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胭脂扣是什麼意思
《胭脂扣》是一部1987年的香港劇情片。
由關錦鵬執導,梅艷芳及張國榮等主演。電影由李碧華及邱戴安平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描述十二少及名妓如花的愛情故事。
此片囊括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大獎,最佳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最佳導演獎等。梅艷芳更一舉拿下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及亞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成為三料影後;如花也成為華語電影的經典人物。
故事簡介
1934年的香港。陳振邦(十二少)是南北行海味店的太子爺,經常出入鴉片煙窟、風月場所的花花公子,遇上了石塘咀綺紅樓「紅牌阿姑」(名妓)如花,二人旋即陷入熱戀。
但是,十二少的父母不接納他們的關系,希望十二少可以與他的表妹淑賢結婚承繼家業,十二少在如花的幫助下學戲(粵劇),最後在山窮水盡下,1934年3月8日晚上11時,十二少與如花吞食鴉片殉情自盡,如花並約定十二少,若有何偏差,也要記著「3811」為她找十二少的記認。
53年後,已成鬼魂的如花,在陰間久等情郎不見,遂回陽間尋訪,可是時代變遷,周遭情景依然,人事已非。在報館工作的袁永定和其女友凌楚絹同情如花的遭遇,在他們的熱心幫助下,如花終能登報尋訪十二少,並附上當日約定的密碼「3811」, 三月八日晚上十一時正(二人自殺的時間)。
永定與楚絹二人用盡方法都找不到十二少,最後從報章記錄得知十二少沒有死,而從十二少的兒子口中得知,十二少獲救後與淑賢結婚,但敗光家產,77歲的十二少貧窮潦倒,在片場中以從事臨時演員為生,與兒子不相往來。
如花最終在片場找到了十二少。看見貧窮潦倒的十二少,如花將十二少當年贈予她的胭脂扣歸還後,心死流淚離開了不屬於她的人世間。
(1)胭脂扣電影劇情詳解擴展閱讀:
1、 如花(梅艷芳飾)
與陳振邦相愛,但遭其母親反對,與陳振邦殉情,但陳振邦被救活而獨自在陰間等著愛人。袁永定,楚娟之人間好友。
2、 陳振邦(張國榮)
與如花相愛,但遭母親反對,與如花殉情,最後被救活程淑賢之夫,與其育有一子。老年時窮困潦倒,在電視城做臨記。
3、 袁永定(萬梓良)
楚娟之男友,因同情如花而幫助其找到陳振邦。
4、 楚娟(朱寶意)
袁永定之女友,因同情如花而幫助其找到陳振邦。
⑵ 胭脂扣劇情介紹 胭脂扣劇情講的什麼
1、《胭脂扣》是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的一部愛情片,由關錦鵬執導,梅艷芳、張國榮、萬梓良、朱寶意主演,於1988年1月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該片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香港石塘咀名妓如花與紈絝子弟十二少感情糾葛的故事。
2、在香港報館任職的袁永定(萬梓良飾)遇見一位前來刊登尋人廣告的冷艷女子,但她又無錢付廣告費。袁永定借故離開,不料那女子緊隨而來。在閑聊中袁永定驚訝的發現此女子原是鬼魂。
3、早在二十世紀30年代,她是香港石塘咀的紅牌妓女如花(梅艷芳飾)。在那風月世界裡,她愛上了人稱十二少的陳振邦(張國榮飾),並談論嫁娶之事。但是由於身份地位懸殊,婚事遭到陳家反對。陳振邦脫離家庭與如花同居,兩人以胭脂匣定情。在二人同居後染食鴉片,陳振邦乃一紈絝子弟,無養家糊口的本領,漸漸經濟拮據,於是如花計劃與其吞食鴉片殉情。結果如花死去,而振邦被救活。
4、如花在黃泉久候不見十二少,故回陽間尋找。袁永定與女友(朱寶意飾)無意中發現當年一張《骨子報》,發現振邦原在一家電影製片廠內充當製片場臨時演員。十二少經歲月的折磨,早已窮困潦倒,對往事早已淡漠。如花傷心之餘,將胭脂匣交還,回到陰間轉世去了。
⑶ 誰來幫我說說 《胭脂扣》 。如題 謝謝了
《胭脂扣》是香港作家李碧華的代表作之一,寫的是香港紅牌妓女如花死後回到人間尋找舊愛的故事。當年如花與紈絝子弟十二少雙雙殉情,誰知十二少獲救,陰陽相隔,由此衍生一個愛與背叛的悲情故事。該小說被視為「女性主義」意識覺醒的代表作,後由香港著名導演關錦鵬改編成電影,雖然在票房上沒有取得預期的成功,但是贏得了電影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主演梅艷芳更憑此片獲得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亞太影展三項最佳女主角稱號。本來打算在《小談小說與電影的差異性》中說說這部電影,但是後來覺得還是單獨將它拿出來講比較好,因為我實在很喜歡李碧華的這部小說。 小說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容易受到原著的影響和牽制,但是被改編後的作品又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導演烙上自己的印記。電影《胭脂扣》更是被導演關錦鵬刻了深深的印痕,他慣有的細膩表現手法得到了再一次的展現。在電影版本中,導演和編劇對原著改動較大,對如花傾注了大量的同情和筆墨,大刀闊斧地削減了原著中報刊記者袁永定和凌楚娟的戲份——這是我不大能接受電影版本的原因之一。導演似乎極力想把故事和題目相貼合,但是在我看來胭脂扣只是一個符號和象徵,原著中如花對自己與與十二少的故事的回憶是在袁永定和凌楚娟對如花的盤問中進行的,在這過程中,對袁永定和凌楚娟的情感進行了極大的考驗。可以說,袁永定和凌楚娟,特別是袁永定才是小說最大的主角,在他看來如花與凌楚娟都是有著強烈的女性魅力的,如花是古典的美,凌楚娟是現代的美,但是兩個人都有心計,但是對待愛情時兩人的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如花講求生死相隨,但凌楚娟並不要那樣能夠凄厲的感情,她要的更實際一點,或者說更現代一些。如花和凌楚娟是原著中的「兩生花」,通過兩人的比較,讓讀者對女性有了震驚的感覺。可惜電影為了思想的集中性把戲份集中到了如花身上,這樣的結果是梅艷芳飾演的如花只是關錦鵬的如花,而非李碧華的如花。 原著中的如花有著「小小」的心計,之所以說「小小」,因為她自以為高明的手段,今天的女子早已經嫻熟的很,同現代女性(尤其是商場女性)相比,她更像個稚嫩的孩子。她一開始就對袁永定耍手段,為了讓他幫自己找十二少,她以自己與十二少的情事作誘餌,她說:「你幫我的忙,我自把一切告訴你。」李碧華在小說中諷刺這是攏客的手段,並解釋說:女人便是這樣,你推拒,她進逼;到你有了相當興趣,她便吊起來賣。諸如此類的小伎倆,如花耍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在電影中很多部分都被省略了(為了鋪墊她的純真和痴情?),不是不遺憾的。原著中的如花是不大可能得到讀者的同情的,大家會覺得這女人很可怕,但是電影中的如花在關錦鵬的控制下和梅艷芳的演繹下被給予了太多的同情,大家都憐憫她,不覺得她可怕——這是我理解的電影的遺憾,但這實在是導演和演員的成功。 不太喜歡電影《胭脂扣》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它實在省略了太多太多的情節,將原著的精神高度集中(其實稱壓縮更妥當)了。 李碧華作為一名暢銷書作家是很自覺的將一切商業元素融合到書中。在她的書裡面,你很容易找到故事中人物的原型或事件的原型。小說中與如花尋找十二少同時進行的是香港小姐的選舉比賽——作者雖然沒有明說是哪一界,但是好事者(比如說我)還是可以看出這是1988年的港姐選舉,因為冠軍是大熱門混血兒(指李嘉欣)。但是電影中沒有了這場比賽,所以凌楚娟可以不用追蹤報道而專心地幫如花找十二少了。另外,她還在書中提及了諸多當時演藝界的人物,比如邵音音要嫁到沙撈越的婚事,陳寶珠的戲;也表現了香港人「九七回歸」的抵觸和恐懼,也反映了當時香港人對大陸的不了解,因為他們會說「那是我們的大限,那時我們一起穿旗袍、走路、坐手拉車、抽鴉片、認命。理想無法實現,只得寄情於戀愛。一切倒退五十年。」——不是不可愛的。看完全書你會忍不住的想:這簡直就是香港生活網路全書了,當然這是本比較庸俗的網路全書。 影片最大的改動在於導演給了我們一個很明朗的結局——如花獨自去陰間投胎了。可是書中沒人知道如花她到底干嗎了,只是很晦澀的提到了十二少因為吸毒被罰款,如花留下胭脂扣不知所蹤——我一直覺得這是如花重生的標志,她丟棄了過往。只是導演表現得更明確,讓人少了點遐想,(徐克在《青蛇》中對結尾的處理就比較好,留給人很大的思考空間)。 另外,有改動比較好的地方,比如說在影片接近尾聲的時候他們一起擠在人群中看人做戲,畫面穿插了十二少在戲台上的表現,梅艷芳將如花痴迷的眼神表現得很到位,使本片的趣味提高了。在原著中他們看的是一部名叫《唐朝豪放女》的三級片(關於這部電影,以後講魚玄機的時候會著重提到,現不詳表),雖然作者很巧心的要比較兩個妓女的命運,但是總讓人覺得太突兀。 不管怎麼說,電影《胭脂扣》是一部比較優秀的香港電影,在追求商業成功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顧及了藝術追求。片中張國榮、梅艷芳、萬梓良(很有意思的是他還是《唐朝豪放女》的男主角)、朱寶意等都有上佳表現,特別是梅艷芳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完全顛覆了人們女鬼凄厲的固有概念,也在某一程度上顛覆了她自己在唱片界的形象定位,使她在影視方面的發展更為順暢。該片主題曲《胭脂扣》亦頗見水準,一句「最怕錯付相思」惹人心酸。 最後想給對沒看過本書但是已有興趣的朋友提個建議:先看電影再看書。假如你先看書再看電影你會忍不住要抱怨,而先看電影再看書則會覺得電影版本不錯,書更妙。
⑷ 胭脂扣要表達的是什麼
主要講述了香港三十年代的石塘咀名妓如花與紈絝子弟十二少的感情糾葛。
《胭脂扣》
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由關錦鵬執導,梅艷芳、張國榮主演。影片主要講述了香港三十年代的石塘咀名妓如花與紈絝子弟十二少的感情糾葛。 影片於1988年1月7日在香港上映。
劇情簡介
報社記者袁永定遇到了一位前來登尋人廣告的女子如花,無意中才發現了該名冷艷的女子原是鬼魂,早在50年前,她是一名紅牌妓女,結識了一名紈絝子弟十二少陳振邦。如花深深愛上了這名多情的公子,兩人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由於身份懸殊,遭到了十二少家人的極力反對。無奈之下,他們以胭脂扣定情,一起吞鴉片殉情。如花未能在地府看到自己的愛人,便到陽間尋找。如花在兩名記者的幫助下,得知原來當年十二少被人救活了,如今生活潦倒。面對十二少的懦弱,如花傷心欲絕,把胭脂扣返還,回到陰間投胎轉世。
角色介紹
1.梅艷芳飾演如花
香港石塘咀的紅牌妓女結識陳振邦,傾心相愛,遭遇陳家反對,與十二少吞食鴉片殉情,定陰世之約。50年後,如花苦等十二少不得,遂上陽間來尋。在報社記者袁永定的幫助下終於找到十二少,得知十二少未死偷生。如花將胭脂扣交還十二少,隨後決然離去。
2.張國榮飾演陳耀邦
陳家少爺欲娶青樓女子如花,遭到家庭反對,被逐出家門,落魄學戲,與如花一同殉情卻幸而未死,偷生人世。
影片評價
這部哀怨纏綿的影片將當紅歌星梅艷芳送上台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的領獎台,正如導演關錦鵬所說「梅艷芳和張國榮成就了《胭脂扣》」。導演運用時空交錯,以如花對十二少至死不渝的愛情諷喻了現代人對愛情的態度和觀念,帶給觀眾獨特的視覺和心靈沖擊。影片重點渲染了30年代的頹廢美,而忽視了80年代香港風貌的表現。梅艷芳飾演的女鬼,全片中從未以驚悚的鬼臉來嚇人,在哀怨中流露出凄艷的鬼氣,將那種陰郁的氣質刻畫得深入骨髓。其以二十四歲芳齡,將這個老鬼演繹得呼之欲出,一雙暮氣沉沉的大眼中似乎蘊涵著整整一個時代的故事。張國榮把一個痴情但懦弱的富家子弟「十二少」刻畫的入木傳神,角色散發著高貴氣質,有種讓人敬而遠之的華美。影片最後老淚縱橫的十二少空茫地瞪著找回人間的如花,眼神中透露著難以言說的復雜情感,有後悔、有驚恐、有慚愧、有羞惱、有無奈甚至有憤怒。
⑸ 胭脂扣講的什麼故事 胭脂扣的內容簡介
1、《胭脂扣》講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香港石塘咀名妓如花與紈絝子弟十二少感情糾葛的故事。
2、劇情簡介:在香港報館任職的袁永定(萬梓良飾)遇見一位前來刊登尋人廣告的冷艷女子,但她又無錢付廣告費。袁永定借故離開,不料那女子緊隨而來。在閑聊中袁永定驚訝的發現此女子原是鬼魂。
3、早在二十世紀30年代,她是香港石塘咀的紅牌妓女如花(梅艷芳飾)。在那風月世界裡,她愛上了人稱十二少的陳振邦(張國榮飾),並談論嫁娶之事。但是由於身份地位懸殊,婚事遭到陳家反對。陳振邦脫離家庭與如花同居,兩人以胭脂匣定情。在二人同居後染食鴉片,陳振邦乃一紈絝子弟,無養家糊口的本領,漸漸經濟拮據,於是如花計劃與其吞食鴉片殉情。結果如花死去,而振邦被救活。
4、如花在黃泉久候不見十二少,故回陽間尋找。袁永定與女友(朱寶意飾)無意中發現當年一張《骨子報》,發現振邦原在一家電影製片廠內充當製片場臨時演員。十二少經歲月的折磨,早已窮困潦倒,對往事早已淡漠。如花傷心之餘,將胭脂匣交還,回到陰間轉世去了。
5、《胭脂扣》是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的一部愛情片,由關錦鵬執導,梅艷芳、張國榮、萬梓良、朱寶意主演,於1988年1月7日在中國香港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