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聽經看電影

聽經看電影

發布時間:2022-12-12 12:21:33

❶ 2號去聽經 然後住旅店 3號去餐廳 3號去餐廳 然後看電影 這是什麼電影里的台詞

這是電影解說節目《瞎看什麼》里的一句解說詞,解說的是《誤殺瞞天記》

❷ 昨晚念佛號時,看到阿彌陀佛金身現前,還看到了蓮花,這是什麼意思,我今年15歲

截取幾段凈空老法師的學佛問答供您參考一下
1 問: 實施觀心法門後,雜念妄想不多,能保持空念和無念的狀態。古德有雲:「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到起不起時是煩惱魔」,有念與無念似乎相違,究竟如何才好?又何謂天魔、陰魔、煩惱魔?
答:「魔」的名稱、含義,《楞嚴經》講得很清楚。《楞嚴經》上說,無論什麼境界現前,決不可執著,這樣就好,而且《金剛經》也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離妄想、執著實在不容易,凈土宗教我們執持名號,專執著阿彌陀佛的名號,其它的都不要執著,這是一個好辦法。用一句「阿彌陀佛」把其它的執著換掉,這個容易,所以念佛法門叫易行道。佛教我們要執持,一直到臨命終,還執著阿彌陀佛來接引,到了極樂世界再離一切執著。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取得西方凈土,這是穩當、可靠而且快速,往生極樂世界成功的果位是想像不到的,超越了其它法門的成就。正因為如此,十方世界諸佛如來都贊嘆阿彌陀佛
2 問: 在靜坐和聽講解錄音帶和錄像帶的時候,就會看見佛菩薩像的境界。而且每天念佛和念經,頭部總有一種氣感轉旋波動,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答:這種境界現前,不要去理會,不要把這個境界放在心上,也不必跟別人說。諺語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楞嚴經》說得很好,無論是佛境界、魔境界,不理會都是好境界;如果執著在這個境界上,它就變成了魔障。不去理會,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正常了
3 問: 當弟子望著佛像念佛,念得很相應時,眼睛一閉起來就看到所有的境物,包括門窗、相架、佛像,都是光明的。又曾在聽經的時候累了,眼睛合上也出現以上情形,而且前面幾位同修的頭也放光。
答:世尊在《楞嚴經》上教導我們,在用功的當中,會有一些境界出現,譬如看到佛像放光明,這是好境界,也有出現魔鬼很恐怖的惡境界。但無論是佛境、魔境都不要去理會,不要放在心上,都是好境界;如果放在心上,常常想著,就容易著魔,變成魔境。有這些境界,也不必跟人說。禪宗祖師常講:「魔來斬魔,佛來斬佛。」這是很有道理的,這是遵守《楞嚴經》的教誡。所有境界不要去理會,境界出現,記住《金剛經》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回歸到清凈平等,老實念佛,就很如法。

❸ b站有哪些值得推薦的up主

個人比較喜歡在空閑時間逛b站,在琳琅滿目的視頻中,比較喜歡的是敖廠長的視頻。他的視頻大都是以體驗游戲為主,他在一邊玩游戲一邊解說,說話風格十分風趣,還十分的良心的經常個人買進或者靠「哥們兒」從各種渠道弄來的已經基本絕跡的游戲,讓廣大玩家可以弄清這個系列游戲的來龍去脈。更重要的是,這些基本靠個人資金做出來的視頻幾乎不帶任何廣告,視頻風格清新出奇,幽默風趣,讓敖廠長作為阿婆主收獲了超過200萬的粉絲。

而看過敖廠長的視頻的人都知道敖廠長最出名的系列是《囧的呼喚》,而在該系列的214期,敖廠長就作為個人玩家,通過正常渠道體驗了游族網路的《盜墓筆記》的游戲,並在視頻中吐槽了該游戲的宣傳視頻與真是游戲體驗天差地別,游戲涉嫌存在虛假宣傳。而在不久後,該期《囧的呼喚》就被在各大視頻平台刪除,同時敖廠長還在微博發文,稱「被人威脅」「關鍵時刻還是得服軟,我只是個做視頻的小卒,不想得罪大人物」「以後不會再做批評國內游戲題材的視頻了,不想因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被人威脅」。該事情一出,就涌現出一批人聲討游族網路的不是,因為這件事情的是非很明確,而著名主持人王尼瑪也發文力挺敖廠長:「敖廠長從那個古早的視頻時代起步,同期的人,開公司的開公司,抱團的抱團......只有他還是跟最初一樣,因為對游戲的熱愛而做著關於游戲的視頻,一個人」「暴走這些年成長下來,收到的威脅不計其數,因為想要存活,最終都會妥協」「他刪掉視頻,是一個男人最成熟的決定」。我想作為同樣的吐槽類視頻的製作者,王尼瑪是很能理解敖廠長的苦處的。而敖廠長的生活也並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停下腳步,視頻依然更新,質量依然保證,依然是那個粉絲心中喜愛的,敖廠長。

❹ 爺爺 奶油麵包好好吃哦是什麼意思

麵包可以說成兩種, 一種就是能食用的麵包,另一種就是指的物質上的東西,或者食物,或者是金錢,這就是更深層次的意義。 也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種。
所謂麵包,就是以黑麥、小麥等糧食作物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鹽、酵母等和面並製成面團坯料,然後再以烘、烤、蒸、煎等方式加熱製成的食品。
通常,我們提到麵包,大都會想到歐美麵包或日式的夾餡麵包、甜麵包等。其實,世界上還有許多特殊種類的麵包。世界上廣泛使用的製作麵包的原料除了黑麥粉、小麥粉以外,還有蕎麥粉、糙米粉、玉米粉等。有些麵包經酵母發酵,在烘烤過程中變得更加彭鬆柔軟;還有許多麵包恰恰相反,用不著發酵。盡管原料和製作工藝不盡相同,它們都被稱為麵包。
麵包又被稱為人造果實,品種繁多,各具風味。
麵包是高熱量碳水化合物食品,多吃容易肥胖。
溫度高時較為松軟好吃,低溫的狀態下會變硬,風味口感都會差很多。

❺ 按照佛教觀點或者輪回觀點,女人比男人業重嗎

佛教內的男女平等問題

林國良(上海大學副教授)

《普門學報》第十一期上發表了楊曾文教授的(既仁且智之舉——星雲法師發表「比丘尼僧團的發展」) 一文,讀後不覺想起不久前與昭慧法師見面的情況以及佛教內男女平等的問題。



十月上旬,昭慧法師來上海,復旦大學王雷泉教授設宴歡迎,筆者有幸忝列。在此之前,筆者對台灣佛教所知不多,對昭慧法師也並不了解。席間交談之中,法師談到了關於僧團內男眾與女眾平等的觀點,筆者十分贊同,並認為這是一個佛教現代化的問題。而從楊教授的文中筆者方知,原來在一年前,昭慧法師已「斷然拒絕並廢除氣八敬法」」 。而星雲大師則更從制度面、教育面、事業面上去落實男女平等,從而迴避且超越了「八敬法」的問題。由此,筆者不禁對佛教內的男女平等問題作了進一步的思考。盡管戒律是教團內部事務,外人不便妄加評論,但從教理上對此問題作番探討,或許還是有益的。

「八敬法」若從男女平等的角度去審視,必然會得出結論,這是一種男女不平等的戒律。如「八敬法」中有一條戒律尤為人所詬病:「百歲尼禮初夏比丘足三思謂即使百歲的比丘尼,見了新受戒的比丘也要向他頂禮)。」這意味著所有的比丘高於所有的比丘尼,所有的比丘尼都要向所有的比丘跪拜敬禮。這種「男尊女卑」的觀念對現代人來說,一般都會感到不可思議,難以接受。而若將我們的視野展開,這種「男尊女卑」的男女不平等觀念,在古代世界並非鮮見,而是通例。孔子有一句名言:「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盡管現代一些新儒家對此話作了種種新解釋,以期擺脫其字面所具有的對女性的歧視性的含義,但這並不能擺脫這樣一個事實:二千年多來,人們(包括儒學理論家)一直是按其字面意義來理解這句話的。由此看來,儒家理論中也有男女不平等的觀念。再看看天主教,最近網上消息,天主教內部正在爭論,女性能否在教會內擔任執事,而此爭論至今仍無定論。再看歷史,古希臘的城邦制是古代世界中獨一無二的民主體制,最崇尚平等觀念。但城邦的公民是二十歲以上的男性公民,婦女並沒有公民權,因此也是受歧視的。由此可見,男女不平等問題,在古代世界中普遍存在,不但世俗社會如此,宗教團體也不例外。

古代世界中男女不平等觀念的產生,有其一般的社會學解釋。或許,古代女性的社會地位低導致了其受教育程度低,進而又產生了其素質整體較低的局面,從而使胸襟開闊的孔老夫子也不由發出了那樣的感嘆。

然而,世界在變,觀念也在變。男女平等已成為現代文明的基本價值觀。佛教如果一面高唱「眾生平等」的價值理想,一面又堅持事實上的男女不平等的做法,難免不使青年信眾生疑,使世俗社會側目。在宴席上,昭慧法師談了一個情況。在台灣迎接佛舍利的法會上,台灣極具聲望的慈濟功德會的比丘尼證嚴法師向比丘長老頂禮,此舉使台灣許多民眾大惑不解乃至大為不滿。(此例希望我沒聽錯或記錯。)隨即復旦大學王雷泉教授也談了一個情況。在大陸的一次佛教夏令營活動中,一位比丘尼應邀上台說法,在說法前和說法後,這位比丘尼都向在座的比丘頂禮。當場有一位女青年站起來說:「我原想出家的,看到這個場面,我不想出家了。」這些例子都表明,佛教的某些傳統戒律乃至傳統禮節,都已與現代文明的價值觀以及現代生活的方式和習慣大相逕庭,乃至格格不入。

就說跪拜這種禮節。跪拜在古代社會中是一種常見的禮節。民見官要跪拜,下屬見上司要跪拜,子女見父母要跪拜,學生老師要跪拜。人們對跪拜這一形式已習以為常,並不以為怪,並不以為忤。然而時代變了。現代社會強調人人平等,強調獨立人格。官員理論上只是民眾的公僕,民眾自然不必對官員跪拜。即使在家庭里、學校中,子女與父母、學生與老師也都被認為人格平等,乃至在西方社會中,子女學生可以對父母老師直呼其名,尊敬不必表現在形式上。在這種情況下,不但男子膝下有黃金,女子膝下也有黃金。跪拜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如各宗教的禮拜聖像等),在日常生活中反而成為一種非常怪異的行為方式。動輒跪拜則可能被認為是沒有人格尊嚴的表現。而全體比丘尼都應向所有比丘跪拜這種「男尊女卑」的做法,更難為現代人所接受。長此以往,佛教完全可能被邊緣化,不要說以濟世度人的積極姿態出現於世人前,恐怕在世人心目中,佛教本身就是一個囿於封建觀念而落伍於現時代的傳統宗教團體,是一個需要外部力量幫助方能融合進現代社會的弱勢群體。
按佛教的教義來理解,跪拜既是用以表示敬意,也可用來折服我慢。因此,一個以折服我慢為宗旨的忍辱法門修行者,決不會計較跪拜的對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因為一切眾生皆被視作過去世中的父母,他們在過去無數世中都於自己有恩。又如《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無論見到比丘還是比丘尼、優婆塞還是優婆夷,都要禮拜贊嘆,認為他們都在行菩薩道,因此都是未來佛。但這種以修忍辱為宗旨的跪拜,恰恰貫穿了平等觀念,是以平等觀念為基礎的。

然而,即使在古代社會中,佛教也不是只管個人修行,而不顧及其整體的社會形象。中國古代發生過「沙門是否應敬王」之爭,即僧人見帝王時是否應跪拜?排佛者和堅持儒家傳統者竭力主張僧人應敬王,但在歷史上的絕大多數時期,由於僧人和信仰佛教大臣的全力反對,僧人見帝王時還是可以不跪拜。顯然,這已不是個人修養的問題,而是事關佛教的整體形象。佛教應有佛教的尊嚴。所以,不能以忍辱修行來囊括佛教的一切行為,尤其是其社會表現。而上述比丘尼在公眾場合向比丘頂禮,實際上已是一種社會表現,產生了相當的負面影響。



那麼,這種男女不平等的觀念和戒律又是如何在佛教這樣一個主張「眾生平等」的宗教內產生並持續存在的呢?

佛教從理論上的「眾生平等」走向事實上的男女不平等,如上所說,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因此也可說在歷史上有一定的必要性。如「八敬法」中規定比丘尼應依止比丘,按印順法師的說法,原始佛教時期的比丘尼,知識低、感情重、組織力差,要她們像比丘一樣,遵行律制,過團體生活,如法清凈,是有困難的,因此就有了「八敬法」中的相應規定。這樣就形成了事實上的男女不平等。

而在更廣闊的范圍內考慮,不平等現象的產生,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所謂社會原因產生的不乎等,是指由於社會對某群體、階層、階級、種族乃至民族的歧視而造成的不平等。所謂自然產生的不平等,即人有高矮、美醜、壯弱、智愚等種種先天的差別。更進一步說,人的出身家庭的貧富、出生地區的發達或落後,也會對其人生造成影響,以至是決定性的影響。現代社會反對由社會原因造成的不平等,但對由自然原因造成的不平等則並不否定,只是強調要給予一切人平等的機會,使其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然而,在世人眼中純屬偶然的自然不平等,在佛教看來並非無因。在佛教的輪回說中,人在這一世中的境遇好壞,實際上是由其先前世中的善惡業力所決定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種因果決定論。但在應用這種輪回說的因果決定論時,一定要謹慎,即不應將其用來說明社會性歧視的合理性,如不應用來論證男女不平等的合理性。

在傳統的觀念中,得男身是福報好,得女身是福報差。這或許可從客觀現狀中找到一些依據。如從生理學常識來看,女身有每月一次的麻煩,有生育時不可避免的痛苦。因此,女身顯然比男身有更多的麻煩和痛苦。所以,假如人在輪回中能自由選擇男女身,那麼或許會有更多的人願選擇較少麻煩和痛苦的男身吧!或許這就是男身比女身優越的一個考慮。(當然,古人也意識到,說男身的福報要比女身好,這是就整體而言,若從個體看則不一定。如男性乞丐與皇後公主、男性白痴與才女,以至體弱多病的男性與身體健壯的女性相比,福報優劣則又另當別論。)

但如果基於這種因果福報的觀念,將女性的所有弱點綜合在一起(如女身多麻煩痛苦,女性受教育少、素質較差等),將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產生的女性問題綜合在一起,得出「男尊女卑」的結論,由此來論證男女不平等的合理性,這是現代人所不能接受的。而當代的現實也會對這種結論提出致命的挑戰。因為在當代女性中,尤其是在當代獨生子女中,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並不在男性之下。如仍以因果福報來解釋,這是否說明時至今日,因緣變遷,女性已不再是一個福報差的群體了!至於生育痛苦,若從個體福報來說,似乎是福報差:但從對人種延續的意義來說,則是女性在作出犧牲。所以,從對社會的貢獻來說,這恰恰表明女性為社會作出了更多的貢獻,因而這決不是一個女性應受歧視的理由,而應是一個女性應受尊重的理由。如以此作為歧視女性的理由,這是不能為現代道德所接受的。
這樣一來,男女不平等就完全沒有任何合理性了。

佛教的社會參與乃至生存方式,都應遵循緣起論,即依據一定的時代和社會之「緣」來決定自己的表現形式和社會活動方式。例如,當佛教傳到了歐美,佛教即使在表現形式上,也有了巨大的變化,與傳統佛教形成了巨大的差別。以美國佛教為例:「為適應美國青年的需要,有些寺院的會議大廳比寺院本身還大,有的甚至能容幹人。在這些會議廳里,地板磨得很光,青年人可以在裡面打籃球、開舞會、辦宴會、看電影。寺院不僅發揮著傳統宗教作用,還成為青年人喜歡匯集的文化中心。在祈禱形式方面。有些佛寺里,信眾在祈禱時仿照基督教禮拜時唱聖歌的方式唱佛教頌歌,在方丈講經或授五戒時用鋼琴伴奏;有些佛寺里,留著長發、穿著牛仔褲的青年在靠背椅上打坐,用英文念經,因為人們注重的不是祈禱的儀式,而是相信可使其獲得解脫的教義。」

「緣起」的本質是「性空」 ,一切「緣起法」都「性空」 。因此,只要能生起菩提之「心」,則形式上完全可以「無所住」,即不執著任何特定的形式。佛教內的男女不平等,或許在歷史上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但時至今日,時代和社會都已發生了巨變,若仍執著此法實有,不可變更,那似乎就違背了「緣起性空」的道理了。

從教團的實際情況來說,老一代的比丘和比丘尼都生活在一個女性受歧視的時代,因而都能對男女不平等的狀況習以為常,安然受之。而年輕的僧尼都出生在一個尊重女性、提倡男女平等的時代,因此,一般而言,女眾不能容忍受歧視,而男眾更願尊重女眾。由此或許可說,佛教內部提倡男女平等的時機也已成熟。

❻ 2號去聽經 然後住旅店 3號去餐廳 然後看電影是什麼電影台詞

誤殺瞞天記

❼ 2號去聽經 然後住旅店 3號去餐廳 然後看電影是什麼電影台詞

在乎兩個人的心態,異地戀的感覺就是,當你看到一朵花在一起的話你就可以拉著她說老婆你看那花好漂亮,異地戀你只能過發消息告訴她,剛才看到一朵花好漂亮……然後她回你,哦是嗎?

❽ ue9000到底怎麼樣啊 准備入手 忘高手指點

你好:
適合自己的 才是最好的,那麼 Log UE 9000,是一款品質不錯的40mm立體聲有源語音耳機;
其配備有 3.5/6.3mm立體聲插頭,並支持大部分的藍牙和線控功能接入;
絕大部分發燒友總和品評來看;
其造型很有科技感,聲場比較廣,解析還行,能聽到該聽到的細節,打開藍牙容易推,自帶耳放效果很不錯,聲音包圍感很好, 低頻很有力道,下潛比較深,高中頻中規中矩,比較適合流行和搖滾、爵士,偶爾聽聽器樂也不錯 關掉自帶耳放直推需要大推力的機器才能出好聲,不然就像沒吃飯一樣,比如C4;據說不開耳放,阻抗有150歐, 配件很多很齊全,包裝得很結實很豐富 煲開後音質會很舒服的聽音感受 功能很豐富,接電話用麥效果也不錯 內置電池聽經用的,7-8小時沒有問題,看電影聽歌都不錯
就是藍牙打開後,有點底噪,但是不是很影響聽音,人聲在器樂後面,正准備換根線試試能不能改變,佩戴頭上有點感覺略重,出街壓力大啊;接電話用麥,有點回聲。封閉式設計,夏天可能會很熱,降噪一般吧 感覺沒有宣傳那麼好
總結
值得注意的是UE9000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尤其聽感非常棒,值得擁有,而且藍牙開啟後,音質和包圍感都不錯,拳拳到肉的感覺,低頻有力,但不轟頭。大推力直推或者加耳放下效果都很好,遺憾的是藍牙開啟時有點底噪,不過出街和流行下感覺不到。聽音素質相當高。有人傳UE9000和UE6000的單元一樣,我感覺UE9000完全超過UE6000的聽音感受。2999的話就貴了,特價在1550-1699區間可以擁有,藍牙高素質耳機在這個價位基本無敵手了

❾ 2號去聽經 然後住旅店 3號去餐廳 然後看電影是什麼梗

這段話出自網劇瞎看什麼4月3日發布的最新一期視頻,看了100000部電影,才殺死一個孩子

視頻中用幽默的方式講述了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視覺》)。

該電影中男主角一家殺了人,男主角為了幫助家人躲避警察的抓捕於是製造了假證據。證明自己一家有不在場的證明,證據就是男主一家的日程也就是2號去聽經,然後住旅店,3號去餐廳,然後看電影這個行程。

(9)聽經看電影擴展閱讀:

《誤殺瞞天記》是由Panorama Studios製作的劇情片,由尼西卡特·卡馬特執導,阿賈耶·德烏干、施芮婭·薩蘭、塔布等主演。

該片講述父親維傑為了維護錯手殺死不速之客的家人,用電影里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斗勇的故事 。該片於2015年7月31日在印度上映 。

劇情簡介:

生活在印度小鎮的四口之家--父親維傑(阿賈耶·德烏干飾)、母親娜迪妮(施芮婭·薩蘭飾)兩個女兒安玖(伊西塔·杜塔飾)和安努(莫倫諾·賈達夫飾),幸福和樂的生活卻被安玖的同學薩姆(Rishabh Chaddha飾)破壞。

安玖參加野營認識了男同學薩姆,他偷拍安玖的裸照並意圖威脅強奸,安玖錯手殺死了這位要挾她和她的母親的不速之客。只讀了小學四年級但沉迷於各種電影的父親維傑把屍體埋了,並用電影里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家人串口供、製造不在場證據和警察"鬥智斗勇"

閱讀全文

與聽經看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貓和老鼠新電影有彩蛋嗎 瀏覽:822
青春之駿電影多少分鍾 瀏覽:288
阿偉鱷魚是哪個電影 瀏覽:578
公安哪個電影院好 瀏覽:990
琪琪電影倫理免費觀看就喜歡老男人 瀏覽:670
小李子的電影台詞 瀏覽:340
輪椅香港電影 瀏覽:849
開封丹尼斯電影院今日電影城 瀏覽:619
俄羅斯倫理哪些電影 瀏覽:618
機場看到美女喜歡的電影情節 瀏覽:655
鄰居深夜求救可惜對方是個聾啞人是什麼電影 瀏覽:373
20l7倫理電影午夜福利 瀏覽:893
看電影可以換場次嗎 瀏覽:375
女主用嘴開紅酒的電影 瀏覽:911
饕餮電影免費國語完整版 瀏覽:403
智能家居在家看電影 瀏覽:795
豆瓣黃多的電影怎麼搜 瀏覽:515
一個女老師懟他們班學生什麼電影 瀏覽:407
星鑽會員看電影花錢 瀏覽:207
香港黑金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