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魯迅有哪些作品被拍成電影
❷ 與魯迅有關的影視作品
1,《魯迅之路》
《魯迅之路》是1999年上映的中國紀錄影片,由余紀導演。《魯迅之路》全方位、多側面地反映了魯迅這位歷史巨人和文壇巨人的生平、歷史功績和文學成就,用大量的歷史資料鏡頭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不朽精神,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好教材。
2,《祥林嫂》
《祥林嫂》是1978年袁雪芬主演越劇故事片。主要講述善良、勤勞、朴實的農婦祥林嫂,丈夫早亡,與婆婆相依為命。因受生活和重債逼迫及為小叔成親,在衛老二的慫恿策劃下,婆婆准備將祥林嫂賣給山裡賀老六為妻。祥林嫂得知, 悲痛欲絕,連夜逃走。祥林嫂來到魯鎮,經人介紹,到地主魯四老爺家做幫工。
3,《延安鋤奸》
《延安鋤奸》是由林楠執導,張法純編劇,郭鐵城、陳紫函、張帆和王奎榮等主演的電視劇。該劇以抗戰時期的延安為背景展開一系列抗戰鋤奸的故事,並已於2009年3月25日在沈陽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
4,《魯迅》
《魯迅》是丁蔭楠執導的一部劇情片,濮存昕、張瑜、夏志卿、湯傑等主演。影片講述了魯迅最後3年的生活,在這3年中,3場死亡成了一個內在結構:楊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與魯迅之死,其中夾敘了與瞿秋白交往、參加楊杏佛追悼會、與蕭紅和蕭軍會面等事件的故事,於2005年上映。
5,《葯》
《葯》是1981年上映的中國電影,由呂紹連導演。梁音,陳國軍,陳琦等人主演。《葯》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講述清朝末年,統治階級為維護其搖搖欲墜的統治,瘋狂鎮壓革命。他們押解革命黨人遊街示眾,企圖殺一儆百。
坐落在小鎮臨街的華老栓茶館的門前,一群清朝的遺老遺少們,看著沒留辮子的囚犯,齊聲斥責這些「孫中山的同夥」是「奸黨逆賊」。革命者夏瑜聽了他們的一派胡言,無比憤慨。教書先生夏瑜家中只有寡母夏四奶奶,他們子孝母賢,過著清貧的生活。
❸ 關於魯迅的電視劇或電影有哪些
關於魯迅的電視劇或電影有《魯迅》。
《魯迅》是丁蔭楠執導的一部劇情片,濮存昕、張瑜、夏志卿、湯傑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魯迅最後3年的生活,在這3年中,3場死亡成了一個內在結構:楊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與魯迅之死,其中夾敘了與瞿秋白交往、參加楊杏佛追悼會、與蕭紅和蕭軍會面等事件的故事,於2005年上映。
(3)魯迅十大經典電影作品擴展閱讀
《魯迅》幕後製作:《魯迅》由現實與夢境兩部分虛實結合而成。影片選取了魯迅最後3年的生活,在這3年中,3場死亡成了一個內在結構:楊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與魯迅之死,其中夾敘了與瞿秋白交往、參加楊杏佛追悼會、與蕭紅和蕭軍會面等事件,這是影片「實」的部分。
在這部分中,魯迅的生活情景以真實為前提,無論是服裝、道具還是群眾演員的發型,影片均自然再現了上世紀30年代上海的真實情景。
求真求實意味著要求形象的逼真。對濮存昕而言,像不像魯迅,這是開拍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沒試妝前,濮存昕自己也沒底,但當造型師將魯迅標志性的鬍子和頭發往濮存昕臉上一貼、把他的雙眼皮貼成斜三角的單眼皮、眼袋加厚眉骨墊高,將10套零部件分14個步驟進行組裝。
花了3個小時打造出來的「魯迅」一照鏡子,濮存昕的信心頓時有了。而影片中魯迅煙卷不離手、硬得豎起的頭發、愛好喝酒喝茶等諸多細節,拍攝前均曾經過仔細的考證。
❹ 關於魯迅先生的電影或電視劇有嗎
關於魯迅的電視劇或電影有《魯迅》。
《魯迅》是由丁蔭楠執導,濮存昕、張瑜、夏志卿、湯傑等主演的傳記片。該片於2005年9月9日上映。該片用散點透視的方法,把魯迅生命最後三年中的重要事件一一呈現,其中包括與瞿秋白的交往、參加楊杏佛的追悼會、與蕭紅蕭軍的會面等。
(4)魯迅十大經典電影作品擴展閱讀
《魯迅》由現實與夢境兩部分虛實結合而成。影片選取了魯迅最後3年的生活,在這3年中,3場死亡成了一個內在結構:楊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與魯迅之死,其中夾敘了與瞿秋白交往、參加楊杏佛追悼會、與蕭紅和蕭軍會面等事件,這是影片「實」的部分。
在這部分中,魯迅的生活情景以真實為前提,無論是服裝、道具還是群眾演員的發型,影片均自然再現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真實情景。
❺ 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 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哪些
1、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有很多,絕大部分都已經上映。
2、如:《阿Q正傳》、《葯》、《傷逝》、《祝福》、《祥林嫂》、《風雨故園》及未上映的《吶喊中國》、《故事新編》等影片。
3、魯迅作品改編的電影每次上映,都會引起國內外一致好評,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❻ 魯迅有哪些代表作
魯迅的代表作有《吶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華蓋集》等。
1、《吶喊》
《吶喊》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短篇小說集,收錄魯迅於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說,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小說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2、《彷徨》
《彷徨》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小說集,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後編入《魯迅全集》。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11篇小說。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前者以《祝福》和《示眾》為代表;後者以《在酒樓上》和《孤獨者》為代表。
3、《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現編入《魯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
4、《野草》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收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23篇,書前有《題辭》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現編入《魯迅全集》第1卷。
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後,繼續戰斗,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
5、《華蓋集》
《華蓋集》是1926年北新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收錄了魯迅在1925年間所寫的雜文三十一篇, 包括《咬文嚼字》《青年必讀書》《論辯的魂靈》《夏三蟲》《忽然想到》《我觀北大》《碎話》等。 在1926年由北新書局出版。現已編入《魯迅全集》第3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