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鴻門宴故事梗概
秦末,劉邦與項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隊,劉邦兵力雖不及項羽,但劉邦先破咸陽,項羽勃然大怒。正好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又派人在項羽面前說劉邦打算在關中稱王,項羽聽後更加憤怒,下令第二天一早讓兵士飽餐一頓,擊敗劉邦的軍隊。
劉邦從項羽的叔父項伯口中得知此事後,驚訝無比,劉邦兩手恭恭敬敬地給項伯捧上一杯酒,並拉攏項伯約為親家,說服了項伯,讓項伯答應為他在項羽面前說情,並允許讓劉邦第二天去謝罪項羽。
第二天的鴻門宴上,雖不乏美酒佳餚,但卻暗藏殺機。項羽的主要謀士范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范增起身,出去召來項庄,說:「君王為人心地不狠。你進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請求舞劍,趁機把劉邦殺死。否則,我們都將被他俘虜!」
項庄就進去敬酒。敬完酒,說:「軍營里沒有什麼可以作為娛樂的,就讓我舞劍吧。」項王說:「好。」項庄拔劍起舞,不料項伯也拔劍起舞,像鳥兒張開翅膀那樣用身體去掩護劉邦,項庄無法刺殺劉邦。
在危急關頭,劉邦部下樊噲帶劍擁盾闖入軍門,怒目直視項羽,項羽見此人氣度不凡,知道是劉邦的部下樊噲後,命令賞賜豬腿,又問能否再喝酒?
樊噲說:「我死都不怕,一杯酒有什麼可推辭的?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惟恐不能殺盡,懲罰人惟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項羽你曾和各位將士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咸陽的人封作王。』
現在劉邦先打敗秦軍,進了咸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霸上,等待大王您的到來。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您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將已亡秦朝的作為延續罷了。我認為大王不應該採取這種做法。」項王沒有回答。
坐了一會兒,劉邦起身上廁所,趁機把樊噲叫了出來。劉邦說:「現在出來,還沒有告辭,這該怎麼辦?」樊噲說:「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講大禮不必計較小的謙讓。現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告辭干什麼呢?」
於是就決定離去。劉邦給了張良一對玉璧,讓張良留下來道歉。劉邦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軍營,不過二十里罷了,估計我回到軍營里,你再進去。」
劉邦離去後,從小路回到軍營里。張良進去道歉,說:「劉邦不勝酒力,不能當面告辭。讓我奉上白璧一雙,拜兩拜敬獻給大王。」項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范增接過玉璧,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說:「唉!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劉邦。我們都要被他俘虜了!」而劉邦回到軍中,立刻殺了曹無傷。
(1)電影鴻門宴簡介擴展閱讀
賞析:
《鴻門宴》是《史記·項羽本紀》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片斷,它是項羽和劉邦在滅秦之後長達五年的斗爭的開端。雖是開端,卻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場斗爭的終結。
這樣說,是因為作者通過對這次宴會全過程(包括會前斗爭和會後餘波)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了項羽的悲劇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婦人之仁」。
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就必然以失敗告終。而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善於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從這段史實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
Ⅱ 鴻門宴的簡介 50字左右
《鴻門宴》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全文以劉邦赴項營請罪為核心,連同赴營以前和逃席以後分為三個部分,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終,按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形象生動鮮明,組織周密嚴謹,語言精練優美。
(2)電影鴻門宴簡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司馬遷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擔任太史令,從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創作《太史公書》(後來稱為《史記》)。後因向漢武帝為李陵戰敗投降匈奴之事辯護而被捕入獄並處以腐刑,在形體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創傷。出獄後任中書令,忍辱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大約在征和二年(前91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為《項羽本紀》。
項羽作為漢朝開創者劉邦的勁敵,曾與劉邦爭奪天下,漢朝歷代君主對項羽的態度多是貶大於褒。而司馬遷卻不同。正因為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和「愛奇」思想,不以成敗論英雄,才刻畫出具有鮮明個性的項羽形象。而鴻門宴是項羽一生成敗的一個重要節點,因此司馬遷濃墨重彩地再現了這一事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鴻門宴
Ⅲ 鴻門宴的內容簡介
劉邦大軍兵臨城下,秦王子嬰獻璽投降。隨著項羽率領的諸侯聯軍的到來,關中形勢變得錯綜復雜、波詭雲譎。子嬰不甘心秦國就此亡國,秘密召集關外的秦軍北疆兵團,企圖反攻關中;項羽與劉邦因為爭奪富饒、險要的關中而矛盾重重;另有一股神秘而強大的勢力在暗中行動,影響著關中局勢的變化,而操縱這股勢力的人是呂雉的父親、劉邦的岳父——呂公。他深不可測、神通廣大,隱秘的身世連呂雉都不知道。
在子嬰的挑撥和操縱下,劉、項矛盾激化,為了平息兵禍,劉邦冒險前往項羽駐兵之地——鴻門,名傳千古的鴻門宴開席了。呂公鼎力相助,奪回了被子嬰劫走的虞姬,平息了子嬰埋伏在民間的死士發動的叛亂,劉、項因此消除了誤會,鴻門宴沒有成為劉邦的斷頭台。
為了遏制劉邦這個勁敵,項羽將他分封到巴蜀。呂公和呂雉重返關東,准備策應劉邦反攻關中、奪取天下。
Ⅳ 暴風少年之鴻門宴的電影簡介
電影名稱:暴風少年之鴻門宴
導演:彭俊偉 李釗
類型:動作
影片地區:香港
影片語言:國語
Ⅳ 鴻門宴的內容簡介
《鴻門宴》——那些曾經在兩千多年前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以及他們演繹的一出出驚心動魄的歷史盡管已如過眼煙雲、灰飛煙滅,但是風雲際會的時代,在血與火的歷史長河遞變和歲月的沖刷下卻永遠不會稍減其震撼人心的魅力,給予後人以無窮的精神啟迪。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由上海三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斥資拍攝了21部以楚漢之爭為主線的數字電影,每部均以這一時期的成語和典故為題。現在電影已封機告竣,為全方位以各種形式向廣大的青少年讀者普及這段起伏曲折、扣人心弦的歷史,我們以電影為藍本,邀請了多位在文學界嶄露頭角的年輕新秀,以小說的形式配以電影劇照,重新演繹楚漢之爭時期風雲突變、高潮迭起的歷史畫面。我們將這套「大漢風電影小說系列」視作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文化工程,此舉對於豐富廣大青少年的歷史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將是不無裨益的。
編輯推薦
《鴻門宴》:
中國歷史上最驚險的酒局
根據同名電影改編
小說+電影劇照
重新演繹楚漢之爭時期風雲突變、高潮迭起的歷史畫面
立體式再現宏偉壯觀的戰爭場景、情意綿綿的兒女之情
閱讀提示
請將《鴻門宴》橫置,從後往前連續翻閱,
單頁邊口會呈現「項庄舞劍」的電影動態畫面
Ⅵ 鴻門宴的內容簡介
《鴻門宴》主要內容:在中國歷史上,酒,從來就不是單純的飲品。古往今來,多少故事在酒意朦朧中發生,多少陰謀在杯盞交錯間得逞。酒,甚至是中國文化中最具文化意義的單元——無論是在那暗藏危機的深宮大院,還是勾心鬥角的廟堂、身不由己的江湖,在各色酒局的勾兌之下,布營爭權、設局奪利、快意恩仇、謀財害命的故事才有了堂而皇之的舞台。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卻又就是請客吃飯,所以直到今天我們還會銘記那些「鴻門宴」與「杯酒釋兵權」之類的典故,並從中參悟政治哲學的深刻含義。
在中國歷史上,酒與政治有著天然的聯系。
酒是歷史上最常用的政治道具
歷史就是一場酒局,《鴻門宴》以此開始
Ⅶ 鴻門宴故事介紹,50字
鴻門宴,指在公元前206年於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認為間接促成項羽敗亡以及劉邦成功建立漢朝。後人也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詳細記述最早見於「史聖」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後衍生出大量的相關文學作品。
Ⅷ 鴻門宴故事梗概(300字)
《鴻門宴》是漢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史傳文,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後(公元前206年)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全文以劉邦赴項營請罪為核心,連同赴營以前和逃席以後分為三個部分,以曹無傷告密、項羽決定進攻始,以項羽受璧、曹無傷被誅終,按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能否安然逃席兩個問題逐層展開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形象生動鮮明,組織周密嚴謹,語言精練優美。
(8)電影鴻門宴簡介擴展閱讀
《鴻門宴》是中國兩千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被收入不同版本的高級中學語文教科書,一直作為中學生語文必讀篇目。後世還根據《鴻門宴》的故事情節衍生出大量的文學藝術作品或戲劇影視作品。
如唐王轂有《鴻門宴》詩:「寰海沸兮爭戰苦,風雲愁兮會龍虎。四百年漢欲開基,項庄一劍何虛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歸明主。項王足底踏漢土,席上相看渾未悟。」還有李仁港執導的電影《鴻門宴傳奇》以及王宏劍創作的油畫《楚漢相爭——鴻門宴》等。
Ⅸ 鴻門宴故事梗概
項羽大破秦軍後,聽說劉邦已出咸陽,非常惱火,就攻破函谷關,直抵新豐鴻門。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暗中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了,更加惱怒,決定第二天發兵攻打劉邦。
張良向劉邦分析,不宜和項羽硬拼,劉邦只得退出咸陽,回師霸上,更知道自己軍力不及於項羽四十萬大軍,劉邦更把在咸陽所得一切,原封不動的送到項羽營中,更說願讓項羽稱關中王。
范增已覺出劉邦必成大器,便命項羽設下「鴻門夜宴」,一心誅除劉邦,但此事為項伯知悉,項伯顧念和張良故人之情,向劉邦大軍報訊。劉邦知道這鴻門宴是去不得的凶險之地,但張良卻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得應約前往。
鴻門宴當日,范增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定要把劉邦人頭留下,誰知劉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項羽之怨恨,范增便再命「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一心要在席中把劉邦刺死,可是還是被項伯和樊噲給劉邦解了圍,劉邦終於更借往如廁而逃遁而去。回到軍中後立即將曹無傷誅殺。
(9)電影鴻門宴簡介擴展閱讀:
《鴻門宴》是《史記·項羽本紀》中一個相對獨立的片斷,它是項羽和劉邦在滅秦之後長達五年的斗爭的開端。雖是開端,卻在某種程度上預示了這場斗爭的終結。這樣說,是因為作者通過對這次宴會全過程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了項羽的悲劇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婦人之仁」。
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就必然以失敗告終。而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善於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從這段史實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
《鴻門宴》是中國兩千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被收入不同版本的高級中學語文教科書,一直作為中學生語文必讀篇目。後世還根據《鴻門宴》的故事情節衍生出大量的文學藝術或戲劇影視作品。如唐王轂有《鴻門宴》詩:「寰海沸兮爭戰苦,風雲愁兮會龍虎。
四百年漢欲開基,項庄一劍何虛舞。殊不知人心去暴秦,天意歸明主。項王足底踏漢土,席上相看渾未悟。」還有李仁港執導的電影《鴻門宴傳奇》以及王宏劍創作的油畫《楚漢相爭——鴻門宴》等。
Ⅹ 電影鴻門宴劇情解釋
秦末暴政,叛兵四起,天下大亂。項羽、劉邦雙雄爭霸。雙雄背後,原來另有一人操控全局,是在秦末復國的楚懷王,他暗施奸計誘項羽、劉邦相爭,自己想從中取利。不料項羽、劉邦雙雄比他強橫,反客為主。
楚懷王用計令項羽、劉邦相爭。項羽過於自信,先揮軍直搗秦軍主力,往戰秦最強大將章邯,然後計劃進攻咸陽。劉邦暗把兵馬西轉,直趨咸陽,秦皇子嬰出降。項羽破秦軍主力後,聞劉邦使詐,乘他不備,搶先入京。
劉邦急謀對策,他的第一謀士張良獻計,但項羽的首席謀士范增悉破其計。於是除項羽、劉邦兩大梟 雄爭霸外,當世兩大謀士亦轟然對決。項羽預備擺設鴻門宴,計劃必要時在宴上擊殺劉邦。鴻門宴中,項羽、劉邦雙雄對決,這場盛宴決定了日後誰是最終的王者。
(10)電影鴻門宴簡介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導演李仁港在拍攝的過程中,為了節省時間,自己常常靠咬麵包解決吃飯問題。
在片場拍攝時,黎明頂著高溫穿著一身厚重的戲服拍動作戲,有時甚至連續拍攝數個小時不間斷。直到換景導演宣布演員休息,他才會把戲服卸下。
為展現虞姬的多才多藝,第一次接觸琵琶的劉亦菲特意花時間去學習,並跟樂器老師交流。
馮紹峰表示與黃秋生、張涵予和黎明演出對手戲壓力挺大的,因此他利用拍戲的空擋向幾人偷師。
為了增加項羽的威嚴,導演給馮紹峰設計的衣服里三層外三層,將他包裹得嚴嚴實實,還要做打戲動作。幾條戲拍下來,馮紹峰已是汗流浹背。
由於拍攝時天氣炎熱,張涵予在片場走到哪裡都是茶杯不離手,利用喝花茶來降暑。
馮紹峰表示劉亦菲是第一個讓他在拍戲時覺得很溫暖的搭檔。拍戲時劉亦菲特別細心,她會問對方這樣可以嗎,而在此前一般是自己這樣詢問女演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