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黃飛鴻電影醉拳觀後感200字就好,急用
剛剛無聊看電視,看了〝醉拳〞,這是多久的片子了哩?成龍演的,我從中間開始看,大概的劇情就是黃飛鴻的爹黃麒英送他到佛山蘇花子那練武功,要學那醉拳,也就是醉八仙。黃飛鴻是個搗蛋鬼,怎受的住每天做牛做馬的被〝操〞呢?包括每天在四大水缸上面提水,一下子前缸倒後缸,一下子後缸倒又缸的倒來倒去,他在也受不了,竟施計將師父拖入水缸,逃離。不逃倒好,他在破廟里考衣服,沒想到遇上個人,把他打的死去活來,還污辱他爹,更讓他忍受胯下之辱,當下,他決定認真練功。其實這部片子的劇情倒是稀鬆平常,只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武打部分。嗯,可以說,沒有真底子的人,要拍這片子,真的很難。成龍打醉八仙,一招一式,一步一躍,當真美極,又因為是以前拍的,打鬥時一拳揮出,都會有配音﹝風聲﹞,感覺更刺激了。醉八仙里有個何仙姑不是嗎?飛鴻嫌這娘娘腔,竟然就不學了,結局打架時,竟然要用到何仙姑,這下可完了!現下學又來不及,竟自創何仙姑……挖咧……強是強……不過好像不該叫何仙姑,應該叫三八婆……不過,現在要看這樣的武打片子,好像難了哩……都是真槍實彈上的,而不是利用電腦3d修復之類的,3d炫是炫,不過就少了那麼點真實感和刺激感哩!
⑵ 小僧推電影第一期——《醉拳2》
之前在朋友圈推了一陣子電影,撿些喜歡的推薦一下。
左右無事,繼續推薦。首推這部經典之作。
1994年嘉禾影業推出了一部成龍主演的商業動作電影《醉拳2》。
在那個香港電影百花齊放空前繁榮的時代,說不出哪部更好,但是以我來看,這部算是經典中的經典。
原因有三。
其一,真實還原!主演成龍、狄龍、劉家良、梅艷芳、黃日華、錢嘉樂等人正直當打之年,使得電影一片活力而不是消費情懷。以民初黃飛鴻等人英勇抗擊邪惡勢力為藍本精彩地表現了醉拳這一拳種(說這種主流的話很繞嘴)。初中練過武術使我對於功夫片情有獨鍾。
看過成龍大哥電影的朋友都知道成龍之所以成功因為後期開辟了一種新的動作片形式——詼諧功夫。但是這種不成體系的功夫雖然看得有趣但是並不過癮。
這部是少有的展示真實拳法的電影之一(類似的還有《蛇形刁手》《醉拳》等)。當然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免不得也必然要有藝術加工。但是片中幾段武打片段真是值得反復觀摩!
一段是開篇火車中轉站與滿洲最後武舉福民祺的小試牛刀。黃飛鴻不必說,單是狹小空間福民祺長槍耍開毫無頓挫便是如水銀泄地沒有幾十年浸潤難以做到!
一段是黃飛鴻痛打搶包團。在小媽的威逼利誘下施展醉拳。這一段可謂盡解我饞!先是以見招拆招來應付嘍啰(都是成家班套招非常嫻熟)。之後喝了「一個XX一個O」,瓶子一拋「剛剛好!」一個起手式音樂一起,瞬間激情燃爆。一個嘍啰上來,黃飛鴻幾個醉步閃躲走位恰到好處,精彩開始。
醉八仙各有心法:
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鈞
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漢鍾離:跌步抱捏兜心頂
何仙姑:彈腰獻酒醉盪步
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韓湘子:擒腕擊胸醉吹簫
張國老:醉酒拋杯連環踢
鐵拐李:旋肘滕碰醉還真
直到把一個嘍啰圈在雙臂里「喝酒洗壺一醉解千愁」。
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瀟灑的動作設計加上朗朗上口的口訣,配合地天衣無縫看得顱內高潮不斷!
沒有滿天飛舞特技炫目,偏偏地拳拳到肉便刺激無限!每個動作都是呼應口訣地自然施展出來,恰到好處地解決來敵。
尤其何仙姑那段,神態身段拿捏到位「點,點,點點點~~彈~~」雖然搞笑但是背後緊扣八仙之名並非強行作態。
貫穿「醉」字以八仙之名打出,各有特色。呂洞賓的厚重凝實,曹國舅的直擊要害,漢鍾離的猛沖猛打,韓湘子的瀟灑寫意,張果老的華麗傷害,鐵拐李的虛實變幻等等貼切又實用。
又有偶爾從黃飛鴻嘴裡蹦出來的「八仙齊賀壽」等,說明這套醉拳實不只那主打八招,還有很多狠辣的後手,更增神秘。
一串醉拳打下來黃飛鴻酒勁兒上涌連親爸爸也揍,一個旋肘要干被老黃幾下制住。真讓人垂涎於黃麒英打醉拳是怎麼一個天崩地裂的效果!
還有最後打蘆薈膏……不是,盧惠光(這什麼輸入法)的那段。雖然招式一樣但多了變化。如果說之前臭扁搶包團是炫技,那這里就是真刀真槍一槍過去一個窟窿眼兒的殘酷對決!雖然同是如八仙附體般各呈英姿,但內里的功力厚重不可同日而語。
總之武打設計水平之高難出其右者。因為要在醉拳這個框架里發揮出藝術性,並非不可能但是做到賞心悅目又形神兼備且自始至終強調一個原汁原味的「醉」字,太難!
其二便是演員的精彩表演。這里說的不是動作武戲,而是文戲。當然各路演員成龍狄龍劉家良錢嘉樂盧惠光等依靠很好地功底展現了非凡的專業水準。動作片不比文藝片劇情片,強調演員演技。但是能在有限的情感表達和對白里充分演繹不得不說很是精緻。
主要就是那段黃麒英訓子。眼看著兒子喝了酒打了醉拳,還拿毒物給人當葯還對自己還手,直氣得怒火沖天「我真是白養你這個兒子!」爺倆推推攘攘跌跌闖闖好是悲凄,加上梅艷芳演的小媽從無所謂到不知擔心誰好說了老的罵小的,一手杵地托著身子挪的狼狽為難,都是很好的情感表達。
動作片畢竟還是動作片,短板能夠演繹得到位也使得整支「水桶」容量倍增,能把該有的情緒表達出來就不會拉低整體水平。
再看黃日華飾演的賣魚阿燦,神態豐滿,激情四射。老牌無線出來的演員都是秉承飽滿來表演,有點偏於舞台劇話劇風格,略過一些但是確實頂到那個點了。劉德華客串的大少則是信手拈來不露痕跡。還有雞骨草表情誇張放得開。
就不再雞蛋里挑骨頭了。
經典原因之三就是正能量情懷!
黃麒英因為兒子打醉拳還沒有瘋狂爆發,甚至最愛的金枝玉葉被毀也是正常生氣反應。但當聽說兒子竟然無視別人性命用毒物敷衍時暴跳如雷。這是底線!可以不聽父訓胡鬧,但是不能危及別人利益甚至生命,這是以救死扶傷為宗旨的寶芝林絕對不能允許的!
黃麒英義正言辭地告訴兒子:「誰要你逃稅?我黃麒英雖窮,但是光明磊落!」
寶芝林深入民心黃麒英責任在肩自然而然地組織募捐賑災。
還有劉家良飾演的福民祺在酒樓對黃飛鴻說:「他今天拿走你玉璽你不管,明天他就拆你長城。以後我們就要到外國去看自己祖先的寶貝啦!你自己不自強誰會跟你客氣?人必自毋而後人毋之!」
福民祺不幸遇害,阿燦與黃飛鴻第一時間想到捨身取義搶回國寶。明知是虎穴毒卻義無反顧。直至小媽無奈地問他是不是你們練武的人都喜歡強出頭?這並非如此,借用一句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們心裡想得更多的是自強,既然遇到了就要管,哪怕付出生命!
不必高談闊論去說教,只是不同角色不同的幾句話就表達出了影片要灌輸的主旨和價值觀。因為這是那個迷茫年代乃至現在更加迷茫時代我們所需要的那道紅線——為人正直骨氣,做事俠義為懷。古老的訓條盡人皆知卻難有施為。
「俠義」二字並非刻在黃麒英父子和福民祺阿燦等人眉心,工廠工人冒死反抗也是眾人道德准則的體現。我沒有功夫在身,但是讓我遇到了不公不平我是不會退縮的!
動作片或者電影等藝術形式沒有肩負訓教之責,但是一個人物肯定會有自己的價值觀,根本不能迴避用一個框子框住角色。但是能夠在娛樂大眾同時稍作點醒,這絕對值得為之喝彩!
還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劇情編輯。黃飛鴻因為痛扁搶包團喝酒破戒被訓,直至矛盾升級被趕出家門大醉時遇到搶包團尋仇最後化解矛盾。阿燦租寶芝林地面晚間練武使得老外恨之入骨無法可施後,玉璽與人參包裝類似錯拿導致戲劇沖突不斷,福民祺遠來訓寶捲入陰謀被害後黃、燦二人闖大使館使得老外借機買下地皮。幾條線索穿插,情節緊湊不拖沓。笑料穿插節奏感強,讓人不至於深陷沉重。
黃麒英語重心長向阿燦等人解釋醉拳為何不能輕用。單就拳術本身沒什麼,但是醉拳不醉不成拳,這就是為什麼故事開始福民祺說黃飛鴻的醉拳沒勁兒打不死人。用現在話說就是:「不喝酒打著像小號兒,喝了酒平A帶暴擊無視防禦還免傷害!」「三級套端倆火箭筒往前沖……」
酒精刺激讓人興奮並且麻痹神經不知疼痛,給人威猛無敵的錯覺。但是因為使醉拳而誤入禁區成了酒鬼又何必如此呢!
諷刺的是最後黃飛鴻無奈喝下大量工業酒精導致大腦受損完全因為無路可退。
沒有超級無聊的第二結局,只有真實的選擇就有後果。雖然成了英雄也差點毀了自己。
諸多細節不能列舉。這部《醉拳2》一直都是我心中最好的功夫電影!狠狠推薦給大家!
⑶ 《醉拳II》到底好不好看呢
初看成龍的《醉拳II》是1990年代中期。這部一招一式超乎想像連貫的功夫片完全顛覆了李連傑版黃飛鴻的形象。這是部1994年上映的電影,而李連傑的《黃飛鴻系列》到1993年的時候已經拍了足足三部。《醉拳II》和《黃飛鴻系列》除主要人物外,不論風格還是故事,都毫不相干。然而,這兩個版本都讓人津津樂道。如此看來,《醉拳II》既非成龍江郎才盡借「黃飛鴻」之名東山再起的粗製濫造之作,亦非旨在顛覆黃飛鴻形象,跟李連傑死磕的硬派功夫片。那麼,這究竟是部怎樣的電影?
片中中國元素十足,自然不必多說。可是,我們看到,1990年代的時候,港產片的道具、布景和化妝早已拜託了邵氏風格,但《醉拳II》里依然有這種痕跡。賣蛇女的打扮,便十分復古。此外,許多布景搭建得也並不寫實,僅僅是為了營造中式風格而打造。黃飛鴻家的宅院看上去非常山寨,根本不符合人物身份。
盡管除英國領事館和一些租借地外,該片並無太多西方元素,可片中處處有著西方電影的痕跡。片頭的老式蒸汽機車是美國西部片里的典型元素。不同的只是成龍沒有拔槍,而是用短刀和長槍在跟「偷包賊」較量。片中黃飛鴻的父親是個武功蓋世的人物,但很顯然,作為一部老爹根本不出手動粗的功夫片,給狄龍太多戲份很多餘。可偏偏狄龍戲份很重,這是個反常現象。影片最後,狄龍沒有出手拯救工廠,而是成龍偷偷去的。由此可以看出,狄龍的戲旨在讓成龍演的黃飛鴻完成由大齡少年到大齡爺們兒的轉變。此外,影片鏡頭不再刻板。不單如此,整個片子的製作還吸收了許多好萊塢動作片里的鏡頭和剪輯方式。
可以看出,《醉拳II》是部旨在給老外看的功夫片。該片2000年由帝門公司引進發行後,受到了美國影迷的廣泛好評。而此時距離這部電影製作完成,已經過了整整六年。
⑷ 袁和平與成龍的天作之合——評電影《醉拳》
如果說《蛇形刁手》令成龍一炮而紅,那麼《醉拳》則正式奠定了成龍香江首席動作明星的地位。
《蛇形刁手》的大賣,證明監制吳思遠對諧趣功夫片(動作+喜劇)的判斷是正確的;而另一方面,觀眾對《蛇形刁手》的認可,也證實了成龍身上的潛力。於是,二人決定趁熱打鐵,准備再拍一部升級版的《蛇形刁手》。
正當二人為拍什麼而苦苦思索的時候,恰逢監制吳思遠有一次在席間見到有人喝醉酒猜拳:醉—拳;喜劇—動作。剎那間靈光乍現,拍醉拳的念頭應運而生,離席時與袁和平商量,二人一拍即合,並千方百計從羅維手中二度借來成龍,而《蛇形刁手》中表現出色的袁小田和黃正利也再次披掛上陣。於是監制吳思遠+導演袁和平+主演成龍+師傅袁小田+反派黃正利的《醉拳》組合就正式成立了。
天作之合。
《醉拳》沿用並強化了《蛇形刁手》中成功的元素。成龍功夫小子的形象進一步得到加強,不僅如此,《醉拳》中的黃飛鴻,比《蛇形刁手》中的簡福性格更加活潑跳脫,對觀眾也更具有親和力。
而袁小田所塑造的蘇乞兒則是其演藝生涯最為成功的角色,它不但直接催生了《醉俠蘇乞兒》、《南北醉拳》等一系列衍生作品,更成為日本經典街機 游戲 《拳皇》中鎮元齋一角的原型,可見該角色影響之大。
然而,《醉拳》最大的成功,還是得歸功於動作指導袁和平對於醉拳這一武術形式的絕妙設計。
在電影《醉拳》上映之前,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醉拳是個什麼樣子;而在《醉拳》上映之後,它幾乎成了唯一可供模仿和抄襲的範本。就連成龍自己,在若干年之後的《醉拳2》中,也僅僅只是對《醉拳》中的相關動作設計進行了略微的升級而已。
作為「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有兩大獨門絕技:其一是「量體裁衣」,也即是根據每個動作明星自身的長處,設計出符合其特點的動作形式;其二是「化虛為實」,對於各種不同流派的功夫,袁八爺都能以最形象、最准確的方式展示給觀眾。
在本片中,僅僅根據流傳下來的幾句「醉八仙」口訣,袁八爺就在觀眾面前成功地「還原」甚至可以說是「定義」了醉拳。
而最終出奇制勝的,是成龍自創的何仙姑的招式,這真是神來之筆!(即展現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然而,遺憾的是:作為香港乃至世界范圍內最出色的兩大功夫巨匠,成龍和袁和平在《醉拳》之後再無合作,一直到30年後的2008年,兩人才在《功夫之王》中再度聯手(成龍和李連傑主演,袁和平任武術指導)。從這個角度來看,《醉拳》的成功就更加彌足珍貴了。
⑸ 有醉拳甘奶敵這電影嗎
沒有。
「醉拳甘乃迪」是香港電影《家有喜事》中常歡(周星馳飾演)說出來的,是騙何里玉(張曼玉飾演)的,當時常歡沒有穿衣服,何里玉問他是什麼造型。
常歡告訴何里玉,是電影中的造型,何里玉問什麼電影,常歡說《醉拳甘乃迪》,是《南拳北腿孫中山》的續集。
(5)看電影醉拳擴展閱讀:
劇情:
家三兄弟性格各異,他們的愛情生活亦變化多端。老大常滿家有賢妻程大嫂,她服侍老爺、奶奶盡心周到,但進得廚房上不得廳堂;而後常滿有了外遇,不料東窗事發,妻子同外遇相遇,最後常滿幾經波折,總算與賢妻重歸於好。
老二常舒女里女氣,與一個男人氣十足的女生梁無雙相愛;兩人時而斗氣,時而和好,最終共結連理。
老三常歡是個花花公子,主張博愛主義,周旋於眾女之間,但由於一次意外而變成失憶症患者,眾女皆對他避而遠之,只有何里玉一個人留下來專心服侍;
常歡病好後,覺得真愛難求,遂收心養性,迎得美人歸。
⑹ 醉拳3最後的結局什麼意思
談到電影《醉拳》,大家熟悉的應該是成龍主演的《醉拳》和《醉拳2》,很多人容易忽視掉同樣是94年的《醉拳3》。雖然沒有前兩部經典,但是《醉拳3》的娛樂性足夠,況且裡面還有不少熟悉的大牌演員,24年後,他們又去了哪呢?我們來了解一下第三部的強大演員陣容!
1、劉德華:楊君
袁世凱復辟要當皇帝,楊君雖然是跟著袁世凱的,但他其實是跟隨孫文的革命黨人,一心實現三民主義,自然要阻止袁世凱稱帝。開頭就把袁世凱未來的皇後沈玉抓了,以為這樣就可以達到目的。
90年代的劉德華,已經是紅遍兩岸山地,作為四大天王里發展最全面的一位,這一年劉德華共有五部電影,值得一提的是劉德華在《醉拳2》中還客串了張學良一角。如今劉德華雖然沒90年代高產,不過依舊是影壇常青樹屹立不倒,最近和古天樂合作的《掃毒2》剛剛殺青,值得影迷期待。
2、李嘉欣:沈玉
沈玉得了袁世凱的玉扳指,不出意外將會成為皇後。可惜楊君攪局,擄走了她,最後她也摔壞了象徵著皇後身份的扳指。沈玉這個角色起初讓人覺得是醉心名利的人,隨著故事的發展才知道她也只是想完成先父的遺願。
李嘉欣18歲就獲得了港姐冠軍,可以說美貌與氣質並重,在《醉拳3》里李嘉欣絕對稱得上驚鴻一瞥,讓人過目難忘。而她最驚艷的表現還有《妖獸都市》幻姬,可惜嫁給香港富商許晉亨後就回歸於家庭了,2011年升為人母的她慢慢隱退了。
3、任達華:洛鴻
任達華在《醉拳3》是特別演出,跟故事主線其實也沒什麼關系,這個人物拿掉電影一樣完整。不過任達華的出現卻是為影片增加了喜劇元素,他和黃飛鴻在車內的打戲成為本片最歡樂的橋段,而任達華對於演娘娘腔角色,在男明星里稱得上也是一絕。
任達華是香港影壇實力派戲骨,可以演繹各種類型的角色,尤其是飾演江湖人物最為突出,他也是迷妹心中演黑老大最有氣場的演員之一,相信大家對於他在《古惑仔》中塑造的蔣先生一定記憶猶新吧。
現在63歲的任達華雖少了當年的邪魅之氣,對於細膩角色的演出也愈發傳神,2010年的《歲月神偷》讓他終於圓夢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4、劉家良:耆仁
成龍《醉拳2》的大賣,讓劉家良很快就執導拍攝了《醉拳3》,同時他也出演了片中耆仁一角,也就是教黃飛鴻醉拳的師傅。他和劉家班成員為本片奉獻了精彩的動作打鬥場面。
劉家良是著名武術指導,知名導演,在北派功夫動作出現審美疲態之時,正是劉家良和他的劉家班為香港功夫電影推波助力,以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動作大受歡迎。打造了諸如《少林三十六房》、《南北少林》、《長輩》等無數經典,遺憾的是2013年劉師傅就去世了。
⑺ 醉拳3電影多長時間
1小時30分鍾37秒
主要講述了戊戌變法換敗後,袁世凱趁機竊取了總統之位,但是他不滿足,做起了皇帝夢。他迷信其妾沈玉手中的「玉班指」能安穩帝位,於是派心腹楊君護送沈玉來京。不想在路上卻遭到革命黨人的劫殺,身負重傷,求助於武師黃麟英。黃便命其子黃飛鴻保護沈玉,不料途中遭劫,幸遇一老者相救。後來,飛鴻悟出老者「醉拳」真諦,並配合革命黨阻止袁世凱登基,救出沈玉。惡戰中,袁世凱逃脫,他於次日登基,稱帝83日後暴斃。
⑻ 找一部關於醉拳的電影,求片名
電影《南北醉拳》,是中國香港思遠影業公司拍攝於1979年功夫喜劇片,由袁和平執導,袁小田、黃正利、元奎等領銜主演。
影片講述了南北兩派用醉拳打鬥故事。
⑼ 常在電影上看到成龍表演 醉拳真的有醉拳這種武術
有的,醉拳是模仿醉漢動作的一種拳術。這種拳打起來,很象是醉漢酒後跌跌撞撞,搖搖擺擺,但實際上是形醉意不醉,是由嚴格的武術手法、步法、身法等組成的套路。醉拳中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魯智深醉打山門」、「醉八仙」等名稱。醉拳根據其不同名稱而組成不同形象、不同內容的套路,但都離不開醉形醉態的特點。醉拳由於其內容多跌撲滾翻動作,故又被認為是「地趟拳」的一種。實際上醉拳在發展過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底功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其拳經要決曰:「地龍真經利在底攻,全身卧地強固精明,伸可成曲停亦能行,屈如伏虎伸比騰龍,行停無跡伸曲潛蹤,身堅如鐵法密如繩,翻猛虎豹轉疾雛鷹,倒分前後左右分明」。
醉拳技法講究眼、手、身、腿、步的配合。眼法有視、瞧、藐、瞟;手法有點、蓋、劈、插、刁拿、采、扣;身法有挨、撞、擠、靠;腿法有勾、掛、盤、剪、提、蹬、彈、纏;步法有提、落、進、撤、碎、擊、碾、蓋等。其跌撲滾翻的內容有「鷂子翻身」、「小翻」、「拔浪子」、「單提」、「折腰提」、「鯉魚打挺」、「搶背」、「撲、虎」、「竄毛」、「盤腿跌」、「剪腿跌」、「栽碑」、「撲地蹦」、「跌叉」、「磕子」、「烏龍絞柱」等。
練習醉拳要求達到神傳意發,手捷眼快,步碎靈活,剛柔相濟,動迅靜定,形神兼備。醉拳在外形上東倒西歪,醉形逼真,但要求做到拳諺所說的「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跌撞,搖擺等動作中,處處暗含著閃、展、騰、挪、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動打西等武術的技擊要點。醉拳對腰腿的柔韌性、關節的靈活性、內臟的功能以及意志品質等方面要求都較高,而且通過表演能給人一種挺拔、輕盈、瀟灑的感覺。醉拳一直被列為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在歷次武術盛會上這個項目深受人們歡迎。
醉拳是以醉形、醉態迷惑對手,寓藏武術進攻與防守技術為一體的象形拳術。其特點是快速多變,出奇制敵。並以其獨特的觀賞價值、健身價值和實用價值,倍受習武者特別是青少年的青睞。
醉拳內涵極為豐富,僅醉拳套路即分為「醉八仙」、「太白醉酒」、「武松醉跌」及「魯智深醉打山門」等等。現在流傳較廣的醉拳大體可分為二大類:一類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術實用性;一類是現代醉拳套路,實出跌撲滾翻,醉形醉態的表現性。醉拳看似前仰後合,左歪右斜,跌跌撞撞,踉踉蹌蹌,毫無規矩可言。實則不然,武術講求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在醉拳中也不例外。倘若沒有武術規矩,其又真正成了醉漢,又何處談為武術功夫?醉拳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嚴守醉拳規矩的,其飄逸、灑脫的動作是經過長期刻苦訓練,而體現的高度熟練化而已。
醉拳的手型主要有:拳(四平拳、端杯拳)、掌(柳葉掌、自然掌)、勾(五指勾)及指(灑瓶指)。手法主要有點「掐、扣、沖、劈、砸、推、摔、砍、捅等。步型有弓步、馬步、仆步、歇步、虛步、提膝步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提步、落步、碎步、出步、碾轉步、插步、蓋步、旋轉步、梅花步及隨形步。腿法主要有彈、蹬、踹、勾、纏、絞、掛、掃、截等。肘法有盤、頂、挑、擺、砸等。膝法有頂、撞、跪、格等。此外,醉拳的眼法、勁法、身法及樁法也頗有講究。
醉拳的功架造型多為半傾半斜,以倒非倒,以倒取勢。常在重心失勢間變化動作,來防禦對方,攻擊對方。醉拳身法常以來、合、外、降、擰、轉、旋、擺和前俯、後仰等變換。勁力上通過站、帶、纏、彈等體現出如痴如醉、狂放不羈的風格。醉拳利用掀腳撥跟來表現踉蹌醉態,並施展挨、撞、擠、靠等肩、胸、背、胯的技擊方法。醉拳還有「上盤百枝搖,中盤如銅鼓,下盤似生根」的說法。眼法講求迷惑對方,主要有視、瞧、瞄、瞟、痴、乜等。樁功分為靜樁和動樁等兩種。靜樁又有開立樁,馬步樁,提膝法;動樁有擰轉樁、晃擺樁等。樁功最大特點是要求腳跟撥離地面,腳掌著地。
醉拳從形態上,主要可分為斟酒、初飲、微醉、顛狂醉、爛醉及醒酒等幾種醉形、醉態。醉拳有不少是跌撲滾翻動作,如撲虎、栽碑、頭翻、側空翻、後空翻、摔盤,雙飛爺與跌、旋子轉體360度、金絞剪、鯉魚打挺、烏龍絞柱等。
醉拳的技擊特點是以醉形、醉態,迷惑對手,並在技擊中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手捷眼快,步法身變,剛柔相濟,形神合一,意氣相配,克敵制勝。實戰戰術講求虛守實發,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東打西等。
醉拳雖然好,但要學練好醉拳並非朝夕易事。首先要有良好的武術基本功和身體素質,再有要結合醉拳本身特點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研練,形成一個滾動良性循環;學習---訓練---提高的軌跡。
參考資料:http://www.zh5000.com/ZHJD/zgws/2006/zgws-0089.htm
⑽ 觀《醉拳2》——說說黃飛鴻世界的那些愛國主義
聽成龍大哥唱的《醉拳》很有感覺,於是又去把電影看了一遍。電影中搞笑片段笑得很開心,武打片段乾脆利落心潮澎湃,親情演繹的心腸百轉,人物刻畫相當豐滿。如果僅僅是這些,《醉拳2》只是一部優秀的喜劇動作片,不是經典。它的經典之處還在於它所表現的愛國情懷。
我們從那些經典的香港電影中看到可以觸摸的愛國情懷,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樣板戲。有很多人可能對電影情節不記得了,我網路醉拳2里的情節,大家進入下狀態。
國寶是整部的電影的線索,電影開篇由稱為『滿清最後一位武舉人』的福民祺盜英國人從中國掠奪去傳國玉璽構成。在以後,成龍電影『國寶情』多次出現過,比如《12生肖》。近些年歐洲出現的文物拍賣價格也屢創新高。消費的也是我們中國人的愛國情。
說句大家可能會生氣的話,在民國動盪時期,那些文物在英國人手上比在我們手上好。中國每一次改朝換代,戰亂都會對前朝的文物極大的破壞,多少典籍、建築、畫卷焚於戰火。給英國人放在博物館里,雖然有些羞辱感,但是畢竟還是留下來了。
反派頭子譚昌說了一句話『文物又不能吃,他們不做,自然有人會做』,話雖然刺耳,卻是電影最真實的一句話。我們的國寶不是那些死氣沉沉的物件,再有藝術價值的東西也需要像馬未都那樣有水平的人才能看出來。我們丟失的國寶也不是那些漢奸,狗腿子,二鬼子。
我們丟失真的國寶,是老百姓吃不起飯,是工人被強迫加班沒有加班費還要被打。工人們不被當人看,那些工人還不敢走,因為還有一大批比他們更加廉價、更願意加班的工人。
需知我們看到所有的近代史都只是結果不是原因。當我們只看到歷史的結果時,我們會熱血沸騰,會義憤填膺,會像黃飛鴻一樣拳打英國佬。看到歷史的原因時,才會讓我們睿智,不重蹈覆轍。今天的英國佬,已經不配我們拳打腳踢了,英國已經淪為一個二流國家!歷史的輪回真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