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沂蒙頌的介紹
《沂蒙頌》是一部四場芭蕾舞劇。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團(當時的劇院名稱為中國舞劇團)首演於北京天橋劇場。1197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同名舞台藝術片在國內公映。該劇以1947年沂蒙老區的擁軍故事為題材。
Ⅱ 《沂蒙頌》是歌劇還是舞劇啊
《沂蒙頌》是一部四場芭蕾舞劇。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團(當時的劇院名稱為中國舞劇團)首演, 1975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同名舞台藝術片在國內公映。該劇以1947年沂蒙老區的擁軍故事為題材,講述的是戰爭年代沂蒙山一個真實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戰士。後來,人們在舞台上塑造了一個美麗的「紅嫂」。
Ⅲ 求六七十年代經典電影
66~76年流行的國產電影及譯製片2012-04-04 18:34《艷陽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68
《節振國》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陸1965
《紅燈記》(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0
《智取威虎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0
《紅色娘子軍》(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1
《沙家浜》(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1
《白毛女》舞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龍江頌》(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2
《奇襲白虎團》(京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2
《海港》(京劇,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3
《青松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戰洪圖》長春電影製片廠1973
《半籃花生》(越劇)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創業》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杜鵑山》(京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渡江偵察記》(重拍)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鋼鐵巨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火紅的年代》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南征北戰》(重拍)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游擊隊》(重拍)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平原作戰》(京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沙家浜》(粵劇)珠江電影製片廠1974
《閃閃的紅星》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
《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無影燈下頌銀針》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向陽院的故事》長春電影製片廠1974
《一副保險帶》上海電影製片廠1974
《園丁之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74
《偵察兵》北京電影製片廠1974
《阿勇》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碧海紅波》西安電影製片廠1975
《草原兒女》(舞劇)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長城新曲》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車輪滾滾》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春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第二個春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沸騰的群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烽火少年》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海霞》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紅雨》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黃河少年》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激戰無名川》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揀煤渣》(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決裂》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
《雷雨之前》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難忘的戰斗》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人老心紅》(淮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沙漠的春天》長春電影製片廠1975
《小將》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小螺號》珠江電影製片廠1975
《沂蒙頌》(舞劇)八一電影製片廠1975
《戰船台》上海電影製片廠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長空雄鷹》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春潮急》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反擊》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楓樹灣》珠江電影製片廠1976
《海上明珠》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歡騰的小涼河》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寄託》峨嵋電影製片廠1976
《江水滔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金鎖》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開山的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連心壩》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芒果之歌》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長城》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海風雲》八一電影製片廠1976
《南疆春早》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牛角石》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青春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村新人》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山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6
《山裡紅梅》珠海電影製片廠1976
《鎖龍湖-上集》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新風歌》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雁鳴湖畔》長春電影製片廠1976
《征途》上海電影製片廠1976
《主課》廣西電影製片廠1976
譯製片:
1966年
《大地的兒子》(二、三集)(朝鮮)
《一個戰士的故事》(朝鮮)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達吉亞人》(羅馬尼亞)
《血海》(上下集)(朝鮮)
《看不見的戰線》(朝鮮)
1971年
《腳印》
《勇敢的人們》
《戰斗的早晨》
《第八個是銅像》
《天亮的時候》
《一個自衛團員的遭遇》(朝鮮)
《戰斗在繼續》(越南)
《在鐵道線上》(朝鮮)
《前方在召喚》(越南)
《鮮花盛開的村莊》(朝鮮)
《摘蘋果的時候》(朝鮮)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聖母院》
《簡愛》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羅馬尼亞)
《記者》(上下集)(蘇聯)
《勞動家庭》(上下集)(朝鮮)
《戰爭與和平》(四集)(蘇聯)
《賣花姑娘》(寬)(朝鮮)
《回故鄉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綠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鮮)
《賣花姑娘》(普)(朝鮮)
《禿魯江畔之花》(朝鮮)
《軋鋼工人》(寬)(朝鮮)
《原形畢露》(朝鮮)
《氣球上的旅行》(法國)
《永生的戰士》(朝鮮)
《軋鋼工人》(普)(朝鮮)
《一個護士的故事》(朝鮮)
《烈火行動計劃》
1974年
《在那些年代裡》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豐湖》(朝鮮)
《警察局長的自白》
1975年
《戰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國)
《為了新的一代》(朝鮮)
《特羅塔》(聯邦德國)
《紐約奇談》(美國)
《巴布希卡歷險記》(羅馬尼亞)
《金姬和銀姬的命運》(朝鮮)
《三妯娌》(朝鮮)
《潔白的道路》(阿爾巴尼亞)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戀》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羅馬尼亞)
《哥白尼》(波蘭)
《火車司機的兒子》(朝鮮)
《石油贊歌》(阿爾巴尼亞)
《多瑙河三角洲》(羅馬尼亞)
《初春》(阿爾巴尼亞)
《礦山的主人》(朝鮮)
《貝尼自己走》(阿爾巴尼亞)
《在燦爛的陽光下》(朝鮮)
《高山之鷹》(朝鮮)
《最後冬天》(阿爾巴尼亞)
《斬斷魔爪》(阿爾巴尼亞)
Ⅳ 沂蒙頌歷史背景
蒙山高,沂水長,軍民心向共產黨;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誼長。」這首源於真實故事改編的《沂蒙頌》,唱出了在戰爭年代裡,每一個山東省沂蒙山區兒女的激情熱血。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特別是在黃海戰役和渡江戰役期間,420萬沂蒙人民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有120萬沂蒙兒女擁軍支前,20萬人參軍參戰,10萬將士血灑疆場……
從1946年開始,山東解放區通過支援魯南、萊蕪、孟良崮、濟南等各大戰役,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支前組織,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了支援大兵團作戰的經驗,這一經驗在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從下面一組數字可以直觀地看到,山東人民對淮海戰役的巨大貢獻。戰役總共動用民工543萬人、擔架20餘萬副、大小車輛88餘萬輛、挑子30餘萬副……其中山東解放區就出動民工218餘萬人、擔架5萬余副、大小車33萬輛、挑子19萬副……在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當中,山東僅沂蒙山地區就有17萬之眾。
位於臨沂市臨沭縣曹庄鎮的朱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村民為戰士們做軍鞋,籌軍糧,抬擔架,救傷員,全村先後有近百人參軍,共有8名村民為解放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朱村,也因此獲得了「支前模範村」的稱號。
近年來,臨沂挖掘提升沂蒙精神,堅持艱苦奮斗,搶抓機遇,不斷加大對朱村這類「紅色村莊」的幫扶力度。「朱村歷史悠久,山清水秀,紅色旅遊資源豐富,但村莊布局混亂、基礎道路設施薄弱、明清古建築和紅色歷史印記缺乏專項保護。為此,臨沭專門成立了朱村改造提升和柳韻田園綜合體建設兩個指揮部,聘請浙江大學編制《朱村村莊規劃》,實行居住區、農業園區、旅遊區『三區同建』,到2022年打造出一個集居住、產業、旅遊於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宜居村居。」臨沭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淑軍說。
臨沭先後投入100多萬元,先是將原來的八路軍老四團鋼八連紅色紀念館升級改造,與朱村民俗展館、烈士墓、紀念碑進行整合,打造一條紅色歷史文化街區;又對50間明清古民居進行保護性修繕,打造成「一街一巷一園七戶」古村落。同時,依託現代農業產業科技示範園,規劃實施「沭河人家」精品農家樂等項目,以自助採摘、觀光休閑、特色飲食等為主題的鄉村旅遊也在逐步壯大。目前,朱村已成功創建為山東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年均接待遊客3萬餘人。
朱村村民張雪英原來在外打工,這兩年看著村裡的產業越來越紅火,她也從外地歸鄉,自己做起了小生意:「一到節假日,來咱這兒旅遊的人可多了。我就把柳編的草鞋、帽子、小籃子拿出來賣,來的遊客可喜歡了,每人都能帶幾件走。今年,我准備在紅色文化街區租一個攤位,把在外打工的老公也叫回家一起干。」
Ⅳ 沂蒙頌的劇情介紹
序幕1947年秋季。沂蒙山區。沂河村頭,傍晚。英嫂和鄉親們送別轉戰山區的魯英和武工隊。惡霸地主賴金福又率還鄉團竄回山村。國民黨軍官將解放軍排長方鐵軍負傷後丟失的毛巾交給賴匪,命他三天內抓到傷員。
第一場兩日後,青石嶺上。
身負重傷的方鐵軍強忍疼痛追趕部隊,終因缺水而昏倒在地,被來挖野菜的英嫂發現。傷員急需水搶救。回家取水路程遠,留下親人不安全,怎麼辦?英嫂果斷地用自己的乳汁救傷員。賴匪正搜捕傷員。英嫂將親人隱蔽在山坳里。
第二場當日英嫂回到家中,哄睡嬰兒後,捉老母雞為傷員熬雞湯。
武工隊得知英嫂救了方排長,立即回山來營救。
賴匪闖進英嫂家,逼問傷員下落。英嫂堅貞不屈,被打得遍體鱗傷,昏倒在地。敵人想放走英嫂以追捕傷員。英嫂看穿了敵人的陰謀,將計就計,跳窗而出,急速上山,敵人慌忙追趕。
第三場清晨,方排長走出隱蔽處鍛煉身體,盼早日歸隊。英嫂、春蘭冒風險來送湯飯。方排長手捧雞湯激動萬分。
還鄉團尋找傷員,搜上山來。英嫂引狼撲身,保護親人。
第四場村邊,黃昏。
還鄉團對英嫂進行威逼不成,狂吠:「要孩子,還是要傷員?」英嫂為救子弟兵甘願犧牲孩子……千鈞一發之時,方排長挺身而出。這時槍聲四起,魯英率武工隊全殲還鄉團,處決賴匪,營救了親人。
尾聲數日後,沂河村紅旗招展。解放軍首長和戰士們深深感謝英嫂,告別鄉親,重返前方。
Ⅵ 給我一部電影的名字證明你老了
我記得小的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好像可能應該是叫做《戰狼2》。裡面的主人公非常的厲害,我記的主人公有一個絕招,叫做72變。有一天,主人公閑來無事,想看一看能不能變成蛇。然後就變成了一條大蟒蛇,然後還順道吃了一個姓許的大夫。吃完之後有點兒胃脹,於是就爬到了山頂。下了108個蛋。108個蛋只孵出了七個蛋,這七個蛋長大成人之後,因為家庭瑣事,與女主人公的妹妹打了起來。
其中大蛋與二姨打的不可開交。從夜晚打到了黑夜。從黑夜打到了夜晚。從陸地打到了船上。然後船撞到了一個冰山。於是主人公劈開了冰山救出了大蛋,這個時候男二號出現了。只見男二號打了一個響指。本篇完。
昨晚才看了《三毛流浪記》。故事講述了三毛的心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
三毛是上海的一名流浪兒童,他沒有家,沒有親人,無家可歸,衣食無著。吃貼廣告的漿糊,睡在垃圾車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禦寒。為了生存他賣過報,拾過煙頭,幫別人推黃包車,但總是受人欺悔,但他掙到的錢連吃頓飽飯都不夠,只有與他命運相同的流浪兒關心他,給他溫暖。
當時第一次看這電影時我很年輕,,那演員三毛不更老了嗎?三毛再苦也能堅持可到我們這個歲數半點苦都不能吃了,沒有牛奶水果就覺得去不了大街了,時間過得好快,你覺得老了就再看看三毛吧!
小時候,在生產隊看過一次露天電影《沂蒙頌》,到現在我甚至都不知道電影是不是這個名字,但我知道電影插曲就叫《沂蒙頌》:摟火種,撥火光,我為親人熬雞湯,添一瓢沂河水…人民心向共產黨,願親人早日養好傷,為人民的解放,重返前方…,還能依稀記得紅嫂為解放軍傷員熬雞湯,甚至於用自已奶水哺養傷員的純真感情。
巧的是,九四年在淄博被一家餐飲公司派到沂源,籌建一個大酒樓。去的時候是6月初,公司派了一輛賓士車送我們去的,車上有一位總經理,美女財務是老闆的侄女。
車開出博山後就進入山區(好象博山),彎曲的盤山路,兩邊是石山,路邊是蔥郁的雜樹林,那天剛好早上下過一場小雨,搖下車窗,清新的山風撲面而來,美女財務放出輕柔的薩克斯《回家》,車隨著薩克斯曲的起伏輕輕的顛起。清新的風,輕柔的薩克斯,飄逸的美女長發,蔥郁的雜樹石頭向後飛跑…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車上到了一條河邊小路,延著河邊蜿延前行,一直到沂源縣城。一路顛波,我己經七暈八素了,吃過飯才緩過神,司機領我熟悉酒店邊上的環境,出小門向東(?)過一條公路,下邊就是沂河,我才知道來時,車就是沿著沂河一路走來,沂源,大概因沂水河起源於此而名吧!
招了服務員,開始培訓,時間久了慢慢熟悉了,話也多起來,沂源縣城叫南麻鎮吧(?),在這里發生過著名的南麻戰役,我軍付出了2萬7000餘人(1萬7000時間久了記不清了),我去參觀過烈士陵園。後來那些小女生象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告訴我孟良崮離這里多遠,我才把張靈甫74師和沂源聯系起來。那個最漂亮的小女生給我說紅嫂的故事,e,我一下子想起小時候看過的那部電影。
去年很火爆的電影《芳華》我沒有看,但火山,抖音上《芳華》音樂響起的時候,弦律是那麼的熟悉。
今天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優美的弦律再次響起,我已不再年輕……!
古惑仔,以前上學的時候天天看,崇拜陳浩南,每天都在幻想,要是將來像陳浩南該有多好,那時候我在小學六年級!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古惑仔了吧,小時候盲目崇拜,長大了好多了也下 社會 了,大家也不是當年那個一腔抱負的小屁孩了!
這部電影長大了還在看,這圖片這一段,小春領人回來,見到陳浩南,讓手下小弟叫大哥那段,我都激動死了,還有後面幾部,我覺得都不錯,是我童年喜歡的系列!
還有周星馳的電影,大話西遊挺好看!那時候好看的電影太多了,留下的個個都是經典,現在這么多電影對胃口的不多,特別是能讓人記一輩子的不多!
《沒頭腦與不高興》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這部動畫片,小時候特別喜歡看,已經記不得是什麼時候了。
對這部動畫片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傻乎乎的孩子,沒頭腦的憨厚可愛,有點傻傻的感覺;不高興看著很聰明,也有點小聰明,兩個人在一塊,上演了很多有趣 搞笑 的故事。
希望大家在成長的同時,能夠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過去,小時候,還是挺美好的,天真爛漫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的風景~
《永不消逝的電波》《上甘嶺》《五朵金花》《阿詩瑪》《山間鈴響馬幫來》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地道戰》《地雷戰》《烈火中永生》《大李老李和小李》《南海長城》《冰山上的來客》《柳堡的故事》《李雙雙》《錦上添花》《黑三角》《平原游擊隊》《趙一曼》《狼牙山五壯士》《小兵張嘎》《雞毛信》《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鐵道游擊隊》《回民支隊》《糧食》《白毛女》《追魚》《瞧這一家子》
說到暴露年齡的電影我還真的有很多,但是今天給你說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喜劇電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劉好是一名普通的三輪車司機,這個不折不扣的大男人,一直抱著樂觀包容的態度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這一點從他三輪車背後的一句廣告語上就能看得出來:「只比大奔少個輪兒」。而在劉好的現實生活中,彷彿也旋轉著三個輪子,就是三個在他生活中出現的女人——賀文蘭、楊倩、陳紅。第一個賀文蘭是廠花,被強暴失身有了別人的孩子,只好找個老實人暫且棲身,主動提出要嫁給劉好當老婆。劉好下崗登三輪度日,並撫養廠花肚子里的孩子長大。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賀文蘭不甘心自己的命運,總覺得自己受了委屈。不久,過去老在廠門口攔截自己的流氓發跡了,賀文蘭覺得自己不應該跟著劉好過苦日子,遂離去,跟著流氓過好日子了。後來流氓東窗事發,廠花不僅落單,還沒有經濟基礎,又跑回來看劉好和孩子,有那麼點期望著破鏡重圓的意思,但此時已有另外的女人進入了劉好和孩子的生活軌道。這是由馮鞏自導自演的一步戲,典型的馮氏喜劇,全劇著重描寫了小人物的面對困難窘境內心的煎熬與掙扎,
我可以理直氣壯的告訴你們《神廚小福貴》,非常感謝與大家一起討論,相信很多90後的小夥伴都看過這個動畫片,而且還相當好看。
這個動畫片講述了小福貴歷經磨難當廚師,而且道路困難叢叢,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廚藝,成為了皇宮里的御廚,而且還能做出很多新菜品,我從小就夢想能夠像他一樣這樣優秀。
但是現在不知道為什麼電視就沒出現這樣的動畫片了,可能是國產新動漫的播出讓老動漫沒有了一席之地。
也希望有其朋友推薦一些沒有看過的看電影一起共同討論。
對於農村出身的我來說,如果說是用一件玩具暴露自己的年齡,那我會第一時間想到彈珠和木陀螺,彈珠是在小賣部買的,一毛錢兩個,一大堆小夥伴撅著屁股趴在地上,比賽看誰先用彈珠進完所有的洞,一玩就能玩一天。陀螺都是自己動手製作的,一截木頭銷尖一端然後再加上一個自行車上鋼珠就做好了。但是說到電影,自己想了又想還是選擇了《笑林小子》。
這部電影是94年朱延平導演的,由林志穎、釋小龍、郝劭文主演。當時被這一對師兄弟逗的開懷大笑。一個武功高強一身正氣,一個好吃懶做天真可愛。如今,這兩位童星也早已長大,也很少再出現在熒屏。也沒有當時那麼耀眼。但無疑他們是成功的,他們給很多人的童年帶來了歡笑,也讓很多同年齡段的人們記住了他們。也許提到這部電影很多人腦海里還有些許畫面,也可能有時再回想會讓你會心一笑。其實這已經足夠了……
每個都有代表自己生活時代的某樣物品,可能是一部電影也可能是一張舊照片,但這些都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獨有的記憶,對我們自己而言都是無比的珍貴和美好。暴露年齡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無回憶可想!
山東淄博人雲中龍評!大約上世記七十年代,我|2歲,上五年伋。有一天,老師告訴我們,明天早上4點到電影院看電影。影片的名子《賣花姑娘》是朝解電影。影片祥細介沼了主義公芘妮及一家人的苦難遭遇,一控訴了舊 社會 地主,有錢人的罪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舊 社會 的丑惡 歷史 和罪行。花妮為.養活瞎眼有病的媽媽和年幼們妹妹。彩集山上的鮮花到市場去賣,所得的收入給媽冶病,養活全家。但是掙錢太少了,瞎眼媽媽帶著妹妹去耍飯。狠毒的地主婆花言巧語騙妹妹到近前來,給你吃的。妹妹小不懂事,就過去了。地主婆站在高處一壺熱水倒了下耒,妹妹慘叫一聲就痛昏了過去,拖救過來眼卻瞎了。影片放映到結束,觀眾的淚水,哭聲還未停止。這部影片對我印象太深了,對我的成長起到了一定作用。賣花姑娘卻實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好品。建議我們玻府多些這一類有時代背景和教育意義的影片,讓我們的下一代懂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耍倍加珍惜。
Ⅶ 《沂蒙頌》的歌譜(簡譜)
《沂蒙頌》簡譜
(7)電影沂蒙頌劇情擴展閱讀:
歌曲《沂蒙頌》收錄在專輯《70年代紅色電影金曲》中,專輯由唱片公司中國唱片發行,發行時間為2006年06月01日,專輯收錄了15首歌曲。
其他演唱版本
歌曲《沂蒙頌》由歌手龔爽演唱,收錄在專輯《中國民歌大會第二季第一期》中,專輯由央視發行,發行時間為2017年10月01日,專輯收錄了10首歌曲。
歌曲《沂蒙頌》由歌手童麗演唱,收錄在專輯《民歌童麗》中,專輯由禾信科技發行,發行時間為2017年06月23日,專輯收錄了13首歌曲。
Ⅷ 請問大佬有沂蒙頌1975年上映的由 程伯佳主演的高清視頻在線觀看資源嗎
《沂蒙頌1975》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SuEH_cIdzqyCEVI3lvZd5A
解放戰爭時期,英嫂上山采野菜,發現了受重傷昏迷不醒的解放軍排長方鐵軍,方鐵軍生命垂危,急需喝水可是山上沒有水,英嫂急中生智,用自己的乳汗喂給方鐵軍喝,救活了鐵軍。英嫂將方鐵軍藏在山洞裡,自己每天送湯送飯,譜寫了一曲軍民魚水一家親的頌歌。
Ⅸ 《紅嫂》電影講述了什麼
《紅嫂》該片講述的是戰爭年代沂蒙山一個真實的故事,她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一名革命戰士。後來,人們在舞台上塑造了一個美麗的「紅嫂」。
1947年夏天,我華東野戰軍某團警衛排實施戰略轉移時,在山東蒙陰縣孟良崮地區遭遇國民黨王牌軍74師一個團。慘烈的戰斗結束後,警衛排排長彭林倖存以外,其他人員全部陣亡。從陣亡的戰友堆里蘇醒過來,身負重傷的彭林已經是奄奄一息。拖著受傷的身子,彭林艱難地向一個村子爬去。
紅嫂將彭林轉移至一秘密山洞,從此瞞著膽小老實的男人給彭林養傷送飯。對紅嫂的美貌,還鄉團團長李貴早已是垂涎三尺。如今有國民黨撐腰,李貴更是隔三差五地來騷擾紅嫂。機智勇敢地紅嫂巧妙地與李貴周旋,爭取時間給彭林養傷。
紅嫂的異常引起男人吳二的疑慮,也引起隔壁王嬸的注意。男人吳二的疑慮打消後,早已經發現紅嫂在暗中幫助解放軍戰士的王嬸也秘密聯絡上武工隊,准備擇日將彭林轉移。彭林的傷勢漸好,轉移的日子已定,李貴卻又一次騷擾上門欲圖不軌。李貴最終被吳二用鋥頭打死,王嬸領著武工隊接走彭林,吳二被紅嫂送去參軍。遠處,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全國的炮聲清晰可辨。
(9)電影沂蒙頌劇情擴展閱讀
《紅嫂》本片根據山東著名作家劉知俠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繼《鐵道游擊隊》、《小小飛虎隊》之後,已故作家劉知俠1961年根據沂南縣聾啞婦女明德英用乳汁救傷員的真實事例,創作了短篇小說《紅嫂》。此後,小說相繼被改編成京劇《紅嫂》、舞劇《沂蒙頌》,直到1997年電影《紅嫂》的出現。
紅嫂的扮演者金莉莉是中戲五朵金花之一,中戲85班是一個「神話」,因為那個班上有名噪一時的「五朵金花」——鞏俐、史可、陳煒、伍宇娟和金莉莉。影片全部在沂蒙山區實地拍攝,影片中「紅嫂」用乳汁救治解放軍傷員的一幕,是偉大「紅嫂」精神的藝術體現。
Ⅹ 乳汁救傷員是什麼電影
《紅嫂》----是歷史賦予沂蒙婦女的特殊稱謂。它來源於抗戰時期發生在沂南縣的一個真實故事--明德英「乳汁救傷員」。 1960年,著名作家劉知俠根據明德英乳汁救傷員的情節,創作了短篇小說《紅嫂》,後被改編成京劇《紅雲崗》、舞劇《沂蒙頌》、電影《紅嫂》等藝術作品在全國傳唱。從此,「紅嫂」就成為在革命戰爭年代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沂蒙婦女共同的名字 。
在沂蒙山區,像明德英這樣的紅嫂還有很多,可以說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紅嫂」。在抗戰最為艱苦的時期,在共產黨八路軍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戰爭的勝利,她們毫不猶豫地拆下自家的門板做擔架,扒下房屋上的乾草喂軍馬,找出珍愛的陪嫁布做軍鞋,拿出僅有的糧食獻給子弟兵,將最後一個親人送到了前線,用自己的乳汁喂傷員,甚至,她們可以為保護黨的孩子而獻出自己的骨肉,可以為保存一封烈士的遺書而毀家無悔,可以為一句諾言而堅守終生……她們用柔弱的雙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擔,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奉獻之歌,把慷慨無私的崇高情懷展現到了極致!在她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最後一口糧當軍糧,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的大愛情懷,這種情懷,是紅嫂精神的本質所在,更是廣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據不完全統計,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沂蒙婦女共做軍鞋315萬雙,做軍衣122萬件,碾米碾面11716萬斤,動員參軍參戰20萬人,救護病員6萬人,掩護革命同志9.4萬人,瓦解敵方9.8萬多人。「紅嫂」,正是民族精神的縮影,是革命精神的彰顯。
為弘揚沂蒙紅嫂的豐功偉績, 2011年1月,我們在臨沂市沂南縣馬牧鄉常山莊村,利用仍然保留著抗戰時期原始風貌的古村落創建了「沂蒙紅嫂紀念館」,就是讓世人記住她們的事跡,記住她們生命中沉潛下來的民族精神。紀念館經過不斷改造、提升、擴建,2013年7月,重新修建後的沂蒙紅嫂紀念館以嶄新的面貌迎接著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參觀學習人員。之所以選擇在常山莊村建紀念館,也是緣於長期在沂蒙革命根據地戰斗工作過的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高克亭的一句話:「抗戰時期,山東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