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愛國影片的簡介
1、《平原游擊隊》蘇里、武兆堤執導,郭振清、方化、張瑩、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的戰爭片,於1955年1月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根據邢野舞台劇《游擊隊長》改編。講述了在1943年秋,游擊隊長李向陽接到牽制日軍駐守某縣城的松井部隊的任務,與敵人機智、巧妙的周旋,並最終克敵制勝的故事。
2、《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3、《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4、《南征北戰》為1974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蔭、王炎執導,王尚信、 張勇手、魯非、白志迪、田寶富 等出演。
該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電影,講述了解放戰爭中,在華東戰場上,人民解放軍某部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故事。
5、《洪湖赤衛隊》由謝添、陳方千、徐楓執導,王玉珍主演,於1961年春節開始在中國公映,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
該片根據湖北省實驗歌劇團演出的同名歌劇改編,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韓英帶領洪湖赤衛隊與敵人展開艱苦鬥爭,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
② 介紹愛國電影400字
《小兵張嘎》是一部具有教育意義,愛國主義的影片!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精闢之處就在與編導用真實的歷史,生動形象地刻畫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英雄用鮮血和生命來捍衛祖國的尊嚴。在家破人亡的危難時刻,有一批愛國志士挺身而出,保衛家園的光榮形象!
雖然我們的武器不夠精良,我們的裝備還很落後,但我們的英雄有一種精神,那就是面對外來侵略者,奮不顧身,頑強抵抗,視死如歸,保家衛國!
嘎子,英子,佟樂,胖墩這四位小演員以孩子們身上具有的最天真,最純潔,最朴實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刻畫了他們熱情祖國的熱情和對外來侵略者不滿腔憤慨,他們幽默、滑稽、可愛、堅強不屈,不達到目的絕對不罷休的精神使我深深觸動!
當代的中華兒女,我們永遠對這段歷史銘刻在心,祖國的希望寄託於我們,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來熱愛我們的國家,我們會為振興中華而發奮圖強,我們會為民族富強而努力學習!
③ 你看過哪些愛國題材的電影選擇其中一部進行簡單的介紹
寫作思路:可以寫《紅海行動》,首先說明該影片的主要講述了什麼,接著說出該影片的主要思想以及自己觀看的體會等等。
正文:
《紅海行動》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歲月靜好,只因有人為你負重前行。曾經二刷《湄公河行動》、看《戰狼2》被激起滿腔豪情的筆者,不曾想到會被同類型的影片《紅海行動》「驚嚇」到。
鮮血淋漓、斷壁殘垣、滿目瘡痍……整部影片充斥著這些過於真實的殘酷畫面,將戰爭的災難性直白地展現在數十億觀眾眼前,拷問著我們胸中那顆沉浸在和平美好中的安逸之心,把人生拉硬拽到真實面前。
什麼是真實?真實就是戰火紛爭從未消失,我們能夠享受和平安逸的生活不是因為運氣好,而是因為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這個「人」是廣大軍人,也是總領軍、政的中國共產黨。每次讀到「黨指揮槍」這句話,總會產生一種安全感,因為這個「黨」是為人民謀福祉的黨,聽黨指揮的「槍」就是一切為了保護人民的槍。
生在這個時代何其有幸!黨帶領廣大人民奮斗出了現代化的新中國,為了能夠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強、更加民主,他從未放鬆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三嚴三實、八項規定、幹部作風大整頓、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凡此種種,無不是體現著黨永葆自身先進性、純潔性的堅定決心。作為他領導下的人民,享受幸福感不斷提升的同時,請記得肯定他一直以來的努力。
④ 推薦一個愛國主題影片推薦給大家,寫三條以上推薦理由,給好評
你好,愛國片我推薦《建國大業》,理由如下——
1、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再現新中國創立時的時代;
2、演員和導演陣容強大:導演: 韓三平 黃建新 ;演員: 唐國強 張國立 許晴 劉勁 陳坤 王伍福 王學圻 ;
3、整個電影比較尊重事實,對北洋軍閥評價客觀,充分肯定陳獨秀等人的歷史貢獻;
4、《建國大業》以四十年代抗戰勝利直至建國前夕這一波瀾壯闊的時代為背景,以宏大的歷史視野,正面再現共和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從誕生到確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各民主黨派在反對蔣介石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斗爭中,和衷共濟,團結奮斗,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所經歷的曲折艱辛直至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
⑤ 有哪些 愛國主義的影片 順便 把 大概內容寫一下
1、《小兵張嘎》 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為背景,以嘎子夢想參加八路,夢想得到一支屬於自己的真槍展開。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老鍾犧牲了,嘎子隻身上縣城找羅金保,打鬼子替奶奶報仇。在縣城結識了集賢居少掌櫃佟樂,嘎子仇沒報,反而陷入鬼子追殺。在佟樂和一個神秘便衣的幫助下,脫離險境。便衣原來是羅金保,將嘎子帶到區隊秘密隱藏之地,錢隊長收留了嘎子。嘎子從此以小八路自居,緊接著又和區隊八路打了一場挑簾戰,嘎子繳獲一把真槍。眼看夢想全部實現,槍卻被區隊長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賭認識的小夥伴胖墩一起重返縣城。嘎子要單獨替奶奶報仇。由此同時,後方特派員劉燕(錢多多飾)肩負使命路經白洋淀被伏擊。劉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冒充特派員混入區隊。鬼子的計謀被嘎子無意中發現,嘎子和佟樂、胖墩行動起來,誤認為區隊聯絡員純剛是鬼子奸細。純剛竟然被孩子制服,報信不成有口難辯。白洋淀漁戶女兒玉英,打魚時救了劉燕。劉燕受傷難行,請玉英去城裡尋找聯絡員。玉英在城裡遇到了嘎子一夥。三方力量圍繞著真假特派員鬥智斗勇,特派員肩負的任務迫在眉睫,大批葯品將在指定時間內經過白洋淀。鬼子方面,龜田和齋藤一武一文,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奸細石磊了解真相,將區隊八路和葯品一網打盡。區隊錢隊長則逐漸識破石磊真面目,將計就計引鬼子出動。而真特派員劉燕卻與孩子們在一起。經過種種誤會和巧合,以嘎子為首的孩子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葯品順利過境,一舉殲滅龜田齋藤一夥日本鬼子。
2、《林則徐》是中國海燕電影製片廠1959年攝制的故事片。劇情是19世紀初,英帝國主義的大批鴉片毒害著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民。清朝道光皇帝晏寧特委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去廣州禁煙。禁煙一事,遭到反對派頭目穆彰阿和琦善的阻撓,他們暗中破壞。林則徐依靠廣州官兵和群眾,一面整頓殘破不堪的海防,一面迫使英商交出全部鴉片。取得了虎門銷煙二萬多箱的勝利。1840年,英政府以此為借口發動了侵華戰爭,林則徐在人民支持下打敗侵略者,但卻遭到國內反動派迫害,被革職發配新疆。
3、《閃閃的紅星》是一部於中國電影史上,從七十年代至今一直膾炙人口的經典電影,該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一個農村小朋友如何在逆境中成長的故事,三十年間陪著數代的兒童成長。
4、《萬水千山》 影片反映了舉世聞名的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戰斗生活,表現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經受了嚴酷的戰爭和惡劣的自然環境的種種考驗,勝利地完成了長征任務。影片以嚴肅的現實主義態度,真實地再現了當年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臘子口戰役等雄偉壯觀的戰斗場景,以高亢激越的筆調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5、《狼牙山五壯士》講述抗日戰爭期間,五位八路軍戰士在與日軍激戰之後,英勇不屈跳崖自盡的英勇故事。
6、《雞毛信》抗日戰爭期間,華北某抗日民主根據地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有一天接受民兵任務給八路軍送雞毛信。半道上遇見了日本鬼子和偽軍,海娃急中生智利用綿羊保住了雞毛信,鬼子被海娃引進山裡,八路軍全殲了敵人;根據雞毛信里報告的情況,八路軍又襲擊了一個日本鬼子的據點,活捉了貓眼司令。
7、《火燒圓明園》講述了清朝圓明園被西方列強英法聯軍焚燒破壞的真實事件。
⑥ 愛國電影有哪些
1、紅海行動
該片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2、戰狼
該影片屬於國內首部3D動作戰爭電影,歷時七年全力打造,《戰狼》真實呈現了一場中外邊境戰爭,也讓堪稱「東方之狼」的特種兵戰隊及高能戰士首次登陸大銀幕。講述的是小人物成長為拯救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孤膽英雄的傳奇故事。
3、中國藍盔
影片講述了中國維和部隊官兵在非洲,嚴格履行聯合國賦予的使命,派出以「兵王」杜峰,王剛為首的作戰小組冒著生命危險,阻止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的故事。
(6)描述一部愛國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紅海行動》角色介紹——
1、張譯
個性堅定果敢、為人彬彬有禮的「蛟龍突擊隊」隊長。在執行驅趕海盜的任務後接到上級指示的撤僑行動,帶領蛟龍突擊隊前去非洲北部伊維亞共和國執行任務,最終順利完成任務。
2、顧順
狙擊手顧順,他是「蛟龍突擊隊」中的佼佼者,他有著狙擊手慣有的冷靜認真。因原蛟龍突擊隊狙擊手羅星受傷,臨危受命來執行此次撤僑任務。
3、海清
丈夫和孩子均死於倫敦恐怖爆炸後勵志成為戰地記者。她一直在跟蹤報道恐怖分子。當得知商人威廉因掌握核原料及製造「臟彈」的技術資料而成為恐怖組織的目標後,夏楠跟助手試圖前去阻止。
⑦ 介紹一部紅色老電影不少於100字
電影《閃閃的紅星》介紹:
影片根據李心田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一個小英雄潘冬子在戰爭中迅速成長起來的故事。
這是一部較優秀的兒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為人物中心安排情節,設置矛盾,體現了主人公在黨和前輩的教育、幫助下,逐漸成熟起來的過程,將他愛憎分明、不畏艱險、機智勇敢、純潔質朴的性格特徵刻劃得比較突出。 該片利用電影手段,將許多畫面點染成深遠的意境,比如,用紅軍帽上的紅星,象徵革命和希望,寄託了少年主人公對紅軍父親的思念和追隨革命的信念。影片有著濃郁的抒情氣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調昂揚向上,節奏鮮明,有力地烘託了影片主題。 該片曾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獎」評獎活動中獲二等獎。
望採納~
⑧ 愛國主義電影有哪些
在許多愛國影視作品中,我們會感受到國家被辱的悲涼,也會感動於人民堅決的救國意志,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部愛國主義電影,歡迎大家閱讀。
紅岩——在烈火中永生
話說小學課文《江姐》就節選自此小說。不過,對於這部電影實在印象不深刻了,大概知道是說江姐英勇無比,而後慷慨就義的故事,然後腦子里冒出的江姐頭像居然是若干年後電視劇《紅岩》里宋春麗的江姐扮相。來張老劇照緬懷一下。
雷鋒
除了戰爭片外,解放後題材的影片也非常之多。第一部首當推《雷鋒》。說到雷鋒,小時候可是我們千萬人的偶像。不過黑白片《雷鋒》真是年代久遠了,估計是剛剛進學校時看的'。大概就記得雷鋒同學在雨里幫人推車的情景。
說到雷鋒就不能不提《離開雷鋒的日子》,也是一部教育意義極強的好片子。
焦裕祿
當然,說到《雷鋒》了,肯定就得到《焦裕祿》了。大概是從這部電影開始,俺開始學會認演員了。不得不說李雪健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演員,塑造的焦裕祿形象可謂深入人心,影片中頂著胃痛堅持工作的場面,俺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閃閃的紅星
如果你不記得潘冬子那個淳樸正義的臉孔。那你一定還記得那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當年似乎還一度成為過流行語。如果這也不記得了,那多少還記得那首: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如果真的都不記得了,我只能說,俺們實在不是同個時代的人了。這部電影算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部紅色影片,說風靡過大江南北肯定是不為過的。
小兵張嘎
和上面一部相同,又是響當當的一部作品,似乎還被翻拍過多次,翻拍的電視劇還取得過很高的收視率。比起潘冬子,小嘎子似乎更加有喜劇色彩。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片中的小嘎子多少看起來還是個小孩子,而且孩子氣十足,雖然機智勇敢,但是也非常倔強任性。所以也就更加討人喜歡。電影更加有意思的是,影片中的敵人笨的可以,雖然現實中這樣的敵人肯定是不存在的。想必編劇是為了讓觀眾更加解氣。反正作為小孩子的我們是不會思考這么多的,看見敵人遭殃就覺得大快人心了。
後來,這部片被拍成了電視劇,各個電視台都播。
鐵道游擊隊
說實話具體內容記得不太清楚了,只知道是支活躍在鐵路沿線的抗日游擊隊,貌似裡面還有點愛情故事,不知道當年年幼的我是否看明白過。總之,概括起來就是機智勇猛的游擊隊給了日本鬼子巨大的打擊,並且游擊隊伍日益壯大,為抗戰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印象最深的是這個英勇的游擊隊有個很有意思的名字——飛虎隊,這不是香港警察的特別任務連的名字嗎?話說小時候,除了紅色教育接受的不錯外,港片對我的荼毒也不小。
⑨ 愛國主義題材電影
1、閃閃的紅星
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1931年7歲的潘冬子參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其父親給他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直到1938年,江南的紅軍游擊隊准備開赴前線,潘冬子重新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的英雄故事。
2、地道戰
《地道戰》是196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電影,由任旭東執導、朱龍廣主演,於1966年元旦在全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掃盪」,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新地利用地道戰的斗爭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創造出共30億人次觀看的紀錄。
3、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是由崔嵬、歐陽紅櫻執導,安吉斯、張瑩、葛存壯、於中義主演的抗戰故事片。該片改編自徐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的故事。
《小兵張嘎》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兒童題材影片,這部影片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片的構圖精緻、簡煉,盡量防止和隱蔽一些繁瑣的線條,力求人物和主要線條的突出。該片導演手法純熟,畫面流暢而富有韻味。
4、鐵道游擊隊
《鐵道游擊隊》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攝制,由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等主演的劇情片。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在魯南鐵路沿線有一支鐵道游擊隊,他們破壞日軍鐵路運輸,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影片描繪了抗戰期間一支活躍在鐵路線上的游記隊員的傳奇經歷,情節曲折、險象環生,扣人心弦、引人入勝,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同時,影片也注意突出主旋律,充分展現了游擊隊員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5、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馬伊琍、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
演繹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⑩ 有關熱愛祖國的電影
現代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也有很多,但我介紹幾部戰爭時期的教育影片,也是我少年時期影響比較深刻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為了新中國,沖啊」,「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等等歌詞和口號還猶在耳邊,張口就來。
第一部:《上甘嶺》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首選,影片講述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時期,雙方在板門店進行和談,但為了爭取最有力的籌碼,中美在上甘嶺進行了多次的激戰。電影插曲《我的祖國》,可以說每一次聽得時候都心潮澎湃,《我的祖國》這首歌現在也被譽為第二國歌,大家耳熟能詳。
第二部:《閃閃的紅星》
少年潘冬子的父親參加革命紅軍,母親在與反動地主的斗爭中犧牲,11歲的潘冬子從小受革命思想熏陶,立志參加紅軍,他用自己的機智與勇敢與敵人做斗爭,在斗爭中不斷成長。這也是家喻戶曉的小英雄。
第三部:《紅色娘子軍》
1930年,海南島五指山區,一支由勞動婦女組成的革命武裝隊伍——紅色娘子軍成立了。吳瓊花是椰林寨大土豪南霸天的丫頭,幾次逃跑都被抓回,受盡折磨;吳瓊花逃脫並決心走上革命道路,率娘子軍解放了椰林寨,槍決南霸天,然後,帶領娘子軍踏上新的征程。
第四部:《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第五部:《地道戰》
地道戰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
地道戰戰法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庄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並逐漸形成了房連房、形成了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
地道戰使原本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中國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作戰區域
第六部:《董存瑞》
董存瑞炸碉堡的鏡頭·,死都忘不了,力量的真正來源是信仰;為國家,為人民付出生命的,有血性的男孩才是我們最崇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