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朋友們幫我推薦一些適合老年人看的電影,陪姥姥姥爺看看
先推薦兩個與動物有關的很感人的片子。
《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導盲犬小Q》 兩部片子都挺輕松的。看的時候氣氛應該不錯喔。推薦。
還有關於親情的。《大魚老爸》 這部電影很感人很感人。 跟你姥爺一起看看吧。
畢竟他也是當爸爸的。同時也是當兒子的。
《辛德勒的名單》《兵臨城下》 這都是不錯的選擇。
《保鏢》都不錯的喔。
其實我感覺你跟你姥爺看什麼電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年紀大了。需要人陪陪。
你陪他。他就會高興些。 多關心關心他。這才是最重要的。
GOOD LUCK。
我的Q453921594 有事兒再問我。
Ⅱ 電影《尋漢記》你看過嗎講述了什麼
《尋漢記》講述了,一個姑娘名叫王招,她和姥爺二人生活起,姥爺是個通情達理的開明老頭,王招在一個公司上班,她在公司工作中每次公司抽獎,她的運氣最好,這次抽到了使用一年的免費活動,可以使用一年的轎車。
但杜微回去後也思考起來此事到底怎麼辦好呢,姥爺也向杜微承認錯誤不該這樣對待杜微,再碰頭時,杜微也想通了,同意了跟王招結婚做孩子父親,使孩子能有個光明正大的父親幸福生活,並帶上王招去醫院做婦科檢查,做B超看到孩子象個乒乓球一樣大小,杜微接受了王招,並和姥爺一起生活,姥爺也只有隻個孫女也依靠得到,今後要為自己養老送終的相依為命的為了能給孩子尋個爹,也算圓滿成功了。
這就是《尋漢記》故事到此結束。
Ⅲ 求一部八年前左右的電影(主人公是三個小孩和一個爺爺或是姥爺)
小鬼難纏又當家 劇情介紹: 洛基、小公馬、丹丹三兄弟到鄉下外公家過暑假。外公田中是日裔,身懷東洋的忍術絕技。田中利用孩子們來玩的機會教他們忍術,十七歲的小孩論起拳腳功夫,兵刃暗器,施展起來也頗見威力。洛基兄弟的父親山姆是白種人,在聯邦調查局當中級主管。山姆布線多時一心要將軍火私梟史乃德逮捕歸案,卻被史乃德訓練的忍者群掩殺而突圍。史乃德曾經開設連鎖武館,而且聘田中總教頭。田中認清史乃德的為人後才跟交他絕交。史乃德有一大筆軍火買賣要在兩周內成交,他只好鋌而走險綁架洛基等三兄弟,以此要脅山姆使他投鼠忌器。田中本已歸屬田園,為了救三個外孫而出山,施展忍術追蹤到史乃德的輪船上……
Ⅳ 能推薦幾部適合我的爺爺看的電影嗎
《拆彈部隊》、《深入敵後1》、《深入敵後2邪惡軸心》、《深入敵後3哥倫比亞》、《拯救大兵雷(瑞)恩》、《光榮歲月》、《細細的紅線》、《風語者》、《第一滴血》、《南京1937 》、《血戰台兒庄》、《地雷戰》、 《地道站》、 《狼牙山五壯士》、 《南征北戰》、《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平原游擊隊》、《雞毛信》 、《敵後武工隊 》、《七七事變》、《鐵血昆侖關》、 《烈火金剛》、《巧奔妙逃》《老少爺們打鬼子》
雷鋒——國產老電影 董存瑞——國產抗戰片 劉三姐 白毛女——國產老電影 林海雪原——國產老電影 烈火中的永生——《紅岩》改編 英雄兒女——巴金 新兒女英雄傳——國產老電影 洪湖赤衛隊——國產老電影 王玉珍 夏奎斌 紅色娘子軍——國產老電影 狼牙山五壯士——國產抗戰片 地道戰——國產老電影 小花——劉曉慶 陳沖 成名電影 南海長城——劉曉慶處女作 冰山上的來客——國產老電影 柳堡的故事——國產老電影 地雷戰——抗日戰爭片 鐵道游擊隊——國產老電影 南征北戰——國產老電影 平原游擊隊——抗日 大渡河——國產老電影 雲霧山中——國產老電影 豹子灣戰斗——國產老電影濟南戰役——國產老電影 獨立大隊——國產老電影 海魂——國產老電影 突破烏江——國產老電影 金沙江畔——國產老電影 車輪滾滾——國產老電影 地下游擊隊——老電影 大進軍之南線大追殲——中國戰爭片 51號兵站——國產老電影 七天七夜——國產老電影 405謀殺案——反特 奇襲——國產老電影 黑三角——國產反特 渡江偵察記——國產老電影 蛇案——國產老電影 偵察兵——抗戰片 從奴隸到將軍——國產老電影 大浪淘沙——國產老電影 紅日——國產老電影 毛主席的故事——國產老電影 犬王——國產抗戰片 楓——文革經典片 永不消失的電波——國產抗戰片 戰火中的青春——國產老電影 戰上海——國產戰爭片 智取華山——國產老電影
Ⅳ 姥爺去世不閉眼,家裡牲口都往井裡跳是什麼電影
是《奇門詭秘之古井深淵》。
《奇門詭秘之古井深淵》是一部網路劇。此劇根據著名懸疑大師、凌雲文學網簽約作家玉柒原著小說《死亡凶兆》所改編的超級網路電影。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寧靜的鄉村正蘊含著一個巨大的陰謀,三十六門的奇人術士圍繞村中井下的舍利進行了一場對決,而舍利的最終歸屬將決定諸多人的命運。
Ⅵ 不止眼淚,還有溫暖,10部必看的溫情電影。
小北給大家推薦10部溫情電影,劇荒的小夥伴直接拿走。
可能會有小夥伴問什麼是溫情呢?
我覺得,一部電影闡釋了一種區別於愛情的感情,看完之後讓人覺得很溫暖、很受感觸,即是溫情電影。
下面這些影片我都看過了,而且有些看了不止一遍,全都是豆瓣高分,值得一看。
NO.1
《美麗人生》(豆瓣9.5分)
義大利影片,1997年上映。
這部電影講述了二戰背景下,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撒謊說他們是在和士兵玩游戲,必須想盡辦法贏得游戲,最終兒子在父親的保護下玩到游戲終點存活,而父親卻慘遭屠殺的故事。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曾經讀過這個故事,被主人公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愛而打動,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時而被滑稽的情節逗笑,時而被夫妻間的感情打動,最終在父子互動與父親拯救兒子的結局中潸然淚下。
我只能用蒼白的語言告訴大家:這是一部不能錯過的好電影。
沒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生命的每一刻都是美麗的,無論什麼樣的災難降臨,只要生命還在,生活始終要繼續。活著,就是最美麗的事。
NO.2
《這個殺手不太冷》(豆瓣9.4分)
法國電影,1994年上映,這部大家應該也都看過了,可以再看一遍。
該片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萊昂無意間搭救了一個全家被殺害的小女孩瑪蒂爾達,他和小女孩互生情愫,最後他為了救瑪蒂爾達而身亡的故事。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Always like this.
人生總是如此艱難,還是只有童年這樣?
總是如此。
NO.3
《放牛班的春天》(豆瓣9.3分)
法國電影,2004年上映。
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輔育院,面對的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發現每個孩子的特長,最終通過音樂改變孩子以及他自己命運的故事。
You can't say,there are things worth trying.
Never give up,always have hope in front of waiting.
世事不能說死,有些事情總值得嘗試。永不輕言放棄,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
NO.4
《觸不可及》(豆瓣9.2分)
這部電影我看的美版,這里貼法國版本的豆瓣評分,普遍評價法國版刻畫情感更細膩,所以大家可以先看法國版本。
該片講述了因為跳傘事故全身癱瘓的白人作家兼企業家,與生活在社會底層,坐牢打架但是有趣的黑人生活助理之間的溫暖故事。我覺得故事性質有點像《綠皮書》,但是不涉及種族歧視。
我想每個人都至少有這么一個摯友,你和他在人生的拐點遇到,驚嘆於彼此的不同或者相似,有過不少平淡無奇卻值得紀念的時光,任白雲蒼狗,風雲變幻。
NO.5
《我不是葯神》(豆瓣9.0分)
這部電影大家應該都看過了,2018年上映,這兩年少有的國產好電影。
該片講述了生活一團糟的神油店老闆程勇,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從印度帶回了天價葯的仿製葯「印度格列寧」,並私自販賣給白血病人,在接觸到大量白血病人後,曾經只為謀利的程勇卻無私帶葯,為病人的生存權而抗爭,最終被抓判刑。
看這部電影,感觸很深,想起身邊曾經患過大病的親這些年是如何抗爭,而家人們傾盡所有的拯救,正如電影里所演繹的那樣。
影片里觸動人心的台詞:
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種病你沒法治,你也治不過來!
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
願世界變好,不是因為救世主,而是因為追光者。
4萬塊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葯,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NO.6
《我愛你》(豆瓣9.0分)
韓國電影,2011年上映。
這部電影很簡單,幾乎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講述了兩對老人平淡的愛情。
但也是這部電影,讓我看完哭到不行,老人們相守到老甚至一同赴死的情節沒有一點歇斯底里,但是就是那麼打動人。
還記得當時看完電影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然後跑到電腦前快速的寫完了一篇影評發到了公眾號上,一邊哭一邊寫的。也可能是我淚點比較低,大家看完不哭不要來找我哈。(後面加影評鏈接,有興趣的小夥伴進去看啦)
我愛你,所以不忍心看著你離開。餘生沒有你我沒有勇氣活下去。
NO.7
《歲月神偷》(豆瓣8.7分)
中國香港電影,2010年上映。
影片講述了1967年到1977年10年間發生在香港深水埗一個普通四口之家的故事,一對社會底層的夫妻在經歷了人生百味後,感悟到唯有歲月的變遷才是真正的「神偷」,吳君如、任達華主演。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感覺明明描述的普通香港家庭生活,為什麼看起來那麼平靜美好?
在變幻的生命里,歲月,原來是最大的小偷。
當你發現時間是賊了,他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NO.8
《時空戀旅人》(豆瓣8.7分)
英國影片,2013年上映。
該劇講述了一個擁有穿越時間能力的男人的故事。
21歲的蒂姆被父親告知,他們家族的男人都有時光旅行的超能力,可以回到過去,於是蒂姆在一次次的穿越中尋找愛情,最終與愛人結婚生子。
直到有一次蒂姆看到妹妹因為感情出了車禍,便帶妹妹回到過去重拾美好,回到現實卻發現女兒變成了兒子,蒂姆從此明白,有些事情不能企圖靠穿越去改變,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最終,在與病逝的父親告別後,蒂姆珍惜每一天,過上了平凡的生活。
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般珍惜度過,積極擁抱生活,就是幸福。
我試著過好每一天,就像我已經穿越回去那一天一樣去享受它,就當它是我非凡卻又普通人生的最後一天。
NO.9
《小偷家族》(豆瓣8.7分)
日本電影,2018年上映。
講述了柴田家靠偷東西來維持家計,在一家之主柴田治撿回一個遍體鱗傷的小女孩後,這個家庭的秘密漸漸曝光的故事,講述了擁有各自生活難題的底層人群組成家庭,共同生活的故事。
這篇我也寫過影評,後面放鏈接。
如果說愛你還打你,那一定是說謊;
如果愛你,就會像我這樣緊緊抱住你。
比血緣更重要的羈絆,是愛。
子女是沒法選擇父母的,所以自己選擇的羈絆反而更強。
NO.10
《我們天上見》(豆瓣8.7分)
蔣雯麗導演處女作,根據蔣雯麗與姥爺的真實故事改編,2010年在國內上映。
影片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雙親不在身邊的女孩小蘭與姥爺之間的深沉情感,從頭到尾都透著細膩與感人。
很感人的一部電影。
姥爺不怕死。活著跟你在一起,死了跟你舅舅他們在一起,兩邊都是我的親人。
醫生說他太老了,身體的各個器官都衰竭了,只有心臟還不肯放棄。我想那是因為我吧,爸媽不回來,他怎麼放心把我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這兒呢?
—人死了都到哪去了?
—好人在天上,壞人在地下。
Ⅶ 姥爺,我想你了名人故事
2013年3月初,蔣雯麗在其首部散文隨筆集《姥爺》和讀者見面之際,接受了本刊特約記者的采訪。她說:「姥爺就像一棵大樹,而我卻像一棵小樹。小樹慢慢長大了,大樹卻不再參天蔽日,而是不堪風雨地倒下了。對於某個已經逝去而你卻無法忘懷的親人,我想說我今天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僅僅是為了有朝一日我們天上見,而是為了今天,我們與父母、伴侶、子女以及自己更好地相處、相見。」
早在2009年,演員蔣雯麗首次自編自導,講述自己和姥爺親情故事的電影《我們天上見》,未在國內上映便摘得韓國釜山電影節「最受觀眾喜愛電影大獎」。2010年4月,這部電影在國內上映後,更是感動了數億觀眾。一個發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安徽蚌埠小城裡祖孫兩代的平凡親情故事,為何會讓蔣雯麗不惜投入巨大心力將其改編成電影,之後還寫成了書?這個早已經揚名國際的著名演員,究竟和姥爺之間有著怎樣溫馨難忘的往事?
姥爺陪伴的童年不寂寞
蔣雯麗說:因為有姥爺的陪伴和關愛,她的童年遠比其他孩子要溫暖幸福得多。而那一段美好珍貴的歲月,也成了她人生路上最好的強心劑。她說:「每當我回憶兒時生活畫面時,內心都無比溫暖寧靜。那個特殊年代裡,我們沒有那麼多吃的、喝的,但生活卻是那麼快樂!」
爸爸在新疆工作,而為了照顧姥爺,媽媽就一直留在安徽蚌埠。夫妻倆這一分,就是15年之久。蔣雯麗從記事起,就知道爸爸每年只能回蚌埠一次,而媽媽的工作是三班倒,所以也經常不在家。蔣雯麗說,兒時要想和媽媽在一起,除非是她病了,不得不在家休病假。
蔣雯麗出生時,姥爺已經81歲了。由於媽媽工作忙,她上面還有兩個姐姐要照顧,蔣雯麗半歲後就跟著姥爺生活。直到姥爺去世的這12年間,她從未和姥爺分開過。媽媽好不容易回到家,想讓蔣雯麗陪她說說話、一起睡,但她卻死活不願意。媽媽只好等她睡著了,把她偷偷抱到自己的房間。誰知蔣雯麗半夜醒來,又會偷偷溜回姥爺的房間。
蔣雯麗3歲多的時候,媽媽為了讓她擺脫對姥爺的依賴,決定送她去幼兒園。蔣雯麗死活不願意去,為了反抗,她整整哭了一天。姥爺看了不忍心,怕外孫女哭壞了身體,就向女兒央求:「還是我來帶她吧,你忙你的,我保准不慣壞她。」最後,蔣雯麗的媽媽聽了姥爺的話,沒送她去幼兒園。
但蔣雯麗6歲時,媽媽卻堅持讓她去業余體校學體操。在媽媽看來,女孩子練體操,既能讓形體變得健美,又能鍛煉吃苦耐勞的精神。但姥爺卻覺得練體操太辛苦了,不想讓她去。這一次,蔣雯麗的媽媽很堅持。第一天去體校時,是姥爺送蔣雯麗去的。看著她進了體操房,姥爺還不願意離開,眼巴巴地在門外看著。「開始練功了,老師一把把我拉過去,然後用力分開我的腿,告訴我這叫『壓腿』,那個疼啊,至今我都無法忘記。」蔣雯麗說,那天她在練功房的哭聲,讓門外的姥爺揪心極了。一向樂呵呵的姥爺擦著眼淚,難過地背過身去。
蚌埠的夏天非常熱,姥爺家裡沒有空調和電扇。特別熱的時候,蔣雯麗就攛掇姥爺把床搬到院子里。繁星滿天的夜晚,蔣雯麗坐在小凳子上,幫竹床上躺著的姥爺捶背、扇風。等到周圍一片寂靜了,她就會依偎在姥爺身邊,聽姥爺講銀河的來歷,還有牛郎織女的故事。蔣雯麗說,那時年紀小,不知道什麼是愛情,但牛郎織女的故事百聽不厭,每次都會感動得淚流滿面。
姥爺問她為什麼老哭呢?蔣雯麗嘴上說是覺得牛郎織女特別可憐,一年只能見一次面,但她心裡想的是:為什麼自己見爸爸媽媽也那麼難呢?難道自己和他們之間,也隔著一條銀河?
天氣涼爽時,姥爺喜歡坐在院子里的竹椅子上睡覺。但蔣雯麗卻不讓他安靜地睡,總是跑過去坐在他腿上,不厭其煩地問:「姥爺,你是喜歡我多些呢,還是喜歡姐姐們多些?」每每這個時候,姥爺就會伸出胳膊形象地比劃著,他用手臂間距的長短,比較著對蔣雯麗和姐姐們愛的程度。說到蔣雯麗時,會把手臂張得很開。這讓蔣雯麗覺得,姥爺用手臂來比劃他愛自己的程度,是那麼的溫暖和有力量……
蔣雯麗的家庭條件一般,但姥爺對她非常捨得。同學中沒有幾個人有零花錢,但姥爺卻經常給她口袋裡塞幾毛錢;每當學校組織去郊遊,其他同學的飯盒裡都是饅頭、鹹菜,蔣雯麗帶的卻是雞蛋炒飯。「偶爾還有我最愛吃的紅燒肉呢!」蔣雯麗說,因為姥爺的疼愛,她小學時的吃穿用度,讓其他同學艷羨不已。
蚌埠的夏天雨水多,蚊子也多,所以每當蔣雯麗做作業時,姥爺都會坐在她身邊,拿一把蒲扇給她扇風、趕蚊子。當作業做完,蔣雯麗抬頭看姥爺,在他溝壑叢生的皺紋里,看到汗水像小溪一樣涓涓地流。蔣雯麗抬起小手幫姥爺擦汗水,一邊擦一邊說:「姥爺,等我長大了,我給您扇扇子,我養著您。」
姥爺緩緩地說:「傻孩子,等你長大了,姥爺已經在天上看著你了。」那時候的姥爺,眼裡有一絲蔣雯麗捉摸不透的東西。姥爺摸著桌角繼續說,「孩子,姥爺多希望你就長這么高,永遠也不長大多好!這樣,你就可以一直陪著姥爺了……」蔣雯麗大笑著說:「那可不成,我要是不長大,哪能掙錢買好吃的養著您呀?」
有些人有些愛,永遠都無可替代
當年,蔣雯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面試時,老師讓她講一段難忘的事、一個難忘的人。蔣雯麗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與姥爺的最後一面,在場老師聽了她的講述後都淚流滿面。也是那一刻,蔣雯麗終於明白,有些人,無論離開你多久,去了多麼遠的地方,但他卻一直會深深、深深地印在你的心裡,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在媽媽看來,姥爺對蔣雯麗溺愛過度。但蔣雯麗卻知道,遇到原則性的問題,姥爺也是非常嚴格的。姥爺有一把戒尺,平時很少用,如果蔣雯麗說了謊或是做了錯事,他就會拿出戒尺打她的手心。
記得一次上學的路上,蔣雯麗和同學一起去小賣部,她喜歡上了一個漂亮的頭花,但又怕姥爺不給錢。所以回到家後,她對姥爺撒謊說老師讓交5毛錢。外孫女從未撒過謊,所以姥爺二話沒說就給了她5毛錢。第二天,她花5毛錢買了那個漂亮的頭花。那天放學,蔣雯麗發現姥爺的臉色很難看,她嚇得大哭,這事兒穿幫了。果然,姥爺拿出戒尺,厲聲說道:「把手伸出來!」蔣雯麗伸出雙手,一邊挨打一邊哭著說:「姥爺,我錯了。」事後,姥爺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孩子啊,姥爺也不想打你,也不是捨不得給你錢,姥爺是氣你撒謊。千萬不能養成撒謊的壞毛病啊,孩子,一輩子都不能撒謊。」
在蔣雯麗的記憶中,姥爺還特別愛整潔,房間里的水泥地永遠都擦得一塵不染。即使是祖孫倆吃飯,姥爺也非常講究,盛菜的盤子邊上如果淋上點油湯,姥爺都一點點擦乾凈後才端上桌。
姥爺喜歡花,院子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兒盛開。讓蔣雯麗印象深刻的,除了說不出名兒的各種艷麗的花兒,還有每個花盆潔凈的外表和邊角。甚至,每株花草的每一片葉子,姥爺都細心地擦得很乾凈。滿園的花兒給蔣雯麗的童年帶來了無限芬芳和樂趣,每當她做完作業,就搶著幫姥爺施肥、澆水。姥爺也喜歡養魚,家裡有一口很大的魚缸,裡面有好多游來游去的魚。每年春天的時候,魚缸裡面就會突然出現好多小魚苗。蔣雯麗負責把小魚苗撈出來放到另一個盆里,她一邊撈一邊對姥爺說:「姥爺,我得趕快把這些小魚救出來,不然就被大魚吃掉了。」而魚食,則是她和姥爺一起去池塘里撈的小蟲子和浮萍。
姥爺常常告訴蔣雯麗,看到這些綠油油的花草和鮮活的`魚兒,他就覺得每天都快快樂樂的。姥爺還告訴她,人這一輩子的經歷,就像花草,花開有時,但總是短暫。所以,生命中更長的時間,都要如那些花草一般,沉默又堅韌地生長著。
姥爺的話,蔣雯麗似懂非懂,但隨著年歲增長,特別是後來成名後,她終於明白了姥爺講給自己的道理,也很感激在自己很小的時候,姥爺就教會了她面對成功失敗的一顆平常心。
蔣雯麗說:「跟姥爺在一起的日子,我是幸福的、溫暖的。如果我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在體操房被老師批評了,我從不會跟父母說,而是馬上回到家,只要安靜地待在姥爺身邊,就會覺得特別安全、溫暖,不快也拋之腦後了。」小小年紀的她,常常祈禱上蒼,希望姥爺一直陪著自己,讓她和姥爺一起變老……
蔣雯麗出生時,姥爺就81歲了。但在蔣雯麗眼中,姥爺一點都不老,還很帥氣。她從未想到過有一天,姥爺會永遠離開自己。直到12歲的某一天,姥爺突然住院了,而且一住就是好多天。小小的她,對生離死別沒有特別的感受,所以她還興高采烈地在病房裡給姥爺翻跟斗。當姥爺身體越來越虛弱,她就會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給他洗臉、喂飯。
姥爺生病後,媽媽和大姐回到家,輪流著在醫院照顧姥爺。而當時蔣雯麗正面臨期末考試,所以聽姥爺的話,一個多星期沒去醫院看他,她想當然地以為姥爺住幾天院就好了,就能回到家繼續陪伴自己了。畢竟,93歲的姥爺看起來還那麼硬朗。
一天下午,兩個阿姨來到家裡,說要去醫院看姥爺,正在做作業的蔣雯麗吵著也要跟她們去。蔣雯麗至今還清楚記得:那是她與姥爺的最後一面。走進姥爺的病房,蔣雯麗一下站定,驚訝地張大嘴巴。面前那個形容枯槁、臉上罩著氧氣面罩的老人是誰啊?他的身上到處插著管子,嘴巴張著,嘴唇旁塗著難看的紫葯水;他瘦弱的四肢,被固定在床架上……
當媽媽告訴她,床上的人真的是姥爺時,蔣雯麗一下就跪在地板上大哭起來。一個星期沒見,姥爺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他怎麼不睜開眼睛看看自己?她哭得撕心裂肺,阿姨告訴她:如果眼淚掉在姥爺身上,姥爺就去不了天上了。蔣雯麗只好馬上止住哭泣。然後,病房裡來了很多人,每個人都去握姥爺的手,他沒有任何反應。蔣雯麗是最後一個走上去的,當她握住姥爺手時,姥爺一下子就把她的手抓緊了。蔣雯麗抬頭,看見一滴眼淚從姥爺的眼角滑落……
12歲的蔣雯麗,第一次體會到了令人心碎又無助的生離死別……
姥爺,我們天上見
2009年,蔣雯麗的電影《我們天上見》在深圳首映時,一位觀眾對她說:「我們的愛都是往下的,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再愛他們的孩子。而你卻在回憶追溯,報答姥爺,這是一種往上的愛,很難得。」她說:「愛孩子是本能的,愛父母卻是責任,需要被激發。但是這種往上的愛,卻會讓我們更寧靜和幸福,因為,孩子會從我身上看到如何對待父母和老人。這樣,孝順和反哺之德就會被好好地傳承下去……」
姥爺去世後,無論多忙多累,蔣雯麗每年都會抽時間回老家,去姥爺的墓地看看。結婚後,只要有時間,丈夫顧長衛都會陪她去。來到姥爺的墳墓前,蔣雯麗的心出奇的平靜,她靜靜地訴說自己的想念、說她這些年來的喜怒哀樂。說到最後,蔣雯麗都會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她說:「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我站在姥爺的墓碑前,就覺得自己彷彿又回到了童年。我變成了那個12歲的小姑娘,委屈悲傷時盡情落淚,興奮得意時笑得肆無忌憚……那一刻,我相信姥爺是活著的,他會認真地聽我說話,一如既往地心疼愛護我,也會在我迷茫無措時指引方向。」
和顧長衛結婚後,很快兒子出生了。因為自己小時候是跟著姥爺長大的,蔣雯麗也曾想把兒子交給父母帶。但當孩子出生後,看到他可愛無敵的模樣,她和顧長衛不約而同地決定,無論多累多忙,孩子都要自己帶。如今,蔣雯麗的父母和她大姐住在一起,盡管經常都能見面,但兒子跟姥爺姥姥在一起的時間畢竟有限。所以,當蔣雯麗陪著他看完《我們天上見》這部電影後,兒子還不能完全理解蔣雯麗對姥爺的那種感情。
但當兒子知道電影里的小女孩就是媽媽後,他很好奇地問:「媽媽,你小時候是這樣子啊?原來跟姥爺一起生活那麼幸福啊!」從那以後,蔣雯麗驚奇地發現,再見到姥爺,小傢伙總是跟在姥爺屁股後面,他說:「姥爺是天下最好的人,我要多跟他在一起!」
「童年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那段時間,是誰陪著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個人會時刻陪著你,願意傾聽你的憂傷、分享你的快樂!」蔣雯麗說,因為姥爺,她的童年美輪美奐得如同夢一般。
蔣雯麗說,之所以如此想念姥爺,除了他陪伴自己的那段美好時光外,還因為那些單純美好的舊時時光一去不復返了。小時候的很多聲音,現在都聽不到了:每幾分鍾就從窗外呼嘯而過的火車聲;磨剪子的、彈棉花的、賣東西的悠長吆喝聲;知了的叫聲、蛐蛐的叫聲還有姥爺的叮嚀聲……這些聲音,都隨著姥爺的離開而成了一個夢。
童年成了一個夢,再和姥爺朝夕相處也成了一個夢。但是,姥爺教給她的那些道理:一輩子不撒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都深深銘刻在心。所以她才會花費那麼長的時間和心力,為姥爺拍電影、為他寫書。蔣雯麗還想通過這本書表達另一個意思:「你看我們小時候,房檐下接的雨水都可以淘米,現在的自來水污染卻令人恐懼;小時候我們吃的都是有機食物,所以才會在物質貧乏的年代裡,姥爺依然能活到93歲!現在我們的物質豐裕了,可人們的幸福感卻每況愈下。所以,我特別希望《姥爺》這本書,能讓忙碌的人們停下來,回頭看看我們之前走過的路,找到片刻寧靜時光,回到我們曾經的生活里,對那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盡情地傾訴你的思念、憂傷和夢想……」
而此刻,屬於蔣雯麗的寧靜時光,是停下忙碌的腳步,讓心變得寧靜溫和,然後對著故鄉的方向,閉上眼睛,在心底輕輕道一聲:「姥爺,我們天上見!」
Ⅷ 親情電影有哪些
親情電影推薦如下
1、《那山,那人,那狗》
這是劉燁的第一部電影,嚴格來說這一部算不上兒童電影,但這個故事毫無曲折,平淡溫暖,兒童完全能看懂。
老郵遞員要退休,陪著接班的兒子送最後一次郵件。長大了的兒子單獨面對父親,氣氛總是有點別扭和尷尬。一路上兩個人穿過村莊,經過田野,路過拱橋,爬過大山,在朝夕相伴的路途上,兩人慢慢懂得了彼此。
這部電影干凈淳樸,給人直擊人心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里的畫面特別美,每一個鏡頭都像畫一樣。滿眼都是綠油油的湘西自然風光,藍天白雲,山清水秀。中國式的含蓄的父子親情融化在平平淡淡中,同樣感人的還有村民的質朴善良,還有母親一生的等待和相濡以沫的初心。
這是一段父子心靈對話的旅程,是一場責任交接儀式,也是一個男孩的成長。
2、《天堂回信》
九十年代的北京,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過著平凡的日子。胖嘟嘟的小孫子,慈祥又善解人意的爺爺,一幕幕那麼樸素卻那麼感人。
簡單的情節,純真的畫面,濃得化不開的親情,無不讓人動容。爺爺去了天堂,小男孩會變成大人,不變的是那些藏在舊時光里的愛。
3、《念書的孩子》
這部電影是留守兒童題材的,對於爸爸媽媽不在家,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孩子來說,是很寫實的。
經常陪寶寶聽兒歌的,應該會很熟悉《我會聽話》這首歌吧,留守兒童的孤單和乖巧,聽哭了無數家長。而《念書的孩子》這部電影,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農村留守兒童的辛酸、無助。
對於小男孩來說,爺爺和小狗就是他生活的全部,爺爺走了以後,他學著自己生活,只有小狗是唯一的夥伴。父母想方設法托關系,小男孩終於可以進城上學,前方是什麼在等著他,我們不得而知。無論是進城還是留守,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始終是個尷尬的存在。
Ⅸ 演員蔣雯麗:屢遭背叛卻不離婚,她的報復讓顧長衛有苦難言
2009年,導演顧長衛攜妻子蔣雯麗為《立春》做宣傳時。
顧長衛支支吾吾半天回答不出來。
最後無奈地問身邊的蔣雯麗:「是啊,為什麼沒有了呢?」
蔣雯麗明顯不想給他解圍,眼皮一翻,愛答不理的回答:「人家問的是你,又不是我。」
人前人後,蔣雯麗是一點情面也不想給顧長衛留。
背叛我的是你,破事是你搞出來的。
既然如此,你就要承擔後果,接受我的憤怒,別想讓老娘忍氣吞聲、強顏歡笑替你圓場。
相較於徐帆自欺欺人地「自家是男人不吃虧」。
和陶虹的「肉體上的出軌不算出軌」。
在正牌夫人收拾野花的鐵腕手段上,蔣雯麗絕對排名在前。
結婚30年,蔣雯麗用實際行動證明。
不老實,就讓你好看。
蔣雯麗的狠,早就有跡可循。
她1966年出生於一個淮河小城蚌埠,父親是工程師,遠在新疆工作,一年才能回一次家。
母親是蚌埠鐵路局話務員。
蔣雯麗上邊有兩個姐姐,大姐叫安弟、二姐叫全弟。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父母多麼想要一個兒子。
那一年,蔣雯麗母親去新疆探親時,意外懷上了蔣雯麗,沒想到生下來又是個「金花」。
遲遲抱不上孫子,爺爺奶奶很不待見母親。
再加上有兩個姐姐需要照顧,父母只得把蔣雯麗送到姥爺那裡,讓她跟著姥爺一起生活。
姥爺有一份非常體面的工作,火車司機。
曾給馮玉祥、白崇禧、李宗仁等大人物都開過車,還被賞過30塊大洋。
姥爺本來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蔣雯麗的媽媽是最小的一個。
後來結核病先後奪走了兩個女兒和兒子的生命,而姥姥因為擅自給兒子吃了兩片葯。
被急瘋的姥爺怪罪,轟出了家門。
再也沒有回來過。
家中只剩下蔣雯麗媽媽一顆獨苗苗,可能姥爺還想要兒子,就又娶了一個老婆。
誰知道第二個老婆不能生育。
姥爺一氣之下,又把第二個老婆轟出去了,最後姥爺估計認命了,既然沒有生兒子的命。
姥爺就把所有的寵愛給了蔣雯麗媽媽。
幾乎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蔣雯麗出生時,姥爺已經81歲高齡了。
退休後,姥爺每月有38元工資,在70年代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
所以,蔣雯麗的童年生活,算是幸福。
在蔣雯麗記憶中,姥爺雖然對她有點溺愛,但在原則問題上,姥爺卻對她非常苛刻。
有一次蔣雯麗對姥爺撒了謊。
姥爺發現後,拿出一把大戒尺,嚴厲的說:「把手伸出來。」
蔣雯麗一邊挨打,一邊哭著認錯。
1978年,姥爺病倒了。
12歲的蔣雯麗問姥爺:「你可怕死啊。」
姥爺回答:「不怕。」
蔣雯麗問原因,姥爺告訴她:「活著跟你在一起,死了和你舅舅他們在一起,兩邊都是親人。」
蔣雯麗聽了姥爺的話,彷彿一夜之間長大了。
身邊有這樣一位愛憎分明、性格剛烈的長輩,蔣雯麗耳濡目染,很難不受影響。
後來為了紀念去世的姥爺,蔣雯麗還特意執導了一部電影《我們天上見》。
憑借這部導演身份的處女作,蔣雯麗還拿下了「釜山」和「上海」兩個電影節上的大獎。
姥爺去世後,蔣雯麗的童年生活也意味著結束了,她回到了陌生的父母身邊。
成年以後,蔣雯麗在家鄉的自來水廠做女工。
廠里人際關系復雜。
蔣雯麗不擅長交際,身邊又沒有朋友。
沉悶的工作環境令她窒息。
加上和父母的關系並沒有多麼的親近,壓抑的成長,讓蔣雯麗愈發沉默寡言。
1988年,蔣雯麗因為別人無心的一句話:「你表演還不錯。」
她就毅然決然的背上行囊,遠赴北京尋發展。
在北電的考場上,考官們要求考生表演一幕,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了親人的場景。
考生們表演各異。
有的捶胸頓足;有的撕心裂肺;有的哭天搶地。
唯有蔣雯麗是個「另類」。
她靜靜地坐在角落,抱膝望天、含著淚,
簡簡單單的幾個表情和動作,就呈現出了一種絕望感和生命感。
不得不說,蔣雯麗天生就是吃演員這碗飯的。
之後,蔣雯麗順利進入北電,和許晴一起,被同學稱為兩朵最美的班花。
入學第二年,蔣雯麗就被導演看中,出演了電視劇《懸崖百合》。
並憑借這部劇一舉奪得了「飛天獎最佳女配角提名」。
同年,蔣雯麗結識了比她大一屆的學長王全安,也就是余男的前男友,張雨綺的前夫。
那時候,王全安還不是光頭油膩大叔,氣質清爽,在北電頗受歡迎。
那時他身邊的正牌女友是孔琳。
認識蔣雯麗後,王全安立馬就與孔琳分手,和蔣雯麗墜入愛河。
男帥女靚。
老師和同學們都說,這是一對金童玉女。
然而王全安卻不知道,很快就有人「挖」了他的牆角。
挖牆角的男人叫顧長衛。
顧長衛長得其貌不揚,但很有才華。
曾憑借在陳凱歌的電影《孩子王》和張藝謀的電影《紅高粱》中的專業的攝影手法。
獲得了「金雞獎最佳攝影獎。」
1989年,張藝謀和陳凱歌在北影為顧長衛舉辦了一場生日會。
名為生日會,其實是為了給顧長衛脫單。
蔣雯麗也在收邀之列。
顧長衛對比自己小9歲的蔣雯麗一見鍾情。
蔣雯麗年輕貌美又風情萬種的樣子,讓顧長衛不可自拔
雖然蔣雯麗已經「名花有主」,顧長衛卻還是想要爭取一把,他開始頻頻向蔣雯麗示好。
挖空心思追求蔣雯麗。
同為男人,王全安自然知道顧長衛打的什麼主意。
王全安和蔣雯麗開始時不時發生爭吵。
後來王全安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老家西安,和蔣雯麗開啟了異地戀。
1992年,陳凱歌正准備籌拍電影《霸王別姬》,顧長衛趁機給蔣雯麗爭取了其中一個角色。
在劇中,24歲的蔣雯麗將清純與性感,
發揮到極致。
她飾演的是「小豆子」的母親,為了求別人收留,哭的眼淚鼻涕一大把。
眼波流轉間,那股子狐媚勁兒,令人過目難忘。
就像竇文濤說的那樣:「這個女人,是個妖精。」
整部戲,蔣雯麗就只有7分鍾戲份。
但異常出彩。
憑借這個角色,蔣雯麗名聲大噪。
顧長衛更深刻的認識到,自己沒有看錯人,從此對蔣雯麗格外死心塌地。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王全安在得知顧長衛給蔣雯麗安排角色後,一種挫敗感與無助感湧上心頭。
他一氣之下提出了分手。
這樣一來,反而隨了顧長衛的願。
於是《霸王別姬》殺青後,蔣雯麗就和顧長衛結婚了,連結婚照都沒來得及拍。
一夜成名,前途大好。
蔣雯麗卻早早回歸家庭,很多人對此不理解。
蔣雯麗卻甘之若飴。
自小跟著姥爺長大,其實她特別缺少安全安,所以從她的內心深處,很渴望能有一個家。
顧長衛踏實、穩重,讓她很有安全感。
在事業和家庭中,蔣雯麗選擇了家庭。
在家帶帶孩子,收拾收拾房子或者是做做飯,對蔣雯麗來說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有段時間,顧長衛的事業陷入低谷,秉承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心態。
蔣雯麗跟著顧長衛去美國混了很久,不僅沒有混出什麼名堂,生活反而更加的窘迫。
無奈之下,夫妻二人只能回國發展。
回國後,蔣雯麗重新回到演藝圈,只要有人找她拍戲,不管是什麼角色她都願意演。
她獨挑大樑,撐起了一個家。
90年代,正是家庭倫理劇勢頭正猛的時候。
蔣雯麗憑借電視劇《牽手》、《中國式離婚》、《金婚》等作品,再次紅遍大江南北。
而此時的顧長衛也憑借處女作電影《孔雀》,成功晉升為導演。
夫妻二人一路繁花似錦,羨煞旁人。
有人說,世上有兩種人最值得被尊重。
一種是落魄時陪男人同甘共苦的女人,還有一種是成功後不拋棄糟糠的男人。
也許蔣雯麗是這樣的女人,但可惜顧長衛不是這樣的男人。
兩人很快傳出了緋聞。
蔣雯麗聽說後,表現得雲淡風輕,帶著2歲的兒子去探班。
與張靜初的初次見面,蔣雯麗始終客客氣氣、不動聲色,沒有讓人在片場聞到一絲火葯味。
2007年,顧長衛籌拍《立春》。
這一次顧長衛又把張靜初拉來了,還給她安排了不少的戲份。
是可忍、孰不可忍。
蔣雯麗可以忍受自己在劇中「又丑又胖」,可以忍受自己一臉疙瘩、滿臉齙牙。
但她說什麼也忍不了張靜初和自己爭奪女主,並且毫不怯場、態度囂張。
於是,蔣雯麗出手了。
據說在片場,蔣雯麗一改往日的低調,抽了張靜初耳光、還刪光了張靜初的鏡頭。
此後好幾年,張靜初沒再出現在熒幕上。
具體原因,大家可以自己發揮想像。
原本以為,經過這一番斗爭,顧長衛可以老實了。
沒想到,2009年,顧長衛再次被拍到了「丑聞」。
在一個僻靜的巷子里,顧長衛與一神秘年輕女子在私家車內密會。
窗簾、擋板全封閉,在一起「交流」長達一個小時之久。
車內發生了什麼,不言而喻。
這一次,蔣雯麗徹底對顧長衛心灰意冷。
所有人都以為蔣雯麗要大鬧一番,沒想到她什麼都沒說,還傳出了令人大跌眼鏡的事。
在一家法國咖啡廳里,蔣雯麗被卓偉拍到與小16歲的演員黃軒單獨用餐。
兩人的緋聞傳出。
卓偉還意有所指的說:「他們之間只有一步之遙,究竟要不要跨過去,得看他們自己。」
蔣雯麗對此沒有做出回應,不過黃軒卻忍受不了這樣的流言蜚語,在網上爆了粗口。
這段緋聞才不了了之。
後來又斷斷續續傳出了,蔣雯麗與其他男演員的緋聞。
蔣雯麗依舊沒有回應。
也許顧長衛結結實實嘗到了,被按頭戴帽的滋味,之後的時間收斂了很多。
再也沒有被爆出過「車震」之類的荒唐事。
吃一塹、長一智。
光看不吃,永遠體會不到被背叛的滋味。
現如今。
顧長衛的事業再次陷入蕭條。
蔣雯麗不僅跨界導演了紀念自己姥爺的影片《我們天上見》,還獲得了不俗的成績。
44歲時又憑借《幸福來敲門》拿下了「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
2019年,53歲的蔣雯麗再次憑借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獲得「白玉蘭獎」視後。
這些成就都是蔣雯麗的底氣,讓她足以和顧長衛抗衡,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更加不會讓自己淪為媒體的笑柄。
從刪除張靜初戲份,再到「車震門」事件。
蔣雯麗的報復手段,讓顧長衛有苦難言。
結婚30年,蔣雯麗用自己的聰明,這場婚姻保衛戰中獲得了勝利。
顧長衛不知真情實感還是言不由衷。
他對蔣雯麗說:「如果哪個女演員對我或者我對哪個女演員有好感,都有可能,但是這與我對你的愛比起來,太微不足道了,請你相信我……」
其實相不相信已經不重要了。
只是不知道,現在顧長衛在蔣雯麗心中,
分量幾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