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電影失信的村莊簡介

電影失信的村莊簡介

發布時間:2022-12-12 09:28:34

A. 求一部大約80年代電影,90年代曾在電影頻道播放過,與種西瓜有關

失信的村莊

《失信的村莊》是由王好為執導的劇情片,於紹康、程學斌等參加演出,1986年在中國上映。

《失信的村莊》講述80年代,豫西辛庄來了一個叫丁雲鶴的人,他主動提出要當種瓜的技術指導,保證每畝收入八百元,他從中提取百分之二十。從這天起,丁雲鶴起早貪黑,以自己的知識技能管理著村民的瓜田。西瓜熟了,村民們的西瓜很快銷售一空。她們利用賣瓜的錢,購置了生活生產用品,初步擺脫了平困。但是村民們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們撕毀合同,不付丁雲鶴錢。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生活的變化他們開始內疚,可丁雲鶴卻再也找不到了。

基本信息

B. 程學斌的影視作品

電影:
《失信的村莊》 辛老靈(男二號) 導演:王好為
《迷人樂隊》 宋祺 導演:王好為
《凌河影人》 庄世貴 導演:李龍躍
《百色起義》 黃玉昆 導演:陳家林
電視劇:
《後媽》 趙福財(男配角)1996年拍攝 導演 :楊晶
《調解主任》 薛永生(男一號) 導演:李龍躍
《呼喚》 李放(男一號) 導演:周偉
《希望的田野》 孫天祥(主演) 導演:孫沙
《插樹嶺》 馬青山(馬趴蛋、主演)導演:顧晶
《風吹雪花飄》 張炳謙(主演) 導演:付百良
《河彎彎路彎彎》 王義 (反一號)導演:付百良
《荒唐王爺》佔台(主演)導演:陳家林
《情債》郝德順(主演)導演:郭林
《梨樹溝風情》啞巴(主演)導演:薛彥東
《天良》張新政(主演)導演:何偉
《北京往北是北大荒》王念祖(主演)導演:李龍躍
《男人也有故事》黃黨勝(主演)導演:宋江波
《非常公民張景惠(主演)
《來不及說我愛你》余師長(配角)導演:曾麗珍
舞台劇:
話劇:
《風華正茂》飾趙晨光
《救救她》飾許志偉
《萬水千山》飾王德強
《八一風暴》飾高振山
《李黃璽》 飾劉行仁(導演、編劇)

C. 失信的村莊的電影內容介紹

豫西辛庄是個窮村,青年農民黑墩二十七歲尚未成家。在一次廟會上,黑墩巧遇種瓜能手丁雲鶴。丁雲鶴是個退了休的鐵路職工,曾因一句話被錯劃為右派分子。他有種西瓜的好手藝 ,退休後在各地承包種植西瓜。因黑墩的盛情相邀,丁雲鶴來到辛庄。他以自己的知識、經驗和辛勤勞動,不僅給辛庄帶來新的生產技術和生活觀念,而且使許多種瓜戶收入大增,黑墩也娶了媳婦。
思想保守的黨支部書記張米貴等人,最初反對種西瓜,西瓜豐收後又不同意按照合同付給丁雲鶴應得的一大筆報酬。他一面對丁雲鶴羅織罪名,利用群眾熱衷於蠅頭小利的落後意識取得支持,只付給丁雲鶴一半酬金;一面又默許兒子木圈與 黑墩演了一場捉姦的鬧劇,誣陷丁雲鶴與寡婦房東鄭仙女有姦情,丁雲鶴憤懣離去。鄭仙女和村組長辛老靈默默地為他送行。辛老靈覺得有愧於丁雲鶴,便悄悄地付給他另一半酬金。第二年春天,辛庄的鄉親們終於認識了丁雲鶴的價值,便委託黑墩去尋找他。

D. 電影失信的村莊原型

村莊原型是河南省辛庄村。

失信的村莊的劇情簡介· · · · · ·

故事發生在河南省西部辛庄村。由於貧窮,黑墩(李忘雄 飾)27歲尚未娶親成家。丁雲鶴(於紹康 飾)是個退休的鐵路工人,有一手種瓜的絕活,五十年代因為錯說一句話被打成右派,如今平反後受邀到各地指導種西瓜。黑墩請他到辛庄做種瓜的技術顧問,丁雲鶴來到辛庄後,不但指導大夥種瓜,也帶來了全新的生活理念,黑墩靠種瓜致富娶上了媳婦。村支書張米貴(楊子純 飾)剛開始反對大夥棄農種瓜,現在瓜農豐收後他又拒絕支付按合同給丁雲鶴的大筆酬金,他開始給丁雲鶴羅織莫須有的罪名,並利用大夥的小農意識剋扣丁雲鶴應得的報酬,還組織捉姦鬧劇,誣陷他與女房東有姦情,丁雲鶴憤怒地離開了這個失信的村莊......

鏈接: https://pan..com/s/1mPJCYOyqEKqVwqF0bd1ooA

?pwd=s6ie 提取碼: s6ie

E. 盤點劉佩琦電影大全,【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建黨偉業: 鏈接:https://pan..com/s/1F2JlzqrIfuzxxZ-CUD0o9A

?pwd=12ke 提取碼:12ke

失信的村莊: 鏈接:https://pan..com/s/19S1gRXp4PGR1JOQjPMbsqg

?pwd=cpvf 提取碼:cpvf

F. 於紹康的基本簡介

(1925.9.11.-1994.5.3) 演員。
1956年起任八一電影製片廠 演員。曾在《激戰前夜》、《黑山阻 擊戰》等影片中飾演角色。1958年被 錯劃為右派分子,脫離影壇,下放北 大荒農場做農工。1960年參加話劇《北大荒人》劇本創作。1961年主演影 片《北大荒人》。同年入北京電影制 片廠。後相繼在《小兵張嘎》、《小 二黑結婚》、《大河奔流》、《一盤 沒有下完的棋》、《夜行貨車》等近 二十部影片中飾演主要或重要角色。 演出影片 1956:激戰前夜1957:水、黑山阻擊戰1961:北大荒人1963:小兵張嘎1964:小二黑結婚1965:紅石鍾聲1973:偵察兵1975:海霞、烽火少年1976:牛角石、海上明珠、丁龍鎮1978:大河奔流幽靈 1979:喜盈門1980:三個失蹤的人1982:一盤沒有下完的棋1983:夕照街1984:北國紅豆1985:夜行貨車1986:失信的村莊1987:望春風、京都球俠1988:他選擇謀殺、山魂霹靂1990:別哭,媽媽1991:天出血1993:大海風。

G. 誰是王好為

王好為(1940- )導演,山東濰坊人,生於重慶。幼時隨在白區從事地下工作的父母在成都、西安、長春等地讀書,在北京師大女附中擔任過校話劇團演員、導演、團長等,並曾在影片《哈爾濱之夜》中出演兒童演員。195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擔任過《楊乃武與小白菜》、《草原雄鷹》、《龍馬精神》、《海霞》等片的導演助理和副導演。1979年獨立執導了《瞧這一家子》,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其後執導了《潛網》、《夕照街》、《北國紅豆》、《迷人的樂隊》、《失信的村莊》、《村路帶我回家》、《金匾背後》、《哦,香雪》、《離婚》等影片,並因《哦,香雪》獲得第41屆柏林電影節兒童中心學會獎與成人評委獎。

王好為: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北京電影製片廠一級導演。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復審委員會委員。中共十二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
女,1940年生於重慶。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後進入北京電影製片廠任導演助理、副導演、導演至今。1987年獲一級電影導演職稱。1985年、1998年當選為第六屆、第七屆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1995年被聘為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

1996年被聘為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復審委員會委員;1999年被聘為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復審委員會委員。多次任電影金雞獎、華表獎評委及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導演系研究生畢業答辯組組長。

1974年與錢江、陳懷皚聯合導演《海霞》。
1975年與林揚聯合導演《海上明珠》。
1979年導演《瞧這一家子》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她本人獲青年優秀創作獎。
1981年導演《潛網》獲葡萄牙菲格臘達·福日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1982年導演《夕照街》參加83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85年東京國際電影節女性電影周 、93年日本北方圈國際電影節。
1984年導演《北國紅豆》。
1985年導演《迷人的樂隊》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及金雞獎特別獎。
1986年導演《失信的村莊》。
1987年導演《村路帶我回家》獲金雞獎最佳導演提名。同年導演《金匾背後》。
1988年導演70毫米寬銀幕立體聲影片《尋找魔鬼》。
1989年導演《哦,香雪》獲91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少年影片大獎、童牛獎藝術成就特 別獎、金雞獎最佳影片提名。此外還參加90年環太平洋國際電影節、92年漢堡國際電 影節、93年北方圈國際電影節。
1992年導演《離婚》(任改編之一)受到老舍國際研討會中外專家一致好評。
1993年導演《賺它一千萬》。
1999年導演《能人於四》。

導演的電視片有:
1991年導演十集電視連續劇《武生泰斗》獲各電影廠拍攝的電視劇獎。
1993年導演二集電視劇《尋梅》。
1994-95年應日本老舍研究會、中國老舍研究會之約編導四小時長篇專題片《老舍》, 得到日本及中國老舍研究專家很高評價。
1995-96年導演十二集電視連續劇《第三軍團》獲北京市春燕杯獎、飛天獎兒童劇獎。
1998年導演十二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紅旗漫卷西風》表現新疆和平解放 。

歷年來所著藝術論文發表於《電影藝術》、《文藝研究》、《電影通訊》、《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攜所導演的影片出訪過法國、蘇聯、日本、德國、埃及、威尼斯。

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她喜歡的人生格言是:每事問。——論語

對電影學院在新世紀的希望是孟子所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H.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出品影片

愛情呼叫轉移(2007) 向日葵(2005) 我們倆 (2005) 張思德(2004) 看車人的七月(2004) 危險智能 (2004) 100個 (2002) 女孩別哭(2002) 新甜蜜的事業(2001) 一聲嘆息(2000) 押解的故事(2000) 防守反擊(2000) 西洋鏡(2000) 夢幻田園 (2000) 非常夏日 (2000) 春天的狂想 (1999) 那山那人那狗(1999) 月蝕 (1999) 我的1919(1999) 非常愛情 (1998) 司馬敦 (1998) 赤嫁 (1998) 截殺香閣寺 (1997) 喜氣逼人 (1997) 生命如歌 (1997) 天倫 (1997) 浴血太行 (1997) 緝毒英雄 (1997) 黑眼睛 (1997) 甲方乙方(1997) 浪漫街頭(1997) 長大成人(1997) 張騫(1997) 扁擔·姑娘(1996) 伴你到黎明 (1996) 巫山雲雨(1996) 紅櫻桃 (1996) 舞女(1996) 嘻笑鴛鴦 (1995) 贏家 (1995) 金秋桂花遲(1995) 孔繁森(1995) 楊開慧(1995) 陌生人 (1995) 愛情傻瓜(1994) 霧宅 (1994) 月落玉長河 (1994) 雲南故事 (1994) 與往事乾杯 (1994) 宮廷斗雞 (1994) 男人也難 (1994) 洪熙官 (1994) 自首的愛 (1994) 狂吻俄羅斯(1994) 紅粉 (1994) 天生膽小 (1994) 永失我愛 (1994) 天網 (1994) 驚恐時分 (1994) 紫禁城奇戀 (1994) 家醜 (1993) 井岡山(1993) 初吻(1993) 龍鳳嬌(1993) 二小放牛 (1993) 黑白人間(1993) 瀟灑一回 (1993) 私人保鏢(1993) 無名三俠客 (1993) 中國人 (1993) 不能沒有愛 (1993) 虎兄豹弟(1993) 痴男狂女兩世情(1993) 藍風箏(1993) 淚灑台北 (1993) 送你一片溫柔(1993) 天若有情 (1993) 英雄劫 (1993) 歪打正著 (1993) 無人喝彩 (1993) 魔窟生死戀(1993) 黑雪 (1992) 大撒把(1992) 離婚大戰(1992) 血戰天獅號 (1992) 山神(1992) 天堂回信 (1992) 白衣俠女 (1992) 離婚 (1992) 青春沖動 (1992) 四十不惑 (1992) 我想有個家 (1992) 都市槍手(1992) 找樂 (1992)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1991) 大太監李蓮英(1991) 過年 (1991) 鍾鳴寒山寺 (1991)
神秘夫妻 (1991) 都市和尚(1991) 獨身女人 (1991) 喜劇明星(1991) 女人·TAXI·女人 (1991) 別墅災星(1991) 妙探 (1991) 龍年警官(1990) 遭遇激情 (1990) 戰爭子午線 (1990) 有人偏偏愛上我(1990) 本命年 (1990) 血色清晨 (1990) 斗雞 (1990) 九千六百萬雙眼睛(1990) 紅樓夢第六集 (1989) 紅樓夢第四集 (1989)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9) 紅樓夢第五集 (1989) 安麗小姐(1989) 紅樓夢第三集 (1989) 幸運的星(1989) 命運喜歡惡作劇(1989) 女模特的風波(1989) 荒原殺手(1988) 村路帶我回家(1988) 紅樓夢第二集 (1988) OK大肚羅漢 (1988) SOS村 (1988) 魔力 (1988) 問天何時明(1988) 黃土坡的婆姨們(1988) 大偵探 (1988) 紅樓夢第一集 (1988) 行竊大師 (1988) 銀蛇謀殺案(1988) 尋找魔鬼(1988) 煙花淚 (1988) 搖滾青年 (1987) 死神與少女 (1987) 大學生軼事 (1987) 金鏢黃天霸(1987) 錯位 (1987) 二子開店 (1987) 翡翠麻將 (1987) 鼓書藝人(1987) 迷夢初醒 (1987) 死去活來 (1987) 鴛鴦樓 (1987) 誰是第三者(1987) 俠女十三妹 (1986) 芙蓉女 (1986) 月牙兒 (1986) 幸運的人 (1986) 湘女蕭蕭 (1986) 山林中的頭一個女人 (1986) 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1986) 失信的村莊(1986) 月月 (1986) 珍珍的發屋 (1986) 十五的月亮(1986) 淚灑姑蘇 (1985) 迷人的樂隊(1985) 相思女子客店 (1985) 青春祭 (1985) 嫌疑犯 (1985) 夜行貨車 (1985) 代理市長 (1985) 良家婦女 (1985) 乾杯,女兵們 (1985) 三寶鬧深圳 (1985) 駝峰上的愛(1985) 藍色的花(1984) 生財有道(1984) 清水灣,淡水灣(1984) 邊城 (1984) 二十六個姑娘(1984) 明姑娘(1984) 雙雄會 (1984) 包氏父子 (1983) 快樂的動物園(1983) 青山夕照 (1983) 夕照街 (1983) 血,總是熱的 (1983) 啞姑(1983) 我們的田野 (1983) 一葉小舟 (1983) 茶館(1982) 大海在呼喚 (1982) 駱駝祥子 (1982) 陌生的朋友(1982) 一盤沒有下完的棋 (1982) 如意 (1982) 歸宿(1981) 歡歡笑笑 (1981)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 傷逝 (1981) 知音 (1981) 潛網(1981) 阿凡提(1980) 李天保娶親 (1980) 戴手銬的旅客(1980) 他們在相愛(1980) 舞戀 (1980) 竹 (1980) 元帥之死(1980) 苗苗(1980) 第二次握手(1980) 神秘的大佛(1980) 淚痕 (1979) 小花(1979) 報童(1979) 李四光(1979) 瞧這一家子(1979) 櫻 (1979) 甜蜜的事業 (1979) 拔哥的故事上集 (1978) 火娃 (1978) 巨瀾(1978) 大河奔流 (1978) 南疆春早(1978) 黑三角(1978) 拔哥的故事下集 (1978) 蔡文姬(1978) 大河奔流 (1978) 萬里征途(1977) 戰地黃花(1977) 沸騰的群山(1976) 反擊 (1976) 紅雨(1975) 海霞(1975) 決裂 (1975) 杜鵑山 (1974) 南征北戰(1974) 偵察兵(1974) 海港(1972) 龍江頌(1972) 紅色娘子軍 (1971) 智取威虎山(1970) 烈火中永生(1965) 東方紅(1965) 天山的紅花(1964) 早春二月(1963) 238.小兵張嘎(1963) 阿娜爾罕(1962) 花兒朵朵(1961) 革命家庭(1961) 紅旗譜(1960) 游園驚夢 (1960) 楊門女將 (1960) 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1960) 糧食(1959) 林家鋪子(1959) 青春之歌(1959) 上海姑娘(1958) 探親記(1958) 風箏(1958年 中法合拍) 洛神 (1956) 祝福 (1956) 霸王別姬(1955) 智取華山(1953) 龍須溝(1952) 新兒女英雄傳 (1951) 民主青年進行曲(1950)

I. 黃土謠的創作過程

2004年5月31日由總政話劇團創作的話劇《黃土謠》進行了首場演出,歷時一年多之後,《黃土謠》於2005年9月7日 — 11日在「八一劇場」舉行了百場紀念演出。在這一年的時間里《黃土謠》十易其稿,幾十家媒體爭相進行報道,累計演出近百場,30000餘人觀看了演出。
「生動的人物形象、個性化的語言、獨特的舞台設計」、「厚重、純朴、幽默、民俗
化、具有內在精神」、「令人思想和情感上有一種震撼」、「容量非常之大,超越了部隊的題材及其表現范圍」……來自方方面面的評價表明《黃土謠》是一部充滿時代感的力作。
《黃土謠》通過一個小村莊里的一個家庭,折射出中國農村乃至中國傳統社會的一種極具代表的精神選擇,以及蘊涵在這一選擇背後的倫理道德與價值觀念。在綿延的黃土高原,古樸敦厚的三尊窯洞,九曲回腸的信天游中,《黃土謠》向觀眾講述了一部在當代社會山西農村裡發生的震撼人心的故事。
創作: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2003年,全國多家媒體報道了這樣一件事:湖南省辰溪縣黃溪口鄉蓮花村因辦磚窯廠失誤欠信用社貸款及集資款18萬元,為不讓國家吃虧,不讓老百姓承受因還債帶來的經濟壓力,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宋先欽主動承擔了還債義務。他帶領全家整整苦幹了十年時間,還清貸款和集資款(連本帶利)36萬元。這當中,宋先欽自己曾從磚窯上七米高處摔下來,三歲的孫子因無人照管不慎點燃做花炮的火葯被炸死,不愛說話的三兒子因長期超負荷的體力勞動竟在平靜的睡眠中離開人世。
總政話劇團團長孟冰在一個深夜從電視里看到以上報道後,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他在日記中寫到:宋先欽帶給我的感受是復雜的,也是多方面的。……他並不高大,他所遵守的不過是一個公民對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和責任意識。一個普通人最基本的品格在今天竟然讓萬人矚目。於是,我想寫他,宋先欽。
2003年10月11日,孟冰趕赴湖南省辰溪縣黃溪口鄉蓮花村采訪,吃住在劇中原型人物宋先欽家裡,與宋先欽促膝交談,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形成了話劇《黃土謠》的創作構想。
2003年11月10日,孟冰赴晉西北的河曲縣采風。
2004年3月23日,翟萬臣副團長帶領劇組一行20人,專程趕赴山西省河曲縣體驗生活。演職人員深入農戶,做農家活,吃農家飯,與農民朋友促膝交談,感受民俗風情,學習當地語言和地方戲的表演技巧。
演出:觀眾好評如潮
話劇《黃土謠》於2004年3月8日建組,5月31日進行了首場演出。該劇一經公演,就以其崇高豐富的思想內涵,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濃厚淳樸的鄉土氣息以及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了無數的觀眾。許多單位主動與總政話劇團聯系,要求包場觀看《黃土謠》演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國防大學等單位相繼包場觀看了演出,其中,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連續包了4場,1000多名黨員觀看。演出後觀眾留言上萬條。
●陝西省社科院黨組副書記胡熠,在謝幕時走上舞台含著眼淚和演員一一握手,說到「感謝你們關注農村,展現普通人身上的民族精神……」。
●國防大學學員代表蔡立山看完演出在留言薄上寫到「這個戲非常讓我感動,我是流著淚看完這個戲的,可以說得到了一次精神上的升華。這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融為一體的一部話劇,弘揚了主旋律。它揭示了共產黨一心為公,執政為民品格,同時也弘揚了我們軍隊愛黨、愛人民。他來源於生活,劇本非常好,演的也非常到位,宋建軍決定自己還18萬元錢,很震撼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於珍觀看演出後,登台與演員握手致謝「《黃土謠》把我帶到了幾十年前我入黨宣誓的那一時刻,讓我回想起了當年我對黨發出的誓言與承諾,《黃土謠》劇情生動、真切感人,使我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山東省滕州市吳所屯煤礦三大隊肖祖增在演出後的采訪中說「我從中央電視台《幕後》欄目看到了關於《黃土謠》的報道,非常感動。出差到北京正好趕上了總政話劇團《黃土謠》的演出,生平第一次看話劇,我沒想到我竟會這樣的震動,在大兒子把碗摔碎要一個人還錢的時候。我控制不住的留下淚來……」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呂鵬,在看完演出後寫信到總政話劇團「我完全沒有想到我這個生長在城裡的孩子會被這樣一個農村題材的話劇打動。《黃土謠》的還債透著一股血性,一股男子氣。落幕時我坐在那裡一直發傻……」。
●國防大學研究生院學員(炮兵指揮學院基礎部幹部)徐錫岩在觀看演出後,留言道:「這是一部好作品。一部好的作品首先要能感染人、鼓舞人、激勵人,我是被感動了。我們從陝西參觀教學剛回來,特意去了當地的窯洞看了看。看了這個戲彷彿又回到了窯洞,感覺特別親切。整個場景、布局都比較真,戲的氛圍營造的非常的好,演員對人物的刻畫也很成功,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語言,刻畫了不同的人物性格,活靈活現……」
●北京部隊某部組織處處長蔡立山,演出後說:「我是流著淚看完這個戲的。可以說精神上得到了一次升華。這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融為一體的話劇,弘揚了主旋律。很好的揭示了共產黨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作為一名軍人我感到很驕傲」
專家盛贊《黃土謠》
為把《黃土謠》打造成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舞台藝術精品,總政話劇團邀請了中國戲劇家協會、《劇本》雜志社、《文藝報》社、總政宣傳部藝術局和國務院文化部召開專題研討會,聆聽專家評述,傾聽專家意見。各界人士看完《黃土謠》後稱被這個戲深深感染,紛紛發表評論,同聲盛贊《黃土謠》。
廖奔(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
我總結這個戲有三個「應該」。第一個「應該」是,主旋律的戲應該這樣寫,第二個「應該」是,素材應該這樣處理,第三個「應該」是,題材就應該這樣表現。這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感應,一種心靈的撞擊,是一出打動人心的好戲。我覺得主旋律的戲應該這樣寫,我想呼籲那些擅長寫主旋律的作家好好看看這個戲,好好琢磨。
胡可(總政文化部原副部長 中國戲劇家協會原副主席 劇作家):
這部戲把我們黨今天所強調的「三農」問題,由我們軍隊的劇作家和我們軍隊的話劇團體,把它深刻的反映了出來。這部戲,把農民問題、農村問題和當前社會上的腐敗現象都作了充分反映,寫了農民、農村和軍隊轉業幹部正義的責任感。這個戲說出了我們大家要說的心裡話,說出了我們所提倡、所歌頌的精神,說出了時代的主旋律,所以我看了非常滿意。
王曉鷹(中國國家話劇院副院長,導演):
看過戲後,我心裡真的有一種強烈的沖動,我覺得不光主旋律的戲應該這么寫,凡用戲劇表達現實生活的時候,都應該提倡這樣一種創作狀態。
創作者們能夠用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去貼近這樣一個人群,這樣一種生活,那是當代藝術家應該有的情懷,是一種關注,是貼近生活的關注,不是居高臨下的關注。總政話劇團有一種軍隊的純朴,他們還能對這樣的情懷有一種關注,這是讓我非常感慨的。
歐陽逸冰(中國兒藝原院長,劇作家):
看到這個戲第十分鍾時,我腦子里冒出一句話:這是中國大地上最後的神話了,高尚得讓我睜不開眼睛……我很悲哀的說,以前有部電影叫《失信的村莊》,現在幾乎變成了「失信的大地」,這個老支書可信嗎?假如他是最後的神話,他對我們國家、民族又有什麼用呢?我們民族自己創造出一種高尚的道德規范,為什麼在今天就不能延續?即便是最後的神話又有什麼不好呢?這是最大的真實。
我覺得這個戲的最寶貴的價值就在於,它在回答一個時代很尖銳的問題,那就是在物慾橫流的時代里,或者說在滄海橫流這樣一個時代里,道德的位置在那裡?
只有對人民有使命感的藝術家才會聽到時代的需求。
齊致翔(中國文聯部組聯部前部長 著名劇作家 文藝理論家):
《黃土謠》使我從中得到這么多感動和藝術欣賞,為什麼?它把黨員的責任和劇作家、藝術家的責任真正的融合在一起了。這部戲在呼喚道德的良知,同時對人的生命作出思考。
我們應該旗幟鮮明的贊揚那些貼近老百姓生活的現實主義戲劇,因為我們的國家雖然在發展,但始終處於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之中,我們應該和國家和人民共勉。這部戲的魅力和張力就在於「良心」,而這個良心又不僅僅是責任,而是化為藝術在舞台上的一種再現。
《黃土謠》作為現實主義戲劇,既有嚴肅又有幽默,既有過去也有現在,把生命的衰竭和生命的不朽結合起來,最後達到生命的永恆。
劉彥君(中國文學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
這部戲讓我很感動,它充分地展示了軍人的形象,但是它的容量非常之大,已經超越了部隊題材的表現范圍。這裡面寫到了一個軍人對於他的責任、農民以及土地的關系,也寫到了現代「走西口」的農民對於黃土地的感情。在二度創作上,通過運用一些視覺效果,如黃土、黃河以及一些音樂效果,《走西口》這首歌一直在回盪,點明了時間的跨度以及民族和土地的永恆性。空間方面,黃土不僅僅是地域性的象徵,更是空間的一種延展,使人們的感動和思考超越這個家庭,而延展到更大的地域和空間,包括叫賣聲和吆喝聲,都有這樣的作用,這些充分表現了這部戲的厚重感,也表現了創作者開闊的眼界和很強的駕馭能力。
閻肅(空政文工團一級編劇):
看這個戲,我是被感動了,而且流淚了。這台戲是三一律的戲,是現實主義的回歸。把沉甸甸的以人為本的命題,用一個非常漂亮的手段,把它製作出來。編、導、舞美、燈光和全體演員都非常到位。舞美製作非常漂亮,比如說窯洞的使用。經過導演處理以後,窯洞內外的使用非常合槽,像水一樣的流暢。看了以後,有《推銷員之死》的感覺,是一部「三貼近」的好戲。
趙立中(中國畫研究院副編審 李可染基金會秘書長):
看了戲,回去我想了很多,我覺得這個戲抓得很對,很准確,尤其抓的是責任的問題,作為總政話團,一個部隊的專業文藝團體能夠這樣的關注農村,這一點很難,同時也非常可貴。這個戲很具有前瞻性。
黃定山(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教授、導演):
總的感覺是強大和力量,劇作的力量、導演的力量、演員的力量、舞台美術的力量,包括音樂的力量,都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這部作品整體的力量,是把人的力量呈現出來了,對人的開掘在作品中表現的非常強烈,而且具有如此大的藝術感染力。
這部作品當中透露出思想的開掘、人性的開掘,結構的嚴謹,層層遞進,更表現了總政話劇團的表演具有現實主義精神。胡宗琪現實主義的導演手法,黃海威舞美設計的大氣,郭鼎立音樂的恢弘和優美,都呈現的很好。
雷達(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研究員):
這部戲真正切入到了當下的農村生活的矛盾之中,而且是反映二十一世紀農民遭遇到了的市場經濟、貧困和封閉,對農民的精神進行徹底透視的作品。我感覺到這個戲討論的高度和深度完全不落後於文學界的思考。這是一個道德神話,我們這個時代需要這樣的道德神話。《黃土謠》讓我受到了一次靈魂洗禮。
童道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著名文藝理論專家):
我看完戲之後,感到非常震撼。這個戲無疑是現實主義的,但是我覺得這個戲裡面有一些表現主義的東西,把現實主義提高到了深思熟慮的激動人心的象徵主義,把現實主義襯托的更有光彩。老支書在死亡的邊緣而且是這口氣老咽不下來,我覺得很好。這部戲,亦庄亦諧。
從人物結構的角度來說,《黃土謠》作為一個弘揚主旋律的戲,成功的塑造了感情和人物,現在這樣感人的作品,這樣感人的戲不多,像戲中的老支書,他真正打動人的地方就是它完全恪守傳統倫理道德,而我們今天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將傳統的倫理道德與我們現在的價值觀相結合,這部戲很成功。
蘇叔陽:(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副主席,作家)
《黃土謠》這樣非常嚴肅的,解放軍的戲劇,作者仍然非常大膽的讓劇中人說了很多真實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戲劇來高舉這種批判的旗幟,用這種精神來樹立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在當前的戲劇界,這是一出非常清新的戲,它吹來一股非常清新的風。我相信中國話劇界頂樑柱的戲應該是這樣的戲。
這部戲可能會成為一部史詩劇,以在藝術形式上要追求一種氛圍,各種藝術形式都要運用上,這部戲現在看已經非常感人,震撼人。《黃土謠》應該是軍隊戲劇的一個代表,我是非常喜歡這個戲的。
鄒紅(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土謠》的立意很高,他寫的是現代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劇作家沒有限於一種單純的歌頌,而是設置了很復雜的關系。比如說農民問題、經商問題、下崗問題、新新人類等等,在這么多的問題中,作者寫的主人公是宋建軍,寫的是一個即將從部隊轉業的年輕的共產黨員,給人看了以後是一種浩然正氣、震撼人心。這部戲可以考證人的靈魂,看了以後人人都會設身處地想,我能不能做到這一點。
其他人物寫的也是很好的,比如宋建國、姣姣和宋唐,非常真實,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幾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傅謹(中國戲曲學院研究員、著名文藝理論家)
每一個有良知的人看完這部戲以後,都會引起靈魂的震動以及對心靈的拷問。因為我們正處於經濟轉型期,在金錢面前,人的靈魂會發生扭曲,這部戲是對那種喪失良知的人的一種鞭打。作為一個弘揚主旋律的戲,成功的塑造了感情和人物,現在這樣感人的作品不多,這部戲很成功。從社會學的角度,我們可以批判這種社會結構的不合理,但一個藝術家不僅反映了這種社會結構,而且還找到了這種社會結構中足以感動人的地方。
王安葵(中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前戲劇研究所所長 著名劇作家):
現在寫農村題材,寫農民能不能夠有比較高的藝術質量,這是一個問題。看了《黃土謠》之後,給了我一個肯定的回答。不管是戲曲還是話劇,不管寫什麼題材,關鍵在於對生活理解的深不深,在舞台上表現得深不深。我相信《黃土謠》在農村演,會受到農民的歡迎,在城市演,在知識分子看,同樣會感到非常震撼,受到藝術感染。劇作家、導演、演員對農村生活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人物身上都體現了一些很厚重的心靈的、情感的東西,兄弟之情,鄰里之情能寫的這么感人,很見作者的功力。在我聽過的情歌里頭,《走西口》是最讓人撕心裂肺的,他把農村裡這種不忍割捨,又不得不割捨的一種感情,把這種戀人之間的感情,對土地之間的感情表現得最強烈。每一段音樂響起的時候都會引發觀眾很多想像
這是一個很寫實的戲,但是又能看到寓言的味道,有很強的寓言意義 。
張子揚(廣電總局電視司副司長):
我是流著淚看完戲的。《黃土謠》是一部賦有詩意和象徵意義的現實題材的好戲。「詩意」體現在文本上、台詞上,包括導演運用的一些手段。象徵性就是它的沉重感。作為執政黨怎樣「取信於民」,我覺得這裡面有很大的象徵性,《黃土謠》具有這樣的重量感。這個戲寫的是我們當今現實生活缺少的,急需去呼喚,去召喚的感情。
鍾藝兵(《文藝報》前主編 著名文藝理論家):
看了戲以後很震撼,這個戲的內涵非常豐富。一曲黃河邊上的《黃土謠》,歌頌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得到了一次洗禮凈化。這部戲更大的重要性,是它在創作上遠離了口號化、標語化,完全來源於現實生活,思想是隱蔽在情感的狀態和人的情感之中的。《走西口》這把生活在黃土地上的人的滄桑勾勒出來了。
李碩儒(中國青年出版社原副總編輯、美國華文文藝屆協會副秘書長):
我看了《黃土謠》之後的確很震撼,也覺得特別親切,在美國看不到中國語言的話劇,也看不到中華民族傳統,這種社會良知的呼喚。所以我看了之後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我看戲的時候,流了幾次淚。這部戲更多的價值就是價值觀的尋找,價值觀的提出。我感到創作者對於真誠、誠信的追求是有一種使命感的,它呼喚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明,呼喚了中國共產黨的那種優良傳統。
沈毅(中國劇協研究室前主任):
這是一部充滿時代感的力作,《黃土謠》讓我們看到一種民族精神。這兩年我看的本子比較多,總體上說來,好的本子太少了,這部戲能夠寫出在特定的環境中人們不同的心態。此外還有一點,這部戲沒有把人物臉譜化,只有真實的東西才是感動人的。
高鑒(中國藝術研究院非人類口頭文化遺產研究所主任):
我坐到劇場以後,我就感到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創作集體,舞美對整個劇情的渲染是非常到位,給我非常親切的感覺,我甚至感到我也是黃土坡上面的一員,我插隊的時候就是這么坐在上面,可以說是非常親切。
作為軍旅作品,它著重於宏揚人的一種精神,它非常注重它的渲染性。我們可以看到這個戲從各個方面都調動了最好的狀態,宏揚了一種誠信、一種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我覺得這樣一種精神,你花多大的力量去渲染它都不過分。大家都得到了一種震撼,這無疑是這部戲的成功。而且我看戲那天有很多戰士,他們完全跟著劇情在走。我也是很久沒有感受到那樣的劇場效果了。
呂效平(南京大學文學院戲劇影視研究所主任)
1、作為一部「主旋律」戲劇,它一如既往地是一部正劇。然而按照黑格爾的觀點,正劇缺乏價值,沒有多少重要性。
2、這個戲情節單純而沖突激烈。老爺子要告別人世了,兒子們回來辦喪事,因為懸置的十八萬的債務,老爺子不肯咽氣,兒子們心急火燎,也心知肚明。 只要十八萬債務的歸還問題仍然懸置在那裡,老爺子就不咽氣。 在他得到滿足咽氣後,承諾與推託的沖突又在兄弟和夫妻之間展開。如果說《立秋》的「事」多像高乃依的《熙德》,《黃土謠》之「事」少則像拉辛的《菲得拉》。《菲得拉》的情節樣式是高於《熙德》的。
3、這是一個優秀的戲劇情節,可惜沒有寫好人物動機。或者說,人物的動機有時是膚淺的,有時則來自概念。 膚淺的動機有:大嫂之反對丈夫承擔還債義務,其中沒有任何出人意料的東西。 另一種膚淺是老二的女朋友洗腳女子突然爆發出來的善良,除了被生活的銹跡掩蓋了的善良「天性」之外,沒有別的根據。 概念化的動機則是老大,那個中校軍官想復員回到家鄉,重新辦起磚廠。 如果我沒有聽錯的話,他說磚廠一年可以賺兩三萬,而兩三萬塊錢一個團職軍官轉業到地方,夫妻兩人省吃儉用, 還是能夠積攢下來的,既然當
初一心想脫離農村,這時候何須回鄉?在這個戲劇性的情節框架中,人物動機缺乏動力與張力, 這是一種非常令人遺憾的狀況。這種狀態的造成,是因為作者不是要寫人性,而是要寫道德。 他把道德當作人性中固有的主要東西。 道德感當然是人性所固有的,但是相對於生機勃勃、無限廣闊和深奧的人性來說,道德是缺乏活力和分量有限的。 不是不可以描寫一家父子承擔起在法律和道德上本來都不屬於他們的債務, 但是,這里需要才華來賦予這種超越了法律與道德的「聖徒」行為(實際上也是怪誕的行為)以動力十足、張力十足的動機。這個動機越有人性的意味,則越動力十足和張力十足從這一「聖徒」的行為中,實際上既可以挖掘出悲劇性,也可以挖掘出喜劇性來。但必須人性出發而不是從道德出發。我說過,「主旋律」戲劇是拒絕悲劇樣式和喜劇樣式的,它棲身於道德框架內,站在道德的地面之上,不肯飛升到阿波羅的高度以獲得觀照人生的自精神,當然只能把道德當作絕對的東西,看不到其中的荒謬性,即悲劇性和喜劇性的東西,於是只剩下了「正劇」這個道德的奴僕。
4、問題出在這個戲的主題上。 用人性難以達到的「聖徒」境界來教育和感化國民,其結果不是孵化出虛偽的人,就是孵化出愚昧的人。我反感這個戲向人性索要它難以達到的高度。
5、新聞事件的存在不能為這個戲辯護。 且不說各級宣傳部門已經為製造道德榜樣說過多少謊,即使這個故事是絕對地真實的,戲劇仍然有權利拒絕「可能發生但卻不可信的事」improbable possibilities),而要求「不可能發生但卻可信的事」(probable impossibilities)。(亞里斯多德《詩學》第24章)
6、在一個國家領導人尚不需要承擔公開個人財產的法律與道德義務的國家, 宣傳一個
鄉村黨支部書記和他的兒子們為避免國家財產受損失、避免增加貧困鄉親的負擔,主動承擔
起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看都不屬於他們的債務,用這種「聖徒」的行為來感動走進劇場的公
民,這使我想到了「虛偽」和「愚弄」這樣兩個詞。

J. 跪求於紹康主演的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失信的村莊: 鏈接:https://pan..com/s/19S1gRXp4PGR1JOQjPMbsqg

?pwd=cpvf 提取碼:cpvf

倩女幽魂3:道道道: 鏈接:https://pan..com/s/1yiCEdJdfbRWgK4DXpIOmvg

?pwd=4ua5 提取碼:4ua5

閱讀全文

與電影失信的村莊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貓和老鼠新電影有彩蛋嗎 瀏覽:822
青春之駿電影多少分鍾 瀏覽:288
阿偉鱷魚是哪個電影 瀏覽:578
公安哪個電影院好 瀏覽:990
琪琪電影倫理免費觀看就喜歡老男人 瀏覽:670
小李子的電影台詞 瀏覽:340
輪椅香港電影 瀏覽:849
開封丹尼斯電影院今日電影城 瀏覽:619
俄羅斯倫理哪些電影 瀏覽:618
機場看到美女喜歡的電影情節 瀏覽:655
鄰居深夜求救可惜對方是個聾啞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373
20l7倫理電影午夜福利 瀏覽:893
看電影可以換場次嗎 瀏覽:375
女主用嘴開紅酒的電影 瀏覽:911
饕餮電影免費國語完整版 瀏覽:403
智能家居在家看電影 瀏覽:795
豆瓣黃多的電影怎麼搜 瀏覽:515
一個女老師懟他們班學生什麼電影 瀏覽:407
星鑽會員看電影花錢 瀏覽:207
香港黑金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