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失孤》主人公原型郭剛堂:最怕就是沒有一個答案
2020年5月18日
尋子32年的母親李靜芝與兒子嘉嘉相認
親朋好友紛紛來到李靜芝家中
為她送去最為誠摯的祝福
在李靜芝的好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就是電影《失孤》的原型郭剛堂
圖左為李靜芝、圖中為郭剛堂
2015年,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失孤》上映,劉德華飾演的主人公,就是山東聊城的郭剛堂。電影中的大部分情節都在郭剛堂身上真實發生過,遭遇車禍、被人欺凌、睡過橋洞,一路上也遇到過很多好心人的幫助。
然而,一個半小時的電影,遠遠演不完郭剛堂這23年漫漫尋子路上的艱辛。
電影《失孤》劇照
郭剛堂和李靜芝已經相識十幾年,見到李靜芝的第一面,兩個人相視一笑,眼角都落下了幾滴激動的淚水。郭剛堂走上前給了李靜芝一個擁抱,輕聲說了句:「恭喜!」
一個擁抱,飽含了太多辛酸往事。看著李靜芝和嘉嘉在一起幸福的畫面,郭剛堂發自內心的笑了。
那一天,借著許多媒體都在,郭剛堂又開始發起了尋人啟事,有他自己的,更多是為還在尋子路上奔波的父母發的。
「嘉嘉找到了,讓我們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現在 科技 進步了,網友們也都非常熱心,我覺得我們距離和孩子相見越來越近了!」
2015年,郭剛堂作為求助人參與《今世緣·等著我》的錄制,遺憾的是,愛心尋人團沒能幫助他找到兒子,尋找仍在繼續……
今年是郭剛堂尋子的第23個年頭,後來的他還好嗎?還在堅持尋找嗎?如今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1
擁有和期待
與5年前相比,如今的郭剛堂看起來蒼老了不少,這個70後的中年男人頭發都已經花白。
和外表相比,沒變的是他依然堅毅的眼神和一直找下去的決心。
圖為郭剛堂近照
2019年年末,曾有一位年輕人開車從河南來到山東,找到郭剛堂。他覺得自己就是郭剛堂丟失的兒子郭振。
郭剛堂聽到消息後喜出望外,立即采血化驗。等待的過程令人著急,兩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結果出來後,那個人不是郭振,郭剛堂和這個年輕人一起吃了一頓飯。在飯桌上,郭剛堂有些哽咽:「我是多麼希望他就是郭振。」
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期待與失望,郭剛堂的心態比幾年前更為平穩了。
這些年,郭剛堂無數次在夢里見到兒子:兒子長高了,兒子考上大學了,兒子結婚了......夢到最多的永遠是,兒子回家了,喊了一聲:"爸,我回來了!"
一切厄運不過是一場夢,兒子不過是出了一趟遠門。
這要是真的該有多好啊。
圖為郭振被拐時,郭剛堂一家住的房子
「郭振小的時候,每一次我把拖拉機開到家門口,只要拖拉機一響,他就會跑到門口等我,一邊跑一邊喊爸爸抱,爸爸抱!然後就開始親我。這些照片平時我都不敢看。」
郭剛堂還保存著老房子的照片,偶爾在深夜,他會打開照片,記憶會把他帶回到23年前,那時候郭振還在他身邊,他的人生還沒有被改變……
2
踏上尋子路
1997年9月21日下午5時左右,郭剛堂兩歲半的兒子郭振在李太屯村被人拐走。
剛開始,郭剛堂和妻子以為兒子去別人家玩耍,但尋找半小時後,才知道兒子是被人販子拐走了。
郭剛堂一家合影
慌了神的郭剛堂,突然給在場的鄉親們跪下了。
「為了孩子,我也實在是想不到其他招了。」 看著不斷磕頭的郭剛堂,鄉親們都哭了,當天就發動了500多人,三人一組,到各個路口、 汽車 站、貨車站去找人。鄉親們還集資5萬多元,讓郭剛堂去找孩子。
去過山東、河南、河北、江蘇等地,郭剛堂找了一個多月,卻沒有任何進展。
兒子突然丟失,讓郭剛堂體重下降50多斤,27歲的他甚至有了白發,他的妻子幾近崩潰。
除了精神的巨大打擊外,還有經濟上的。郭振丟失時,家裡還有5萬元存款,但沒過多久,他便背上了近20萬的債。
原來的美好生活,被徹底推翻。
1997年底,郭剛堂決定騎著摩托車獨自踏上尋子之路,就這樣,他一找就是十幾年,騎行了40多萬公里。
如今,當他打開標注著路線的殘破地圖時,尋子之路的漫長甚至超乎他自己的預料。
在尋找兒子的十幾年裡,郭剛堂一天最多騎過720多公里路。全國各省市,幾乎都留下過他的足跡。
圖為郭剛堂手中的地圖
當別人問他,這樣身體受得了嗎,他說:「我動,可能離孩子就近點,我不動待在家裡,人販子能把他送回來嗎?不會!所以我就要不停地找。」
3
撕扯的瞬間
有一次郭剛堂騎到河南,兜里只剩一毛五分錢。
這時他已經餓得走不動,來到一家面館,老闆看著面善,郭剛堂小聲問:「您能不能……」後面的話還沒說出口,眼淚突然上涌,他趕緊扭到一邊,攥緊拳頭狠狠地往地上錘。
在村子裡還算富裕的郭剛堂,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淪落到這步田地。
有一天,郭剛堂到了大別山裡,那天風和雨都特別大,摩托車根本沒辦法騎,他只能推著摩托車艱難前行。突然,他腳底一滑摔倒了,臉直接磕到路邊的防護柱上。
他抱著防護柱,雙腳懸在半空中,低頭往下看,下面是深不見底的懸崖。看著雨和血一起往下淌,郭剛堂的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
「那一刻,我想鬆手,一鬆手,我所有的痛苦就都沒了。我想問天,也想問地,為什麼丟孩子的是我?為什麼我找了那麼多孩子,都不是我兒子?」
就在這生死關頭,摩托車後座上的尋子旗在風雨里飄著發出啪啪的聲響。 郭剛堂抬頭看到了旗子,上面有一張大大的郭振照片。
郭剛堂在《今世緣·等著我》回憶尋子經過
「我看到兒子歪著小腦袋對我笑,好像在對我說,爸爸,我不是一直在陪著你淋雨嗎?」
郭剛堂心裡一驚,「我死了,誰幫我去找孩子?」他用盡最後的力氣爬了起來,扶起摩托車,帶著一身的泥土,繼續上路。
4
心中那盞燈
有一次,郭剛堂收到新的線索。千里迢迢找到一個孩子後,發現並不是郭振。他垂頭喪氣地回到摩托車上,這時候,天漸漸黑了,摩托車的車燈卻壞了,郭剛堂只得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前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輛小轎車一直在後面用車燈照著他,他快車也快,他慢車也慢。他很疑惑,心想,反正自己身上也沒什麼錢,便下去詢問。
轎車的司機對他說:「我看你是找孩子的,我就想在後面給你照個亮。」
好心人寫給郭剛堂的寄語
類似這樣的好心人,郭剛堂遇見過很多。
有的人給他一張加油卡,有的人給他一頓午餐,就這樣,一路走,一路被陌生人的善舉感動,他說: 「沒有他們,我根本撐不下來。」
此後很多年,每當郭剛堂想要放棄的時候,一想到那輛車、那盞車燈,他的心裡便亮堂起來:「我沒有理由停下,我也不可能停下。」
5
最怕沒答案
如今,郭振住過的老房子已經拆遷,上面蓋起了高樓。
談及這些年最怕的事情,郭剛堂說最怕參加婚禮。因為只要一參加婚禮,就會想到丟失的郭振。23年了,孩子丟失的時候才兩歲多,現在都26歲了。他是否已經結婚,生活是否快樂,這些東西都讓郭剛堂無從得知。
的確,很多事情最怕就是沒有答案。
妻子張文革說:「當年是我把孩子看丟的,孩子剛丟那會,我受不了,想死的心都有。老郭沒有一句埋怨我,經常跟我說,我倆一定要好好的,等兒子回來了,有爸有媽,有個完整的家。23年我們就這么支撐著走過來了。」
當問到她,這么多年郭剛堂在外面找孩子,缺少對家裡的照顧,現在小兒子也大了,是否讓郭剛堂把找郭振的事先放一放。
張文革說:「無論什麼時候,找郭振就是我們家的頭等大事,我百分之百支持。」
隨著網路越來越發達,郭剛堂如今已經不需要再騎著摩托尋找兒子,現在的他能夠熟練地用網路來發布尋人啟事。
這些年來,他一共收到近千個疑似郭振的信息,在尋子路上也結識了很多尋子父母和志願者,後來,他把這些資源整理在一起,成立了天涯尋親網。
從2014年至今,天涯尋親志願者協會已經幫助上千人回家,郭剛堂也榮獲了「中國公益人物」、「山東好人」、「聊城十大公民榜樣」等稱號。
在郭振還沒有回家的日子裡,看著別人回家,成為了郭剛堂最開心的時刻。
今年,李靜芝、申軍良等尋子多年的家長找到孩子,很大程度上給了像郭剛堂這樣還在尋子路上的家長,強大的信心。隨著警方尋人 科技 的進步,以及 社會 各界的幫助與支持,他堅信,他與郭振之間,只差一層「窗戶紙」的距離。
愛心尋人團正在努力尋找!
希望您能轉發本文!幫助郭振早日回家!
被尋姓名: 郭振
出生日期: 1995年4月4日
失蹤日期: 1997年9月21日
體貌特徵: 左腳腳面與小腳趾之間,有一明顯疤痕;雙手手指沒有螺紋。
❷ 觀紀錄電影《無盡攀登》你感悟了什麼
《無盡攀登》「人生不怕晚,就看敢不敢」主題路演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11月20日影片主角夏伯渝、監制劉開珞、製片人柯慶峰奔赴武漢,與上千名觀眾一起感受珠峰的雄偉壯麗和夏伯渝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決心。當天,現場觀眾盛贊影片所帶來的震撼珠峰和無限感動,更是驚喜為夏伯渝送上了親手准備的禮物。一位登山愛好者表示「我去過5200米營地沒能登上峰頂,所以這一次我是來圓夢的」,一位教外國學生的老師哽咽表示因為媽媽腿腳不方便,所以她帶著媽媽的期待來觀看影片,看完大受震撼,她將把影片推薦給自己所有的外國學生,希望他們從電影中感受中國人的力量。
電影《無盡攀登》由吳京、郭帆擔任出品人,劉開珞監制、柯慶峰擔任製片人,葉俊策執導,葉濡暢剪輯,影片真實記錄了中國無腿登山家夏伯渝憑借四十三年的不懈堅持與熱愛,靠一雙假肢五次沖頂珠峰,最終成功的故事,影片將於12月3日正式上映。
92歲抗美援朝老兵、醫護人員被登頂時刻打動夏伯渝:親人支持和鼓勵是追夢路上源動力
武漢當地觀眾也精心准備了很多有意義的禮物,一位年輕女孩送上了自己為夏老師親手繪制的登珠峰圖;
一位92歲的抗美援朝老兵看完電影後十分感動,現場為夏老師賦詩一首「成功之奧妙,全在意志堅」;
一位老太太親手做了一道家鄉菜「米粉肉」由孫女送給夏老師,夏老師看到「米粉肉」很激動,表示這是從小逢年過節家裡的一道主菜,還幽默表示2019年登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的時候,差兩百米就能登頂但最終失敗了,如果當時能吃到米粉肉,說不定就能一口氣沖上頂峰。現場更有年輕觀眾和夏老師pk俯卧撐,全場觀眾一齊為兩位「運動員」加油。
在映後見面會現場一位攀登愛好者表示她曾經也去過珠峰5200米的登山大本營,同時她也去過珠峰南坡,看著電影中熟悉的場景她特別感動,她笑著說:「我覺得我這輩子到不了8848米了,所以我今天是過來圓夢的,影片讓我最感動的地方是您登頂成功之後在大本營的親友們為您敲鑼打鼓的場景,因為我們在5200米等待的人看到自己的親友成功登頂然後順利凱旋,我們其實是所有人中最高興的。」
同時她還向夏老師請教幾十年是如何保持這么好的婚姻關系,讓家裡人如此支持夏老師的夢想?夏老師笑著回答:「我首先感謝我老伴兒,其次感謝我自己,因為我眼光好,找了個這么好的老伴兒,我們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