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經典電影分鏡頭腳本

經典電影分鏡頭腳本

發布時間:2023-01-07 07:42:33

『壹』 寫分鏡頭腳本

電影、電視節目分鏡頭腳本格式一般分為9個模塊,分別是 片名、 鏡號、景別、技巧、畫面內容、解說詞、音樂、音響、長度(秒) 等。

| 片名 | 鏡號 | 景別 | 技巧 | 內容 | 解說 | 音樂 | 長度 | 備注 |
| ----- | ------ |------ |

鏡號:每個鏡頭按順序的編號
景別:一般分為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和顯微等
技巧:包括鏡頭的運用—推、拉、搖、移、跟等,鏡頭的組合—淡出談入、切換、疊化等
畫面:詳細寫出畫面里場景的內容和變化,簡單的構圖等
解說:按照分鏡頭畫面的內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說為依據,把它寫得更加具體、形象
音樂:使用什麼音樂,應標明起始位置
音響:也稱為效果,它是用來創造畫面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如現場的環境聲、雷聲、雨聲、動物**等
長度:每個鏡頭的拍攝時間,以秒為單位

鏡頭語言的基本知識 **
一、電影、電視的景別
遠 景:深遠的鏡頭景觀,人物在畫面中只佔有很小位置。廣義的遠景基於景距的不同,又可分為大遠景、遠景、小遠景(一說為半遠景)三個層次
大全景:包含整個拍攝主體及周遭大環境的畫面,通常用來作影影視作品的環境介紹,因此被叫做最廣的鏡頭
全 景:攝取人物全身或較小場景全貌的影視畫面,相當於話劇、歌舞劇場「舞台框」內的景觀。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動作和所處的環境
小全景:演員「頂天立地」,處於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對完整的規格
中 景:俗稱「七分像」,指攝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鏡頭,或用來拍攝與此相當的場景的鏡頭,是表演性場面的常用景別
半身景:俗稱「半身像」,指從腰部到頭的景緻,也稱為「中近景」
近 景:指攝取
以上的影視畫面,有時也用於表現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 寫:指攝影、攝像機在很近距離內攝取對象。通常以人體肩部以上的頭像為取景參照,突出強調人體的某個局部,或相應的物件細節、景物細節等
大特寫:又稱「細部特寫」,指突出頭像的局部,或身體、物體的某一細部,如眉毛、眼睛、槍栓、板機等

二、攝影、攝像機的運動(拍攝方式)
推:即推拍、推鏡頭,指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前的運動拍攝,取景范圍由大變小,分快推、慢推、猛推,與變焦距推拍存在本質的區別
拉:被攝體不動,由拍攝機器作向後的拉攝運動,取景范圍由小變大,也可分為慢拉、快拉、猛拉
搖:指攝影、攝像機位置不動,機身依託於三角架上的底盤作上下、左右、旋轉等運動,使觀眾如同站在原地環顧、打量周圍的人或事物
移:又稱移動拍攝。從廣義說,運動拍攝的各種方式都為移動拍攝。但在通常的意義上,移動拍攝專指把攝影、攝像機安放在運載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動中拍攝對象。移拍與搖拍結合可以形成搖移拍攝方式
跟:指跟蹤拍攝。跟移是一種,還有跟搖、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將跟攝與拉、搖、移、升、降等20多種拍攝方法結合在一起,同時進行。總之,跟拍的手法靈活多樣,它使觀眾的眼睛始終盯牢在被跟攝人體、物體上
升:上升攝影、攝像
降:下降攝影、攝像
俯:俯拍,常用於宏觀地展現環境、場合的整體面貌
仰:仰拍,常帶有高大、庄嚴的意味
甩:甩鏡頭,也即掃搖鏡頭,指從一個被攝體甩向另一個被攝體,表現急劇的變化,作為場景變換的手段時不露剪輯的痕跡
懸:懸空拍攝,有時還包括空中拍攝。它有廣闊的表現力
空:亦稱空鏡頭、景物鏡頭,指沒有劇中角色(不管是人還是相關動物)的純景物鏡頭
切:轉換鏡頭的統稱。任何一個鏡頭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綜:指綜合拍攝,又稱綜合鏡頭
它是將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懸、空等拍攝方法中的幾種結合在一個鏡頭里進行拍攝
短:指短鏡頭。電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約合膠片15米以下的鏡頭;電視30秒(每秒25幀)、約合750幀以下的連續畫面
長:指長鏡頭。影視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連續畫面

三、影視的畫面處理技巧

淡入:又稱漸顯。指下一段戲的第一個鏡頭光度由零度逐漸增至正常的強度,有如舞台的「幕啟」
淡出:又稱漸隱。指上一段戲的最後一個鏡頭由正常的光度,逐漸變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
化:又稱 「溶」,是指前一個畫面剛剛消失,第二個畫面又同時涌現,二者是在「溶」的狀態下,完成畫面內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於時間轉換;②表現夢幻、想像、回憶;③表景物變幻莫測,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轉場,敘述順暢、光滑。化的過程通常有三秒鍾左右
疊:又稱「疊印」,是指前後畫面各自並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銀幕或熒屏上。它是通過分割畫面,表現人物的聯系、推動情節的發展等
劃:又稱「劃入劃出」。它不同於化、疊,而是以線條或用幾何圖形,如圓、菱、簾、三角、多角等形狀或方式,改變畫面內容的一種技巧。如用「圓」的方式又稱「圈入圈出」;「簾」又稱「簾入簾出」,即像卷簾子一樣,使鏡頭內容發生變化
劃:又稱「劃入劃出」。它不同於化、疊,而是以線條或用幾何圖形,如圓、菱、簾、三角、多角等形狀或方式,改變畫面內容的一種技巧。如用「圓」的方式又稱「圈入圈出」;「簾」又稱「簾入簾出」,即像卷簾子一樣,使鏡頭內容發生變化入畫:指角色進入拍攝機器的取景畫幅中,可以經由上、下、左、右等多個方向
出畫:指角色原在鏡頭中,由上、下、左、右離開拍攝畫面
定格:是指將電影膠片的某一格、電視畫面的某一幀,通過技術手段,增加若干格、幀相同的膠片或畫面,以達到影像處於靜止狀態的目的。通常,電影、電視畫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開始,由靜變動,最後以定格結束,由動變靜
倒正畫面:以銀幕或熒屏的橫向中心線為軸心,經過180°的翻轉,使原來的畫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
翻轉畫面:是以銀幕或熒屏的豎向中心線為軸線,使畫面經過180°的翻轉而消失,引出下一個鏡頭。一般表現新與舊、窮與富、喜與悲、今與昔的強烈對比
起幅:指攝影、攝像機開拍的第一個畫面
落幅:指攝影、攝像機停機前的最後一個畫面
閃回:影視中表現人物內心活動的一種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暫的畫面**某一場景,用以表現人物此時此刻的心理活動和感情起伏,手法極其簡潔明快。「閃回」的內容一般為過去出現的場景或已經發生的事情。如用於表現人物對未來或即將發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預感,則稱為「前閃」,它同「閃回」統稱為「閃念」

『貳』 分鏡頭腳本又稱為什麼

電影背後的魅力之了解分鏡頭
一、分鏡頭介紹
分鏡頭,即分鏡頭腳本,又稱攝制工作台本,"分鏡頭劇本"又稱"導演劇本"。也是將文字轉換成立體視聽形象的中間媒介。是導演將整個影片或電視片的文學內容分切成一系列可攝制的鏡頭的劇本,以供現場拍攝使用的工作劇本。

張藝謀導演《英雄》電影的部分分鏡頭腳本

二、分鏡頭的構成要素
分鏡頭腳本的主要任務是根據解說詞和電視文學腳本來設計相應畫面,配置音樂音響,把握片子的節奏和風格等。正規的分鏡頭腳本需要以下幾大要素(要素可根據自己的習慣刪減):

(1)鏡號:每個鏡頭按順序的編號;

(2)景別:一般分為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和顯微等;

(3)技巧:包括鏡頭的運用-推、拉、搖、移、跟等,鏡頭的組合-淡出談入、切換、疊化等;

(4)畫面:詳細寫出畫面里場景的內容和變化,簡單的構圖等;

(5)解說:按照分鏡頭畫面的內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說為依據,把它寫得更加具體、形象;

(6)音樂:使用什麼音樂,應標明起始位置;

(7)音響:也叫效果,它是用來創造畫面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如現場的環境聲、雷聲、雨聲、動物叫聲等;

(8)長度:每個鏡頭的拍攝時間,以秒為單位。

《劍三》開幕腳本

三、腳本的畫面處理技巧
腳本的好壞和繪畫能力沒關系,但是邏輯一定要清晰,下面是腳本的一些基本處理技巧。

腳本畫面的處理技巧距離我們並不遠,淡入、淡出、疊加等,一般的剪輯軟體中都會有這些功能,其實這些都屬於腳本的畫面處理技巧,只是比較初級,除去這些常見的,還包括,入畫、出畫、閃回等等……

電影的畫面處理技巧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過度」,而這個「過度」的加入直接讓幾張圖片和幾段文字的分鏡頭腳本具有了生命力,而拍攝者也正是看著這樣的腳本,心中才能流淌出運動的畫面。

四、分鏡頭腳本的手繪美感
手繪的腳本只能決定分鏡頭的美感,不能決定它的好壞。只要通過畫面銜接技巧和景別,讓畫面在腦中流淌起來就足夠了,再加上最早創作時那一閃而過的靈感,分鏡頭都能很好的將這些靈感保存,因此,在創作初期搞一個簡單的分鏡對後期的拍攝幫助會非常大。

『叄』 分鏡頭腳本的DV分鏡腳本

這里我們主要討論的DV劇情片的拍攝。我們需要擬出一個比較詳細的 故事大綱(也叫故事梗概)。於是我們正式進入——拍攝籌備階段: 我們需要著手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劇本的准備。故事大綱已經整理出來了,而作為主創人員的你對這個故事相當滿意,那麼我們開始把它修改成文學劇本。文學劇本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如畫面式、小說式等等。對於剛剛接觸DV電影的朋友,我們建議選擇這樣一種形式:
場景三
寢室,內,日。
姚安全走回寢室。樓道里提著各種各樣東西的學生來來往往。
姚安全用鑰匙打開寢室的門,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門後竄出一個女生,在他的臉上狠狠親了一下。
姚安全(猛地推開她):救命呀!
姍姍仔細看看姚安全,擦擦自己的嘴,姚安全也仔細看看姍姍,擦擦自己的臉,然後兩個人一起問:「你是誰?」兩個人都笑了,又一次一起說:「你先說。」
姚安全笑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姍姍:我來找人的。
姚安全:有用嘴來找人的嗎?(再次擦擦臉)肯定不是找我吧?
(DV電影《安全的氣球》片段)
這樣的格式,既分清楚了拍攝場景,比如地點和內景、外景;也分清楚了拍攝時間,比如日景、夜景、黎明、傍晚、雨景。人物的動作、表情和對話也一目瞭然,畫面感很強,對於下一步編寫 分鏡頭稿本幫助很大。 這是緊接著要做的工作。分鏡頭腳本通常由導演親自在文學劇本的基礎上改寫。所謂分鏡頭,我們簡單地理解,就是把文學劇本的內容全部改寫成鏡頭,用鏡頭的細節描述出來。這樣,在現場拍攝的時候,我們就不用對著文學劇本臨時來想怎麼拍攝,而只用查閱分鏡頭稿本,依照它的指示拍攝就可以了。
那麼,分鏡頭腳本該怎麼樣改寫呢?
場景1
1、(畫面淡入)全景 搖跟車來車往的大街夜景,一輛麵包車開著應急燈飛馳而過。
2、近景 麵包車內 警察甲開著車,右手夾著香煙。
3、特寫 一根警棍隨著汽車的顛簸而搖晃。 搖為近景秦揚坐在旁邊,臉色蒼白,頭發蓬亂,一言不發,神情麻木。
4、全景 麵包車轉了個彎,加速開過,應急燈閃爍。
5、中景 秦揚從麵包車往外看的主觀鏡頭,一家電器商城閃過。
(DV電影《破碎》片段)
這是一種簡化的形式,我們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更精緻的形式來描寫:
鏡號
景別
攝法
畫面內容
音響
音樂
動效
特技
65


鏡頭跟隨姚安全開門進寢室,一個黑影竄出來擋住鏡頭
同期聲
66


反打:從姚安全驚恐的臉拉開至和姍姍雙人景
同期聲
67

固定
姍姍仔細看看姚安全,擦擦自己的嘴
同期聲
68

固定
姚安全也仔細看看姍姍,擦擦自己的臉
同期聲
69

固定
雙人鏡頭:兩個人一起問:「你是誰?」兩個人都笑了,又一次一起說:「你先說。」
同期聲
70

固定
姚安全作了個「請」的手勢
同期聲
71

固定
姚安全過肩鏡頭:姍姍在寢室里走開了
姍姍:我來找人的。
同期聲
72

固定
姚安全反打
姚安全:有用嘴來找人的嗎?(再次擦擦臉)肯定不是找我吧?
同期聲
(DV電影《安全的氣球》片段)
這里,「音樂」指的是後期製作里的配樂;「動效」指的是後期製作時加入的動作的音效,像拳擊聲音、飛機聲音等等;「特技」是後期製作時用軟體加入的特技效果,像疊化、淡入淡出、劃像、變色、快慢動作等等。

『肆』 分鏡頭腳本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寫分鏡頭腳本?

編導大師姐
2019年10月20日

分鏡頭腳本是最實用的影視創作腳本,它是在文學腳本的基礎上運用蒙太奇思維和蒙太奇技巧進行再創作的腳本,即根據拍攝提綱或文學腳本,參照拍攝現場的實際情況,分隔場次或段落,並運用形象的對比、呼應、積累、暗示、並列、沖突等手段,來建構屏幕上的總體形象。分鏡頭腳本設計是從文字到影像的預演,是影視思維的具體呈現,是影視導演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

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目標

//

微電影作為影視創作的新類型,雖然具有「微投入」「微時長」「微周期」的創作特點,但它也必須符合影視創作的基本規律,在重要的工作環節上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對微電影製作團隊是影視藝術的初學者而言,他們的影視創作手段還未達到運用自如、得心應手的熟練程度,因此,分鏡頭腳本設計在其創作中的地位更為突出。

電影分鏡

分鏡頭腳本設計是導演確定影像風格、劃分段落和場次的創造性工作。導演依據文字腳本加工成分鏡頭腳本,不是對文字腳本進行簡單的圖解和翻譯,而是在文字腳本基礎上進行影視語言的再創造。因此,分鏡頭腳本設計的首要目標是將文字思維轉化為影視思維,構建影片的整體形象。

分鏡頭腳本是各工種之間協調合作的指導書。雖然分鏡頭腳本也是用文字書寫的,但它是可以在腦海里「放映」出來的影像,可在某種程度上展現視聽效果。分鏡頭腳本建構了未來屏幕上的總體形象,使抽象的文字表達變為具體的畫面、聲音、時長、場景等,是創作團隊內部溝通、交流的文本。因此,分鏡頭腳本設計的第二個目標是成為一份拍攝「說明書」,劇組各工種看了這份「說明書」之後,對自己的職責會有更清晰明了的認識。

//

分鏡頭腳本設計的任務

//

將文字腳本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可供拍攝的畫面鏡頭,用精練、具體的語言描述出要表現的畫面內容,必要時藉助圖形、符號表達,並按順序列出鏡頭的鏡號。確定每個鏡頭的拍攝方式,如固定鏡頭拍攝還是運動鏡頭拍攝,如果是運動鏡頭,則要標明攝影機的運動方式。



確定每個鏡頭的拍攝景別,如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

確定每個鏡頭的時長。排列組成鏡頭組,並說明鏡頭組接的技巧。

設計相應鏡頭組的人聲。故事類微電影設計相應鏡頭組的對白;紀實類微電影撰寫相應鏡頭組的解說詞。設計相應鏡頭組或段落的音樂與音響效果。

『伍』 如何製作影視拍攝的分鏡頭腳本

在影視作品的拍攝中我們會用到分鏡頭腳本,下面教大家如何製作影視拍攝的分鏡頭腳本。

『陸』 請問什麼是動畫分鏡頭腳本,什麼是電影分鏡頭腳本以及什麼是廣告分鏡頭腳本

【動畫分鏡頭】
http://wenku..com/view/d0d3c988680203d8ce2f2430.html

【電影分鏡頭腳本】

電影劇本為拍攝電影奠定了基礎,但它還不能直接用來進行拍攝,導演還要根據劇本內容和自己的總體構思,寫成分鏡頭劇本。

編寫電影分鏡頭劇本,是將文學形象變為銀幕形象的重要環節。分鏡頭劇本主要包括:鏡號、場景、景別、特技、鏡頭內容、音樂、音響等。這樣不僅把文學形象變為銀幕形象,而且賦予影片獨特的藝術風格。
另外,還有—種鏡頭紀錄本,又叫做「完成台本」。,它與分鏡頭劇本很相似,但性質卻不同,它主要是供給進行電影宣傳、評淪和研究工作人員參考,以及放映單位查對、修剪影片時使用。

蒙太奇

「蒙太奇」,是電影工作者從法國建築學上借用來的名詞,它的原意是:將建築上各種各樣的材料,根據一個總的計劃,分別加以處理,而把它們安裝在一起的意思。在電影中,將攝影機拍攝下來的鏡頭,按照生活、姜學的原則和劇本結構,原定的創作構思,把這許多外表不相連貫的、缺乏完整概念的各個鏡頭,創造性地組織起來,使它產生連貫、對比、聯想,襯托等作用,這就叫做「蒙太奇」,它能使觀眾得到一個明確,生動的印象和富有節奏感。

電影鏡頭

這里所講的電影鏡頭,主要是指鏡頭運動的方式,拍攝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內容而言。
電影鏡頭是多種多樣的,根據電影內容和表現人物性格的需要而使用不同的鏡頭。電影攝影機從開拍起到停止拍攝,這—段電影膠片叫做一個鏡頭。從第二次開拍到再停止就算第二個鏡頭。一般地來說,電影鏡頭有下列幾種:
(一)拉鏡頭:它的作用是為了讓觀眾在看清楚某一重點的基礎上,由點到面,認識人物和環境,局部和整體的關系。拉鏡頭使人產生寬廣舒展的感覺。例如,故事片《苦菜花》中的第一個鏡頭,首先出現的是一朵盛開的苦菜花的特寫鏡頭,然後又出現一隻小手伸入畫面採摘,但觀眾卻看不到人物,也不知道是準的手,這是鏡頭拉開了,觀眾才看到是曼子在欣喜地挖出苦菜花。這種拍攝方法,就叫做拉鏡頭。

(二)眼鏡頭:顧名思義,就是鏡頭始終是跟隨一個在行動中的表現對象進行拍攝,以便連續而詳細地表現他的活動情形,或在進行中的動作和衷情。

(三)搖鏡頭:這是指攝影機放在固定位置,向左右環顧,搖攝全景,或者跟著拍攝對象的移動進行搖攝。它常用於介紹環境或突出人物行動的意義和目的。

(四)推鏡頭:是指被攝人位置不動,只移動攝影機推成近景或特寫鏡頭。同一個鏡頭內容,緩慢地推近,給人以從容,舒展和細微的感受。快推則產生緊張,急促、慌亂的效果。推拍,可以引導觀眾更深刻地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加強氣氛的烘托。

(五)主觀鏡頭:是將電影的鏡頭當做劇中人物的眼睛來觀察和表達客觀事物的,它可以模擬感覺、渲染氣氛。主觀鏡頭比較普遍的是用來表現人物在特殊情況下的精神狀態,也常用來反映人物的幻覺,想像,這在電影中是經常出現的。同時,對於刻劃人物性格也有突出的作用。例如,故事片〈〈小花》的開頭,有一段小花尋找哥哥的回憶鏡頭,它先用奔跑的鏡頭,引出當年的小花,又用喊哥哥的聲音回到了現實,處理得自然流暢,產生較強的藝術效果。

(六)空鏡頭:這種鏡頭,以具體的視覺形象(即畫面)表明一定的時間、地點、沒有人物,沒有語言,只喪現具有一定寓意的自然景物和氣氛的場面。如山、水、海、青松、花草、白雲、月亮、飛鳥等。它是使電影富有詩情畫意的重要手段,從而造成寬廣,深邃的意境。

(七)俯仰鏡頭:俯仰鏡頭可分為俯鏡頭和仰鏡頭。俯鏡頭除鳥瞰全景之外,還可以表現陰郁、壓抑的感情,一般起貶意的作用。仰鏡頭為瞻仰景,在感情上起著褒意的作用。

(八)升降鏡頭:升降鏡頭一般用於大場面的拍攝,它能夠改變鏡頭視角和畫面空間,有助於戲劇氣氛和效果的渲染。例如,故事片《天山的紅花》中,當奧依古麗下了吉普車,走進群眾歡迎她的場面,就是攝影師在直升飛機上高俯拍攝的。這種拍攝方法渲染了氣氛,展示了廣闊的空間。

(九)綜合性鏡頭:綜合性鏡頭,指鏡頭的運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為了使電影更充分、更突出地表現某一情節,往往在一個電影鏡頭里,將推、拉、升、降、搖、移等鏡頭結合在一起使用。它為畫面造成正、側、仰、俯、平等各種不同的鏡頭角度,既能表現環境的全貌,又能表現某個特定人物的近景,以及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使電影更加富有表現力。所以,電影鏡頭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結合、交織在一起使用。這種鏡頭也稱為長鏡頭。

(十)變焦距鏡頭:它是指攝影機的位置不變,通過安裝在影機內的變焦距鏡頭的焦距變化,使拍攝對象在不改變與攝影機的距離的條例下,加速或勻速的拉遠或推近,造成一定的節奏

【廣告分鏡頭】
http://..com/question/50251217.html
1、影視廣告分鏡頭:指的是一條影視廣告從最初的抽象概念到變成一部電視廣告之間的橋梁,通常是以文字和平面相結合的方式出現。
2、影視廣告分鏡頭的地位和作用:影視廣告分鏡頭是導演攝制影視廣告的重要基礎。
3、分鏡頭的要求:分鏡頭必須用詳細的語言和畫面描述出影視廣告所需要的結果。
4、分鏡頭的構成元素:(1)描述畫面的文字;(2)鏡頭需要表現的主體;(3)要突出的配音、旁白或字幕;(4)需要渲染的氣氛;(5)畫面所佔用的時長。
5、分鏡頭的景別變化:根據畫面要強調的元素,確定是用全景、中景或近景及特寫。
6、拍攝角度:以人的視角及地平線來確定攝影機的位置,是平視、俯視還是仰視,如拍攝房地產通常用俯視的角度。
7、運動感與速度感:根據畫面的情節需要,確定拍攝主體是否運動或運動的速度,如汽車廣告中特別強調車輛的速度感。
8、專用形象色與慣用色的運用:體現廣告中商品及品牌的標准色及慣用色,將色彩貫穿到廣告中去,如麥當勞一直沿用紅、黃二色的標志,肯德基則一直沿用紅色。
9、聯想色的運用:和品牌相關的顏色也必須要注意運用如王老吉涼茶則一直用藍色來強調其產品降火的特性。
10、工具材料:創作分鏡頭需要有紙筆等工具,通常可用鋼筆淡彩,速度快,效率高,現在已有電腦畫稿。
11、作畫步驟:(1)了解分鏡頭文字內容;(2)確定拍攝主體形象;(3)確定拍攝角度;(4)根據文字描述畫出分鏡頭。
12、表現技巧:目前已有白描、卡通等方式進行演繹。
http://wenku..com/view/8df5b7eb998fcc22bcd10ddd.html

『柒』 如何寫分鏡頭腳本

問題一:分鏡頭腳本怎樣寫可以嗎? 這樣寫也是可以的,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配一些草圖在旁邊就更好了。

問題二:如何編寫電視分鏡頭腳本?分鏡頭腳本格式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景別,鏡頭運動,時間,鏡頭內容描述

問題三:怎麼把這一段話寫成分鏡頭腳本 這里一共提到三位導演,四位演員,七部影片。把預告片和全片都找出來。然後混合剪輯就可以了。其中在提到姜文、吳宇森、徐克的時候務必出現帶有導演名字或者影像的鏡頭。必要時可以從《讓子彈飛》《桃姐》等影片中截取他們的鏡頭。提到演員的時候把他們的表演特寫鏡頭截取出來就行

問題四:劇本和分鏡頭腳本是導演寫的還是編劇寫的? 劇本是編劇寫的,分鏡頭本是導演寫的。但有的編劇也有能力寫分鏡頭本,那就說明他有能力當導演

問題五:分鏡頭腳本的主要內容 將文字腳本的畫面內容加工成一個個具體形象的,可供拍攝的畫面鏡頭,並按順序列出鏡頭的鏡號。確定每個鏡頭的景別,如遠、全、中、近、特等。排列組成鏡頭組,並說明鏡頭組接的技巧。用精煉具體的語言描述出要表現的畫面內容,必要時藉助圖形,符號表達。相應鏡頭組的解說詞。相應鏡頭組或段落的音樂與音響效果。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依據和藍圖,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分鏡頭腳本的格式: 電視節目的分鏡頭腳本,通常採用表格的形式。分鏡頭腳本的寫作方法是從電影分鏡頭劇本的創作中借鑒來的。一般按鏡頭號,鏡頭運動,景別,時間長度,畫面內容,廣告詞,音樂音響的順序,畫成表格,分項填寫。對有經驗的導演,在寫作時格式上也可靈活掌握,不必拘泥於此。 鏡號:即鏡頭順序號,按組成電視畫面的鏡頭先後順序,用數字標出。它可作為某一鏡頭的代號。拍攝時不一定按次順序號拍攝,但編輯時必須按順序編輯。機號:現場拍攝時,往往是用2台到3台攝像機同時進行工作,機號代表這一鏡頭是由哪一號攝像機拍攝。前後兩個鏡頭分別用兩台以上攝像機拍攝時,鏡頭的組接,就在現場通過特技機將兩個鏡頭進行編輯。單機拍攝就無須標明。景別:根據內容需要,情節要求,反映對象的整體或突出局部。一般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

問題六:故事的分鏡頭腳本格式? 5分 就是把原來的文字語言視覺化的一個過程,當讀一篇小說的時候,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幅幅畫面,每個人的想像是不同的。而分鏡頭腳本就是要把這些內容寫出來、畫出來,提供給製作參考。舉一個例子,原作中對一個人的描寫是很「漂亮」,在分鏡頭腳本就不能這么寫,而應該是很具體的敘述:烏黑的頭發很長,穿著紅色上衣,綠色裙子,眼睛大、睫毛長,瓜子臉……等等,盡量詳細,至少可以讓服裝和道具知道要准備什麼東西。
一般具體寫的話,要使用表格要劃分出場景、鏡頭、景別、畫面描述(或者直接上圖)、對白、音效等幾列,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減。
腳本是影片用文字表現的藍圖,故事板則是用圖畫表現的更為形象的指南。文字腳本只有標準的格式下才能很好地傳情達意,而故事板的形式卻比較自由。
每個導演都有他自己設計故事板的方式,有人畫得一絲不苟,每個鏡頭和細節都精心表現,有人則很隨便,哪怕再復雜的場景也可以在餐巾紙上草草畫幾筆了事。

問題七:分鏡頭腳本的DV分鏡腳本 這里我們主要討論的DV劇情片的拍攝。我們需要擬出一個比較詳細的 故事大綱(也叫故事梗概)。於是我們正式進入――拍攝籌備階段: 我們需要著手的第一件事,仍然是劇本的准備。故事大綱已經整理出來了,而作為主創人員的你對這個故事相當滿意,那麼我們開始把它修改成文學劇本。文學劇本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如畫面式、小說式等等。對於剛剛接觸DV電影的朋友,我們建議選擇這樣一種形式:場景三寢室,內,日。姚安全走回寢室。樓道里提著各種各樣東西的學生來來往往。姚安全用鑰匙打開寢室的門,還沒等他回過神來,門後竄出一個女生,在他的臉上狠狠親了一下。姚安全(猛地推開她):救命呀!姍姍仔細看看姚安全,擦擦自己的嘴,姚安全也仔細看看姍姍,擦擦自己的臉,然後兩個人一起問:「你是誰?」兩個人都笑了,又一次一起說:「你先說。」姚安全笑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姍姍:我來找人的。姚安全:有用嘴來找人的嗎?(再次擦擦臉)肯定不是找我吧?(DV電影《安全的氣球》片段)這樣的格式,既分清楚了拍攝場景,比如地點和內景、外景;也分清楚了拍攝時間,比如日景、夜景、黎明、傍晚、雨景。人物的動作、表情和對話也一目瞭然,畫面感很強,對於下一步編寫 分鏡頭稿本幫助很大。 這是緊接著要做的工作。分鏡頭腳本通常由導演親自在文學劇本的基礎上改寫。所謂分鏡頭,我們簡單地理解,就是把文學劇本的內容全部改寫成鏡頭,用鏡頭的細節描述出來。這樣,在現場拍攝的時候,我們就不用對著文學劇本臨時來想怎麼拍攝,而只用查閱分鏡頭稿本,依照它的指示拍攝就可以了。那麼,分鏡頭腳本該怎麼樣改寫呢?場景11、(畫面淡入)全景 搖跟車來車往的大街夜景,一輛麵包車開著應急燈飛馳而過。2、近景 麵包車內 警察甲開著車,右手夾著香煙。3、特寫 一根警棍隨著汽車的顛簸而搖晃。 搖為近景秦揚坐在旁邊,臉色蒼白,頭發蓬亂,一言不發,神情麻木。4、全景 麵包車轉了個彎,加速開過,應急燈閃爍。5、中景 秦揚從麵包車往外看的主觀鏡頭,一家電器商城閃過。(DV電影《破碎》片段)這是一種簡化的形式,我們也可以用另外一種更精緻的形式來描寫:鏡號景別攝法畫面內容音響音樂動效特技65近跟鏡頭跟隨姚安全開門進寢室,一個黑影竄出來擋住鏡頭同期聲66近拉反打:從姚安全驚恐的臉拉開至和姍姍雙人景同期聲67近固定姍姍仔細看看姚安全,擦擦自己的嘴同期聲68近固定姚安全也仔細看看姍姍,擦擦自己的臉同期聲69中固定雙人鏡頭:兩個人一起問:「你是誰?」兩個人都笑了,又一次一起說:「你先說。」同期聲70近固定姚安全作了個「請」的手勢同期聲71中固定姚安全過肩鏡頭:姍姍在寢室里走開了姍姍:我來找人的。同期聲72近固定姚安全反打姚安全:有用嘴來找人的嗎?(再次擦擦臉)肯定不是找我吧?同期聲(DV電影《安全的氣球》片段)這里,「音樂」指的是後期製作里的配樂;「動效」指的是後期製作時加入的動作的音效,像拳擊聲音、飛機聲音等等;「特技」是後期製作時用軟體加入的特技效果,像疊化、淡入淡出、劃像、變色、快慢動作等等。

問題八:分鏡頭腳本怎樣寫可以嗎? 這樣寫也是可以的,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配一些草圖在旁邊就更好了。

問題九:如何編寫好廣告分鏡頭腳本 廣告腳本應該簡單的,我結合我的實際工作,給你一些參考:腳本樣例:qianjianglanghua.blog.163/...47740/
1、影視廣告分鏡頭:指的是一條影視廣告從最初的抽象概念到變成一部電視廣告之間的橋梁,通常是以文字和平面相結合的方式出現。
2、影視廣告分鏡頭的地位和作用:影視廣告分鏡頭是導演攝制影視廣告的重要基礎。
3、分鏡頭的要求:分鏡頭必須用詳細的語言和畫面描述出影視廣告所需要的結果。
4、分鏡頭的構成元素:(1)描述畫面的文字;(2)鏡頭需要表現的主體;(3)要突出的配音、旁白或字幕;(4)需要渲染的氣氛;(5)畫面所佔用的時長。
5、分鏡頭的景別變化:根據畫面要強調的元素,確定是用全景、中景或近景及特寫。
6、拍攝角度:以人的視角及地平線來確定攝影機的位置,是平視、俯視還是仰視,如拍攝房地產通常用俯視的角度。
7、運動感與速度感:根據畫面的情節需要,確定拍攝主體是否運動或運動的速度,如汽車廣告中特別強調車輛的速度感。
8、專用形象色與慣用色的運用:體現廣告中商品及品牌的標准色及慣用色,將色彩貫穿到廣告中去,如麥當勞一直沿用紅、黃二色的標志,肯德基則一直沿用紅色。
9、聯想色的運用:和品牌相關的顏色也必須要注意運用如王老吉涼茶則一直用藍色來強調其產品降火的特性。
10、工具材料:創作分鏡頭需要有紙筆等工具,通常可用鋼筆淡彩,速度快,效率高,現在已有電腦畫稿。
11、作畫步驟:(1)了解分鏡頭文字內容;(2)確定拍攝主體形象;(3)確定拍攝角度;(4)根據文字描述畫出分鏡頭。
12、表現技巧:目前已有白描、卡通等方式進行演繹。

問題十:如何編寫電視分鏡頭腳本?分鏡頭腳本格式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景別,鏡頭運動,時間,鏡頭內容描述

『捌』 什麼是分鏡頭腳本

分鏡頭腳本是我們創作影片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備。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築大廈的藍圖,是攝影師進行拍攝,剪輯師進行後期製作的基礎,也是演員和所有創作人員領會導演意圖,理解劇本內容,進行再創作的依據。

分鏡頭腳本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一是前期拍攝的腳本;

二是後期製作的依據;

三是長度和經費預算的參考。

鏡頭角度

平視:特點是視平線在畫面人物或主體的頭部或上部。(該角度給人平實和自然的感覺)

俯視:特點是畫面在人物頭部或主體的頂部以上,層次和運動比較清晰,但表情不容易被看清。

仰視:特點視點在畫面人物的腰部或主體的下半部以下。形象顯得高大,但也會產生主體形象變形的特點。

混合運用:通過平視,俯視,仰視的組合來達到希望的效果。

『玖』 分鏡頭的電影例子

對著名電影中的角色,我們因其早期概念藝術而感到震撼,如果命運的手指向另一個方向,他們會是什麼樣子呢。
而在紙上設想一個角色是一回事,但是要描繪一系列動作,作為電影成品的骨架則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在故事板中,口頭描述無法傳達導演的意圖。 正如《地獄男爵2》的分鏡故事板製作者Josh Sheppard指出的那樣:「這個工作很困難」。但最終呈現的是驚人的藝術作品,有早期電影人物刻畫和著名電影場景效果圖的一些影子。
《守望者》
Storyboard Artist: Zack Snyder
《007之明日帝國》
Storyboard Artist: Martin Asbury
《群鳥》
Storyboard Artist:Harold Michelson
《角鬥士》
Storyboard Artist: Sylvain Despretz
《星球大戰》
Storyboard Artist: Joe Johnston

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分鏡頭?

分鏡是在文字腳本的基礎上,導演按照自己的總體構思,將故事情節內容以鏡頭為基本單位,劃分出不同的景別、角度、聲畫形式、鏡頭關系等,等於是未來影片視覺形象的文字工作本。後期的拍攝和製作,基本都會以分鏡頭劇本為直接依據,所以也稱為導演劇本或工作台本。

分鏡頭劇本是導演對由文學形象到視覺形象的轉變中的具體化的總體把握和設計,可以體現導演創作的風格特點。

分鏡頭劇本的內容一般包括鏡號、景別、攝法、長度、內容(指一個鏡頭中的動作、台詞、場面調度、環境造型)、音響、音樂等,按統一表格列出。

可以說它是影片的拍攝計劃和藍圖。

分鏡頭草圖(故事板)的使用可能開始於華特·迪斯尼的第一部卡通片,韋布·史密斯是迪斯尼20世紀30年代早期發明故事板的動畫師。不過即使沒有迪斯尼的影響,故事板最近的血親——漫畫書,已經紮根於30年代大多數美國人之中。而電影可以用單一的畫板加以影像化的觀念,成了不可避免的發展結果。

希區柯克也許是最擅長故事板的導演,他使用細致的圖卡來修飾他的視像和控制拍攝流程,以保證他的原始意念可以完整的被轉化成影片。他手繪的《西北偏北》分鏡圖,如今已經成為眾多電影人觀摩學習的必讀手冊。對美工師出身的希區柯克而言,這也是一種藉以確認他就是影片創作人的途徑。他經常會說他的電影還在沒拍之前就已經完成了。我們能夠從他在現場很少看取景器的事實得到證明,因為現場所拍的僅僅是故事板中的等同物,而故事板則老早就已完成。

在好萊塢,幾乎每部電影都會有專門的故事板製作團隊。從早期的默片到現在的大片,故事板的製作是電影籌備前期的必要一環。分鏡師根據劇本和導演的意見畫出來的故事板,將畫面的基本構圖和運鏡時間等都詳細地准備好後,電影開拍,導演幾乎能按照每個畫面進行調度拍攝。但是在國內,因為資金不夠,這些年才開始慢慢有了分鏡師這個行業。一般也就是大導演的片子才會花錢請分鏡師,一些投資小的片子,導演會畫就導演畫,導演不會畫就讓攝影畫。
分鏡的作用主要有這么幾個目的:

第一,他讓影片創作者得以預先將他的意念顯現出來,並且可以像作家一樣,通過連續的修稿來發展意念;

第二,它可作為與整體製作組成員溝通意念的最佳語言。

分鏡的溝通價值會因為製作的復雜程度而增加,但它並不局限於動作場面和高成本的製作,即使是小規模的、戲劇性的影片也能受益於分鏡頭劇本。

然而故事板最明顯的限制就是它不能表現運動,不只是畫面之內的運動,更重要的是攝影機的運動。另外還有疊化、淡入淡出等光學效果,也超出故事板的表現范疇,景深和焦點的操縱也是如此。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文字註明和概要圖,去形容畫不出來的東西。

閱讀全文

與經典電影分鏡頭腳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間有大愛電影觀後感小學生 瀏覽:604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免費突突兔 瀏覽:787
蠟筆小新最恐怖的十大電影 瀏覽:112
新疆人電影演員 瀏覽:156
一個人演的電影科幻 瀏覽:609
微信如何給對方發電影 瀏覽:585
如何把電影保存到優盤 瀏覽:770
有哪些特別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639
適合離婚女人看的勵志電影 瀏覽:86
去掉電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瀏覽:772
玩命快遞1電影國語版 瀏覽:526
扣扣看電影 瀏覽:408
哪些電影有二元對立 瀏覽:817
哪個平台漫威電影都有 瀏覽:666
僵屍恐怖看電影 瀏覽:507
懷孕三個半月能看電影嗎 瀏覽:46
青檸影咖都有什麼電影 瀏覽:198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買房子就像看電影一樣 瀏覽:887
四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