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推薦 > 棋王梁家輝電影劇情

棋王梁家輝電影劇情

發布時間:2023-01-16 23:47:18

㈠ 電影《棋王》講了什麼故事

鏈接:https://pan..com/s/1tMzKiL-tJVdMb_dv3svDNQ

提取碼:44mx

《棋王》

導演:嚴浩、徐克

編劇:嚴浩、梁家輝

主演:梁家輝、岑建勛、嚴浩、楊林、王聖方、金士傑、陳冠中、朱懷飛、柯星沛、高國光、洪善群、張華坤、朱鳳崗、陳淑貞、李天祿、邱俊龍、王慶余、雷鳴、古軍、張寶善、馬賽、沈瑞焜、鄧安寧、田樹英、張嘉泰、孫曉威、周白、登坤艷、宋耀中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香港

語言:粵語、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1991-09-06(中國香港)

片長:109分鍾

又名:KingofChess

故事發生在90年代的台灣,電視台女主持丁玉梅(楊林飾)因為節目

《神童世界》收視率不佳而面臨被炒魷魚的危機,所以她請香港朋友程凌(岑建勛飾)幫忙,計劃做一期象棋神童的節目挽回收視率。這時,他們遇到了一個名叫王聖方的孩子,他具有預測未來的特異功能,這讓眾人看到了希望……

在尋找小棋王的過程中,程凌時常被自己的回憶打斷——在文革時期,他跟隨表哥倪斌(金士傑飾)參加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列車上,他們結識了痴迷下棋的王一生(梁家輝飾)和學美術出身的阿城(嚴浩飾),此後他們在農場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煩,後來王一生因為一次疏忽而鋃鐺入獄,幸虧倪斌用「傳家寶」——一副元代象棋用來送禮疏通,才幫他度過難關。後來王一生在眾人幫助下,參加了一場特殊的棋王大戰,結果出人意料……

本片根據著名作家阿城的同名小說改編。

㈡ 《棋王》為什麼是一部被忽略的電影

觀看《棋王》是因為阿城小說和徐克監制梁家輝編劇主演的緣故,看完後覺得這部電影既沒有將小說改編好,又讓人對徐克和梁家輝感到失望。《棋王》的前半部分由阿城的小說《棋王》改編,講述以棋獃子為代表的知情們在艱難困苦中追求理想的故事,小說寫得很成功,棋獃子的形象非常吸引人。但影片以一個香港到大陸探親的兒童的視角講述,顯得非常不真實。在那麼動盪的年代,自己照顧自己都來不及,哪個親戚還會帶著一個別人家的兒童到處上山下鄉?因為演員導演編劇製作人都是香港人,在講述知情們在極端的物質條件下的活動時,也帶有明顯的城市化氣息,濃重的香港商業化風格,畢竟這些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知情們的生活。其中梁家輝在火車上摳一粒掉下的米粒時,採用了慢鏡頭,特寫,濃重的色彩和震盪人心的音樂,手法和武俠電影如《新龍門客棧》中的非常相似。後半段就和前半段搭不上調了,講述現代社會的一個焦點現象——天才兒童。為了和前半段發生聯系,就用一個童年到大陸探親,現在在香港經商的人用回憶串起來。覺得就是為了商業考慮,為了吸引人的眼球,將一部成功的小說和一個現代社會焦點現象雜合在一起,用象棋作為載體。最後的結果反而一塌糊塗,不知所雲,兩個故事都沒有講好。太牽強了。

㈢ 棋王電影結局三人都死了么

棋王電影結局三人都死了。
因為老棋王說棋王以一敵九甘拜下風,而且自己有了繼承就可以放下了,棋王勝了前面八個對手以後耗盡真氣放心的去了,小棋王因為使用特異功能救了要被廣告牌砸死的小孩後自己犧牲了,所以棋王電影結局三人都死了。
棋王是由徐克、嚴浩執導,梁家輝、岑建勛領銜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改編自鍾阿城、張系國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程凌為了幫助好友丁玉梅而訓練擅長五子棋的小孩時,想起了二十多年前他在大陸遇到的棋痴王一生以一敵九的故事。該片於1992年9月2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㈣ 《棋王》 最後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主人公雖然沒參加比賽,但為了提高棋藝,以個人形式同比賽冠亞季軍等九人比賽,並取得勝利。

老棋王說棋王以一敵九甘拜下風,而且自己有了繼承就可以放下了,棋王貌似勝了前面八個對手以後。聽了老棋王這席話就耗盡真氣放心的去了,小棋王因為使用特異功能救了那個要被廣告牌砸死的小孩後自己犧牲了,最後是棋王和小棋王在冥界的對話 其他人是看不到的。

(4)棋王梁家輝電影劇情擴展閱讀:

《棋王》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寫「我」在開往農場的火車上認識了主人公,通過我與主人公的談話,介紹了主人公迷戀象棋和提高棋藝的經過,介紹了主人公的「專注於吃」。

第二部分,寫我到農場後,主人公來看望我,通過主人公的口吻介紹主人公的家境生平以及和腳卵對弈的情況,腳卵與主人公相約參加象棋比賽。

第三部分,主人公由於在農場時(和「我」不是同一個農場的)經常請假出去賽棋,表現不好,農場領導不讓他比賽,直到比賽都已經開始了,他才找借口請假到了賽區,遇到了「我」和腳卵。

同時,腳卵為了調到城裡,把祖傳的明朝烏木象棋送給了文教區書記,並且要求書記幫忙除了調工作外,讓主人公比賽,書記答應了,但主人公不願意這樣做。

第四部分,寫主人公雖然沒參加比賽,但為了提高棋藝,以個人形式同比賽冠亞季軍等九人比賽,並取得勝利的經過。

㈤ 梁家輝演的一部電影裡面有一段是,把飯盒裡面的飯吃的乾乾凈凈一粒米都不剩的,叫什麼名字

棋 王
是由徐克監制、嚴浩執導,梁家輝、岑建勛領銜主演的一部劇情片。
影片改編自鍾阿城、張系國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一代棋王的故事。

㈥ 嚴浩徐克導演,梁家輝主演的《棋王》想表達的意思有哪些。

《棋王》的敘述中,平實里的玄奧頗為得體,大有道家之遺風。阿城覺得,在一個幾乎無路可走的時代,人倘還能因技藝而進入審美的愉悅和精神的愉悅層面,則精神庶幾不得荒蕪。

自由救贖的地方。這是道家與禪林中的古風,悠然與亂世之中。講究造勢,講究弱而化之、無為而無不為,這是王一生的棋道,也正是道家哲學的精義。

無論是浩劫中派仗沖突的烽火、大串聯的狂熱,還是上山下鄉前的離情別意、蹉跎歲月里的內傷外侮,都似乎未曾攪動他內心的平靜。

他自有他的世界—「呆在棋里」,呆在那「楚河漢界」的廝殺里。這樣,他心裡舒服」,可以忘掉世間那惱人的權利和路線的紛爭,忘掉這種紛爭造成的精神與物質的雙重圍擾。

他心如止水,萬物自鑒,空心寥廓,復返寧謐。在那個「一句頂一萬句」的迷狂時代里,這種不迎不持、無動於衷的獃痴,這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消極,這種在「大而無當」中遨遊的超脫,正是對動亂現實的一種清醒認識和明智,不願隨波逐流、合污鼓噪的一種變相抗爭。

(6)棋王梁家輝電影劇情擴展閱讀:

導演徐克將阿城和張系國的兩部《棋王》小說改編為一部電影。阿城的《棋王》部分發生在文革,代表歷史,張系國的《棋王》因為特異功能的元素,代表未來,片中關於時間的追問,暗示了創作者所代表的對於未來不能把握的心境。

對阿城《棋王》的改編,雖然被很多原著的擁護者批評,但仍不乏超越原著之處,如王一生在寒冬中用唯一的棉襖做賭注,要求和象棋冠軍來一場比賽,就有一種原著中沒有的,向無可改變的命運悲愴抗爭的悲劇感。

㈦ 梁家輝 棋王

嚴浩到演,徐克監制
【片名】The King Of Chess
【譯名】棋王
【年代】1991
【國家】中國香港
【片長】105Mins
【類別】劇情
【語言】粵語
【字幕】外掛中/英文
【評分】7.5/10 (36 votes)
【鏈接】http://us.imdb.com/title/tt0095450/
【格式】XviD + MP3
【尺寸】576x304
【大小】1CD 49 X 15M
【導演】徐克 Hark Tsui
【主演】Shih Chieh King .... Lanky Ngai
梁家輝 Tony Leung Ka Fai .... Wang Yisheng
李天祿 Tianlu Li .... Grandfather of child chess king
Yang Lin .... TV show hostress
Shum Kin Sang .... Ching
Ho Yim .... Chung
John Chan Koon Chung ....
Jue Wai Fei ....
Wong Sing Fong .... Child chess king

【簡介】
大陸作家鍾阿城的小說《棋王》與台灣作家張系國的小說《棋王》本來並不相干,但因用了同一題目,遂被徐克的電影工作室將兩篇小說溶合成一部電影,並由他與嚴浩聯合導演。劇情描述岑建勛飾演的香港廣告人赴台灣協助友人搞好電視節目《神童世界》,但卻看到能預知未來的神童被人擺弄成棋子的遭遇,這令他想起自己的童年時代,曾隨表哥在大陸經歷了文革的傳奇一頁,嚴浩飾的鍾阿城鼓勵梁家輝飾的棋王王一生發揮出以一敵九的象棋天賦。兩段時空不同的故事以平行交錯手法推展,效果尚算自然流暢,不過大陸部份拍得嚴謹動人,台灣部份則鬆散浮誇,風格並不統一。

㈧ 棋王電影的點評

《棋王》: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個起跑點

很早以前就看過一遍,印象很深刻,尤其是梁家輝飾演的那個棋王以一敵九下盲棋。也許那個角色讓梁家輝來演有種特別的感覺,還有就是影片對文革的描寫很客觀,所以很喜歡,就又買回來看。

故事改編自阿城的小說《棋王》,只不過導演(徐克與嚴浩)加了一部分台北的內容,使得現在台北的故事與67年的大陸的故事相銜接。可以說導演加上去的部分沒有大陸那部分精彩,大陸那部分的故事不僅有肉也有骨,很有一種張力,而台北那部分只是導演的一個補充,一個續。

電影開始後引出了大陸文革時期一個關於棋王的故事,鏡頭里當時轟轟烈烈的運動,配以羅大佑的《愛人同志》,描寫大運動背景下的人情冷暖,再貼切不過了。

「每一次閉上了眼就想到了你 你像一句美麗的口號揮不去 在這批判斗爭的世界裡 每個人都要學習保護自己 讓我相信你的忠貞 愛人同志」。

梁家輝飾演的王一生是學校的棋王,在那「革命」的時代,同所有同代人一樣被下放。他出身貧寒,但是痴迷於象棋,甚至有一種孤獨求敗的渴望。在下放期間,有幸遇到了出自象棋世家的「高腳卵」,下象棋,烹蛇肉,由於對象棋的痴迷以及高超的棋藝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高腳卵」也為了營救他,不惜把自己祖傳的象棋送給了「領導」。之後,一次象棋大賽,拒絕參加的王一生在比賽後決心挑戰得獎者。隨之就是影片的高潮以一敵九象棋戰,也許是想起了母親的教誨,也許是被同伴說服要珍惜這一次機會,他贏了,可以脫離那裡了。

「楚河漢界,風雲叱吒,稱霸四方。世事如棋,乾坤莫測,笑盡英雄。」

時代變了,社會變了,但是來自生存的壓力沒有變。時間轉入90年代初的台北,高聳的大樓,擁擠的車輛,快速發展的現代化大都市躍然紙上。「高腳卵」的表弟從香港過來要幫助一個朋友策劃有關神童的電視節目,以搶回主持人的工作。但是眾多美女主持人的背後「競爭」以及道貌岸然卻衣冠禽獸的劉教授從中作梗,他們也是經歷頗多挫折,當他們對著大海大喊「金錢不是萬能的,未來還是有希望的」的時候,也許表現的是更多的無奈。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個起跑點,為生命增添色彩,珍惜您的每一個機會。」這是台北的一個「人人人人壽保險」的廣告語,在影片中多次播放。也許這才是影片真正要說的。

對梁家輝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情人》了,他演的富家公子再恰當不過了。相對來說,演一個木訥、呆板、棋痴的角色對他來說怪怪的,好像《周漁的火車》里的角色也很類似。不過還好,當時他還年輕,不同的感覺,也演得很出色。

看過描寫文革時期的影片很多了,《霸王別姬》、《活著》、《藍風箏》等等,都是他們那時代過來的人拍的,也都是很成功的電影。但是對於我們沒有經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有一種感覺,有點壓,即使戲說了還一樣,有點沉重,總是跳不出來,永遠是局內人,從一個相對悲觀的視角。但是《棋王》感覺就不會了,再配以羅大佑有節奏的音樂,甚至有些更貼近觀眾,更親切了。

「怎麼都不能明白我不後悔 即使付出我青春的血汗與眼淚 如果命運不再原諒我們 為了我靈魂進入了你的身體 讓我向你說聲抱歉 愛人同志」

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

人生的每一刻都是一個起跑點。

忽然想起了一句詩:「世事如棋局局新,時光似鳥翩翩過。」

閱讀全文

與棋王梁家輝電影劇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間有大愛電影觀後感小學生 瀏覽:604
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免費突突兔 瀏覽:787
蠟筆小新最恐怖的十大電影 瀏覽:112
新疆人電影演員 瀏覽:156
一個人演的電影科幻 瀏覽:609
微信如何給對方發電影 瀏覽:585
如何把電影保存到優盤 瀏覽:770
有哪些特別好看的喜劇電影 瀏覽:639
適合離婚女人看的勵志電影 瀏覽:86
去掉電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瀏覽:772
玩命快遞1電影國語版 瀏覽:526
扣扣看電影 瀏覽:408
哪些電影有二元對立 瀏覽:817
哪個平台漫威電影都有 瀏覽:666
僵屍恐怖看電影 瀏覽:507
懷孕三個半月能看電影嗎 瀏覽:46
青檸影咖都有什麼電影 瀏覽:198
找搞笑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買房子就像看電影一樣 瀏覽:887
四個人的搞笑電影 瀏覽:702