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二十二這部電影怎樣
提前做好心理准備 如果你是一個比較感性的人的話
B. 長篇紀錄電影《二十二》講述的是什麼內容
在日本侵華戰爭(1931-1945)的十四年間,中國大約曾有20萬,甚至更多的女性被日軍誘騙、強迫,淪為日軍發泄性慾、任意摧殘的性奴隸。她們在戰爭期間受盡各種難以想像、難以啟齒的虐待,其中大部分當時就被折磨至死。
少數倖存者即便僥幸逃生,也是落得傷痕累累,甚至終生殘疾。在煎熬中,她們日盼夜盼終有一日能重返家園。然而當她們歷經艱辛回到故鄉,等待她們的卻並非同情,而是無休止的歧視,侮辱和排斥,導致大部分倖存者對她們的遭遇選擇了沉默。
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曾經的倖存者如今已經寥寥無幾。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生命燭光已漸漸微弱。這分布在全國五省的二十多位老人在當年有著同樣的遭遇,在漫長的剪片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她們的人生是有著必然的關聯。
(2)電影二十二劇情介紹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2012年,導演郭柯拍攝了廣西「慰安婦」倖存者韋紹蘭老人和她的「日本兒子」的生活,當時中國公開身份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32位。而2014年,倖存的老人只剩下了22位,為了盡可能地留住這段歷史,郭柯開始了紀錄電影 《二十二》 的製作。
拍攝過程
該片從2014年1月拍到7月,攝制團隊30多人,跨越五個省,拍全了22位倖存者。該片在拍攝的2個月以內,導演運用節制的拍攝手法,嚴格遵守老人作息時間,在不打擾老人日常生活的方式下完成了拍攝。除此之外,劇組成員及身邊的親朋好友也為老人送去了葯物、輪椅等物資及善款。
拍攝這部紀錄片時,郭柯在半個月的時間內,走訪了22個「慰安婦」倖存者。最終,他根據身體健康狀況、表達能力和個人經歷,重點選取了4位倖存者,分別是湖北的毛銀梅、海南的林愛蘭、海南的李美金和山西的李愛連。
C. 慰安婦電影《二十二》上映,看完之後你是什麼感受
感觸特別的多啊,就是覺得這些老人們都是狗日的小日本侵略我們中國的證據啊。看到這些老人們確實特別的心痛,怎麼說呢,有的人為了能給自己討一個說法花費了一輩子的時間,但是到死了也沒有等到自己想要的。中國慰安婦的數量是越來越少了,從之前的三十二到現在的二十二個。我想如果還不給老人們一個交代的話。怎麼是黃泉之下也不會安心的。
如果當時的中國再強大一些,那麼當時就不會有這么多的年輕的小女孩們被狗日的日本人抓住了,也不會有今天了。慰安婦這三個字好像對於別人來說就是中國被欺辱的一個見證,但是對於這些老人來說這簡直就一輩子的恥辱啊。有的人因為年輕的時候被日本人蹂躪,導致最後一輩子不能生育,有的人做完慰安婦的之後回到村子後來都沒有人願意要她們。有個老人說過自己最後嫁給了村子裡一個又丑又老的一個男人,沒想到過了幾年後這個男人也最後不要她了。
大部分的慰安婦被抓去的時候都是小姑娘,當時的她們還沒有結婚,被日本人性侵後更不能生孩子了,所以最後老人大多都是孤獨終老。幸運的話也是有自己的孩子能夠給自己養老送終,不幸的就連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每當老人們講起自己的那不堪回首的故事的時候,眼鏡里的眼淚就開始在打轉了,每說出一句話就彷彿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有的老人還因為害怕被逼瘋了,感覺到真的讓人特別的心酸。我們真的應該認真的對待自己的愛國情懷,這不只是說說而已。
D. 電影《二十二》,給你帶來哪些感悟
看完《二十二》,覺得中國也能做出這么好的紀錄片了。這里要批評一下導演,這鏡頭放置我個人覺得比較差。但是內容卻很真實,沒有任何煽情和做作。這才是重點。
《二十二》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回望的視角,不是悲憤和仇恨。而是克制著去看,是深情地凝望。
然而有些人正希望她們被遺忘,就是那些拒不道歉的日本右翼分子
可讓人寒心的是,就連我們也差點忘掉她們。
趕在所有名字消失之前,你看見了嗎?
E. 《二十二》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整部電影看下來,我的腦子里只有幾個詞彙:嚴肅、沉重、心疼以及他們的豁達,這個歷史事件已經過去了很多年,但是這個事情對於她們的傷害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減輕,片中所有的老奶奶聊其他的東西的時候,她們就是一個善良且樂觀的老奶奶,但她們中的每一個,只要談及當年的歷史,她們的眼神,就會開始變得很哀傷,這種哀傷透露著一種感覺,盡管事情已過去多年,但每每想起,一切都是歷歷在目。所有的老奶奶,都會說一句:「不想再想這件事情了,只要一說到這件事情,就會覺得心裡很難受」。她們的難受與無奈,我想除了她們,這世上不可能會有人感同身受。
F. 二十二經典台詞
二十二是一部講述慰安婦的電影,他們雲淡風輕地講述著當年的恐怖歷史。我整理了二十二經典台詞集錦,歡迎欣賞與借鑒。
二十二經典台詞
1.記錄是為了「記住」,不怨才能「不忘」。
2.「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3.「你們來看阿婆,阿婆就開心啊」。
4.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窮,只要命長,窮不講了。
5.這世界紅紅火火的,會想死嗎?沒想的,沒有吃慢慢了。
6.有四兩吃四兩,有半斤吃半斤,早晚吃完了再打什麼主意去買。
7.日本人也老了,連鬍子都沒了。
8.希望中國和日本要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為一旦打仗,會有許多人死去的。
9.眼淚都是往心裡流的。
10.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11.日頭出來點點紅,照進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只愁命短不愁窮。
一條江水去悠悠,一朵蓮花水面浮。
何時有意把花起,你無心無意看花浮。
門口大田四四方,半邊羅豆半邊秧。
秧兒得插花生得扯,我常年丟棄哪一廂。
出門人笑我也笑,回家人笑我憂愁。
人進大門呵呵笑,我進大門眼淚流。
你講你難我沒信,我講我難才是真。
你難你有平屋住,我難住在苦瓜棚。
劇情簡介
在日本侵華戰爭(1931-1945)的十四年間,中國大約曾有20萬,甚至更多的女性被日軍誘騙、強迫,淪為日軍發泄性慾、任意摧殘的xing奴隸。她們在戰爭期間受盡各種難以想像、難以啟齒的虐待,其中大部分當時就被折磨至死。少數倖存者即便僥幸逃生,也是落得傷痕累累,甚至終生殘疾。在煎熬中,她們日盼夜盼終有一日能重返家園。然而當她們歷經艱辛回到故鄉,等待她們的卻並非同情,而是無休止的歧視,侮辱和排斥,導致大部分倖存者對她們的遭遇選擇了沉默。 大半個世紀過去了,曾經的倖存者如今已經寥寥無幾。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生命燭光已漸漸微弱。這分布在全國五省的二十多位老人在當年有著同樣的遭遇,在漫長的剪片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她們的人生是有著必然的關聯。
G. 如何評價《二十二》這部電影
看電影的時候,正好看到一條新聞,說一名男子在看《二十二》的時候笑出聲,然後旁人與其發生爭執,最後該男子被趕了出去……我不知道事情的真假和前因後果,但是還是覺得莫名其妙。
電影臨近結束時,熒幕上出現了一堆名字(我沒數,應該是22個),然後漸漸的大部分名字都被畫上了框(代表已去世),剩下沒畫框的,我數了下,還剩9個。全中國就剩這九個了啊!但是轉瞬這9個名字也漸漸消失在了背景里。這一幕讓人很震撼。尤其是對我等普通人來說,實在不知道能做些什麼,那心頭憋悶又難以表達的情感,很難受。最後我再說一句,不要害怕面對陰暗的歷史,若連了解的勇氣都沒有,那麼遲早有一天有更殘酷的現實會擊倒你。
H. 如何評價電影《二十二》
首先,不得不承認,二舅的經歷很勵志,他彷彿天才少年,卻不斷遭受命運的折磨,最後沒有emo,沒有要死要活,反倒過得樂活自在!
他從小不斷遭受厄運,但是沒有放棄前進,像二舅這樣的人,大概每個小破縣都會有那麼兩三個。
但在時代的洪流面前,一個人, 可能連一粒沙子都不如。
且不說二舅是否真的樂觀,我只想問大家一句,他不樂觀行嗎?有人會管他嗎?就算死了,誰又會在意呢?到最後也只是成為人們飯後談資的一點東西了。
不過是對人世間還有一些眷戀與掛念,他才掙扎著讓自己活得好一點,再好一點。無論是生命不甘的渴望,還是後來的寧寧,我想是從床上下來的時候,二舅做好了決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二舅的殘疾可能讓他看上去更苦,而那些看似美滿幸福的人內在的隱秘的心靈的煎熬的苦,又有誰知道,又有誰逃得掉呢?逃得掉的,又何嘗不是歷經過無數次後才有的大徹大悟!
我只知道,每個人都贊美「二舅」,但沒人想成為「二舅」。
看完「二舅」的視頻,我的精神內耗似乎更加嚴重了。 作為小鎮做題家的我,從鄉村中爬出來,在城市中站住腳,我的人生經歷遠沒有二舅坎坷,可依然有無數解決不了的問題實實在在地困擾著我。
二舅總有解決的辦法,但是我沒有。
I. 「慰安婦」題材記錄電影《二十二》這部影片怎麼樣
很感人的,這些老人受了太多苦了
《二十二》延續了《三十二》的紀錄風格,俄羅斯著名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評價它為「一部很溫暖的電影」。觀眾不必害怕影片會沖擊視覺或刺痛神經,影片並不願意把老人當成單純的「歷史證據」,它平靜地紀錄了這些飽受磨難的老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有痛苦,有快樂,有掙扎,更有和解。對她們來說,活著,本身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大家怎樣認為呢?
J. 新電影《二十二》講的是什麼內容
一個紀錄片,講的是慰安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