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1967年電影《畢業生》
《畢業生》的劇情很簡單,講述大學生班澤明在畢業後陷入對前途的迷茫狀態中,在思考未來之際,他受到一位女性長輩的誘惑,陷入不倫關系當中,之後又愛上這位女性長輩的女兒。面對這種混亂的情況以及來自女性長輩的威脅,班澤明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是要為保守不倫秘密而放棄愛情,還是要追求愛情並讓不倫關系曝光出來。班澤明最終的選擇是勇敢地追求愛情,他主動向所愛的女孩承認自己與她母親發生過不倫關系,然後在雙方家長的責罵和阻撓中,不顧一切地將女孩從她與別人的婚禮中搶奪過來。
同時與母女兩人陷入糾葛的不倫關系,這種題材在現在看來,可說是雲淡風輕、小菜一碟,但在上世紀六0年代,卻是極為驚世駭俗和充滿話題性。影片中,風情萬種的女性長輩大膽而露骨的勾引手段,以及導演所採用的鏡頭取景角度與蒙太奇處理方式,也成為後來許多電影模仿的對象。除了突破禁忌的議題和手法外,《畢業生》最大的特點在於捕捉到六0年代末期美國兩代人之間的價值觀差異,以及戰後嬰兒潮中成長起來的青年們的茫然與困惑。
美國的嬰兒潮發生在1946年到1964年之間,由於戰爭結束、生活漸趨安定,以及前期人口增速放緩,新生兒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美國目前人口三億人左右,但在嬰兒潮的那18年間,便有約7800萬新生兒誕生。二戰結束的四0年代後期,一切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所有人只得埋頭於重建生活,拚命工作、積累財富,而當時間來到六0年代後期,物質環境已漸漸步入富足與安逸,成長起來的嬰兒潮世代便無需再為金錢和生活擔憂。
影片中的主角班澤明二十歲,是二戰結束後那波嬰兒潮的典型,家境富裕、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步出校門之際,房子和車子都是現成准備好的。班澤明的父母那一代,為了生活,不得不放棄種種夢想,如今在經歷了二、三十年的辛苦奮斗後,積累的財富、將來的希望、未竟的夢想,全都集中灌注在孩子身上,他們迫不及待要為孩子配備齊全,迫不及待要為孩子指引方向、鋪好道路,好讓他飛黃騰達、更上層樓。
但是對於班澤明這個嬰兒潮世代的人來說,學識和物質都是唾手可得,走在父母為他鋪好的道路上,不需要太過努力便能過上舒服和體面的生活,但循著這道路前進,獲得的成功都不過是來自父母的給予,這如何能體現自己作為獨立人的生命價值?因此,當班澤明步出校門後,便陷入深深的焦慮中,不知道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他不想走父母的路,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走自己的路,他唯一清楚的念頭是要「不一樣」。
■獨立價值的追尋與渴望
這種超脫主流價值桎梏的渴望與急切,在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中也有非常清楚的呈現。在《畢業生》中,則是透過班傑明所陷入的情感糾葛來表現這樣的心理掙扎。班傑明在面對來自女性長輩的誘惑時,一直都保持非常堅定的拒絕態度,但在被暗示生活過於單調嚴謹後,他這才決心回頭找這位女性長輩,而在被譏諷缺乏性經驗後,他才就義無反顧地與女性長輩發生不倫關系。班傑明雖然能在情感慾望前把持住自己,卻無法抗拒對父執輩們的逆反心情。
藉由對上一輩人的反抗和顛覆來證明自己的獨立價值,是美國上世紀六0和七0年代青年的一大特色。班傑明在陷入不倫關系後,雖然內心不時出現內疚和掙扎,但這種跳脫規范和框架的沉淪感覺,又讓他迷戀不已。班傑明後來之所以從不倫關系中脫身,瘋狂愛上女性長輩的女兒,其實也仍是基於逆反的心情。這位女性長輩是典型的上一代女性,受過教育,但為了家庭,只能放棄自我和理想,困守在無味的生活里頭。她的所有希望都灌注在自己女兒身上,要女兒比自己嫁得更好、過得更幸福。她自己雖然主動勾引班傑明,和他發生關系,但內心裡她覺得班傑明不夠好,配不上女兒,而正是這種輕視的態度導致班傑明對她女兒的瘋狂執著。
如果所有人都放任班傑明和女性長輩的女兒來往,兩人之間未必會發展出什麼結果,然而,由於班傑明的不倫丑聞,長輩們不斷地對他施予壓力,干預和阻撓他接近女性長輩的女兒,這便助長了班澤明的決心,讓他深信自己深愛那個女孩,決心要娶她為妻。於是班傑明不顧自己的前途、不顧千里的距離,死纏爛打地搬到女孩學校附近,天天在她身邊打轉、要她嫁給自己。而當女孩的父母聞訊趕來,硬逼著女孩與另一個男孩結婚時,班傑明更是千里飛車奔波,彷彿不要命似地闖進教堂阻攔婚禮進行。
很多人為班傑明不懈求愛和強搶新娘的動作而感動,說他在經歷迷惘和混亂後,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確認真愛而非一時的情慾才是生命的真諦。但是,《畢業生》里頭最為經典的一幕其實是在電影的結局處,而這結局訴說的是完全不同的故事:班傑明與身穿婚紗的女孩從教堂中逃出來,兩人手牽著手飛快地奔上公車,在一整車乘客的驚詫目光下,堅定而快樂地走向最後排座位坐下。在坐定之後,兩人仍止不住興奮和勝利的笑容,但片刻之後,他們相視對看一眼,便齊刷刷地陷入沉默,各自露出尷尬與茫然的表情--這表情就像兩個負氣離家的孩子,在叛逆的興奮情緒過後,無言地問著自己:那然後呢?
■後話
《畢業生》之所以成為美國經典電影,在於它以非常商業的手法、極為爭議的話題,來呈現一個世代所特有的精神狀態,不光是電影本身,里頭的配樂、班澤明所開的愛快羅密歐敞篷跑車,都成為經典。有趣的是,《畢業生》雖然是四十多年前的老片子,但里頭描繪的嬰兒潮世代的境況,恰好與中國出生於八0和九0年代之間的青年有許多相似之處。
在歷經二戰、內戰、文革和一胎化政策後,中國的嬰兒潮出現在1982年到1990年之間,時至今日,這波嬰兒潮新生兒都成長為青年人,而且類似於美國嬰兒潮青年們所面對的情況,他們的父執輩們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便不余遺力地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因此中國嬰兒潮世代的青年們在生活條件上比父母輩更優渥許多,學經歷也更豐富,加上是獨生子女,除了三千寵愛在一身外,更是背負著上一代所有的希望與夢想。而這樣的成長環境,也賦予中國嬰兒潮世代更多的叛逆精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除了因為網路等媒介的發達與普及,信息的流動速度更快、透明度更高外,中國嬰兒潮世代的長成,也解釋了為何當代出現更多的憤怒青年,以及社會為何出現較強的改革聲浪。我想,這種叛逆的精神和改革的壓力,絕非簡單的打壓和限制可以阻攔的,需要透過適當的順應方能疏導。當然,這只是隨便想想、隨便說說,沒什麼特別的意思
B. 電影」畢業生「講的什麼
導演達斯廷·霍夫曼1967年上映的成名作《畢業生The Graate》是一部舉足輕重的代表作,由達斯汀·霍夫曼,凱瑟琳·羅斯,安妮·班克羅夫特主演,曾獲第四十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第二十五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等多項獎項。
劇情描述本恩的父母忙著籌備慶祝他畢業的家庭晚會,但本恩卻對未來生活感到茫然。來客中的魯賓遜太太對這個小夥子很感興趣,不斷挑逗本恩,但被拒絕。可是日子如此無聊,不久後他開始了同魯賓遜太太幽會,同時他也愛上了她的女兒伊萊恩。魯賓遜太太知道真相後堅決反對,並想盡辦法拆散兩人的交往。本恩終於找到機會向伊萊恩表白了愛意,並坦承了自己的墜落,只是沒說出那個夫人的名字。伊萊恩原諒了他,但魯賓遜太太的震怒使伊萊恩猜到了一切。她傷心地決定與別人結婚。本恩得知這一消息,不顧一切向教堂沖去,他要盡最後力量挽回愛人的心。
《畢業生》電影原聲大碟帶由戴夫.格魯辛Dave Grusin 與保羅西蒙Paul Simon 合作編寫,前者負責音樂部份,後者則負責片中多首插曲,包括膾炙人口的 「The Sound Of Silence」 、 「Scaebrough Fair」 、 「Mrs. Robinson」 等,當年都是令人朗朗上口的暢銷曲。格魯辛是著名爵士樂鋼琴手,但配樂風格頗為多樣化,本片偏向清新的民謠風,頗能反映入世未深的大學生心境。西蒙則是著名民謠二重唱 「Simon And Garfunkel」 的作曲主將。
西蒙(Paul Simon)是美國歌壇上的一個奇跡,常被冠以作曲家、歌唱家和吉它手的美譽,實際上再加上詩人也不過分。他的個人演唱以及和加芬克爾(Art Garfunkel)的重唱作品幾乎都是出自他的手中。他的歌詞首首都是優美的詩歌,他的歌曲旋律優美迷人。西蒙和加芬克爾六十年代後期開始風靡多年的重唱可說是流行音樂史上的最佳重唱,西蒙的嗓音鬆弛自然,加芬克爾音色輕柔高潔,兩人的和聲如詩如夢一般豐富多彩,令人回味無窮。
《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和《斯卡波羅集市》一樣,是電影《畢業生》的插曲,一個在片頭,一個在片尾。前一首1966年同名單曲獲美國排行榜冠軍;後一首1969年獲奧斯卡最佳電影插曲獎。兩首歌的風格差不多,都是那種經典的懷舊情懷。它的旋律直入心底,靜靜地、一塵不染的,輕柔的從耳邊拂過。很容易讓人想起雪後的黎明、原野的清風
http://cache..com/c?word=%B1%CF%D2%B5%3B%C9%FA%2C%B5%E7%D3%B0%2C%BC%F2%BD%E9&url=http%3A//hi%2E%2Ecom/%C3%CE%D0%D1%CE%DE%C6%DA/blog/item/fdc74916dd62764a20a4e919%2Ehtml&b=20&a=1&user=
C. 電影《畢業生》的最後一個鏡頭是什麼意思
也難得西方電影中有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法,兩個人看著前方使向遠方,而此刻他們是理志和清醒的,他們真正屬於彼此。
D. 電影《畢業生》的詳細簡介
作為一部上映於1967年的愛情電影,在今天還能打動第一次看到它的觀眾,《畢業生》的確有它的過人之處。也許在中國,人們提及最多的就是它的電影配樂,簡單說就是那首實在太出名的《斯卡布羅集市》,甚至前幾年還有人在網路上寫出歌詞的「詩經體」。其實雖然西蒙&加芬克的配樂的確為本片增色不少,但我第一次看時,真正打動我的並不是動聽的音樂,而是撲面而來的逆反之風。
「畢業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校園里待了十幾年,一朝贏得解放、卷鋪蓋走人,到底是迅速在社會上盡得風流還是深陷泥潭,往往取決於他們所做的一兩件關鍵事。在這種人生重大轉折的背景下,畢業生的奇怪心態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不扯遠,單說愛情,剛畢業的學生仔自然而然要面對一堆聲色犬馬的誘惑,以及再也無所顧忌的輕松心態,無論是從情感還是從性上,像本·布拉多克這樣的「愣頭青」自然會蠢蠢欲動、躍躍欲試了,那些學生時代拴住男人臍下三寸的所謂倫理、道德,因為再無規矩和輿論的束縛而顯得形同虛設。羅賓遜夫人的性感軀體其實只是誘因,根本的動力還在於剛從男孩自己的一顆禍心。可是電影畢竟是電影,本偷情的結果與現實中的大多數樣本比起來實屬倒霉透頂,偏偏就偷到了自己喜歡女生的媽媽身上,以至於被「老女人」算計而雞飛蛋打、身敗名裂,唉,男人啊,一旦解開褲帶,等著他們的永遠都是無窮無盡的麻煩。
不過《畢業生》畢竟還是一部好萊塢喜劇,尼科爾斯也沒有興趣嚴肅地討論亂倫+婚外情這種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在影片的尾聲看到了「超現實」也是必然的一幕,執著的本終於打動了深愛的女孩艾琳,從婚禮上把她硬生生撬走,留下的是一群被鎖在教堂的親朋好友,帶走的則是一個在公路上狂奔的落跑新娘。
盡管結局顯得有些矯飾的成分,但仍然不能影響本片在幾十年後仍為人津津樂道。相比之下,自然影片的前半部分更讓人難以忘懷,尤其是羅賓遜夫人用美腿絲襪誘惑小本同學的那一幕,更是成為了影史經典。再加上西蒙&加芬克絕對高附加值的配樂,本片在家庭娛樂市場上一直潛力巨大、廣受追捧的節目。
然而在DVD時代,本片邁向電影收藏者碟架的路卻一點都不順當。先前本人已經撰文介紹過此片DVD的發行狀況,總的來說,就是二區強於一區,不僅是因為一區的正片視頻長期一直不可變,也因為二區(法國Studio Canal公司)提供了有質量的花絮內容。不過這一切在本周成為了歷史,福克斯接過米高梅公司片庫的代理權之後,在一區發行了本片的四十周年紀念版DVD,與Studio Canal合作修復的畫面煥然一新(Studio Canal早先在法國發行了此片的HD DVD),首次成為可變寬銀幕,音軌上除了添加一條DTS以外,還有兩條評論音軌可供選擇。此外花絮方面也多有補充,最終讓本片在DVD時代終於有了一個免洗的終極版本。
一區新版的正片畫面修復得很棒,與一區老版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僅修復了一區不可變老版畫面色彩的失真和串色,還有效消除了膠片劃痕和灰塵。而與PAL制的二區相比較,則在色調上更暗,特別是黑暗場景下,二區的偏紅非常明顯。
E. 美國喜劇電影《畢業生》,是愛情與青春的翻滾還是盲目
美國喜劇電影《畢業生》,是愛情與青春的翻滾還是盲目的征服欲?
這才是真正的殘酷青春物語。當他「少年維特式」地煩惱未來時,成人世界的情慾輕易就把他俘獲。他努力想逃脫「又一個這種人」的窠臼,愛情是最後一根稻草。然而影片最後當舍棄他的小紅車,搶到了新娘,經歷了人生罕有的刺激與浪漫,但喜悅迅速消散,只剩失落與尷尬。他知道某種循環已經開始了。世影史:影片體現了青年人的成長及對成年人社會的奮起反抗,它以一鳴驚人的姿勢出現,成為「新好萊塢電影」里一部舉足輕重的代表作。本片的基調是喜劇的,但是主題卻是沉重且嚴肅的,正是在這種「嚴肅的搞笑」下,影片體現了一種辛辣的諷刺感,讓這種諷刺力度得到了增加。講述畢業生的迷茫、困惑、憂慮與叛逆,一曲五味雜陳的青春輓歌。邁克·尼克爾斯憑本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構圖攝影剪輯精緻而絕美,經典鏡頭一籮筐,幾處轉場和大跨度推拉極具戲劇性,對景深的運用更是教科書級別。達斯汀霍夫曼演技初露鋒芒。畫龍點睛的結尾引人深思。兩首主題歌宛如天籟。《畢業生》是一部推出於1967年的美國電影,獲得第40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美國電影協會曾在1998年時評選百年百大最佳美國電影,其中《畢業生》排名第七名。2007年時,美國電影協會對上述名單進行修訂,《畢業生》雖然從前十名中掉出去,但仍高居第十七名,可見這部電影在美國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畢業生》的導演邁克-尼克爾斯是從舞台劇起家,他的獲獎歷史里頭囊括了奧斯卡獎、艾美獎、東尼獎和格萊美獎。除了《畢業生》外,邁克-尼克爾斯還執導過《靈欲春宵》、《上班女郎》、《偷心》等較為出名的電影作品,總體風格比較偏向商業電影,但在通俗流行之中,又偏好較為辛辣諷刺的議題和手法。《畢業生》是著名美國男演員達斯汀-霍夫曼的成名之作。從類型上來說,這是一部青春愛情喜劇片,若純粹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畢業生》不論是在議題上還是手法上,都稍顯有點陳舊過時。然而,一部青春愛情喜劇片在經過四十多年之後,還能成為美國觀眾心目中的經典作品,必然有它出眾引人的地方,它必然捕捉到某種時代的脈動,記錄下某個群體的歲月記憶。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本恩(達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飾)對前途十分茫然,偏偏在這時遇上了風流的魯濱遜太太(安妮班克羅夫特 Anne Bancroft 飾 )。雖然不再年輕,但魯濱遜太太卻一再勾引本恩,二人發生了關系。他們在約會過程中,本恩遇上了太太的女兒伊萊恩(凱瑟琳羅斯Katharine Ross 飾 ),被她的純真青春深深吸引。本恩吐露了愛意,與伊萊恩開始了正常的戀愛關系,卻遭到了魯濱遜太太的劇烈反對。母親的震怒使伊萊恩覺察到了一些內情。伊萊恩非常傷心,倉促同意了另一個人的求婚。本恩沖向伊萊恩結婚的教堂,他要力挽狂瀾。
F. 電影畢業生的一些問題
作為一部上映於1967年的愛情電影,在今天還能打動第一次看到它的觀眾,《畢業生》的確有它的過人之處。也許在中國,人們提及最多的就是它的電影配樂,簡單說就是那首實在太出名的《斯卡布羅集市》,甚至前幾年還有人在網路上寫出歌詞的「詩經體」。其實雖然西蒙&加芬克的配樂的確為本片增色不少,但我第一次看時,真正打動我的並不是動聽的音樂,而是撲面而來的逆反之風。
「畢業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校園里待了十幾年,一朝贏得解放、卷鋪蓋走人,到底是迅速在社會上盡得風流還是深陷泥潭,往往取決於他們所做的一兩件關鍵事。在這種人生重大轉折的背景下,畢業生的奇怪心態也就顯得不那麼奇怪了。不扯遠,單說愛情,剛畢業的學生仔自然而然要面對一堆聲色犬馬的誘惑,以及再也無所顧忌的輕松心態,無論是從情感還是從性上,像本·布拉多克這樣的「愣頭青」自然會蠢蠢欲動、躍躍欲試了,那些學生時代拴住男人臍下三寸的所謂倫理、道德,因為再無規矩和輿論的束縛而顯得形同虛設。羅賓遜夫人的性感軀體其實只是誘因,根本的動力還在於剛從男孩自己的一顆禍心。可是電影畢竟是電影,本偷情的結果與現實中的大多數樣本比起來實屬倒霉透頂,偏偏就偷到了自己喜歡女生的媽媽身上,以至於被「老女人」算計而雞飛蛋打、身敗名裂,唉,男人啊,一旦解開褲帶,等著他們的永遠都是無窮無盡的麻煩。
不過《畢業生》畢竟還是一部好萊塢喜劇,尼科爾斯也沒有興趣嚴肅地討論亂倫+婚外情這種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在影片的尾聲看到了「超現實」也是必然的一幕,執著的本終於打動了深愛的女孩艾琳,從婚禮上把她硬生生撬走,留下的是一群被鎖在教堂的親朋好友,帶走的則是一個在公路上狂奔的落跑新娘。
盡管結局顯得有些矯飾的成分,但仍然不能影響本片在幾十年後仍為人津津樂道。相比之下,自然影片的前半部分更讓人難以忘懷,尤其是羅賓遜夫人用美腿絲襪誘惑小本同學的那一幕,更是成為了影史經典。再加上西蒙&加芬克絕對高附加值的配樂,本片在家庭娛樂市場上一直潛力巨大、廣受追捧的節目。
然而在DVD時代,本片邁向電影收藏者碟架的路卻一點都不順當。先前本人已經撰文介紹過此片DVD的發行狀況,總的來說,就是二區強於一區,不僅是因為一區的正片視頻長期一直不可變,也因為二區(法國Studio Canal公司)提供了有質量的花絮內容。不過這一切在本周成為了歷史,福克斯接過米高梅公司片庫的代理權之後,在一區發行了本片的四十周年紀念版DVD,與Studio Canal合作修復的畫面煥然一新(Studio Canal早先在法國發行了此片的HD DVD),首次成為可變寬銀幕,音軌上除了添加一條DTS以外,還有兩條評論音軌可供選擇。此外花絮方面也多有補充,最終讓本片在DVD時代終於有了一個免洗的終極版本。
一區新版的正片畫面修復得很棒,與一區老版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不僅修復了一區不可變老版畫面色彩的失真和串色,還有效消除了膠片劃痕和灰塵。而與PAL制的二區相比較,則在色調上更暗,特別是黑暗場景下,二區的偏紅非常明顯
G. 畢業生電影的結局用了什麼電影語言
你我有各自的軌跡,如流星,能相聚,共步一段旅程,是緣分,但最終將朝著各自方向漸行漸遠,是命運,願你畢業後的生活更順利!
H. 電影《畢業生》的結局
其實,我想如果你到一定年齡就一定會明白你自己提的這個問題了。
《畢業生》這部電影表現的就是年輕人那種青春的沖動,這種沖動有的時候也許很單純、很幼稚,也許很浪漫、很美……,但是,這種沖動會把我們帶進一種怎樣的人生旅程呢?年輕的朋友也許不會知道,甚至也不想知道。所以,這種青春沖動是有一定盲目性的,不理性的。換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他們也弄不清楚他們到底想要什麼,他們這樣做只是簡單的沖動,這以後的事他們還沒有考慮過。而當似乎一切塵埃落定,他們才有點點的迷惑——這樣做到底對嗎?值得嗎?……,但是這些疑問只是「一點點」,所以他們在興奮中夾雜著些許憂慮,也就是你所說的不能理解的表情。
其實,當我們在真正成熟了以後就會明白,明白一切,呵呵~!但是,那是種無語的頓悟,無法言表~!只會對後來人說:唉~!其實無所謂值不值得,一切都不過是個過程~!
I. 《畢業生》這部電影的結尾,採用了什麼電影語言的表現手法
長鏡頭。。。
J. 《畢業生》這部電影都講了哪些讓人深思的事情
剛看到《畢業生》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就能感覺到這是一部青春電影。而當我們談論青春電影的時候,就不得不涉及到其中的一個核心,那就是反抗。處於青春期的我們正在對這個世界進行著思考,我們認為自己總是正確的否定了別人的一切,而畢業生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間節點,因為在這個時間上,我們真正意義上離開了學校這個象牙塔,走向社會。這個鏡頭說實話拍的非常的奇妙,也闡述了在這個時間去掉兩個人經歷如此多的事情,心態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所謂的單純少年轉變為一個成熟的社會人。這個轉變如果從社會的角度來看的話,說不是非常正常而且有利的,但是對於一個曾經懵懂躁動的少年來說,這樣的轉變無疑是他自己殺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