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歌曲寂靜之聲賞析
《寂靜之聲》是1967年作為美國電影《 畢業 生》的主題歌,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曲,因此對於它的賞析也十分有意義。下面就跟隨我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歌曲《寂靜之聲》賞析的相關內容吧!
歌曲《寂靜之聲》的賞析(一)
《寂靜之聲》旋律飄緩低迷,歌詞充滿了一種幻覺般的意境。細細聽來,彷彿在訴說著年輕無助的一種宣洩。眼前似乎看到一個懵懂無知的女孩,獨自一人行走在鋪著鵝卵石的狹窄、清冷的小巷裡,喧囂的人群在她身後漸漸遠去,前面是沒有盡頭的黑夜……歌曲如果說是屬於民謠的話似乎太深邃,如果說隨著強勁的樂曲而震盪的節奏是搖滾的話,卻太細膩,音樂上它造就了類的中和體,這應該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
這首歌創作於60年代,60年代對美國而言是個多事之秋,歷經了一連串的動盪與不安。對內,反種族歧視民權意識高漲;對外背負著戰爭沉重的包袱。內憂外患之際,美國人的精神領袖約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總統於1963年11月22日在德州的達拉斯遇刺身亡,舉世震驚,全國悲慟。由黑人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所領導的反暴力反種族歧視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國內反戰的聲音也日益壯大。美國人民的夢在肯尼迪總統倒下的一刻,也跟著粉碎了!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美國的民謠歌手保羅·西蒙(Paul Simon)創作了這首家喻戶曉、發人深省的歌曲: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獻給了動盪的60年代。只可惜這樣一首針砭時弊的好歌,於1964年發行時,卻得不到青睞,人們依舊是聽而不聞(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若非一位DJ特別鍾愛這首歌,增加這首歌在電台播放的頻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也不會考慮將這首歌重新編曲,以單曲發行。然而冥冥中似乎註定,才華洋溢如保羅西蒙是不該被時代埋沒的。於是史上最優美的二重唱西蒙與加芬克爾(Simon & Garfunkel)便在這首重新編曲的「寂靜之聲」中浴火重生。
且讓我們詳細探討這首發人省醒的「抗議歌曲(song of protest)」吧。在探討這首歌時,你也許會有個疑問,到底這首歌是The sound of silence?Sounds of silence ?The sounds of silence?如果是西蒙一個人唱,就是The sound of silence,如果是賽葛兩人一起唱就是 The sounds of silence。有沒有定冠詞 The?第二張專輯的曲目為 Sounds of silence,並沒有 The。所以這要看你買的是哪張專輯,不過大部分的音樂書刊都印為The sound of silence。正確的曲名應是如此。
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絕妙的詩,結構嚴謹,翻譯時要形、音、義兼顧面面俱到,實在很難,所以我只好捨去音韻的部分,盡力在文字轉換的過程中保留原詩的形與義(內容與結構),待來日翻譯的技巧精進時再重翻一次。現就這首歌的涵義,以逐段探討的方式來挖掘它的深層意義。
歌曲《寂靜之聲》的賞析(二)
這首歌共分為五段,段與段之間環環相扣,一氣呵成。首段敘述主述者(The speaker)又來找黑暗這位老朋友談天,把黑暗當作老朋友來傾吐心事,可見他向來孤獨,而他在黑暗中獨語或沉思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而此次要向黑暗老友說的是一個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幻影(vision)。把vision譯成幻影是因為它時常在主述者的夢中出現,雖是那麼虛幻卻又那麼真實。
次段道出了幻影的實境。在夢中主述者總是忐忑不安,獨自一人走在鵝卵石鋪設的街道上,由Neath the halo of a street lamp與 I turned my collar to the cold and damp這兩句來看,那一定是個又濕又冷的夜。就在這樣孤寂濕冷的夜,他被突如其來的霓紅燈光芒刺醒了,而體驗到真正的「寂靜」。「light」原帶有文明、希望、啟蒙(enlightenment)等正面的意義,在此,保羅·西蒙逆轉了這個形象。
第三段進入了幻影中的高潮。naked意為赤裸的,naked sight為肉眼,而naked light則是沒有燈罩所發出來的光,因為直接所以很強烈。在如此強烈的燈光下,他看見了成千上萬的人。這些人在談話,但是談話的內容空洞,言之無物,所以是talking without speaking;受話的一方則是左耳聽右耳出,心不在焉,所以是 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能把talk、speak、 hear、listen 這么常用簡單的字匯作巧妙的並列而達到藝術效果,真不愧是民謠界的高手。這些人除了言談空洞、心不在焉,更有人寫歌來唱時,卻唱得言不由衷,把歌唱得毫無情感可言,They do’nt mean the words they’re singing.寫歌是一回事,唱的又是另一回事。people的歌聲(voices),無法與自己寫的歌(songs)產生共鳴(share)。雖然如此,但是卻沒有人敢正視這個問題,膽敢驚擾這樣的沉默。
因此,主述者心急如焚,氣憤的告誡他們「寂靜」的可怕,因為寂靜就像癌症會不斷的蔓延擴散,直到把每個人都吞噬掉。他要每個人用心聽聽他的話,他才能拉他們一把,然而,卻無人理會他。他的話就像無聲的雨滴落在沉默的井底,激不起一絲漣漪。
就這樣人人依然故我,對著自己塑造的霓虹神(Neon God)膜拜、祈禱。這里的霓虹神與第二段的霓虹燈光互為關聯,標志(sign)的意義呼之欲出。直到此段第五行的subway walls 與第六行的tenement halls,真正的意思終於顯現。地鐵(subway walls)常是流浪漢(hobo)的歸宿,而廉價出租公寓(tenement)頂多是比貧民窟(ghetto)好些。霓虹燈與之對照,形成強烈的對比,它代表資本主義的文明也代表其糜爛的物質享受。在第二段時,保羅西蒙就用了一個隱喻(metaphor)來逆轉light所代表的正面意義,使之變為眩惑人心的淵藪,因為霓虹燈光刺得(stabbing)讓人看不清楚方向,也因為人們貪戀物質享受而忽略了周遭該關心的事物,因此,霓虹神乃拜金主義之標志。就在主述者力圖撥亂反正卻徒勞無功時,霓虹 標語 閃出了警訊,標語寫著:「先知的話寫在地鐵的牆上與公寓的廳堂」。先知(prophets)並不是宗教里所提的能預知未來的人物,而是那些流浪漢與貧民。他們常把心裡的怨言與不滿,寫在地鐵的牆上與公寓的廳堂,然而這些心聲就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淹沒了。
歌曲《寂靜之聲》的賞析(三)
行文至此,我們可發現這首歌基本上含蓋了兩個主題,一為抨擊資本主義的拜金主義,二為人際之間的疏離(alienation)與冷漠(apathy)造成了人類喪失了溝通的能力,其實這兩個主題是互為因果的。自從「寂靜的大眾」這個名詞出現以來「寂靜」幾乎與「冷漠」劃下了等號,下一段話摘錄自加豐科(Art Garfunkel)為西蒙第一張專所寫的註解,從對「寂靜之聲」這首歌的註解,我們可以略窺一二:
「寂靜之聲是首主要的作品(major work)。當時我們正在尋找一首主題涵蓋范圍廣的歌,而我們誰也沒想到,這首歌的主題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11月時,保羅已經有了這首歌的主題與旋律,但是這首歌的誕生仍然需要歷經三個月的努力,努力的過程中有時常令人沮喪。1964年2月19日,這首歌就這樣不催自生了(write itself)。它的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無法溝通(man’s in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man),作者看見了人溝通的范圍僅止於表面與商業交易的層面(其中霓虹標志可為代表)。因為沒有慎重其事的溝通(serious communication),所以也就沒有慎重其事的了解(serious understanding)---「人人言不及義(people talking without speaking),聽而不聞(hearing without listening)」,誰也不敢冒險伸手出去。
(抓住我的臂膀我才能伸向你們)驚擾這寂靜之聲。詩人的努力也徒勞無功(---但是我的話就像雨點無聲無息的飄落無數口沉默的井裡)。結局令人費解。這是我對這首歌的理解,但就像其他好的作品一樣,應該由每個人親自來詮釋最佳。歌里告訴我們當有意義的溝通失敗時,所剩的聲音就只有沉默。」
在現今科技發達網路暢行無阻的年代,西蒙的『寂靜之聲』格外具有其劃時代的意義,西蒙的歌聲似乎在告訴我們:「茫茫人海里,人群跟著人群,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到孤寂。停下來讓我們好好溝通吧,否則人類的關系將日形惡化,淪為新世紀科技的犧牲品。」
猜你感興趣:
1. 影視音樂鑒賞論文
2. 雙語背誦美文:最適合練口語的英文歌
3. 英文詩歌鑒賞
4. 純音樂排行榜
5. 兩分鍾英文詩歌朗誦摘抄
B. 《寂靜之地 2》有哪些不易察覺但重要的細節
1.人類滅絕的原因,就是你只要發出聲響,怪物就鎖定你了十幾秒就能達到現場,你和怪物糾纏的時候,第二隻第三隻就在路上而且很快到達。除非你躲過第一隻怪物並沒有發出第二次聲響。怪物就在眼前,你不能用石頭往外丟造出聲響去逃跑,因為這樣會引來第二隻。還有最關鍵的,就是不能造陷阱,不能造武器,因為會發出聲音會引來怪物。
《寂靜之地2》4天票房破億,沒看懂的7大隱藏細節可能錯怪編劇了
2.第一部是人類沒反應時間啊,白天被殺,晚上打呼嚕被殺,只有逃的份。主要第一部怪太多,人類反應過來,差不多也沒多少人了!
《寂靜之地2》4天票房破億,沒看懂的7大隱藏細節可能錯怪編劇了
3.地下室隔音非常好可以藏小孩。第一部已經末世了,沒多少人了。怪物同類怎麼會打自己人!
《寂靜之地2》4天票房破億,沒看懂的7大隱藏細節可能錯怪編劇了
4.觀眾視角是這么說法,就算你能動,你也走不遠,走大了,聲音大。走小了,怪物不會馬上走,會繼續搜索。在野外怪物來得太快,身臨其境的話,都不敢動,動了反倒死得快!
《寂靜之地2》4天票房破億,沒看懂的7大隱藏細節可能錯怪編劇了
5.這些能遠離吧。其實不能理解的是晚上,晚上森林最吵,那些蟲子會發一些聲音,那怪物啟不要瘋了,殺又殺不了,又得聽煩人的聲音!
《寂靜之地2》4天票房破億,沒看懂的7大隱藏細節可能錯怪編劇了
6.沒用的,陷阱只會害了自己,只要你去進攻,就會有聲音。然後更遠的怪物會包圍你。其實進攻都不需要,死刑犯會一直發聲音,不斷的吸引大群怪物,你連進攻機會都沒有,滅怪物除了遠程操控,沒有其他辦法,但遠程的槍也只能用一次,怪物也會砸槍啊!
《寂靜之地2》4天票房破億,沒看懂的7大隱藏細節可能錯怪編劇了
7.可能這個怪物是外星人最低等的兵種,只是用來清除平民的,是一場有預謀的侵略地球,人類軍事力量有更高級的兵種對付,因為發生的太快,人類沒有反應,軍隊和平民都第一時間遭到攻擊,外星人類似螞蟻那種族群,有各種兵種,而且更高級的兵種有更高的智力,族群分工明確!
C. 寂靜之聲2什麼時候上映
《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是Paul Simon和Garfunkel合作的一首歌曲,收錄在1964年10月19日錄制的專輯《Wednesday Morning》中。[1]
該歌曲在1967年作為美國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歌[2],2009年作為電影《守望者》的插曲[3],2013年作為電影《激戰》的插曲[4]。
中文名稱
寂靜之聲
外文名稱
The Sound of Silence
所屬專輯
《Wednesday Morning》
歌曲時長
3:09
發行時間
1964年10月19日
歌曲原唱
Paul Simon,Garfunkel
填詞
Simon
譜曲
Simon
音樂風格
民謠,搖滾
歌曲語言
英語
D. 《寂靜之地》這部驚悚片感人的原因有哪些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地球被神秘生物入侵的故事,這些怪物根據聲音獵殺人類,以及生存在農村的家庭,生活在沉默的世界中,試圖生存。作為一部恐怖片,《寂靜之地》在整個拍攝過程中沒有尿點。整體環境和創意都很好。這是一部不依賴演員尖叫的驚悚恐怖電影。雖然這部電影的台詞不多,但驚悚氣氛營造得很好,氣氛被推向了極致。無論是角色還是觀眾,沒有人敢在劇中呼入呼出。小編覺得《寂靜之地》這部驚悚片感人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4、這部電影除了充滿驚悚感外,還充分體現了做父母的艱辛。巨大的親情讓人們哭了好幾次。在影片中一段溫暖而激動人心的片段中,這對夫婦戴上耳機聽音樂和跳舞。人們不禁感嘆,耳機的確是人類的一項偉大發明,它不能耽誤人們對生活美的欣賞,也不會打擾別人。在觀看這部電影時,由於電影過於安靜,觀眾會有意識地配合這種沉默,變得更加謹慎,這為這部電影創造了良好的觀看環境。
E. 跪求2017年邁克爾·萊德福執導的電影《寂靜之樂》網盤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tXhDtAr0RDGbh_Twr_yFJg
《寂靜之樂》是邁克爾·萊德福執導的電影。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托比·塞巴斯蒂安加盟講述義大利著名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傳記片《寂靜之樂》(TheMusicofSilence,暫譯),導演邁克爾·萊德福。影片取材自波切利1999年回憶錄。塞巴斯蒂安飾年輕的波切利,班德拉斯飾一代音樂大師。11月羅馬開機。
F. 《寂靜之地2》內地定檔,這是一部什麼題材的影片
這是一部驚悚片。2018年《寂靜之地1》上映的時候,以票房黑馬的態勢迅速席捲市場,在北美首個周末票房就達到了5000萬美元,引入中國後也取得了1億元的佳績,雖然有一些瑕疵和BUG存在,但口碑依然不低。如今第二部《寂靜之地2》將在5月28日上映,以及又會引起很多觀眾的興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系列的影片。
一、《寂靜之地2》的劇情梗概。第二部延續了第一步的劇情,男主犧牲後,女主帶著孩子離開了原本居住的房屋,進入了叢林當中,尋找新的倖存者和據點。在這個過程中她們遇到了其他倖存者,和怪物也展開了激烈的搏鬥與反擊,最後成功到達終點。由於預算的充足,這一部的場景將更加宏達,而且怪物的特效也會更加精細。
以上就是這個系列電影的特點和大概劇情,有感興趣的朋友們就去電影院觀看吧!
G. 《寂靜之地2》發布終極預告,該電影何時上映
驚悚片《寂靜之地2》在近日公開了終極預告,發布該電影將於五月二十八日在北美上映。寂靜之地二的預告片中向觀眾展示出了真正的寂靜之地,有恐怖壓抑的背景音樂,有荒廢的農場工廠,營造出了世界末日的荒涼感和恐懼感,彷彿讓觀眾置身於寂靜之地,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寂靜之地2》延續了上一部的“無聲”設定,並且為我們展現了一個更加龐大的寂靜之地,故事內容主要還是講述媽媽(艾米莉.布朗特飾),她作為一名單親媽媽,帶著孩子離開小屋去尋找下一個落腳點的驚險故事。在這個逃亡路上,他們遇見了什麼緊張時刻呢?又發生了怎樣的危險呢?
而在《寂靜之地2》中,他們把這種氣氛營造出更加高級的恐怖壓抑效果,不僅滿足於嚇人,對角色的要求,《寂靜之地2》也更加對人物塑造和故事編排充滿了誠意,恐怖氣氛更加充滿了整部劇,同時卻也呈現出值得人類思考的問題,展現了它的深度。
H. 如何評價《寂靜之聲 》
《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是Paul Simon和Garfunkel合作的一首歌曲,收錄在1964年10月19日錄制的專輯《Wednesday Morning》中。
該歌曲在1967年作為美國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歌,2013年作為電影《激戰》的插曲。
Paul Simon和Garfunkel的《寂靜之聲》唱出了和「垮掉的一代」同樣的孤獨,同樣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他們更願意做的是感悟人生,了解這個世界的秘密。
《寂靜之聲》旋律飄緩低迷,歌詞充滿了一種幻覺般的意境。細細聽來,彷彿在訴說著年輕的無助。眼前似乎看到一個懵懂無知的女孩,獨自一人行走在鋪著鵝卵石的狹窄、清冷的小巷裡,喧囂的人群在她身後漸漸遠去,前面是沒有盡頭的黑夜,歌曲如果說是屬於民謠的話似乎太深邃,如果說隨著強勁的樂曲而震盪的節奏是搖滾的話,卻又太細膩,音樂上它復雜而迷離。
I. 《寂靜之地2》將告訴你什麼故事
寂靜之地2是一部恐怖片。這個電影告訴了我們,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一家人能夠齊心協力,就能夠戰勝任何困難。講述的是伊芙琳一家離開藏身的小屋,尋找下一個落腳點。在廣闊世界中殺機暗藏。母子四人稱過危險重重的逃生之旅,可謂懸念迭起,扣人心弦,這也是一個為了保護家人,為了保護愛情。維護一切犧牲自我的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