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影《長津湖》被稱為中國戰爭片的天花板,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你有哪些感想
電影長清湖又為中國的戰爭片創造了新的紀元。
作為戰爭片,最需要遵循的就是歷史,這一部電影也同樣做到了這一點。他尊重歷史的每一個世紀,也能夠尊重歷史中可能出現的中國軍隊遇到的困難及麻煩。因為在當時,新中國剛成立,確實是不管是兵器還是物資都不及美軍,但是哪怕是這樣的。境況下,我們依然能夠派出自己的軍隊抗美援朝,同時也保衛自己的國家免受災難之苦,這是一個無比偉大而強硬的艱決定。對於當時的領導者而言,做出這個決定不容易,但是也為我們日後的繁榮昌盛打下了巨大的基礎。
『貳』 十大經典戰役 人民解放軍史上十大經典戰役介紹
1、四渡赤水
時間: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
地點:川、黔交界的赤水河。
雙方:紅一方面軍;國民黨方面周渾元、吳奇偉兩部8個師,湘軍3個師,滇軍3個旅,川軍12個旅,桂軍3個師,黔軍3個師。
結果:斃傷敵2400餘人,俘敵3000餘人,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
意義:堅定的戰役決心與靈活的戰役行動相結合的典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範;這場戰役是毛澤東的得意之筆;毛澤東軍事思想從此走向成熟。
2、直羅鎮大捷
時間:1935年11月20日——11月23日。
地點:陝北直羅鎮。
雙方:紅軍第1、15軍團;國民黨東北軍5個師。
結果:斃敵1000餘人、俘虜5300餘人,繳獲各種槍3500餘支(挺)。
毛主席:直羅鎮一仗「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3、平型關大捷
時間:1937年9月25日——9月27日。
地點:山西省靈丘縣西南平型關。
雙方:八路軍第115師;日軍板恆征四郎第5師團21旅團一部。
結果:擊斃日軍1000餘人,擊毀全部輜重車輛。
意義:八路軍出師華北抗日戰場後的首戰大捷,同時也是全國抗戰爆發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4、百團大戰
時間:1940年8月20日——12月5日。
地點:華北地區。
雙方:八路軍105個團;日偽軍。
結果:斃傷日軍第35師團步兵旅旅長;阪田泰次郎少將以下2萬餘人、偽軍5000餘人,俘虜日軍280餘人、偽軍18萬餘人。
意義:開辟了敵後戰場新局面,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和「迅速解決中國事變」的夢想。
5、遼沈戰役
時間:1948年9月12日——11月2日。
地點:東北戰場。
雙方:東北野戰軍;東北「剿總」衛立煌集團。
結果:殲滅東北「剿總」及所屬4個兵團部、11個軍部、36個整師及地方部隊計47.2萬人,俘虜國民黨軍少將以上軍官186名。
意義:遼沈戰役的勝利,搶佔了戰略先機,使東北野戰軍成為一支強大的戰略機動力量,東北解放區成為鞏固的戰略後方。
6、太原戰役
時間:1948年10月5日—1949年4月24日。
地點:太原市。
雙方:解放軍華北野戰軍;國民黨晉系軍閥。
結果:全殲守敵10餘萬人,拔除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在華北的最後堡壘。
意義:太原戰役的勝利,標志著山西全省解放,結束了閻錫山對山西省長達38年的統治。太原的解放,標志著華北地區的徹底解放,推動了全中國解放戰爭的進程。
7、淮海戰役
時間: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
地點:長江中下游地區。
雙方:華東、中原野戰軍;國民黨劉對集團主力一部。
結果:殲敵55.5萬人。
意義:淮海戰役是戰略決戰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從根本上動搖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大大加速了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毛澤東欣喜地指出,淮海戰役的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國局面也基本上解決。
8、平津戰役
時間:1948年11月29日——1949年1月31日。
地點:華北地區。
雙方: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傅作義集團。
結果:殲敵52萬人
意義;平津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個戰役。平津戰役的勝利使得國民黨的統治基礎發生了根本動搖,為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奠定了鞏固的基礎。
9、渡江戰役
時間:1949年4月21日——5月2日。
地點:長江南岸。
雙方:第二、第三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一部;國民黨軍湯恩伯、白崇禧兩集團。
結果;殲滅國民黨軍11個軍部、46個師共43萬餘人。
意義:渡江戰役是繼三大戰役後,向全國進軍作戰的開始。它的勝利,為人民解放軍繼續向東南、華南、西南大進軍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10、金城戰役
時間:1953年7月13日——7月27日。
地點:抗美援朝東線戰場金城以南地區。
雙方:中國人民志願軍;「聯合國軍」。
結果:志願軍一舉突破了敵人4個師25公里;防禦正面,突入敵縱深15公里,收復土地167平方公里,斃傷俘敵6.13萬餘人。
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次戰役,有力地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叄』 電影破釜沉舟的內容簡介
「破釜沉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是中國文學史上歷時二千餘年仍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故事出自《史記·項羽本記》:秦軍圍趙於巨鹿,項羽率領楚軍前去救援。在兩軍人數相差極其懸殊的情況下,項羽率大軍渡過黃河,沉船破釜,只讓士兵持三日糧進軍,義無反顧,一往直前,以示決不後退的決心。他身先士卒,沖鋒陷陣,九
進九出敵營;楚軍在項羽的率領下,個個英勇無畏,以一當十,大敗秦軍,緩解了巨鹿之圍。項羽就此在諸侯中樹立起威信,為後來稱霸天下奠定了基礎。
「鏘鏘鏘……」隨著一陣鑼鼓聲,摺子戲名段《霸王別姬》的片段在中影集團的劇場里正式上演。不過千萬不要誤會,這可不是什麼大戲台,而是來為電影《破釜沉舟》昨天舉行的首映式造勢的。這部由胡軍、楊恭如、吳倩蓮、肖榮生等共同出演的數字電影,演繹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巨鹿之戰。據悉,影片將於2月23日元宵節正式上映。
在昨天的新聞發布會上,幾位主演齊齊來到現場,就連正在趕拍《阮玲玉》的吳倩蓮也是帶著戲裝趕來,可想演員對此部影片的重視。在《破釜沉舟》中,硬漢胡軍繼《天龍八部》的喬峰之後,再一次心甘情願地披上了古代戰衣,飾演一代英雄楚霸王項羽。對於項羽這個在中國歷史上頗為著名的人物,胡軍有自己的理解:「我要演出他悲劇命運背後的原因,他是典型的『性格決定命運』的代表,他有豪情,卻也霸道;他重義氣,但也剛愎自用。」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俠膽英雄自身卻並不是完美的,「其實歷史中的項羽沒有傳說中的完美。但這絲毫不會影響項羽在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古往今來都是以成敗論英雄,所謂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但是項羽卻是我們的歷史中惟一一個雖然失敗但仍然被大家稱頌和崇拜的英雄,這足以體現他的魅力。」
在這部影片中,不光有兩軍對壘、廝殺浴血的宏大戰爭場面,而且也有楊恭如和吳倩蓮扮演的虞姬和呂雉這兩個歷史上同時代不同個性的女性,雖然戲份不多,卻成為整部影片的兩個閃光點。一個美麗善良單純,一個卻陰險狡詐多謀,在劇中也被兩位演技頗高的女演員詮釋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對於美麗善良而又單純的虞姬,楊恭如可是又愛又恨:「說她可憐,但又太過陰柔,太過善良。她應該生在太平盛世,與自己心愛的人男耕女織,可她卻偏偏生在那樣動盪的時代,這是她命運的悲劇。」對於陰險狡詐多謀的呂後呂雉,吳倩蓮的說法可是著實嚇了記者一跳:「我就是特別喜歡這個反派的角色,太過癮了。她不能被簡單地定義成壞人,她在那個處境下,只能用自己的智慧來保護自己,我甚至認為她是女性主義者的先鋒,因為她懂得怎樣為自己爭得權益。」
據悉,《破釜沉舟》是系列數字電影《大漢風》中的第一部推向國內電影市場的影片。該片總製片人楊玉冰說,「該系列影片總投資近4000萬元,由21部影片組成,全方位地表現了楚漢相爭這段歷史中膾炙人口的典故及歷史人物的生平傳奇。」影片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上海三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由中影集團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發行。採用了高清數字攝像機拍攝,「5+1」音響製作、電腦數位合成,達到國際行業規定的數字電影技術最高標准。
『肆』 中國史上的經典戰役,,,
1、項羽破秦之巨鹿之戰;什麼是破釜沉舟?什麼叫氣吞山河?項羽給了答案,他以10萬楚軍向天下無敵的30萬秦軍發起了堂堂正正的進攻,結果獲得徹底勝利,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2、土地革命之淮海戰役;60萬對80萬,歷史以來在中原大地上最輝煌宏大的戰斗,堪稱大兵團運動戰的教科書,共產黨勉強湊足的60萬人馬戰勝了國民黨80萬精銳部隊並殲滅了其中的55萬。
3、白起破趙之長平之戰;從對峙、誘敵、圍困、殺俘,成就了武安君的威名與「紙上談兵」。前所未有的坑俘40萬,讓人膽戰心驚。
4、韓信破趙之背水一戰;韓信率領3萬漢軍,面對號稱20萬的趙軍,在井陘口向人們說明了什麼叫「置之死地而後生」,再以2000伏兵一舉合圍趙軍並消滅之。
5、孫劉破曹之赤壁之戰;沒什麼好說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為4萬:20萬,沒有演義說的那麼多。
6、東晉敗前秦之淝水之戰;什麼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還有「投鞭斷江」,8萬:80萬。
7、綠林軍敗王莽之昆陽之戰;2萬:42萬,劉秀領導的義軍一舉聚殲王莽主力,創造了著名大戰的兵力懸殊比之最大值。
8、岳飛破金之朱仙鎮大捷;「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在河南取得順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馬」、「鐵浮圖」不可戰勝的神話,前鋒直抵朱仙鎮,拒汴京僅四十五里,如非12道金牌,宋朝歷史將完全改寫。
9、朱元璋破陳友諒之鄱陽湖之戰;中國古代水戰史上的典範,其時間之長、 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艦只之多、戰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朱元璋以20萬破敵60萬,奠定了江南基礎。
10、後金敗明之薩爾滸之戰;後金八旗6萬:明軍24萬,針對明軍4路分進合擊,努爾哈赤採取「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 去」的集中兵力、逐個擊破的作戰方針連破3路明軍,殲滅明軍十餘萬,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
10.釣魚城之戰——攻不破的堅固堡壘,固城堅守的典範
主要相關人物:蒙哥、王堅
在蒙、宋聯合滅金後,公元1235年,宋、蒙戰爭全面爆發……公元1242年,宋理宗派率立戰功的余玠入蜀主政,余玠上任後積極構築了以釣魚城為中心的山城防禦體系……公元1251年,驍勇善戰的蒙哥(拖雷的長子)登上大汗寶座……1257年,蒙哥決定發動大規模的滅宋戰爭,他親自率蒙軍主力攻四川……1258年秋,蒙哥率軍4萬,與蜀中蒙軍匯合,分三路入蜀……一路勢如破竹,1259年2月,蒙哥親統諸軍兵臨釣魚城下,7日,開始攻城,但由於防守嚴密,屢攻不破……4月,下了持續20來天的雨,雨停後,蒙軍重點進攻護國門,一度攻上外城,但還是被頑強的宋軍民打退……5個月,釣魚城守軍在王堅的率領下頑強固守,加上釣魚城內可自給自足,釣魚城越發顯得高不可攀……其間,曾有人建議蒙哥繞開此城,以少量之兵牽制,而順江東進,但心高氣傲的蒙哥和眾將哪裡聽得進去……隨著久攻不克,飽受酷暑、疾病困擾的蒙軍損失慘重,加上愛將病死,氣急敗壞的蒙哥病倒在釣魚城下(病?受傷??不詳……)……7月,蒙軍開始撤退,蒙哥死於回軍途中………………
經典指數:6
9.城濮之戰——「退避三舍,後發制人」
主要相關人物:晉文公、尹子玉
春秋時期,晉、楚作為兩個強大的諸侯國,為成為中原霸主展開了一場戰略決戰……導火索是曾在「泓水之戰」中戰敗而歸附楚國的宋國,公元前634年,因為宋國看晉國崛起便轉而依附晉的保護,從而導致楚起兵攻宋,晉便借次機會與楚決戰……公元前633年冬,楚率領鄭、陳等多國聯軍圍困宋都商丘,宋趕忙向晉求救,晉文公遂於公元前632年1月親統大軍,渡過黃河進攻衛、曹(楚的保護國),以迫使楚北上,但楚不為所動……晉文公見此情況,一面用佔領的衛、曹領土分給宋一部分以堅定宋抗楚的決心,一面又利用外交手段挑撥齊、秦與楚的關系。逐漸掌握的戰爭的主動權……逐漸被動的楚軍在其統帥子玉的驕傲自負下,還是要與晉決戰,氣勢洶洶殺奔曹境內的晉軍,晉文公為避開楚軍的鋒芒,以還早年欠楚國人情為借口,退避三舍,以逸待勞。子玉見勢一直追到城濮,晉軍在此與齊、秦、宋諸國軍隊會合,決戰一觸即發……公元前632年4月4日,一場晉、楚間的戰車大會戰開始了,晉先是擊潰了戰了最差的陳、蔡軍,接著又佯裝敗退,誘敵深入,子玉果然盲目出擊,左、右軍均被圍殲,不得已,子玉只好引中軍撤退……不久,子玉自殺……城濮之戰便以晉軍的獲勝落下了帷幕,經此一戰,也使晉文公登上了中原霸主的寶座…………
經典指數:6.5
8.淝水之戰——以少勝多,亂中取勝
主要相關人物:謝玄、謝石、苻堅
公元316年,西晉滅亡,第二年,晉琅琊王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公元383年8月,統一了北方的苻堅不顧群臣的諫阻,親率前秦大軍90萬南下,殺奔東晉……東晉遂派謝石為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率軍近10萬御敵……11月,謝玄率兵在洛澗大敗前秦軍,挫敵銳氣……由於力量懸殊,兵少糧缺,必須速戰,所以謝玄派使者激苻堅決戰,要其軍後退,待晉軍渡過淝水後決戰。苻堅見有「半渡而擊」的機會,欣然答應……本來前秦就士氣低落、內部不穩、陣勢很亂,這一退便無法收拾,結果在內奸朱序高呼「秦軍敗了」聲中前秦士兵紛紛逃命,亂成一團,此時東晉軍趁勢搶渡淝水,猛攻敵軍……就這樣,90萬前秦的烏合之眾全線崩潰……連苻堅也中箭負傷,狼狽逃走…………
經典指數:7
7.鉅鹿之戰——「破釜沉舟」,狹路相逢勇者勝
主要相關人物:項羽、章邯、王離
秦末,隨著公元前209年爆發的陳勝、吳廣農民起義,各地曾被滅國的紛紛起兵反秦,項梁、項羽便是其中之一……當然秦也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在秦大將章邯的鎮壓下各地義軍紛紛失敗……北方的趙軍被章邯、王離的40萬大軍圍在鉅鹿,趙王歇向楚懷王求救,楚軍統帥部遂決定,命宋義、項羽、范增率楚軍主力5萬餘人北上救趙……公元前207年10月,楚軍抵達安陽,但膽怯的主帥宋義不敢繼續進兵,還置酒尋歡……性情剛烈的項羽忍無可忍,在據理力爭無效後誅殺了宋義,諸將遂擁戴他為主將……此時,鉅鹿城中已危在旦夕,盡管燕、齊、魏等援軍已到位,但卻因畏懼而互相觀望,唯有項羽決心與秦決戰……12月,楚軍進抵漳水南岸,項羽一面派英布等率2萬人截斷秦軍糧道,切斷王離與章邯的連系,一面親率主力與王離的20萬大軍決戰,在進軍前命全軍只代3天的干糧,並渡河後沉掉所有船隻……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敵軍猛撲過去,楚軍各個奮勇死戰,九戰九捷,大敗秦軍……此時見大局已定,各國援軍便一擁而上,終於徹底擊潰了秦軍……接著不久,被圍的章邯也向項羽無條件投降……此戰之後,秦的滅亡便只是時間問題了……
經典指數:7.5
6.順昌、郾城、穎昌之戰——抗金名將們上演的連環好戲
主要相關人物:劉琦、岳飛、岳雲、楊再興、兀術
公元1127年,金朝統治者滅亡北宋後,不斷南下侵擾,但南宋的統治者只一味退讓、妥協,使得金軍越發猖狂……公元1140年5月,金經過一年的准備,撕碎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幻想,兵分四路大舉南下攻宋……新任東京(即開封)副留守的劉琦率領軍隊不到2萬前往東京途中,剛到順昌便傳來了東京陷落的消息……5月25日,劉琦率軍擊敗金數千游騎,首戰告捷。29日,金軍3萬四面圍城,劉琦在固守後還主動出擊,乘夜派500壯士冒著雷雨突入敵營,殺得金軍大亂……使敵被迫退卻……金國大將兀術見狀,親率精兵10餘萬日夜兼程,7天便達順昌城下,打算用他的王牌「拐子馬」攻城,劉琦鑒於形勢決定背水決一死戰……兀術見順昌城池簡陋便輕敵狂妄,加上劉琦用計散布自己貪圖安樂的謠言,進一步麻痹兀術,兀術果然決定輕裝急進……6月9日,金軍在人困馬乏之下便發起總攻,但均被順昌軍民頑強擊退,只好立營休息……劉琦主動出擊突擊金營,為了拖垮敵軍,劉琦不論日曬、暴雨不斷派人輪番襲擾敵軍……12日,兀術在久攻不下,只好引兵退走,劉琦趁機全軍出動,追擊並又大敗金軍……順昌之戰以南宋大勝結束……接著,南宋名將岳飛的反擊也隨之開始了,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岳飛的岳家軍連戰連捷,岳飛為了誘敵決戰,遂集結主力於穎昌地區,自親率輕騎駐守郾城……7月,金兀術挑1.5萬精騎自北向郾城壓來,岳飛命其子岳雲和楊再興出戰,岳軍每人持三件武器——麻扎刀、提刀和大斧,沖入敵陣,上砍敵人,下砍馬足,岳雲、楊再興更是奮勇當先,戰斗一直持續到黃昏,金終於支持不住撤退……但兀術並不死心,10日,增兵准備再戰,岳飛當即親率騎兵出擊,大敗金軍……兀術不甘心失敗,又集結了號稱12萬的兵力進到郾城、穎昌之間的臨穎,7月13日,張憲奉命率大軍向臨穎進發,前哨楊再興等300騎當抵達臨穎南的小商橋時,猝然與兀術的大軍遭遇,盡管眾寡懸殊,但楊再興毫無懼色,率眾死戰,僅殺敵便有2000人,最後全部慘烈戰死……14日,張憲的大軍趕到,擊退了金軍……同日,兀術親率3萬騎兵、10萬步兵又向穎昌殺來,此時前來增援的岳雲與老將王貴等,出城與敵決戰,岳雲自率800騎,反復沖擊突入敵陣,身受百餘處創傷,浴血奮戰到正午,終於大敗金軍……接著,岳飛又乘勝追擊,在離開封僅20公里的朱仙鎮擊潰金軍……至此,反攻中原的戰爭取得了重大勝利……但,後來,不提也罷……………
經典指數:8
5.官渡之戰——以少勝多的經典之作
主要人物:曹操、袁紹、許攸
公元199年6月,袁紹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准備南下與曹操逐鹿中原。曹操得知後積極部署迎戰,並於12月擊滅劉備,解除了後顧之憂……公元200年2月,袁紹向黎陽進軍尋機與曹操決戰,並派顏良領兵攻白馬。4月,曹操親領兵北上解白馬之圍,前鋒關羽、張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顏良軍,顏良也成了刀下之鬼……接著在西退之時,文丑與劉備率兵追至,曹操此時只有600騎,而袁軍則5、6千之眾,曹操即令軍士將輜重丟棄道旁,袁軍紛紛哄搶財物,曹操乘亂攻擊,終於擊敗袁軍,殺了文丑,順利退回官渡……8月,袁軍主力進抵官渡,雙方互有攻守,相持達3個月之久,但曹軍處境因糧少而越發困難,恰在此時,袁紹的謀士許攸來降,並獻計襲取袁軍由淳於瓊把守的屯糧之所——烏巢,曹操遂親率5000步騎乘夜火燒烏巢……袁紹聞訊,只派少部分部隊增援烏巢,自己則率主力猛攻曹營,但早有準備的曹營哪裡攻得破……曹操在大破增援的袁軍後,燒了烏巢的全部糧草……消息傳來,袁軍大亂,曹軍趁勢出擊,大敗袁軍,袁紹只帶800騎逃回河北……官渡之戰的勝利,為曹操平定北方奠定了不可撼動的基礎……
經典指數:8.5
4.井陘之戰——「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
主要相關人物:韓信、陳余
公元前205年,劉邦在彭城慘敗給項羽,處境一度十分困難,便採納張良建議,命大將韓信率軍開辟北方戰場……公元204年,在韓信滅了魏王豹,又平定了代國後,劉邦便將他的精兵調走與項羽交鋒。10月,韓信統率3萬新兵東進擊趙,趙王歇聞訊即遣陳余率兵20萬集結井陘口(太行山著名關隘)防守……謀士李左車曾建議防守以拖垮韓信,但剛愎自用的陳余並未採納……韓信見趙有輕敵情緒,便決定出奇制勝,他先挑選2千輕騎潛伏在趙營側翼,接著命1萬人乘夜色偷偷越過井陘口,到綿蔓水東岸「背水」列陣,此舉更增長了趙軍的輕敵情緒……決戰之日,韓信先親率漢軍出擊,敵果然離營迎戰,在拼殺一陣後,韓信佯裝敗退,與「背水陣」匯合,陳余、趙王歇遂揮軍追擊,猛攻背水陣,但以無路可退的漢軍拚死抵抗,結果趙軍久攻不克,只好退兵,但此時趙營早已被韓信的2千輕騎佔領,趙軍頓時大亂,韓信當即指揮全線反擊……趙軍潰敗,陳余被殺,趙王歇被擒……至此,井陘之戰便以韓信的大獲全勝收場………
經典指數:9
3.赤壁之戰——以弱勝強,水戰、火攻之典範
主要相關人物:周瑜、曹操、黃蓋
在官渡勝利後不久,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但對於雄心勃勃的曹操來說當然遠遠不夠,為實現「天下混一」的偉業,公元208年7月,曹操親統大軍南下,在擊潰劉備後,不戰而降了劉琮(劉表次子)從而佔了荊州,至此兵力已達約23萬之眾……接二連三的勝利,使曹操未能聽取謀士賈詡鞏固修養的建議,而決定繼續攻吳……此時,在魯肅、諸葛亮的努力下,孫、劉聯盟形成,同時在周瑜等力排張昭為代表的投降主張下,10月,孫權命周瑜統率精兵3萬,先與劉備會師,而後繼續進發,在赤壁與曹操打了個遭遇戰,使曹軍受挫,退回長江北岸,隔江對峙形成……不久,周瑜利用曹操輕敵的弱點,先讓大將黃蓋「苦肉計」詐降,接著,在東南風大作之夜,令黃蓋以前往投降為名,率數十艘裝滿易燃物的艦船,直沖曹軍水寨,等曹操看見一個個火球沖來,阻止已為時已晚,加上曹軍的船隻均用鐵鏈連接,無法躲避,結果霎時便一片火海……此時,孫、劉聯軍全線出擊,一舉擊潰了已亂作一團的曹操大軍,也擊潰了曹操統一中國的夢想。接著,在孫、劉聯軍的窮追猛打下,曹操勉強逃回了北方……此戰後不久,三足鼎立之勢形成了………
經典指數:9.5
2.桂陵、馬陵之戰——「圍魏救趙」、「避實就虛」、「減灶誘敵」……,智謀的精彩對決
主要相關人物:孫臏、田忌、龐涓
戰國中期,魏國在李悝、吳起等賢士推行的改革下,逐漸強大起來,魏惠王繼位後更是積極推行擴張政策,這當然損害了其它大國的利益,矛盾激化……公元前356年,趙國與宋結好,這引來齊惠王的不滿。公元前354年,趙攻打依附魏的衛國,迫使其臣服,於是魏便以此為借口,出兵包圍了趙國都邯鄲……鑒於局勢危急,趙遂於公元前353年向齊求援(齊、趙有同盟關系),齊王聽從段干朋的建議,先只用少量兵攻魏的襄陵,牽制敵軍,坐山觀虎鬥……其間,由於魏樹敵太多,各個大國也紛紛襲擾魏國邊境……在魏圍邯鄲一年有餘後,齊見時機成熟,遂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孫臏鑒於形勢,提出「批亢倒虛」、圍魏救趙之策,田忌虛心接受,向魏都大梁進軍……剛剛攻克邯鄲的魏軍見狀,不得不由龐涓率主力回救,而只留少量兵力守歷盡艱辛才得到的勝利果實……此時,齊軍早以等候在桂陵地區,魏軍由於長期征戰,加上長途跋涉,面對士氣旺盛的齊軍的截擊,完全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不僅遭到重創,連邯鄲也得而復失……魏國此戰慘敗後,仍有相當的實力。公元前342年,魏又發兵攻「兄弟之邦」——韓國(本是「晉」根生),弱小的韓國遂向齊求救,齊王聽取孫臏的建議,先口頭答應救韓,待兩敗俱傷時再出兵……魏雖受到竭力抵抗,但仍五戰五勝,此時韓再次向齊告急,齊威王見時機成熟,遂命田忌、孫臏率軍出擊……魏見齊又從中作梗,惱怒之餘便將兵鋒轉而指向齊國,魏王命太子申、龐涓領兵10萬,氣勢洶洶向齊軍殺來,孫臏見魏軍雖強悍但輕敵的弱點,便佯裝撤退,通過「減灶」迷惑誘敵,並在地勢險阻的馬陵布下了伏兵,一舉擊潰了魏軍……龐涓兵敗自殺,太子申被俘……從此,魏國開始陷入了衰落……
經典指數:10
1.柏舉之戰——「千里破楚、五戰入郢」,擊破強國的典範
主要相關人物:孫武、伍子胥、闔閭、囊瓦
春秋末期,南方的吳國在吳王闔閭勵精圖治,並大膽任用伍子胥、孫武等外來人才下,漸漸成為新興的強國,不可避免地與同是南方強國的楚國矛盾激化……早在公元前384年開始,兩國接連發生了10餘次戰爭,吳勝多負少,漸漸趨於主動地位,但驍勇善戰的楚國依然相當強大……公元512年,闔閭首次提出大舉攻楚,被孫武以時機不成熟為由勸阻,不過吳國高明之處在於,並不是坐等機會到來,而是主動創造機會,先是伐滅了楚國的附屬小國,接著又採用伍子胥的「疲楚誤楚」戰略,將軍隊分三支,輪番出擊,騷擾楚軍,不僅使楚軍疲於奔命,還麻痹了對手,使其以為只是「騷擾」而已,此舉實行了達6年之久……公元506年秋,楚攻蔡國,導致蔡和唐兩國與吳結盟,由於兩國位於楚的戰略要地,所以吳便在這年冬,闔閭與伍子胥、孫武等率傾國之兵3萬,在兩國同盟的幫助下順利「以迂為直」地突入楚國腹地,楚軍在囊瓦的率領下被動地倉促應戰,兩軍隔漢水對峙……貪功的囊瓦不等楚將沈尹戍軍到來,便擅自出擊。看到渡過漢水的楚軍,吳軍遂採取後退誘敵,並不時以小勝挫敵士氣,11月19日,吳軍終於在柏舉停住,列陣迎戰疲憊的楚軍,在闔閭弟弟夫概5千所部奮勇沖擊下,大勝楚軍。囊瓦棄軍逃跑……楚軍主力向西潰逃,吳遂實施追擊,並在柏舉西南的清發水,再次給予渡河逃命的楚軍以重創……接著又追上休息的敵軍殘部,再破之……並與回救的沈尹戍部遭遇,經過激烈的反復拼殺,終於再大破之,楚將沈尹戍戰死……至此,楚軍全線崩潰,吳軍便長驅直入,於11月29日,一舉攻克了楚都——郢……柏舉之戰便以吳的輝煌勝利落下了帷幕,同時也為吳的中原爭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典指數:10
『伍』 《長津湖》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長津湖》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月三日,我去到電影院觀看了紅色電影《長津湖》,非常感慨。
片頭我看著天空中一台台美國戰機,一顆顆炮彈降落在地面將周圍的人炸開十幾米遠…後來又看著我們的戰士一個個被炸得血肉模糊,有的甚至被炸成了兩半,熒幕前的我心也更著絞痛,尤其是「雷爹」犧牲的時候,我早已淚流滿面,那一刻,我終於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當時人們的苦難與悲傷,電影里每一個戰士的犧牲都讓我心如刀割!
在美國士兵大魚大肉的時候,我們的戰士在冰天雪地的險峻山峰上啃著被凍硬的土豆!埋伏在山上的戰士,早已成了人體冰塊。
為了人民,為了中國,戰士們是抱著必死的心去的,在犧牲為常事的戰場,卻有著戰士們對戰友的悲壯情感,有血的戰場上,還有淚。
觀看完影片後,我心中燃著一股痛恨卻又無處發泄,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我們無法完全斬斷與外國的聯系,但我們能做的也是應該做的,就是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不忘記那段黑暗艱苦的日子,用心紀念烈士!不過洋節!這便是最好的中國態度!
看了最近剛出的電影《長津湖》,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感慨萬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去進行一場守護正義的戰爭。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築起一道牆,阻隔美帝主義的侵略,保衛了中朝兩國的和平與安寧。
是戰爭無疑是殘酷的。《長津湖》里,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但他們仍舊堅持在抗戰的一線,只是因為那保家衛國的決心。電影中有一幕火車上路過長城的場景,而他們就是長城,用生命築起長城換來和平。
《長津湖》里,看到美國的飛機轟炸我們最可愛的人,看到我們最可愛的人不到最後不放棄,看到他們用盡一切力量去反抗美軍,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現在會是什麼樣。所以我們應該一直銘記他們,緬懷他們。
先輩們用鮮血寫下的歷史,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人們不會忘記,更不敢忘記。《長津湖》的上映讓人們對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了解,讓人們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更加珍惜。
惟願硝煙不會再彌漫,和平不會再消逝。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了《長津湖》這部電影。看完後,我的心情洶涌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長津湖》這部電影描述了抗美援朝時的故事,劇中有一句話對我觸動很深。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這一代不打這個勝仗,那麼我們的下一代也會接著打的。我覺得這種精神值得所有華夏兒女敬仰學習。還有那支悲壯的「冰雕連」,讓我瞬間淚流滿面,一直在腦海里揮之不去,沒有打不死的英雄,也沒有凍不死的英雄,但他們選擇了犧牲自己,保衛家園。
我國志願軍在缺吃少穿,物資裝備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冒著零下三四十度的極寒天氣,在荒山野嶺里艱苦奮斗,面對美軍先進的武器戰備和強大的空軍力量,絲毫不畏懼、頑強作戰,直到取得最終的勝利。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歷史的真實寫照,我們要時刻銘記,發憤圖強,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對得起英雄先輩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戰爭。
教師點評:文中你向我們講述了「長津湖」這部電影,但這不是你的目的。你是想藉助這部電影,引發一個話題—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的今天。敘述的清楚明白,最後「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發自內心地呼籲,真實感人。
今天是祖國母親七十二歲生日,媽媽帶我去看《長津湖》電影,她說:"這是一部介紹抗美援朝的電影,很多人看了以後都流下了眼淚。"我心想:這是什麼電影,看了還能讓人哭?
帶著心中的疑惑,我走進了電影院,觀看電影。當我看到了中國志願軍為了不讓敵軍發現,被導彈炸地血肉模糊。當我看到了冰雕連的中國志願軍們在零下四十度的天氣下為了不被敵軍發現,寧願被凍成冰雕。當我看到中國志願軍在槍林彈雨中浴血奮戰,含身忘死,為保衛國家而戰斗,我的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
看完電影,我百感交集。最為觸動我的是,先輩們說:「這一仗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太平盛世,我們要好好珍惜這美好時光,緬懷先輩。
《長津湖》這一部電影剛一出世,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這短短不到三個小時的電影時長,卻體現出了長津湖一戰的激烈與悲亡。
七連,第九軍團的精英連,任連長的伍千里更是第九軍團的戰斗英雄,伍萬里是伍千里和伍百里的哥哥,在一次戰斗中為掩護戰友而犧牲,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不久,飛機,坦克數量稀缺,而美軍卻將炮彈像扔垃圾一樣,隨意轟炸,坦克也是幾十輛幾十輛的出動,甚至還有像M1919A4這樣的重機槍,而中國只有日式99式和96式輕機槍,對於兩邊武器的懸殊,中國志願軍以大無畏精神打退了美軍,打破了麥克阿瑟「回家過年」的想法。
還有美國最精銳的王牌部隊「北極熊團」,一戰時打過納粹俄軍,二戰時打過日本,在經過一番激烈戰斗後,北極熊團被我軍全殲,這一場戰鬥成了為了模範戰斗。
最令人感動的,還是最後的那一幕,志願軍戰士在冰雪中以戰斗姿勢躺卧著,即使凍死在崗位上,我們也要堅持到最後,這就是抗美援朝精神,歷久而彌新。
在這最後時刻,讓我們永遠記住抗美援朝的英雄,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願他們望到後世盛況,印證了毛主席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的這句話而安息吧。
抗美援朝精神,歷久而彌新。
今天我和媽媽去看了《長津湖》,我們到了電影院,我讓媽媽買爆米花,媽媽二話不說就買了雙人套餐。我抱著兩杯可樂,媽媽抱著爆米花,通過檢票到一號廳去了。
不一會兒,電影開始了。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主人公是伍萬里和伍百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雪原上的冰雕連。戰爭發生在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底,正是朝鮮最寒冷的冬季,沒有棉服、衣著單薄的中國志願軍戰士們卻一動不動地趴在茫茫雪原之中,等待著戰斗指令,直到被凍成冰雕。撤退的美軍殘兵看到了被凍成冰雕的中國軍人後,驚呆了!美國將軍向凍成冰雕的中國軍人敬禮!中國志願軍戰士寧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護國家、人民安危的精神讓美軍肅然起敬。他們覺得永遠也打不敗中國,只好撤退了。
影片中有一個英雄說:「如果我們不打仗,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這一仗,為了下一代不打仗,我們一定要讓這仗取得勝利!」英雄們,謝謝你們!我們這一代沒有經歷戰爭,國家富強、社會安定。今天還是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呢!您們看見了嗎?
今天,爸爸帶我到電影院觀看了電影《長津湖》。
電影講述了志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電影看完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片段:一個是志願軍受到美國飛機轟炸時,雷公把美軍投下的標識彈抬到吉普車上,冒著危險把美國的飛機吸引走了,最終他犧牲了。伍千里把雷公從吉普車下拉出來的時候,雷公說:「好痛!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說完,他失去了生命。
還有一個片段是,美國軍隊在撤退的時候發現一隊志願軍戰士被凍成了冰雕,但他們死前還保留著戰斗的姿態。美軍的師長向他們行了軍禮,還說:「面對如此有決心的敵人,我們永遠無法戰勝」。
我們的先烈說:「這仗我們不打,就得我們的下一代去打」。革命烈士為了讓我們得到現在的幸福生活,願意犧牲自己,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他們。
昨天我去看了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講的.是抗美援朝的英雄們和美軍戰斗,因為那時候是新中國剛成立,美軍覺得我們這個國家很弱小,就想從朝鮮進攻,他們從朝鮮進攻的原因,是朝鮮離我們國家近,把朝鮮給佔領,之後就可以打中國了。當時美軍已經越過三八線了,到了鴨綠江,被中國志願軍給截下。
在長津湖一戰中,有一個連被稱為冰雕連,因為他們三天三夜都趴在雪地里一動不動,終於在第四天的時候美軍來了,在攻擊美軍的時候,有一個16歲的男孩兒,他的四肢已經被凍得沒有知覺了,怎麼也站不起來,他很痛苦不能親自去攻打敵人。當戰友們發現他的時候,他已經接近昏迷,戰友們迅速把他送到醫院治療。當他醒來看到自己四肢已沒的時候,痛哭了起來。他就是冰雕連的倖存者:周全弟。
電影裡面有一句讓我很感動的話:「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那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通過這部電影,我明白了我們如今的生活來之不易,是靠這些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通過知識和實踐讓自己變得強大,以後能幫助祖國變得更強大!
國慶假期,媽媽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長津湖。
電影講的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抗美援朝。此時電影院人山人海,座無虛席。我和媽媽直接被觀眾「擠」到了角落裡的座位上,看來,這部電影很受歡迎。現在來比一比美國軍隊和志願軍軍隊。當時,美國的鋼產量是中國的140倍,美國的戰斗機密密麻麻地在空中飛行,像一排排巨型的大雁,讓人看了膽戰心驚。坦克就很霸道了,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橫沖直撞,像一個個龐大的推土機。這么厲害的武器最終卻輸給了武器落後只有小米加步槍和幾十門大炮的中國志願軍。
電影中有不少讓我感動的畫面。比如,戰士們為了躲避美國的飛機,躺在死人堆中裝死人,不料美國的戰斗機在空中幾個來回找不到一個活人,竟然打賭比誰射擊的死人多,這下子可犧牲了不少戰士,真是令人又氣又恨。還有戰士們被凍成了「冰雕」,在雪地里一動不動。他們的臉上、眉毛上、帽檐上都是冰雪,直到生命結束的時候都依然保持著戰斗姿勢。
這部電影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感動、震撼人心。電影長津湖真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好電影。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長津湖》,看完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這是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很觸動。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不打這一仗,就要讓我們的下一代來打。」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再打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敬仰我們的烈士們。讓我影響深刻的是我們中國軍人在冰天雪地里吃土豆,挨餓受凍,而美國軍人在軍營里大口吃肉。在這樣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我們的中國軍人依然堅守陣地,抗戰到底。
讓我非常感動的是雷公勇敢地轉移標識彈,犧牲在敵人的炮火中。最後說著「我好疼,我要回家。」是怎樣的精神讓他義無反顧沖向戰場?
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一排排志願軍戰士在零下四十度的陣地上,保持著戰斗姿態成為了一個個永不傾倒的「冰雕」。
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如今的繁榮昌盛!我們要時刻銘記,永世不忘,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今天我在電影院觀看了電影長津湖,這個電影主要講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
電影開始,最開始的畫面是美軍在仁川登陸,拉開了朝鮮戰爭的序幕,之後是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
之後由吳京扮演角色伍千里和有易烊千璽扮演的伍萬里陸續出場隨著他們上了火車參加朝鮮戰爭電影正式開始。在途中伍千里他們乘坐的列車遇到了特殊情況只是停下了一會就受到了美軍的狂轟亂炸看到這,我心裡想;『革命先輩們在這種情況都能獲得勝利,真是太不容易了』。之後伍千里他們所在的部隊為了隱蔽就化整為零向長津湖集結。
在路途中,伍千里還率領他的七連配合友軍摧毀了敵人的信號塔。之後他們便隱藏在長津湖附近,直到他們發起總攻,其中還有一個片段,講述的是感恩節期間,美國士兵在軍營里吃烤雞,而志願軍戰士卻吃著凍乾的土豆,這體現了志願軍戰士們的辛苦。
最後,在總攻中,又有一個人為了掩護部隊犧牲了之後影片漸漸結束。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明白了革命先烈的辛苦與當今生活的來之不易,但就像楊根思烈士說的一樣;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今天,媽媽帶著我去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是《長津湖》。媽媽告訴我,這是一件真實的故事,是發生在中國抗美援朝的時候,一場真實的戰爭。
這是我第一次看,戰爭類的電影。他讓我太感動了,尤其看到我們的軍人從碎石路上穿過對岸的場景,看得我心裡既氣氛又難過。因為沒有別的路。戰士們只能一個個從碎石上穿過對岸。周圍沒有掩蓋物,美國的飛機從天空上飛過,戰士們趕緊躺下當死屍,可是這樣也沒有逃脫美國飛機的轟炸,好多戰士躺在那裡活生生地炸死。看得我心裡難過極了,看著那一個個美好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全場的人們都發出了「哎呀」
的聲音,我想這時候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
最精彩的一幕是我們的戰士接到命令和美國軍隊進行全力對抗的時候。雖然我們戰士們的武器和美國的坦克大炮沒法比,但是我們的戰士憑著頑強的毅力,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把美國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用無數先輩們的的鮮血換來的,他們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同時媽媽告訴我,我們要好好學習,只有我們的科技發達了,武器先進了,才不會受別的國家的欺負。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心裡有很多感想。這部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經典戰役——長津湖戰役。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陸戰一師潛到長津湖西側,這里有連綿起伏的萬重山。志願軍們清楚地知道,前方的美軍有數十萬人,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陸戰一師師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東側,陸軍第七師31團有4000人,陸戰一師的一團和五團共8000人,並且還有第一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但我方誌願軍,裝備不好,只能「硬打」。
長津湖這部影片,一部分是通過采訪當年作戰老兵的回憶還原出來的。志願軍當時沒有多少棉套,可能是老天爺也在作怪,夜晚最低的溫度竟低達零下40度,讓志願軍的戰斗雪上加霜。
電影里有句話我印象深刻:這場戰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正是先輩們的無畏奉獻,才讓我們有了美好的今天,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為中華復興而讀書!
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我還不是很清楚抗美援朝這場戰役,不清楚那時中國的實力與國情。但是這部《長津湖》不僅告訴了我答案,還給了我彷彿身臨其境的別樣體驗。
追求英雄意義的伍萬里在軍隊中逐漸由桀驁不馴轉變為成熟懂事;最有經驗知道哪裡有危險的雷公為替戰友取得生機,運走標識彈而在炮火中貢獻了自己最好的一份力;不求名利只求一腔為國熱血的毛岸英化名劉秘書戰斗在最前線,與重要戰略物資一同犧牲;退伍的指導員梅生帶著女兒的照片堅持歸隊,只為下一代更好的生活。
「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有的是軍人的榮耀!」、「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麼理由不去?」、「一個蛋從外面被敲開,註定會被吃掉。要是從裡面自己啄開,沒準是只鷹!」、「希望下一代,能夠生長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
各樣的身影不斷刺激著我的眼,不同的話語沖擊著我的心,熱淚止不住地在眼眶打轉,生在這樣的年代,我很慶幸,也很榮幸。
致敬!
10月3日,爸爸帶我去看了一個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名字叫《長津湖》。講的是1950年10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決定攻打朝鮮,朝鮮抵禦不住美國的強勢進攻,向中國發起求助。毛主席想美國再往前進攻就要跨過鴨綠江了,於是他下令志願軍抗美援朝,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最感動我的故事是講述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三位戰士先後參軍。偶然的機會哥哥發現弟弟伍萬里扔手榴彈扔的特別准,然後弟弟用他那精準的手法幫助團隊取得了戰役的勝利,炸毀敵方的信號塔。
隨後,美軍的北極熊團來支援。伍千里帶著大家去阻擊,這時敵方投下了一枚炸彈,參戰多年的老戰士雷公一眼認出這是一枚標識彈,他為了保護大家的安全把標識彈裝在車上帶到了敵方的坦克營,敵軍的飛機向標識彈轟炸,他和敵軍的坦克營同歸於盡,壯烈犧牲,許許多多的戰士也在戰爭中先後犧牲了。經過三年的艱苦戰斗終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影片中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很多,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要格外珍惜。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陸』 中國有哪些經典戰役
中國最經典戰役有哪些?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盤點中國十大最經典戰役
1.前213年,秦始皇遣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
前213年,秦始皇遣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北渡黃河河套,進攻縱深達到今天的陰山河套以北,戈壁以南,秦大勝匈奴後,置九原郡,治所在今天的包頭。
從此,黃河河套地區,永歸中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後蒙恬在燕、趙、秦長城基礎上,修築了萬里長城,成為了此後2000年中國農業文明地域的基本邊界。
2.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漢車騎將軍衛青發動了進攻匈奴的河套戰役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漢車騎將軍衛青發動了進攻匈奴的河套戰役。大破匈奴,收復了被匈奴佔領的河套地區,漢武帝在河套建朔方郡,並建重鎮朔方城。再次確認了中國對於河套地區的統治。
3.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地區發動了兩次河西戰役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地區發動了兩次河西戰役,大破匈奴,一舉佔領匈奴最後的一塊膏腴之地――河西走廊,使匈奴人哀嘆:「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漢武帝在河西置張掖郡,並在今天的敦煌以西沙漠邊緣建長城和玉門關和陽關兩座雄關。從此河西走廊永歸中國,只是在唐中期後被吐蕃占據,明代退縮進了嘉峪關。對河西走廊的征服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征服,從此中國打開了中亞的大門。
4.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漢伏波將軍路博德在番禺大破南越
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漢伏波將軍路博德在番禺大破南越,滅南越,置南海(治所在今天廣州),交趾(治所在今天河內)等九郡,從此華南和越南北部納入中國版圖。(秦始皇首先開發五嶺之南,並置三郡,但南越很快獨立。)
5.東漢永元元年(89年),竇憲、耿秉,分三路進擊,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
東漢永元元年(89年),竇憲、耿秉,分三路進擊,大破北匈奴於稽落山。登燕然山(今蒙占杭愛山)刻石記功而還。東漢對北匈奴的攻擊十分堅決,但中國歷代實在無法佔領漠北之地,所以對領土擴張並無多大幫助。
東漢擊破北匈奴,反而為鮮卑的發展提供空間,使鮮卑成為此後中國的大患。
6.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兩路並發,發動了目的在於征服匈奴的漠北戰役
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兩路並發,發動了目的在於征服匈奴的漠北戰役。
衛青進攻縱深達到今天蒙古的杭愛山,小破匈奴。霍去病一路,覓得匈奴主力,大獲全勝。封狼居胥,並一直追擊匈奴殘部到了翰海(今天俄羅斯貝加爾湖)。這是中國中央政府軍隊空前絕後的大遠征。
本次戰役對擴張來說,意義並不顯著,漢無法長久佔領漠北的土地,漢軍退軍後,並沒有在那裡建行政建制,匈奴很快就重占漠北。
7.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左衛中郎將蘇定方引兵渡海,在熊津江(今韓國南部)口大敗百濟軍
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左衛中郎將蘇定方引兵渡海,在熊津江(今韓國南部)口大敗百濟軍,然後水陸並進,直趨百濟都城俱拔城(今韓國全州)。百濟傾國迎戰,仍被蘇定方大破,國王扶余義慈被迫率眾歸降,百濟遂滅。
8.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至和帝永元六年(94年),東漢假司馬班超率特種部隊
縱橫西域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至和帝永元六年(94年),東漢假司馬班超率特種部隊,縱橫西域,西域50餘國均納質歸附,其子班勇繼為西域長使,父子兩代使西域在東漢朝後對中國中央政府長期處於臣服狀態。
雖然沒有正式將西域收歸中國,但確認了西域在歷史上的中華屬國地位,這為此後西域納入中國版圖提供了歷史和理論的依據。
東漢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至和帝永元六年(94年),東漢假司馬班超率特種部隊,縱橫西域,西域50餘國均納質歸附,其子班勇繼為西域長使,父子兩代使西域在東漢朝後對中國中央政府長期處於臣服狀態。
雖然沒有正式將西域收歸中國,但確認了西域在歷史上的中華屬國地位,這為此後西域納入中國版圖提供了歷史和理論的依據。
9.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樓船將軍楊仆、左將軍荀彘分率水陸軍兩路進擊衛氏朝鮮
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樓船將軍楊仆、左將軍荀彘分率水陸軍兩路進擊衛氏朝鮮,前108年,衛氏朝鮮降。
漢置遼東郡(今天遼東半島),玄菟郡(今遼寧東北,北朝鮮),樂郎郡(今平壤),真番郡(今韓國北部),臨屯郡(今韓國東北)五郡,充分說明了遼東和朝鮮半島北部自古以來是中國的領土。
漢武帝對中國版圖的貢獻,在中國歷史上無人能出其右,他鞏固了河套,向北向西佔領了漠南,河西走廊,青海。向南納入了華南,越南北部,開發了西南。向東佔領了遼東和朝鮮北部。
在這些新征服的領土中,除了朝鮮北部和越南北部,都成為了中華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0.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率軍進攻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部
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右屯衛將軍蘇定方率軍進攻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部,在金牙山(今中亞塔什干),大破西突厥沙缽羅可汗
『柒』 長津湖電影的觀後感300字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長津湖電影的觀後感300字(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慶節假期,我和媽媽到宇龍廣場好萊塢電影院,觀看了最近非常火的愛國電影《長津湖》。好多感人的畫面讓我淚流滿面。
影片講述了,中華兒女為了保家衛國,在冰天雪地中和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戰斗中,志願軍戰士一次次和死神擦肩而過,也有好多戰士犧牲在戰場上。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氣中,戰士們每天只能吃一個凍土豆,敵人卻在吃烤肉,戰爭多麼艱苦啊!聽媽媽說:「抗美援朝,是我國對抗外敵入侵的最偉大的戰爭之一」,在極度嚴寒的條件下,戰士們缺衣少食,武器簡陋,卻打敗了有飛機坦克的美軍。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的安定生活。頓時,我熱淚盈眶。
最後一個場景是在美國軍撤退的時候,蹲守在1100米高地的志願軍們被凍成了冰雕!他們的姿勢一直保持著隨時戰斗的狀態,這一幕幕場景讓我了解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
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是:「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未來讓他們不打仗!」
我們一定要了解歷史,銘記歷史。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祖國繁榮富強了,就沒有人敢欺負我們了!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心裡有很多感想。這部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經典戰役——長津湖戰役。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陸戰一師潛到長津湖西側,這里有連綿起伏的萬重山。志願軍們清楚地知道,前方的美軍有數十萬人,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陸戰一師師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東側,陸軍第七師31團有4000人,陸戰一師的一團和五團共8000人,並且還有第一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但我方誌願軍,裝備不好,只能「硬打」。
長津湖這部影片,一部分是通過采訪當年作戰老兵的回憶還原出來的。志願軍當時沒有多少棉套,可能是老天爺也在作怪,夜晚最低的溫度竟低達零下40度,讓志願軍的戰斗雪上加霜。
電影里有句話我印象深刻:這場戰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正是先輩們的無畏奉獻,才讓我們有了美好的今天,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為中華復興而讀書!
今天晚上,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長津湖》,看完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這是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很觸動。他是這樣說的「如果我們不打這一仗,就要讓我們的下一代來打。」我們把該打的仗都打了,我們的後代就不用再打了。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敬仰我們的烈士們。讓我影響深刻的是我們中國軍人在冰天雪地里吃土豆,挨餓受凍,而美國軍人在軍營里大口吃肉。在這樣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我們的中國軍人依然堅守陣地,抗戰到底。
讓我非常感動的是雷公勇敢地轉移標識彈,犧牲在敵人的炮火中。最後說著「我好疼,我要回家。」是怎樣的精神讓他義無反顧沖向戰場?
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是一排排志願軍戰士在零下四十度的陣地上,保持著戰斗姿態成為了一個個永不傾倒的「冰雕」。
沒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就沒有如今的繁榮昌盛!我們要時刻銘記,永世不忘,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相信大家對抗美援朝戰爭並不陌生,它是立國之戰,最近上映一部抗美援朝的電影——《長津湖》。我看了後,深有感觸。
本部電影以長津湖戰役為背景,1950年,中國志願軍第9兵團與美軍陸戰一師展開了激烈的戰斗,1950年11月27日,志願軍發起總攻,摧毀了下碣隅機場,打敗了如神聖般的陸戰一師。
我認為最感人的一個片段是志願軍們攻打下碣隅機場。1950年11月27日,六個兵團發起總攻,前期非常順利,戰士們奮勇殺敵,但後期敵人反應過來,所有重火力上陣,志願軍們屍橫遍野,慘不忍睹。有些戰士不惜用自己的生命炸掉無堅不摧的坦克,這一幕幕讓人無比心痛。我想說一個人,他的名字叫雷睢生,他是第七穿插連的第十六名戰士。當時在打掃戰場時,美軍的一架偵察機投下了一枚標識彈,美軍看到標識彈後,便在下碣隅機場上空進行了炮火攻擊,雷排長把標識彈撥出,放在一輛軍用皮卡上,然後往下碣隅機場外移動,可惜,炮彈打中了雷排長駕駛的車,雷排長這種犧牲自己、救下團體的精神讓我佩服。
志願軍們也是血肉之軀,他們也是爹娘生的,他們把生命置後,把祖國放在第一。看到志願軍們被炮火轟擊時,我眼淚不由自主地從眼眶裡流出來了,志願軍們「擒龍要下海,打虎要上山」的勇氣與自我犧牲的精神讓我欽佩,他們真是太偉大了!
我想到了我們能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一切都離不開先輩們自我犧牲的精神。安息吧!先輩們,你們沒有完成的使命,讓我們幫你們完成吧!
聽說新上映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長津湖》。於是,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
長津湖這部電影講的是我國志願軍們與美國兵在長津湖作戰的故事,是抗美援朝非常重要的一場戰斗。「時間就是生命!」「這場仗如果我們不打,我們下一代人就得打。」「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活在一個沒有硝煙的年代。」……雖然能記住的不多,但每一句都讓我淚流滿面。
我國志願軍為了和可惡的美國兵作戰,不顧一切地戰斗。不顧自己的安危,不顧自己嬌弱的身體,最後才圓滿完成任務。我印象最深的畫面是:我國志願軍們在聖誕節啃冰冷的土豆,而可惡的美兵卻在喝大酒,吃大肉,真是明顯的.對比啊!
我忘不了戰士們啃冰土豆的景象,忘不了戰場上子彈和大炮的聲響,忘不了雪堆上一個個「寒冰雕像」。當美國司令看到冰雕時,感嘆道:「我們的敵人竟然有如此強大的決心,我們永遠戰勝不了。」我們志願軍沒有飛機也沒有坦克,但有一顆堅定的決心!
聽爸爸說,我的太爺爺當年也參加了抗美援朝,歷史上的戰斗比電影拍的更慘烈。今天的我生活在和平時代來之不易,都是英雄們的鮮血換來的!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要不是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國慶節是慶祝新中國誕生的節日,每逢國慶,有的人去旅遊,有的人回老家,今年國慶我看了一部和抗美援朝有關的電影《長津湖》。
這部電影講述了鴨綠江邊一戶漁獵家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戰死了,老二當上了連長,老三在家打魚。老二伍千里是解放軍戰士,開國大典後本以為沒仗打了,於是就去探家。不料凌晨接到通知緊急集合,伍千里便准備回部隊。臨走前,弟弟伍萬里也想跟著二哥去,二哥沒答應。而他不知怎麼的,自己混進了七連。兄弟倆在戰場配合默契,奮勇殺敵。天氣非常寒冷,但大家仍然樂觀積極。為了鼓舞士氣,大家還常常互相開個玩笑,活躍氣氛。
最令人感動的是,潛伏部隊為了不讓敵人發現,埋伏在雪堆里一動也不動,最後全部活活凍死在雪裡。他們保家衛國的精神,就連美國軍官也被深深打動。美軍打掃戰場時,發現了他們。一位美國軍官看到他們,心裡既感慨又敬佩。他對中國凍死的戰士們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最終,美軍在停戰協議中簽字,中國軍人高呼勝利。
這部電影不僅給觀眾們呈現出戰場的艱苦,場面的宏大以及美軍的先進,更加突出了中國志願軍樂觀、積極的態度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這是我感到最有價值的一次觀景,它告訴了我們:銘記歷史,居安思危,珍惜現在我們擁有的一切。如果不是前輩們為我們這一代流血犧牲,我們現在可能仍遭受外來侵略者蹂躪。志願軍戰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長津湖》這部電影,是我從開始到結束一直眼含熱淚看完的,記得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旁白就是「我們永遠不可能戰勝這樣的軍隊」,這是美軍師長史密斯在撤退途中看到了中國戰士的冰雪豐碑有感而發的。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團的記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
看完這部影片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現在的盛世太平和美好的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和共產黨人浴血奮戰、歷經艱難萬險,用自己的青春、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我們生長在幸福的和平年代,要倍加珍惜當下的生活,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要以先輩們的革命精神激勵自己,不忘初心,堅定信念,為企業發展奉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和媽媽共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戰爭歷史影片,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當年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的艱難和困苦。
雪地里埋伏,死傷慘重,血肉模糊,屍體被炸的滿天飛,就這樣他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
慘烈的戰斗,無數的無名英雄倒下了。在那麼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吃著冷冰冰堅硬的熟土豆,穿著薄薄的破棉衣,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我們的戰士也毫不畏懼。再看看那些美國大兵他們還喝咖啡、吃肉、吃罐頭、吃巧克力,穿著很保暖的衣服,用著先進的武器對付我們的戰士,就這樣他們狂妄計劃著要鏟除我們,萬萬沒有想到我們的戰士是那麼的勇敢、強大、戰無不勝。
我們的戰士憑著驚人的執著精神,以及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於斗爭的奮斗精神,讓美國大兵鬥志全無,他們也佩服我們的戰鬥力,還向我們的戰士敬禮,這更證明了我們的戰斗精神是多麼的偉大。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我們勝利了。
『捌』 《長津湖》的電影觀後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獲與付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關於《長津湖》的電影觀後感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心裡有很多感想。這部電影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經典戰役——長津湖戰役。故事的背景是在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時,陸戰一師潛到長津湖西側,這里有連綿起伏的萬重山。志願軍們清楚地知道,前方的美軍有數十萬人,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裝備——陸戰一師師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東側,陸軍第七師31團有4000人,陸戰一師的一團和五團共8000人,並且還有第一航空聯隊的空中支援。但我方誌願軍,裝備不好,只能「硬打」。
長津湖這部影片,一部分是通過采訪當年作戰老兵的回憶還原出來的。志願軍當時沒有多少棉套,可能是老天爺也在作怪,夜晚最低的溫度竟低達零下40度,讓志願軍的戰斗雪上加霜。
電影里有句話我印象深刻:這場戰如果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打。正是先輩們的無畏奉獻,才讓我們有了美好的今天,我們更要好好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奮斗,為中華復興而讀書!
離開電影院後,我的心情依然澎湃,不能平靜。熒幕前抗美援朝的中國志願軍們的戰斗畫面依然讓我熱血沸騰。我深感即使現在的我們沒有被敵人殘酷對待,也不能替曾經身披戰衣的英雄戰士們去原諒。我們更不能忘記,我們現在的歲月靜好,是先輩們替我們負重前行。
你們吃過零下40度的土豆嗎?你們被土豆「嘎嘣」斷過牙齒嗎?你能想像,卧在冰雪下,靠凍土豆果腹的悲壯嗎?看完影片,豐衣足食下的我們,應該為浪費糧食而覺得羞愧。
兩軍交戰前,是美軍感恩節前夕。一邊零下40度,中國志願軍貼著峭壁,小心翼翼地從懷里掏出冰凍但不至於硬得吃不下口的黑土豆果腹;另一邊,美國兵不只是帶著坦克、轟炸機、炮彈來中國的領土,他們甚至打戰都不忘帶上火雞、培根、咖啡、高脂肪的餅干巧克力和各類罐頭……就是這樣,美軍還抱怨著天氣過於寒冷。如果不是看了歷史的資料,你都不相信,這樣諷刺鮮明對比的畫面,竟然是真實的。
但是這樣艱苦的戰斗環境,依然不能壓住我們決心戰勝,趕走美軍的氣勢。畢竟,我們的英雄是坦克、轟炸機等那些先進武器都不能讓我們退縮的軍隊。對於只想舒服打戰的美國軍隊來說,他們當然不能理解「沒有凍不死的英雄,更沒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軍人的榮耀。」
其實,印象深刻的還有影片里的一句話:「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革命烈士們用一拳拳的生命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他們為我們鋪下的和平道路上,我們新一代的少年們定要好好學習,不忘歷史,勵志前行,壯大祖國的未來。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一年一度的國慶節如期而至,祖國母親迎來了她的第72個生日,全國上下舉國歡慶慶祝這個不平凡的日子。
馬路兩旁張燈結綵,各處擺放著鮮花,給這節日裝點著歡樂,充滿了祥和的氣氛。當看到那一面面飄揚的五星紅旗,不禁讓我想起了媽媽帶我去看的電影《長津湖》。
電影《長津湖》講述了一個中國志願軍連隊在極度嚴酷環境下堅守陣地奮勇殺敵,為長津湖戰役勝利做出重要貢獻的感人的歷史故事。當面對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國軍隊時,我們的戰士用血肉之軀戰勝堅硬的飛機和坦克,我們的戰士擁有的是鋼鐵般誓死保家衛國的意志。
我們在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應銘記歷史,不忘先烈。吾輩生於盛世,亦當不負盛世!
今天,媽媽帶著我去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是《長津湖》。媽媽告訴我,這是一件真實的故事,是發生在中國抗美援朝的時候,一場真實的戰爭。
這是我第一次看,戰爭類的電影。他讓我太感動了,尤其看到我們的軍人從碎石路上穿過對岸的場景,看得我心裡既氣氛又難過。因為沒有別的路。戰士們只能一個個從碎石上穿過對岸。周圍沒有掩蓋物,美國的飛機從天空上飛過,戰士們趕緊躺下當死屍,可是這樣也沒有逃脫美國飛機的轟炸,好多戰士躺在那裡活生生地炸死。看得我心裡難過極了,看著那一個個美好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全場的人們都發出了「哎呀」
的聲音,我想這時候大家的心情是一樣的。
最精彩的一幕是我們的戰士接到命令和美國軍隊進行全力對抗的時候。雖然我們戰士們的武器和美國的坦克大炮沒法比,但是我們的戰士憑著頑強的毅力,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把美國人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用無數先輩們的的鮮血換來的,他們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同時媽媽告訴我,我們要好好學習,只有我們的科技發達了,武器先進了,才不會受別的國家的欺負。
10月3日,爸爸帶我去看了一個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名字叫《長津湖》。講的是1950年10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決定攻打朝鮮,朝鮮抵禦不住美國的強勢進攻,向中國發起求助。毛主席想美國再往前進攻就要跨過鴨綠江了,於是他下令志願軍抗美援朝,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最感動我的故事是講述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三位戰士先後參軍。偶然的機會哥哥發現弟弟伍萬里扔手榴彈扔的特別准,然後弟弟用他那精準的手法幫助團隊取得了戰役的勝利,炸毀敵方的信號塔。
隨後,美軍的北極熊團來支援。伍千里帶著大家去阻擊,這時敵方投下了一枚炸彈,參戰多年的老戰士雷公一眼認出這是一枚標識彈,他為了保護大家的安全把標識彈裝在車上帶到了敵方的坦克營,敵軍的飛機向標識彈轟炸,他和敵軍的坦克營同歸於盡,壯烈犧牲,許許多多的戰士也在戰爭中先後犧牲了。經過三年的艱苦戰斗終於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影片中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很多,革命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我們要格外珍惜。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
7天長假馬上就要結束了,今天是最後一天,我從南縣回來,媽媽帶我去看了電影《長津湖》。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的第2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的戰役。
長津湖戰役描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三個軍,在艱苦的條件下與世界武器裝備一流的美軍第十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的直接較量。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飢寒交迫的環境下,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一路追擊,奮勇殺敵,最終扭轉了戰場態勢,為長津湖戰役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的感人歷史故事。
在觀看的過程中有很多非常震撼、非常感人的場面和片段,比如志願軍在坦克火炮及槍林彈雨中冒死炸毀美軍信號站的場面和雷公一個人開著吉普車載著標識彈,敵軍的戰火不斷往他周圍轟炸,他的臉被燒焦,手不斷顫抖時,大家都淚目了,這些情節讓我記憶猶新。
最後我感受到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是老一輩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
『玖』 《長津湖》電影簡介是什麼
《長津湖》這部電影主要講出了抗美援朝的戰疫故事,所以說這也是讓大家特別的感動。有很多的人在看到這部電影之後也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大家也都覺得這個故事的背景非常的好。這個電影也都是非常的優秀,而且裡面的演員也都特別的敬業。很多人也都非常的喜歡裡面的演員,因為演員也是付出了自己的努力。這部電影也是更好的講述了抗美援朝的故事,也是講述了志願軍聯隊在極度嚴酷的環境下堅守陣地。
覺得電影情節很感人
《長津湖》這部電影也是很好的講出了這些故事,所以說大家在看完之後也覺得特別的感人。希望每一個人也都能夠很好的看待這些先烈戰士,因為有了他們的存在,所以大家才能夠有如今幸福安康的生活。很多人也都覺得這些先烈戰士非常的勇敢,他們也是站在了保衛國家的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