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戛納電影節即將開始,有哪些劇入圍了
2022年第七十五屆戛納電影節一共有十八部電影入圍最終了主競賽單元的最終角逐,包括了《杏仁》、《未來罪行》、《托里和洛奇塔》、《正午之星》、《兄妹》、《親密》、《世界末日》、《掮客》、《Nostalgia》、《R.M.N》、《無限悲情》、《分手的決心 》、《好戲登場》、《萊拉的兄弟》、《天堂來的男孩》、《聖蛛》、《安東尼娜》、《[HI-HAN(Eo)》。在第七十五屆戛納電影節影片名單中,有兩部華語短片作品入圍了短片競賽單元的角逐,分別是《破碎太陽之心》、《海邊升起一座懸崖》。
戛納電影節上百花爭艷,入圍的作品都有著豐富的看點和具有價值的啟迪作用。無論這些作品最後誰能夠成為前三甲,相信都是對電影事業最好的貢獻。
B. 70戛納電影節放的什麼電影
70戛納電影節放的電影及其導演如下:
《惡女》導演:鄭秉吉
《不汗黨》導演:卞成賢
《煉獄信使》導演: 讓-斯蒂芬·薩瓦爾
《伊斯梅爾的幽魂》導演:阿諾·戴普勒尚
《無限之住人》導演:三池崇史
《派對把妹秘訣》導演:約翰·卡梅隆
《面孔,村莊》導演:阿涅斯·瓦爾達
《真事改編》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令人不便的後果》導演:伯尼·科恩&瓊·申克
《12 JOURS》導演:雷蒙·德帕東
《他們》導演:安納黑塔·哈茲維尼薩德
《克萊爾的相機》導演:洪尚秀
《應許之地》導演:尤金·傑雷基
《NAPALM》導演:克勞德·朗茲曼
《天堂里的惡魔》導演: 裘德·拉特曼
《海之殤》導演:凡妮莎·雷德格雷夫
《謎湖之巔:中國女孩》導演:簡·坎皮恩&阿里爾·克雷曼
《來游泳》導演: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24幀》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雙峰》導演:大衛·林奇
《肉與沙》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
第7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70th Cannes Film Festival)於法國時間2017年5月17日至28日在法國戛納舉辦 。
電影節期間,競賽和展映活動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法國時間2017年4月13日,戛納電影節組委會宣布了第70屆戛納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及主競賽單元的首批片單。電影節組委會在報名參賽的1930部電影中,選出了49部影片,其中18部影片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
C. 經典法國電影有哪些
經典的法國電影有很多
比如歷史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就是在法國放映的
還有就是法國左岸派新浪潮運動涌現的一批電影導演和他們的代表作
例如雷乃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里昂阿德》 科爾皮的《長別離》
瑪格麗特的《音樂》 《印度之歌》
還有讓雷諾阿的經典電影《大幻影》 《游戲的規則》等等
總而言之,法國是戛納電影節的誕生地,三大國際電影節之一,這里有很多經典而又偉大的電影誕生
還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電影人在為此努力奮斗
D. 第75屆戛納電影節提名作品有哪些
第75屆戛納電影節提名作品有:
1、開幕影片
《喪屍不要停Z》導演:阿扎納維西於斯
2、主競賽單元
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托里和洛奇塔》
瓦萊麗亞·布魯尼·泰德斯基《杏仁》
大衛·柯南伯格《未來罪行》
克萊爾·德尼《正午之星》
阿諾·戴普勒尚《兄妹》
盧卡斯·德霍特《親密》
詹姆斯·格雷《世界末日》
是枝裕和《掮客》
馬里奧·馬爾托內《Nostalgia》
克里斯蒂安·蒙吉《R.M.N》
朴贊郁《分手的決心》
魯本·奧斯特倫德《無限悲情》
凱莉·雷查德《好戲登場》
賽義德·魯斯塔伊《萊拉的兄弟》
塔里克·薩利赫《天堂來的男孩》
阿里·阿巴西《聖蛛》
基里爾·謝列布連尼科夫《安東尼娜》
傑茲·斯科利莫夫斯基《HI-HAN》
短片競賽單元
畢贛《破碎太陽之心》
陳劍瑩《海邊升起一座懸崖》
3、電影基石單元
李家和《地兒》
李映彤《風箏》
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獎項歷程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發布主視覺海報,海報靈感來源自於秘魯藝術家塞西莉亞·帕雷德斯的攝影作品《Blue Flight》。
5月18日至27日,導演雙周單元將在法國戛納舉行。
2022年4月11日,據Variety獨家報道,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仍未公布評審團主席。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電影節官方海報釋出,海報致敬了金·凱瑞主演電影《楚門的世界》。「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本屆戛納電影節將於5月17-28日舉行。
2022年4月26日,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正式宣布由法國演員、導演文森特·林頓擔任主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E. 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那些獎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委會特別大獎、特別技術獎、金棕櫚獎、最高綜合技術獎、最高技術大獎,獲獎影片及時間如下: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
2、《俠女》
1975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第28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講述明代書生顧省齋為了妻子,與東廠交鋒對決的故事。《俠女》的武俠題材、戲曲美學和東方思考的完美結合,被後世的武俠電影模仿與借鑒。
3、《霸王別姬》
1993年陳凱歌憑《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這部電影可謂是華語電影巔峰之作,至今無電影可以媲美。該片改編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4、《戲夢人生》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5、《活著》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評委會大獎。這是一部關於近代中國史詩的電影,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電影和原著比較起來,基本接近於原著,也算是華語電影的一座巔峰。
6、《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鄉村少年水生來到上海灘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後小金寶所引出的黑幫悲情故事。也是張藝謀把文藝元素和類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影片講述了一對同性戀人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這部電影無論從鏡頭、情節、主旨、美感都運用到了極致。是王家衛最有水準的一部電影。
8、《荊軻刺秦王》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了公元前三世紀的中國,雄心壯志的嬴政如何統一天下,而不惜鏟除一切阻礙,最後建立空前帝國的經過。《荊軻刺秦王》中,陳凱歌把那個時代的歷史,很藝術地搬到銀幕上,算是對歷史的敬畏。
9、《鬼子來了》
2000年中國導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第53屆評委會特別大獎。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性格。
10、《花樣年華》
2000年,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特別技術獎。此片由王家衛自編自導,改編自劉以鬯的《對倒》,講述了一個關於遷徙的愛情故事。《花樣年華》被稱為一部懷舊經典的電影。
11、《一一》
2000年楊德昌執導的《一一》奪得最佳導演獎。這是一部刻畫出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本片主演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楊德昌遺作。
12、《青紅》
2005年由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第58屆評委會大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青紅》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探索家族長老和子嗣之間矛盾沖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年婁燁導演,梅峰擔任編劇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獲得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2007年的南京發生的兩男一女的情慾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羅海濤驅車前往海邊,偶遇了漂亮女孩曉雪,隨後三個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慾望的斗爭。這是一部特別安靜的電影,沒多少對話,就連戲劇沖突都少。
14、《天註定》
2013年賈樟柯執導的電影《天註定》獲最佳編劇獎。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兒騎摩托回家,與大海擦肩而過。大海焦灼於村裡的煤礦被私人侵佔。小玉告訴男友這個春天他們的感情要有個決定。廣州,小輝不停地換工作。四個中國不同地域的人,他們交錯相遇,各自面對生活之中的憂傷,愛與希望。這是賈樟柯最與眾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聶隱娘》
2015年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主要講述了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13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傳奇女俠的故事。這也是侯孝賢拍出的最美電影,濃濃的唐朝古風,美到令人窒息。
F.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有哪些
歷屆戛納電影節華人獲獎作品:
20世紀60年代,李翰祥的《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獲得技術大獎,成為首部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張藝謀的《菊豆》獲得首屆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首次獲得金棕櫚獎;侯孝賢的《戲夢人生》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1994年,張藝謀的《活著》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葛優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5年,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華人導演。
1999年,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屠居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姜文的《鬼子來了》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楊德昌憑《一一》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01年,侯孝賢的《千禧曼波之薔薇的名字》(杜篤之)、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技術大獎。
2002年,伍仕賢的短片《車四十四》成為首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的華語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獲得一種關注單元特別提名獎。
2004年,張曼玉憑法語電影《清潔》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鞏俐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的《青紅》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首位擔任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的《江城夏日》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
2009年,梅峰憑《春風沉醉的晚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是繼王小帥憑《左右》在柏林國際電影節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最佳劇本獎;楊紫瓊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大獎。
2013年,賈樟柯憑《天注 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
2015年,賈樟柯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金馬車獎,成為首位獲得金馬車獎的華人導演;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2018年,魏書鈞的短片《延邊少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提名獎。
2021年,唐藝的短片《天下烏鴉》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戛納國際電影節
G. IU將出席法國戛納電影節,她都演過什麼優秀作品
IU李知恩,相信追韓劇,聽韓文歌的朋友們應該都不陌生,93年出生的她,就喜歡唱歌,長大後想要當一名歌手,後來她一直堅持努力,成功的成為一名練習生,並且出道,她的成就不止於唱歌,她的夢想也不止於唱歌,後來她開始接觸演戲,前為止,他也有許多影視作品,他又要出席法國戛納電影節,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她的影視作品吧!
步驚心麗中,她飾演的是一個現代的女生高夏珍,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她穿越到高麗時期,在那個時空中,她用自己的靈魂,還有她人的身體與身份生活著,她也體驗了不一樣的親情,愛情與友情。機靈有生動的她,把女主解樹是演的非常到位。
iu還出演過許多影視劇,比如《德魯納酒店》、《無處尋覓》、《最佳李順心》等等,期待著她為大家帶來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大家有什麼看法與觀點,積極在評論區互動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