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紅軍長征的故事中有哪些好詞好句好段
1.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2.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3.他們的細雨不止於沾濕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潤了一方水土; 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
4.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5.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淀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6.一邊是重兵的圍追堵截,一邊是惡劣到極點的自然環境和匱乏的物資供應,紅軍之所以能在連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堅持行軍和戰斗,直至取得最後勝利,靠的就是這種精神.紅星照耀中國好段摘抄
7.這,就是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8.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
9.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贊美紅軍長征精神的句子文章。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淀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10.無論是吃不上飯的放牛娃,還是胸懷報國志的知識分子,無論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還是柔弱剛強的女戰士,都被凝聚到了這支紅色隊伍里,都被這種精神所感召、所激勵.正因如此,湘江血戰中的紅軍將士在成片成片的戰友倒下後,又如同潮水般補充上去.正因如此,雪山草地中被飢餓和疲憊逼至生理極限的人們沿著戰友的遺體形成的路標頑強前行,最終走出死的沼澤,迎來生的希望.
11.長征精神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從跟隨紅二方面軍進行部分長征的法國傳教士薄復禮到千里迢迢來陝北記錄長征的美國記者斯諾,從80年代重走長征路的索爾茲伯里到今天仍在這條路上跋涉的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半個多世紀以來,因為各種初衷而開始關注長征的外國人在走近這段歷史之後,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准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里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12.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准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贊美紅軍長征精神的句子好詞好句。正如索爾茲伯里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13.歷史已經走過70個春秋,紅軍長征的腳步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歲月易老,精神永存。長征精神將永遠以它特有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鼓舞我們開拓進取,奮勇前進。
14.「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贊美紅軍長征精神的句子贊美紅軍長征精神的句子。」 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盡管,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但它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萬歲!
15.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盡管,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但它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萬歲!16.紅軍長征途中那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壯舉,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歷史畫面,彷彿就在眼前!那隆隆的炮聲、震天的吶喊、成為激人奮進的咚咚戰鼓!長征中那無數革命烈士,和無數動人的事件折射出來的長征精神,留給了人們工作和學習以無窮的力量,成為一代又一代人成長進步中的催化劑。
16. 長征精神是我們黨之魂、軍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體現這種精神,無論歲月如何更替,條件如何變化,都應發揚廣大。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同當年紅軍長征一樣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一樣需要發揚長征精神,克服一個個艱難險阻贊美紅軍長征精神的句子好詞好句。
㈡ 關於長征的電影的精彩台詞
70年前,戰略上的決策、戰鬥上的需要,使得年輕的中國工農紅軍必須要踏上那一程自己也不知道前方有多少險惡的征程;70年後,一位老導演帶領一群優秀的電影人,再一次把長征歷史畫卷搬上了銀幕,讓人們再震撼中領略共和國締造者們的艱辛。
《我的長征》以十五歲少年王瑞的炮火硝煙中成長為主線,描繪了人類戰爭史上最驚心動魄的一幕——長征。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他第一次認識了毛澤東,他的父親也在慘烈的炮火中犧牲了。殘酷的戰爭給他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創痛。再婁山關大捷中,紅小鬼已經成了殺敵的猛將。他終於明白長征就是要往「打勝仗」的地方走。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一直以「跟著走」為信念的瑞娃子終於到了陝北。
名詞解釋:長征
[解釋]1.長途旅行;長途出征。
2.特指中國工農紅軍1934—1935年由江西轉移到陝北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紅軍長征(Long Marches)
【時間】1934~1936年間
長征准備階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長征失利階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長征轉折階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堅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階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發展鞏固和南下受挫階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會師階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地點】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後改稱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達二萬五千里;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後編入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陝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後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於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兩萬余里。
【長征宣言】
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從長江南北各蘇區向陝甘革命根據地(亦稱陝甘蘇
㈢ 求紅色經典的精彩片段和好句子,做摘記用的,急急急!
1.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我們開創新的世界。」當我們戴著光芒四射的團徽,站在火紅的團旗下,高唱我們自己的團歌,心中怎能不為之激動,怎能不為之驕傲,怎能不為之自豪!「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鄉」這個堅定的信念在我們腦海中回盪!
2.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到以服務祖國需要為樂的王傑,從自學成材的張海迪到科技創新的秦文貴,從11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帶頭人,他們在人民利益的大廈上添磚加瓦,他們以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新時期廣大青年實踐「三個代表」「以德治市」樹起了標桿!正是他們在黨的旗幟的指引下,和千百條各戰線上的青年模範一起,演繹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劇,譜寫了一曲曲壯麗雄渾的青春贊歌。
㈣ 長征中的好句有哪些
王樹增《長征》好句摘抄:1、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的魅力和領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產物。2、他講英語有點遲緩。他對我說已有五年不講英語了,這使我感到驚訝。3、周恩來是個大官僚家庭的兒子,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親是個傑出的教書先生,母親不同凡俗,他本人似乎註定要做個讀書人的。
(4)我的長征電影經典句子擴展閱讀:
1、但是,像他的同輩的許多其他人一樣,他在民族覺醒的時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興趣從文學轉移到別的方面去了。
2、第一次革命以後,中國的單純的新文化運動開始有了比較嚴重的產物萌芽,這是周恩來便被卷到了社會革命運動中去。
3、現在已經完全落入劉龍火先生的掌握之中,也同樣落在他得那些外貌強悍的同志的掌握之中,他們開始從附近的窯洞里陸續過來。
4、他們的細雨不止於沾濕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潤了一方水土; 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
5、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淀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當前位置:好書推薦>影視文學>《長征》王樹增
《長征》王樹增
編輯:90wx來源: 九零文學網時間: 2018-01-23 13:17:58閱讀: 31107次大中小
文學分類:文學作品影視藝術理論電影文學影視作品與評論
購買地址:去當當購買
在線閱讀:閱讀地址1
電子書TXT/PDF下載:
網盤地址: https://pan..com/s/12ooSfyZ******ofig
提取密碼:點擊獲取網盤鏈接
關注驚喜悅讀一起閱讀好書
基本信息
書名:《長征》
作者:王樹增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第1版(2006年9月1日)
頁數:643頁
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020057986
ASIN:B0011CDGUC
版權:人民文學
編輯推薦
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長篇紀實文學《長征》,這是一部歷時六年,歷經艱難的厚重之作,是首部最全面紀實長征的文學作品。《長征》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大量描寫長征的作品中顯得特色鮮明,可以說是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裡最有閱讀價值的一本書。
媒體書評
王樹增掌握了大量 長征 這一人類歷史上罕見壯舉的相關資料,以此為基礎,按照長征的時間跨度與地域推進為基本架構,以文學氛圍濃厚的筆法對長征中的人物、故事、重要場景加以描繪。書中人物中既有毛澤東等高層領導,也有很多無名的普通人。這是一部從微觀到宏觀全景式回顧長征的佳作。 ——中華讀書報。
作者簡介
王樹增:1952年生於北京。著有長篇紀實文學《遠東朝鮮戰爭》,長篇歷史隨筆《1901年》等。作品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魯迅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目錄
第一章 突出重圍
1934年10月·貴州甘溪
第二章絢麗之夢
1930年11月·江西瑞金
第三章 十送紅軍
1934年10月·江西瑞金
第四章 路在何方
1934年10月·粵北與湘南
第五章 山河蒼茫
1934年11月·湘西、皖南與豫西
第六章橘子紅了
1934年11月·湘南
第七章血漫湘江
1934年11月·湘江
第八章 恭賀新年
1935年1月·烏江
第九章 夜郎之月
1935年1月·遵義
第十章 殘陽如血
1935年2月·婁山關
第十一章 巴山蜀水
1935年3月·川北、湘西與陝南
第十二章金沙水畔
1935年4月·金沙江
第十三章 喜極之淚
1935年6月·四川達維
第十四章 黑暗時刻
1935年8月·松潘草地
第十五章 北斗高懸
1935年9月·陝南與甘南
第十六章 天高雲淡
1935年10月·陝北與川西
第十七章 北上北上
1936年7月·四川甘孜
第十八章 江山多嬌
1936年10月·甘肅會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