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迦百農電影簡介

迦百農電影簡介

發布時間:2022-12-15 07:44:37

⑴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都獲得了哪些榮譽

引言: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太多的生活樂趣出現在大家的生活中里,它們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我們,讓大家好的學習和發展,也是消遣大家時光的好辦法,而且有的電視劇電影拍攝的意義重大,對大家的影響很深刻。

三、何以為家的評價

看完這部電影只有兩個感覺一個是慚愧,另一個是壓抑。沒有人是絕對的善,也沒有人是絕對的惡,他們――只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抽象的善惡是非這樣的符號概念。這部電影就彷彿是紀錄片題材的感覺。電影中的那些人,敗給的不是自己,而是生存與時間。

⑵ 有哪些電影被名字毀了

被名字耽誤的電影太多了,今天來推薦10部,謝

1、《驢得水》

第一次看名字,一臉懵逼,啥玩意。。。

看完,笑著笑著就哭了,或許這就是喜劇的魅力吧

2、《恐怖直播》

我天,直播間有鬼?!是不是純黑的直播間~~

看完觸目驚心!!細品一下,確實挺「恐怖的」[笑哭]

3、《我的個神啊 PK》

額,這名字,確定能讓人提起想看的慾望嗎?

印度的很多好片都是這樣被淹沒de~

4、《穆赫蘭道》

不是穆斯林!也不是花穆蘭!

更別問我題目啥意思,因為我刷了兩遍,也還沒看懂。。。

5、《低俗小說》

除了它,1994年還出了《》、《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獅子王》。。

撇開內容,看名字!現在給你選,你會選擇先看哪部?

6、《Hello!樹先生》

沒想到吧,除了《盲井》,寶寶還有這部,不出名但高分的電影~

7、《辛德勒的名單》

不是希特勒!不是希特勒!不是希特勒!!

8、《我想吃掉你的胰臟》

我去(第一聲)~確定這不是血腥的恐怖片??

9、《放牛班的春天》

嗯,放牛,很low;一個班都放牛,感覺更low了

其實當你靜下心欣賞這部片,你會發現:很樸素、很和諧、很美好

10、《墊底辣妹》

名字真的能毀掉很多東西[笑哭]

嗯,原諒我看哭了。。真香!

電影名字給耽誤的好電影真的太多了,今天給朋友們說說這 8部 電影。

第1部《刺激1995》

當年引進這部片的時候,「台灣省」大概看了一下影片內容,覺得影片講是一個人的一個精明的騙局。認為內容和94年的《騙中騙》(sting)很相似,所以為了增加知名度,就直接給安了一個「刺激1995」的名。意思就是《刺激》的1995年版 。

第2部《三傻大鬧寶萊塢》

我隱約記得影片中一句名言:一出生就有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場賽跑,不跑快點就會慘遭蹂躪,哪怕是出生,我們都得和3億個精子賽跑。「阿三」這電影名字取得也是沒誰了,話說印度還有好多影片都是被電影名字給耽誤的。

第3部《機器人總動員》

美國這動不動就是什麼什麼總動員的名字,我聽了整個人都不好。好在票房還不錯,但是名字取得再好一點票房會不會更好呢 ?

第4部《殺死比爾》

殺死比爾?怎麼不叫「炸死比立」?這電影名字我實在是無力吐槽了,原諒我笑出了八塊腹肌(我不會告訴你本來我有九塊腹肌的,練功走火了)

第5部《落水狗》

黑幫老大喬·卡伯特和他的兒子艾迪召集了六名強盜,准備到珠寶店搶劫一批天然鑽石。這六個人彼此各不相識,甚至連對方的姓名都無從得知。喬為了保持機密,以顏色作為代號分別給六人起名..影片值得觀看,只是這名字我也是不想說什麼了 。

第6部《午夜牛郎》

午夜凶鈴,午夜廢墟,午夜狂情這么多午夜了還不夠嗎?不過你取的牛郎我也算原諒你了。好歹民間還能配個織女,不過你這是不是也算是毀了織女了.....我還能說什麼?想看的友友自行觀看哈

第7部《兩桿大煙槍》

我表示這絕對是被名字給耽誤大好前途的電影了,極力推薦你們觀看(2小時的時間,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第8部《叫我第一名》

現在這年頭不取個第一名怕是很難活下去了,上學成績要第一,上班業績要第一,連電影取個名字都得是第一....我表示你喜歡就好

好了,今天就介紹到這里,不知道你們還知道哪些好電影被名字給耽誤了?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喜歡的點個關注,想要任何資源的朋友都可以私信我,下期再見!!

《何以為家》的譯名徹底毀了這部影片原名《迦百農》的好影片,原因如下:

1. 影片原名Capharnaum是地名,直譯就是迦百農,影片原名具有濃烈的西亞味道,讓人立刻就能想起來中東,是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名稱,譯為《何以為家》實屬不倫不類。

2. 黎巴嫩女導演娜丁拉巴基堅持用這個名字,而拒絕商業化的名稱,因為迦百農是聖經故事中的地名,也是耶穌傳教開始的地方,是聖地,如果不作為地名,迦百農就是堆積破破爛爛東西的地方的意思,影片把這樣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名字用作片名,意思是「曾經神聖的地方,現在卻破敗不堪」來反映片中的飢寒交迫的生活現在,何以為家已經失去了這個含義。

3. 何以為家並不是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詞語,台灣譯成《我想有個家》,潘美辰的歌曲嗎?香港譯成《星仔打官司》,秋菊不知道作何感想?是關於周星馳的電影嗎,星仔?,這些翻譯,其實都是緣木求魚,舍近求遠,翻譯得面目全非。

4. 何以至此,何以變卦,何以服眾都是耳熟能詳的何以句式,但何以為家簡直就是造詞,並且何以為家中的「為」是多音字,音不同,意思不同,比較容易誤導,實屬我見過最失敗的影片譯名。

影片《何以為家》的翻譯是敗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宣傳效果,毀了這部好電影,背棄了翻譯的基本原則「信、達、雅」,不忠實原文,詞不達意,不雅觀。

歡迎關注本號,致力於美國電影評論,歡迎留言交流。

⑶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評價如何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高。因為這部電影不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和導演的技巧,都是非常棒的。這部劇的故事非常沉重,從一個男孩的視角中,看著父母對自己不聞不問,對待妹妹婚姻的不滿,男孩企圖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幫助妹妹逃離不幸的命運,卻因為自己勢單力薄,無法阻擋悲劇的發生。在絕望之後,他離開了原生家庭,獨自前往陌生的城市,與單親母親相識後,過了一段簡單幸福的生活,不料對方被捕,自己只能帶著一個小嬰兒一起討生活。

一、《何以為家》劇情簡介

男主人公在法庭上,起訴了自己的父母。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男主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中除了自己,還有很多個兄弟姐妹,一家人蝸居在小房子里,靠著做非法的生意生活。作為哥哥,他深知妹妹的命運,所以決定保護妹妹,幫助妹妹脫離不幸的生活。無奈的是,他靠著自己的力量無法阻止,只能離開父母,選擇在陌生城市生活。

這部電影評價非常高,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票房,也被眾多獎項提名,是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⑷ 何以為家電影簡介

《何以為家》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 zmer

《迦百農》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納迪·拉巴基執導,納迪·拉巴基、Zain Alrafeea聯合主演。

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男孩贊恩,起訴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

該片於2018年5月17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⑸ 何以為家電影簡介

該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黎巴嫩男孩扎因悲慘的生活經歷,他控告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卻沒有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劇情介紹

法庭上,十二歲的男孩贊恩向法官狀告他的親生父母,原因是,他們給了他生命。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一個孩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議的舉動?

故事中,贊恩的父母在無力撫養和教育的狀況下依然不停生育,作為家中的長子贊恩,弱小的肩膀承擔了無數生活的重壓。

當妹妹被強行賣給商販為妻時,贊恩憤怒離家,之後遇到一對沒有合法身份的母子,相互扶持勉強生活。然而生活並沒有眷顧贊恩,重重磨難迫使他做出了令人震驚的舉動……

(5)迦百農電影簡介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在這里,女孩是一種商品,可以換錢;男孩是一種工具,負責養家糊口、照顧更小的小孩。 父母只管生,不管養,將孩子當做搖錢樹和免費勞動力。

他們不但不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只會給他們帶來苦難和折磨。 現在做什麼都要考證,做父母卻不需要考證。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配當父母,也並不是生了孩子就自動成為媽媽。

他們只圖一時的快活,讓孩子跟著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一起受苦,他們根本不配做父母。 如果不能給予孩子幸福,當初就不應該把他們生下來。

他們是你的孩子,但他們更是他們自己,他們有自己的人格和思想,不應該被虐待,更不應該被販賣。 父母有管教孩子的義務,孩子也有權利將父母告上法庭。 贊恩什麼都不要,他只要父母別再生了。

⑹ 何以為家意思是什麼 電影何以為家簡介

1、《何以為家》主要表達的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親子關系,父母既然把我生下來了,那就要好好養育我,不僅是溫飽上的滿足,更有家庭的關愛和受教育的權利。

2、在影片開頭贊恩要告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把他生下來,卻沒能好好養育他。

⑺ 電影《何以為家》主要講述了什麼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呢

《何以為家》是一部特別感人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男孩因為父母貧窮而帶著妹妹離家出走,因為他的父母想把妹妹賣給別人做妻子。在離家出走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樣生活困難的黑人女性,然後她被剛生完孩子的女人收養了。然而,這個女人因入獄不得不拋棄了自己的孩子和這個男孩,因為沒有戶口,經濟實力低下,後來,這個男孩和黑人女性的孩子一起流浪。男孩也和女人成了朋友,在發生了一些事情,這個男孩把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贊恩是那麼強壯,勇敢,肩膀瘦弱卻承受著所有的痛苦。但除了痛苦,除了可憐,贊恩心裡還有一個作為哥哥的愛和責任,讓我的感嘆。所以我希望世界是和平的; 沒有戰爭,沒有殺戮,所以我希望每個孩子,能得到家庭的溫暖,能像我一樣快樂地成長。

⑻ 《何以為家》∣帶我們走進黎巴嫩難民的生活

五一的時候,抽空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何以為家》,看完之後我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電影原名叫《迦百農》。

迦百農是聖經中的地名,是加利利海附近一域,耶穌開始傳道時,即遷居此地,有不少神跡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個地方發生。

耶穌曾在《路加福音》中提到,「迦百農啊,你已經升到天上,將來必推下陰間。」

而迦百農在阿拉伯語中有混亂、失序的意思,如今的黎巴嫩,從曾經的中東富國到現在的貧民窟遍地,不正好如耶穌所預測的嗎?

沒有了解過的人,看到《迦百農》這個電影名,可能沒有觀賞的沖動,《何以為家》顯然更加直白的表達電影主題,也更能被我們接受。

電影開頭採用倒敘的形式,講述了黎巴嫩一個小城鎮里的法庭,12歲的男孩扎因持刀傷人被判入獄,但是他要起訴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他,卻沒能夠好好的撫養他。

扎因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身為長子的他(哥哥在監獄),為了養活自己和弟弟妹妹,被迫給房東的雜貨鋪打工、在街上叫賣果汁,甚至跟著父母一起販賣毒品。

扎因這個小男孩剛出場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十分討人喜歡的角色,他身上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老練,似乎為了適應這個艱難的生活環境,他早已被迫長大。

但是,外表桀驁不馴的他,其實有顆善良的本心,他固執地用自己的方式作為反抗,保護著自己最親近的人。

當他發現自己的妹妹月經初潮時,他把妹妹帶到了廁所里,12歲的他站在水龍頭前幫妹妹洗內褲,並把自己的上衣脫下來給妹妹墊著。

他嚴肅地告訴妹妹,這件事不能讓父母知道。因為12歲的他早已敏感的知道,月經初潮意味著什麼,也非常清楚房東對妹妹的特別愛護以及父母的如意算盤。

只可惜,扎因還來不及帶著妹妹離家出走,這件事就被父母發現了,他們把妹妹賣給了房東。

無比傷心的扎因離家出走,流落到了一個海濱小鎮,在那裡,扎因被一個埃塞爾比亞移民拉希爾收留,照顧她一歲的兒子約拿斯。

扎因在拉希爾身上,感受到了父母所缺失的愛和溫暖,那段日子無疑是扎因長這么大以來最幸福的時間。

只可惜,由於偽造的身份證過期,而拉希爾買不起一張新的偽造身份證被警察帶進了監獄。

於是扎因帶著約拿斯開始了流浪之旅,為了照顧約拿斯,扎因賣掉了一切可以賣的東西,製作曲馬多葯液、到葯房領救濟品……扎因想盡一切辦法只為他們能活下去。

但是,生活所迫,扎因最後不得不把約拿斯交給人販子以換取自己出國的機會。

為了拿到自己的身份證明,逃離這個鬼地方,扎因回家了,可父親告訴他,他是黑戶,沒有身份證明。

與此同時,扎因意外地知道,自己初為人妻的妹妹,懷孕大出血,因為是黑戶,醫院拒絕治療,最後不治身亡。

傷痛欲絕的扎因拿起抽屜里的刀,沖向了房東……

影片到此終於與開頭相連接,扎因持刀傷人被判入獄,當他得知母親又懷孕時,決定控訴父母,因為父母生下他,卻沒有好好撫養他,只想通過孩子讓自己活下去。

看的時候,我一直強忍著眼淚,卻在最後一幕,攝影師在給扎因拍身份證明的時候哭了。電影雖然給了一個好結局,但是我們都明白,現實中哪有這么幸運的事。

如果不是後來知道,扎因並不是職業演員,而是真實中的敘利亞難民,我想我的感觸不會如此深刻。

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能讓那麼多觀眾淚流滿面、感觸深刻,是離不開電影本身的真實性的。

導演娜丁·拉巴基在《迦百農》中側重通過畫面本身去表達,大量的手持跟拍和半記錄片手法的實景拍攝,讓我們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他們生活的真實面目。

電影在一連串的航拍鏡頭中開始,接著單刀直入走進扎因的生活,局促的樓道、零亂的房間、雜亂無章的街道……

非職業演員的使用讓影片有了極強的代入感,我們很快便意識到,這不僅僅是電影,而是真實存在的。

為了表達他們真實的想法和情感,影片中有頗多現場發揮,比如扎因追著妹妹那一段,他突然跑了起來,全攝影組的人都跟著跑,於是有了大段紀錄片般劇烈晃動的手持攝影長鏡頭。

《何以為家》製作時間長達五年多,前期實際調查就進行了三年,在這期間劇本逐漸形成,更是啟用真實生活在影片背景下的人擔任演員,真實地還原了黎巴嫩底層社會的現狀。

《好萊塢報道者》中講到導演的特別之處在於她擁有真正的同理心和耐心,與這些演員默契配合,並且有足夠的預算來拍攝幾百個小時的鏡頭,其目的在於讓影片在情感上更有說服力。

《何以為家》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它帶我們走進黎巴嫩難民的生活,我想每個看完的觀眾無不為之動容,它想表達的內容不言而喻。

⑼ 《何以為家》電影的最新觀看評價,描寫出人物性格和形象

影評|《何以為家》:幸福並非理所當然

一個12歲的男孩將生身父母告上法庭,罪名是:他們生下了我!

這是一種怎樣的絕望與悲傷?!

黎巴嫩、法國、美國聯合拍攝的影片《何以為家》,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壓抑的故事。

拋棄與守護

男主角贊恩的父母都是沒有身份的難民,因此而無法找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困頓混亂。然而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他們,卻一個又一個地生孩子。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一樣沒有身份,從小擠在破舊、逼仄、雜亂、陰暗的租房中。

《何以為家》的英文原名是《迦百農》。之所以改成現在的名字。竊以為一是因為「迦百農」宗教色彩過於濃烈,二來中國觀眾也多半不了解其含義。而對於素來重視家庭觀念和親情中國人而言,「何以為家」四個字顯然更能打動人心。

不過,英文原名「迦百農」也有一層現在這個譯名未曾承載的含義。

「迦百農」是《聖經》中的一個地名。在加利利海附近,如今已成廢墟。據稱耶穌開始傳道時,即遷居此地。耶穌在自己家鄉拿撒勒不受歡迎,就下到迦百農去,這里是他傳道的一個中心,有不少神跡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地方發生。

影片以此為名,似乎也有企盼救贖之意?

然而,究竟誰能拯救芸芸眾生於苦難煎熬之中?

願每個人都被溫柔以待!

走出影院,初夏的天氣,陽光明媚,暖暖地灑在身上。眼前的一切,與影片中截然兩個世界。

忽然覺得,我們國家、我們的生活多麼美好,要好好珍惜。

畢竟,幸福並非理所當然。

⑽ 電影《何以為家》是哪個國家拍的

《何以為家》的故事發生在黎巴嫩貝魯特。黎巴嫩處於中西交匯之處的阿拉伯地區,是阿拉伯國家中唯一一個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相互共存的國家,自從1975年黎巴嫩發生過一場持續15年的內戰後,就嚴重破壞了黎巴嫩的經濟發展。自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超過100萬敘利亞難民湧入黎巴嫩。黎巴嫩作為歷史上巴勒斯坦難民的接收國,在新一波難民潮來到後,難民人口超過了全國人口的1/4。

黎巴嫩像贊恩這樣的孩子有很多,但不是每一位孩子都可以像贊恩這么幸運,能被導演從貧民區帶出來,想要解決黎巴嫩的根本問題,還需要時間。《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戰爭帶給百姓的災難,也看到了窮人家的生活狀況,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越多越好,要是做不到撫養孩子的義務,就不要給予他們生命。

閱讀全文

與迦百農電影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美電影反派女演員 瀏覽:427
男主名字本昏迷電影 瀏覽:662
中國鬧鬼電影 瀏覽:302
外國有關熊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727
港姐經典電影 瀏覽:741
倪妮的老公是誰呀電影演員 瀏覽:147
青春校園電影國外 瀏覽:526
非凡電影什麼意思 瀏覽:112
第一次和男生見面看電影合適嗎 瀏覽:657
學生電影演員招募 瀏覽:962
狂莽之災前傳高清電影 瀏覽:878
在快手上解說電影能說名字嗎 瀏覽:528
配額中國電影 瀏覽:594
電影古惑仔哪個演的好 瀏覽:785
泰國電影男主喜歡女主很多年 瀏覽:373
金剛狼電影1國語版 瀏覽:414
以悲傷為結局的愛情電影 瀏覽:453
香港電影名字都是數字 瀏覽:146
戰爭電影國產大全 瀏覽:770
外國電影醫生 瀏覽: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