.拾荒老頭出現在女孩的手機里,證明他也是女孩的客戶。老頭說泰宇在案發現場認罪時,他也在,那時泰宇的媽媽正在發傳單。其次,泰宇的媽媽在大雨中買了老頭的傘,老頭只收了一張錢。泰宇的媽媽去老頭的破屋子時,老頭說好像見過她,從這里開始,故事就變得模擬兩可了。原因,老頭可以因為自己殺了女孩,而編造了一個故事,也可以是老頭說看到泰宇殺人是真話。那麼在這里結局的話,兇手就是有兩種可能性了。
2.泰宇的好朋友鎮泰,平日里喜歡把責任都推給智商不高的泰宇。加上,鎮泰看了推理小說,他也完全有可能是故意引泰宇的媽媽來自己家,找到所謂的殺人凶器高爾夫球桿,讓自己真正的脫離罪行。女孩家中的老人說,我已經把手機換米酒了,不在家裡了,當再次在米缸里找到手機時,又有一種可能,就是真正的兇手刪掉了自己的照片,然後把手機還回來了。鎮泰在毆打那兩男孩時,也許正是讓泰宇媽媽往自己設的局走第二步。鎮泰在大雨夜裡對泰宇媽媽說的那番話正是第一步,電影結局重回拾荒老人的屋子,看到了泰宇撿走媽媽的針灸盒,就可以完全斷定,自己沒有嫌疑了。鎮泰的嫌疑還在,當兩個男孩無意中說,泰宇居然和媽媽睡覺,這件事泰宇在車上只跟鎮泰提過,那麼鎮泰有可能也是女孩的客戶,無意中透露的。其次,鎮泰從大門出來拿衣服時,他家的衣服像女孩死前一樣被掛著。
3.兇手是泰宇,老頭沒有撒謊,泰宇被人叫白痴時,是他的命門。
4.兇手是鎮上任何一個人,因為除老人和泰宇之外,也許女孩在附近約了另一個人做手機的交易。所以女孩家的老人才問,是女孩叫你來送錢的嗎?
5.兇手是日籍的智障,只因為他身上找到了女孩的血跡。
總結:這個電影手法上算是殺人回憶的第二部,但是在人性上,做了一個升級,就是母親的愛,真的去殺人了,不管拾荒者是否說的是真話,作為母親盲目的保護兒子,和本片強調的,社會底層的人被社會格局所忽視。

剛看完,純手打。

10. 撿垃圾的無證機器人,抓到就會處死,這電影叫什麼名字

撿垃圾的無證機器人,抓到就會處死,這電影叫拾荒者。

劇情簡介

在不遠的未來,一對可以潛入人類潛意識世界的科學家搭檔「拾荒者」,阻止了一場利用智能互聯網毀滅世界的黑暗浩劫,完成了一次感天動地的心靈救贖。

在深層宇宙空間,兩艘敵對的宇宙拾荒者飛船發生小規模戰斗。傑克(肖恩·派特里克·弗蘭納里Sean Patrick Flanery飾)率領的排水溝號和維克(羅克·克里切洛Roark Critchlow飾)率領的啟示者號圍繞維克剛剛得手的混沌發生器,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或許,啟示者號上的美麗女子愛默生(露易絲·林頓Louise Linton飾)也是這兩個曾經並肩闖盪全宇宙的男人反目成仇的重要原因。好不容易從排水溝號的猛烈炮火中逃脫,維克一方很快發現了混沌發生器的強大威力,這個來自外星人的高科技產物足以摧毀全宇宙的平衡。

《拾荒者》基本信息

《拾荒者》是201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由特拉維斯·茲拉烏尼執導,約翰·埃姆斯、洛克·克里奇洛等主演。

閱讀全文

與電影拾荒者的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想播放一個好看的電影 瀏覽:429
1924年科幻電影 瀏覽:878
搞笑喜劇鬼片大全電影大全 瀏覽:830
電影女主是百合 瀏覽:913
古裝電影古裝電視劇 瀏覽:777
電影院小孩子一米二 瀏覽:330
四川話方言搞笑視頻電影院 瀏覽:742
推薦經典少兒英語電影有哪些 瀏覽:708
農葯小電影偷看美女泡溫泉 瀏覽:597
搞笑電影粵語周星馳 瀏覽:945
伏地魔電影完整版國語 瀏覽:248
電影女主是男主老師真人名字 瀏覽:491
英國的電影台詞 瀏覽:455
電影搞笑精彩 瀏覽:130
東北王虎到台灣上學是什麼電影 瀏覽:628
國際上電影哪個獎項分量最重 瀏覽:725
一部電影賺多少錢怎麼看 瀏覽:41
反恐精英國語電影 瀏覽:233
簡單又好看的英語電影海報 瀏覽:335
生死豪情電影國語 瀏覽: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